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粵出台12條政策措施,助文旅體業渡難關穩發展
南方網訊 日前,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省體育局聯合印發了《關於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促進文化旅遊體育業平穩健康發展 擴大市場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政策措施》),推出12條政策舉措,從指導文旅體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精準幫扶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大力提振文旅體消費市場以及保障文旅體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等方面精準施策,幫助全省文旅體業渡過疫情難關,提振發展信心,擴大市場消費,實現平穩發展。
在條件允許情況下,提早謀劃「五一」等節假日區域文旅體消費
《政策措施》提出,廣東將督導各地嚴格按照疫情分級分區精準防控要求,分類指導景區等文旅體企事業單位有序復工復產,鼓勵疫情低風險地區幫助文旅體企事業單位按有關要求積極復工復產,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提早謀劃「五一」等節假日促進區域文旅體消費舉措。
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方面,廣東今年將通過扎實有效的組合政策和真金白銀的補助。一方面,全面落實中央和省減稅降費、金融支持、社會保障、租金減免等減負政策,如落實企業從事文化旅遊體育服務等生活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徵收率和預征率由3%降至1%等政策;積極搭建文旅體投融資對接平台,落實與金融機構簽訂的合作協議,鼓勵金融機構靠前針對性開展信貸支持服務等,幫助文旅體業輕裝上陣。並在此基礎上,調整優化相關資金使用方向,統籌安排4億元省級財政資金專項用於支持文旅企業應對疫情、緩解生產經營困難。另一方面,加大對場館、園區租金的減免力度,如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受疫情影響較大不能正常經營的文旅體民營承租企業免收2020年第一個月租金,第二、三個月減半收取;對疫情期間向園區內企業減免租金的重點文化產業園區運營管理機構,視情況給予適當補貼等。
精準幫扶受損行業,加大文體基礎設施建設
針對全省文旅體業受疫情影響和沖擊實際,此次出台的政策舉措中精準幫扶住宿業、旅行社、景區、度假區、文化娛樂場所、廣播電視、電影、新聞出版、演藝、文化產品批發零售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對相關企業給予貸款貼息支持等。如針對疫情期間全省電影業受重創的情況,提出繼續安排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補助符合條件的影院,適當加大對電影企業、重點項目、拍攝基地的獎補力度。對文藝院團、演出場館因疫情影響取消的演出活動給予停演補貼。對在疫情期間暫停銷售的體育彩票專營店、兼營店從體彩資金中給予一次性資金補貼。加大對實體書店和農村圖書發行網點補貼力度。
廣東今年還將採取多種措施,進一步強化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的拉動作用,加快推進廣東美術館、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廣東文學館「三館合一」和汕頭亞青會場館、清遠省運會場館、華南農業大學體育館等重大文體基建項目建設等。
推系列重大活動,復甦提振文旅體消費
《政策措施》提出,針對文旅體消費市場,廣東將從壯大市場主體、創新消費新業態、加大惠民力度、開展文旅體系列重大活動等方面,提前謀劃復甦和提振市場,拓展文旅體消費新空間。一方面,引入社會力量,積極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激發市場活力,政府采購、購買服務等適當向文旅體企業傾斜。另一方面,培育壯大4K/8K影視、數字出版、動漫網游、在線旅遊、線上賽事等新業態新模式。
廣東還推出惠民大禮包,拉動消費提質升級。如加大力度實施國有景區門票收費減免,鼓勵非國有景區實施門票收費減免;鼓勵各地發行文旅體優惠卡、優惠券,推出文旅體消費季、消費月活動。同時,我省將開展「廣東人游廣東」「全域旅遊在行動」兩項旅遊振興重點活動,提升消費力。
南方日報記者 李文軒
B. 廣東省在金融危機下出台了哪些對企業有利的政策急需要回答,謝謝
相關參考資料:
廣東省國資委:看清大形勢盯緊4萬億擴大內需政策
受金融危機影響,廣東省國有經濟實現利潤已經出現下滑跡象。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之際,省國資委針對時局算了一筆國企發展賬,以為國有經濟謀求更好的發展。省國資委表示,將重點針對近期國家投資40000億元的擴大內需政策,督促省屬企業認真梳理自身優勢,找准切入點,搶抓機遇。
金融危機影響國企利潤
據介紹,2007年,省屬企業營業收入達到2409.8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98.8億元,實現凈利潤84.2億元,分別比省國資委成立之初的2004年增長了61.8%、83.1%和73.4%,年平均遞增17.4%、22.3%和20.1%;年末資產總額4316.1億元,所有者權益1296.6億元,分別比2004年增長了31.0%和13.0%,年平均遞增9.4%和4.2%。涌現出諸如粵電集團、交通集團資產超千億元的大型企業。
但今年的形勢有所變化。省國資委指出,省屬企業的不足在金融風暴沖擊中已有顯現。至2008年9月末,省屬企業資產總額4691.3億元,同比增長13.1%,實現銷售收入2042.2億元,同比增長22.6%。但是,其實現利潤總額105.8億元,同比下降23.3%,凈利潤(不含少數股東權益)44.7億元,同比下降18%。
抓擴大內需新政大機遇
省國資委分析,金融危機客觀上暴露了我省國有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一是結構調整進展不理想。國有經濟的布局和結構調整不到位,仍需進一步整合資源。如數十家酒店分散在多家省屬企業,未能形成整體合力。二是自主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企業研發投入比例低,省屬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額比例不足1%;研發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周期過長;叫得響的自主品牌不多。三是資本運作水平比較低。省屬企業境內外目前僅有14家上市公司,其國有權益不到省屬企業凈資產的15%,已上市的公司未能充分促進企業發展。
在國際經濟形勢更趨復雜的情況下,省屬企業如何應對挑戰,實現科學發展?省國資委理清了近期的工作重點:一是高度關注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深入分析企業可能面臨的市場環境,趨利避害,早做准備。重點針對近期國家投資4萬億元擴大內需政策,督促省屬企業認真梳理自身優勢,找准切入點,搶抓機遇。
二是總結推廣企業財務結算中心的成功經驗,構建集團資金監控平台,合理配置集團資源,強化企業融資能力,提高資金利用效率。三是構建完整的產業鏈,擴大高端及高附加值產品比重,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支持企業積極參與城際軌道、電力能源、礦產資源等項目。四是防範風險,強化風險管理意識,督促和引導企業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進一步加強對金融及衍生品等高風險投資業務監管,確保企業的穩健經營。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C. 近年來國家關於促進旅遊行業發展的政策匯總
旅遊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旅遊業的發展,對於擴大就業,拉動內需消費、加速經濟發展等具有很大的作用,為充分挖掘旅遊投資和旅遊消費增長潛力,國家出台了多項政策法規,通過逐步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多方資金支持等方面,全力推動旅遊產業發展。例如:2016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2016-2020年),《綱要》共二十篇,八十章,文中至少有15處直接提到旅遊產業的發展。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4-1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D. 廣東心域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怎麼樣
廣東心域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是2018-04-13在廣東省東莞市注冊成立的集團,注冊地址位於東莞市莞城街道南城路南城大廈八樓。
廣東心域文化旅遊投資集團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441900000584964,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廣東心域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廣東心域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更多信息和資訊。
E. 廣東出台12條政策措施助文旅體業渡難關穩發展
日前,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省體育局聯合印發了《關於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化旅遊體育業平穩健康發展擴大市場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推出12條政策舉措,從指導文旅體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精準幫扶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大力提振文旅體消費市場以及保障文旅體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等方面精準施策,幫助全省文旅體業在2020年渡過疫情難關,提振發展信心,擴大市場消費,實現平穩發展。
4億資金+金融支持,幫文旅體業輕裝上陣
《政策措施》提出,廣東將督導各地嚴格按照疫情分級分區精準防控要求,分類指導景區等文旅體企事業單位有序復工復產,鼓勵疫情低風險地區幫助文旅體企事業單位按有關要求積極復工復產,提早謀劃「五一」等節假日促進區域文旅體消費舉措。
廣東今年將通過扎實有效的金融組合政策和真金白銀的補助,切實幫扶文旅體業渡過難關。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統籌安排4億元省級財政資金專項用於支持文旅企業應對疫情、緩解生產經營困難,加快恢復發展,刺激消費和振興市場。一方面,全面落實中央和省減稅降費、金融支持、社會保障、租金減免等減負政策。落實企業從事文化旅遊體育服務等生活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旅行社及相關服務企業、游覽景區管理企業等2020年度虧損延長結轉年限,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徵收率和預征率由3%降至1%等政策;積極搭建文旅體投融資對接平台,落實與金融機構簽訂的合作協議;鼓勵金融機構靠前針對性開展信貸支持服務……通過加大金融社保稅費支持力度,幫助文旅體業輕裝上陣。
另一方面,將加大對場館、園區租金的減免力度,如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受疫情影響較大不能正常經營的文旅體民營承租企業免收2020年第一個月租金,第二、三個月減半收取;對疫情期間向園區內企業減免租金的重點文化產業園區運營管理機構,視情況給予適當補貼等。
精準幫扶受損行業,加大文體基礎設施建設
針對全省文旅體業受疫情影響和沖擊實際,此次出台的政策舉措中精準幫扶住宿業、旅行社、景區、度假區、文化娛樂場所、廣播電視、電影、新聞出版、演藝、文化產品批發零售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對相關企業給予貸款貼息支持等。如,針對疫情期間全省電影業受重創的情況,提出繼續安排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補助符合條件的影院,適當加大對電影企業、重點項目、拍攝基地的獎補力度。對文藝院團、演出場館因疫情影響取消的演出活動給予停演補貼。對在疫情期間暫停銷售的體育彩票專營店、兼營店從體彩資金中給予一次性資金補貼。加大對實體書店和農村圖書發行網點補貼力度。同時,廣東將支持重大主題宣傳創作,獎補支持開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慶祝建黨100周年、反映抗疫事跡等主題作品創作生產的單位等。
廣東今年還將採取多種措施,進一步強化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的拉動作用,加快推進廣東美術館、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廣東文學館「三館合一」和汕頭亞青會場館、清遠省運會場館、華南農業大學體育館等重大文體基建項目建設等,加快推動市縣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全覆蓋。廣東還將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統籌做好文旅體項目用地用林用海安排。
復甦提振文旅體消費,推出惠民大禮包
《政策措施》提出,針對文旅體消費市場,廣東將從壯大市場主體、創新消費新業態、加大惠民力度、開展文旅體系列重大活動等方面,提前謀劃復甦和提振市場,拓展文旅體消費新空間。一方面,引入社會力量,積極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激發市場活力,政府采購、購買服務等適當向文旅體企業傾斜。另一方面,培育壯大4K/8K影視、數字出版、動漫網游、在線旅遊、線上賽事等新業態新模。同時,推出惠民大禮包,拉動消費提質升級。加大力度實施國有景區門票收費減免,鼓勵非國有景區實施門票收費減免;鼓勵各地發行文旅體優惠卡、優惠券,推出文旅體消費季、消費月活動等。
同時,廣東將開展「廣東人游廣東」「全域旅遊在行動」兩項旅遊振興重點活動,提升消費力。在疫情結束後,鼓勵各地市開展「省內聯游」,全力推進廣東南嶺國家公園創建,帶動促進粵北生態修復與旅遊發展。整合優質文化和旅遊資源,持續打造「文旅護照」品牌活動,大力推廣韶關丹霞山和江門碉樓世界遺產游、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游等精品線路。大力發展「體育+旅遊」,助力脫貧攻堅,為城鄉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
F. 什麼是投融資政策
各級政府為吸引投資融資而制定的一項法規制度!個人理解,粗淺之見!
G. 旅遊行業如何為自己招商引資
旅遊行業招商引資的方法如下:
一,運用專業的旅遊資源評估體系對項目進行甄選
在投融資領域,匱乏的不是資金,而是有好的投資回報的旅遊項目。因此,在項目的甄選上,採用專業的旅遊資源評估體系對目標項目進行評估,聘請旅遊專家和該行業的營銷策劃專家對目標項目進行論證。評估除了針對目標項目的現有有形的資源的價值,還要考慮到項目可挖掘的潛在價值。評估結果必須由資深的旅遊專家和評估機構出俱,這是降低旅遊投資項目風險的最為關鍵一步。因為眾多失敗的旅遊項目早在開工建設之前就註定了失敗,只有通過本行業擁有豐富經驗的專家進行充分論證,認為項目具有很好的投資前景,才會讓資本投入到「高回報、低風險」的項目中來,避免資源的浪費,投資悲劇的發生。
二,設計最優的投資模式
不同的投資模式會有不同的投資回報,按市場需求制定投資項目,豐富投資項目的內容,設計投資各個子項目的時間序列安排,採取「滾動式」投資經營策略,邊經營,邊擴建,針對不同階段設計不同的收益項目,縮短建設周期,盡快回收投資。
三,緊密結合營銷策劃活動
透視眾多成功的旅遊投資項目,都是通過一系列不同階段的營銷策劃與投融資不同的階段配合,一方面挖掘項目資源的潛在價值,包括與人們內心世界相連的無形資產的價值和當地的土地、建築等資源的增值,另一方面降低投融資過程的資金籌集的風險、資金到位的難度,給投資商好的項目前景預期。
四,設計良好的投資環境
現在一些招商引資的投資環境的設計上一味的在優惠政策上讓步,並不一定能吸引投資商,而且還造成了惡性競爭。良好的投資環境,一方面要有優惠政策,一方面要考慮到項目提供者本身的利益。所以優惠政策應該是主要針對降低投資者在關鍵環節的風險,針對項目具體資源匱乏、豐富,不同時段,設計相應的優惠政策時間序列。在各項資源的產權保護和相關的法律法規上為投資商提供利益的保護,堅持規范的市場化運作,這才是投資環境建立的根本。
五,從降低風險的角度設計融資結構
在項目的融資結構設計上,本著保證資金籌集全部到位和資金成本最小化的原則,從降低項目風險的角度,從各個融資市場上融資,通過轉讓、抵押、拍賣項目經營權、項目收費權的等各種形式引入資本,確定各個融資方式的比例和序列,配合項目的投資模式達到最好的現金流模式。
六,採用標准流程包裝融資方案
在項目的融資方案的設計上,聘請旅遊行業的投資銀行對項目進行包裝。改變傳統招商引資的做法,採用公開融資的流程進行操作,對項目進行各個方面的包裝,製作規范的商業計劃書,組織有資格的中介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評估事務所等在盡職調查基礎上,由其提供相應的履行誠信義務的財務報告、評估報告、法律意見書、投資分析報告等。經過這些具有可信度的資料包裝之後,可以吸引海內外的尋求最大程度的項目價值最大化和項目風險最小化。
七,多種方式結合推介融資方案
採用媒體推介,活動推介的方式對項目的融資方案進行推介。在媒體上推介可利用報紙、網站、電視等手段,包括建立自己的網站、發行自己的刊物和在大型有影響的網站上、報紙上、電視頻道上發布項目等。活動推介包括路演和招商會的方式。通過各種形式,一方面推介項目,讓不同背景有意向的投資商了解項目,另一方面擴大項目的影響,提升項目周邊的土地價值。
八,打造招商引資的項目平台
旅遊行業是綜合了人們的吃、穿、住、行各個方面,因此每個旅遊項目下會有多個子項目。又因為各個行業投資商所擁有資本資源、信息資源等不同;其投資戰略、投資回報要求不同;同一個項目對於不同的投資商會有不同的投資回報;所以招商引資前提是根據旅遊項目評估系統提供一個詳盡、規范的項目庫,為投資商對有意向的目標項目投資評估提供資料,也為項目提供者挑選合適的投資商提供資料。這個平台為投資商和項目提供者著降低了投融資的風險,降低了整個項目的風險。
九,打造招商引資的資本平台
由於旅遊行業良好的前景,眾多的資本都對旅遊項目擁有濃厚的投資興趣,但是旅遊行業的高風險讓他們投鼠忌器。建立一個配備了旅遊行業專家服務的資本平台,能夠為不同的資本找到一個最適合他們的風險最小的介入點。整個涉及了國內國際的資本平台,同時為資本的進入和退出提供了通道,為投資商的不同時段的投資要求提供了多種選擇。
十,整合整個招商引資的流程
以投融資市場化操作為理念,以最大化項目價值,最大程度降低項目風險為原則,整合整個招商引資的流程,使得項目都能在合適的時機引入適量的資本,為投資者帶來其最優的收益,為項目所在的當地的經濟帶來可觀的社會經濟效益。
信息來源於網路文庫:http://wenku..com/link?url=_
H. 金融危機對廣東旅遊業的國內旅遊方面有什麼影響謝謝
2008年的旅遊業遭受到自然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等連番沖擊,經歷了一些難以預料地重大挑戰和考驗,然而面對這樣嚴峻的經濟形勢,廣東旅遊業最大限度地克服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使旅遊經濟總體上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2008年,廣東口岸入境遊人數1.03億人次,與2007年持平;接待國內旅遊者3.09億人次,同比增長2.6%,其中過夜國內旅遊者1.45億人次,同比增長18.7%。旅遊外匯收入91.75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5.4%;國內旅遊收入2003.6億元,比2007年增長11.9%;旅遊總收入2641.3億元,比2007年增長7.6%。
2008年11月26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公布《關於加快廣東旅遊業改革與發展建設旅遊強省的決定》。《決定》提出將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旅遊綜合改革示範區」,並將在部分領域實行「先行先試」,全面推動廣東旅遊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到2012年,廣東將發展成為輻射全國、影響亞太、具有較高國際水準的旅遊目的地,成為中國出入境的客流中心和集散地。
2009年,作為首個「全國旅遊綜合改革示範區」的廣東,將在全國率先推行國民旅遊計劃。在經濟危機下,拉動內需,強化對國內客源市場的開發,是國內旅遊業的共識,而國民休閑計劃的提出,無疑是最強的推動力。一旦國民旅遊計劃實施,修學旅遊列入中小學生必修課程,全省超過一千八百萬名中小學在校生,如果按照每人每年在修學旅遊方面消費一百元計算,每年的直接產值就是十八億元。如果再加上獎勵旅遊、福利旅遊、銀發旅遊等國民休閑旅遊方面的支出,以及帶動周邊如酒店、零售、交通、金融等相關產業的產值,國民休閑計劃在拉動國民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非常巨大,起碼拉動廣東旅遊經濟超過五千億。
總之,廣東旅遊業經過30年的改革發展,如今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臨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
中國投資資訊網 2009-2012年廣東旅遊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I. 您認為廣東省應從主要在哪些方面進一步改善投資營商環境
陽江來源於「漠陽江」,而漠陽江起名又源陽「莫陽」,陽江最早叫「莫陽」,為什麼呢?因為陽江古時候屬於古越,居住的多是越人。古越語中,「牛」為「莫」,(陽江現在稱「牛」還叫「牛么」);「羊」越語為「陽」,和太陽的「陽」。「莫陽」就是牛羊的意思,這說明古代的陽江曾是牛羊聚居的地方,或者是牛羊集市。江邊現有一村,叫牛場村。這條江在莫陽,故此叫漠陽江。中國古代地理立位,山北水南曰陰,山南水北曰陽,我們陽江在江之北,所以叫陽江。古代「青」、「春」謂之東,陽春在江東邊,所以名叫陽春。陽江是廣東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之一,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刀剪之都」、「中國風箏之鄉」、「中國公益明星城市」、「中國詩詞之市」、「中國楹聯文化城市」、「中國春砂仁之鄉」、「中國溫泉之鄉」「中國菠蘿蜜之鄉」「中國馬水桔之鄉」「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中國豬苗之鄉」「中國孔雀石之鄉」等國家級殊榮,還有「廣東衛生城市」「廣東漁業大市」「廣東文明城市」「廣東音樂之鄉」等省級殊榮稱號,享有國家 賦予的沿海開放區、工業衛星鎮、山區和對台小額貿易等優惠政策。1988年建市以來,陽江市以建設現代化海濱城市為總目標,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為動力,積極實施「追趕型、科教興市、可持續發展」三大戰略,認真抓好「六個做」(做大工業,做優農業,做強海洋產業,做旺旅遊業,做好招商引資,做美環境),打好「三張牌」(民營牌、海洋牌、旅遊牌),全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國民經濟實現快速健康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2009年,全市生產總值586億元,增長12.2%;人均生產總值22479元,增長11.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0.20億元,增長23.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5億元,增長26.8%。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428億元、貸款余額158.4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24.2%和16.8%。單位生產總值和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分別下降3.5%和12.6%。節約用地取得新成效。 2009年,全市水產品總產量突破百萬噸大關,達100.16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首破百億元大關,達110億元,漁民人均純收入首破萬元大關,達到10345元,水產品出口額首破3億美元大關,達3.09億美元。 居廣東省首位。 陽江是廣東省四大傳統手工業基地之一,個體、私營經濟發達,「陽江三寶」——小刀、漆器、豆豉聞名中外。為加快民營經濟的發展,市委、市政府實施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促進了民營經濟的大發展、大提高。到2003年底,全市民營企業3.8萬家,其中民營工業企業8268家。1999年以來,民營經濟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長,民營經濟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1998年的53.6%提高到去年的69.3%。2003年民營工業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77.9%,培育了喜之郎果凍、美景牌冷卻塔、YC深溝球軸承、旺通餅干、十八子菜刀、銀鷹剪刀、永光剪刀等一批省名牌產品和馳(著)名商標,中國菜刀中心、中國剪刀中心、中國小刀中心先後落戶陽江。2001年,陽江被授予「中國刀剪之都」稱號。陽江刀剪產品產量佔全國的60%,出口佔全國的80%。工業已形成了五金、稀土、機電、建材、冶金、製糖、食品、紡織、服裝、森工等十大工業支柱行業。 陽江海(島)岸線長達476公里,佔全省的1/10。海域面積3.4萬平方公里,灘塗和20米水深以內的淺海面積1638平方公里。海洋漁業資源十分豐富,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歷史悠久,盛產魷魚、魚翅、對蝦、花蟹、馬鮫、牡蠣等。全市擁有7個國家和省認可的漁港。市委、市政府立足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大打「海洋牌」,促進海洋了海洋漁業穩步發展。建成了全國最大的吊樁牡蠣和泥蚶養殖基地、廣東省重要對蝦生產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舉辦南海(陽江)開漁節,打造海洋漁業品牌。1999年以來,全市水產品總量和人均佔有量連續10年居全省第一。2003年全市水產品總量86.4萬噸,比1998年增長18.9%,年均增長3.1%;漁業總產值42.4億元,比1998年增長37.1%,年均增長6.5%,其中出口總額1.2億美元,比1998年增長9倍,年均增長58.8%。 陽江依山傍海,旅遊資源豐富。山、海、泉、湖、林、洞遍布全市,自然旅遊資源品種全、品位高、空間組合佳,在廣東省首屈一指。近年來,陽江市每年舉辦旅遊文化節,把旅遊、文化、體育、會展、商貿結合起來,提高陽江旅遊知名度和影響力。2001年陽江市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海陵島大角灣風景區榮獲國家AAAA級濱海旅遊風景區、省級科技旅遊示範區和省文明景區稱號。2003年陽春凌霄岩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2003年全市接待過夜遊客234.9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3.5億元,分別比1998年增長51.5%和71.7%,年均增長8.7%和11.4%。 認真實施「外向帶動」戰略,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降低營商成本,增強對外商的吸引力,抓住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新機遇,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支持民營生產型企業自營進出口,扶持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推動對外貿易持續發展。2003年,全市進出口總額8.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8%,其中出口總額6.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8.5%。 隨著全國最大的核電項目——陽江核電站、陽西火力發電廠、陽春抽水蓄能電站、海陵島風力發電廠、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等超千億元投資的重大項目的帶動,陽江的經濟發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大項目的建設必將牽動帶活陽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