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查詢公司融資情況
1、上市公司融資情況:通過公司的年報,公告之類的就可以了解;
公司年報分為以下幾個部分:一、公司簡介;二、會計數據和業務數據摘要;三、股東情況簡介;四、股東大會簡介;五、董事會公告;六、監事會報告;七、重要事項;八、財務會計報告;九、其他有關資料;十、備查文件。
2、非上市公司融資情況:銀行企業徵信查詢,公司的財務報表,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中會體現。
擴展閱讀
資產負債表中的:短期借款、長期借款,一般是向銀行融資,應付債券是發債融資;利潤表項目的財務費用裡面有融資利息支出;現金流量表裡面融資活動現金流量裡面有關於融資的現金流向。
1、資產負債表,它反映企業資產、負債及資本的期未狀況。長期償債能力,短期償債能力和利潤分配能力等;
2、利潤表,它反映本期企業收入、費用和應該記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的金額和結構情況;
3、現金流量表,它反映企業現金流量的來龍去脈,當中分為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及籌資活動三部份;
4、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它反映本期企業所有者權益(股東權益)總量的增減變動情況還包括結構變動的情況,特別是要反映直接記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5、財務報表附註,一般包括如下項目:企業的基本情況、財務報表編制基礎、遵循企業會計准則的聲明、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及差錯更正的說明和重要報表項目的說明。
Ⅱ 負債率不斷攀升房企整合路在何方
最新統計顯示,已披露年報業績的63家上市房企負債合計超過3萬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34%。2017年,63家上市房企的平均負債率為78.6%,比上年上升1.9個百分點。其中,有18家資產負債率超過80%紅線,佔比超過29%。
從企業的角度講,當然不希望資金鏈斷裂、企業破產,因為這將令投資人遭受重大損失。從銀行的角度講,也不希望看到房地產企業資金鏈斷裂,因為很多開發企業的大部分資金來自於銀行,企業有個風吹草動,銀行也隨之風險大增。從政府的角度講,同樣也不希望出現房企破產的問題,因為沒有一家房企不是「綁架」著一批企業,一家企業出事,其他企業也要跟著受累,肯定不是好事。
Ⅲ 中國房企2017下半年將迎償債高峰對房地產行業有什麼影響
中國的房地產已經連續上漲多年,現在依舊是漲勢不止,這點對於我來說,已經十分的習慣了。中國樓的情況,說明的是中國樓市的不健康,房地產市場盲目的擴大。如今中國進入經濟轉型的時期,房地產市場的變革已經要到來,如果房地產繼續上漲的話,那麼中國在很多方面,會出現經濟不平衡的問題。
現在有一則消息吸引我關注,那就是中國房企2017下半年將迎償債高峰,我認為這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其實應該比較大,因為房地產市場的銀行貸款早就是大問題,許多房地產行業的企業都有大比資金的貸款問題出現,銀行對於房地產公司必然要加緊還款的要求,不然銀行的金融方面就會出現問題。
對於房地產市場2017年的還債情況,我覺得比較樂觀,因為現在的房地產市場的房子價格依舊十分高,但是銷售量比較平穩,所以在正常的情況下,房地產的償還能力會比較強,這樣的話房地產本身資金方面沒有太大的問題,加上房地產市場一定會在前半年進行促銷,這樣的話資金回籠也會比較快。
銀行本身的風險比房地產市場更大,更需要房地產市場的資金償還,因為銀行現在的貸款放出的比例很高,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的貸款,這方面的回籠能力反而值得懷疑,所以房地產的還款能力應該問題不大,但是依舊會影響銀行未來的貸款能力,這點要看中國明年年初的一些情況了。
綜合上面的情況,這次2017年房地產市場還債的問題不大,不會對房地產有本質的影響。加上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已經給房地產行業做好准備。預計房地產行業下半年的經營情況會繼續穩定,不會出現什麼大的波動,一切都會正常平穩的過度,大家不必擔心房地產市場出現什麼大變化。
Ⅳ 2017年一季度增發融資有多少
五千八百多億
Ⅳ 房企融資風險凸顯是真的嗎
倪鵬飛表示,雖然近一年來房地產相關資金不斷收緊,但房企各項融資規模依然高於同期,面臨資金鏈與信貸違約風險。
報告指出,房企負債率高企,已經達到或超過警戒水平。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A股136家上市房企負債合計達6.04萬億元,同比增加23.21%。36家房企資產負債率超過80%紅線,佔比近26.5%。其中,融創資產負債率高達92%,恆大、綠地、碧桂園等龍頭房企也普遍接近於90%。值得一提的是,上市房企有息負債也整體攀升,截至9月底,136家房企有息負債總額達2.7萬億元,較2016年的2萬億元相比,同比增幅高達37%。
除負債外,信貸來源變化明顯。報告顯示,2016年9月份以來,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中個人按揭貸款增速下降迅猛,同比增速由2016年6月份的51.4%降至2017年9月的1.3%,但與之相對應的是,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中國內非金融機構貸款增速大幅增加,同比漲幅由2016年的7.2%增加至2017年8月的38.3%。
倪鵬飛表示,在目前房企總體負債率高企,資金集中兌付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樓市大幅波動會影響企業資金鏈安全,進而影響金融機構,因此,應加大對資金投向的管控,促進房企降低高杠桿資金佔比。
Ⅵ 政策層面持續收緊 房企融資「冰火兩重天」
本報見習記者 王珂
今年5月份以來,房地產融資規范政策密集出台,房企在拍賣拿地、土地開發、樓盤預售等多環節的融資均加大約束。隨著房企償債高峰期到來,房企面臨償債壓力增加和融資渠道縮緊的雙重壓力。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32家主流房企上半年平均融資成本總體較去年全年有所上升。相較之下,國企和大型房企具備低成本融資優勢,市值偏小的民營房企融資成本更高,房企融資成本上演「冰火兩重天」。
融資環節監管趨緊
今年4月份,中央政治局會議重申「房住不炒」定位和「堅持結構性去杠桿」,釋放地產融資收緊政策信號。5月17日,銀保監會下發《關於開展「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工作的通知》。記者注意到,在上述文件出台後,發改委、央行、銀保監會陸續對房地產信託、房企海外發債、銀行房地產業務等融資環節釋放加強監管信號。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二季度以來房地產企業的融資環境發生變化,監管方面主要是從去杠桿和剔除傳導性金融風險的角度考慮,融資監管措施從房企直接融資到間接融資,對銀行開發貸款、房企海外發債、房地產信託融資等環節採取了一系列管控」。
7月12日,發改委發布房企外債備案登記的通知,房企發行外債只能用於置換未來一年內到期的中長期境外債務,房企海外發債融資環境緊縮。
8月底,多家銀行收到窗口指導,要求房地產開發貸額度控制在2019年3月底時的水平,房地產開發貸這一融資渠道也將收緊。
對此,嚴躍進表示,「當前融資端的管控包括房地產信託、銀行貸款和海外債券等方面,涵蓋土地拍賣、房產開發及預售等各個環節,將會對房企的資金狀況帶來更大壓力。三季度沒有放鬆,四季度還需要看後續監管層對於房價管控的力度」。
償債高峰期到來
Wind數據顯示,內地房企在2017年、2018年的海外債券到期額分別為212.65億美元、246.47億美元,而2019年這一數據猛增至475.66億美元,借新還舊壓力增大。此外,2020年和2021年的海外債券到期金額分別為339.76億美元和467.02億美元,償債壓力將會持續。
值得注意的是,房企海外發債的資金成本較去年上升明顯。
截至9月12日,內地房企合計發行的144隻美元債平均利率為8.99%,2018年可計算的122隻美元債平均利率為7.42%。從單個債券來看,票面利率最高的是當代置業於今年1月份發行的一隻美元債,票面利率高達15.50%。此外,票面利率超10%的債券高達51隻,而去年全年票面利率達10%的債券僅22隻。
此外,Wind數據顯示,2017年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到期信用債金額僅1394.50億元,2018年達到4110.09億元,2019年-2021年信用債到期金額分別為5512.75億元、4517.59億元、6527.75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32家主流房企上半年綜合融資成本率為6.11%,相較2018年全年的平均融資成本率6.00%上升0.11個百分點。
其中,國企背景企業與民營背景企業融資成本率有較大差別。14家國企背景房企上半年平均融資成本率為5.00%,18家民營房企的平均融資成本率為6.72%,兩者相差1.72個百分點。
此外,記者按照房企估值規模統計的房企融資成本也有較大差異,房企市值在1000億元以上的7家房企,在今年上半年的平均融資成本率為5.42%;市值在200億元以內的10家房企,在今年上半年的平均融資成本率為6.91%,二者相差1.49個百分點。
總體而言,當前房企融資成本總體較上年有所上升。國企背景的房地產企業相對民營企業具備更低的融資成本優勢,市值偏小的民營房企融資成本相對更高。在融資環境趨緊的情形下,融資成本出現加速分化。
Ⅶ 萬科集團融資狀況
股東大會批准以後 去證監會審批 由於最近證監會對新股IPO上市 和 大量融資已經減版少審批權 估計審批時間要往後至少拖很長時間 按這個速度看 進一步融資要到十月中旬以後或者再往後了 但是既然信息已經出來 對市場壓力肯定會很大
Ⅷ 「三道紅線」威力顯現 上半年中型房企融資規模「腰斬」
原標題:「三道紅線」威力顯現 上半年中型房企融資規模「腰斬」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戚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