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希特勒沒錢沒背景沒有政治經驗好像還沒上過大學就居然成為了德國統治者元首
他有自己的偉大理想抱負 只是想救德國 把德國當為歐洲霸主 提高積極效益 拉近群眾關系 還有他的口才 政治 軍事 還有戈培爾 沒有戈培爾宣傳 哪有元首
B. 希特勒早年時代都讀些什麼書
希特勒曾讀過的書:
《論文集》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基督的話語》
《世人與上帝》
《預言詩》
《世界的法則:再臨的宗教》
《魔法:歷史、理論與實踐》
《死人復活》(畫冊)
德國作家卡爾·邁的小說
希特勒簡介:
說起納粹黨魁希特勒與書的關系,一般人總把他與焚書聯系起來,柏林無數的書被投入熊熊大火中的照片讓人記憶猶新(魯迅還有過一篇《華德焚書異同論》談及此事)。可事實上他卻是個愛書如命的人。
據奧古斯特·庫比策克說:「書,書,總是書!我都無法想像沒有書的希特勒。」庫比策克是希特勒青少年時代僅有的一個好朋友。他回憶起一戰後,希特勒在他上學的林茨城的3個圖書館都登記過。在維也納期間(1907-1913年),希特勒在富麗堂皇的巴洛克式的霍夫圖書館里度過了無數的時光,這座藏書8萬冊的圖書館,是以前哈布斯堡王朝的宮廷圖書館。因而庫比策克說「書就是他的世界」。
薩爾茨堡研究班的導師T·W·賴貝克為此專門寫過一篇研究文章來談希特勒的藏書。其中涉及很多趣事,足見希特勒的思想為人。
少人問津的藏書
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的珍本書庫里,有80萬冊藏書,其中包括傑斐遜、羅斯福和威爾遜總統的私人藏書,希特勒私人藏書的殘余部分也在此安家落戶。
這批藏書是1945年美軍士兵在貝希特斯加登附近的一處鹽礦里發現的,它們被隨意裝在上面寫有帝國總理姓名地址的德國烈酒的箱子里。這批3000冊藏書被運往美國,並於1952年轉交給國會圖書館。要不是百分之百的確定,要不是因為有藏書者標簽和元首的筆跡,恐怕它們就不會被保存了。
這批書在「剔除復本」之後,剩下的1200冊圖書被存放於傑弗遜大廈的三樓,並標明是「希特勒藏書」。從此以後,這批書幾乎無人問津,很少有學者來總體研究一下這些藏書。在上百種希特勒傳記的作者中,竟沒有人來訪問一下這批第三帝國的收藏品。只有最近一位寫有兩卷本的希特勒傳記並獲國際稱譽的作者,伊萬·克肖來過,並在書的一則腳注中提了一下。
2001年格林伍德出版社出版過一本《希特勒藏書》,是由德國兩位歷史學家P·加塞特和D·馬特恩編撰的。對每一本書的情況都作了詳細記載。抄錄了書上所有的獻詞,並有對一些邊注的描述。書中有一幀元首的藏書票———在EX LIBRIS與ADOLF HITLER兩個詞中間有一隻鷹,一個田字納粹黨徽和象徵光榮的櫟樹枝。該書首次對這批藏書的研究提供了一幅清晰的路線圖,並為讀者指點迷津。
希特勒的閱讀習慣
希特勒藏書中很多標記是不容忽視的。有一本保爾·德·拉加德的《論文集》,其中58頁都有鉛筆標記。作者是19世紀一位德國民族主義作家,被認為對希特勒的反猶思想形成了影響。這樣你看到在「有位才能卓著、精力充沛的人將出現」並統一德意志民族,和要求「把波蘭與奧地利的猶太人遷往巴勒斯坦」這樣的句子下面都畫著線,並在邊上標著兩道粗重的畫線,就毫不奇怪了。
希特勒這種強調重要概念和段落的習慣還跟他的「閱讀技術」的理論有關,他在《我的奮斗》里說,一個有準確閱讀能力的人在讀報刊雜志時,要敏捷捕捉任何值得自己永遠記住的東西。那麼一旦生活中碰到需要我們詢問或回答的問題,若用這種讀書法,那麼記憶會把有關這些問題的所有內容匯集起來,一組組集中在一塊,並在心裡進行考察與考量,直到把問題搞清楚或解決了。
藏書來源和下落
希特勒的私人律師和波蘭佔領區的納粹「總督」,漢斯·弗蘭克,在1946年紐倫堡審判時回憶說,希特勒整個二戰期間都帶著一本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維特根斯坦在青少年時代也常讀叔本華,並將這本書放在床頭,據說他正好與希特勒是中學同學,而且還是希特勒最憎惡的猶太人之一。)。即便在他1924年入獄期間,還收到理查德·瓦格納的兒媳寄來的歌德詩集。
書實質上在任何情況下,都成了希特勒選擇的禮物。在希特勒藏書中,有一套珍稀的、初版的八卷本德國哲學家費希特的全集。這是電影攝制者里芬斯塔爾送給希特勒的禮物。這書有著黃金雕刻凸飾的白皮裝幀,書上有一行獻辭:「獻給我最敬愛的元首。里芬斯塔爾」。這套書中的幾百頁神學論文里,都有希特勒的閱讀標記。這些地方費希特剝去神聖的三位一體的精神陷阱,把聖父設想為「一種自然的萬能力量」,聖子是「這種力量的物質化身」,聖靈是「理性之光」的一種綜合體現。希特勒在這些語句下都有醒目的記號。
正是由於禮物和熟人們的供給(據記錄,上世紀40年代初每年收到4000多冊贈書),希特勒的藏書迅速壯大到6萬冊之多。因而馬特恩說「這是一個有大量藏書的人」。其中7000冊是有關軍事的,包括所有歷史記載的著名戰役,有1500冊書是有關建築、戲劇、繪畫以及雕刻的。藏書范圍廣泛,從健康一直到宗教和地理。還有「800到1000冊」普通的流行小說。希特勒有一些文學名著(甚至他還有一本多雷插圖版的《堂·吉訶德》)。我們知道希特勒最喜愛的小說家是卡爾·邁(是寫美國西部風格小說的德國作家,連愛因斯坦也愛看他的小說),一位記者在希特勒床邊看到有一書架卡爾·邁的小說。
希特勒這么多藏書,在第三帝國覆滅之後,到底都到哪裡去了呢?據說是被蘇聯紅軍掠走的。斯大林對希特勒是如此多疑,以致派收繳戰利品的部隊去搜尋和他有關的一切。研究者阿金沙說「他的顱骨、制服,愛娃·布勞恩的連衣裙、內衣,都在莫斯科。」上世紀90年代初謠傳莫斯科郊區的烏茲庫依,一處廢棄的教堂里,貯存著大量作為戰利品繳獲的書籍,這些書從地面一直堆到天花板。其中就有希特勒的藏書。又據庫茲洛夫說,這個秘密存在了近40年,後來這些書又被分散到俄羅斯境內的圖書館和檔案館里去了,也不知道這些消息是真是假。
在藏書中尋覓希特勒的思想蹤跡
而國會圖書館里的這1200冊圖書不足原來藏書的1/10。這部分書中有關宗教與精神主題的書不少,其中有類似這樣的書名《基督的話語》、《世人與上帝》,給人的印象是:希特勒花了很多時間接受基督的教誨。可希特勒還看了不少偽神學的書。有心理學家認為「希特勒自認為是被上帝選中,而成為德意志新的解救者和世界社會秩序的建立者」。而有一位歷史學家說希特勒除了自己誰都不信。「某種意義上說,他是一個可怕的說謊者,一個高明的說謊者。在他的根本想法上,自認為是誠實的。」而且自命為「人類救世主」,便用侵略來拯救世界。
有一本16世紀法國神秘主義預言家諾查丹瑪斯的《預言詩》。其中那句「從窮人中將出生一個小孩/他用舌頭誘惑了很多人,」被解釋成預言了希特勒的崛起。書上標明1921年出版,在這本有雕飾的書里正貼有希特勒的藏書票,它是希特勒在上世紀20年代初得到的。
這本書是1945年5月A·阿倫森上校在柏林地堡中希特勒的私人住所里發現的。俄國人幾乎把這地方打掃干凈了,只剩下一些畫冊和一摞子書讓他拿走了。上校死後,他的外甥於1979年把書捐給了布朗大學。這80冊書便藏在大學圖書館的善本部,和奧杜邦的《美國鳥類》與惠特曼個人收藏的初版《草葉集》分享著書架。也沒學者注意。
據圖書管理員斯特賴特說,他只察看過一回希特勒的藏書,他尤為真切地記得希特勒的藏書票。「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奇怪,可從藏書票設計的水平上來看,它製作得十分精美」。
其中還有些怪書,如一本畫冊名叫《死人復活》,其中有18幅鬼魂的照片。最後一幅攝於1892年,有5個人把一張桌子懸浮起來。另一張里的鬼魂,是位15歲的波蘭女孩。還有一幅照片里的鬼魂樣子像英國人,文字說明是:「這是英國作家查理·狄更斯的幽靈,於1871年去世,葬於威斯敏斯特教堂。他出現於1873年,並被拍攝下來。」還有本書叫《魔法:歷史、理論與實踐》(1923年),作者是寫過很多性訓練和色情作品的人,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德國裸體主義運動的「核心人物」。這本書,希特勒完全通讀過。還在「不能在自己身體里孕育神胎的人,他就不會生出一個新世界。」這段話邊上發現一條極為濃重的鉛筆道。
賴貝克的研究文章最後寫道:「我發現了一本打字稿,230頁的里德爾的《世界的法則:再臨的宗教》。這是作者於1939年送給希特勒的。這本書,希特勒親自讀過,個別字句、段落下面的畫線,有時有兩次,甚至三次之多。而下面的句子有三道平行線:『若有上帝,他不但給我生命,也給我意識和覺悟。若我依上帝賦予的悟性來生活,那我就不會犯錯;即使我做事,我也是出於善意行事。』」
這一天作者賴貝克坐在傑弗遜大廈二樓的閱覽室里,聽著夏末華盛頓街上車聲低沉的喧鳴和警車笛聲鳴響的尖嘯,因而意識到「為了理解希特勒,必須理解他對神聖權力的信念。可他相信道德和神聖是同一的,他所尋求的上帝實際上就是他自己。」
而我們通過希特勒的讀書經歷和他藏書的聚散則看到:人有人的命運,書有書的命運。
C. 希特勒青年立志故事
真事哦,希特勒先生少年時代曾獨自一人在維也納求學,但因校長為猶太人(當時猶太人校長是禁止日耳曼人上學的),找一些借口拒絕了希特勒,希特勒只好放棄畫畫事業。恰好一戰開始,參戰。
一戰結束,加入納粹黨前,每天領救濟麵包,去柏林圖書館讀書,幾年下來,讀遍了整個讀書館,大大的擴充了自己的思想,增長見識
他青年時代勵志的流傳下來的基本就這兩個,大體總結就是刻苦,堅持,奮斗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D. 希特勒被猶太人欺負過嗎
根據戰後,美國一個調查希特勒童年經歷的中情局探員透露,希特勒的母親利用其父親在外出差的機會,與希特勒的一個猶太籍鋼琴老師有過廝混,正巧讓年幼時的希特勒看到。從此,希特勒無比的痛恨猶太人!
希特勒的母親得了乳腺癌而死而治病的醫生是為猶太醫生。
希特勒在小時候在大街被一個小流氓踢了他屁股一腳,他感到非常沒有面子,小流氓也是個猶太人。
希特勒在上學時非常喜歡一個猶太富豪家的女孩是他的同學,但那個女孩根本看不起他,導致了他很長一段時間單相思,之後他非常恨那個女孩。
希特勒在考維也納藝術學院時考官是猶太人。考官連他的作品都沒看,認為他不會有什麼進步。
日耳曼民族自古就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而猶太人在二戰前還沒有自己的國家,所以猶太人希望別的國家民族有 國家虛無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 ,說白了就是猶太人還沒有自己的國家前不希望別的國家民族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感。例如 一戰期間大多數的德國宣傳報紙都極力告訴德國人民德國已經戰敗,這些宣傳者90%以上都是猶太人。
以上道聽途說,真實性不可知
E. 希特勒為什麼要殺猶太人
希特勒殺猶太人總共有六大原因,具體如下:
1、個人原因
希特勒年輕時被猶太人奪走心愛女人。希特勒年輕的時候長的還是非常帥氣的,那個時候他愛上一位非常漂亮的德國女子,兩人原本也是非常的恩愛,但最後卻沒想到他最愛的女人竟然背叛了他。
跟著一個猶太男人跑了,在當時德國猶太人是非常多,猶太男人也都非常受女人的喜愛,於是這就令他非常痛恨猶太人,希特勒本來就是一位非常狠辣的人,此事件也為他後面的大屠殺種下因果。
2、歷史原因
反猶行為一直是歐洲各國以來的傳統,從幾千年前,很多歐洲國家就開始驅逐猶太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歐洲人長久以來對猶太人的看法,他們認為猶太人生性貪婪,陰險狡詐。
冷酷無情,除了這些原因,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覺得猶太人太過精明,頭腦遠遠超過自仿若,所以這讓歐洲人在與猶太人做生意時非常害怕,他們認為猶太人是全世界的禍根。
3、宗教原因
在當時的歐洲地區,基督教可以說是他們的所有人的信仰,而他們的上帝耶穌就是被猶太人他的大弟子猶大給送上了十字架之上。
導致歐洲地區很多人的心目中都非常仇視猶太人,當然希特勒肯定也是不例外的了,這也是他們被屠殺的一大原因。
4、民族原因
希特勒的納粹主義思想之一就是種族優越感,要以自己的種族為榮,他本身是日耳曼人,為了提升其種族優越感。
只能拿當時種族最為龐大的猶太人開刀了,在他們心中猶太民族就是必須要征服的,征服不了那就直接滅殺。
5、經濟原因
希特勒上台時,掌控歐洲經濟命脈的依然是猶太人的家族,歐洲人也是敢怒不敢言。尤其是在一戰前的德國,猶太人擁有德國人一般的私人銀行,還統治著德國的證券交易所,而且很多商店等也都是猶太人開的。
當德國在一戰中戰敗後,國內矛盾也開始激化, 民眾認為是猶太人是德國戰敗的罪魁禍首,所以,當希特勒上台後,他組織納粹黨大肆宣傳猶太人的「罪行」,開始大肆屠殺猶太人,而且還獲得了德國民眾的信任。
6、轉移人們焦點
希特勒上位後為了轉移大眾關注的焦點,利用猶太民族作為借口,其實他是記恨當時掌握財富的猶太民族並沒有在祖國的緊要關頭付出行動,於是他惡意貶低猶太民族的血統。
大肆宣揚只有德意志民族的血統才是最優秀的,在他的這種誘導和提倡中,德國全國上下掀起了一陣巨大的反猶風潮。
F. 據說希特勒小時候上學時班上有個猶太同學老師很喜歡而希特勒不受老師的喜歡,所以希特勒在心裡就種下了仇
一個小時不會引起屠殺猶太人這樣的大事吧。畢竟是小時候的事,總會淡忘。對猶太人的仇恨主要是因為希特勒在社會上長時間受到「德國經濟蕭條是猶太人的錯」,「猶太人和布爾什維克主義者有稱霸全世界的陰謀。」等社會輿論的影響
G. 保拉·希特勒的為錢爭斗
保拉成了父母雙亡的孤兒。她和哥哥阿道夫每月可領取政府50克朗的孤兒津貼,兄妹倆每年共600克朗,這筆錢一直可以領到24周歲。因為領取津貼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年輕的阿道夫便悄悄使詐,他犧牲了妹妹保拉的利益,為自己謀得了一半的津貼。首先,他在寫給政府部門的信中做了手腳。他寫道:
尊敬的保險儲金會負責人!
兩名申請人懇請發放屬其名下的孤兒津貼金額。申請人的母親,海關官員的遺孀已於1907年12月21日因病去世,因而申請人已成孤兒,而且雙雙都未成年,尚無能力養活自己。其中,申請人之一阿道夫·希特勒於1889年4月20日出生在布勞瑙,申請人保拉·希特勒於1898年1月21日出生在上奧地利蘭姆巴赫地區的費舍漢姆。監護人是林茨地區勒沃丁的約瑟夫·邁爾霍夫先生。兩名申請人均屬林茨行政區管理。特此重復申請要求。
阿道夫·希特勒,保拉·希特勒
烏爾法,1908年2月10日
在這封信里,阿道夫隱瞞了妹妹的真實年齡,把保拉的出生年齡推後了兩年,也就是說,保拉比實際年齡小了兩歲。阿道夫的意圖是顯而易見的:如果政府機關相信了這個虛報的出生年齡,那麼他們就能多領兩年的孤兒津貼。這封申請文件中還有一處弄虛作假的地方:阿道夫偽造了保拉的簽名。兩個名字明顯都出自阿道夫一人之手。最終,政府機關識破了文件中的破綻,要求監護人重新寫一份申請,才予以受理。
更為過分的是,阿道夫把孤兒津貼中的一半,也就是25克朗,收入自己囊中。根據奧地利工資法規定,孤兒津貼只發放給還在上學和職業培訓期間的未成年人。阿道夫向政府部門和監護人信誓旦旦,表示將去維也納攻讀藝術學院。事實上,他從未被藝術學院錄取過,也沒有參加過其他職業培訓。
這筆孤兒津貼對保拉卻很重要,姐姐安吉拉可以用這筆錢來補貼家用。1910年,安吉拉丈夫亡故後,生活重擔落在了安吉拉身上。她除了要撫養自己的三個孩子,即格麗、列奧和艾爾弗里德之外,還要照顧妹妹保拉。由於丈夫生前供職年數有限,所以安吉拉領到的寡婦撫恤金也少得可憐。安吉拉和監護人漸漸發現,阿道夫除了沒去學手藝或者上藝術學院,其他什麼五花八門的事都做了。50克朗的孤兒津貼理應歸保拉所有。「25克朗是不夠我生活的,」保拉說:「我的監護人發現,阿道夫在維也納打工。」於是,保拉給維也納的哥哥寫了信。當然,她毫不奇怪沒有得到任何迴音。
友好的方式不起效果,安吉拉和監護人的態度變得強硬起來。他們找到了林茨市一家地區法院。阿道夫搶在法庭判定前主動提出放棄他那份孤兒津貼。法院於1911年5月4日向兩兄妹的監護人邁爾霍夫發函,登記號為PV49/3-24,信函中說:「阿道夫·希特勒,居住地址維也納第20區,梅德曼大街27號,目前以繪畫為生。他已經向列奧帕德城區法院提出書面聲明,表示他可以供養自己,另外,阿道夫的姨媽約翰娜·波爾茲爾給了他一筆數目可觀的錢,用來資助他進修美術專業的計劃,總之他比妹妹保拉受到更多的優待。所以從申請人阿道夫·希特勒的情況來看,每年共600克朗的孤兒津貼從現在起可以沒有疑義地全部歸到保拉·希特勒名下,用作其教育費用。」
保拉上了林茨的一所女子中學,之後又讀了個商務培訓的文憑,還學會了打字。她的職業目標是當一名秘書。姐姐安吉拉從1915年起在維也納有了一份女學徒宿舍主管的職位,1920年又換到一家猶太人大學食堂,做廚房主管的美差。保拉也隨姐姐來到維也納,安吉拉幫著妹妹一起尋找工作。1920年,保拉已滿24周歲,孤兒津貼停止發放。保拉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成了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維也納布拉特大街的聯邦保險機構任職。這份工作保拉一直做到1930年。
H. 希特勒的問題 求解答啊
應該不會的,但是也可能會,你忘了八國聯軍了,但是他小時候確實被中國人救過
去維也納求學,可是很窮,但是一家中國人資助他上學,他平時喜歡看孫子兵法和喝茶,他非常討厭日本人是真的,希特勒曾說說:「中國人並不能等同於靼韃人和匈奴人,他們是特殊的人種,是有一些文明的人種。另外,希特勒承擔了1936年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全部費用,並稱中國人是「特殊的不同一般有色人種,理應享受更多權利。」 他對中國還是不錯的
I. 希特勒小學的成績好嗎
他之所以有這樣極端的性格就是因為他上學時成績不好和經常被人欺負,盡管成績一塌糊塗,但元首相當愛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