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怎麼做會計分錄
公允價值變動會計分錄怎麼做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投資收益都屬於損益類賬戶,借方記減少,貸方記增加
比如如果金融資產升值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在金融資產處置或減值時,必須轉入投資收益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投資收益
案例: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怎麼做會計分錄?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高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其他綜合收益
2、公允價值低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的:
借:其他綜合收益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企業會計准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准則規定,年末如果無法獲得被投資公司股份的公開市場報價,可以採用市場乘數法確定其公允價值。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處置時:
借:銀行存款【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
其他綜合收益【轉出的公允價值累計變動額】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公允價值變動、利息調整等
投資收益
其他綜合收益【轉出的公允價值累計變動額】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購進交易性金融資產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投資收益
貸:銀行存款
上漲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下跌時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出售時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余額為借方時,轉為貸方;余額為貸方時,轉為借方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余額為借方時,轉為貸方;余額為貸方時,轉為借方
借:銀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投資收盜
同時
借:投資收盜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公允價值變動會計分錄怎麼做為會計學堂整理,不是所有的會計都是學院派,能夠從基層做起,積累經驗,學習理論也是一種途徑,選擇好的平台對於大家的學習很重要。
B.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計入什麼科目
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應當作為其他綜合收益,計入所有者權益,不構成當期利潤。
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高於其賬面價值的差額,借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科目,貸記「其他綜合收益」科目;公允價值低於其賬面價值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C. 為什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其他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並非為短期獲利,但又以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因此其正常的公允價值變動就允許先計入權益,只有當處置時才影響損益;但是如果公允價值大幅下跌不影響損益,又會對投資者產生誤導,因此准則規定此時要計提減值准備,計入損益;
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應當作為其他綜合收益,計入所有者權益,不構成當期利潤。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公允價值變動擴展閱讀: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核算:
一、日常核算科目
本科目應當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類別或品種進行明細核算。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有類似之處,但也有不同。
初始確認時,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相關交易費用應計入初始入賬金額;
資產負債表日,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不是計入當期損益,而通常應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D.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公允價值變動後,如何確認實際利息
一、按新的賬面價值來算這個利息的,實際利息就是票面利率來乘票面金額,名意利息就是攤余成本乘利率。
二、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公允價值變動後實際利息按如下方法計算:
1、當公允價值變動時,不需要調整攤余成本,還是按沒有發生公允價值變動時該怎麼計算投資收益就怎麼算;
2、當發生減值時,是以減值後的價值也可以說是攤余成本*原實際利率計算投資收益。這樣產生的利息調整是因為按面值計算的應收利息和按減值後的價值*原實際利率計算投資收益的差,該利息調整在後期處置該項投資時一並轉出。
三、公允價值上升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其他綜合收益——其他資本公積
四、公允價值下降
借:其他綜合收益——其他資本公積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公允價值變動擴展閱讀: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核算:
一、日常核算科目
本科目應當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類別或品種進行明細核算。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有類似之處,但也有不同。具體而言:
⑴初始確認時,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相關交易費用應計入初始入賬金額;
⑵資產負債表日,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不是計入當期損益,而通常應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E.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為何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
主要是為了防止企業進行盈餘管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變動是一種不影響現金流的一利益。
《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外,應當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在該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高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借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科目,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公允價值低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作相反的會計分錄。
(5)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公允價值變動擴展閱讀:
資本公積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收到投資者出資超出其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佔的份額以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等。
二、本科目應當分別「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其它資本公積」 進行明細核算。
三、資本公積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收到投資者投入的資本,借記「銀行存款」、「其他應收款」、「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科目,按其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佔份額,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本科目(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與發行權益性證券直接相關的手續費、傭金等交易費用,借記本科目(股本溢價),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公司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按規定轉為股本時,應按「長期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科目余額,借記「長期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按本科目(其他資本公積)中屬於該項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權益成份的金額,借記本科目(其他資本公積)。
按股票面值和轉換的股數計算的股票面值總額,貸記「股本」科目,按實際用現金支付的不可轉換為股票的部分,貸記「現金」等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本科目(股本溢價)科目。
企業將重組債務轉為資本的,應按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借記「應付賬款」等科目,按債權人放棄債權而享有本企業股份的面值總額,貸記「股本」科目,按股份的公允價值總額與相應的實收資本或股本之間的差額。
貸記或借記本科目(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按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股份的公允價值總額之間的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科目。
企業經股東大會或類似機構決議,用資本公積轉增資本,借記本科目(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科目。
(二)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的,在持股比例不變的情況下,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企業按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份額,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所有者權益其他變動」科目,貸記本科目(其他資本公積)。
F.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投資期末公允價值變動問題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按照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在確定本期公允價值變動額時需比較期末公允價值和確認公允價值變動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此時的賬面價值是期末的攤余成本,不是期初的攤余成本,
G.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分為兩來理解
一、權益性投資(股票)
股票投資期末按公允價值計量,和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相似,區別在於
1)初始直接費用前者進成本,後者進投資收益
2)公允價值波動前者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後者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二債務性投資(債券)
期初購買時處理方式和持有至到期投資相似,都是按照折現入賬。區別在於後續
持有者到期投資期末是按期初攤余成本+本期計提利息-本期收到利息持續計算後續各年。
可供出售債券投資期末按照公允價值計量,但公允價值的波動並不是參照初始成本,而是同持有至到期投資方法算出攤余成本後再與資產負債表日公允價值相比調整差額。
引入攤余成本概念就是為了區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期末按公允價值計量這個准則規定的。攤余成本其實就是賬面價值(除了可供出售債券投資)
H.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如何計量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的賬務處理: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高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其他綜合收益。
2、公允價值低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的:
借:其他綜合收益;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企業會計准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准則規定,年末如果無法獲得被投資公司股份的公開市場報價,可以採用市場乘數法確定其公允價值。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處置時:
借:銀行存款(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
其他綜合收益轉出的公允價值累計變動額。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公允價值變動、利息調整等。
投資收益
其他綜合收益(轉出的公允價值累計變動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企業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價值,包括劃分為可供出售的股票投資、債券投資等金融資產。
(8)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公允價值變動擴展閱讀:
公允價值在被合並企業中的意義:
1、作為被並企業的可接受的底價,形成確定產權交易雙方成交價的基礎;
2、凈資產公允價值與凈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即為被並企業凈資產的升值或貶值部分;購買企業投資成本與被並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為商譽或負商譽(見「商譽和負商譽」);在完全權益法下對上述差額必須在資產受益期內予以攤銷,故公允價值是確定商譽價值的重要依據之一(見「權益法」)。
雖然在權益結合法下按賬面價值入賬,但公允價值對其仍有特殊意義,即公允價值仍然作為確定換取凈資產應付的股份數的依據,以使交易更加合理。
I. 為什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債券性投資有公允價值變動,而持有至到期投資沒有
持有至到期投資為債券投資,因為債券取得成本與票面價值存在的差異,這部分差異就形成了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分錄,用此分錄調整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直到調整至於票面金額一致;所以張志鳳老師才說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等於攤余成本,因為持有至到期投資只有債券投資的情況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有債券投資,也有股票投資;在股票投資的情況下,才有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變動,因為只有股票有公允價值的情況;但在債券投資的情況下,期末是不存在公允價值變動的,賬務處理就跟持有至到期投資一樣了,用攤余成本計價;所以張志鳳老師才說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不等於攤余成本,就因為有股票和債券兩種情況
J.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怎麼算
甲公司2008年1月3日購入可以上市交易的乙公司2008年1月1日發行的面值為20萬元、票面年利率為8%的3年期債券,該債券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還本。共支付價款20.8萬元,稅費0.4萬元。甲公司將該債券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該債券投資的實際利率為(半年)2.9%.2008年6月30日,債券市價為20.1萬元。2008年12月31日,債券市價為19.6萬元。
(1)購入債券時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20000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 12000
貸:銀行存款——212000
(2)2008年6月30日,攤銷溢價並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時
應收利息=200000×8%/2=8000(元)
投資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攤余成本×實際利率=212000×2.9%=6148(元)
溢價攤銷=應收利息-投資收益=8000-6148=1852(元)
借:應收利息8000
貸:投資收益 6148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 1852
至此,債券賬面價值210148元(212000-1852),債券市價201000元。市價低於賬面價值9148元,應確認公允價值變動,並計入資本公積。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9148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9148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資本公積累計額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處置轉出,計入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