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夾層融資的利益
夾層融資是一種非常靈活的融資方式,而夾層投資的結構可根據不同公司的募集資金的特殊需求進行調整。對於借款者及其股東而言,夾層融資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吸引力: 夾層融資作為融資發展的總體戰略的一部分
夾層融資應該作為融資發展的總體戰略的一部分來考慮,雖然夾層融資的成本相對並不便宜,但是有時候它卻是最合適的融資方式。夾層融資最適合於MBO,有並購計劃,能夠快速成長,而且即將股票上市的企業。
大部分美國投資銀行家相信,企業必須發行50萬至100萬股流通股以上,才能保證活躍的股票交易量並支持較高的股價。同時股票價格必須在$10-$20以上,才能吸引大的機構投資者,而低於$5的股票一般不具有吸引力。由於股票的數量很容易通過分拆或縮股(split and reverse split)來改變,所以股票的價格就主要取決於企業的市場價值了。
由於企業的市場價值取決於企業的規模,也就是企業的歷史業績和預期業績,如果夾層融資能夠在一年之內使企業的營業額大大增加,同時也給與公眾對企業盈利能力的信心,那將使企業的IPO處於一種更有利的位置。在這種條件下,企業可選用夾層融資來完成過渡,直到實現和證明自己的市場價值,而不是在現在以低估的價值進行IPO或股權私募。如果企業可在將來以更高的股票價格進行IPO,那將降低企業總體的融資成本,這就是為什麼企業願意支付較高的利息在 IPO之前先來一輪夾層融資。
Ⅱ 並購夾層基金是什麼
夾層資本是收益和風險介於企業債務資本和股權資本之間的資本形態,本質是長期無擔保的債權類風險資本。並購基金,是專注於對目標企業進行並購的基金,其投資手法是,通過收購目標企業股權,獲得對目標企業的控制權,然後對其進行一定的重組改造,持有一定時期後再出售。
夾層基金(Mezzanine Fund)是杠桿收購特別是管理層收購(MBO)中的一種融資來源,它提供的是介於股權與債權之間的資金,它的作用是填補一項收購在考慮了股權資金、普通債權資金之後仍然不足的收購資金缺口。國內採用的術語MBO基金,實際上指的就是夾層基金。但是由於MBO交易中融資渠道是多樣化的,融資結構是分層次的,不同的資金來源、進入方式、收益率要求、償還方式等都是不同的,所以統稱為MBO基金是不準確的。
管理層收購的支付方式是全現金收購,而非換股收購,所以收購融資至關重要。在一項典型的MBO融資結構中,資金來源包括三個部分:
1、購買價格的10%由管理層團隊提供,這部分資金形成了購並完成後重組企業的股本資本。
2、購買價格的50—60%由銀行貸款提供,這部分資金形成了高級債權,有企業資產作抵押,一般是由多家銀行組成的銀團貸款。
3、30—40%的購買資金由夾層基金提供。
夾層基金的本質是一種借貸資金,它提供資金和收回資金的方式與普通貸款是一致的,但在企業償債順序中位於銀行貸款之後。因此在購並融資中,銀行貸款等有抵押的融資方式屬於高級債權,夾層基金則屬於次級債權。在杠桿收購融資中非常著名的垃圾債券,也是一種提供次級債權資金的方式,和夾層基金的作用是一樣的,不過由於20世紀90年代以後垃圾債券市場出現了信用危機,西方杠桿收購中次級債權資金主要來自夾層基金。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並購夾層基金是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Ⅲ 什麼是並購基金,什麼是夾層資本
並購基金是私募股權基金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一般要佔整個私募股權基金募集與管理規模的60%-70%,在私募股權基金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並購基金一般通過改組目標公司董事會來改善公司治理,並密切監控目標公司的運營績效。
夾層資本是在夾層融資這一融資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專有名詞,是針對融資過程中資金的提供方也就是出資方而言的。
夾層資本(Mezzanine Capital)是收益和風險介於企業債務資本和股權資本之間的資本形態,本質是長期無擔保的債權類風險資本。當企業進行破產清算時,優先債務提供者首先得到清償,其次是夾層資本提供者,最後是公司的股東。因此,對投資者來說,夾層資本的風險介於優先債務和股本之間。
Ⅳ 什麼是夾層投資
夾層投資也可直譯作 「麥則恩投資」。Mezzanine的英文原意是底樓與二樓之間的半層
樓,在風險投資業中,特指對成長到擴張階段,尚未盈利,但仍然需要大量資金進行擴張的風險企業進行投資。就投資的風險和回報水平來說,夾層投資是界於傳統風險投資和一般債權、股權投資之間的投資行為。常見於:
(1) 對不久即進行公開招股的風險企業的短期投資;
(2) 比銀行貸款條件寬松但又比股權投資附加更多償還條件的投資,一般可取得購股權。
夾層投資的目標主要是已經完成初步股權融資的企業。它是一種兼有債權投資和股權投資雙重性質的投資方式,其實質是一種附有權益認購權的無擔保長期債權。這種債權總是伴隨相應的認股權證,投資人可依據事先約定的期限或觸發條件,以事先約定的價格購買被投資公司的股權,或者將債權轉換成股權。
Ⅳ 什麼是並購基金,什麼是夾層資本
並購基金是私募股權基金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一般要佔整個私募股權基金募集與管理規模的60%-70%,在私募股權基金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並購基金一般通過改組目標公司董事會來改善公司治理,並密切監控目標公司的運營績效。
夾層資本是在夾層融資這一融資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專有名詞,是針對融資過程中資金的提供方也就是出資方而言的。
夾層資本(Mezzanine Capital)是收益和風險介於企業債務資本和股權資本之間的資本形態,本質是長期無擔保的債權類風險資本。當企業進行破產清算時,優先債務提供者首先得到清償,其次是夾層資本提供者,最後是公司的股東。因此,對投資者來說,夾層資本的風險介於優先債務和股本之間。
這里有詳細介紹:http://ke..com/view/1346954.htm?fr=ala0
Ⅵ 證券投資基金為什麼要設置夾層
一、夾層基金(Mezzanine Fund)是杠桿收購特別是管理層收購(MBO)中的一種融資來源,它提供的是介於股權與債權之間的資金,它的作用是填補一項收購在考慮了股權資金、普通債權資金之後仍然不足的收購資金缺口。國內目前採用的術語MBO基金,實際上指的就是夾層基金。由於MBO交易中融資渠道是多樣化的,融資結構是分層次的,不同的資金來源、進入方式、收益率要求、償還方式等都是不同的,所以統稱為MBO基金是不準確的。
二、「夾層基金」首次出現在兩會議案,這應該是個積極的信號——企業融資需求日趨多元化,夾層基金大有可為。本報記者多方采訪發現,夾層基金在國內尚屬起步階段,但隨著企業並購越來越多,夾層基金市場需求也會越來越大,不過,要走向繁榮還需走很長道路。
兩會期間,中國人壽(25.20,-0.38,-1.49%)保險原董事長楊超明確建議,「擴大保險機構間接投資股權基金的范圍和類別,如夾層基金和FOFs等目前適合保險資金特點的產品。」
夾層投資(mezzanine investment)是發達國家資本市場常用的一種投資形式,主要是指投資風險和回報方面介於優先債務和股本融資之間的一種投資形式。在歐美市場已是一種成熟的資產配置類別。在國內2005年方出現首隻夾層融資基金,而引起市場廣泛關注始於去年7月中旬,本土機構中信產業投資基金披露,擬募集一期重點關注並購融資、企業股權質押融資、礦產能源和房地產等權屬可登記的資源資產抵押融資的中信夾層基金,目標規模為50億元人民幣,不超過60億元。
再至今年,據記者了解,有多家中小PE機構也已開始嘗試進入夾層資本領域,其中惠農資本是較典型的一家機構。
據惠農資本總裁尉立東介紹,目前惠農資本管理三隻基金,總金額為30億元人民幣。業務分為兩類,一類是兩期股權投資基金,每隻基金5億元,共管理10億元,另一類則是夾層基金。
惠農資本至今成立僅有3年,是PE界「新兵」,但卻嘗試了最「前沿」業務。對此基金配置的原因,尉立東表示,「進入夾層資本是非常明顯的,也是非常必然的。」
據他介紹,這源於曾在投資東北某企業的過程中遇到的現實問題。在惠農資本投資完成後,企業在重組改制時產生了新的資金需求,同時要重組則必須把原有的抵押釋放後才能進行資產分割。
「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為企業提供了夾層資本,做了配套貸款,並同時發了20多億企業債,把企業貸款全額償還掉,這使得我們意識到商業銀行現在並不單單做純貸款業務,同時在股權投資和債務重組方面的業務也很超前。正是沿用這個方式,我們發了一期夾層基金,僅去年便做了22億元,主要以企業並購重組為主,同時結合當前的形勢也做點房地產的融資。」尉立東進一步解釋。
然而,也有嘗試夾層基金「受挫」的機構對記者表示,和銀行的合作並不容易。
對此,某四大行之一銀團貸款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偶爾會做夾層融資的案子,且一定要看具體項目質地。此外,會優先考慮長期合作的PE機構申請的項目——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盡職調查的難度。他認為,夾層基金要在國內盛行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華民創富董事長楊輝也認為,就目前國內的金融環境而言,推出結構性產品是金融創新所需要的,但並不是任何PE投資機構都可以輕易嘗試,重要的是看具體項目,不同於股權投資,夾層投資更關注企業現在及未來的現金流狀況在內的償債能力,同時企業應具有良好的過往業績,穩定的管理團隊及領先的市場地位。
針對現有中國夾層投資環境,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劉碧薇認為,夾層基金發展面臨的瓶頸主要在於投資者來源以及由於相關政策造就的退出模式選擇上。
劉碧薇指出,從夾層基金的投資者角度出發,由於夾層基金以資產保值作為首要考量,通過經常收益和資產增值為投資者帶來平穩的投資回報。根據國外成熟經驗,夾層投資對於保險公司、商業銀行、FOFs等在內的對投資安全性要求較高的機構投資者吸引度較高;而國內目前尚缺乏足夠多的機構投資者。
此外,在投資工具的選擇方面,如果夾層基金為美元,礙於國內現行外商投資及換匯政策限制,可選擇將資金注入目標企業境外控股實體,投資工具運用相對靈活,包括可轉換債券、優先股等;如果夾層基金為人民幣基金,由於受到法律阻礙,在通用的投資工具選擇方面比較狹隘,投資者只能以普通股的形式進入目標企業,通過投資條款設置,以普通股分紅的形式獲得類似債權的利息,或者選擇與信託公司合作方式,投資於信託結構化產品中的劣後級別,優先順序由信託籌集,從而實現杠桿融資的效果。
相應地,兩類基金在退出路徑方面也呈現不同。如投資者選擇以人民幣基金向目標企業境內運營實體注資,可選投資工具單一,退出渠道相對狹窄;然而以美元基金投資於目標企業境外實體,則工具多樣,且路徑暢通。
Ⅶ 並購融資怎麼做
內源融資
內源融資是指企業通過自身生產經營活動獲利並積累所得的資金。內源融資主要指企業提取的折舊基金、無形資產攤銷和企業的留存收益。內源融資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取得並留存在企業內可供使用的「免費」資金,資金成本低,但是內部供給的資金金額有限,很難滿足企業並購所需大額資金。
(二)外源融資
外源融資是指企業通過一定方式從企業外部籌集所需的資金,外源融資根據資金性質又分為債務融資和權益融資。
1.債務融資
債務融資是指企業為取得所需資金通過對外舉債方式獲得的資金。債務融資包括商業銀行貸款和發行公司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債務融資相對於權益性融資來說,債務融資不會稀釋股權,不會威脅控股股東的控制權,債務融資還具有財務杠桿效益,但債務融資具有還本付息的剛性約束,具有很高的財務風險,風險控制不好會直接影響企業生存。在債務融資方式中,商業銀行貸款是我國企業並購時獲取資金的主要方式,這主要是由於我國金融市場不發達,其他融資渠道不暢或融資成本太高,此外,並購活動也往往是政府「引導」下的市場行為,解決國有企業產權問題,比較容易獲取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
Ⅷ 企業並購融資的方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