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澳大利亞資本市場再融資

澳大利亞資本市場再融資

發布時間:2022-01-09 08:09:55

A. 為什麼那麼多企業赴澳上市有什麼好處么

澳大利亞的融資金額在全世界證券交易規模中的排名和香港差不多,有時候它第四香港第五,有時候香港第四它第五。中國企業最想上市的地方是香港,那麼既然澳大利亞的主板和香港差不多,為何不考慮澳大利亞呢?
目前赴澳洲上市具有上市門檻低、融資環境好、資本市場靈活等優勢。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ASX)的入門門檻也較低,擁有300萬澳元有形資產凈值,或三年內公司凈利潤達100萬澳元且一年內凈利潤達40萬澳元即可滿足首次公開募股上市最低要求。還有一點是,在澳大利亞上市時間短,約僅需19周。
還有重要的一點是,澳大利亞資本市場非常靈活,目前正在推動澳大利亞一地掛牌多地上市。也就是說,在澳大利亞上市同時可以申請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英國、法國、德國的交易所同時掛牌。交易所的軟體得到美國和歐盟的認可,可以實現24小時股票交易。
基於這些優勢,所以很多企業都選擇在澳大利亞上市,比如說富僑足浴、鼎盛鑫、綠城服務、中科光電、家家富的企業都在展騰投資集團的輔導下在澳大利亞成功上市了。

B. 企業並購成功案例有哪些

這里給你提供一些Intralinks平台企業並購的成功案例。Intralinks公司為遍及全球各國、各行業的客戶提供安全、創新、提高生產力的解決方案,助力高價值並購、債務資本市場和銀行交易。比如美 國桑普拉能源公司(Sem pra Energy)使用Intralinks,完成旗下未來能源控股公司(Energy Future Holdings) 重組業務, 交易金額94.5億美元。再有藉助Intralinks問答功能,瑞士 信貸銀行提升了並購流程的效率,並節省了大量時間等成功案例。官網上還有很多企業並購的成功案例, 感興趣可以網站上了解一下。您的採納是我的動力

C. 企業融資的問題,跪求答案,謝謝,會追加懸賞!

2和3不明白不過1我可以回答
用EXCEL中的POWER函數計算輸入 :
=POWER(M,N)
求以M為底的N次方
如果開N次方,就輸入1/N
年增長率如果是1.07第10年資產達到1.97倍第11年達到2.1倍

D. 澳大利亞AUSTRAC監管牌照目前的政策是什麼樣的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衍生品交易市場之一,根據聯邦儲備銀行(Reservebank)的年度調查,所有外匯產品日均交易量為1750億美金左右,另外、該國金融領域的常規基礎設施設備良好,這些常規基礎設施構成了保證金產品市場。這是一個完全成熟、監管良好的資本市場。此外,在金融市場上,網際網路在銀行和證券交易方面的利用和處理上一直具有長期規范性。

E. 澳大利亞亞太證交所ipo上市流程

所有公司在澳交所上市都須得到正式的上市許可。申請公司必須符合《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規則》中的先決條件。申請時,公司必須向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提供所需的證明文件,並繳納上市費。

1. 上市條件:· 股東人數:公開發行後至少有500名投資者;或者至少有400名投資者,但其中25%的股份有非關聯方持有。· 利潤要求:過去三年凈利潤累計不低於100萬澳元,加上過去12個月凈利潤不低於40萬澳元;或者達到資產總值要求,可不考慮利潤。· 資產要求:有200萬澳幣的有形資產凈值,或者1000萬澳元的無形資產市值。· 流動資產要求:流動資產不能超過有形資產的一半(公開發行後);或者如果流動資產超過有形資產的一半,這些流動資產必須用於符合其公司商業目標的項目,其商業目標必須在證明文件里清楚表明。· 營運資金要求:營運資金不低於150萬澳元;或者營運資金包括公司公開發行後第一年的全年預算收入為150萬澳元,公司必須在招股說明書內表明其有充足的營運資金去實施公司所表明的商業目標;或由一個專業人士提供給ASX。· 財務報表和審計報表:公司必須提供給ASX其過去三年的全年財務報表和審計報表,一份通過注冊審計師或獨立會計師審核的預計資產負債表。· 公司的章程必須符合ASX公司治理委員會列出的推薦規范。 2.上市過程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一)呈交公司招股說明書(二)注冊招股說明書(三)招股說明書注冊後,由全國上市委員會研究公司申請(四)申請獲准後正式掛牌交易。

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條件為:

1。至少有500名股東,每人投資2000澳元以上;或者至少有400名股東,每人投資2000澳元以上,且25%的股份由非關聯方持有。

2。且最近12個月凈利潤為40萬澳元;或者有形凈資產凈值為200萬澳元;或者市場資本值為1000萬澳元。

筆者除了首開中國企業「天外天」澳洲成功上市案例以來,隨後策劃了美絲邦、笑笑幼教等企業在澳大利亞證交所上市,通過多宗成功在澳大利亞上市的案例經驗總結,筆者認為中國企業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優勢有以下幾方面:

1。上市環境好,與中國聯系密切

澳大利亞在發達國家行列中是為數不多的多年保持GDP增長較快的國家,且政治環境穩定。中國與澳大利亞長期保持著密切的政治和經濟交往,華人經濟及文化已融入澳大利亞主流體系,對華貿易迅速發展。中國與澳大利亞只有兩小時時差,時間的接近將在股票市場上顯示明顯的優勢。澳大利亞股票市場較為成熟,其可信性、合作性和高效率性得到了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澳大利亞證券市場尤其擅長礦業、能源、技術和管理產權投資項目等方面的資本運作。通過在澳大利亞上市,企業可以更好地改變融資方式和融資環境。澳洲資本市場不僅適合大中型國有企業,也適合中小民營企業。如果有專業團隊的服務,中國企業平均6至12個月就能成為在世界上最穩定安全的資本市場里的國際上市公司。

2。門檻低,再融資機會大

由於澳大利亞是英聯邦國家,它的證券上市規則、交易體系和法規監管與倫敦交易所非常相似,但它的上市門檻比倫敦的主板甚至創業板(AIM)都要低。一般來說企業在澳大利亞上市後,經過一兩年發展,再到倫敦的創業板甚至主板進行二次上市,就會變得簡單容易許多。

3。新市場、新機會

澳大利亞證券市場經歷了100多年的發展歷史,相對於中國證券市場,澳大利亞證券市場無疑是一個成熟的市場,對於中國的企業和投資者而言,它卻是一個值得關注和了解的新市場。

4。上市成本低,等待時間短

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的上市成本相對香港來說要低,一般佔到融資額的5%—10%(取決於融資額的大小),其中包括承銷商、律師和會計師費用及交易所收費。澳大利亞上市所需時間取決於項目的復雜程度。一般來說,如果上市申請材料(行情 專區)符合上市條件,從公司遞交上市申請到得到澳大利亞交易所有條件的批准只要4—6個星期的時間。

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擬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必須得到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的許可。申請正式上市的公司需符合《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規則》中的先決條件,在申請時,公司必須向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提供所需的文件,證明符合《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規則》,並繳納上市費。擬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首先應聘請顧問,包括:

1。律師、承銷商、會計師及企業顧問等,與聘請的顧問進行協商,做好上市的准備工作。

2。公司應編制並提交招股說明書,招股說明書的內容包括公司的資產、債務、收益和業績報表,財務會計報表的編制應參照國際會計准則,招股說明書的提交對象為澳大利亞證監會(ASIC)與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ASX).

在向澳大利亞證監會提交招股說明書後的7天內,公司應向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書,並由其審核,獲得核准後,股票即可上市。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的IPO期限平均為6—8個星期,而整個上市流程大約在半年至一年間。

F. 金融市場「融資」有幾種方式,他們區別在什麼地方

資本市場不僅包括狹義的證券市場,而且包括以下多種形式:
1、國內證券市場:事實表明,近期中小企業上國內證券市場的數量增多、進程加快;另外,將來計劃推出的創業板市場更為中小企業進入證券市場打開了通道。中小企業可關注這一市場,了解相關政策規范,積極創造條件,爭取進入國內證券市場。
2、香港創業板市場:香港創業板創辦於2000年,雖經幾年運行,香港創業板的市場規模、單項發行融資額及二級市場運行狀態均不理想。香港證監部門目前仍積極鼓勵內地民企、特別是中小科技企業到香港創業板上市;如果中小企業資產質量較好,產品科技含量較高,有一定的現金流,願意支付約占融資額1/4至1/8的中間費用,仍可將該市場作為融資的途徑。
3、海外創業板:除了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之外,新加坡、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等國,均設立了針對中小科技企業上市融資的創業板。一些新興市場,如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地的創業板,十分歡迎中國內地的科技企業上市。從已在這些市場上市的內地企業看,盡管門檻較高、手續復雜,但融資的額度相對較大,通過增發及配股再融資的機會較多,市場表現較好,並有利於上市公司擴大當地的影響,產品進入當地市場。
4、產權交易市場:產權交易在國內方興未艾,各地都設立了股權、資產交易的中介市常產權交易比較規范,對出售的資產、股權均有相應的價格評估體系,交易方式基本市場化。中小科技企業為了解決資金緊缺,可將部份股權專利(無形資產)及有形資產在產權交易所掛牌,既可以解決企業內部資金緊缺,增加現金流;又可以為進一步的資本市場運作打好基矗
5、上市公司並購: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面臨產業轉型或升級,需要以募股資金去發展科技含量高的新項目。相比之下,通過並購整體條件較佳的中小科技企業,比新上同類項目投資盛見效快。因此,符合上市公司收購條件的中小科技企業,可積極與有產業關聯度的上市公司接觸,尋找其收購股權或資產、專利、項目的機會。中小科技企業藉此途徑,不僅可以為自身發展開辟一條融資渠道,也達到了間接上市的目的。
6、大型集團公司託管:中小科技企業可與產業關聯度高、產品原材料處於上、下游關系或技術、資源共享的大型集團公司(國企或民營)建立委託關系,即將自身納入該大型集團公司的管理「系」內,在資金、技術、信息、市嘗人才等要素方面充分共享。
7、發行企業債券:企業債券用途多為新建項目,利息高於同期銀行利率、期限為二至三年。市場上一般大型企業發債較多。中小型企業如果有盈利較高的項目、資金需求量較大,可以採用這種方式融資。關健要解決債券的包銷、利息支付、如期償還等具體問題。
8、發行信託產品:信託產品是近兩年市場的熱門品種,一般委託信託投資公司向民間私募,用於一些大型的基建項目,給投資者的利率高於銀行同期利率,另需要向信託投資公司支付信託傭金。信託產品屬於金融創新品種,中小科技企業如果有成熟的發展項目及良好的盈利模式,可嘗試用此方式委託投資公司協助融資。
9、資產證券化:中小企業將資產抵押給投資銀行(證券公司或商人銀行),由投資銀行發行相應等價的資產證券化品種,發券募集的資金由中小企業使用,資產證券化品種可通過專門的市場進行交易。
10、資產股份化:中小企業可以根據公司資產實際,將凈資產作為股份劃分,採取MBO(管理層持股)、ESO(員工持股)及向特定的股東發售股份的方式募集資金,並實現股份的多元化。

G. 為何美國科技公司愛去澳大利亞上市

說起海外上市,人們首先會將其與大公司、大集團相聯系。然而,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簡稱:ASX)低門檻的上市要求卻顛覆了人們固有的成見,顯得更「平易近人」,其更精簡的上市規則和更多樣的上市方式,讓中小企業同樣具有海外上市的途徑和可能。

為什麼美國科技公司都愛去澳大利亞上市呢?這些公司不僅可以以更高的價格在澳大利亞籌集資金,還可以更容易地吸引新聞界和分析師的注意力。這一現象在2015年達到頂峰,其中有七項美國科技名單。對澳交所高科技板塊來說,2016年是碩果累累的一年。這一年裡27家企業完成首次公開募股,總融資金額達6.5億澳元。

上市門檻特別低。ASX類似我們的主板,它的上市門檻是只要3年獲利600萬元人民幣。ASX業務發展經理Josh Collard說:「如果你想在美國上市,沒有10億澳元(7.57億美元),在這么大的池塘里你真的是一條非常小的魚,如果你對於美國的公共市場來說太小,但又有興趣上市,那麼我們相信ASX會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場所。」

澳大利亞資本市場非常靈活,目前正在推動澳大利亞一地掛牌多地上市。也就是說,在澳大利亞上市的同時可以申請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英國、法國、德國的交易所同時掛牌。交易所的軟體得到美國和歐盟的認可,可以實現24小時股票交易;

很多矽谷科技界人士認為,我們在澳大利亞上市很奇怪,但是當我們解釋所有的優勢時,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天才的想法。大多數評論家擔心,上市公司未經測試,為不了解投資者提供風險。外國技術公司也很年輕,未經證實,收入少。而Aquabotix在2016年獲得了110萬澳元(832,282美元)的收入,其同級的Droneshield在2015年前9個月的收入中上市,收入為124,000澳元(93,821美元)。

赴澳交所跨境上市的公司的數量不斷增加,這是值得關注的又一重大趨勢。澳洲市場地位顯赫,世界上最大的幾個投資基金池,它有其一,並且是亞洲最大。並且大部分涉及股票配置的基金都受令須投資於澳交所上市企業。(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H. 我想去買一些香港的股票,怎麼做呢

港股投資指南;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天津濱海新區為我國境內個人直接對外證券投資業務試點,居民個人可在試點地區通過相關渠道,以自有外匯或人民幣購匯直接對外證券投資,初期首選香港。此前,中國境內居民只能通過機構投資者間接投資海外證券市場。為幫助廣大投資者投資港股,新浪財經特地整理最新港股投資指南,供網友參考。[進入港股頻道] 相關:[新股民入市攻略] [B股投資指南]

為何要投資香港股市
第一,香港股市與大陸股市相比,香港市場更加成熟和規范。香港股市建立於1866年,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香港是小型開放的自由經濟體系,擁有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體制,同時具備高度嚴格、規范的監管法律體系,明顯強於其他市場,有效地保護了廣大投資者及中小股民的權益。在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憧憬下,資金正源源不斷流入香港股市。
第二,H股和A股相比,考慮到香港發展內需拉動優勢明顯,2007年回歸十周年紀念,及2008年北京奧運會景象,香港作為大陸投資反映的晴雨表,H股的預期上升空間更大。能經過香港聯交所批准上市的公司,更是一些大陸資質非常好的公司,相對國內股市的上市公司,投資風險系數更低。[全文]
和A股比較 香港市場優勢總結
香港上市費用較高,但時間周期較短,再融資方便。
法律監管嚴格,信息披露透明,停牌制度靈活。
香港市場對IPO融資承受能力強,優質公司持續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交易品種豐富,交易實行T+0,無漲跌停板,有強大的做空機制。
仙股、細股很多,一旦公司基本面出現改觀,股價上升空間巨大。
香港新股發行照顧中小投資者。[全文]

什麼人適合進入香港市場
第一、手裡有外幣的朋友。存在銀行的外匯可以直接打到香港市場進行股票交易買賣。保守的可以購買香港市場中的藍籌股,如匯豐銀行,這類股票每年都在穩步增長,在香港有種習慣,就是在小孩剛出生的時候為孩子買幾手藍籌股,等到小孩子長大了,用這筆錢來供他念大學。相比放在銀行,除了交利息稅,還要擔憂通貨膨脹更合適。
第二、喜歡申購新股和初學炒股的朋友。憑借成功吸引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等航母企業進行大規模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今年香港超過紐約,成為僅次於倫敦的全球第二大IPO市場。這就意味著在香港每天都有幾支新股要發行。眾所周知,初入股市都可以從買賣新股開始,但是國內股市由於一些不言自明的原因,絕大部分人都無緣新股,而香港區政府的政策就是照顧中小股民,調高中小股民中簽率,可以「一人一手」,買到新股的比率比起大陸十倍提升。隨著A+H的股票越來越多,同一股票在兩地反映出巨大的套利機會。

新股發售信息獲取方式
第一,大眾傳媒:刊登招股文件的報紙(英文報紙為南華早報,中文報紙主要為香港經濟日報、信報)。
第二,官方渠道:香港聯交所的主頁。
第三,理財顧問:詢問股票經紀。
內地股市與港股為何聯動
隨著我國A股市場股權分置改革的陸續完成以及QFII快速進入內地市場,內地證券市場的國際化進程逐步加快。在宏觀環境趨好、人民幣升值、股價聯動和資金融合等幾方面因素的作用下,香港股市和內地股市之間的「一體化」趨勢日趨明顯,其特徵和風險特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香港與內地日益緊密的經濟聯系和香港的區位優勢,使得香港證券市場的「內地化」趨勢進一步增強。
二、兩地股市「一體化」趨勢不僅表現在A股指數與恆生指數、國企指數、紅籌指數的相關性上,同時也表現在A股和H股價格的聯動性上。
三、香港資本市場作為亞洲和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與全球各大市場具有較高的關聯性,內地與香港股市的聯動性增強,使得內地股市「國際化」的趨勢進一步增強。內地股市波動與國際股市波動的相關性增強,這一點從今年2月27日A股大跌而引發的世界股市波動可見一斑。
四、盡管內地與香港兩地資本市場不斷融合、「一體化」的趨勢日益明顯,但由於市場分割和外匯管制這兩個制約因素的長期客觀存在,以及由於在機構、制度、投資者的基本構成、產品與工具等方面的差異將在較長一段時間繼續存在,使得A+H公司的股價差不可避免。這就為市場參與者利用這些差異進行套利提供了機會,從而使得兩地資本市場間的互動和短期風險更為明顯,也使得內地資本市場具有了全新的風險特性。[全文]
套利故事:A君與H君
在亦舒的言情小說中,對女主角常有這樣的戲語:「A君與B君,哪一個才是真命天子啊」?借用到我們股市中,A+H股的股票漸多,A股市場與香港市場的監管上有區別,於是A君與H君之間的套利機會隱約可見。[全文]
相關港股網站:新浪港股頻道
財華社
順隆集團
華富財經
阿斯達克財經網

方法一:開立個人境外證券投資外匯賬戶

居民個人直接投資境外證券的投資規模不受年度5萬美元的購匯總額限制。試點初期,投資者可投資香港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交易的證券品種。投資者應在中國銀行天津分行開立個人境外證券投資外匯賬戶,並委託其在香港中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開立對應的證券代理賬戶。 [全文]

方法二:直接開港股賬戶

如何辦理港股開戶手續
目前,內地居民在香港開設港股賬戶非常簡單,只需要備齊證件護照,或是通行證加身份證,附帶一張能夠證明戶主常駐地的水電繳費單,就可以在香港的任何一家銀行或證券行開設港股賬戶。[全文]
具體開戶程序(以招商證券香港公司為例)
一、資料准備
1、居住地址證明:香港證監會要求港股投資者必須提供現居住地址證明,以此保證投資者能夠收到證券公司郵寄的資料。
2、身份證及復印件
二、簽署開戶文件
1、客戶在招商證券(香港)職員的見證下填寫個人基本信息資料,並簽字。
三、開戶資料送達
收到客戶開戶申請並審核合格後,會為客戶開設股票交易賬戶和渣打銀行專用信託戶口。並通過簡訊、EMAIL、開戶信等方式將賬戶送達。[全文]

在國內如何操作港股交易

1、通過香港駐內地的經紀公司開通香港股票帳戶,方能對H股進行操作。推薦大福證券(香港第二大券商)、凱基證券、恆豐證券、中行香港等等。
2、目前,除在試點地區開戶外,一般都是通過港立的經紀公司開戶,所以,這些經紀公司會代理款項的轉入轉出。具體細則每個經紀公司是不同的。
3、開戶後,通過軟體、網上交易或電話交易直接進行港股的買賣。[全文]

股票交易過程會產生哪些費用成本

港股的交易費用十分復雜,包括傭金、交易所費用、政府費用、轉手過戶費等費用等。(參見:港交所網站),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每個券商的規定均有所不同,以下以招商證券香港公司為例說明。 服務項目 收費 備注
經紀傭金 最低HK$100 *
印花稅 按成交金額每HK$1,000收HK$1.00 由我司收取轉交聯交所繳付,香港特別行政區費用
投資者賠償徵費 免費
*
交易徵收費 按成交金額之0.005% 由我司收取轉交聯交所
交易費 按成交金額之0.005% 由我司收取轉交聯交所代客繳付證監會費用
股票中央結算交收費 免費 沽出或購入股票經中央結算、處理買賣股票費用
股票託管費 免費 存在我司託管費用

港股交易時間及交易規則

交易時間:
周一至周五:早市 10:00-12:30 午市 2:30-4:00;周六、周日及香港公眾假期休市。[全文]
交易規則:
1、港股買賣可做T+0回轉交易;
2、實際交收時間為交易日之後第2個工作日(T+2);在T+2以前,客戶不能提取現金、實物股票及進行買入股份的轉託管。 [全文]
相關:[全部港股列表] [藍籌股] [紅籌股] [國企股] [創業板列表]

港股與A股的區別

比較項目 港股 A股
交易規則 T+0,當天買賣次數無限制 T+1
交易手段 網上交易為主,可電話委託 基本相同
股票透支 可透支,當天買賣不計息,隔夜收息 無
交易品種 品種豐富,股票、恆指期貨、期權、認股權、對沖基金
品種較單一,股票、基金、權證
漲跌幅度 無漲跌幅限制 有
沽空交易 股票、期貨、期權、認股證舉可實行沽空獲利 認沽權證
流通深度 自由體系市場,國際游資自由進出,交易活躍 市場相對封閉
新股認購 券商提供1:9融資額度,中簽率高,基本人手一份 中簽率比較低,券商不提供融資額度
派息情況 優質公司眾多,公用股、地產股及銀行股派息普遍較高,最高年息可達4.8%以上 優質公司相對較少,市盈率高,股東回報率偏低,派息不穩定

內地與香港股市術語對照

A股
港股

做多
做好

做空
做淡

多方
好友

空方
淡友

跳空
裂口







ST 股
垃圾股

補漲股
落後股

級差股
質差股

修整
調整

箱體
某范圍內橫行

低估值港股:下一座金礦

「如果允許基金公司發行投資於香港股市的基金,我一定主動要求管理。」盡管銀行系QDII獲准投資境外股票的消息與基金公司沒有任何關聯,但仍讓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興奮不已。興奮的原因在於,大部分「A+H」上市公司的H股股價低於A股股價。上證指數從2005年最低點至今漲幅已超過300%,A股市盈率明顯高於香港股市。[全文]

王愛國的港股三招

杭州的王愛國(化名),投資港股已五年。2006年他的總收益達到60%。談起自己的港股心得,王愛國說套路主要有三招:套利、跟機構、打新股。2001年,王愛國趁一次香港旅遊的機會,開始了他的港股生涯。一開始,他將自己的投資范圍限定在中資股,特別是H股。
2006年11月24日,新華制葯(000765)A股開盤後迅速飈升,十幾分鍾的漲幅便近4%,王愛國隨後在H股以1.25港元買入,當天在1.3港元拋出,賺4%。緊接著11月27日,北人股份(600860)A股跳空高開,約20分鍾便沖擊漲停,他便馬上打電話給經紀,在H股開盤時段以1.75港元買入10萬股,當天又以1.83港元賣出,轉眼賺了5%。這種A、H股套利,王愛國一般是超短線操作,充分利用香港市場「T+0」特點,炒H股落後的時間差。[全文]

資金出去容易回來難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分析師蔣健蓉指出,在目前我國外匯儲備高企、國家鼓勵對外投資的情況下,內地資金要出去還算比較容易,但是投資者的資金要想獲利「回歸」難度就非常大。她舉例說,現在很多公司在港設有分公司,在年終結算把香港分公司利潤合並報表的時候,就非常麻煩,要層層審批。[全文]

投資港股存在風險

有專家提醒,居民個人資金獲准出海投資證券無疑是我國外匯管理體制的一項重要進步,但就居民個人來說,進行海外投資的時候還是需要多思量。首先是必須考慮到匯兌風險問題,目前人民幣升值預期仍然存在,即便不考慮證券市場的波動,選擇境外投資本身就面臨著匯兌損失。[全文]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blank/ggtzzn.shtml

內地個人可借道銀行投資港股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7日 21:41 CCTV《經濟信息聯播》
有人在國內投資A股,也有人一直想買香港、美國等境外的股票。現在,這個機會來了,自從銀監會、放開商業銀行、投資境外理財產品的、投資范圍之後,昨天,國內第一款、直接投資港股的理財產品問世了。

與此前部分銀行推出的投資境外債券、股票指數等境外代客理財產品不同,交通銀行的這款產品十分類似基金,它可以代替客戶直接投資香港股票。像中石油、建設銀行、中國電信等H股紅籌股票都是它的投資對象。投資起點是銀監會規定的下限30萬元。投資者可以用人民幣或港幣、美元、歐元、日元、澳大利亞元投資。

交通銀行個人金融產品部副總經理劉立志說:「開頭第一段+收益率。。。。。。第一天賣了5000萬元。」

和自己買賣股票不同,選擇了這樣理財產品,投資者自己是無法選擇具體股票的,是由銀行選擇並投資。

交行表示,為了規避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投資風險,交行這款產品採取的是與澳大利亞元掛鉤,交行表示,雖然人民幣兌美元一直在升值,但澳元對人民幣匯價卻一直堅挺,可以有效規避匯率風險。記者還注意到,雖然這款產品聲明中只保證了本金100%不損失,但根據合同條款,它在投資開始6個月時將先行派發8%的紅利,也就是說,即使半年時交行的投資虧損了,但投資者依舊可以保證得到8%的收益。

據了解,招商銀行(41.71,1.22,3.01%)、光大銀行、民生銀行(16.04,0.58,3.75%)等的新型QDII產品的研發也已接近尾聲,將於近期推出。

中國百姓可買外國股票了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 11:20 環球時報

可用自有外匯,也能以人民幣兌換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海洋

從5月1日起,中國老百姓的投資組合里,將可能出現美國股票、歐洲債券等洋玩意兒,中國老百姓購買外匯的額度,也將放寬到2萬美元了。這是中國人民銀行4月13日在新的外

匯管理政策中宣布的。新政策大大放寬和簡化了國內機構和公眾購匯、投資的限制。美國《華爾街日報》評價說:這次的政策調整意義重大,「為中國居民進行境外投資開辟了一條通道……影響可能不亞於去年的人民幣升值」。

每人每年可買2萬美元外匯

新政策中,與老百姓直接相關的是,個人購匯額度提高,手續簡化。新政策規定,對境內居民購買外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每人每年可購買2萬美元或等值外匯,這個規定對於中國居民今後留學、旅遊、投資都有好處。現在出國要拿護照才能買6000美元外匯,以後拿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向銀行說明用途後就可購買2萬美元了。

公眾最關注的境外投資問題,根據已公布的政策,個人可以使用「自有外匯」,委託證券機構代理購買境外的股票、基金等,也可以通過銀行,將自己的「人民幣資金」換成外匯後投資境外固定收益類產品,但具體額度是多少,如何操作,目前還不明朗。外匯管理局官員對媒體表示,將會在5月份以後陸續出台一些實施細則。金融專家普遍認為,對機構境外投資的真正放行時間應該「是下半年、接近年底的時候」。

企業:行政審批手續大大簡化

對於企業用匯而言,變化來自於行政審批手續的簡化,沒有業務的延伸。新政策規定,企業經常項目外匯賬戶由「事前審批」改為「事後備案」,提高賬戶限額並可提前購匯;簡化服務貿易售付匯憑證並放寬審核許可權。

一位從業近30年、不願透露姓名的外貿企業老總16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國家針對企業用匯的管理是「逐步放開的」。早些年,外貿企業貿易用匯手續很煩瑣,要先拿合同到外匯管理局審批用匯額度,然後去銀行辦理購匯,全部手續辦下來要花一個多月的時間,現在是一周左右,「五一」之後,就會更加便捷了。

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機構:影響最大

相對來說,這次外匯新政策影響最大的還是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機構。新政策允許符合條件的銀行,集合境內機構和個人的人民幣資金,在一定額度內購匯,投資境外固定收益類產品;允許符合條件的基金管理公司等證券經營機構,在一定額度內,集合境內機構和個人自有外匯,用於在境外進行包含股票在內的組合證券投資;允許符合條件的保險機構購買外匯,投資於境外固定收益類產品及貨幣市場工具,但購匯額要控制在「一定比例」之內。

對此,業界簡稱為QDII(符合條件的境內機構投資者)政策。最近兩年來,機構投資服務商一直在躍躍欲試,想用境內外匯到境外投資,國內高層也多次放話,將開放QDII政策。但參與國際資本市場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以及這些風險可能對國內經濟帶來的沖擊等因素,是QDII政策延遲到現在才出台的重要原因。從目前的政策來看,還需要出台很多配套措施及實施細則。例如,現在的「一定額度」到底是多少?什麼樣的機構才符合QDII的條件?配套監管政策底線在哪裡?在這些問題明朗之前,機構投資者只能「繼續准備著」。

是國家「藏匯於民」政策的具體體現

外匯管理局的政策剛一出台,就受到海內外各方的密切關注。國內證券投資機構首先表達了「樂見其成」的積極態度。記者隨機采訪的三家國內知名證券公司都表示,「正在對政策進行研究」,分析相關細節和可能的業務模式。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說,新政策可為國內機構和個人提供更多投資機會,資金的有序流出也可緩解人民幣壓力。來自銀行業的金融專家譚雅玲認為,這是國家「藏匯於民」、釋放外匯儲備壓力的具體政策體現,對國內金融改革有好處。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周茂清研究員認為,這項新政策是中國實行外匯管理市場化的重要步驟,今後還要做更多的事情。針對中國外匯管理制度,周教授提出了四點建議:外匯幣種結構合理化,適當減持美元;外匯儲備實物化,如用於增加能源戰略儲備等;外匯管理市場化;國際收支平衡化。

在外匯管理市場化方面,周茂清建議,在目前的基礎上,繼續降低國內機構和個人持有外匯的門檻,增加機構和個人外匯投資工具,同時增加市場風險對沖工具,讓原來由國家獨自承擔的風險,交給公眾和機構共同承擔,也就是由市場承擔。另外,應該由政府和機構成立外匯基金,向公眾開放,支持和鼓勵國內企業到國外投資能源儲備型、科技創新型項目。「這種基金也將為國人提供很好的外匯投資方式。」

美國股票市場投資者結構分析及啟示

--------------------------------------------------------------------------------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 牛犁 張亞雄

根據美聯儲最新季度資金流動報告顯示,截至2001年三季度,養老基金、共同基金及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持有美國股市總股本的46.7%。而截止到2002年6月,我國有56隻證券投資基金,其中開放式基金5隻,基金總規模936億元,占滬深兩市總流通市值約6%,僅為我國8.3萬億元居民儲蓄的1%強。比起美國,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無論數量、規模都相差甚遠。因
此,社保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在我國證券市場不斷成熟的過程中,將會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一、美國股票市場投資者結構分析

1.美國股票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導

美國機構投資者佔美國總股本的比重由1950年的7.2%上升到2001年三季度末的46.7%。其中,養老基金由0.8%上升到19.8%,共同基金由2%上升到17.9%,保險公司由3.3%上升到7.3%。

2.養老基金是美國最大的機構投資者

截止2001年三季度末,養老基金持股規模為26916億美元,為美國股票市場最大的機構投資者。其中,私人養老基金持股15913億美元,政府養老基金持股11003億美元。從1990年至2000年十年間養老基金持股規模增長了2.1倍。

3.共同基金持股規模增長速度最快

截至2001年三季度末,美國共同基金持股24420億美元,僅次於養老基金,為美國第二大股市機構投資者。近十年來共同基金發展異常迅速,共同基金持股規模由1990年的2332億美元增長到2000年的32508億美元,增長了12.9倍。

4.個人投資者比重呈下降趨勢

在美國股票市場上,個人投資者持股比例呈明顯逐年下降趨勢。美國個人和非營利組織持股比重由1950年的90.2%下降為2001年三季度末的40.2%。

另外,截至1998年末,美國通過共同基金、養老基金以及退休儲蓄賬戶等進行持股的個人投資者共有8400萬,約佔美國總人口的30.2%;而個人直接持股的投資者有3380萬人,僅佔美國總人口的12.1%左右。

從1989年至1998年十年間,美國全部個人股票投資者增長了60.6%,而個人直接投資者僅增長了25.2%,這說明美國居民通過基金等方式間接投資的增長明顯快於直接投資。

5.美國通過其金融優勢推動金融市場全球化

由於美國制度規范和投資環境良好,並有發達的金融市場和交易工具,因此美國藉此大力推進金融市場全球化。2001年三季度末,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國股票15244億美元,佔美國總股本的11.2%。而美國持有外國股票13684億美元。這種投資結構使美國尋求到最大的經濟利益。一是通過對外投資把美國企業的觸角滲透到全球的各個角落,尋求全球市場開放的最大利益;二是通過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組合世界各國的優勢產業,既解決海外投資可能帶來的本國資本空心化問題,也有助於增加就業和產業多元化發展。

二、美國股票市場投資者結構對我國的啟示

1.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

從美國股票市場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機構投資者逐漸成為股市的主要力量,而個人投資者比重在明顯大幅下降。而且,個人通過基金等方式投資股票的比重也在加大。因此,我國應逐步放寬對包括社保基金、保險公司在內的各類機構投資者的入市限制,使養老基金、保險基金等逐漸按比例投入股市,既可增強證券市場的穩定性,又可活躍證券市場。

2.重點發展開放式基金

目前,我國股市投資者結構主要是以中小投資者為主,他們投資股票沒有優勢,尋求新的投資渠道就成為關鍵,而開放式基金無疑是中小投資者的最佳選擇。積極籌建共同投資基金,並把社會各階層的閑置資金集中起來,形成金額較大、相對固定的長期投資基金,增加股市中機構投資者的比重,解決目前股市投機的問題。

另外,開放式基金大都通過銀行儲蓄機構的經營網點出售,它不僅是對股市存量資金的再調整,可以避免封閉式基金對股市資金的「擠出效應」,還可以給股市帶來巨大的增量資金。中小投資者在調研分析、資金等方面都處於劣勢地位,因此,開放式基金的推出是證券市場發展的明智選擇。

從美國股市歷史來看,共同基金等開放式基金不僅資金額占絕對優勢,而且發展速度很快,封閉式基金持股比例十分有限,而且呈明顯的縮小趨勢,美國股票市場封閉式基金的持股比例由1950年的1.1%降為2001年三季度的0.2%。因此,借鑒美國經驗,我國應重點發展開放式基金。

3.借入世東風大力發展中外合資基金

WTO的核心原則是市場開放。中國在加入WTO以後將按協議向世界開放包括商品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在內的市場。包括證券投資基金在內的我國金融服務業也將逐漸對外開放。美國的證券投資基金佔全球證券投資基金的60%,因而對全球投資基金發展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我們首先必須積極研究國際化對我國基金業和股票市場發展的總體影響;其次要加快中外合作基金的發展步伐。

I. 2021瑞典資本市場目前現狀如何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J. 金融危機什麼時候能擺脫金融危機主要是什麼造成的為什麼會造成呢難道就沒有什麼措施嗎

林崗(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美國金融危機引起了全球的關注,它對中國會有什麼影響呢?這一點需要我們好好研究。美國發生金融危機,消費傾向肯定會下降,對我們的出口需求會減少,這會影響我國的出口,但我覺得這個也沒什麼。我們應該把目標更多地轉向國內,拉動國內市場,不必過分依賴國外需求。

王廣謙(中央財經大學校長):關於這次美國的金融危機,有人說是1929年之後最嚴重、最大的危機,影響到了全球。我個人認為雖然很嚴重,但對嚴重程度的估計似乎還是放大了一點。它真實的影響是在金融領域本身,對美國實體經濟的影響還沒有那麼大。

美國幾家大的金融機構破產倒閉了,我把這看做是一次重組。金融危機本身就是一種自我調整的方法,不一定是災難性的。金融危機發生後最嚴重的問題是失業,這會帶來很大的危機。

這件事給我們未來的經濟發展敲了一個警鍾。美國發展到今天出現金融危機,可以說是美國社會調整的一個過程,它像發高燒一樣,不能說美國經濟現在整體都不行了,美國還是很強大的經濟實體。

大家都說金融是核心,金融作用很大,把金融的地位看得很高。我不贊成過分重視金融而輕視其他,我認為還是實體經濟在先,應該把實體經濟、真正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對中國的經濟增長我完全有信心,增長10年、20年應該沒有問題,因為中國還不發達,還需要發展,因此投資會大量上升,從而刺激經濟增長。

李揚(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所長):我認為目前的危機還在金融領域,實體經濟還沒有受到特別大的沖擊。當前的問題固然表現在金融領域,但解決方案還是在實體經濟。要想使目前這種形勢穩定下來,首先要穩定實體經濟。

金融危機還在展開。我談幾點看法:1、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金融有過度發展、自我服務的傾向。很多理財產品純粹是生造的。我不是說不搞金融創新,而是金融創新一定要密切聯系實體經濟。2、最近幾年債券市場規模很大,與企業相關、居民相關的債券不夠發達,與金融機構相關的債券則大大膨脹,可就是到不了實體經濟中去。今後需要思考,傳統金融和現代金融應保持怎樣的關系?3、關於金融業發展市場化的問題。這次危機告訴我們,迅速市場化可能是有問題的。次貸危機宣告了新自由主義的終結。新自由主義就是主張完全市場化、放鬆管制等。中國這次倖免於難,上次亞洲金融危機也倖免於難,這與我們謹慎的市場化有關。此外,金融業在相當程度上是一個公共行業,因此在金融業完全推行市場原則可能不是最好的模式,應當給政策性金融保留一些地方。

吳曉求(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在我看來,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金融在現代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是不可動搖的。我們的資源都在越來越金融化,如果不把握這種趨勢,總想慢慢回到實體經濟,那是很危險的。首先,目前的資源已經很金融化了,你不做金融別人要做,因此必須了解它;其次,財富也很金融化了;第三,經濟的增長無論是增量資源還是存量資源,都越來越多地依賴於金融體系的配置。增量資源的配置主要依靠傳統商業銀行,存量資源的再配置和優化則是通過資本市場來完成。經濟增長是通過資源配置來完成的,如果不注重這兩種資源配置機制,經濟增長就會非常緩慢,質量和效率也差。所以,不能因為風險來臨了,我們就懷疑金融。

這場金融危機是一場災難,但是新的金融模式一定會從中產生。金融體系有一種功能就是幫助全社會來分散風險。沒有這種機制,經濟增長會很麻煩,經濟發展會沒有效率。現代金融體系通過各種產品的設計在分散風險的同時,也創造了財富的增長模式。人們一般都認為金融體系沒有財富創造功能,只有資源配置功能、媒介功能,這是不對的。事實上,金融具有財富創造的功能。

馬君潞(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此次國際金融動盪對我國沒有那麼嚴重的直接影響。由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所引發的世界性的經濟衰退,則會對中國的經濟造成影響。因為,前一階段的經濟增長模式,一是靠投資,二是靠出口,這意味著我們跟世界經濟的波動性是高度一致的,國際金融動盪會引起國內經濟的調整。我們不能就金融論金融,它一定跟實體經濟有關,一定會影響實體經濟。我們目前最重要的,是應該在實體經濟領域,搞好產業結構的調整、技術水平的升級,等等。另外,我國的中小企業現在十分困難,尤其是在目前人民幣匯率升值,產品成本大幅度上升,而且出口市場不好的時候,應如何來加以調整?我認為綜合配套改革很重要。

雷達(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從美國次貸危機到現在,只是在金融領域出現了問題。在金融領域當中,也只是投行出現了嚴重問題。美國IT行業是在投資銀行的支撐下發展起來的。當新技術革命放緩以後,投行在供給方面不能有太大作為的情況下,便承擔了房地產的金融支撐,而美國的房地產需求很難向世界其他市場轉移。從這一點來講,美國的投資銀行肯定會出現向商業銀行的回歸,但不是回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商業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從金融學的角度來說,只有當證券市場充分發展,有充分的准備手段,有充分的衍生工具的時候,我們才能找到商業銀行或是貨幣市場無風險利率的存在。

葉永剛(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不少人認為現在是衍生金融工具搞多了、搞快了,我不這樣認為。美國的金融市場是充分發展的,這個市場我們還沒有,還不如別人,對這個市場我們也不夠熟悉。我們選擇了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由價格信號來配置資源的,其實價格信號也是一種風險信號,而金融衍生工具能夠鎖定未來的價格。我認為,金融市場建設得越快,這個國家就越安全;越是關起門來,就越不安全。此外,我們的金融監管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現在我們只是微觀的監管體系,只是事後的監管體系。金融監管體系要從微觀到宏觀、從金融機構到企業到政府到個人構成一個整體體系。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資本市場再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現在民生信託值得去嗎 瀏覽:65
10000寮國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278
你家的理財年收益率是多少 瀏覽:707
可以融資開一個奶茶店嗎 瀏覽:811
借殼會和再融資相沖嗎 瀏覽:288
如何快速融資30萬 瀏覽:804
大學生創業貸款電腦 瀏覽:467
p2p理財和基金哪個好 瀏覽:286
光大銀行保險理財產品有哪些 瀏覽:286
投資理財教程 瀏覽:995
黃韋中股票 瀏覽:11
第一套朝鮮幣價格 瀏覽:448
今日烏魯木齊鋼坯價格 瀏覽:559
信託投資房地產限制 瀏覽:674
銀行定期理財產品收費 瀏覽:335
10的後置傭金 瀏覽:788
少兒平安福保險傭金是每年返嗎 瀏覽:294
期貨交易36記 瀏覽:39
抖音傭金幾個點 瀏覽:498
usdjpy求雙向匯率 瀏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