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CES Asia即將到來 今年VR會有什麼看點嗎
CES Asia 2017亞洲消費電子展將於6月7日至6月9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這就意味著再過一天,VR/AR/MR圈子的一眾好友將在魔都聚首。盡管筆者了解到,今年的CES Asia上,VR/AR相關企業比去年有了明顯減少,但依然不影響VR/AR企業參展的熱情。
這個牽動一眾人心思的大會,在AR/VR方面究竟有哪些看點呢?下面我們來捋一捋吧。
▌大廠篇
聯想
聯想跨入虛擬現實、增強現實領域,絕非說著玩玩而已,這一點從聯想一口氣宣布同時涉足VR 、AR和MR三大領域就可見一斑。
隨後聯想與谷歌、HTC一起打造了谷歌Daydream VR、並且還在年初的CES 2017大會上展示了旗下的MR設備,今年4月份,據聯想Lenovo Insiders項目組成員羅斯·麥克杜格爾(Ross McDougall)透露,這款MR設備具備1440×1440的解析度、帶6自由度inside-out追蹤,兼容大量Win10的應用程序,並且「售價定為399美元,將在今年8月份面世」。
再想到6月1日,微軟在「台北國際電腦展」上透露了更多與之合作的 WindowsMR頭顯的信息,包括華碩的MR頭顯以及戴爾的新設計。在這一屆的CES Asia 上,青亭網猜測聯想也很有可能透露更多關於這款MR頭顯的消息。
此外,聯想推出了一款AR手機,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不過就在前兩天的AWE上,聯想再次在AR領域發力了,和Wikitude宣布合作Augmented Human Cloud(AH雲),目的是通過使用AR、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來提高行業中專業人員的知識和能力,改變工作方式。具體來說就是使用LNV的遠程視頻應用程序(Kepler)、維基智能識別引擎和Markerles SLAM技術,工作流和3D AR內容編輯工具(Titan)以及深入學習識別系統(Martin),創建一個完全集成的AR和AH雲應用平台,然後結合聯想智能眼鏡,創建一個AR支持的Instry 4.0設備+雲平台。
聯想急於在這個VR/AR/MR的新時代取得自己的江湖地位,結果如果,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卡爾蔡司
卡爾蔡司本身就是一個老牌光學企業,在VR時代,更想發揮自身優勢。此前,卡爾蔡司發布了名為VR One的針對手機的移動端VR頭顯,不過並未激起太大的水花。
在今年初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ES上,蔡司與其所收購的瑞士計算機視覺公司Dacuda(今年年初,外媒透露,Magic Leap收購了Dacuda公司的3D 掃描部門)展示了VR One Plus頭顯,並且公布了一套有關房間規模移動VR解決方案。
HTC VIVE
對於HTC來說,這一周應該既開心又失落,失落在於正如上文所提及的,從IDC統計的2017年Q1的VR設備出貨量統計報告來看,HTC Vive 排在了第三,在Gear VR 和Playstaion VR 之後。喜的是,就在今日凌晨召開的蘋果一年一度的WWDC大會上,蘋果方面霸氣地宣布,將大步進軍VR/AR領域,而第一步就是推出了VR-Ready的Mac, 並且正式支持HTC Vive平台。
Mac OS還支持Beta版本的SteamVR,WWDC現場,蘋果也使用HTC Vive展示了在VR方面的最新進展。
強強聯手總是令人期待的,畢竟蘋果這個大腿可不是一般的粗啊。而除了蘋果,還有英特爾,5月30日,HTC Vive宣布與英特爾合作,將WiGig無線VR解決方案應用至Vive上。
英偉達
英偉達作為顯卡界的巨頭,最近又放了大招——在Computex 2017上推出了全新的設計方案。官方稱,如Clevo、華碩和微星等OEM廠商將開始推出配備VR-Ready的GTX 1060、1070和1080 GPU的高性能「Max-Q」游戲筆記本電腦,。據悉,搭載GTX 1080顯卡的游戲本能將厚度降低至18mm,是一款能夠讓用戶進行VR體驗的電腦。
就在不久之前,4月,英偉達還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展示了基於Pascal架構的Quadro系列顯卡,包括:GP100、P2000、P4000、P5000、P6000等。如GP100可將VR集成到設計和模擬工作流程中,而IrayVR是英偉達的渲染解決方案,現已許可給DassaultSystèmes和Autodesk等軟體廠商。
在本屆的CES Asia 上,這些產品我們都可以一睹為快。
英特爾
不得不說,英特爾在體育——尤其是VR體育直播這條路上卻是越走越遠了。6月1日,英特爾在其官網宣布,正式與MLB(美國職棒大聯盟)簽署三年協議,合作形式將以英特爾的True VR應用對MLB比賽進行直播及點播的形式進行。這下子,在True VR上,不僅可以看到高爾夫的比賽,棒球比賽也盡收眼底了。重要的是,英特爾似乎在VR體育直播這方面很有信心,從其官網透露的信息來看,他們對這一類的受眾也充滿信心,覺得這將是一塊不小的市場。
除了VR與體育的結合,英特爾副總裁暨客戶運算事業群總經理宋義瀟(Gregory Bryant)還在近期舉辦的台北電子展上發表演說,宣布英特爾與HTC Vive成為戰略合作夥伴,並展示了通過英特爾WiGig技術所推出的HTC Vive無線頭盔。
英特爾在VR市場上一直在為自己尋得一席之地,青亭網在此前的文章中也曾報道,雖然英特爾推出了售價高達2000美元的高端i9處理器,不過還遠未達到VR-ready的標准。英特爾計劃繼續提高他們的核顯性能,希望有一天能夠滿足HTC Vive、Oculus Rift以及其它高端VR游戲的需求。
英特爾VR和游戲總經理Frank Soqui表示:「英特爾集成顯卡將能夠支持高端VR而不僅僅是主流應用。我們的目標是繼續提高處理器和核顯的性能,以滿足高端內容的需求,比如Oculus和HTC。」
另外,英特爾還在近期宣布將贊助首屆VR體驗電子競技公開賽《The Unspoken VR Tournament》——一款VR多人魔法冒險類FPS游戲,或許去到CES Asia現場的朋友也有機會進行試玩。
AMD
近期,AMD的Ryzen 3 VR處理器曝光,官方稱,確認Ryzen3將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發布。目前已知一款AMDRyzen31200,4核心8線程,主頻3.1GHz,三級緩存8MB,熱設計功耗65W。
有分析人士稱,如果AMDRyzen3的性能接近或者達到英特爾i5的水平,那麼它將成為一款極具競爭力的VR處理器。目前價格、發布具體時間等還沒有透露,不知道AMD會不會在CES Asia上釋放出更多的信息。
高通
最近高通因為專利的事情和蘋果鬧掰了,繼而轉投谷歌,官方稱,高通子公司目前正在和谷歌展開合作,雙方將共同打造新一代的Daydream VR頭盔。這也引起了眾多人的關注,可以確信的是,谷歌全新VR頭顯將搭載高通驍龍835處理器,而驍龍835正是專為VR設計。
在今年初的CES上,高通方面還公布了一款基於驍龍835平台的概念VR一體機。但這款VR一體機會否與谷歌合作VR頭顯相關,暫不可知。
此外,近期,高通在台北召開了「有線/無線基礎設施網路的媒體溝通會」,高通Qualcomm Technologies連接技術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Rahul Patel展示了802.11ad無線技術在VR眼鏡方面的應用。
微軟
微軟在近期發布了Hololens之外,此外,比較讓人關注的就是前幾日在台北電子展上公開的關於眾多與與之合作的 Windows MR頭顯的信息,包括華碩的MR頭顯以及戴爾的MR頭顯的新設計。
在台北電子展上,微軟也透露,聯想正在打造的MR頭顯也是與微軟合作。目前,對於微軟來說,似乎就是在大力將「MR頭顯」推到眾人面前。
CES Asia上,應該也可以見到這些MR頭顯並且進行體驗。
▌公司篇
縱觀參加CES Asia 2017的70多家VR/AR廠商,有第一次來的新客,也有去年就來過的「熟面孔」;有帶著硬體來相親的,也有來「出賣」技術解決方案的。在這些廠商之中,青亭網著重挑選了一些公司,這些公司或是被巨頭看中的「小情人」,或是漂洋過海而來的遠道客人,廢話不多說,跟著青亭網來看吧。
翊視皓瞳(AR眼鏡)
這家公司你不熟?怎麼可能嘛!
這家公司可是去年就出現在了CES Asia上,更何況,這可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AR公司啊。翊視皓瞳是1997年成立於台灣的佐臻集團(JORJIN Group)在內地的子公司,而後者則是智能眼鏡的核心模塊方案提供商。
佐臻合作的智能眼鏡包括:VUZIX M100, EPSON BT-200, BT-2000, EVENA Eye-On Glasses,聯想LENOVO New Glass, HITACHI Doctor Cloud Smart Glasses等,涉及的領域包括工業、物流、醫療、執法、教育、娛樂。
在去年的CES Asia上,翊視皓瞳在展區展示了智能眼鏡整體解決方案在設備維修、軍警執法、醫療照護、運維巡檢、職業培訓等行業的應用情景,以及從國外引進的無線通信、無線感測、熱成像以及影像穩定技術方案。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COMPUTEX 2017上,佐臻帶去了與資策會智通所合作開發的「雙眼智能眼鏡」解決方案,並且展示了據說是台灣第一款「雙眼智能眼鏡」,長得呢就是下面的樣子。
佐臻據稱是目前全球唯一可同時提供ARM/Android及Intel/Win10兩大系統平台可量產智能眼鏡的技術方案提供商,估計在這次的CES Asia上,這款「雙眼智能眼鏡」應該還是他們的重中之重了。
InvenSense(動捕、MEMS感測器)
MEMS感測器技術這幾年突飛猛進,在拍照防抖、運動追蹤等領域也被反復提及。這類廠商在CES Asia上也是越來越常見,InvenSense可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ICM-20690,InvenSense的ICM-20690、ICM-20600、ICM-20602先後得到了Google Daydream的驗證。據了解,Oculus Rift、HTC的 Vive、HoloLens,以及國內部分VR/AR廠商都 採用了InvenSense的不同感測器。
Infinity AR
Infinity AR 雖然是一家以色列增強現實公司,但是它在中國抱到了一條具粗無比的大腿——阿里巴巴。
2016年11月,阿里耗資1500萬美元投資Infinity,成為 Infinity AR 的最大股東,擁有公司超過 22% 的股份。
在2017年1月的CES上,Infinity展示了一款與以色列鏡片公司Lumus合作的樣機。對於Infinity而言,著眼的是解決AR技術核心的SLAM演算法,而據他們稱,目前公司該項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下一步將與中國廠商合作,實現AR眼鏡的大規模量產。
Infinity中國負責人Effie Li還透露,目前已經有兩家台灣廠家已經量產,並將在夏天上市。
DreamWorld
DreamWorld位於矽谷,提供100度光學視場角和自然手勢交互的產品。
而其目前產品據稱視野可達100度的Dream Glass也將會在CES Aisa上進行展出,並在會展後進行預售。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款Dream Glass並非常見的形態,而正是青亭網此前提及過的「AR Box」一類的產品,需搭配手機一起使用。DreamWorldCEO鍾張翼透露,Dream Glass的定價將會在350美元以下,具體價格將會在之後公布。
DreamWorld是一家矽谷創業公司,成員來自Magic Leap, Meta, Nvidia, GE等AR領域公司。其創始人鍾張翼是浙江大學光學專業出身,後赴美攻讀視覺方向博士。
據了解,此前DreamWorld已經完成了200萬美元的天使輪融資。
Xenoma
這是一家研究印製電路布的公司,使用Xenoma研發的E-skin服裝。
Xenoma是孵化(拆分)自日本東京大學的一家公司,主要的產品是運用微型慣性感測器技術的體感壓縮衣——(Xenoma』s) e-skin,簡單說是一套穿戴一體化的動作捕捉系統。
研發團隊使用可拉伸的電路技術 ,在衣服上集成了 30 個以上的感測器,而這些微型慣性感測器會分布在身體的各個關鍵部位。據了解,這些感測器的數量、類型和位置,可以隨意定製。
在2017年1月的CES展會上,Xenoma已經展示了這件電子皮膚套裝e-skin,演示了監測人體呼吸、姿勢和體溫等功能,此外還可以直接機洗。據稱今年已經可以量產。
▌新品篇
在這一趴里,青亭網搜集了一些國內的公司將在CES Asia發布的新品或消息的信息。對於國內的公司,不論是從硬體還是到內容,大家都十分熟悉,我們在這里也就不做過多的贅述,直接呈上相關的信息(持續更新中)。
Pico
Pico將在本屆CES Asia上展示Pico Goblin小怪獸VR一體機在內的四款新品,其中包括尚未正式發布的Pico Neo CV版。
亮風台
亮風台將於 6 月 8 日發布呈現嶄新 HiAR Glasses。
影創科技
影創科技也將會展示兩款全新 AR 產品——New Air 和 Halo。
IDEALENS
IDEALENS兄弟公司IDEALOEYE將展示最新全景攝像機C4。
愛奇藝VR
將展出VR一體機「奇遇」。
蟻視
蟻視二代VR變形金剛定製版,據了解,蟻視已經獲得了變形金剛母公司美國孩之寶公司的形象授權。
七鑫易維
除了已推出的VR眼球追蹤模組aGlass之外,七鑫易維還將展示最新的VR Driving的Demo,即是眼球追蹤在安全駕駛方面的應用。
▌特色篇
隨著智能汽車的普及,在CES Asia上看到汽車已經不足為奇,而VR設備、VR內容、AR眼鏡也都司空見慣,但青亭網注意到,在CES Asia2017上,專門提供汽車+AR解決方案的的廠商似乎增加了不少。
在這其中,主要是圍繞汽車AR影像、車載AR技術等。除此之外,像一汽奔騰、一汽大眾、奇瑞汽車、廣汽傳祺以及寶馬等汽車品牌也結合著AR技術做起了「AR網上車展」,算是汽車營銷的一種手段吧。
其實汽車+AR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2015年,寶馬就聯合高通推出了一款專為車主配備的 AR 眼鏡,駕駛員在開車時可以通過這款AR眼鏡看到導航數據、行駛速度、限速提示和岔口信息等。只不過,目前隨著AR技術的逐漸成熟,在這個領域深耕的公司也多了起來。
除了AR+汽車,其他還包括是VR內容、底層技術、AR/VR硬體等。我們也將持續關注CES Asia的最新信息,更多信息請看中國增強現實產業聯盟簡稱AR聯盟或ARA在第一時間為您帶來詳細的報道。
⑵ 阿里巴巴對VR怎麼布局
阿里集團一年多以來發生的關於VR/AR的「大事件」。
1、Magic Leap宣布獲得7.94億美元融資,阿里累計投入近10億美金
2016年2月2日,美國增強現實(AR)創業公司Magic Leap宣布,在新一輪融資中獲得7.935億美元的投資,由阿里巴巴集團領投。同年5月,阿里繼續追加投資2億美元,投資金額累積起來已接近10億美元。至此,Magic Leap共計融資16億美元。
此外,谷歌和高通也參與了Magic Leap的本輪融資,而新投資者還包括華納兄弟、富達管理研究公司(Fidelity Management &Research Co)、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
Magic Leap是一個類似微軟HoloLens的增強現實平台,主要研發方向就是將三維圖像投射到人的視野中,但是它的研發的技術目前依然處於絕密狀態。公司目前正在研發的增強現實產品可以簡單理解成谷歌眼鏡與Oculus Rift的一種結合體。但Magic Leap還沒有推出過正式的產品。
2、阿里宣布成立VR實驗室:「造物神」計劃、淘寶BUY+等項目相繼上線
2016年3月17日,阿里宣布成立VR(虛擬現實)實驗室,並首次對外透露集團VR戰略。據介紹,阿里將發揮平台優勢,同步推動VR內容培育和硬體孵化。
據悉,阿里VR實驗室成立後的第一個項目就是「造物神」計劃,目標是聯合商家建立世界上最大的3D商品庫,加速實現虛擬世界的購物體驗。
阿里工程師目前已完成數百件高度精細的商品模型,下一步將為商家開發標准化工具,實現快速批量化3D建模,敢於嘗新的商家很快就能為用戶提供VR購物選擇。
同年11月1日,淘寶BUY+上線,利用VR技術,還原購物場景,讓用戶有機會在家游美國Target、梅西百貨、Costoco、澳洲牧場、Chemist Warehouse、日本松本清和東京宅等7個商場。
3、Infinity AR獲阿里巴巴 1500 萬美元投資,下一步進軍中國市場
2016年11月,阿里投資1500萬美元給Infinity,成為 Infinity AR 的最大股東,擁有公司超過 22% 的股份。
短短兩個月後,在2017年1月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國際電子消費展(CES)上,Infinity帶著已經開發好的模型向市場展示:目前該項技術已經相對成熟,Infinity下一步將與中國廠商合作,實現增強現實眼鏡的大規模量產。
4、阿里支付寶和騰訊QQ「AR紅包」大戰
1月18日,支付寶開啟AR「集五福、分2億」紅包大獎的活動。第一天,就有900萬人集齊。
1月22日,騰訊QQ新春AR+LBS天降紅包活動也正式開啟,在十幾個城市的地標性建築,企鵝藏了2.5億的紅包和30億的優惠券。上線後10個小時,就有超過1億人得獎。
5、AR公司Lumus獲阿里巴巴600萬美金投資
2017年1月20日消息,以色列增強現實(AR)眼鏡公司Lumus獲阿里巴巴600萬美元投資。Lumus從軍工硬體起家,現今專注B2B AR市場,生產AR眼鏡和頭盔的關鍵部分——光學引擎。2016年12月,Lumus曾獲HTC等3000萬美元C輪投資。
6、「十里洋場」南京路成馬雲新零售試驗場
2017年2月20日,阿里巴巴與全國最大零售企業百聯集團達成集團層面戰略合作,雙方將基於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在全業態融合創新、新零售技術研發、高效供應鏈整合、會員系統互通、支付金融互聯、物流體系協同等六個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
在上海,百聯更是坐擁大半條南京路。未來的場景中,人們躺在家裡,戴上VR頭盔,足不出戶,逛遍南京路。
7、VR/AR成馬雲新零售重要拼圖
2017年3月9日,在上海舉辦的「2017中國電商與零售創新國際峰會」上,阿里研究院正式發布了《新零售研究報告》(以下稱「報告」),對外界關心的新零售概念和方法論,首次進行了系統化的解讀。
報告認為VR技術將會成為類似PC的網路入口。未來人們可以通過VR訪問網路商城,購物下單。VR的新零售應用領域主要在BUY+購物、汽車試駕、旅遊體驗等方面。AR技術除了常規視覺或常規取景器外,疊加虛擬圖像信息圖層,可廣泛應用於零售升級。
8、AR汽車導航WayRay獲得1800萬美元融資,阿里領投
2017年3月14日,瑞士AR汽車導航公司WayRay宣布獲得1800萬美元的B輪融資。領投方為阿里巴巴,其他投資者包括紅杉資本、500 Startups、英特爾資本、Accel Partners、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以及Y Combinator。目前,WayRay累計融資已達3000萬美元。
據官網介紹,WayRay於2102年成立,總部位於瑞士,研發中心位於俄羅斯,並在美國設有銷售和市場部門,未來將會在上海開設辦事處。目前,WayRay官網上列出的主要有全息AR汽車導航儀Navion和行車習慣記錄儀Element兩款產品。中國增強現實產業聯盟(AR聯盟或ARA)認為通過阿里的一系列行動可以看出阿里更注重AR領域的發展。
⑶ 如今的vr龍頭股票都有哪些vr的投資價值還高嗎
一則“如今的vr龍頭股票都有哪些?vr的投資價值還高嗎?“的問題,是受到了高度的關注,我來說下我的了解。下面說說詳細情況。
眼球追蹤為虛擬現實關鍵的自然交互技術之一,紅外技術是眼球追蹤的前提,公司2013年12月完成再融資,募資投向就是紅外LED器件產業化項目,用於夜視系統中的主動紅外攝像技術,與體感交互設備的紅外成像原理一致。江西聯創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智能控制系列產品、背光源系列產品、光電通信與智能裝備線纜及金屬材料產品、半導體激光系列及航天微電子元器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⑷ wwdc 2017發布會中新ipad的相機ar現實增強軟體叫啥
CES Asia 2017亞洲消費電子展將於6月7日至6月9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這就意味著再過一天,VR/AR/MR圈子的一眾好友將在魔都聚首。盡管筆者了解到,今年的CES Asia上,VR/AR相關企業比去年有了明顯減少,但依然不影響VR/AR企業參展的熱情。
這個牽動一眾人心思的大會,在AR/VR方面究竟有哪些看點呢?下面我們來捋一捋吧。
▌大廠篇
聯想
聯想跨入虛擬現實、增強現實領域,絕非說著玩玩而已,這一點從聯想一口氣宣布同時涉足VR 、AR和MR三大領域就可見一斑。
隨後聯想與谷歌、HTC一起打造了谷歌Daydream VR、並且還在年初的CES 2017大會上展示了旗下的MR設備,今年4月份,據聯想Lenovo Insiders項目組成員羅斯·麥克杜格爾(Ross McDougall)透露,這款MR設備具備1440×1440的解析度、帶6自由度inside-out追蹤,兼容大量Win10的應用程序,並且「售價定為399美元,將在今年8月份面世」。
再想到6月1日,微軟在「台北國際電腦展」上透露了更多與之合作的 WindowsMR頭顯的信息,包括華碩的MR頭顯以及戴爾的新設計。在這一屆的CES Asia 上,青亭網猜測聯想也很有可能透露更多關於這款MR頭顯的消息。
此外,聯想推出了一款AR手機,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不過就在前兩天的AWE上,聯想再次在AR領域發力了,和Wikitude宣布合作Augmented Human Cloud(AH雲),目的是通過使用AR、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來提高行業中專業人員的知識和能力,改變工作方式。具體來說就是使用LNV的遠程視頻應用程序(Kepler)、維基智能識別引擎和Markerles SLAM技術,工作流和3D AR內容編輯工具(Titan)以及深入學習識別系統(Martin),創建一個完全集成的AR和AH雲應用平台,然後結合聯想智能眼鏡,創建一個AR支持的Instry 4.0設備+雲平台。
聯想急於在這個VR/AR/MR的新時代取得自己的江湖地位,結果如果,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卡爾蔡司
卡爾蔡司本身就是一個老牌光學企業,在VR時代,更想發揮自身優勢。此前,卡爾蔡司發布了名為VR One的針對手機的移動端VR頭顯,不過並未激起太大的水花。
在今年初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ES上,蔡司與其所收購的瑞士計算機視覺公司Dacuda(今年年初,外媒透露,Magic Leap收購了Dacuda公司的3D 掃描部門)展示了VR One Plus頭顯,並且公布了一套有關房間規模移動VR解決方案。
HTC VIVE
對於HTC來說,這一周應該既開心又失落,失落在於正如上文所提及的,從IDC統計的2017年Q1的VR設備出貨量統計報告來看,HTC Vive 排在了第三,在Gear VR 和Playstaion VR 之後。喜的是,就在今日凌晨召開的蘋果一年一度的WWDC大會上,蘋果方面霸氣地宣布,將大步進軍VR/AR領域,而第一步就是推出了VR-Ready的Mac, 並且正式支持HTC Vive平台。
Mac OS還支持Beta版本的SteamVR,WWDC現場,蘋果也使用HTC Vive展示了在VR方面的最新進展。
強強聯手總是令人期待的,畢竟蘋果這個大腿可不是一般的粗啊。而除了蘋果,還有英特爾,5月30日,HTC Vive宣布與英特爾合作,將WiGig無線VR解決方案應用至Vive上。
英偉達
英偉達作為顯卡界的巨頭,最近又放了大招——在Computex 2017上推出了全新的設計方案。官方稱,如Clevo、華碩和微星等OEM廠商將開始推出配備VR-Ready的GTX 1060、1070和1080 GPU的高性能「Max-Q」游戲筆記本電腦,。據悉,搭載GTX 1080顯卡的游戲本能將厚度降低至18mm,是一款能夠讓用戶進行VR體驗的電腦。
就在不久之前,4月,英偉達還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展示了基於Pascal架構的Quadro系列顯卡,包括:GP100、P2000、P4000、P5000、P6000等。如GP100可將VR集成到設計和模擬工作流程中,而IrayVR是英偉達的渲染解決方案,現已許可給DassaultSystèmes和Autodesk等軟體廠商。
在本屆的CES Asia 上,這些產品我們都可以一睹為快。
英特爾
不得不說,英特爾在體育——尤其是VR體育直播這條路上卻是越走越遠了。6月1日,英特爾在其官網宣布,正式與MLB(美國職棒大聯盟)簽署三年協議,合作形式將以英特爾的True VR應用對MLB比賽進行直播及點播的形式進行。這下子,在True VR上,不僅可以看到高爾夫的比賽,棒球比賽也盡收眼底了。重要的是,英特爾似乎在VR體育直播這方面很有信心,從其官網透露的信息來看,他們對這一類的受眾也充滿信心,覺得這將是一塊不小的市場。
除了VR與體育的結合,英特爾副總裁暨客戶運算事業群總經理宋義瀟(Gregory Bryant)還在近期舉辦的台北電子展上發表演說,宣布英特爾與HTC Vive成為戰略合作夥伴,並展示了通過英特爾WiGig技術所推出的HTC Vive無線頭盔。
英特爾在VR市場上一直在為自己尋得一席之地,青亭網在此前的文章中也曾報道,雖然英特爾推出了售價高達2000美元的高端i9處理器,不過還遠未達到VR-ready的標准。英特爾計劃繼續提高他們的核顯性能,希望有一天能夠滿足HTC Vive、Oculus Rift以及其它高端VR游戲的需求。
英特爾VR和游戲總經理Frank Soqui表示:「英特爾集成顯卡將能夠支持高端VR而不僅僅是主流應用。我們的目標是繼續提高處理器和核顯的性能,以滿足高端內容的需求,比如Oculus和HTC。」
另外,英特爾還在近期宣布將贊助首屆VR體驗電子競技公開賽《The Unspoken VR Tournament》——一款VR多人魔法冒險類FPS游戲,或許去到CES Asia現場的朋友也有機會進行試玩。
AMD
近期,AMD的Ryzen 3 VR處理器曝光,官方稱,確認Ryzen3將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發布。目前已知一款AMDRyzen31200,4核心8線程,主頻3.1GHz,三級緩存8MB,熱設計功耗65W。
有分析人士稱,如果AMDRyzen3的性能接近或者達到英特爾i5的水平,那麼它將成為一款極具競爭力的VR處理器。目前價格、發布具體時間等還沒有透露,不知道AMD會不會在CES Asia上釋放出更多的信息。
高通
最近高通因為專利的事情和蘋果鬧掰了,繼而轉投谷歌,官方稱,高通子公司目前正在和谷歌展開合作,雙方將共同打造新一代的Daydream VR頭盔。這也引起了眾多人的關注,可以確信的是,谷歌全新VR頭顯將搭載高通驍龍835處理器,而驍龍835正是專為VR設計。
在今年初的CES上,高通方面還公布了一款基於驍龍835平台的概念VR一體機。但這款VR一體機會否與谷歌合作VR頭顯相關,暫不可知。
此外,近期,高通在台北召開了「有線/無線基礎設施網路的媒體溝通會」,高通Qualcomm Technologies連接技術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Rahul Patel展示了802.11ad無線技術在VR眼鏡方面的應用。
微軟
微軟在近期發布了Hololens之外,此外,比較讓人關注的就是前幾日在台北電子展上公開的關於眾多與與之合作的 Windows MR頭顯的信息,包括華碩的MR頭顯以及戴爾的MR頭顯的新設計。
在台北電子展上,微軟也透露,聯想正在打造的MR頭顯也是與微軟合作。目前,對於微軟來說,似乎就是在大力將「MR頭顯」推到眾人面前。
CES Asia上,應該也可以見到這些MR頭顯並且進行體驗。
▌公司篇
縱觀參加CES Asia 2017的70多家VR/AR廠商,有第一次來的新客,也有去年就來過的「熟面孔」;有帶著硬體來相親的,也有來「出賣」技術解決方案的。在這些廠商之中,青亭網著重挑選了一些公司,這些公司或是被巨頭看中的「小情人」,或是漂洋過海而來的遠道客人,廢話不多說,跟著青亭網來看吧。
翊視皓瞳(AR眼鏡)
這家公司你不熟?怎麼可能嘛!
這家公司可是去年就出現在了CES Asia上,更何況,這可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AR公司啊。翊視皓瞳是1997年成立於台灣的佐臻集團(JORJIN Group)在內地的子公司,而後者則是智能眼鏡的核心模塊方案提供商。
佐臻合作的智能眼鏡包括:VUZIX M100, EPSON BT-200, BT-2000, EVENA Eye-On Glasses,聯想LENOVO New Glass, HITACHI Doctor Cloud Smart Glasses等,涉及的領域包括工業、物流、醫療、執法、教育、娛樂。
在去年的CES Asia上,翊視皓瞳在展區展示了智能眼鏡整體解決方案在設備維修、軍警執法、醫療照護、運維巡檢、職業培訓等行業的應用情景,以及從國外引進的無線通信、無線感測、熱成像以及影像穩定技術方案。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COMPUTEX 2017上,佐臻帶去了與資策會智通所合作開發的「雙眼智能眼鏡」解決方案,並且展示了據說是台灣第一款「雙眼智能眼鏡」,長得呢就是下面的樣子。
佐臻據稱是目前全球唯一可同時提供ARM/Android及Intel/Win10兩大系統平台可量產智能眼鏡的技術方案提供商,估計在這次的CES Asia上,這款「雙眼智能眼鏡」應該還是他們的重中之重了。
InvenSense(動捕、MEMS感測器)
MEMS感測器技術這幾年突飛猛進,在拍照防抖、運動追蹤等領域也被反復提及。這類廠商在CES Asia上也是越來越常見,InvenSense可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ICM-20690,InvenSense的ICM-20690、ICM-20600、ICM-20602先後得到了Google Daydream的驗證。據了解,Oculus Rift、HTC的 Vive、HoloLens,以及國內部分VR/AR廠商都 採用了InvenSense的不同感測器。
Infinity AR
Infinity AR 雖然是一家以色列增強現實公司,但是它在中國抱到了一條具粗無比的大腿——阿里巴巴。
2016年11月,阿里耗資1500萬美元投資Infinity,成為 Infinity AR 的最大股東,擁有公司超過 22% 的股份。
在2017年1月的CES上,Infinity展示了一款與以色列鏡片公司Lumus合作的樣機。對於Infinity而言,著眼的是解決AR技術核心的SLAM演算法,而據他們稱,目前公司該項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下一步將與中國廠商合作,實現AR眼鏡的大規模量產。
Infinity中國負責人Effie Li還透露,目前已經有兩家台灣廠家已經量產,並將在夏天上市。
DreamWorld
DreamWorld位於矽谷,提供100度光學視場角和自然手勢交互的產品。
而其目前產品據稱視野可達100度的Dream Glass也將會在CES Aisa上進行展出,並在會展後進行預售。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款Dream Glass並非常見的形態,而正是青亭網此前提及過的「AR Box」一類的產品,需搭配手機一起使用。DreamWorldCEO鍾張翼透露,Dream Glass的定價將會在350美元以下,具體價格將會在之後公布。
DreamWorld是一家矽谷創業公司,成員來自Magic Leap, Meta, Nvidia, GE等AR領域公司。其創始人鍾張翼是浙江大學光學專業出身,後赴美攻讀視覺方向博士。
據了解,此前DreamWorld已經完成了200萬美元的天使輪融資。
Xenoma
這是一家研究印製電路布的公司,使用Xenoma研發的E-skin服裝。
Xenoma是孵化(拆分)自日本東京大學的一家公司,主要的產品是運用微型慣性感測器技術的體感壓縮衣——(Xenoma』s) e-skin,簡單說是一套穿戴一體化的動作捕捉系統。
研發團隊使用可拉伸的電路技術 ,在衣服上集成了 30 個以上的感測器,而這些微型慣性感測器會分布在身體的各個關鍵部位。據了解,這些感測器的數量、類型和位置,可以隨意定製。
在2017年1月的CES展會上,Xenoma已經展示了這件電子皮膚套裝e-skin,演示了監測人體呼吸、姿勢和體溫等功能,此外還可以直接機洗。據稱今年已經可以量產。
▌新品篇
在這一趴里,青亭網搜集了一些國內的公司將在CES Asia發布的新品或消息的信息。對於國內的公司,不論是從硬體還是到內容,大家都十分熟悉,我們在這里也就不做過多的贅述,直接呈上相關的信息(持續更新中)。
Pico
Pico將在本屆CES Asia上展示Pico Goblin小怪獸VR一體機在內的四款新品,其中包括尚未正式發布的Pico Neo CV版。
亮風台
亮風台將於 6 月 8 日發布呈現嶄新 HiAR Glasses。
影創科技
影創科技也將會展示兩款全新 AR 產品——New Air 和 Halo。
IDEALENS
IDEALENS兄弟公司IDEALOEYE將展示最新全景攝像機C4。
愛奇藝VR
將展出VR一體機「奇遇」。
蟻視
蟻視二代VR變形金剛定製版,據了解,蟻視已經獲得了變形金剛母公司美國孩之寶公司的形象授權。
七鑫易維
除了已推出的VR眼球追蹤模組aGlass之外,七鑫易維還將展示最新的VR Driving的Demo,即是眼球追蹤在安全駕駛方面的應用。
▌特色篇
隨著智能汽車的普及,在CES Asia上看到汽車已經不足為奇,而VR設備、VR內容、AR眼鏡也都司空見慣,但青亭網注意到,在CES Asia2017上,專門提供汽車+AR解決方案的的廠商似乎增加了不少。
在這其中,主要是圍繞汽車AR影像、車載AR技術等。除此之外,像一汽奔騰、一汽大眾、奇瑞汽車、廣汽傳祺以及寶馬等汽車品牌也結合著AR技術做起了「AR網上車展」,算是汽車營銷的一種手段吧。
其實汽車+AR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2015年,寶馬就聯合高通推出了一款專為車主配備的 AR 眼鏡,駕駛員在開車時可以通過這款AR眼鏡看到導航數據、行駛速度、限速提示和岔口信息等。只不過,目前隨著AR技術的逐漸成熟,在這個領域深耕的公司也多了起來。
除了AR+汽車,其他還包括是VR內容、底層技術、AR/VR硬體等。我們也將持續關注CES Asia的最新信息,更多信息請看中國增強現實產業聯盟簡稱AR聯盟或ARA在第一時間為您帶來詳細的報道。
⑸ 1月22日 美國迎來特朗普時代
今日5條,共1824字,建議閱讀時間6分鍾
1.特朗普就職演說:人民重新掌握政權,強調美國優先
當地時間1月20日,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在國會大廈宣誓就職,正式成為第45任美國總統。在16分鍾的就職演說里,特朗普一再強調美國優先,他表示這一天美國人民重新掌握國家的政權,美國人民要團結起來,改變美國的未來,共同見證前所未有的繁榮。對於如何實現美國優先,特朗普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一是要購買美國的產品,二是要僱傭美國的員工。此外,他還在演說中表達了對華盛頓精英階層的不滿。
對應特朗普的就職演講,上周在達沃斯論壇上,馬雲在接受CNBC記者采訪時,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對談,提問尖銳,對答精彩,再次讓我們見識到馬雲的口才和魅力。而整場對話中,最觸動外媒神經的,則是開場不久,馬雲就提出,美國不該怪中國人搶走他們的工作,如果要怪,只能怪自己,在全球化中賺的盆滿缽滿,卻花費大量資金用於戰爭和投降華爾街,而不顧國家基礎建設。
2.馬東敏回歸網路任職董事長特別助理
2017年伊始,網路管理層進行了重大的改變,繼微軟前高管陸奇加盟網路任職COO一職後,網路CEO李彥宏的夫人馬東敏也重回網路,擔任董事長特別助理一職,負責網路的投資、人力及財務工作。在上周的網路季度總監會上,馬東敏首次參加了此次會議。馬東敏向在場網路200多名員工發言說,她曾在08年之前在網路工作過,今日重歸網路,「希望可以做大家的知心姐姐。」
馬東敏還稱,網路曾經是中國互聯市值最高的公司,而這四年半的時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有太多需要復盤反思。網路內部人士分析,馬東敏重回網路,這個行為已經說明很多事情。這並非大公司的正常結構,但既然Robin作出了這個決定,他有他的難處和考慮。
這兩天朋友圈出現很多「反滴滴」的文章,繼而演變成滴滴不如Uber,網路不如Google,似乎國內產品總比不上國外的。Google雖為全球第一互聯網公司,但大多數國人卻並未體驗過其的產品,而很自然地去對比,覺得網路是如何如何的不好,這並非理性。正所謂牆倒眾人推,但願網路通過復盤,能在2017年藉助人工智慧的浪潮迎來轉機。
3.QQ天降紅包:10小時1.27億參與用戶創新紀錄
上周,騰訊QQ正式對外公布了QQ紅包在2017年春節期間的三大玩法,並宣布在春節期間派發2.5億現金紅包和價值30億的卡券禮包。1月20日小年當天,QQ「LBS+AR天降紅包」正式開搶。上線第一天,僅僅10小時內,參與用戶數就達到了1.27億,用戶中獎次數也達到了4.84億次,個人AR紅包的發送次數也達到了503萬次。
不少職場人士都已好久不用QQ,而由於我做校園市場的原因,對手機QQ一直格外關注,95後人群中,QQ的使用人數遠超微信,此波QQ紅包也算是對支付寶「五福」的回應。
4.阿里巴巴600萬美元再投AR公司,或與購物相結合
以色列財經網站Calcalist 20日報道稱,以色列增強現實鏡頭製造商Lumus已獲得阿里巴巴600萬美元的投資。這也是繼Infinity AR之後阿里巴巴在AR領域的又一次投資。Lumus成立於2000年,是一家研究可用於可穿戴顯示器的光學技術公司。其主要技術是波導顯示技術,即從屏幕邊緣將屏幕投影在一個小小的透明顯示屏上。
業內人士稱,盡管阿里巴巴目前還沒有推出相關的產品,但可預見的是,將來阿里巴巴勢必將AR與購物相結合,提供一種全新的用戶體驗。
根據20%臨界點原則,AR、VR來的不會那麼快,還需要幾年時間,可這個趨勢已驗證無疑。
5.每日優鮮1億美元C輪融資,領跑生鮮電商
1月20日,生鮮電商每日優鮮宣布完成1億美元的C輪融資。據悉,本輪融資由聯想創投和浙商創投旗下管理基金領投,騰訊、韓國KTB、遠翼、華創資本跟投,易凱資本擔任財務顧問,其中騰訊已連續3輪投資每日優鮮。每日優鮮創始人兼CEO徐正表示,2017年公司將聚焦』又快又好』戰略,繼續加大對上游供應鏈生態體系以及社區冷鏈網路的投入。
近兩年,國內各地大量便利店出現,而全球便利店巨頭7-11此前認為沃爾瑪雖然擁有低價優勢,但便利店離用戶更近,滿足用戶近距離購物需求,所以有了生存土壤。可是隨著外賣的興起,與每日優鮮類似的閃電送、盒馬鮮生、愛鮮蜂等無疑給傳統商超帶來沖擊。
有位傳統企業、年紀頗大的創業者,對我抱怨互聯網讓他每天都憂慮。但我認為商業並不分「互聯網」和「非互聯網」,只有「創新」和「守舊」、「高效」和「低效」的區別。我們千萬不要被那些媒體所誤導,覺得互聯網就高大上,不知道多少互聯網公司最後還不上一家廣告公司,而虧損的更是遠多於盈利的;反觀傳統企業,當下仍為經濟的主要支柱,要理解傳統從來不代表落後,那些守舊、低效的才代表落後。另外智能時代的到來,與其擔憂我們的工作被機器人所取締,拚命的想和機器競爭,不如多思考如何帶著機器一起奔跑!
作者孫凌,連續創業者,新銳互聯網觀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