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信託產品是否受銀監會監管
信託公司是非銀行金融機構,受銀監會非銀司監管。
至於如何監管信託產品、會按照不同類型的產品採取不同的監管方式和力度。
而且:中國的銀監會採取的是地方銀監局監管當地的信託公司,因此政策也會因區域而有差異
㈡ 銀監會對信託產品審核的 四三二 標準是什麼
「四三二」規定,具體是指地產商必須「項目四證齊全、企業資本金達到回30%、開發商二級以上資質」。當時答銀監會還要求進行總量控制,穩中有降,並且對房地產信託業務進行「摸底」,下發《房地產信託業務風險監測表》,重申「事前審批」制度。
銀監會對房地產信託再次發力,下發《關於做好房地產信託業務風險監測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各地銀監局逐筆監測3個月以內到期信託項目的預期兌付情況,判斷兌付風險,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做到對房地產信託項目兌付風險「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
㈢ 信託產品為什麼對一百萬以下的投資者要求的條件那麼多
銀監會規定的,一般向你說的這種還很少通過,一定要100萬以上,因為信託行業本來就是針對高凈值人群,屬於富人理財,是為了把資金引向國家想要它應該投資的方向。
至於樓上說的50個名額,一般是49個,這個是因為有限合夥制度,法律規定只能有50個合夥人,而且裡面必須至少有一個普通合夥人,負有連帶責任,一般是信託公司自己,而投資者一般作為有限合夥人參與,承擔有限責任,所以只有49個名額。
㈣ 信託公司都是銀監會直管嗎
除了外貿信託、中糧信託、英大信託、金谷信託、中信信託、中誠信託外,其他專信託歸屬屬地銀監局管
信託公司,在中國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根據《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法》規定設立的主要經營信託業務的金融機構。 信託公司以信任委託為基礎、以貨幣資金和實物財產的經營管理為形式,融資和融物相結合的多邊信用行為。信託業務主要包括委託和代理兩個方面的內容。前者是指財產的所有者為自己或其指定人的利益,將其財產委託給他人,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代為妥善的管理和有利的經營;後者是指一方授權另一方,代為辦理的一定經濟事項。
㈤ 信託公司有哪些行為需要經過銀監會批准
不是所有的項目都需要銀監會批准,
信託公司也是分級、差異管理的。
目前一般的項目是事後報備,只有房地產類的因為風險比較高才採取事前審批。
㈥ 信託不是銀行業機構為什麼要受銀監會監管
信託的監管機構是銀監會,是由於其業務模式的本質決定的
1、信託的角色沒有承內擔起容管理人的角色,更多的為影子銀行,尤其是單一資金信託,充當了銀行表外的業務。
2、信託的業務多為信貸業務,尤其是政府平台及地產項目,是信託資產的主流
補充:信託的監管問題,一直是監管層比較頭痛的事,信託的主動管理能力不夠,資產證券化的業務也還沒完全起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㈦ 信託產品都在銀監會有備案嗎
是的,必須備案才能發行的
㈧ 銀監會直屬信託公司名單的鏈接
受銀監會非銀部直接監管的信託公司有:中信信託、中誠信託、中外貿信託、中糧信託、英大信託、華鑫信託、金谷信託。
㈨ 信託到期不兌現到銀監局投訴有用嗎
非保本條款描述是銀監會要求的,否則利息高就違規了。應該說債券盈這個產品風險性比信託類的要低得多,就以往各期情況看沒有低於預期收益的兌現(當然也沒比預期收益高,呵呵)。當前資金面緊張得很,短期理財的話建議您大膽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