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業融資和不融資的區別是什麼 企業上市和不上市的區別是什麼
公司上市和不上市區別有:
1、不上市的公司就是公司幾個老闆悶聲發財;上市了就是帶著所有投資者一起發財。
2、上市公司得向社會公開經營和財務狀況。因為上市公司是面向公眾的,不再是哪個老闆或幾個老闆的個人公司。上市公司每年得定期披露財務報告,大小事務都得公告出來。遇到大事,得通過股東大會的表決。不上市公司就需要向社會公開經營和財務狀況。
3、交易不同:
上市公司可以一手一手高溢價交易;不上市公司只能大塊大塊打折交易。
4、融資渠道不同:
上市公司比非上市公司多了幾個融資渠道。上市公司首次上市募資,叫做IPO,都要出讓一部分股份,獲得新股東的資金。IPO得到的都是小錢,因為後邊還有大頭,就是可以不斷地增發,每一次增發都能獲得一筆資金注入。
除了股票,上市公司還可以發行債券融資,當然非上市公司也可以發債,但是從比例來說,上市公司發行的債券要多得多。不上市要想融資相對不方便些,股票不能公開交易,只能定向融資,吸引力不如上市公司。
並且,上市公司並購比非上市公司更容易,很多公司想上市較難,間接上市就與上市公司吸收合並。上市公司股票可以在交易所交易,可以將股票變現,非上市公司變現難度大,且獲得的股份回報,遠遠不如上市公司。
5、公司構架不同:
非上市公司不需要按照完整的管理架構和管理制度來管理企業,上市公司就不行,要有完整的股東大會制度,完整的董事會、監事會、董秘制度,完整的法人治理結構。非上市公司不需要按時披露自己的財務信息,上市公司要按時披露信息。
企業融資和不融資的區別有:
1、發展速度不同:
企業融資的發展速度比不融資企業的快。
2、抗壓能力強:
企業融資當資金短缺時,能以最小的代價籌措到適當期限,適當額度的資金;當資金盈餘時,以最低的風險、適當的期限投放出去,以取得最大的收益,從而實現資金供求的平衡。故抗壓能力強。
㈡ 公司上市融資優點和弊端
一、上市融資的有利方面
1 、公司上市最重要的利益是獲得資金。
2 、開通未來在公開資本市場上融資的通道,增加借貸能力;一家完成首次公開上市的公司只要具有較高業績和發展潛力很容易再度在證券市場上籌措源源不斷的資金並易獲得銀行的信任。
3 、增加資產活動擴展經營規模,公司股票在證券市場上的流動性有助於公司用來收購其他業務。
4 、增加資產凈值。
5、 強化公司的素質,現有的穩定性以及競爭地位,公開上市加強了顧客供應商貸款人以及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提升公司的素質穩定性和競爭地位。
6 、提高公司聲譽
7、有利於企業明確主營業務,保持良好的成長性,提升科技含量,上市公司要求有高度集中的業務范圍,嚴密的業務發展計劃和清晰的業務發展戰略,較大的業務增長潛力,准備上市的企業應提出具體的經營策略,讓投資者相信企業的確有經營能力和發展前景擁有良好的成長性。
8、有利於完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確立現代企業制度,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大多是有限責任制或合夥制,普遍存在產權關系不清治理結構不合理家庭化管理等問題,因此在准備上市前必須建立起產權明晰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
二、上市融資的不利方面
1 、證券交易管制機構的報告要求
2 、公司管理難度增大,企業上市後從股東大會管理層到各項業務都要求正規化,不得違反相關法規,從而降低公司事務的處理彈性。
3、股東信任危機
4、信息披露的要求上市公司須公開年報等各類期間報告,公布重大業務人事以及法律事務,使經營活動處於公眾關注之下。
5、 證券活動的集團訴訟風險,公司上市後會面臨來自眾多投資人的集團訴訟風險,如一旦公開與預期相差甚遠的財務結果或重大合同的損失,往往會造成市場震動甚至引發公司投資人對公司及其內部人的集團訴訟。
6、創業者喪失股份控制權的風險,當過多的股票被放到市場出售,一旦別人的持有股多於創業者的股份時,在股市上收購的股東們就回取得所有權。
7 、較為昂貴的上市成本,盡管在第二板上市費用較主板市場低許多但仍需承擔入市費年費、律師費、審計師費、財務顧問費、承銷商費以及各種雜費如印刷申請、宣傳廣告調查等費用和傭金。
8 、存在更大經營壓力
㈢ 融資的公司和未融資的公司哪個好
融資公司(即上市公司)和未融資的公司兩者之間相比較而言,融資公司內較好。融資公司的容相關優點介紹具體如下:
1、融資公司可以獲得較多的資金來源:
融資公司就是一個吸納資金的好方法,公司把自己的一部分股份推上市場,設置一定的價格,讓這些股份在市場上交易。股份被賣掉的錢就可以用來繼續發展。
2、融資公司具有較多的投資者:
股份代表了公司的一部分,比如說如果一個公司有100萬股,董事長控股51萬股,剩下的49萬股,放到市場上賣掉,相當於把49%的公司賣給大眾了。當然,董事長也可以把更多的股份賣給大眾,但這樣的話就有一定的風險,如果有惡意買家持有的股份超過董事長,公司的所有權就有變更了。總的來說,上市有好處也有壞處。
(3)融資好還是上市好擴展閱讀:
融資公司的其他優勢介紹:
1、公司所有者把公司的一部分賣給大眾,相當於找大眾來和自己一起承擔風險,好比100%持有,賠了就賠100,50%持有,賠了只賠50%。
2、增加股東的資產流動性。逃脫銀行的控制,用不著再靠銀行貸款了。
3、提高公司透明度,增加大眾對公司的信心。
4、提高公司知名度。如果把一定股份轉給管理人員,可以緩解管理人員與公司持有者的矛盾,即代理問題。
㈣ 上市公司大量融資是好事還是壞事
發行債券,也是一種融資手段。
企業債相對股票來說,需要支付的是一定的利息。債券相對股票也享有優先賠付權利。債券的好處就是公司的股權不受影響。
而如果通過增發股票融資的話,會稀釋原股東的股權。
持股的人跟買不買債券沒有任何關系的。沒人要你必須去買。公司發行債券與股票的聯系不是很緊密,至於影響其實也不是很大——你持有該股票也可以不買債券,對你不會有任何影響。
總的來說,
1、要看該公司發行債券的目的,是為了擴大經營,還是彌補在經營上財務的漏洞。
2、如發的債息低於銀行貸款就是利好,反之就構成壓力。一般來說,能取得發債的公司還是相對優質的公司,在牛市環境下,任何事情都被看成利好。
看怎麼解讀了。一般認為是利好。畢竟沒有增加股本結構。但也有認為利空的。融資都有成本,加大了運營成本,對公司的盈利會有部分影響。 發債目的是償還舊貸款,提高資本充足率。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拆東牆補西牆」。這樣的公司的後續發展應該可見一斑,但短期對公司的幫助還是很正面的,畢竟錢還了!到期債務了了。長期債務又增加了!
㈤ 企業融資和上市是什麼意思
融資上市就是將經營公司的全部資本等額劃分,表現為股票形式,經批准後上市流通,回公開發行。由答投資者直接購買,短時間內可籌集到巨額項目融資。]融資上市公司為自己的企業融資只有一個答案:將自己的企業部分地出售給上市公司(一般上市公司需要達到控股地位),或者換取部分現金,或者獲取上市公司部分股票,都是明智之舉上市公司的融資渠道還是比較多的,比如發行新的股票,或者定向發行新的股票,或者利用公司的資產抵押向商業銀行舉債,或者利用大股東資金優勢向大股東借取股東貸款等。 尚普咨詢認為一般融資上市公司融資後都應該按照融資文件(招股說明書)所披露的項目進行投資,或者如果需要更改投資方向,需要發布公告向股東說明投向的變更(最好不進行變更,因為這直接影響到下次再向證監會申請發行新股時遭到拒絕)。規劃要投資的項目時,一般需要注意未來投資的項目的投資回報率跟目前公司經營的業務之間的比較,而且還要注意公司融資成本的高低(融資時股票市場的市盈率等指標)以保證該項投資的回報優於過往或者目前的投資項目的收益)。
㈥ 什麼叫融資上市,多少錢才能融資上市
大體復講,企業發行制上市成本包括三部分:中介機構費用、發行與交易所費用和推廣輔助費用。上述三項費用中,中介機構費用是大頭,其餘兩項費用在整個上市成本中比例很小。中介機構費用主要包括會計師費用、律師費用、保薦與承銷費用、財務顧問費用等。如果需要評估資產還需評估費用。在中介機構費用中,會計師費用、律師費用、券商保薦與承銷費用三項是最主要的費用。從以往實際情況看,會計師費用在80到150萬之間,律師費用在80到120萬之間,保薦與承銷費用在1000至1500萬之間。根據深交所的對106家中小板企業統計,平均上市成本1676萬元,占融資額的6%。在進行企業是否上市的決策過程中,需要考慮的成本因素主要包括:稅務成本、社保成本、上市籌備費用、高級管理人員報酬、中介費用、上市後的邊際經營成本費用以及風險成本等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