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城區的經濟概述
老城區2000年以前沒有農業。2000年6月洛陽市進行區劃調整,原郊區的邙山鎮,洛北鄉的燒溝、岳村、工農、新生4個村劃歸老城區管轄並以4村為基礎組建洛浦辦事處。從此,老城區成為含有農村的城市區。同年9月,成立了主管農業的政府職能部門——老城區農村經濟工作辦公室。在農業的管理上,區委、政府引導農民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產業結構、種植結構,利用地域優勢優先發展牡丹產業,重點發展特色養殖;實行科學種田、科學管理;為農民提供信息、技術服務,支持幫助農民打機井、修灌渠、整土地,植樹造林,退耕還林,提高土地質量,提高抗災能力;發展鄉鎮企業,改革生產經營管理制度,提高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到2000年底,老城區農業總產量10288噸,鄉鎮企業總產值32495.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50元。 1989年~2000年12年間,老城工業經濟在曲折中發展。老城是傳統商貿區,因人口稠密,地域狹小,加之缺乏技術、資金,工業發展相對落後,特別是重工業發展受到限制。老城的區屬工業企業大多是20世紀60年代初大辦工業時興起的。規模小、設備簡陋、工藝落後、產品不定型,有的廠形同作坊,工人大多是街道閑散人員和家庭婦女。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到20世紀80年代初,有20多個規模較大的企業收歸市管。改革開放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區屬企業受自身條件和市場競爭的共同影響,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下降,效益時好、時壞,有的企業則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1992年上半年,區屬企業減少到18家,街道企業僅剩23家。下半年,市政府下放給區管理企業22家,這些企業中效益不好的佔三分之二強。
1989年~1992年,企業改革形式上實行廠長負責制和承包租賃制;1993年後開始實行以股份制改造為主的多種改革形式。企業管理上,政府部門與企業逐步脫鉤,管理模式轉變為監督、指導、協調和服務,實行層層承包與目標責任制。企業向工業局承包,廠長(經理)對企業承包。區計經貿委和工業局負責組織對廠長、董事長(經理)的招聘、選舉及承包合同的簽訂,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法律法規和強制性社會事務的執行。
區政府在宏觀指導的基礎上,幫助企業調整產業、產品結構,對轉產無望、無發展前途的企業或關、停、並、轉,或「退二進三」(由第二產業轉向第三產業)。到1998年底,區屬企業改革、改制基本完成,全部實行了新的管理承包體制。
至2000年底,下崗工人降至500人,工業總產值上升到4.08億元,是1989年的18倍;資產2.6億元,是1989年的22倍。重點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0248.4萬元,利潤總額1741.2萬元,其中百萬元以上23家重點企業完成增加值2536.7萬元,實現利潤100.8萬元;個體私營企業發展到185個,從業人員1023人,營業收入6446.7萬元,完成工業增加值1773.4萬元,稅金51.3萬元。營業收入是1989年的20倍,工業增加值是1989年的37倍,稅金是1989年的10倍。 老城區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6億元,同比增長12.5%,是2005年的2.5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54億元,增長19.6%,是2005年的3.1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9億元,增長25.1%,是2005年的7.2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4億元,增長18.3%,是2005年的3.8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6億元,增長18.5%,是2005年的2.3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完成17500元、6207元,分別增長7%和6%,均是2005年的1.8倍。
老城區2010年全年民營經濟營業收入完成68.5億元,增長14.8%;增加值完成17.6億元,增長15.4%。實施千萬元以上工業結構調整項目19個,完成投資4.3億元。洛陽風動工具、新春都制葯等高新技術企業不斷成長。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寬,累計為17家企業協調貸款9500萬元;洛陽居興小額貸款公司開業運營,洛陽通寶小額貸款公司通過審批開業。全區限額以上民營工業企業達到62家,占限額以上企業總數的98.3%,其中產值超5000萬元企業12家,超億元企業7家。
2. 洛陽國宏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河南省注冊資本:200,000萬元法定代表:符同欣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洛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地址:洛陽市洛龍區開元大道258號世貿中心B座13樓
法定代表人:符同欣
成立時間:2013-06-19
注冊資本:20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1030001103114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
公司地址:洛陽市洛龍區金城寨街78號8幢6層、7層
3. 中國到底有多少家銀行
2018年2月9日,銀監會首次披露所有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名單。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12月底,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共4549家。
1、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職責:執行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對金融機構乃至金融業進行監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機構。
2、政策性銀行:包括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職責:參股或保證的,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金融機構。
3、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交通銀行等。職責:通過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
4、投資銀行:包括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團、富國銀行、法國興業銀行等。職責: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5、世界銀行:用於資助國家克服窮困,各機構在減輕貧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3)洛陽國宏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銀行的作用
銀行是經營貨幣的企業,它的存在方便了社會資金的籌措與融通,它是金融機構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員。
我們可以看出銀行的業務,一方面,它以吸收存款的方式,把社會上閑置的貨幣資金和小額貨幣節余集中起來,然後以貸款的形式借給需要補充貨幣的人去使用;在這里,銀行充當貸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
另一方面,銀行為商品生產者和商人辦理貨幣的收付、結算等業務,它又充當支付中介。總之,銀行起信用中介作用。
商業銀行的基本職能包括: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創造、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