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的記賬方法
你好!
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
應設「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科目,在剩餘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按月平攤折舊費用。
如有疑問,請追問。
Ⅱ 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這兒的租入的固定資產是指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的有關支出計入「管理費用」。
Ⅲ 關於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租入的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是指能增加租入固定資產的效用或延長使用壽命的改裝、翻建、改建等支出。
與此類似的,是企業自有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一般稱為改、擴建。由於是企業的資產,這類支出計入了被改、擴建固定資產的價值中。
但租入固定資產由於不是企業資產,此類支出只能計入「長期待攤費用」中,在租賃期限與尚可使用年限兩者孰短的期限內平均攤銷。
例如:對租入的臨街房,在原有的平房基礎上加蓋一層,所產生的全部支出,借記「長期待攤費用——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貸記「原材料」、「應付工資」、「銀行存款」等。
而如果該臨街平房屬企業所有,則加蓋一層的全部支出,先計入「在建工程」,然後借記「固定資產」,貸記「在建工程」。
Ⅳ 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 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 計入什麼會計科
經營租入的,計入,長期待攤費用
融資租入的,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
Ⅳ 舊會計准則下,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記長期待攤費用還是記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財政部關於印發《關於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和相關會計准則有關問題解答(二)》的通知
財會[2003]10號
十二、問:企業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後,核算固定資產後續支出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規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後續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業的經濟利益超過了原先的估計,如延長了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或者使產品質量實質性提高,或者使產品成本實質性降低,則應當計人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其增計後的金額不應超過該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除此以外的後續支出,應當確認為當期費用,不再通過預提或待攤的方式核算。企業在日常核算中應依據上述原則判斷固定資產後續支出是應當資本化,還是費用化。
在具體實務中,對於固定資產發生的下列各項後續支出,通常的處理方法如下:
1、固定資產修理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當期費用。
2、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其增計後的金額不應超過該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
3、如果不能區分是固定資產修理還是固定資產改良,或固定資產修理和固定資產改良結合在一起,則企業應按上述原則進行判斷,其發生的後續支出,分別計入固定資產價值或計入當期費用。
4、固定資產裝修費用,符合上述原則可予資本化的,應當在「固定資產」科目下單設「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核算,並在兩次裝修期間與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如果在下次裝修時,該項固定資產相關的「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仍有餘額,應將該余額一次全部計入當期營業外支出。
5、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固定資產後續支出,比照上述原則處理。發生的固定資產裝修費用,符合上述原則可予資本化的,應在兩次裝修期間、剩餘租賃期與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
6、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應單設「1503經營租人固定資產改良」科目核算,並在剩餘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
企業因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對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的核算方法由原採用預提或待攤方式改為一次性計人發生當期費用的,其原為固定資產大修理發生的預提或待攤費用余額,應繼續採用原有的會計政策,直至沖減或攤銷完畢為止;自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後新發生的固定資產後續支出,再按上述原則處理。
Ⅵ 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計入哪個科目
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科目中。攤銷計入管理費用或製造費用中。
具體會計分錄如下:
1、支付租金時: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2、按月攤銷租金時:
借:管理費用
製造費用
貸:預付賬款
3、支付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時:
借:長期待攤費用——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貸:銀行存款
4、按月攤銷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時:
借:製造費用——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貸:長期待攤費用——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Ⅶ 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予以資本化,作為長期待攤費用進行攤銷這句話怎麼理解
資本化是說你這筆支出不能直接放進費用,而是當做資產處理。即使是企業經營租賃進來的,也存在改善該租賃資產的支出,可能會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收益,比如說租進來的設備(設備可用20年,租7年,未達到按融資租賃確認為固定資產的條件,用了兩年後進行改良),像自己的設備一樣進行改善(只要是有利可圖的,企業都會考慮去做),最終可以使企業獲得更多的收益,那相關的支出便看做是改良支出,而這個時候也就需要進行資本化處理了。至於資本化後怎麼處理,因為本身租入的固定資產並沒有入賬,不能像企業自身的固定資產那樣處理而增加固定資產價值,而該支出又需要分期攤進相關費用,故作長期待攤費用會比較合理。
Ⅷ 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該怎麼處理
根據《會計制度》及相關准則的規定,對於經營租入的固定資產,不作為本的固定資產核算,不計提折舊。如果對經營租入的固定資產進行改良使可能流入的經濟利益超過了原先的估計,即符合有關固定資產後續支出資本化條件的,則因改良而發生的支出可以計入固定資產價值。
《關於執行〈會計制度〉和相關會計准則有關問題解答(二)》(財會[2003]10號)規定,對於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作為固定資產,並單設「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科目核算,同時在剩餘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
至於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能否資本化,應當根據固定資產准則中有關固定資產定義及後續支出的相關規定作出合理的判斷。
固定資產改良是指為了擴大固定資產規模或提高固定資產性能而發生的支出。財務會計制度和稅法對固定資產改良的確認,從本質上來說是基本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