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華爾街融資好容易

華爾街融資好容易

發布時間:2021-12-20 15:14:48

A. 華爾街五大投行是什麼

華爾街五大投行是高盛、摩根、美林、雷曼兄弟、貝爾斯登。
1、高盛:高盛公司是由德國移民馬庫斯·戈德曼於1869年創立的,在19世紀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投資銀行業務開始形成。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
總部位於紐約,並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向全球提供廣泛的投資、咨詢和金融服務,擁有大量的多行業客戶。
2、摩根:摩根斯坦利,是一家成立於美國紐約的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提供包括證券、資產管理、企業合並重組和信用卡等多種金融服務,目前在全球27個國家的600多個城市設有代表處,雇員總數達5萬多人。
3、美林:美林是世界最著名的證券零售商和投資銀行之一,總部位於美國紐約。作為世界的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詢公司之一,它在財務世界響叮當的名字里佔有一席之地。
4、雷曼兄弟:全球最具實力的股票和債券承銷和交易商之一。同時,公司還擔任全球多家跨國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財務顧問,並擁有多名業界公認的國際最佳分析師。
5、貝爾斯登:成立於1923年,總部位於紐約,是美國華爾街第五大投資銀行,系全球500強企業之一,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公司,為全世界的政府、企業、機構和個人提供服務。
拓展資料:
摩根財團在金融業方面擁有雄厚的基礎。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在國內有10個子公司和許多分支行,還有1000多個通信銀行。
在國外約20個大城市設有支行或代表處,在近40個國家的金融機構中擁有股權。
它控制著外國37個商業銀行、開發銀行、投資公司和其他企業的股權。
在工礦企業方面主要有國際商業機器公司、通用電氣公司、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美國鋼鐵公司以及通用汽車公司等;在公用事業方面則有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和南方公司。

B. 華爾街的重要性

華爾街已經不能稱之為一條現實意義上的街道,就如同幾乎所有的世界性重要金融組織早已經在20世紀90年代到現在將總部陸陸續續就搬出了華爾街,絕不單單是因為他那擁堵的街道,雖然他們現在已經身在別處,但是,人們寧願把這一切稱為「華爾街」。在洛克菲勒中心的辦公室里,人們閱讀的仍然是「華爾街日報」;在國會聽證會上,美聯儲主席仍然關心著「華爾街的態度」;在大洋的另一側,企業家們的最高夢想仍然是「在華爾街融資」。無論地理位置相隔多遠,人們在精神上仍然屬於同一條街道──在這條街道上,所羅門兄弟曾經提著籃子向證券經紀人推銷債券,摩根曾經召開拯救美國金融危機的秘密會議,年輕的文伯格曾經戰戰兢兢地敲響高盛公司的大門(日後他成為高盛歷史上的傳奇總裁),米爾肯曾經向整個世界散發他的垃圾債券;在這些神話人物死去幾十年之後,他們的靈魂仍然君臨紐約上空,附身在任何一個年輕的銀行家、分析師、交易員、經紀人或基金經理的身上,隨時製造出最新的金融神話。倘若將來有一天,即便是華爾街被拆除了,仍然有人會延續著華爾街的精神,這就是華爾街的重要性。

C. 華爾街是什麼,為什麼很多股票大師都在那裡

華爾街(wall street)是紐約市曼哈頓區南部一條大街的名字,長不超過一英里,寬僅11米,是英文「牆街」的音譯。荷蘭統治時,在這里築過一道防衛牆。英國人趕走荷蘭人後,拆牆建街,因而得名。 這里是美國大壟斷組織和金融機構的所在地,集中了紐約證券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投資銀行、政府和市辦的證券交易商、信託公司、聯邦儲備銀行、各公用事業和保險公司的總部以及美國洛克菲勒、摩根等大財團開設的銀行、保險、鐵路、航運、采礦、製造業等大公司的總管理處。壟斷資本從這里支配著美國的政治、經濟。華爾街成了美國壟斷資本,金融和投資高度集中的象徵。

我去過兩次華爾街,第一次是以遊客的身份。那是傍晚時分,天上下著瓢潑大雨,雨水不停地倒灌進華爾街地鐵站,連鐵道上都滿是積水。所幸大雨不久就停了,我就小心翼翼地繞過積水,慢慢走上百老匯與華爾街的交界處,抬頭就看到了著名的三位一體教堂(Trinity Church);早在華爾街還是一堵破爛不堪的城牆的時候,它就已經是這附近的標志性建築了。

現在,三位一體教堂的正前方是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背後是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左右兩側都是高聳的寫字樓,只有周圍的一小塊地方還保存著17世紀的花園和墓地。從教堂門前穿越百老匯,就算正式進入了華爾街——這條街又短又窄,街口設下了重重路障,街心正在進行翻修,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積水。幾個荷槍實彈的警察如臨大敵地站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前,他們的頭頂是一幅巨大的美國國旗。除此之外,這條街上的人似乎都是遊客,從他們的著裝和神態就看的出來。路邊的櫥窗並沒有寫著高盛、摩根士丹利或美林等如雷貫耳的名字,反而貼著咖啡館和健身俱樂部的廣告。除了德意志銀行,我在這里沒有發現任何一家投資銀行的名字,更不用說共同基金或對沖基金了。

總而言之,現在的華爾街只是一個旅遊勝地,經常有成群結隊的外國人帶著敬畏的表情到此一游,希望看看「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是什麼樣子;然而他們看到的只是一個荒廢的商業區,幾棟陳舊的摩天大樓,以及許多露天茶座或咖啡館。紐約證券交易所現在已經不允許遊客進入了,所以華爾街的旅遊價值也殘存無幾了。

後來我又去了一次華爾街,這次不是去觀光,而是到三位一體教堂聽牧師講道。這個教堂的建築非常獨特,一磚一石都值得仔細觀賞,外面的花園里還有著名的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的墓。幾步之外就是喧鬧的街道,各種車輛日夜不息的經過,反而更加襯托出教堂本身的神聖與靜謐。據說,在華爾街還沒有淪落為旅遊勝地的時候,銀行家和基金經理們經常利用中午休息時間來這里做禱告,然後再回到證券市場的血腥絞殺中去。

早在二十年前,許多金融機構就已經離開地理意義上的華爾街,搬遷到交通方便、視野開闊的曼哈頓中城區去了。華爾街附近擠滿了古舊建築和歷史文化街區,道路也像蜘蛛網一樣難以辨認,實在不太符合金融機構擴張業務的需求。「911」事件更是從根本上改變了華爾街周圍的格局,有些機構乾脆離開了紐約這座危險的城市,搬到了清靜安全的新澤西。現在,除了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之外,沒有任何一家銀行或基金把總部設在華爾街。在著名的「華爾街巨人」中,只有高盛和美林還堅守在離華爾街不遠的地方,其他巨人都已經搬遷到洛克菲勒中心、時代廣場或大中央火車站周圍的繁華商業區;即使是高盛和美林,也已經在曼哈頓中城區購置了新的豪華辦公室,不久就要徹底離開舊「華爾街」了。

但是,人們寧願把這一切稱為「華爾街」。在洛克菲勒中心的辦公室里,人們閱讀的仍然是「華爾街日報」;在國會聽證會上,美聯儲主席仍然關心著「華爾街的態度」;在大洋的另一側,企業家們的最高夢想仍然是「在華爾街融資」。無論地理位置相隔多遠,人們在精神上仍然屬於同一條街道——在這條街道上,所羅門兄弟曾經提著籃子向證券經紀人推銷債券,摩根曾經召開拯救美國金融危機的秘密會議,年輕的文伯格曾經戰戰兢兢地敲響高盛公司的大門(日後他成為高盛歷史上的傳奇總裁),米爾肯曾經向整個世界散發他的垃圾債券;在這些神話人物死去幾十年之後,他們的靈魂仍然君臨紐約上空,附身在任何一個年輕的銀行家、分析師、交易員、經紀人或基金經理的身上,隨時製造出最新的金融神話。這就是華爾街。

昨天晚上,我和一位共同基金主管共進晚餐。他已經在華爾街工作近三十年,兩鬢卻沒有一根白頭發,話語里還透著年輕人一樣的熱情與自信。他一邊喝著白葡萄酒,一邊興致勃勃地回憶自己在中國的經歷——「當我第一次到上海的時候,浦東還沒有一座高樓,現在它已經變成這個樣子了!」接著,他提到自己曾在台北出差的時候與紐約的證券分析師召開電話會議,當時台灣時間還是凌晨4點,窗外台風大作,整個酒店似乎都要倒塌下來,「那滋味可真令人永遠難忘!」他大笑著總結道。

在談到許多工作話題和政治話題之後,我問他:「你是一個華爾街癮君子(The Street Addicted)嗎?」我這樣問是有所指,CNBC有一個著名的證券分析節目,主持人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他寫了一本非常自大的書,名字就叫「華爾街癮君子」,也就是對華爾街上癮的人。每次我看到他的電視節目,就覺得他像個野人,拿著一隻香蕉跳上跳下地怒吼著,用尖銳甚至粗俗的語言喊出他對證券市場的看法,那種表情簡直可以讓好萊塢的所有喜劇明星黯然失色。許多人告訴我,這傢伙是個徹底的瘋子——不過大家還是喜歡看他的節目,分析師尤其愛看,他們覺得這個華爾街癮君子真是個了不起的超級智者。在這里,癮君子究竟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我不知道。

出人意料的是,我面前的這位基金主管非常愉快地說:「是的,我就是一個華爾街癮君子。華爾街真夠勁。你知道,在這里,這么多富有才華的人在處理這樣巨大的財富,他們創造著效率,也賺取著金錢;但是最重要的是,我感到這一切都很有樂趣。」他喝完杯中酒,用激動的語氣繼續說道:「每天早晨,是什麼在支撐人們起床投入工作,去管理那些無窮無盡的資產,去為那些企業融資呢?如果你不熱愛華爾街,你根本不可能堅持下來!所以唯一能夠做出偉大事業的是對華爾街上癮的人,華爾街從事的一切工作,對這種人來講都如此有趣,以至於無論多麼繁重的工作,都不覺得累了。我不知道別人怎麼看,反正我願意做華爾街癮君子。我以此為榮。」

這是我聽過的對華爾街最崇高的贊頌。從前,我曾經聽許多人講過他們對華爾街的態度:贊許的態度,憧憬的態度,不屑的態度,乃至仇恨的態度。我曾經聽一個長輩這樣描述他心目中的華爾街:「在華爾街,即使資歷最淺的金融專業人員,都可以拿到6萬美元以上的年薪,這就是它令人仰慕之所在。」噢,或許是這樣的,在許多人看來,薪水是唯一令人仰慕的因素。我還記得在回答某家投資銀行的招聘試題的時候,一個朋友毫不猶豫地寫下:「我願意加入貴銀行,主要原因是我想賺一大筆錢。」她當然不是在開玩笑!那時,誰聽說過「華爾街癮君子」這個褒義詞呢?誰能想像有人竟然會如此發自內心地熱愛華爾街?

在華爾街,我看到年過六旬的投資經理仍然懷著飽滿的精神研究新的行業、新的市場;我看到資深分析師一邊吃著簡單的午餐,一邊讀著像磚頭一樣厚的報告,甚至忘記了吞咽;我看到年輕的交易員在下班之後的Party上仍然在熱烈地討論交易策略,他們的臉上的笑容如此自然。國內的金融界並不是這樣的。整個亞洲的金融界都不是這樣的。我最好的朋友曾告訴我說,他最大的願望是在金融界苦熬幾年,賺到足夠的錢,然後「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難道金融不是你喜歡的事情嗎?」我困惑不解地問他。「當然不是!」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和所有人一樣,我學習金融,並且希望從事金融,只是為了賺許多許多的錢。難道你不是這樣嗎?」

難怪華爾街能夠一直統治著世界的金融界。難怪華爾街的銀行家、分析師、交易員和基金經理們一直代表著金融創新的最高水平。因為在這里,銀行家每天工作14個小時不僅是因為完成任務的壓力,也是因為熱情;分析師每天閱讀幾百頁研究報告不僅是為了拿到自己的薪水,也是因為興趣;交易員每天打幾十個電話、輸入上百個交易指令不僅是為了應付老闆,也是因為他們喜歡交易。總之,這里的人們對華爾街上了癮。我還記得自己的老師,一位曾經擔任某家著名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的紐約人的話:「當我剛開始做債券交易員的時候,每天12個小時盯著屏幕,追隨著債券利率變動的軌跡。我知道對於一個不喜歡債券的人來說,這份工作有多麼枯燥;但是我喜歡。所以我根本不覺得這是一種折磨!」毫無疑問,他也是一個華爾街的癮君子。

從早晨7點到晚上12點,在華爾街(當然,這是一個廣義稱謂)的每一個金融機構辦公樓里,燈光都不會熄滅,電腦都不會關閉。在所有人都已安然入睡的時候,外匯交易員在聚精會神地做著某個遙遠市場的大宗交易;在所有人還沒有起床的時候,分析師已經喝著濃濃的咖啡,開始舉行例行晨會;在所有人都在與家人歡度周末的時候,投資銀行家正在三萬英尺高空的機艙里奔赴某一個新興國家,准備星期一和他們洽談IPO問題——對他們來說,這不僅是工作,也是生活和愛好。華爾街的王牌對沖基金經理會對著CNBC的鏡頭大叫:「我對這一切都上了癮!」

附帶說一句,當我喝完最後一杯酒,准備回家睡覺的時候,那位基金主管告訴了我一個他最喜歡的告別的方式(同時也可以用在見面的時候):兩個人的右手各自握成拳頭,堅定不移地互相撞擊,如此反復幾次,再揮手離去。「早先,這個動作代表『成交』;現在,它的含義是『我同意你的看法,我們堅定不移』!」在臨別之前,他微笑著說。

我同意他對華爾街的看法,也希望在若干年之後,我們的看法一樣堅定不移。無數對華爾街上癮的人組成了金融界——無數的財富在這里融合溝通,無數的資產在這里配置交易,無數人在這里辛勤勞動,從事他們為之上癮的世界。無論如何,願華爾街能夠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而不是恰恰相反。

D. 華爾街的人如何賺錢

書本上的定義不夠直觀,先跟你說一下什麼叫做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包括了銀行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非銀金融機構包括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民營的合法投資公司等),這些機構的業務基本上可稱為金融業務。
華爾街聚集了國際上很多知名的投資銀行(國內稱為證券公司),他們做的多是股票、期貨、黃金、外匯等交易。因為那裡聚集了金融界的頂端人才以及大量的資金,所以無論是大資金流對股市的影響還是金融大佬對行情的准確預測都可以讓其賺錢。全球金價的波動受美帝的影響巨大,因黃金在國際上以美元定價,所以美元的升值貶值以及美國發動的各種戰爭都會對金價產生影響,而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常常可以通過敏銳的嗅覺和預測以此獲利。
在華爾街上市的公司很明顯地擁有第一手的信息優勢,關注度上的優勢以及融資上的優勢。以上純手打,本人最近也在學習金融知識,望共同進步。

E. 華爾街金融危機原因

2008年9月15日,世界聚焦美國華爾街。當日,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保護,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證券公司被美國銀行收購。受此影響,紐約股市三大股指15日巨幅下挫,創下9·1 1事件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有人說這是"百年一遇的大地震"、也有人用"金融風暴"比喻這場危機。而處於這次金融風暴中心的人們,也經歷了刻骨銘心的日子。
自去年夏天美國次貸危機全面爆發以來,隨著問題惡化,各方的反思也越來越多。在回溯危機根源時,許多分析人士把矛頭對准了美國住房市場和金融業的瘋狂投機炒作活動。在某種程度上,恰恰是住房和金融的雙重投機釀成了目前次貸危機愈演愈烈的局面,並造就世界金融穩定難以承受之重。
2006年以前,美國住房市場在長達5年的時間里保持繁榮,隨著房價不斷攀升,市場投機現象越來越嚴重,加上一些銀行在貸款審查程序上「放水」,大量收入較低、信用紀錄較差的人群也加入了貸款購房者的大潮,成為所謂「次貸購房者」。這部分購房者存在極大還貸違約風險,為危機日後全面爆發埋下了隱患。
與此同時,不少金融機構搭上了住房市場繁榮的「便車」,在金融創新的名義下開發了越來越多與住房抵押貸款相關的資產支持證券和金融衍生品,其種類、規模和復雜性均令人瞠目結舌。

F. 華爾街是怎樣賺錢的

1、華爾街是一個資金流動和交易發行的地方,華爾街聚集了國際上很多知名的投資銀行(國內稱為證券公司),他們做的多是股票、期貨、黃金、外匯等交易。因為那裡聚集了金融界的頂端人才以及大量的資金,所以無論是大資金流對股市的影響還是金融大佬對行情的准確預測都可以讓其賺錢。全球金價的波動受美帝的影響巨大,因黃金在國際上以美元定價,所以美元的升值貶值以及美國發動的各種戰爭都會對金價產生影響,而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常常可以通過敏銳的嗅覺和預測以此獲利。在華爾街上市的公司很明顯地擁有第一手的信息優勢,關注度上的優勢以及融資上的優勢。
2、華爾街是紐約市曼哈頓區南部從百老匯路延伸到東河的一條大街道的名字,全長僅三分之一英里,寬僅為11米,是英文「Wall Street」的音譯。街道狹窄而短,從百老匯到東河僅有7個街段,卻以「美國的金融中心」聞名於世。美國摩根財閥、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財團等開設的銀行、保險、航運、鐵路等公司的經理處集中於此。著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也在這里,至今仍是幾個主要交易所的總部:如納斯達克、美國證券交易所、紐約期貨交易所等。「華爾街」一詞現已超越這條街道本身,成為附近區域的代稱,亦可指對整個美國經濟具有影響力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

G. 擁有眾多金融大鱷的華爾街 ,如今它的實力究竟有多厲害

華爾街依附於美國虛擬產業,而美國的虛擬產業在整體經濟的佔比又非常的重,由此可以看出華爾街在經濟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只要是從事金融行業的專業人士就沒有不認識華爾街的。華爾街除了是美國金融的代名詞之外,更是眾多金融從業者的聖地,很多人為能在華爾街做金融而驕傲。其實華爾街只是美國曼哈頓區的一條狹小的街道,但其中出名的金融機構卻非常的多。例如,美國證券交易所、摩根、洛克菲勒等眾多世界聞名的機構都在其中。

雖然無法正面了解華爾街的實力和地位,但是通過近幾年發生的這些經濟大事,也能初步估計華爾街的大體實力。綜合來看,華爾街在世界上的經濟地位是不可能動搖的。它隨著美國經濟的起伏而波動,向世界展現它強大的影響力。

H. 實用投融資分析師的含金量高么

其實這玩意極其垃圾,就是一個四不像,號稱自己學的是華爾街,其實學的是秀水版街。只能算作是權excel技能培訓。估值最重要是假設,他培訓根本就不講如何假設。另外,這公司的講師都是自己不懂得人,你想,估值誰做的做好,大投行的人,大投行的人為什麼給你講?人家忙的不行。這公司講師反正教我的都是不超過30的,就是Excel快捷鍵用的好。你還不如考CFA,國際通用,比這個破玩意靠譜多了。CFA1級現在爛大街,但是你要是考過2級也多少有點用,我自己考過了2級,反正面試也老有人問這個事情。

I. 華爾街是如何崛起的

‍‍華爾街已有350多年的歷史,在這三個多世紀的發展中,有四大因素決定了華爾街的命運。

三、創新

簡單說有四大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理念創新與主體創新。

四、黃金

作為一個偶然因素,加州金礦的發現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全世界資本對華爾街的信心,也部分加速了華爾街的金融帝國進程。

華爾街的崛起,一方面依賴於美國的歷史機遇和經濟騰飛,另一方面,創新為華爾街提供了內在動力。‍‍


微信號:認知升級內參

J. 為什麼有許多資金流入華爾街

首先,樓主你應該先理解「什麼是『石油美元』的迴流」和「資本通過融資平台奪得商品定價權」是什麼意思。比如華爾街 如何控制石油價格的?呵呵,請問樓主在放眼全球找得到比現在美國NYSE或者納斯達克更好的融資平台嗎?答案是沒有的!美國華爾街的貝爾斯登,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黑石,凱雷等眾多銀行基金機構,只要通過建立石油期貨合約的倉位(你要知道,股指期貨好比賭未來石油價格會上漲,而當股指期貨賭石油價格會上漲會在第一時間傳導到股市,導致股市上漲,一片興興向榮,牛市!這就是華爾街 如何控制石油價格的)。舉個例子說,比如美國政府在別國,比如歐元跟他爭奪世界儲備貨幣時,美國政府就需要華爾街採取行動,什麼行動那?就是華爾街的基金機構通過資本炒高石油價格,這一動作背後有什麼意義那,因為美元是當今的世界的儲備貨幣,很多東西需要將本國貨幣換成美元去買。比如中國向阿拉伯買石油,就是先把人民幣換成美元去買,或者透過美元儲備去買,其道理是一樣的,樓主知道美國政府讓華爾街炒高石油價格會有什麼後果嗎,那就是全世界對美元的需求增加了,為什麼那?以前石油一桶是40多美元,如果現在上漲到100多美元,樓主你說世界各國是不是要多拿60幾美元才能買到同等容量的石油一桶?(錢哪裡來那?無非是美國多印幾張「紙」,因為世界各國要拿本國貨幣去換美國印出來的「紙」去買石油,所以是不是美元需求就增多了?)而全世界對石油的消耗大都是只增不減的,而世界儲備貨幣是美元!因為我說過很多東西需要將本國貨幣換成美元去買(這就是華爾街 為什麼能控制)樓主聽懂了嗎?

閱讀全文

與華爾街融資好容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海期貨有限公司 瀏覽:179
2017年4月eth價格多少 瀏覽:839
貸款寶是什麼 瀏覽:862
美元對澳大利亞幣匯率查詢 瀏覽:228
陸金所傭金查詢 瀏覽:442
銀行理財代銷產品能投資嗎 瀏覽:214
浙江登峰集團破產 瀏覽:870
證券公司設立的條件包括 瀏覽:121
平安的保險傭金是屬於工資么 瀏覽:206
18年人保車險傭金 瀏覽:147
江蘇舜天集團創業有限公司 瀏覽:309
信託資管稅 瀏覽:968
信託銀行的日語 瀏覽:223
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宣傳活動 瀏覽:555
理財中屬於基金公司的 瀏覽:830
適合新手的基金理財 瀏覽:770
paypal付美元匯率 瀏覽:548
平安鑫誠理財有限公司 瀏覽:274
期貨計算題視頻百度雲 瀏覽:881
大陸去香港做外匯 瀏覽: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