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債權融資和債權轉讓

債權融資和債權轉讓

發布時間:2022-01-03 06:34:41

❶ 應收債權的出售與融資是屬於實質重於形式的要求嗎


企業可能與金融機構進行協商,將其擁有的應收債權轉讓與金融機構而獲得資金。這種轉讓行為會產生兩種不同的核算形式,一種是不附追溯權的出售行為,即將應收債權的所有權轉移給了金融機構,並隨同將與應收債權有關的風險和報酬實質性的轉移出去了,以後的經濟後果與出售方毫無關系,既使收不回債權也不能向出售方追溯,此時應將這種業務作為出售應收債權處理,並確認相關的損益;另一種是將應收債權當作質押品暫時轉讓到金融機構去而換取一定數目的資金,與應收債權有關的風險和報酬仍然留在原應收債權所有者處,轉讓的目的是作為一種信用而獲取金融機構的短期借款,此時並沒有形成損益,而是形成了一項負債。另外,如果出售應收債權時附有追溯權,則視同質押取得短期借款的核算原則進行會計處理。因此,會計人員不能僅僅憑應收債權轉讓到金融機構而確認為是一項銷售行為,全部按銷售業務進行會計核算,這樣會低估利潤(應收債權變現能力較弱且有一定的風險,一般是折價出售的,會產生營業外支出)和負債(沒有記錄形成的短期借款)。
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應用到各種會計業務確認和核算中。除了應收債權的出售與融資還包括
1各項資產減值准備2在選擇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和確認合並范圍3在收入確認原則中4固定資產後續支出是資本性支出還是費用性支出、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核算形式、重大會計差錯的確認、以及調整事項與非調整事項確認等方面。

❷ 債權融資三方協議怎麼簽訂

簽訂債權融資三方協議的注意事項:各當事人是否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實;以及協議的內容是否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四十五條
債權人可以將債權的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債權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當事人約定非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當事人約定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第五百四十六條
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債權轉讓的通知不得撤銷,但是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❸ 債權轉讓和股權轉讓有什麼區別

股權投資,是企業購買的其他企業的股票或以貨幣資金、無形資產和其他實物資產直接投資於其他單位。長期股權投資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較大的經濟利益,這種經濟利益可以通過分得利潤或股利獲取,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取得,如被投資單位生產的產品為投資企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在市場上這種原材料的價格波動較大,且不能保證供應。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企業通過所持股份,達到控制或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使其生產所需的原材料能夠直接從被投資單位取得,而且價格比較穩定,保證其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但是,如果被投資單位經營狀況不佳,或者進行破產清算時,投資企業作為股東,也需要承擔相應的投資損失。而與長期股權投資不同,債權投資也叫債券投資,長期債權投資是企業購買的各種一年期以上的債券,包括其他企業的債券、金融債券和國債等。債權投資不是為了獲取被投資單位的所有者權益,債權投資只能獲取投資單位的債權,債權投資自投資之日起即成為債務單位的債權人,並按約定的利率收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應當明確:長期股權投資的目的是為長期持有被投資單位的股份,成為被投資單位的股東,依所持股份額享有股東的權利並承擔相應的義務,一般情況下不能隨意抽回投資。長期期權投資相對於長期債權投資而言,投資風險較大。 債權性投資債權性投資是指為取得債權所進行的投資。如購買公司債券、購買國庫券等,均屬於債權性投資。企業進行這種投資不是為了獲得其他企業的剩餘資產,而是為了獲取高於銀行存款利率的利息,並保證按期收回本息。

❹ 債權轉讓什麼意思

債權讓與別名又稱債權轉讓,是指債的關系不失其統一性,債權人通過讓與合同將其債權轉移於第三人享有的現象。債權讓與,是指不改變債權關系的內容,債權人通過協議而將其債權全部或部分轉移於第三人的行為。其中,饋權人稱為讓與人,第三人稱為受讓人。

(4)債權融資和債權轉讓擴展閱讀:

一、相關特徵

1、債權讓與具有非要式性。

債權人與第三人就讓與債權意思表示一致,債權讓與合同即告成立,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手續的以外,無須履行特別的合同的形式,債權讓與合同是否作成書面形式,不影響其效力。對已經作成債權證書的債權進行讓與,雖須交付債權證書,但該行為屬於履行附隨義務而非債權讓與的成立要件。

2、債權讓與具有無因性。

債權讓與是基於各種原因而產生,可能基於買賣、贈與,也可能是代物清償,但不論其原因為何及其有效與否,對債權讓與合同的效力並無直接影響。這就是債權讓與的無因性。該無因性,其目的在於保障債權流轉的安全性,以及善意受讓人的利益。

3、債權讓與是處分行為。

債權讓與是將債權作為一項財產進行處分,所以要求讓與人就債權必須具有處分許可權和處分能力。無處分權人讓與他人債權除非經債權人追認,否則,其行為無效。

二、債權的構成條件

債權既然為民法上權利的一種類型,根據債權侵權行為三要件說,債權侵權行為的要件包括損害、因果關系與過錯。

只是由於債權相對性帶來的非公示性以及第三人侵害債權的非直接性,學者們在討論第三人侵害債權的構成要件時,標准比侵害物權時要嚴格得多。這主要體現在對行為人過錯的認定方面。

❺ 債權轉讓有什麼程序和手續

其中債權轉讓有以下幾種類型:
支付轉讓型
企業在采購時,用持有的第三方的債權作為貨款支付給銷貨方,銷貨方銷售貨物收到的是應收賬款,但是對方債務人不是購貨方,而是第三方即原來與購貨方有債權債務關系的一方。
債務重組型
持有債權債務的各方通過協議或者其他途徑協商債權轉讓的行為。與上一種類型不同的是,發生債權債務的交易活動在重組前已經完成,或者債權轉讓時並不同時發生交易行為,進一步說,重組後發生的交易僅僅是執行重組的結果,比如以非貨幣性資產償還債務等。這樣轉讓的會計處理,可以比照《債務重組准則》進行處理。
非貨幣型
企業進行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非貨幣性資產的交易中,含有部分應收款項,此時,應當計算應收賬款占非貨幣性資產的比例,以便確認是非貨幣性交易還是貨幣性交易。
有負債型
轉讓應收賬款時,轉讓方對未來應收賬款的實現與否負有連帶責任的轉讓行為。比如,用應收賬款作抵押而進行的融資,表面上應收賬款轉讓給了貸款方,但是,應收款項到期是否能夠收回,在融資時是不確定的,所以,對於轉讓方而言,是一項或有負債。
依照《民法通則》第91條規定,如果系法律規定應由國家批準的合同,其轉讓須經原批准機關批准。《合同法》第87條也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轉讓權利或者轉移義務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也就是說,一般合同的成立是當事人自願原則,但對於法律規定應由國家批準的合同,不得隨意轉讓,未經原批准機關批准轉讓無效。

❻ 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的區別在哪

1、融資的性質不同。股權融資是以企業自身的股權稀釋為代價,面向資本市場的一種招募合夥人方式的融資。而債權融資,是通過企業的固定資產、專利權等資源,亦或是通過中介機構擔保等方式,讓企業在金融機構獲得借貸的一種方式,其實質是企業的負債,也就是債權的增加。在直觀點說就是企業支付一定費用或利息,借的款。
2、融資的目的不同。股權融資除了解決企業一定的財務資金問題,有時候,也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資源互助,就是用投資企業的資源幫助被投資企業快速發展。而債權融資是純粹的財務融資,借款方僅僅是融資企業的金主。
3、融資的力度與難度不同。股權融資的難度相對較大,因為需要投資企業承擔一定的風險,可當融資成功後,會有極大的溢價空間,也就是說本來是1的股權,可能會定價為10,帶來融資資金,以及資本溢價,用財務的語言說就是資本公積的增加。而債權融資卻往往是把1變成0.7甚至更低。因為當金融機構評價可以給予貸款額度時,是對你的資產打折後給予的折價刻額度。
4、回收方式不同。也可以說是退出方式不同。股權融資的退出方式是多樣的,從天使投資人的,全力支持,甚至不需要退出,到VC的以新三板掛牌等為條件的退出,再到PE投資人的對賭條款的退出等。而債權融資就是到還款期後,本金和利息歸還即可
《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管理辦法(試行)》第二十九條金融資產投資公司收購銀行債權應當嚴格遵守潔凈轉讓、真實出售的原則,通過評估或估值程序審慎評估債權質量和風險,堅持市場化定價,實現資產和風險的真實完全轉移。
銀行債權評估或估值可以由金融資產投資公司會同銀行對企業進行盡職調查後確定,也可以由獨立第三方實施。銀行債權轉讓可以採取招標、拍賣等公開方式,也可在評估或估值基礎上自主協商確定公允價格,允許金融資產投資公司折價收購銀行債權。
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對企業進行股權投資後,由企業將股權投資資金全部用於償還銀行債權的,應當與企業約定在合理期間償還銀行債權,並約定所償還銀行債權的定價機制,確保按照實際價值償還銀行債權。金融資產投資公司應當與企業約定必要的資金用途監管措施,嚴格防止企業挪用股權投資資金

❼ 融資租賃P2P債權轉讓模式和收益權轉讓模式的區別

式實質就是利用債權拆分和轉讓進行了資產證券化,進而實現流通。如果份額超過200份就觸犯了證券法規定,是非法發行證券。而監管層對於資產證券化這項業務一直很審慎,去年才重新放開,並且對於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的金融機構,都有很嚴格的授權及監管規則。
純平台模式和債權轉讓模式的借貸關系完全不同,純平台模式是借貸雙方直接發生借貸關系,而債權轉讓模式則是由平台介入到借貸雙方之間一邊借貸一邊轉讓的借貸關系。不同的P2P網貸平台選擇不同的模式,或者同時運營兩種相同的模式,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選擇更合適的模式。

閱讀全文

與債權融資和債權轉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今天股票回漲嗎 瀏覽:92
中信證券與中信集團 瀏覽:491
項目融資評估目的 瀏覽:350
理財產品出事怎麼報案 瀏覽:164
上海建設用地價格 瀏覽:110
九問投資理財 瀏覽:225
理財產品銷售招聘 瀏覽:780
銀行理財樂享天天 瀏覽:842
普惠家理財收益高嗎 瀏覽:257
包鋼北方股份央視 瀏覽:952
莊家布局建倉指標 瀏覽:431
公司章程沒有規定銀行融資 瀏覽:422
實物貴金屬賬戶貴金屬 瀏覽:906
上海國際信託總經理 瀏覽:582
近年出版期貨預測書 瀏覽:299
躍嶺股份雲南信託 瀏覽:718
活期黃金購買 瀏覽:268
最近的科創板股票 瀏覽:633
中國建設銀行的理財靠譜么 瀏覽:203
如何查持倉 瀏覽: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