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神州專車要來新三板了 為什麼成立一年就能估值300億
4月12日,神州專車的運營主體神州優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遞交了新三板掛牌申請。相比外界喧囂,手握滴滴股權的阿里為何要轉投神州專車、又為何轉出全部股份?資本市場或許更好奇的是:成立僅一年的神州專車近300億的估值,究竟從何而來?
一旦掛牌成功,新三板又將迎來一大霸主。
4月12日,神州專車的運營主體神州優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遞交了新三板掛牌申請。陸正耀在同一天首次以神州優車董事長兼CEO的身份亮相北京媒體溝通會。關於神州專車近期發展的一系列疑問和思路,隨之解開。
阿里到底投資沒?
這是從媒體到投資者都繞不開的一個話題。
3月底曾有傳言稱,阿里巴巴已經完成對神州優車近30億元的戰略投資,持股9.8%,但阿里巴巴對此未置可否,僅表示與滴滴出行合作密切而愉快,將繼續支持滴滴出行的發展。
緊接,4月11日,神州專車官方宣布與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阿里對此予以確認,雙方將逐步在汽車電商、大數據營銷、雲計算應用、高精地圖及出行大數據、智能汽車等各方面推進戰略合作。
但微妙的是,未否認投資傳聞的阿里、神州雙方均正式對外表示:阿里不持有神州優車股權。
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是顧忌滴滴,還是安撫神州?
陸正耀4月12日首次開口披露細節稱:
今年2月29日,神州專車進行了新一輪36.8億元的融資,阿里巴巴確實通過境內的「阿里巴巴(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和境外的「阿里巴巴網路中國有限公司」兩個主體分別向神州優車投資了14億元,共計28億元,約占公司股份比例的9.8%。
投前公司估值是250億人民幣,投資後估值287億人民幣。
但因某些原因,阿里在4月1日又分別將所持股份全部轉讓給了雲鋒投資和雲嶺投資。
以下是股份變動情況:
馬雲爸爸到底搞什麼鬼?
對於阿里轉讓股份的原因,眾說紛紜。
坊間流傳甚廣的一個橋段是,在3月底傳出阿里入股神州專車的消息後,滴滴出行總裁柳青親赴阿里總部杭州,對阿里作為滴滴出行的股東卻投資其他互聯網租車平台提出異議。雖然滴滴對外否認了這個說法。
陸正耀則表示:「建議去問阿里巴巴。」
有媒體向陸正耀問及兩家接手機構的關系,他給出的解釋是:「這個變更是阿里投完了以後,他們提出來要變更給這兩個公司,境外的部分變更給雲鋒投資,境內的部分變更給雲嶺投資,這是兩家都是他們找的,不是我們找的,跟公司、跟我、跟公司的團隊是沒有關系的。」
不過,總的來說,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次融資依然難逃和阿里有關。畢竟,馬雲就是雲鋒基金的創始人。更多分析也隨之傾向認為,阿里轉讓股份的真正原因是介於阿里還是滴滴快的的股東,受到禁業協議的限制。
至於手持滴滴股份的阿里為什麼還要去投資神州專車?這又是另外一個有趣的話題了。
都知道滴滴背後最早的股東是阿里的勁敵騰訊,身為快的股東的阿里是因為滴滴快的合並才成為滴滴的股東。那麼,合並後的快的到底活得怎樣?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從上圖可知,快的相比滴滴不僅在體量上已相差甚遠,且增速直線下滑:3月份快的月活僅297.7萬、下降82.3%;日活23.5萬、下降85%。
所以,你懂的。
先不論那些質疑說神州模式和虧損出現重大問題導致阿里撤退的。
在BAT現有「互聯網+汽車」格局裡,網路、騰訊都分別重兵把守著Uber和滴滴,樂視也已經控股易到。阿里的危機感可想而知。
何況,2016年C2C互聯網出行的政策風險仍然不明,補貼仍是無底洞。堅持B2C模式的神州專車一方面政策風險最小,也相對跳出了補貼泥潭。作為投資人,在滴滴內部相對騰訊又處於頹勢的阿里活動心思純屬正常反應吧。
而此舉更可謂一箭雙雕。既妥妥向滴滴騰訊暗刷了一把存在感,又吊著神州專車,怎麼都不算虧。也只能說:阿里,算你狠。
為什麼估值能近300億?
快的的頹勢和BAT出行競爭的升級,是阿里轉身神州專車的原因之一,但仍不是全部。
神州優車之所以能夠在成立短短一年時間里成為投資界的「香饃饃」,估值近300億,除了大家都能看到的專車出行本身市場的前景:
更重要還在於陸正耀一手打造的「租車+專車+二手車」B2C汽車共享商業模式,進而輻射整個出行和汽車產業鏈。
這裡麵包含兩層重點:汽車全產業鏈、以及BC2差異化模式經營。
▲先說汽車全產業鏈:
這絕對堪稱神州系市值管理的精妙之處。
根據神州租車(0699.HK)今年3月中旬最新的股權重組公告,神州優車已經成為神州租車第一大股東。「租車+專車」業務更加高度協同。
而以短租自駕為主營業務的神州租車,憑借自身龐大的已近10萬輛的車隊規模和管理,已經成為一個汽車生態圈的締造者。
從現有架構看,除了專車業務,神州優車旗下的控股子公司也已經將觸角伸向了租車、二手車、閃貸、神州買賣車等汽車全產業鏈。產業閉環基本形成。
圈子同時還在擴大↓↓↓
正如神州優車描述的公司戰略和願景:
神州優車將會深度聚焦出行和汽車領域的全產業鏈和人車生態圈,通過業務運營和資本運作相結合的手段,深耕行業。
公司的業務包括了現有的出行板塊、電商板塊和未來即將開展的其他業務板塊。
註:資料來源神州優車公司戰略解讀
這對阿里是個極大的誘惑。
這也是為什麼阿里戰略合作神州專車,會強調雙方將發揮在各自領域的產業、技術及生態優勢,在「互聯網+汽車」領域進行全方位的戰略合作,致力於重塑相關產業鏈及生態體系。而絕不僅僅只是局限互聯網出行。
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汽車類零售額已達3.6萬億元,佔GDP總額的5%;2015年中國汽車後市場規模已達8000億元。神州優車未來極有可能切入汽車金融、汽車保險、車聯網、智能汽車等,這其中的空間,可想而知。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神州優車接下來首先將在汽車電商板塊投入不低於100億元人民幣,並將在該板塊引進一家線上資源豐富的戰略合作夥伴。「有可能是阿里,也有可能不是阿里。」陸正耀再次賣了一個關子。
▲再來說B2C商業模式:
陸正耀堅信B2C才是中國出行領域唯一靠譜的共享商業模式。他的判斷主要基於B2C與C2C在成本結構和盈利模式上的不同。
註:資料來源神州優車公司戰略解讀
先不論對C2C的評價是否准確,但至少在B2C模式上,從成功打造神州租車港股上市到現在的持續盈利,老陸還是有一定發言權。
並且,據陸正耀對媒體表示,神州專車「已經走出補貼泥坑」。相比其他平台「充100返100」、或者低至五六折的花樣促銷,神州專車優惠活動確實已經較長時間只保持在充「100返20」的尺度。
也正因如此,陸認為,神州專車已經靠市場體驗留下口碑,現有的留存率能體現真正的客戶需求,即便再價格戰,也可以收到計程車20%以上的溢價。
根據國際市場調研公司羅蘭貝格的數據,在對應計程車溢價20%以上的專車市場,2015年神州專車占據了國內40%的市場份額。
反觀現有C2C模式,陸正耀反問:「瘋狂燒錢模式終會燒完,大潮退去的一天,真正的客戶需求在哪裡?」 細想之,不無道理。至少C2C的現有規模基數里,不排除仍有大量因低價補貼而存在的泡沫。
核心團隊搭建完畢
根據神州租車最新公告,陸正耀辭去神州租車行政總裁職務,調職為非執行董事、繼續擔任神州租車主席。
對於職務的調整,陸正耀認為,神州租車已經是港股上市公司,更多希望專注於利潤、本職工作和增長。並且租車業務已經處在相對穩定增長期,憑借現有團隊行業里的經驗足以引導公司實現戰略目標。而神州優車還有很多創新需要去實踐。他的個人重心也將全部轉至神州優車。
至此,神州優車核心管理團隊已經全部搭建完畢。多數都是神州租車的創始成員。老陸重金挖來的原美國華平投資集團亞太區總裁黎輝,重量級更是一點不亞於滴滴的柳青。
萬事俱備。神州專車市場業績是否能如老陸所願在第三季度實現盈利,我們拭目以待。
Ⅱ 摩拜單車是如何融資的
據統計,今年以來摩拜單車累計融資超 10 億美元,相當於ofo三倍以上,超行業其餘玩家總和,折射出摩拜不僅坐穩行業領軍地位,其在資本市場認可度也穩居行業第一。
Ⅲ 融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整個融資的提出,發展背景以及發展歷程
首批6家券商(2010年3月19日)
中信證券(600030)
國信證券
海通證券(600837)
國泰君安 (香港上市)內
光大證券(601788)
廣發證券(000776)
第二批容5家券商(2010年6月8日)
申銀萬國證券
東方證券
招商證券(600999)
華泰證券(601688)
銀河證券
第三批融資融券試點券商名單(2010年11月25日)
宏源證券(000562)
國元證券(000728)
長江證券(000783)
興業證券(601377)
安信證券
平安證券
國都證券
中信建投證券
中投證券
方正證券(601901)
長城證券
齊魯證券
西南證券(600369)
中金公司
第四批將會有44家
Ⅳ 一號專車的發展歷程
2015年01月09日,一號專車宣布,將率先成立一億元的乘客「先行賠付」基金,並已和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共同達成責任人責任險合作框架。 對於部分乘客擔心的安全問題,一號專車方面稱,使用專車服務的乘客在營運過程中發生的保險事故,由該基金先行給付賠償。
具體而言,「先行賠付」計劃為:在承接一號專車訂單過程中,依法應由租賃服務公司或駕駛服務公司承擔的傷亡賠償責任,乘客可直接向一號專車方面發起賠付申請。由於用戶的每一單出行在手機客戶端和後台都有記錄,經快速審核後,一號專車將按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相應的賠付標准從基金中拿錢向乘客實施「先行賠付」。最高一個訂單賠付額度可達50萬元,並且一年不限次數。
2015年5月11日,打車應用「一號專車」和P2P平台「點融網」宣布雙方將合作推出一號專車余額生息功能。此功能在5月12日正式上線,滿足條件的一號專車用戶就可以享受余額生息產生的收益。
只要一號專車用戶的賬戶余額大於等於500元,點融網即向一號專車的客戶直接贈送1:1的等額投資體驗金讓用戶體驗1個月年化率達到14%的理財產品,該產品的收益將自動打入用戶賬戶中,可隨時取出。
Ⅳ 神州專車的介紹
神州專車是國內領先的租車連鎖企業神州租車聯合第三方公司優車科技推出的互聯網出行品牌。2015年1月28日,神州專車在全國60大城市同步上線,利用移動互聯網及大數據技術為客戶提供「隨時隨地,專人專車」的全新專車體驗。12345678910111213141516神州專車採用「專業車輛,專業司機」的B2C運營模式,車輛均為來自神州租車的正規租賃車輛,並和專業的駕駛員服務公司合作,再加上百萬安全保障,為每位乘客提供安全、舒適、便捷、貼心的出行體驗。172015年6月,神州專車邀請吳秀波、海清出任代言人,重磅推出「五星安全計劃」,從司機保障、健康保障、技術保障、隱私保障和先賠保障五大方面保障乘車人的安全,全面推動專車市場的安全標准升級。18權威市場調研公司易觀國際的最新數據顯示,成立僅半年的神州專車以10.7%的專車服務活躍用戶覆蓋率穩居國內專車市場前三甲,用戶留存率達66.7%,高居行業首位,備受中高端客戶青睞。2015年7月和9月,神州專車完成了A、B兩輪共8億美元融資,創造了國內互聯網公司前兩輪融資額的最高紀錄。1923456789101112131415 2015年10月神州專車與e代駕舉行戰略合作發布會。
Ⅵ 快的打車的發展歷程
2012年5月,成立杭州快智科技有限公司;
2012年8月,快的打車在杭州上線;
2013年4月,快的獲得阿里巴巴、經緯創投1千萬美金的A輪融資;
2013年6月,快的打車開通全國30個城市;
2013年7月,快的打車與去哪兒、高德地圖、網路地圖、支付寶形成戰略合作夥伴,為其打車功能提供服務支持;
2013年8月,快的打車接入支付寶,成為全國唯一一家可以通過支付寶在線支付全部打車費用的打車APP;
2013年8月底,快的打車在北京召開快的打車2.0版本發布會,首創起點精準定位、即時追蹤距離、智能推送機制、用戶積分等級和VIP功能;
2013年8月,快的打車用戶下載量超過一千萬,司機數量超過20萬;
2013年9月,快的打車進軍香港,成為國內首家進入香港市場的打車APP;
2013年10月,易觀國際發布數據顯示,快的打車佔全國打車APP行業整體市場份額的41.8%,位列行業第一;
2013年11月,快的打車城市數量達到35個,用戶量突破2千萬,司機數量達到35萬,居行業榜首。
2013年11月,快的打車宣布收購大黃蜂打車,收購完成後,快的打車在上海、廣州兩個一線城市的市場份額超過80%,全國市場份額超過50%。宣布收購的同時,作為投資方的阿里巴巴宣布,將連同其它財務投資人一起注資近億美元支持快的打車的發展;
2013年11月底,快的打車與支付寶聯合推廣線下計程車市場,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北京市內支持支付寶付車費的計程車已超過2萬輛;
2013年12月18日,快的打車旗下大黃蜂宣布推出商務車服務;
2013年12月,快的打車城市覆蓋數量超過40個,穩居行業第一。
2014年1月10日,快的打車活動期間全國日均訂單量已達128萬,單日最高訂單量突破162萬,其中使用支付寶錢包付車費的日訂單數最高突破60萬。
2014年2月17日,支付寶和快的打車宣布,將升級補貼方案。快的方面同時表示,其打車獎勵金額永遠會比同行高出一元錢。
2014年3月4日,打車軟體的「補貼」大戰開始降溫,快的打車和支付寶錢包發布了致用戶的一封信,宣布調整打車補貼方案。
2014年6月11日,快的打車宣布在全國推「打車返代金券」活動,乘客每次使用快的打車成功打車並完成在線支付後,都將得到一定金額的快的打車代金券,可以在下次打車支付時直接抵扣車費。活動將持續一周時間,乘客打車並支付成功後即可隨機獲得1~10元金額的打車代金券,並於次日返還到乘客的賬戶當中。
2014年12月,快的打車旗下的一號專車宣布進軍企業級市場,將上線國內商務租車領域的第一個企業版產品,將專車競爭從C端引入B端。
2015年1月15日,快的打車完成新一輪總額6億美元的融資,由軟銀集團領投,阿里巴巴集團以及老虎環球基金也參與了此次投資。
2015年2月14日,快的打車與滴滴打車宣布進行戰略合並。新公司實施Co-CEO制度,滴滴打車CEO程維及快的打車CEO呂傳偉同時擔任聯合CEO。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業務繼續平行發展,並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性。
2015年12月8日,滴滴宣布,歡迎雅虎聯合創始人及雨雲創投(AME Cloud Ventures)創始合夥人楊致遠出任滴滴快的董事會觀察員和公司高級顧問。
Ⅶ 滴滴專車的後台老闆是誰
程維,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全面負責滴滴公司的戰略規劃和運營管理。
程維曾在阿里巴巴集團任職八年,於區域運營和支付寶B2C業務上取得成功的管理經驗。2012年,二十九歲的程維創辦小桔科技,在北京中關村推出手機召車軟體滴滴打車。2015年2月,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進行戰略合並。
同年9月,滴滴打車正式更名為「滴滴出行」。2016年8月,滴滴出行收購Uber中國。 2016年10月18日,2016胡潤IT富豪榜發布,程維以120億元排名第28。 2017年5月,程維與滴滴總裁柳青一起上榜《時代周刊》「科技領域最有影響的20人」,成為該榜單中僅有的兩位中國企業家。
(7)各大專車的融資歷程擴展閱讀:
滴滴出行CEO程維當選2015十大經濟年度人物。
2015年1月29日消息,「2015十大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於今日下午在北京舉行,作為中國出行領域領軍企業的掌門人,滴滴出行董事長兼CEO程維當選「2015中國十大經濟人物」。和程維一同當選的,有茅台董事長袁仁國,萬科總裁郁亮、美的總裁方洪波等十位知名企業家。
本次年度經濟人物的評選,是由新浪財經、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澎湃新聞、吳曉波頻道等權威媒體平台聯合發起的,評選從「創新性、顛覆性、前瞻性、成長性、新銳性」五大維度,尋找在這個轉型時代下引領商業之美、產業創變、時代之潮的優秀企業家。
作為中國經濟時代驅動力,滴滴CEO程維的當選實至名歸。32歲的程維雖然不會開車,但是他的理想是讓有限的車承載更多的人,提高了整個城市的出行效率。短短三年,程維推動的出行領域的「共享經濟」模式在中國大地生根發芽。
2016年1月11日,「滴滴出行」官方對外公布了2015年總訂單數量:全平台訂單總量達14.3億,注冊用戶突破2.5億。
僅僅三年的時間,滴滴已經覆蓋全國400多個城市,並為1000多萬司機提供服務。同時,滴滴也成長為涵蓋計程車、專車、快車、順風車、巴士、代駕、試駕等多項業務在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
在現場,程維發表題為《出行夢想》的演講時表示:「我相信未來還有很多的挑戰,但是我永遠相信互聯網是解決交通問題的歷史性機遇,我永遠相信未來是屬於市場化和分享經濟的。
目前滴滴出行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一站式」智能出行平台。對於2016年的發展規劃,程維表示:「2016年將是滴滴修煉內功的一年,這一年滴滴將重點關注用戶體驗,重點關注技術發展和大數據應用,重點關注企業運行效率的提升。」
從80萬人民幣的啟動資金到目前超過1000億元的估值,滴滴三年來的快速擴張已經成了中國企業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
程維此次當選2015年中國經濟人物,這是整個社會對滴滴出行過去一年工作的肯定和鼓勵。作為改變中國出行的最強驅動力,滴滴將引領中國經濟披荊斬棘奮勇前行,將在「讓出行更美好」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程維
人民網-滴滴出行CEO程維當選2015十大經濟年度人物
Ⅷ 滴滴出行的發展歷程
2012年6月6日,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經過3個月的准備與司機端的推廣,9月9日在北京上線。
2012年10月28日,版本1.1,跟隨IOS推出新版本,更完美的支持蘋果新系統,增加了計程車到達的即時信息推送,增加了一鍵重復發送功能,簡化了注冊流程。
2012年12月,滴滴打車獲得了A輪金沙江創投300萬美元的融資。
2012年12月2日,版本1.2,開通了預約功能,可以即時預約明天乃至後天的計程車。增加了加價功能,在高峰期或者不好打車時,提供了加價方式來提供叫車的成功率;省掉了注冊和登陸流程,讓用車能夠更加便捷。
2012年12月18日,版本1.3,增加了呼叫等待功能,高峰期可以延長等待時間,預計提升40%的叫車成功率;優化了軟體的啟動速度。 2013年4月,完成B輪融資:騰訊集團投資1500萬美金。
2013年10月,艾瑞集團發布打車軟體唯一一份行業報告:滴滴打車市場份額59.4%,超過其他打車軟體市場份額之和。
2013年12月,入選中國區「App Store 2013年度精選」。 2014年1月,與微信達成戰略合作,開啟微信支付打車費「補貼」營銷活動
2014年1月,完成C輪1億美金融資:中信產業基金6000萬美金、騰訊集團3000萬美金、其他機構1000萬美金
2014年3月,用戶數超過1億,司機數超過100萬,日均單達到521.83萬單,成為移動互聯網最大日均訂單交易平台
2014年5月,產品正式更名為「滴滴打車」,寓意「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2014年8月,滴滴專車上線,進軍商務用車領域。
2014年10月,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聯合發起粉愛行動,成立粉愛公益基金,關愛女性出行。
2014年11月,CNNIC 發布的《2013-2014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調查研究報告》顯示,過去半年滴滴打車的用戶使用率高達74.1%,持續行業領跑 。
TalkingData發布的《移動打車應用行業報告》顯示,滴滴打車用戶月活躍量居首位,較補貼前月活躍用戶數增長688.1%。
2014年12月,完成D輪7億美金融資,由國際知名投資機構淡馬錫、國際投資集團DST、騰訊主導投資啟動億元專車品牌推廣--今天坐好一點,滴滴體刷爆微信朋友圈,一小時參與用戶達三千萬,視頻點擊過千萬經過兩個多月的公測,「滴米」調度系統正式上線,通過大數據優化出行體驗,雙十二實現90%的打車成功率。 2015年1月17日晚,由騰訊應用寶、安徽衛視共同主辦的「2014騰訊應用榜樣——應用寶星APP之夜」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行,滴滴打車獲評年度「最具突破出行APP」 。滴滴公司副總裁羅文上台領獎後,當場宣布派發大禮,回饋用戶。
2015年5月13日,在全國北京、天津、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武漢以及杭州等8個城市上線公益性搭車服務「滴滴快車」,最低價每公里不足1元,上述8個城市的乘客有望因此大幅降低出行成本。「滴滴快車」僅按照里程單價和時長收費,價格非常低廉,再加上沒有起步價,用戶打車的成本有望得到下降。例如在廣州和杭州的里程單價只要0.99元/公里,時長費最低僅需0.2元/分鍾。
2015年7月6日,滴滴打車正在內測一個「合乘拼車」系統。該套系統將作為滴滴打車的底層構架,在計程車、專車以及快車等所有滴滴的服務內上線。通過這套系統,計程車、快車、專車上的每一個座位都將成為一個獨立的可售資源。
2015年9月9日,「滴滴打車」更名為「滴滴出行」並啟用新Logo——一個扭轉的桔色大寫字母D。伴隨此次滴滴品牌升級、更換新Logo,滴滴將在發布全新版本的「滴滴出行」APP。滴滴新Logo的顏色延續了滴滴原有品牌色桔色,設計上採用了滴滴拼音首字母D的抽象化設計,一方面象徵著微笑,表達了「滴滴一下,美好出行」的企業理念,另一方面,也抽象描繪了道路形象,代表了滴滴所處的行業。
2015年10月8日,在由中國互聯網協會、滴滴公司主辦的《共享經濟下的約租車(專車)模式上海創新和探索》上,上海市交通委正式宣布向滴滴快的專車平台辦法網路約租車平台經營資格許可。這是國內第一張專車平台的資質許可,滴滴快的也成為第一家獲得網路約車租車平台資質的公司。
2015年7月,宣布完成了30億美元融資,投資方為中國平安、阿里資本、騰訊、淡馬錫、中投公司等。
2016年1月11日,滴滴公布了2015年訂單數,聲稱超過Uber成立6年累計的10億訂單數:「在過去一年裡,滴滴出行全平台(計程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巴士、試駕、企業版)訂單總量達到14.3億,這一數字相當於美國2015年所有計程車訂單量(約8億,數據來源:IBISWorld及Statistic Brain)的近兩倍,更是超越了已成立6年的Uber剛剛在去年聖誕節實現的累計10億訂單數。」滴滴戰略負責人朱景士曾在11月份的公開演講中稱,滴滴花了不到對手1/4的錢就保持了這個體量。
Ⅸ 享道出行A輪融資接近尾聲 ,總額約3億元人民幣
據悉,寧德時代和阿里巴巴參與了上汽集團旗下移動出行戰略品牌享道出行的新一輪融資,總額約3億元人民幣。
對此,享道出行回應稱:公司作為上汽集團移動出行戰略品牌,一直都在按計劃穩步推進融資,目前A輪融資已經接近尾聲,會在合適的時間公布進一步消息。
據官網信息,享道出行是上汽集團旗下的互聯網專車出行服務平台,於2018年12月18日正式上線運營。該平台整合上汽集團的全產業鏈,利用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提供企業出行服務和個人出行服務,幫助上汽集團轉型成為出行服務與產品的綜合供應商。
此前,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以及浦東新區聯手打造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若此次阿里巴巴投資上汽集團旗下享道出行屬實,兩者的合作將進一步加深。
據悉,享道出行將在12月18日發布全新的平台戰略。一位上汽集團出行板塊的內部人士表示,該平台戰略與上汽集團未來的出行板塊規劃有關。「上汽集團對於出行板塊是寄予厚望的,計劃把出行板塊的業務合並起來。比如,EVCARD會和享道出行進行一些業務合並,享道出行的自駕服務將由EVCARD提供。」上述內部人士表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