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台海核電為什麼國企不進入
無計可施了,進入也是徒勞。
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台海核電盈利額從2018年的10億多猛跌66.90%至3.36億元。2019年,該公司迎來借殼上市五年來首次虧損,並且巨虧6.43億元。2020年情況繼續惡化,截至9月底虧損3.16億元,其中煙台台海核電虧損2.93億元。
如果2020年台海核電業績繼續惡化甚至虧損,按照相關規定不排除有被風險警示的可能。對此,稱「公司財報還在測算」的台海核電相關工作人員並不否認這一點。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因多次融資業務糾紛,截至2020年4月,台海集團所持全部台海核電股份被凍結。
對於控股股東等相關風險,台海核電長期隱瞞不報。早在2019年8月27日,因隱瞞不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這一重大事項,四川證監局對台海核電及相關方給予警示函。
2019年9月,因與浙商銀行等融資業務糾紛,天海集團、王雪欣等方面再次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法院還對相關方面採取了限制消費措施。
針對台海核電愈加混亂的情況,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對其2019年年報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鑒證報告》並指出,台海核電資金管理和融資相關的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存在大額到期未償付的債務、部分銀行賬戶被司法凍結、公司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等事項。
根據台海核電目前披露的最新情況,台海核電截至2020年11月已到期或即將到期的大額債務超過4.182億元。其最重要的子公司煙台台海核電截至2020年11月16日涉及訴訟及仲裁共159起,涉及資金超過21.73億元。
台海核電始終將公司越來越惡化的經營情況歸咎於行業政策的調整。
在經歷了三年「零審批」狀態後,2018年核電行業重啟。2019年,中國核電成功發行價值78億元的可轉債,中國廣核成功IPO上市並破紀錄募資150億元。
中國銀河2019年發布研報指出,未來我國核電市場將迎來動態的、持續的釋放過程,「核電市場空間廣闊,對設備供應商的業績貢獻形成有力支撐」。
這樣的行業復甦背景下,熬過最難三年的台海核電卻倒在了「即將到來的行業春天」?
對此,有核電設備行業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雖然政策有所調整,市場需求總量不多,但核電設備產品需求仍然存在,只要公司研發能力足夠強,擁有比競爭對手更優質的產品,就足以在行業洗牌中突圍出來。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除了新建核電站項目審批進度嚴重低於預期外,台海核電此前就業績下滑原因時多次坦言,技術選型不確定致使公司已簽訂的主管道訂單暫緩執行。從該公司多年來披露信息來看,從2015年以來該公司多年訂單不及預期;2019年甚至沒有新增訂單。
② 中國核電為什麼不能融資
中國核電不需要融資。
③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廣核集團公司)是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清潔能源企業。1994年9月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02億元人民幣。中國廣東核電集團(以下簡稱:中廣核集團)是由核心企業――中廣核集團公司和20多家主要成員公司組成的國家特大型企業集團。 中廣核集團以「發展清潔能源,造福人類社會」為使命,以建設「國際一流的清潔能源集團,成為全球領先的清潔能源提供商和服務商」為目標。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廣核集團總資產約2400億元人民幣,凈資產約700億元人民幣;擁有在運核電裝機611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15台,裝機1754萬千瓦;控股在運風電裝機容量300萬千瓦,水電權益裝機容量近35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22萬千瓦,在分布式能源、能源合同管理、節能技術改造等領域也取得了良好發展。 中廣核集團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方針,在成功建設大亞灣核電站的基礎上,形成了「以核養核,滾動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核電生產、工程建設、技術研發、核燃料供應保障體系,以及風電、水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節能技術推廣體系,擁有六個國家級核電研發(實驗)中心,目前承擔了我國60%的在建核電機組工程建設和51%的在運核電機組生產運營任務,具備了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面向全國、跨地區、多基地同時建設和運營管理多個核電、風電、水電、太陽能及其他清潔能源項目的能力。
法定代表人:賀禹
成立日期:1994-09-29
注冊資本:1372353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廣東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4030010001694XX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批發和零售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人員規模:10000人以上
企業地址:深圳市福田區深南大道2002號中廣核大廈南樓33樓
經營范圍:^從事以核電和其他清潔能源為主的開發、投資建設、經營和管理;組織電力(熱力)生產和銷售;開展核電技術研發、咨詢服務;開展以核電為主的工程承包與咨詢服務,核電站在役、退役服務;開展核技術應用、以清潔能源為主的能源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環保等相關產業投資建設與經營管理。開展天然鈾資源的勘查、境外天然鈾資源的開發及相關貿易與服務。開展核廢料處置及乏燃料中間貯存、運輸、處理等業務。從事與核電開發相關的國內外投融資業務,從事清潔能源產業配套服務及現代綜合服務業。
④ 目前我國在運營和在建核電,核電設備投資占總投資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20%-30%左右,不過處於研發機組就會占更大比例。
⑤ 霞浦核電站民間融資是真的嗎
這個霞浦核電站民間融資不是真的。中國核電小浦核電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7月23日。它由中國核電公司,福建核電開發有限公司核電公司投資和成立 ,中國電力有限公司和寧德國有資產投資與運營有限公司的比例為55%,20%,10%,10%和5%,分別為5%。
1、公司根據現代企業制度運營,負責小浦核電項目的建設和運營管理以及XIAPU工廠現場中國核集團隨後的核電項目的發展。
2、快速反應堆是中國核能「三步」發展戰略的第二步。作為國家批準的主要核科學技術項目,演示快速反應堆項目具有重要意義,促進核燃料封閉循環,促進了中國核能和地方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3、 該項目的完成將採用中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反應堆技術,是核工業發展的紀念碑。
拓展資料:
CNNC福建小浦示範快速反應堆項目的民營工程,最初計劃於2017年底投入運營,也在現場開始,成為2017年首次啟動的單位,並計劃成為 在2023年完成並投入運營。如果一切順利,小浦演示快速反應堆項目將成為中國第一個快速反應堆核電示範項目。
從實驗到示範中國的核能發展戰略分為三個階段:熱中子反應器,快速育種反應器和可控核融合反應器。
作為國家批準的主要項目,夏浦示範快速反應堆項目是中國「三步」發展戰略的核能第二步。 推動核燃料封閉循環並促進中國核能和地方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是具有重要意義。
快節奏反應器,即「快中性反應器」,是世界上第第四代高級核電系統的首選反應堆類型。 它代表了第四代核電系統的發展方向。 它可以將鈾資源的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最大限度地減少核廢料和放射性廢物的量。
⑥ 散戶申購中國核電的資金要求是多少
1,投資者必須持有非限售A股股份市值1萬元以上和足額的資金,才能參與新股網上申購,且滬、深兩個市場市值不能合並計算,滬、深證券賬戶只能申購本市場新股,並需在申購前存入足額申購資金。投資者網上申購數量不得超過T-2日前20個交易日(含T-2日)的日均持有市值,也不得超過主承銷商規定的申購上限,且必須足額繳款。
2,計算證券市值是指T -2日日終投資者持有的(包括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非限售A股股份市值,包括融資融券客戶信用證券賬戶的市值和證券公司轉融通擔保證券明細賬戶的市值,不包括B股股份、ETF、基金、債券或其他限售A股股份的市值。投資者持有多個證券賬戶的,將合並計算賬戶市值。
3,投資者參與網上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購,以該投資者的第一筆申購為有效申購,一個投資者只能用一個證券賬戶進行一次申購,其餘申購將被系統自動撤銷。新股一經申報,不得撤單。同一天有多隻股票發行的,該可申購市值額度對投資者申購每一隻股票均適用。對於每隻新股發行,有多個證券賬戶的投資者只能使用一個有市值的賬戶申購一次,如多次申購,僅第一筆申購有效。
4,所持股票T-2日市值確定後,可以在T-1日或T日將T -2日持有的市值賣出,資金可用於T日申購新股。
低可申購1000股,這是上交所規定的最小申購單位就是1000股,也就是一個配號,:每一申購單位為1000 股,申購數量不少於1000 股,超過1000 股的必須是1000 股的整數倍,,所需最少資金就是發行價3.49*1000=3490元,當然了,這些都是在你的上海股票市值條件滿足的情況下才有申購資格的。
⑦ 核電建設對國民經濟有何拉動作用
核電站投資很大,對當地的政府的業績有很大積極的影響。
電站運行後,對稅收的提升作用也很明顯。
核電帶來很多崗位,促進就業。
核電會在當地,電站的周圍形成一個商業圈。
「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發展核電」,是當前我國能源建設和核工業發展的一項重要政策。發展核電對保障能源供應與安全,保護環境,實現電力工業結構優化和可持續發展,提升我國綜合經濟實力、工業技術水平和國際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拉動經濟增長作用明顯
核電建設投資大、建設時間長、技術含量高、涉及產業多,對國民經濟建設具有較強的拉動作用。
2011年我國核電總發電量達874億千瓦時,佔全國總發電量的 1.9%,核電生產運營產出(銷售收入)約為375億元,拉動的總產出約為832億元,gdp約為442億元。假設到2020年核電在運裝機達到6500萬千瓦,在建3500萬千瓦,2020年我國核電生產運營產出約為1994億元,拉動的總產出為4423億元,GDP約為2351億元。
截至2011年底,我國大陸在建核電機組26台,總裝機容量2924萬千瓦,在建規模世界第一。根據目前我國核電發展態勢,按照建設一座200萬千瓦的核電站需要294億元投資計算(以嶺澳二期為參考電站,2台100萬千瓦建成價位285億元,1/3的首爐料為9億元,共294億元),並假設到2020年3500萬千瓦在建核電站共完成一半的投資,則平均每年需要投資建設615萬千瓦,投資額為906億元,拉動總產出增長2754億元,gdp增長934億元,可以使經濟增速提高超過0.3個百分點。
核電發展對地方經濟發展可以帶來乘方效應。一座裝機規模500萬千瓦核電廠,總投資可達650億元。按7800小時計算,規劃裝機投產後,年發電約390億度,售電收入近200億元,核電廠建設期每年可增加5000萬左右的建安稅,全部建成後每年可直接納稅30億元。此外,核電項目還能吸引眾多投資者搶攤地方房地產等市場,帶動建築行業發展,改善當地交通條件,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加旅遊收入,提升城市消費水平;核電站運行管理正式員工約3000人,站內聘用司機、保安、保潔、後勤人員約9000人(按1:3計算),廠區周圍與核電站配套從業人員不下10000人;帶動投資配套抽水蓄能電站等核電配套工業體系發展。
在當前背景下,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穩步推進核電建設,每年將創造出數千億元的國內生產總值,對於實現保持國家及地方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目標作用顯著。
拉動工業體系轉型升級
核電工業是現代高科技密集型的國家戰略性產業,其發展不但實現了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擴大了我國在核燃料循環、核電裝備、核技術應用等高新技術領域的產業規模,同時有效帶動了我國高技術產業(涉及材料、機電、電子、儀表、冶金、化工、建築)整體發展,而且先進的核科學技術可實現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測算, 如果按照目前我國核電發展態勢,每年投資額870億元,拉動重要相關行業的產出增長為:建築業約272億元,通用、專用設備製造業208億元,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181億元,綜合技術服務業163億元,農業154億元,化學工業154億元,金融保險業154億元,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127億元,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108億元。
近年來,我國在核燃料科研生產領域取得重要成就,保持了完整的核燃料工業體系:計劃完成的國內鈾礦地質鑽探工作量指標大幅提高,礦床勘查成果顯著,海外鈾資源開發加快推進;多個鈾轉化、純化、濃縮工程項目開工建設,核燃料產能的提升確保燃料供給安全;已基本掌握後處理動力堆乏燃料後處理的自主設計、建造、運行能力。
目前,三代核電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步伐加快;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具備開工條件;自主化先進壓水堆核電機組(ACP1000、ACPR1000等)設計取得重要進展;中國實驗快堆實現了自主研究、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運行和自主管理。此外,在快堆、先進研究堆、核軍工、核技術應用、受控核聚變等領域的不斷拓展,具備較高的科技研發實力。
依託核電項目,核電裝備製造國產化、自主化不斷推進,對於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培育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轉變工業發展方式具有重大意義。
「十一五」期間,通過將核電設備製造和關鍵技術納入國家重大裝備國產化規劃,核電裝備製造業加大技術改造升級和投入力度,在核電關鍵設備的製造方面取得突破,在建二代改進型機組平均國產化率68%。而且國內已具備較強的關鍵設備生產能力,核電設備成套供應能力得到了較快提升,初步形成了年供8套左右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主要設備能力。預計通過完善自身的製造裝備能力,積累製造工藝經驗,加強技術攻關,「十二五」末期我國能夠形成穩定的三代核電設備成套供應能力,設備自主化目標基本可以實現。
此外,核電涉及工業領域的技術發展基本代表了冶金、材料、機械、電子儀器等眾多行業最復雜、最前沿技術,對開發設計、冶煉、鑄造、熱處理、精密製造等生產工藝有極高要求,由此帶動了這些行業的技術升級。
強大國防保持核威懾力
發展核電是保持和提高我國核工業實力,穩定和壯大核科學技術人才隊伍的重要依託,也是建設我國強大國防、進一步提升核大國地位、和平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途徑,是推進現代化建設、走強國之路、提升綜合國力的重要戰略舉措。
核科學技術具有典型的軍民兩用特性。核動力既是民用能源開發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可用於軍用核動力艦船;核燃料循環技術既可為民用反應堆提供燃料,又可為核武器提供裝料。先進的核動力、核燃料、核安全與輻射防護技術、核監測和控制,以及高端裝備製造、特種材料等技術均可用於軍用核動力艦船、空間飛行器核電源、核戰略戰術武器裝備的研製和生產。核電產業是國家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核電廠的設計、製造、建設和運營關鍵技術往往比軍用堆難度更大,要求更高。通過大力發展核電產業,可以促進核技術的大力提升,充實和提高國防安全保障能力。
目前,發展民用核電依然是世界核大國保持核威懾能力的重要考慮因素。自上世紀50年代美國、前蘇聯等大國除了在積極發展艦船核動力、空間激光武器核電源、軍用車載移動式核電源、魚雷及火箭核動力推進裝置等新概念軍用核動力的同時,大力發展民用核電作為保持核威懾的重要手段。眼下,俄羅斯依然制定了較大規模的核電建設規劃。奧巴馬政府上台之後美國的核電政策也更加明朗、積極。
「走出去」提升國際競爭力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加強現代能源產業建設」的要求,「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發展核電」,要求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實現我國核電事業又好又快安全發展,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品牌,盡快形成後來居上的強勁競爭力,走出國門,在世界核電技術制高點和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轉變。
首先,核電技術和產品的輸出對提升我國在世界經濟市場中的競爭力將發揮獨特作用。通過幫助希望發展核電的國家建立必要的基礎結構提供支持,包括建立法律和監管框架、開展培訓、幫助其培養本國的核能人才、幫助其了解各種核技術、促進和支持新核電站融資等方式,或將核電項目出口作為經濟援助一種重要方式,滿足這些國家的能源和經濟發展需求,獲取所在國民眾的認可和政府的信任,提升我國在這些國家的影響力和加強利益交融的合作紐帶。
其次,通過海外核電市場開拓,可以在更廣闊的空間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化配置。憑借高端、密集的核電技術、產品及服務,真正進入世界產業格局中的高附加值環節,提升我國在國際產業分工中角色地位,分享更多的經濟全球化的利益。
第三、核電項目耗資巨大,開發海外核電市場將大幅帶動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融資和出口,而投資、出口是我國經濟增長的兩大重要引擎。同時,核電「走出去」項目作為大型對外投資項目,將進一步平衡我國國際資本盈餘。
最後,核電出口有利於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跨國企業,並提升中國核電產業鏈條的技術水平。我國有實力的核電相關企業可以利用跨國公司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以自己的相對優勢,開發自主品牌,參與海外核電市場開發與項目建設,在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學習提高自身在研發、設計、製造、建設等各環節的技術能力與水平。
⑧ 為什麼要發展核電
依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核電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數據顯示,從1985年開始,中國歷年核電站建設投資金額一直走勢平穩,而2008年則是近年來核電站建設的高峰期,2012年核電站建設投資達到1768億元,但是由於受到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的影響,中國2011-2012年核電站建設步伐放緩,2012年核電站建設投資僅為250億元,不到2008年的五分之一。2012年10月以來,核電站市場重啟,2013年1-4月,核電站建設投資額為250億元。
前瞻網核電設備研究報告指出目前中國主要有三家核電站開發商: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核集團」)、中國廣東核電集團(簡稱「中廣核」)以及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簡稱「中電投」)。一般此類企業是項目發起人,參與從項目籌建、融資開始到項目建設等流程,通常也是核電站的運營商。以核島設備中核閥門市場為例。核電閥門是核電站中重要的承壓設備和介質輸送控制設備,核島、常規島和電站輔助設施系統中都有使用,但主要是核島設備中,其連接著整個核電站的300餘個系統,一座兩台百萬千瓦機組的核電站共需要近3萬台的各式閥門,其是保證核電站穩定安全運行的重要一環。
⑨ 中核跟中廣核區別
1,使命定位不同
中核:中核集團肩負著強核強國與和平利用原子能、確保國家能源安全的使命任務。
中廣核:國際一流的清潔能源集團,全球領先的清潔能源提供商與服務商。致力於零碳排放的清潔能源生產與供應,致力於全社會的節能減排與清潔能源利用,為社會提供規模化、高質效與可持續的清潔能源產品和服務。
2,創立的背景不同
中核:1999年7月1日,在國家原五大行政性軍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十大軍工集團,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成立。
中廣核: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原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是伴隨我國改革開放和核電事業發展逐步成長壯大起來的中央企業,由核心企業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及40多家主要成員公司組成的國家特大型企業集團。
3,業務范圍不同
中核: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新的歷史階段將傳承核工業半個多世紀以來舉世矚目的「兩彈一艇」和實現中國大陸核電「零的突破」的輝煌歷程。
中廣核:中廣核成功建設大亞灣核電站,填補國內大型商用核電站空白,實現中國大型商用核電站的起步。
(9)核電融資模式擴展閱讀:
雖然在建國初期就誕生的中核眼裡中廣核是「後起之秀」,但是中核的老大地位卻在近年來受到撼動。
中廣核成立於1994年,原名為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其不僅成立較晚,而且從名字中可見是一家地方性質企業,其體量顯然遠遠遜色於中核,而且中廣核成立時中核還持有其45%的股份,但國務院規定中核集團不能參與分紅,結餘利潤用於中廣核的滾動發展,以帶動後續核電站的建設。
隨著大亞灣核電站的成功建設和運營,中廣核以核養核模式得以發展,如今已在手並獲批的核電項目中廣核最多,中核次之。而沿海核電站建設已經被中廣核壟斷了。
如今中廣核在手核電項目多在沿海,包括大亞灣、嶺澳、陽江、紅沿河和廣西防城港等,而中核籌建的卻多在內陸,除了海南和秦山等少數幾個屬於沿海核電站,湖南桃花江、江西瑞金等項目都在內陸。
實際上轉折性變化事件發生在2012年9月,彼時國務院同意中廣核股權關系調整為國資委持股82%、廣東省持股10%、中國核工業集團持股8%。
這一調整被中廣核視為公司發展「里程碑」事件之一。2013年4月,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正式更名為中國廣核集團。顯然中廣核已經從地域性的企業躍居為核電業大佬。
不僅如此,2012年,隨著新疆薩瓦甫奇鈾礦探礦權花落中廣核,國內鈾礦資源由中核獨有的格局被打破。不僅國內項目建設上中核與中廣核競爭激烈,而且在以前「走出去」時也發生了互相壓價、惡性競爭的現象。
2012年中核與中廣核作為競爭對手分別聯合美日和法國競標英國一個核電項目。而去年底外媒消息稱,中核承諾給將耗資95.9億美元的巴基斯坦核電項目提供至少65億美元的貸款,該核電項目將建成兩座1100兆瓦的反應堆。
「中廣核與中核相比,中廣核成立較晚負擔較輕,主要做核電,管理上較為透明,是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而中核由於涉及核電、燃料等多個板塊,企業結構龐大臃腫,歷史負擔較重,」上述知情人士坦言,「單論盈利能力,中核已經不如中廣核。」
中核與中廣核的競爭也在繼續。中核籌建項目多在「內陸」,而「十二五」期間內陸仍未放開,只有等到「十三五」期間,這顯然加重了中核的緊迫感。中核選擇在上交所上市,其中一個考量則是,試圖通過上市融資來加緊備戰新的核電站項目建設。
而選擇在香港上市的中廣核,融資迫切性甚至更強,雖然其籌建核電項目多在沿海,放開可能性更大一些,但因為此前以核養核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在在建項目多於建成商業化運營項目,投資要多於收入的局面,所以上市勢在必行。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核電老大之爭
⑩ 請問固定資產貸款與項目融資貸款的主要區別是什麼謝謝
兩者的區別主要有:
1、范圍不同:
固定資產貸款包括:基本建設、技術改造、開發並內生產新產品等活動容及相關的房屋購置、工程建設、技術設備購買與安裝等。
項目融資貸款包括::項目經營權,項目產權和政府特別支持(具備文件)等。
2、貸款機構審批貸款時要考察的內容不同:
固定資產貸款可以考察借款人總體的還款能力.
項目融資一般注意項目本身的還款能力,當然也不排除其他抵押、保證等第二還款來源。
3、金額范圍不同:
固定資產貸款是一個大概念,而項目融資是其中的一部分。
項目融資的貸款:金額較大。例如公路、機場、電網、電站、核電、水庫等通常採用項目融資方單一的設備購置等一般採用固定資產貸款。
固定資產貸款是一個大概念,而項目融資是其中的一部分。
固定資產貸款與項目融資貸款所採用的形式:
1、BOT形式:BOT是指對採取「建設--經營--轉讓(移交)方式的項目貸款;
2、TOT形式:TOT指對採取「轉讓移交--經營--轉讓(移交)方式的項目貸款。
註:固定資產貸款是指通過有形抵押物的估值貸款,項目貸款是根據項目的未來收益的估值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