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萬科上市以來融了幾回資金額分別是多少
不計算這次~~萬科過去已經一共融資151億~~已派發紅利一共為36億
B. 融資成本該怎麼計算
1、融資成本的計算公式如下:融資成本=每年的用資費用/(籌資數額籌資費用)。
2、一般而言,企業融資成本包括用資費用和籌資費用倆部分,由於大多數小微企業的貸款金額(籌資數額)較少,企業的信譽較低,在融資過程中支付的其他費用(籌資費用)相對較高。
(2)萬科歷年融資成本擴展閱讀:
一般情況下,融資成本指標以融資成本率來表示:融資成本率=資金使用費÷(融資總額-融資費用)。這里的融資成本即是資金成本,是一般企業在融資過程中著重分析的對象。
但從現代財務管理理念來看,這樣的分析和評價不能完全滿足現代理財的需要,我們應該從更深層次的意義上來考慮融資的幾個其他相關成本。
首先是企業融資的機會成本。就企業內源融資來說,一般是「無償」使用的,它無需實際對外支付融資成本(這里主要指財務成本)。
但是,如果從社會各種投資或資本所取得平均收益的角度看,內源融資的留存收益也應於使用後取得相應的報酬,這和其他融資方式應該是沒有區別的,所不同的只是內源融資不需對外支付,而其他融資方式必須對外支付以留存收益為代表的企業內源融資的融資成本應該是普通股的盈利率,只不過它沒有融資費用而已。
其次是風險成本,企業融資的風險成本主要指破產成本和財務困境成本。企業債務融資的破產風險是企業融資的主要風險,與企業破產相關的企業價值損失就是破產成本,也就是企業融資的風險成本。
財務困境成本包括法律、管理和咨詢費用。其間接成本包括因財務困境影響到企業經營能力,至少減少對企業產品需求,以及沒有債權人許可不能作決策,管理層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等。
最後,企業融資還必須支付代理成本。資金的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間會產生委託一代理關系,這就要求委託人為了約束代理人行為而必須進行監督和激勵,如此產生的監督成本和約束成本便是所謂的代理成本。
另外,資金的使用者還可能進行偏離委託人利益最大化的投資行為,從而產生整體的效率損失。
C. 融資成本分析
找本中級會計實務的書,看資金成本這一章,全有,這可不是一下子能說清楚的
D. 誰有「萬科房地產近年的財務報告」求好心人幫幫忙!!!
萬科房地產公司財務分析報告 實習對象 : 實習名稱 : 財務報表分析 小組成員 : 實習時間 :2011.1.5~2011.1.11 萬科房地產集團財務分析一. 企業簡介 一企業概況 萬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1984 年 5 月, 以房地產為核心業務, 是中國大陸 首批公開上市的企業之一。至 2003 年 6 月 30 日止,公司總資產 94.73 億元,凈資 產 42.85 億元。 1988 年 12 月,公司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 2800 萬股,集資人民幣 2800 萬元, 資產及經營規模迅速擴大。1991 年 1 月 29 日本公司之 A 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 交易。 1991 年 6 月,公司通過配售和定向發行新股 2836 萬股, 集資人民幣 1.27 億元, 公司開始跨地域發展。 1992 年底,上海萬科城市花園項目正式啟動,大眾住宅項目的開發被確定為萬 科的核心業務,萬科開始進行業務調整。 1993 年 3 月,本公司發行 4500 萬股 B 股,該等股份於 1993 年 5 月 28 日在深 圳證券交易所上市。B 股募股資金 45135 萬港元,主要投資於房地產開發,房地產 核心業務進一步突顯。1997 年 6 月,公司增資配股募集資金人民幣 3.83 億元,主要 投資於深圳住宅開發,推動公司房地產業務發展更上一個台階。2000 年初,公司增 資配股募集資金人民幣 6.25 億元,公司實力進一步增強。 公司於 2001 年將直接及間接持有的萬佳百貨股份有限公司 72的股份轉讓予中 國華潤總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成為專一的房地產公司。 2002 年 6 月,萬科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 15 億,進一步增強了發展 房地產核心業務的資金實力。 公司於 1988 年介入房地產領域,1992 年正式確定大眾住宅開發為核心業務, 截止 2002 年底已進入深圳、上海、北京、天津、沈陽、成都、武漢、南京、長春、 南昌和佛山進行住宅開發,2003 年上半年萬科又先後進入鞍山、大連、中山、廣州, 目前萬科業務已經擴展到 15 個大中城市憑借一貫的創新精神及專業開發優勢, 公司 樹立了住宅品牌,並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 (二)股本結構 變動日 2010‐06‐30 2009‐12‐29 2009‐06‐30 2008‐12‐31 2008‐06‐19 期 公 告 日 2010‐08‐10 2009‐12‐26 2009‐08‐04 2009‐03‐10 2008‐06‐05 期 變 動 原 定期報告 其它上市 定期報告 定期報告 送、轉股 因 總股本 1099521.022 萬 1099521.022 萬 1099521.022 萬 1099521.022 1099521.022 股 股 股 萬股 萬股 流通股 流通 A 股 965607.991 萬股 965609.491 萬 939209.491 萬 939021.765 941385.831 股 股 萬股 萬股 高管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限售 A 股 2417.484 萬股 2415.984 萬股 28815.984 萬股 29003.71 萬 26639.643 萬 股 股 流通 B 股 131495.547 萬股 131495.547 萬 131495.547 萬 131495.547 股 股 萬股 流通 H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股 國家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國 有 法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人股 境 內 法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人股 境 內 發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起人股 募 集 法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人股 一般法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人股 戰 略 投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資 者 持 股 基金持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股 轉配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內 部 職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工股 優先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 0 萬股二. 企業財務分析(一) 償債能力分析 能否到期償債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問題 償債能力是決定企業財務狀況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從短期和長期兩個方面來分析萬科的償債能力。 1. 短期償債能力分析(見下表)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流動比率 1.99 1.99 2.51 2.13 2.14 1.83速動比率 0.53 0.37 0.57 0.32 0.73 0.46現金比率 —— —— 0.142 ‐0.208 0.266 0.178 在短期償債能力的分析中 流動比率是一個重要指標 近年來該指標呈波浪式變動趨勢 07 年流動比率降低源於短期借款的增加 08 年的回款情況良好使其上升09 年降低 0.58 但仍然高於同年行業 0.539 的平均水平。由於存貨存在銷售及壓價的風險 且房地產行業存在存貨比例高的特點 因此速動比率比流動比率更具有參考價值。07 年萬科經營規模擴大、項目儲備增加的同時也使短期借款、應付賬款等流動負債增加 因此指標在 07 年降低了 0.2808 年銷售情況向好 比率上升有所上升 09 年再次低於同年行業平均值。究其原因 房地產企業在收到預售的樓款時只能計入流動負債中的預收賬款 相應的存貨尚不能結轉 由於預售樓宇增加 09 年流動負債中預收賬款較去年增長 3 倍 萬科實際的償債能力因而得以提高 但反映在財務指標上 則流動負債增加 速動比率下降。以上兩比率均處於行業中上游水平。再來關注反映經營成果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的現金流動比率 其現金償債能力較弱 但近年來呈上升趨勢。07 年房地產項目支出增多 比率為負 09 年有所下降 但該年流動負債結構有所變化 流動負債中預收賬款增長較多但沒有償債壓力。就本行業來說 萬科短期償債能力較好 且逐步提高但應重視現金為王的原則 加強現金流的管理。 2. 長期償債能力 1 資本資產結構分析。為保證長期債務的安全性 企業必須由有較為合理的資本結構。 圖 從圖 1、 2 來看 資產中流動資產比重大 且大致呈上升趨勢 高於行業平均比重 大部分流動資產由長期籌資而得 風險較小 屬穩健型資本資產結構。 圖 1 圖 2 資產分析: 資產中長期投資 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比重較小 波動幅度不大。在流動資產中 存貨占據相當大的比重。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隨業務量增長而有所增長 同時貨幣資金量有所上升。原因是房地產行業特點: 首先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 房地產企業在收到客戶的預售房款後並不能將存貨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 只能待客戶入住和簽訂樓宇銷售合同且主要風險轉移時 才能確認收入並結轉成本 因此 房地產企業往往有很大的存貨余額 其次 對於寫字樓項目付款方式多為分期付款 所以寫字樓的銷售會給企業帶來大量的應收賬款。具體到萬科 除了具有房地產業的特點以外 這也是其在近 3 年的戰略擴張中不斷增 近加儲備的結果。 3 年存貨的結構質量有所提高 但應持續注意做好存貨的管理和銷售工作 提高資產質量。關於應收賬款 由於其核心業務是商業住宅 所以應收賬款在流動資產中比重不大且近兩年來有所下降 可能是收款工作開展順利。 負債結構分析: ①流動負債結構: 在借款中 短期借款占很大部分但近年在資產中所佔比重有所降低 說明其融資結構變化 對短期借款有所控制 且短期借款一般採用抵押或擔保的方式取得這是短期融資門檻提高的一個必然反應。應付賬款比重上升主要由於業務規模的擴大 也可能是商業信譽增強使其可以延遲付款或者是可能是其資金周轉出現問題 應引起重視。 ②長期負債結構:長期借款近年急劇上升 說明企業開始注重長期負債的融資方式 同時也可以看出近階段萬科對於資金需求的迫切。 整體負債結構有從短期負債融資逐漸轉向長期負債融資變化趨勢。在長期償債能力的分析中 資產負債率反映了債權人受保護的程度 是一項重要指標。萬科近年來進行了規模較大的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 但仍保持著的穩健的資產負債率 為更大程度地利用財務杠桿提供了空間 這對房地產企業尤為重要。 2 資金成本與現金債務總額比率 圖 3 可見 萬科的融資成本呈上升趨勢。主要原因是國家政策的變化 這將是未來行業發展的整體趨勢。而現金債務總額比率反映了公司最大的付息能力只要能按時付息就能借新債換舊債 維持債務能力。但萬科用經營現金來償還債務的能力不穩定。 圖 3 綜上所述 金融政策的變化 對融資渠道的拓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土地政策的變化 也進一步增加了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需求 信貸門檻上升、信貸空間收緊是必然趨勢。企業面臨資金緊張的壓力和過度依賴銀行信貸即以短期貸款為主的不確定風險 有效解決多渠道融資 改善負債結構成為新的挑戰。(二) 營運能力分析 營運能力體現了企業運用資產的能力 資產運用效率高 則可以用較少的投入獲取較高的收益。下面從長期和短期兩方面來分析萬科的營運能力:1. 短期資產營運能力1 存貨周轉率。存貨對企業經營活動變化具有特殊的敏感性 控制失敗會導致成本過度 作為萬科的主要資產 存貨的管理更是舉足輕重。由於萬科業務規模擴大 存貨規模增長速度大於其銷售增長的速度 因此存貨的周轉率逐年下降若該指標過小 則發生跌價損失的風險較大但萬科的銷售規模也保持了較快的增長 在業務量擴大時 存貨量是充足貨源的必要保證 且存貨中擬開發產品和已完工產品比重下降 在建開發產品比重大幅上升 存貨結構更加合理。因此 存貨周轉率的波動幅度在正常范圍 但仍應提高存貨管理水平和資產利用效率 注重獲取優質項目 加快項目的開發速度 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充分發揮規模效應保持適度的增長速度。 2 應收賬款周轉率。7 年來萬科的應收賬款周轉率有了較大幅度的上升 見表 原因是主營業務的大幅上升較嚴格的信用政策和收賬政策的有效實施。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應收帳款周轉 13.90 16.00 23.76 28.07率3.長期資產營運能力 固定資產周轉率急劇上升是由處置、 核銷部分固定資產及近年來主營業務量的大幅增長所致 說明萬科保持了高度的固定資產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同時也反映了其固定資產與主要業務關聯度不高。 總資產周轉率取決於每一項資產周轉率的高低 該指標 見下表 近年的下降趨勢主要是由於存貨周轉率的下降 但其毛利率 應收賬款和固定資產利用率的提高使其下降幅度較小 萬科要提高總資產周轉率 必須改善存貨的管理。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總資產周轉 0.62 0.69 0.60 0.57 率 總的來說 萬科的資產營運能力較強 尤其是其應收賬款、固定資產的營運能力非常優秀 堪稱行業典範。但近年來的土地儲備和在建工程的增多 存貨管理效率下降較為明顯 因此造成了總資產管理效率降低 管理層應關注存貨的管理。(三)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關系投資者的回報 是債權人收回債權的根本保障 是企業至關重要的能力。 1. 營業收入分析 營業收入是企業營銷能力的綜合反映 是獲利能力的基礎 也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從下表可見 珠江三角洲及長江三角洲地區是其利潤的主要來源。企業初步形成了以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域為主 以其他區域經濟中心城市為輔的「3X」跨地域布局。以深圳和上海為核心的重點投資以及不斷推進的二線城市擴張是保障業績獲得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 2009 主營業務收入 凈利潤比例 結算面積比例珠江三角洲區域 27.03 37.16 25.08長江三角洲區域 32.38 36.46 26.06京津以及地區 32.01 18.77 36.34其他 8.58 7.60 12.522. 期間費用分析 期間費用是企業降低成本的能力 與技術水平 產品設計 規模經濟和對成本的管理水平密切相關。 在營業費用增長率有所降低的 3 年間 銷售增速仍保持上升態勢除市場銷售向好外 還反映了銷售管理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由下表可見管理費用的增長幅度不小 良好的管理關固然是企業發展的核心 但也應進行適度的控制。由於房地產業需要大量資金作後盾 銀行借款利息大量資本化的同時也存在大量的銀行存款。因此 萬科在存在大量借款的情況下 其財務費用卻為負數 管理層應注意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各項目增長幅度表年份 2006‐2007 2007‐2008 2008‐2009主營業務利潤 57.01 39.04 56.79營業費用 66.48 55.99 41.83管理費用 43.17 0.48 42.823. 主營業務利潤及利潤構成分析 主營業務利潤率分析: 由下表可見06‐09 年銷售毛利率逐漸增長。07 年根據市場供需兩旺 房價穩步上升的變化以及對未來市場土地資源稀缺性的預期企業調高了部分項目的售價 項目毛利率明顯增長。08 年凈資產收益率為近年來最高點 效益取得長足進步。其項目階梯形的收入 具有穩定性和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抹平了行業波動帶來的影響。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銷售凈利潤 8.36 8.5 11.45 12.79銷售毛利潤 20.09 22.51 25.75 28.72 利潤構成分析: 由上表可見 萬科主營業務利潤呈上升趨勢 其中房地產業務為其主要來源 毛利率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 而物業管理業務獲利能力有待加強。2006 年後凈利潤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靠營業利潤的增長 同時投資收益的比重下降趨勢明顯。營業外收支凈額的比重逐漸減少。4. 盈利能力指標1 資產報酬率和凈資產報酬率。這兩項指標呈上升趨勢 見下表 。說明企業盈利能力不斷提高。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資產凈利率 4.65 5.13 5.65 6.14凈資產收益率 11.31 11.53 14.26 16.252 經營指數與每股現金流量。 經營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的比率反映了企業收益的質量。下表顯示該指標波動幅度較大 說明現金流缺乏穩定性 存在較大的風險。這種不確定性主要是由於增加存貨所致 因此 萬科應加強現金流的管理降低市場風險 提高運作效率 保證業務開展的靈活度。例如 08 年 加強對項目開發節奏的管理 加快銷售 對不同的採用不同的租售策略 進一步消化現房庫存 加快項目資金周轉速度09 年貫徹「現金為王」的策略調減全年開工和竣工計劃 以減少現金支出 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經營指數 0.62 1.19 ‐2.73 0.34 每股收益 07 年的大幅下降是由於 06 年實行了 10 增 10 的股票股利政策因此 實際股東的收益還是增長了。該指標一直保持較平穩的態勢 在不斷增資的情況下 仍能保持一定的每股收益 說明萬科有較強的獲利能力。 年行業平 09均每股現金流量為 0.404。該指標偏低 主要是由於每年公積金轉股使股本規模擴大 其次 反映了萬科獲取現金能力偏低。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每股現金流量 0.26 ‐1.06 0.46 0.23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 萬科擁有較強的獲利能力 且這種獲利能力有很好的穩定性。在行業滄海桑田變化的十年 萬科一直保持了很高的盈利水平 除了市場強大需求外 說明其擁有很高的管理水平和決策能力 另外 規范、均好的價值觀也是其長盛不衰的秘訣。(四) 可持續發展指標趨勢分析 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指企業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續發展的過程中, 既要考慮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和提高企業市場地位, 又要保持企業在已領先的競爭領域和未來擴張的經營環境中始終保持持續的盈利增長和能力的提高, 保證企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長盛不衰。 企業發展是指企業面對未來未知環境的適應,使企業得以進一步運行,實現 。企業目標。 可持續發展是既要考慮當前發展的需要又要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不能以犧牲後期的利益為代價來換取現在的發展滿足現在利益。同時可持續發展也包括面對不可預期的環境震盪而持續保持發展趨勢的一種發展觀。 企業戰略是企業如何運行的指導思想, 它是對處於不斷變化的競爭環境之中的企業的過去運行情況及未來運行情況的一種總體表述。 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非常繁雜,但是眾多理論都是從企業內部某一方面的特性來論述的。 根據國內外研究者和實際工作者的總結,可以把企業並購區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主要有創新可持續發展戰略、文化可持續發展戰略、制度可持續發展戰略、核心競爭力可持續發展戰略、要素可持續發展戰略。 (1)創新可持續發展戰略 所謂創新可持續發展戰略,即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創新。企業的核心問題是有效益,有效益不僅要有體制上的保證,而且必須不斷創新。只有不斷創新的企業,才能保證其效益的持續性,也即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橫向並購,是指生產或經營同一類產品的企業間的並購。 (2)文化持續發展戰略 所謂文化可持續發展戰略,即企業發展的核心是企業文化。企業面對紛繁變化的內外部環境,企業發展是靠企業文化的主導。 (3)制度持續發展戰略 所謂制度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指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主要源於企業制度。 (4)核心競爭力可持續發展戰略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區別與企業而具有本企業特性的相對競爭能力。而企業核心競爭力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指企業可持續發展主要是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 (5)要素可持續發展戰略 要素可持續發展戰略認為企業發展取決於以下幾種要素: 人力、知識、信息、技術、領導、資金、營銷。 房地產行業存在兩個根本特點: 首先 住宅兼有社會和投資屬性 是生活必需品和改善生活質量的重要元素也投資獲利的載體。其次 中國正處於城市化進程中 居民的購買力穩步增長 住房貨幣化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和購房信貸業務的健康發展將推動住宅需求長期持續增長。鑒於房地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政府的調控是行業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 但它的出發點是防範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房地產規范政策的相繼出台、消費者.
E. 融資成本包括哪些
企業融資成本包括兩部分:即融資費用和資金使用費。
融資費用是企業在資金籌資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
資金使用費是指企業支付給投資者的報酬,包括無風險報酬和風險報酬。
無風險報酬是指投資者將其資本投向無風險項目所獲得的報酬,如國庫券或銀行存款利息率加保值率計算所得的報酬。無風險報酬的高低一般受資本市場對「資本」這一特殊商品供求關系的影響。
風險報酬亦稱風險溢酬,是指投資者將資本投向風險項目所要求得到高於無風險報酬的補償。由於企業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諸如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等各種風險的客觀存在,使得企業未來收益帶有不確定性。因此,投資者要求風險越大,補償率越高。
(5)萬科歷年融資成本擴展閱讀
融資成本分析:
1、企業融資的機會成本
就企業內源融資來說,一般是「無償」使用的,它無需實際對外支付融資成本(這里主要指財務成本)。但是,如果從社會各種投資或資本所取得平均收益的角度看,內源融資的留存收益也應於使用後取得相應的報酬,這和其他融資方式應該是沒有區別的。
所不同的只是內源融資不需對外支付,而其他融資方式必須對外支付以留存收益為代表的企業內源融資的融資成本應該是普通股的盈利率,只不過它沒有融資費用而已。
2、風險成本
企業融資的風險成本主要指破產成本和財務困境成本。企業債務融資的破產風險是企業融資的主要風險,與企業破產相關的企業價值損失就是破產成本,也就是企業融資的風險成本。
財務困境成本包括法律、管理和咨詢費用。其間接成本包括因財務困境影響到企業經營能力,至少減少對企業產品需求,以及沒有債權人許可不能作決策,管理層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等。
3、支付代理成本
資金的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間會產生委託一代理關系,這就要求委託人為了約束代理人行為而必須進行監督和激勵,如此產生的監督成本和約束成本便是所謂的代理成本。另外,資金的使用者還可能進行偏離委託人利益最大化的投資行為,從而產生整體的效率損失。
F. 萬科A股價歷史行情
"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政策主基調,中央會持續堅持,在政策對房地產的高壓和精準調控的情形下,那麼房地產未來的發展將會如何呢?下面我就給大夥分析一下這個房地產的龍頭企業--萬科A。
在開始分析萬科A前,各位可以找瞧瞧這一份房地產行業龍頭股名單,點開就可以看到:寶藏資料:房地產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4年,經歷了三十多年的發展,萬科已經變成了國內頂尖的生活服務商與城鄉建設者。公司業務的重點發展對象是全國經濟最具活力的三大經濟圈及中西部重點城市。公司業務聚焦點包括住宅開發、物業服務、租賃住宅;在住房領域,公司對於住房的居住屬性是一直堅持的,貫徹"為普通人蓋好房子,蓋有人用的房子"的信念。
差不多明白了萬科A的公司情況後,那公司的優勢具體有些什麼呢?
優勢一、物業服務國內領先
萬科物業大力發展有關服務的內容方面,從業主利益出發,公司圍繞著房屋資產的交易、管理、配套、增值等環節制定並推出了一個綜合性的資產服務計劃。萬科物業還致力於數字化建設,以便為客戶提供更滿意的服務,實現降本提效和精細運營。
優勢二、經營穩健、砥礪前行
在放慢行業提速預期的優先條件下,政策調控方式處於"高頻微調"常態期,主要在土地和金融兩個工具上發力,並逐步向長效機制過渡,利好穩健經營及合理多元化企業。萬科在這方面的限制下,依託這自身出色的經營狀況、業務布局、及穩健的財務條件擺脫了這些政策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以不變應萬變"。其"自有"范圍在自身拿地、銷售、業務布局等方面將進一步擴大,同時也可以防止因為應付"政策補丁"而經常性的改變經營策略,保持戰略定力方可抓住新機遇,同心共力才能長遠地走下去。
考慮到文章篇幅,許多對萬科A的深度分析和風險評估的報告,我都整理出來放在這個鏈接中了,可以直接點開鏈接瞅瞅:【深度研報】萬科A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在這樣嚴格的調控之下,房地產依然能夠給改革提供加速,利好穩健優質龍頭市佔率提升。調控加碼助力房地產行業供給側改革的加速度,此前,有關部門對杠桿較高的激進房企會進行融資的嚴格限制,行業或者放緩擴張可能會退出房地產工作。對於萬科A這樣的非常突出的優質企業,它的融資渠道非常暢通,費用也很低廉,可以在合乎規范要求的前提下對空間進行進一步的擴大,未來實現地產市場份額持續提升的可能性很大。
三、總結
整體而言,就我而言萬科A公司作為房地產行業的引領者,在行業變革的關鍵之際,有望可以讓自己突破過往,再創新的輝煌。但是文章還是有些滯後性的,如果大家想弄清楚萬科A未來行情,下面的鏈接可以點進去,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萬科A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萬科A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09-0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G. 萬科集團融資狀況
股東大會批准以後 去證監會審批 由於最近證監會對新股IPO上市 和 大量融資已經減版少審批權 估計審批時間要往後至少拖很長時間 按這個速度看 進一步融資要到十月中旬以後或者再往後了 但是既然信息已經出來 對市場壓力肯定會很大
H. 房地產信託融資成本:有個做信託的跟我說成本是36%,有這么高嗎
說不準,這也是根據具體項目來說的,一般性的房地產企業融資成本都在20%左右,好的企業如萬科之類的可能不到10%,而對於某些風險較高的項目可能會達到28%,當然有的會收取一些其他的費用什麼的,綜合起來第一年的成本達到36%也有可能。還是要看具體的項目來說的,有可能你遇到的不是房地產信託,而是有限合夥基金。如果想做房地產融資,可以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