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手機金屬貼
一張金屬貼片,
只要貼在手機背部的「有效位置」,
就能讓信號從1格變成3格,
玩游戲、刷視頻流暢不延遲……
真有這么神奇的金屬貼片嗎?
近期,杭州的程先生,
就被所謂的「手機信號增強貼」
給忽悠了……
號稱效果顯著的「信號增強貼」↑
最近,號稱能「全場景」增強手機信號的「增強貼」熱銷網路,價格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還分為「移動通用」、「聯通通用」、「電信通用」、「三網通用」,甚至還有「基礎版」、「加強版」之分……可是,一張小小的貼紙真有這么神奇嗎?這到底是「黑科技」還是在「黑」顧客?
某電商平台上的「增強貼」分類↑
商家稱「全場景」增強信號
顧客買來發現「沒用」
地下車庫信號差、山裡旅遊信號差、游戲網路不穩定、高層辦公樓信號時好時壞……用智能手機時,難免會遇到這些煩惱。多家電商平台熱賣的手機信號增強貼,宣稱能滿足手機用戶改善信號的需求。部分商家月銷售過千單,甚至還有商家拼單銷售數額顯示超過10萬單次的……
在效果宣傳上,商家稱增強貼在地下室、別墅、山區、農村等場所均可使用,效果明顯。
某商家的「增強貼」效果宣傳圖↑
據調查,目前電商平台在售的信號增強貼品牌眾多,但其中大多非正規商品。通過天眼查App查詢發現,不少品牌生產廠家的產銷范圍並不包括這種「增強貼」,且多個品牌增強貼包裝中均未見商品合格證,商家也無法提供。
那麼,買到增強貼的消費者,真的覺得它有作用嗎?記者發現,許多增強貼商品的評價中「好評如潮」,但只要查閱平台上的「提問」功能,就能看到不少上當受騙的消費者的「吐槽」。
近期消費者們對增強貼實際效果的說法↑
增強貼到底有什麼「原理」?是否有實效?來看專業人士的檢測實驗吧。
專家檢測:原理不成立
實驗室場景:無明顯增強
這一說法是否可信?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教授李金新在浙江威力克通信實驗室展示了手機信號增強貼的現場實驗結果。李金新說,從材質和結構上看,信號增強貼是在 一張塑料片上鍍了一層鋁膜,鋁膜上面還印有一層類似磁性油墨的材料。
對於商家所說的原理,李金新表示: 「這從原理上講不通。」他解釋道,首先波長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被「拉長」;其次放大任何東西都需要能源,而貼紙屬於「無源天線」,無法為有效放大信號提供能源。
那麼貼紙能通過「共振放大信號」的說法屬實嗎?李金新說,不同的手機型號、運營商導致各手機信號頻率不同,要實現共振就必須與相應手機信號的頻率相同。一張貼紙即便能產生某種共振,也不可能符合所有手機頻率,更不可能實現「全場景」應用。
代表手機信號強度的單位是dBm,信號強度dBm的值越大表示信號越好。由於手機信號強度一般較小,dBm一般都為負數。實驗室中,手機固定在一個位置上,無貼紙時,其信號強度數值在-81dBm上下浮動;有貼紙時,其信號強度數值在-85dBm至-79dBm之間浮動。
「實驗室場景測試,貼紙幾乎沒有增強信號的能力。」浙江威力克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呂小良說。
「我們還在快速通行的地鐵里、開闊場地、電梯里等處進行了測試。 結果是貼上增強貼之後,手機信號不增反降。」呂小良稱,如果手機信號增強貼真有「黑科技」效果,中高端手機早就內置此解決方案,不必消費者額外付費購買。
為何「偽科技」頻頻成網紅?
能「包治百病」的「量子」醫療器械、可「修復皮膚鬆弛」的「石墨烯」保暖衣、預防近視「神器」防藍光產品、「可降糖70%」的網紅「脫糖電飯鍋」……近年來不少打著「黑科技」幌子的產品在市場上坑騙消費者。專家表示,偽高科技產品走紅有不少「幫凶」。
網路「偽科普」誤導消費者。「信號增強只跟手機終端接收的信號強度有關系。」李金新表示,有不少人對通信速率存在誤解,信號強下載速率會快一些,但不是絕對的。數據下載不僅取決於網路,還取決於輸出數據的伺服器以及用戶數。「網上講貼上信號增強貼能提高下載速率,這是個偽命題。」而不少平台上都發布過宣傳此類信息的「偽科普」視頻,其中部分廣告痕跡明顯。
「脫糖電飯煲」的「科普」↑
商品價格不高,顧客覺得退貨麻煩。部分網路商家利用商品「成本低、價格便宜,消費者買回來『有用就用,沒有用也懶得退貨』」的心態,半賣半騙,走量牟利。
部分網路電商平台未能壓實主體責任。在針對相關商家資質、商品證書等方面,部分平台的檢查檢測工作仍存在漏洞。對已被媒體和市場監管機構反復曝光並處理的一些產品,部分平台也並未徹底進行清理處置。
浙江省社會學會會長楊建華說,當前一些「偽科技」產品,利用公眾在養生、便利等方面需求,捏造功能、吹噓效果,而普通人往往缺乏判斷真偽的能力。他建議市場監督、網信等部門聯動,加大對「偽科技」產品不實廣告的監管,特別應嚴肅清理以「偽科普」形態出現在網路視頻、社交平台的不實廣告信息。另外,監管部門對於網路平台的主體責任也應時刻保持高壓態勢,督促其有效自檢自查。
❷ 上海楊建華大酒店wi-fi密碼
尊敬的用戶您好:進入公共場所連接免費WiFi時,請咨詢相關服務人員正確的WiFi名稱和認證方法,避免惡意仿冒的釣魚WiFi給你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中國電信提供最優質的網路通訊服務,電信活動可以直接通過電信網上營業廳或者實體營業廳查詢。
❸ 楊建華的學術簡介
科研項目: 國家社科青年基金:兩河流域史前時代 1991-1994教育部:外國考古學史1992-1995教育部:東周時期中國北方文化帶的形成2001-2004教育部重大項目:河套地區先秦考古序列2005-2009 學術論文: 1999年:1、《春秋》與《左傳》中所見的狄 《史學集刊》1999年2期(9000字)2、試論夏商時期燕山以南地區的文化格局《北方文物》1999年3期(11000 字)
2000年1、冀北東周時期青銅器文化,中原文物2000,5
2001年1、夏家店下層文化東山嘴遺址布局研究 北方文物2001,12、東周時期北方文化帶中的內蒙古地區 內蒙古文物與考古 2001,1
2002年1、燕山南北商周之際青銅器的分群研究, 考古學報2002,22、東周時期北方系青銅文化墓葬習俗比較《邊疆考古研究》1
2003年1、東周時期中國北方文化帶形成初探 《燕京學報》新14 期 2003年2、玉皇廟文化再析《邊疆考古研究》2 2003
2004年1、東周時期新疆地區與周邊地區的文化關系,慶祝張忠培先生七十歲論文集 2004年 2、歐亞草原經濟類型的發展階段及其與中國長城地帶的比較,考古2004年11期3、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北方文化帶的形成》,文物出版社 2004年12 月
2005年1、歐亞草原考古的新視角——《史前時代人類對草原的適應與馬》《新疆文物》2005年1期
2006年發表文章:1、辛塔什它:歐亞草原早期城市化過程的終結《邊疆考古研究》五2、內蒙古地區東周時期東西區的差異及相關問題 內蒙古文物考古2006,23、早期斯基太文化及歐亞草原的動物紋起源問題的探討《西域研究》2006年4 期(第二作者)
2007年發表文章1、陝西、晉西北南流黃河兩岸出土青銅器遺存的組合研究 蔣剛楊建華《文物世界》2007,12、 從晉陝高原「勺形器」的用途看中國北方與歐亞草原在御馬器方面的聯系《西域研究》2007,3、 略論中國北方地區古代游牧民族文化發展模式《吉林大學學報》2007,54、 商周時期中國北方冶金區的形成《邊疆考古研究6》
2008年1、陝西清澗李家崖東周墓與「河西白狄」《考古與文物》2008,52、夏家店上層文化在中國北方青銅器發展中的傳承作用《邊疆考古研究7》3、歐亞大陸青銅文化系統劃分初探《新果集》4、公元前2千紀的晉陝高原與燕山地區 楊建華 蔣剛主編《科學出版社》
2009年1、 東周時期中國北方兩種遺存辨析 《考古學報》2009,22 、毛慶溝墓地的兩種墓葬所反映的不同社會結構 《邊疆考古研究》8
2010年1、三叉護手劍與中國西部文化交流的過程《考古》2010,4 2、中亞天山、費爾干納與帕米爾地區的早期鐵器時代研究——與新疆地區的文化交往 邊疆考古研究9 3、馬家塬墓葬草原因素尋蹤——天山通道的開啟《西域研究》2010年 4期 4、陝北青銅器研究與文物保護的新成果——《陝北出土青銅器》讀後 《中國文物報》2010年6月25日 5、內蒙古涼城縣小雙古城墓地女性墓葬的社會地位分析 楊建華曹建恩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2010年1 期 6、十一屆考古學年會論文集 歐亞草原史前考古三十年簡介 7、十二屆考古學年會論文集略論中國農業文化與牧業文化發展模式與研究方法的差異 著作教材: 《兩河流域史前時代》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外國考古學史》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北方文化帶的形成》文物出版社2004《公元前2千紀的晉陝高原與燕山南北》科學出版社2009 獲獎情況: 1999年獲中國社會科學基金優秀成果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