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財務總監#請問財務融資具體做些什麼短時間如果提升
既是財務總監,應該知道何謂「融資」,融資方式……。不是簡單的「拉專貸款」,需權衡企業所在行屬業背景、發展階段、企業信譽、債資比率、償債能力、盈利狀況、戰略規劃……綜合分析後選擇,長短不一,各有利弊。 來自職Q用戶:王女士
做保理貸款、房產低押、稅易貸等多方面為公司融資 來自職Q用戶:王女士
② 公司在天使輪融資之前財務要做哪些准備工作請有過相關經驗的人指導指導,膜拜
第一階:天使輪初創型企業
初創型企業,產品、業務單元、地域方面都比較單一,資金規模也比較小, 人數往往還不到 30 人,或許創始團隊背景不錯,拿到了一筆天使輪融資。但這時候的融資往往是創始人和 FA 搞定的,跟財務部門沒多大關系。
這個階段的財務部門,可以說是完全的、後台孤立的服務職能部門,如果這時候公司僱傭的是初級財務人員,往往會缺乏嚴格的審核環節,導致核算歸屬、記賬准確度和規范性較差。從市場規范和成熟公司視角看,存在比較多的潛在資金安全隱患。
如何理解「初級財務人員」這個定義呢?就是只能滿足基本職能要求的財務人員,比如財務專業的應屆生小朋友。他們可以完成出納、會計、簡單核算、報稅等工作,這時候更多強調的是耐心、細心、好學和勤奮。由於他們的財務實戰技能不足且缺乏經驗,只要擁有較強的執行力、做事不出錯就已經很棒了。所以,初創型企業的財務工作,多數會選擇財務外包,或者找專業機構定期審賬,規范科目設置、核算歸屬、對賬、單據憑證賬簿,以此來度過企業發展的最初期。
隨著初創型企業自身的不斷發展,其內部的初級財務人員也會共同成長。當他們的成長速度趕上了企業發展的需求,甚至可以自己獨當一面的時候,可以進一步為企業設置一些簡單的財務控制措施,如費用標准、借款限額等。
第二階:A、B輪融資
天使輪後的初創型企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這時,企業開始直面更廣闊的市場,出現了多條產品線或項目分支,業務進入了快速擴張期,於是對資金周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相當數量的創業公司進入了 A、B 輪融資階段,可能是人民幣基金,也可能是美元基金,操作方法表面上雖各有差異,但卻沒有本質區別。
這個階段的財務人才,技能要求會更上一層。別的不說,企業融資BP中的財務數據和邏輯至少要經得起推敲。當然,在財務管理上,因組織單元、團隊人數、地域管理點快速增加,也加大了資金調配的難度和費用失控的風險。所以此時的財務負責人,如果對整體財務、資金狀況缺乏及時准確的了解,很可能導致貽誤戰機或現金流危機。
這個階段的企業內,財務管理強調對資金、貨物、資產等財務安全的管理,要求准確地記賬和核算。此時的財務部門或許已經是團隊作戰模式,全面參與到業務流程的控制之中。團隊中優秀的財務高級經理作為直接負責人,能夠緊貼業務,建立起一套財務控制制度,從資金、存貨、信息、賬務四個方面保障企業內部安全。
這個階段,如果企業內部缺失具有更高戰略視野或經驗的財務總監的指導,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對可能有的風險缺乏系統分析和了解;採用控制手段,但對控制效果沒有把握,並缺乏科學的評估辦法;控制節點和控制手段不恰當,沒有起到控制效果;側重對會計系統的控制,忽視業務系統的財務控制,使財務控制仍然停留在事後。另外,此階段也正是考驗財務負責人對「機會成本」認知的重要階段,對提供決策依據這件事來說,本身包含了一定的指向性,因此在信息整合與分析時,不能單純地線性思考執行收益,要多一份關注在「潛在損失」上。
轉載於投後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6041821177
③ 什麼是融資會計 融資會計的工作內容
融資會計,是指企業單位為了獲取融資,需要建立的一套向債權人、投資人演示版的,使債權人、投權資人看到的是已經剔除無關業務的帳與表,從而達到直觀、准確地了解企業單位財務運行情況的目的的帳套並最終形成會計報表。
主要做在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融資性公司財務制度會計核算主要政策法規依據
二是企業會計准則的適用
三是會計報表的適用
四是會計科目
五是主要賬務處理
六是需要注意的問題
④ 融資策略和方式是融資財務規劃應該重點關注的核心內容之一,其具體包括哪三項
1.激進型融資策略。採用這種策略,公司的全部長期資產和一部分長期性流動資產由長期資金融通;另一部分長期性流動資產和全部臨時性流動資產由短期資金融通。 2.適中型融資策略。指對流動性資產,用短期融資的方式來籌措資金;對長期性資產,包括長期性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均用長期融資的方式來籌措資金,以使資產使用周期和負債的到期日相互配合。 3.保守型融資策略。採用這種策略,公司不但以長期資金來融通長期流動性資產和固定資產,而且還以長期資金滿足由於季節性或循環性波動而產生的部分或全部臨時性流動資產的資金需求。
⑤ 融資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優劣勢各是什麼呢
會計是分很多種類型的,這些年逐漸形成一種叫融資會計的崗位,但實際上這個崗位他和傳統的會計有差別,但不大。只是剛開始名義上的差別而已,最終進入公司之後,你所負責的方向有所差異。
你未來到底選擇哪個崗位啊?他到底有什麼優勢和劣勢,普通的財務會計就是工作特點比較零散,工作就是你熟悉的一套流程,包括企業剛開始的時候報銷這個單據的收取網上數據的錄入,最終初審復審付款,付款之後,有的這個銀行回單在整理憑證和回單,最終裝訂成冊,這只是一個最簡單的流程,這流程搞定了就不是那麼男旦,更偏向於傳統的崗位,這個發展前景得看你自身。你自己要有足夠強的專業能力,資格證之類的都到位了,那還是有發展前景的,如果什麼都沒有做哪個崗位也不好做。
⑥ 財務融資是怎麼回事
所謂融資,就是借錢,比如向銀行貸款,發行債券或者跟親朋好友借錢什麼的,能以很低的代價借到錢,就說明融資能力強;怎麼都借不到錢,就說明融資能力弱。
⑦ 融資、財務需要做什麼
融資分為三種:內部融資、債務融資、權益融資。
通俗點說,內部融資就是將企業賺的回錢留下來經營用或答投資用,而不是全部分紅給股東。
債務融資就是向外部債權人借錢,包括銀行貸款、發行債券等,要還本付息的。
權益融資就是指向股東籌錢,如公司上市向公眾投資者融資以及增發股份等。這部分錢一般是不用還的,但是發行成本較高,運作復雜。並且有可能稀釋控股股東的控股權。
財務首先要根據融資的需求量確定企業的融資結構,即三種方式的比例是多少,比如從內部留存的收益里拿出1億,向銀行貸款3億,增發股票5億等。
確實了融資結構之後,就是具體的實施了,包括與銀行的談判,通過證券公司發行股票等。
融資這塊和金融市場聯系密切,因此財務人員需要掌握好金融學相關的知識。
另外,比較大金額的融資方案肯定需要經過董事會討論審批通過才能實施的,不是光財務說了算。
⑧ 融資這項基本功,財務人的你修煉到了哪一級
在上市公司里做財務工作,既是一件風光的事情,也是一項有挑戰性的工作。
除了基本的財務會計等傳統技能,還會碰到很多公司金融方面的投融資事務。即使還沒有上市,或者只是在新三板上掛了牌,平常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融資需求。
碰到這種情況,如果你一點都不懂的話,是不是就意味著你失去了很多潛在的升職空間呢?所以從長遠的趨勢看來,融資似乎會成為像高級財務轉型進修的一項必備基本功。
根據IMA管理會計協會提出的管理會計勝任能力框架,對公司金融,即管理公司短期和長期的融資需求這一項,按照水平的高低以及能力的大小,是有清楚的級別劃分的。
第一級:有限知識
這一級別基本就是小白,沒有任何或者只有最低限度的關於公司金融或者投融資方面的知識,比較悲催,但有不少傳統的財務人員都處在這一層。
第二級:基礎知識
也有一部分財務人開始覺醒,有了學習融資方面技能或知識的意識,開始理解基本的金融工具,能夠區分短期和長期的融資需求。屬於知道點皮毛的境地,入不入門還不好說。
第三級:應用知識
這一級別就屬於掌握了一些干貨,可以稱得上是略懂融資的財務人了。他們可以衡量財務投資的業績表現,也可以對金融工具進行估算,還可以預測現金需求,甚至分析一下應收賬款的質量如何,順便做些短期的現金投資。
第四級:熟練技能
融資小牛。可以上升到戰略的層面上,來評價或執行特定的融資需求,不管是資金來源還是盈餘現金的使用。同時,在分析可供選擇的資本籌集方案,提出和執行營運資金政策,確保符合貸款合約等事務處理上,也能夠獨當一面。
第五級:專家
融資大牛,知名上市公司財務總監應該能達到或者超過這個級別。他們不光能夠評價某個資本籌集方案,還能維護跟銀行和其他資金來源方的關系,推薦可供選擇的融資方案。在跨國公司、多子集團等復雜的環境下,營運資金政策游刃有餘,同時能夠對股息或股票回購計劃提出獨立的建議以及真知灼見。
那麼作為財務人的你,你的目標是想要達到哪一層級,現在又已經修煉到了哪一級別了呢?
轉貼
⑨ 財務結構的融資策略
影響因素
根據上述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原因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中小企業的融資主渠道是向金融機構貸款融資,其困難程度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響: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的關系、信貸契約條件以及企業本身條件。這三方面因素中,企業本身條件短時間無法改善,而有關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的關系改善,國內眾多學者、專家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些改進辦法,例如盡快建立有政府支持的服務於中小企業的信貸體系,建立有利於中小企業直接進入資本市場的體制等等。但從融資困難的原因分析來看,當前要想在短時間內改善金融機構與企業信息不對稱、信貸成本高、擔保困難等,關鍵要從信貸契約條件入手。現有的信貸契約是一種不完全對稱契約,借貸雙方存在一定的利益沖突。由於不完全信息和不對稱信息,金融機構無法識別貸款企業優劣,面對資金的超額需求,金融機構如果簡單通過提高利率來規避風險,大多數中小企業只能退出信貸市場。因此,筆者建議採用一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型的信貸契約,來解決這個問題。
「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型信貸契約的主要思想包括三個方面:
⑴金融機構在保持貸款基本利率不變的情況下,與企業達成協議,能夠分享企業未來若干年內的經營成果,提高金融機構提供更多長期資金的積極性。
⑵給予經營管理上的積極輔導和支持,以提高中小企業市場競爭力,例如金融機構幫助企業建立合理的會計與財務管理制度,參與對投資項目的評估和財務報表分析等。
⑶將以比率分析為主計算貸款風險度的方法發展為集多種技術於一體的動態量化綜合信用評價技術,並綜合考慮企業的財務結構和未來獲利能力等指標。這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型的信貸契約,政府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類似做法,考慮首先在部分省市的中小企業信貸體系中進行試點,在取得相關經驗後,再向全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