1. 企業的採用具有融資性質的方式購買固定資產對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影響是怎樣的
基本視同直接購買
2. 購買固定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際上具有融資性質,這句話什麼意思
融資,就是借錢
例如貸款二十年買房子,這個就是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際上就是向銀行借錢買房。
正常的信用條件,是指簽訂買賣合同後,正常內幾天把貨款付清。
3. 判斷 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付款購入的固定資產,實際上具有融資性質,應當按購買價款的現值作為固定資產
4. 購買無形資產,固定資產時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就具有融資性質,正常信用條件什麼意思
付款期限相當長,通常得3年以上,就要考慮折現的情況,比如十年後的100萬和現在的100萬,他們是不等的,將來的時間越久折到現在的價值就應該越小,二者之間的差,即為資產購買者,也就是融資者要支付的利息代價。
從狹義上講,融資即是一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也就是公司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資金擁有的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通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採用一定的方式,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去籌集資金,組織資金的供應,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需要,經營管理活動需要的理財行為。
從廣義上講,融資也叫金融,就是貨幣資金的融通,當事人通過各種方式到金融市場上籌措或貸放資金的行為。
5. 具有融資性質的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按折現算還是公允價值算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按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來確定,而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長期應付款」入賬核算,兩者的差額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
由此可得:哪個低就以哪個入賬
6. 購買固定資產,具有融資性質延期支付購買價款的現值 和 購買固定資產,具有融資性質延期應付的價款總額
有區別。這里的現值本質上就是本金,而價款總額就是本金和利息之和(即:本利和)。比如說,要購買的固定資產A市場價格是100萬元,就是說如果你要掏現錢去買的話,只要付100萬元,但是,你現在手頭上沒有現金,這時候你就利用賣方信用來融資,願意出更高的價格來買A,比如120萬元,付款時間延後到三年後。價款總額120萬元比現值100萬元高出的20萬元就是融資付出的代價,即利息費用。可以根據120萬元折現到100萬元所使用的折現率與同期銀行利率比較,分析這項業務融資成本的水平。
分錄:
1、取得固定資產時
借:固定資產 100(現值)
未確認融資費用 20
貸:長期應付款 120
2、每期確認融資費用時:
借:財務費用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3、每期支付(也有可能是到期一次性支付總價款)
借:長期應付款(無論是支付融資費用還是本金都是通過這個賬戶)
貸:銀行存款
7. 購買固定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固定資產的成本以
計入「財務費用」科目。具體分錄為:
借:財務費用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長期應付款的賬面價值*實際利率)
其中:期末長期應付款的賬面價值=長期應付款的期末賬面余額- 未確認融資費用期末余額
8. 關於具有金融性質固定資產購入的相關問題
具有融資性質的的購入固定資產,不能以各期付款額之和確定,而應以各期付款額現值之和確定。
1.首先(P/A,10%,5)=3.7908在這這個數是年金現值系數,其中P代表的是PRESENT,A代表的是annuity年金,10%代表的是折現率,5代表的是5年。
2.理解這個要知道貨幣具有時間價值,現在的一塊錢比以後的一塊錢值錢,你買一個房子你一次性付清可能需要100萬,但你去按揭的話,十年付清,你每年支付的款項肯定大於100萬
3.不是做為損失,就像上面的房子的按揭一樣,這個算是一個融資費用。
建議你看一下貨幣的時間價值,再看這個
9. 採用延期付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方式購入的固定資產,如何確定其入賬價值
購買固定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的,採用延期付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方式購入的,固定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
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借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在信用期內,按照實際利率法攤銷,攤銷金額除滿足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的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外,其他的在信用期內確認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