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的外匯儲備過剩,通過一帶一路投資,為什麼還要成立亞投行融資呢
亞投行的目的是為了大力發展金融行業。
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人民幣逐漸被全世界的人民接受。
中國想要像美國一樣,將人民幣的地位提升到美元的水平,可以在全世界通用。
但是又怕像資本主義國家產生金融危機,因為中國人太多,又是一黨執政的國家,一旦金融危機出現,社會就會動盪不安,難以穩定。
人民幣的數量如果太多就會通貨膨脹,但是一帶一路政策,在國外搞經濟發展,最終都是要把貨幣統一換成人民幣的。
也就是說,一帶一路的結果會產生大量的人民幣,如果再投放回國內市場,就必然會通貨膨脹。
所以建立亞投行可以把國外的人民幣再次集中起來和國內市場分開,繼續發展屬於我國的國外經濟。
可謂「一舉多得」。
Ⅱ 一帶一路個人能融資嗎
一帶一路,符合條件的個人能融資。
相關規定
為推進「一帶一路」融資體系建設,在中方倡議和推動下,中國財政部與阿根廷、白俄羅斯、柬埔寨、智利、捷克、衣索比亞、斐濟、喬治亞、希臘、匈牙利、印度尼西亞、伊朗、肯亞、寮國、馬來西亞、蒙古、緬甸、巴基斯坦、卡達、俄羅斯、塞爾維亞、蘇丹、瑞士、泰國、土耳其、英國等26國財政部共同核准了《「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以下簡稱《指導原則》)。
5月14日,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高級別會議「促進資金融通」平行主題會議期間,肖捷部長與英國財政大臣哈蒙德、喬治亞第一副總理兼財長庫姆西什維利、俄羅斯財長西盧阿諾夫、巴基斯坦財長伊沙克·達爾、伊朗財長塔伊布尼亞、匈牙利國家經濟部長瓦爾高·米哈伊、衣索比亞財政和經濟合作部部長納比比、柬埔寨財經部大臣安蓬莫尼拉、阿根廷金融部長卡普托等17國財長或財政部授權代表簽署了《指導原則》。
「一帶一路」建設旨在加強沿線國家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為此,我們,阿根廷、白俄羅斯、柬埔寨、智利、中國、捷克、衣索比亞、斐濟、喬治亞、希臘、匈牙利、印度尼西亞、伊朗、肯亞、寮國、馬來西亞、蒙古、緬甸、巴基斯坦、卡達、俄羅斯、塞爾維亞、蘇丹、瑞士、泰國、土耳其、英國財長呼籲沿線國家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共同行動,本著「平等參與、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推動建設長期、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融資體系。
1.我們認識到,良好的融資體系和融資環境離不開沿線國家政府強有力的支持。沿線國家政府應加強政策溝通,鞏固合作意向,共同釋放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和融資的積極信號。
2.我們鼓勵沿線國家建立共同平台,在促進本地區國別發展戰略及投資計劃對接的基礎上,共同制定區域基礎設施發展戰略或規劃,確定重大項目識別和優先選擇的原則,協調各國支持政策與融資安排,交流實施經驗。
3.我們支持金融資源服務於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實體經濟發展。重點加大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貿易投資、產能合作、能源能效、資源以及中小企業等領域的融資支持力度。
4.我們重申基礎設施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我們鼓勵沿線國家視情開放公共服務市場,維護良好、穩定的法律、政策和監管框架,積極發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以吸引各類資金,提高基礎設施的供給效率和質量。我們鼓勵有意願的相關方在私營部門和金融機構之間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通過基礎設施融資支持可持續發展。
5.我們重視公共資金在規劃、建設重大項目上的引領作用。我們將繼續利用政府間合作基金、對外援助資金等現有公共資金渠道,協調配合其它資金渠道,共同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包括加強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民生發展、人文交流等領域的交流合作。
6.我們鼓勵各國政策性金融機構、出口信用機構繼續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我們鼓勵上述機構加強協調合作,通過貸款、擔保、股權投資、聯合融資等多種方式,發揮融資促進和風險分擔作用。
7.我們呼籲開發性金融機構考慮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更多融資支持和技術援助。我們鼓勵多邊開發銀行和各國開發性金融機構在其職責范圍內通過貸款、股權投資、擔保和聯合融資及其他融資渠道等各種方式,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特別是跨境基礎設施建設。我們支持多邊開發銀行與各國開發性金融機構加強協調合作,為沿線國家提供可持續性的融資、機構專有技術和融智服務。
8.我們認識到市場機制在金融資源配置中應發揮決定性作用。我們期待商業銀行、股權投資基金、保險、租賃和擔保公司等各類商業性金融機構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資金及其他金融服務。我們歡迎養老基金、主權財富基金等長期機構投資者,在符合其機構職能的情況下視情積極參與,特別是參與基礎設施建設。
9.我們支持進一步發展本地與區域金融市場。我們歡迎發展沿線國家的本幣債券市場和股權投資市場,以擴大長期融資來源,並降低貨幣錯配風險。
10.我們支持金融市場的有序開放,並尊重有關國家可能承擔的國際義務。我們鼓勵根據國情,在符合國內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逐步擴大銀行、保險、證券等市場准入,支持金融機構跨境互設子公司和(或)分支機構,促進金融機構設立申請與審批流程的便利化。
11.我們鼓勵基於「一帶一路」建設需求和沿線國家需求的金融創新。我們支持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創新融資模式、渠道、工具與服務。
12.我們呼籲沿線各國深化金融監管合作,加強跨境監管協調,共同為金融機構創造公平、高效、穩定的監管環境,並尊重有關國家可能承擔的國際義務。
13.我們倡導建設透明、友好、非歧視和可預見的融資環境。我們支持視情提高對外國直接投資的開放度,加快必要的投資便利化進程,反對一切形式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我們倡導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公開、高效的法律制度,以及互惠互利、投資友好型的稅收制度。我們支持通過公正、合法、合理的方式妥善解決債務和投資爭端,切實保護債權人和投資人合法權益。
14.我們強調應加強對融資項目社會環境影響的評價和風險管理,重視節能環保合作,履行社會責任,促進當地就業,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在動員資金時,應兼顧債務可持續性。
15.我們認識到,「一帶一路」建設的融資安排應惠及所有企業和人群,支持可持續、包容性發展。應為提高科技能力、技術發展以及創造就業,特別是年輕人與婦女的就業提供融資。我們積極支持推進普惠金融的努力,鼓勵沿線國家政府、政策性金融機構、開發性金融機構及商業性金融機構加強合作,努力讓所有人享受金融信息和服務,並為中小企業提供適當、穩定、可負擔的融資服務。
Ⅲ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將有哪些熱點
如何實施政策溝通?
「政策溝通」平行主題會議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主題是「政策溝通和發展戰略對接—創新機制、共謀發展」。屆時將有240多位外方代表、120多位中方代表,共約360位代表出席會議,其中部長級嘉賓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約180人,有40位左右中外嘉賓將在會議發言。
如何加快設施聯通?
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司長費志榮透露,「加快設施聯通」平行主題會議是一個務實合作的平台,會議期間將簽署涉及交通、能源、通信領域的諒解備忘錄、合作路線圖、合作意向書、合作項目等50餘項,促進合作項目落地實施,以推動沿線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務實合作。同時,圍繞當前設施聯通面臨的部分骨幹通道通而不暢、各國技術標准不統一等挑戰,共商對策。
如何推動貿易暢通?
貿易相通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題中之義,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內容之一。商務部綜合司巡視員宋立洪說,在有4位副總理、15位國際組織代表、70多名部長參加的貿易平行會議中,參會者將圍繞促進貿易便利化、振興相互投資,以及貿易與可持續發展等議題暢所欲言。會議籌備方希望能通過這次會議全面總結「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經貿合作取得的成效、成果,探討深化經貿合作重大舉措。
如何促進資金融通?
促進資金融通的平行會議將成為全球金融領域巨頭的大聚會。財政部國際經濟關系司副司長李紅霞介紹說,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亞洲基礎設施銀行行長金立群,以及新開發銀行行長卡馬特將參會,28位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域外國家的財長和央行行長也將出席。大家比較熟悉的匯豐、花旗、渣打、黑石集團等商業性機構,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等政策性或開發性金融機構也將坐在一起,共同探討如何為「一帶一路」建設搭建多元化的融資體系。此外,嘉賓還將圍繞沿線國家如何互設金融機構,如何對接金融服務等展開討論。
如何增進民心相通?
與其他對話平台參與者的高大上有所不同,此次高級別會議中的民心相通平行會議中,將留出時間讓普通民眾來講他們的「一帶一路」故事。中聯部信息傳播局副局長鄒永紅說,這場會議有主旨發言、嘉賓致辭、故事分享、成果展示、會議總結5個部分。在故事分享環節,主辦方邀請了沿線各國的民眾代表,讓他們來講述一些通過「一帶一路」建設造福民眾、惠及民生的故事,也會跟現場主持人進行互動。
智庫如何交流?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已成為智庫深入研究的熱點和重點課題,大量專門研究機構應運而生。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相繼成立「一帶一路」研究平台,目前已經超過300家,此次高級別會議也專門安排「智庫交流」平行主題會議,旨在突出智庫獨特優勢。
Ⅳ 一帶一路民營企業怎樣融資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在推動民企「走出去」,利用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發展壯大自身的同時,也意味國內市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將會更加開放,意味著國內市場國際化程度的進一步提升,意味著國內民企即使不出國門,也將直接面臨國際化的競爭。
Ⅳ 一帶一路中雲南融資方面的障礙怎麼解決
Ⅵ 一帶一路論壇形成270多項成果清單 釋放哪些紅利
一帶一路論壇形成270多項成果清單,釋放哪些紅利: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國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帶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國際盛會,也是加強國際合作,對接彼此發展戰略的重要合作平台。高峰論壇期間及前夕,各國政府、地方、企業等達成一系列合作共識、重要舉措及務實成果,中方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成果進行了梳理和匯總,形成高峰論壇成果清單。清單主要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類,共76大項、270多項具體成果。
一、推進戰略對接,密切政策溝通
(一)中國政府與有關國家政府簽署政府間「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包括蒙古國、巴基斯坦、尼泊爾、克羅埃西亞、黑山、波黑、阿爾巴尼亞、東帝汶、新加坡、緬甸、馬來西亞。
(二)中國政府與有關國際組織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包括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刑警組織。
(三)中國政府與匈牙利政府簽署關於共同編制中匈合作規劃綱要的諒解備忘錄,與寮國、柬埔寨政府簽署共建「一帶一路」政府間雙邊合作規劃。
(四)中國政府部門與有關國際組織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包括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世界經濟論壇、國際道路運輸聯盟、國際貿易中心、國際電信聯盟、國際民航組織、聯合國文明聯盟、國際發展法律組織、世界氣象組織、國際海事組織。
(五)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希臘經濟發展部簽署《中希重點領域2017-2019年合作計劃》。
(六)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捷克工業和貿易部簽署關於共同協調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合作規劃及項目實施的諒解備忘錄。
(七)中國財政部與相關國家財政部共同核准《「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
(八)中國政府有關部門發布《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推動「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願景與行動》、《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農業合作的願景與行動》、《關於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等文件。
(九)「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定期舉辦,並成立論壇咨詢委員會、論壇聯絡辦公室等。
(十)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成立「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正式開通「一帶一路」官方網站,發布海上絲路貿易指數。
二、深化項目合作,促進設施聯通
(一)中國政府與烏茲別克、土耳其、白俄羅斯政府簽署國際運輸及戰略對接協定。
(二)中國政府與泰國政府簽署政府間和平利用核能協定。
(三)中國政府與馬來西亞政府簽署水資源領域諒解備忘錄。
(四)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巴基斯坦規劃發展和改革部簽署關於中巴經濟走廊項下開展巴基斯坦1號鐵路干線升級改造和新建哈維連陸港項目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國國家鐵路局與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鐵道部簽署關於實施巴基斯坦1號鐵路干線升級改造和哈維連陸港項目建設的框架協議。
(五)中國商務部與柬埔寨公共工程與運輸部簽署關於加強基礎設施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六)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與阿富汗通信和信息技術部簽署《信息技術合作諒解備忘錄》。
(七)中國交通運輸部與柬埔寨、巴基斯坦、緬甸等國有關部門簽署「一帶一路」交通運輸領域合作文件。
(八)中國水利部與波蘭環境部簽署水資源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
(九)中國國家能源局與瑞士環境、交通、能源和電信部瑞士聯邦能源辦公室簽署能源合作路線圖,與巴基斯坦水電部簽署關於巴沙項目及巴基斯坦北部水電規劃研究路線圖的諒解備忘錄和關於中巴經濟走廊能源項目清單調整的協議。
(十)中國國家海洋局與柬埔寨環境部簽署關於建立中柬聯合海洋觀測站的議定書。
(十一)中國鐵路總公司與有關國家鐵路公司簽署《中國、白俄羅斯、德國、哈薩克、蒙古國、波蘭、俄羅斯鐵路關於深化中歐班列合作協議》。
(十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印度尼西亞-中國高鐵有限公司簽署雅萬高鐵項目融資協議,與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寮國、埃及等國有關機構簽署港口、電力、工業園區等領域基礎設施融資合作協議。
(十三)中國進出口銀行與塞爾維亞財政部簽署匈塞鐵路貝爾格萊德至舊帕佐瓦段貸款協議,與柬埔寨經濟財政部、衣索比亞財政部、哈薩克國家公路公司簽署公路項目貸款協議,與越南財政部簽署輕軌項目貸款協議,與塞爾維亞電信公司簽署電信項目貸款協議,與蒙古國財政部簽署橋梁項目貸款協議,與緬甸仰光機場公司簽署機場擴改建項目貸款協議,與肯亞財政部簽署內陸集裝箱港堆場項目貸款協議。
(十四)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與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阿拉伯國家聯盟、非洲聯盟、海灣合作委員會互聯電網管理局簽署能源領域合作備忘錄。
三、擴大產業投資,實現貿易暢通
(一)中國政府與巴基斯坦、越南、柬埔寨、寮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烏茲別克、白俄羅斯、蒙古國、肯亞、衣索比亞、斐濟、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緬甸、馬爾地夫、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阿富汗、阿爾巴尼亞、伊拉克、巴勒斯坦、黎巴嫩、波黑、黑山、敘利亞、塔吉克、尼泊爾、塞爾維亞等30個國家政府簽署經貿合作協議。
(二)中國政府與喬治亞政府簽署中國-喬治亞自貿協定文件。
(三)中國政府與斯里蘭卡政府簽署關於促進投資與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四)中國政府與阿富汗政府簽署關於海關事務的合作與互助協定。
(五)中國商務部與60多個國家相關部門及國際組織共同發布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
(六)中國商務部與摩爾多瓦經濟部簽署關於結束中國-摩爾多瓦自貿協定聯合可研的諒解備忘錄,與蒙古國對外關系部簽署關於啟動中國-蒙古國自由貿易協定聯合可行性研究諒解備忘錄。
(七)中國商務部與尼泊爾工業部簽署關於建設中尼跨境經濟合作區的諒解備忘錄,與緬甸商務部簽署關於建設中緬邊境經濟合作區的諒解備忘錄。
(八)中國商務部與斯里蘭卡發展戰略與國際貿易部簽署投資與經濟技術合作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與蒙古國對外關系部簽署關於加強貿易投資和經濟合作諒解備忘錄,與吉爾吉斯斯坦經濟部簽署關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合作規劃,與捷克工貿部、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簽署關於中小企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與越南工業貿易部簽署關於電子商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九)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吉爾吉斯斯坦經濟部簽署關於共同推動產能與投資合作重點項目的諒解備忘錄,與阿聯酋經濟部簽署關於加強產能與投資合作的框架協議。
(十)中國農業部與塞爾維亞農業與環境保護部簽署關於制定農業經貿投資行動計劃的備忘錄,與阿根廷農業產業部簽署農業合作戰略行動計劃,與智利農業部簽署關於提升農業合作水平的五年規劃(2017年-2021年),與埃及農業和土地改良部簽署農業合作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十一)中國海關總署與哈薩克、荷蘭、波蘭等國海關部門簽署海關合作文件,深化沿線海關「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合作。
(十二)中國海關總署與國際道路運輸聯盟簽署促進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及實施《國際公路運輸公約》的合作文件。
(十三)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蒙古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挪威、愛爾蘭、塞爾維亞、荷蘭、阿根廷、智利、坦尚尼亞等國相關部門簽署檢驗檢疫合作協議,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烏克蘭和亞塞拜然相關部門簽署標准、計量、認證認可等國家質量技術基礎領域合作協議,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塞爾維亞、蒙古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哈薩克、衣索比亞、希臘、瑞士、土耳其等國有關部門簽署《關於加強標准合作,助推「一帶一路」建設聯合倡議》。
(十四)中國進出口銀行與白俄羅斯、柬埔寨、衣索比亞、寮國、肯亞、蒙古國、巴基斯坦財政部門簽署工業園、輸變電、風電、水壩、衛星、液壓器廠等項目貸款協議,與埃及、孟加拉國、烏茲別克、沙特有關企業簽署電網升級改造、燃煤電站、煤礦改造、輪胎廠等項目貸款協議,與菲律賓首都銀行及信託公司簽署融資授信額度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十五)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哈薩克、亞塞拜然、印尼、馬來西亞等國有關機構簽署化工、冶金、石化等領域產能合作融資合作協議。
(十六)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四、加強金融合作,促進資金融通
(一)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
(二)中國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初步預計約3000億元人民幣,為「一帶一路」提供資金支持。
(三)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設立中俄地區合作發展投資基金,總規模1000億元人民幣,首期100億元人民幣,推動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開發合作。
(四)中國財政部與亞洲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歐洲投資銀行、新開發銀行、世界銀行集團6家多邊開發機構簽署關於加強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相關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五)中國財政部聯合多邊開發銀行將設立多邊開發融資合作中心。
(六)中哈產能合作基金投入實際運作,簽署支持中國電信企業參與「數字哈薩克2020」規劃合作框架協議。
(七)絲路基金與上海合作組織銀聯體同意簽署關於夥伴關系基礎的備忘錄。絲路基金與烏茲別克國家對外經濟銀行簽署合作協議。
(八)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設立「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專項貸款(1000億元等值人民幣)、「一帶一路」產能合作專項貸款(1000億元等值人民幣)、「一帶一路」金融合作專項貸款(500億元等值人民幣)。
(九)中國進出口銀行設立「一帶一路」專項貸款額度(1000億元等值人民幣)、「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專項貸款額度(300億元等值人民幣)。
(十)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法國國家投資銀行共同投資中國-法國中小企業基金(二期),並簽署《股權認購協議》;與義大利存貸款公司簽署《設立中意聯合投資基金諒解備忘錄》;與伊朗商業銀行、埃及銀行、匈牙利開發銀行、菲律賓首都銀行、土耳其農業銀行、奧地利奧合國際銀行、柬埔寨加華銀行、馬來西亞馬來亞銀行開展融資、債券承銷等領域務實合作。
(十一)中國進出口銀行與馬來西亞進出口銀行、泰國進出口銀行等「亞洲進出口銀行論壇」成員機構簽署授信額度框架協議,開展轉貸款、貿易融資等領域務實合作。
(十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同白俄羅斯、塞爾維亞、波蘭、斯里蘭卡、埃及等國同業機構簽署合作協議,與埃及投資和國際合作部、寮國財政部、柬埔寨財政部、印尼投資協調委員會、波蘭投資貿易局、肯亞財政部、伊朗中央銀行、伊朗財政與經濟事務部等有關國家政府部門及沙烏地阿拉伯發展基金、土耳其實業銀行、土耳其擔保銀行、巴基斯坦聯合銀行等有關國家金融機構簽署框架合作協議。
(十三)中國人民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合作建立基金組織—中國能力建設中心,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培訓。
(十四)中國進出口銀行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簽署關於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持續工業發展有關合作的聯合聲明。
(十五)亞洲金融合作協會正式成立。
(十六)中國工商銀行與巴基斯坦、烏茲別克、奧地利等國家主要銀行共同發起「一帶一路」銀行合作行動計劃,建立「一帶一路」銀行常態化合作交流機制。
五、增強民生投入,深化民心相通
(一)中國政府將加大對沿線發展中國家的援助力度,未來3年總體援助規模不少於600億元人民幣。
(二)中國政府將向沿線發展中國家提供20億元人民幣緊急糧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資10億美元,用於發起中國-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合作倡議,支持在沿線國家實施100個「幸福家園」、100個「愛心助困」、100個「康復助醫」等項目。向有關國際組織提供10億美元,共同推動落實一批惠及沿線國家的國際合作項目,包括向沿線國家提供100個食品、帳篷、活動板房等難民援助項目,設立難民獎學金,為500名青少年難民提供受教育機會,資助100名難民運動員參加國際和區域賽事活動。
(三)中國政府與黎巴嫩政府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黎巴嫩共和國政府文化協定2017-2020年執行計劃》,與突尼西亞政府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突尼西亞共和國政府關於互設文化中心的協定》,與土耳其政府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土耳其共和國政府關於互設文化中心的協定》。
(四)中國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簽署《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諒解備忘錄(2017-2020年)》。
(五)中國政府與波蘭政府簽署政府間旅遊合作協議。
(六)中國政府倡議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行動計劃》,實施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等四項行動。
(七)中國政府與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難民署、世界衛生組織、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國際民航組織、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國際貿易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簽署援助協議。
(八)中國教育部與俄羅斯、哈薩克、波黑、愛沙尼亞、寮國等國教育部門簽署教育領域合作文件,與塞普勒斯簽署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歷和學位協議,與沿線國家建立音樂教育聯盟。
(九)中國科技部與蒙古國教育文化科學體育部簽署關於共同實施中蒙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的諒解備忘錄,與蒙古國教育文化科學體育部簽署關於在蒙古國建立科技園區和創新基礎設施發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與匈牙利國家研發與創新署簽署關於聯合資助中匈科研合作項目的諒解備忘錄。
(十)中國環境保護部發布《「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建設「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台,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發布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的倡議。
(十一)中國財政部將設立「一帶一路」財經發展研究中心。
(十二)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與捷克、挪威等國衛生部簽署衛生領域合作文件。
(十三)中國國家旅遊局與烏茲別克國家旅遊發展委員會簽署旅遊合作協議,與智利經濟、發展與旅遊部簽署旅遊合作備忘錄,與柬埔寨旅遊部簽署旅遊合作備忘錄實施方案。
(十四)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與土耳其廣播電視最高委員會、沙烏地阿拉伯視聽管理總局簽署合作文件。中國中央電視台與有關國家主流媒體成立「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
(十五)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柬埔寨新聞部、汶萊首相府新聞局、阿聯酋國家媒體委員會、巴勒斯坦新聞部、阿爾巴尼亞部長會議傳媒和公民關系局簽署媒體交流合作諒解備忘錄。
(十六)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柬埔寨外交與國際合作部、汶萊外交與貿易部政策與戰略研究所、以色列外交部、巴勒斯坦外交部、阿爾巴尼亞外交部簽署智庫合作促進計劃諒解備忘錄。
(十七)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將舉辦「一帶一路」專項雙多邊交流培訓,設立「一帶一路」專項獎學金。
(十八)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聯合80多家中國民間組織啟動《中國社會組織推動「一帶一路」民心相通行動計劃(2017-2020)》,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和150多家中外民間組織共同成立「絲路沿線民間組織合作網路」。「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啟動「增進 一帶一路 民心相通國際智庫合作項目」。
(十九)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簽署關於共建「一帶一路」等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絲路國際智庫網路50多家國際成員和夥伴與中方共同發布《絲路國際智庫網路北京共同行動宣言》。
(二十)中國國際城市發展聯盟與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組織亞太區簽署合作意向書。
Ⅶ 一帶一路背景下投資融資模式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還是摸著河過石頭
Ⅷ 一帶一路的合作模式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進入精耕細作階段,我國的多元化金融體系支持成為「一帶一路」建設與合作中的重要支撐。
順應「一帶一路」倡議實施,沿線市場的銀聯卡受理和發卡業務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中國金融技術標准正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支付產業升級的重要推動力。銀聯國際戰略發展部總經理蔡輝明以土耳其和阿聯酋兩國為例說:「你到這兩個市場去看的話,銀聯的商務網路接近百分百覆蓋!然後關鍵是各家機構,都對我們的銀聯品牌和來自於中國的像銀聯這樣的支付公司,都是非常歡迎的。他們是希望銀聯不僅給他們帶來新的業務,而且帶來新的技術,以及帶來新的科技產品。」
(銀聯金融標准和技術在一帶一路推廣)
目前,銀聯晶元卡標準是泰國、緬甸的行業推薦標准,還成為亞洲支付聯盟的統一跨境晶元卡標准。與此同時,銀聯移動支付服務也在「一帶一路」區域加快落地,支持沿線國家和地區發展普惠金融。蔡輝明表示,通過深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銀聯國際化取得顯著進展。
蔡輝明說:「我們近一半的商戶和ATM都是在「一帶一路」市場,跟2013年,6年前剛剛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之前的話,增長超過8倍和3倍,這個還是蠻可觀的。還有發卡量,在「一帶一路」市場的話,發卡量是4380萬,然後比6年前發出倡議的時候增加了25倍。」
服務於「設施聯通」的基建投融資,是「一帶一路」金融合作另一個重要領域。前不久,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安永發布了題為《合作共贏無邊界,共建「一帶一路」》的報告。負責「一帶一路」項目的安永中國海外投資業務部全球主管周昭媚說,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金融支持顯得尤為重要。
周昭媚表示:「近年來,隨著中資走出去步伐加快,中資銀行也加速國際化網路布局,在海外直接開設分機機構和進行海外並購。目前,已有11家中資銀行在27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了71家一級分支機構,基本覆蓋與中國經貿往來密切的國家和地區。」
(CIPS總裁)
在「一帶一路」上,商業銀行開展網路化布局,為貿易和投資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而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向境內外參與者的跨境人民幣業務提供資金清算、結算服務,為人民幣國際化鋪設了「高速公路」。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公司總裁許再越介紹說:「截至到2019年4月10日,CIPS共有31家境內外直接參與者,近900家境內外間接參與者,實際業務范圍已延伸到16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共有181家間接參與者(不含中國大陸及港澳台),覆蓋37個國家和地區。」
CIPS上線以來,人民幣跨境支付便捷程度不斷提升,有力地促進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貿易便利化水平。企業通過將人民幣用於跨境貿易投資計價結算和支付,有效規避了國際匯率大幅波動的風險,降低了匯兌成本。隨著中資金融機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人民幣綜合金融服務水平穩步提高,許再越透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金融機構對加入CIPS表示出了濃厚興趣。
許再越說:「比如像阿布扎比,它旨在打造一個國家級的「一帶一路」中東、北非的一個投融資中心和輻射中東北非地區的人民幣清算中心。包括東南亞一帶的周邊國家、日本、俄羅斯的金融機構,也都在積極申請加入到CIPS直接參與者的行列裡面來。」
(銀聯國際化)
今年,CIPS計劃在「一帶一路」沿線和中東歐等區域開展多種形式的路演和宣傳,深入了解區域內金融機構的業務需求,探討合作模式,引導更多機構成為CIPS參與者。
Ⅸ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展示了哪些成果
推進戰略對接,密切政策溝通。
深化項目合作,促進設施聯通。
擴大產業投資,實現貿易暢通。
加強金融合作,促進資金融通。
增強民生投入,深化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