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影視投資發展趨勢如何
進入2019年以來,互聯網愈加頻繁的被院線電影的相關消息刷屏,「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新紀元「、「老師好,小成本電影大回收」、「復聯4票房破38億」、「吳京,首個內地票房破百億演員」、「如果可以這樣愛,收視率破1」等消息接連占據微博熱搜......
從2018年開始,《我不是葯神》、《無名之輩》等好影片層出不窮,單日票房記錄、內地前十榜單等數據在不斷的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增長之快有目共睹,且已經逐步實現了佳片票房雙贏的局面。
再觀今年的電影市場,《流浪地球》等電影迅速靠著好口碑逆襲成王,說明「口碑佳片好票房」這一趨勢正在加強。
以上僅個人觀點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❷ 中國電影產業主要具有以下幾種融資模式:
一、版權質押銀行貸款:銀行貸款是電影市場上常見的融資形式。中國政府聯合金融業如北京銀行、交通銀行等商業銀行推出版權質押貸款,幫助一些電影公司獲得銀行貸款。近年來,中國幾家大型的民營公司在中國進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擔保下,已經開始穩定的獲得銀行貸款,經典案例有深圳發展銀行為《夜宴》提供為期兩年的5000萬元貸款、招商銀行為《集結號》提供5000萬元的貸款、廣州發展銀行為《功夫之王》提供6500萬元貸款等。此外,境外銀行入德意志銀行為華誼未來製作提供2億美元的打包融資、香港渣打銀行為《赤壁》提供達7000萬美元的貸款。 二、私募股權融資: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快速發展,私募股權基金已經成為電影融資的新型渠道。華誼兄弟就是中國電影產業通過私募創造價值並最終IPO 的企業。目前,VC/PE 投資中國電影產業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對影視機構的投資,另一種是對影片的單獨投資。中國電影產業比較活躍的PE 主要有:IDG 新媒體基金、中華電影基金、紅杉資本、軟銀、A3 國際亞洲電影基金、鐵池私募電影基金等。 三、專項電影基金:中國電影專項基金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一種是來自於政府設立的專項基金,目前,中國每年通過電影專項資金、影視互濟基金、進口片發行收入提成、重大題材影片專項補助等各種形式,直接或間接投入電影製作的資金已經超過億元。另一種是來自於個人或集體出資設立的民營基金,目前,中國已經設立了專項資助基金,如中影青年導演計劃、曲江助推金、亞洲新星導等,但金額較少。 四、合作拍攝,多方投資:隨著中國電影投資市場的逐漸開放與成熟,合作拍攝日漸普及,這樣可以降低製片方的投資金額與分散投資風險,如《赤壁》、《梅蘭芳》等都是多方投資的影片。不過,業內企業合作可以較為准確的判斷風險,但是引入行業外部企業,由於專業的有限性及市場成熟度不足,資本市場的風險性較大。五、影片預售融資:這是大製作影片常用的一種融資方式,在拍攝前或拍攝中
❸ 工商經營范圍的公司(影視製作,影視發型,電影攝制)可以開展個人影視投融資業務嗎
據說是可以的!曾經有人以「個人」名義投資了電影《我不是葯神》,過了一段時間,此人收到了「票房分賬」!
❹ 到哪裡找影視投資融資的信息
影視找投資公司資金介紹,影視找投資公司融資,影視找投資公司合作,影視找投資公司找項目,就上投融界!這里擁有海量的投資融資資金合作信息
❺ 影視項目如何融資
最好是能找到效益比較好的影視投資公司或製片廠方,他們都跟商業單位有業務往來,要融資也很方便。
直接去找商業單位談投資的話不大容易成功。還是找有過影視投資背景的商業公司最好。
❻ 電影投資是不是融資
首先你應該要知道的是什麼是電影投資,電影投資就是投資這部電影的版權,你有版版權想在哪平台播放權就在哪平台播放。現在市場上很多影視投資都是不正規的,都是些靠小額融資,因為他電影沒口啤,沒人脈。大都是些騙局。
❼ 影視公司參與影視投融資是否違背工商法
如果影視公司沒有辦理了人民銀行的金融業務。而且營業執照裡面也沒有註明。那就算違反了工商法。
❽ 現在的影視投資是真實的嗎如果我想投資,應該怎麼做
❾ 中國電影產業特徵與投融資發展趨勢 發表在哪
1.影視業大規模的資本化運作持續升溫,「新三板」助力中小企業快速成長
2015年延續前一年的影視行業大規模的資本化運作熱潮,多家二三線公司仍以較好價格與上市公司進行了資產重組,這其中就包括:「共達電聲」以41.2億元收購「春天融和」(100% 股權)和「北京樂華文化」(100% 股權)進軍影視行業;「天神娛樂」則以13.23億收購「儒意影業」49% 股權正式加碼影視板塊;「富春通信」則以8.6億收購《戰狼》出品方春秋時代80% 股權;此外,一批「中概股」出現回歸潮,「博納影業」「盛大網路」「完美世界」等公司的「私有化」運作也將在2016年積極推進。
截至2015年12月29日,共有44家影視公司登陸「新三板」。「新三板」因門檻低,上市操作高效,已成為影視公司進軍資本市場的新出口。登陸新三板的企業一類是一些大型影視公司將子公司拆分上市,既擴大了母公司的體量,又分擔了風險:如華誼新媒體業務分拆出來的華誼創星;一類是電影產業鏈的具體環節競爭加劇,行業內部需要進一步融資發展,如「自在傳媒」的掛牌。此外,2015年11月,「新三板分層方案」正式發布,「新三板」將掛牌公司劃分為創新層和基礎層,很多中小文化企業可以先登陸「新三板」再謀求長遠發展。由此可見2016年 「新三板」還將迎來新一輪的上市潮。
2.跨媒、跨界並購漸進、傳統行業加力影視投資據統計,2015年電影與娛樂領域的並購事件涉及金額達283億元,147件PE/V C 投資事件中,有91件發生在電影娛樂產業領域,PE投資總金額高達98.23億,同比增長300% 。
「互聯網+ 電影」也催生B A T 高調進軍電影行業,積極布局大電影產業鏈;一些資本「新軍」同樣也看好影視產業的發展前景,其中房地產、餐飲等主營增長乏力的傳統行業上市公司為謀求業務轉型,逐漸加力電影行業,相繼並購影視公司,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增長:如中南重工依靠並購大唐輝煌在2015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45.09% ,鹿港科技並購文化影視公司實現去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95.62% 。
3.BA T全面布局產業鏈,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
「互聯網+ 」為電影產業提供了新型的技術手段和運作載體,貫穿了電影產業鏈的投融資、製作、營銷、品牌拓展等多個環節。B A T (以網路、阿里巴巴、騰訊等為代表的一批互聯網公司)通過融資、並購和戰略合作等方式重新布局,與傳統的影視公司融合發展:阿里通過收購、並購、投資等方式涉足電影產業鏈; 2015年1月,網路成立了網路影業,整合了網路糯米、網路地圖等LB S產品為在線售票引流;6月,網路斥資1.5億港元入股星美控股;而騰訊則在2015年9月成立了企鵝影業,後又成立騰訊影業,投資了十多部優質電影。
資本運作還促成行業集中度以及行業門檻不斷提高。2015年電影「在線購票」領域的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據統計2015年前三季度,線下售票已跌落至24.62% 的份額,而在線選座占據51.47% 的市場;經過整合之後的「微影時代」「貓眼電影」「網路糯米」三家購票網站成為「在線購票」的主體機構。總體來看,以BA T為首的互聯網企業只有將自身獨特的互聯網基因植入電影領域才能更好盤活電影產業這盤大棋。
4.電影私募股權投資朝著專業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隨著中國電影產業規模的擴大和日趨成熟,各類影視基金也紛紛投向一些熱門影視項目和主流影視機構。其中,華誼兄弟在2015年8月完成的36億元定增的發行對象中就有中信建投及平安資管兩家基金,它們分別認購了1億元、6.79億元;11月,「騰訊系」的微影時代完成15億元的C 輪投資,買家既有騰訊基金和萬達集團,也有南方資本、信業基金等產業投資機構。目前,國內的較活躍影視基金還包括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復星投資基金、建銀國際文化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等等。作為影視基金的重要形式,電影私募股權投資以股權方式對影視公司或影視項目投資,這些投資均有專業團隊遴選項目,確保項目質量,並可以與產業上下游廣泛合作,提供各種增值服務,提高成功率。
電影私募股權投資依靠其成熟的股權結構設計和嚴格縝密的風險控制流程,以及更加合理化收益分享機制,使電影產業的專業性與金融資本的市場性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具體的實現和操作主要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在投資過程中的風險控制:PE的管理者在對電影項目進行評估和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會運用多元化的投資方法和恰當的金融工具來規避風險,包括發行預售、完工擔保、投資組合理論等;二是具體操作上通常是由私募基金以高收益債、低收益債和優先股等不同品種的金融產品吸引風險承受能力不同的投資者而完成。
❿ 影視行業有靠譜的投融資平台嗎
影劇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啊,平台由湖南搜雲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證數登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省文化產權交易所、甘肅省文化產權交易中心聯合推出。首先交易所都具備交易資質,然後項目也是經過嚴格審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