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生鮮電商死亡名單公布,還能突圍嗎
在經歷了多年的爆發式增長後,2016年我國生鮮電商似乎集體進入寒冬期,業績下滑、增長緩慢……據不完全統計,僅2016-2017年間,就有14家生鮮電商企業倒閉,如鮮品會、菜管家、美味七七等。
然而,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國內生鮮電商2016年的整體交易額約900億元,比2015年的500億元增長了80%,與之相適宜的生鮮電商融資總額亦達到60億元。一半進退兩難,一半前程湛藍,我國生鮮電商的發展到底該何去何從?
日前,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按上線時間順序梳理了2016—2017年度生鮮電商「死亡」名單表:
不難看出,在這份「死亡」名單里,生鮮電商以絕對性趨勢奪得冠軍,成為倒閉大種類……
一位資深生鮮人士算了一筆賬:「現在生鮮電商中,物流加倉儲一般占整體價格的10%;人工成本佔10%;用於市場推廣的用戶補貼佔10%;貨物損耗佔5%到10%。「而生鮮批發的毛利一共才多少?10~20%。這樣的情況能盈利?這就是互聯網人涉足生鮮電商的真實水平。」
⑵ 國內首家生鮮電商已申請破產重組,破產的原因是什麼
易果生鮮的訂單有九成來自天貓超市,呈現出高度的依賴性。阿里巴巴將2013年交給易果生鮮的天貓超市生鮮運營轉交給盒馬。失去C端天貓生鮮運營權之後,易果的「供應鏈」、「冷鏈物流」和「新零售賦能」三大定位面臨嚴峻考驗。
遭遇強勁盒馬的易果生鮮選擇轉型做B端的決策成效不明顯。尤其很重要的『安鮮達』冷鏈物流也沒扶起來。
(2)2016國內生鮮電商融資擴展閱讀
生鮮電商的發展隨著2013年到2014年間資本市場的進入發展迅猛,經過的市場低迷期,洗牌期以及新零售探索期,不斷有新玩家湧入,賽道逐漸擁擠變窄。
生鮮電商早在2016年就面臨過一輪殘酷的大洗牌,一米鮮,果食幫,青年菜等品牌相繼倒閉。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除傳統生鮮電商外,互聯網公司、線下商超紛紛布局生鮮業務。
以京東生鮮、天貓生鮮、拼多多為代表的傳統B2C自營模式、平台模式,以每日優鮮、京東到家、叮咚買菜為代表的「到家」社區模式,以及以盒馬鮮生、7Fresh為代表的「到店+到家」模式,生鮮電商行業商業模式呈現多樣化。
在生鮮平台競爭淘汰的「加速期」日劇激烈的競爭中,易果生鮮是否能涅槃重生仍待市場給出答案。
⑶ 在國內做生鮮電商有發展前景嗎
行業發展現狀一:行業市場規模已增至2000億
中國生鮮電商行業歷經探索、高速發展、洗牌,進入後成長期轉型升級階段。中國生鮮電商市場發展迅速,平均每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長率,及至2018年,其市場規模已增至2000億,是新零售中當之無愧的潛力股。
行業發展現狀二:電商巨頭紛紛布局生鮮電商
伴隨著新零售到來的步伐以及社區團購迎來的新風口,電商巨頭們亦紛紛布局生鮮電商。阿里有盒馬鮮生,京東有7Fresh,蘇寧有蘇鮮生,步步高有鮮食演義,同一賽道角逐的還有美團的小象生鮮、易果生鮮、天天果園、大潤發優鮮等。生鮮電商的搶灘戰未來將更加激烈。
阿里系的「盒馬生鮮」截至2018年12月底,已經開出了122家門店;在2019年春節前夕,經歷了一小波「開店潮」後,京東旗下7FRESH目前開出了11家店。截至2018年末,蘇鮮生全國門店數達到28家。
行業發展現狀三:前置倉有望讓生鮮電商走入尋常百姓家
生鮮電商的春天已然來臨。而迎來春天的背後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生鮮電商涌現了三股新勢力進場:社區便利店、社區拼團、前置倉電商。一直以來,生鮮電商面臨最大的困境就是冷鏈物流成本過高,這導致很多生鮮產品價格偏高,生鮮電商也大都圍繞中高端產品做文章,並且配送時長過長,很難滿足生鮮消費即時性的需求。而這三股新勢力,尤其是前置倉電商模式,有望讓生鮮電商走入更多尋常百姓家。
所謂前置倉,是指在企業內部倉儲物流系統內,離門店最近,最前置的倉儲物流。簡單說就是社區3-5公里內的集倉儲、分揀、配送於一體的便民服務站,可能是某個門店,可能是某個社區倉儲點,在用戶下單後盡快送貨上門,縮短配送半徑與時間,提升用戶體驗,改變社區用戶消費習慣。前置倉的介入,讓傳統的物流配送格局從「電商平台+快遞企業+消費者」進化為「電商平台+前置倉+即時物流(或消費者)」,或者「前置倉+消費者」,這種模式將三五公里生活圈內的即時消費需求充分挖掘出來,也改變了傳統生鮮電商的消費模式。
截至目前,騰訊投資的「每日優鮮」經過四年的醞釀發展也已經擁有1000個前置倉;新秀叮咚買菜在上海設有200餘個前置倉;朴朴超市在福州區域開出30座前置倉。盒馬預計2019年在北京布局50個前置倉門店。
行業市場前景:多方利好,生鮮電商進入快車道
國家政策的支持,冷鏈物流、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品牌巨資的介入、新零售的布局及大數據的發展,都為生鮮電商注入了新的動力,生鮮電商發展已進入快車道。另外,網購生鮮的消費習慣逐漸形成,剛需高頻商品特性及消費需求升級影響,直接拉動生鮮電商行業發展。
⑷ 國內生鮮電商發展狀況
2016生鮮電商市場分析。生鮮電商在未來5年後是萬億以上的市場體量,據艾瑞咨詢公布的數據,2016年,國內生鮮電商的整體交易額約900億元,比2015年的500億元增長了80%,預計2017年整體市場規模可以達到1500億元,而且即使到今天,生鮮電商的滲透率也才3%不到,未來的空間很大。蛋糕這么大,資本熱度怎麼可能降低,但是2016年確實倒閉了一大批的玩家,主要集中在垂直生鮮電商。並非資本冷卻,而是資本更謹慎,對玩家的要求從一味追求體量改為體量、盈利模式、經營效率等綜合評分了。隨著物流冷鏈愈加完善成本降低模式更多、主要人群從高收入普及到中等收入人群、主要城市從一二線下沉到三四線、農產品品牌化,即使看起來一片蕭條的生鮮電商市場(其實並非蕭條,而是馬太效應導致兩極分化加劇),在2017年還是會迎來新的資本熱潮,但資本集中度會更聚焦。目前生鮮電商平台還是巨頭把控,淘系體量數倍於京東,即使阿里對生鮮電商重視度看起來並不如京東,但畢竟優勢太明顯,短期內京東想摘掉千年老二的帽子不太可能。而且最重要的是阿里已經在轉型,正在嘗試跨過生鮮電商,直接進入」新零售生鮮「時代。阿里的傳統物流不如京東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阿里也嘗試過追趕,重資投入菜鳥,發現京東的先發優勢太明顯,菜鳥又模式不清晰爛泥扶不上牆。於是阿里開始豪賭直接從一維的沒有物流下半身時代,直接跨入不需要搭建傳統物流的三維下半身新零售時代。布局的棋子有很多,比如盒馬,淘寶便利店和安鮮達的前置倉嘗試,三江、銀泰的收購,百聯的合作等等,以後也會越來越多。目前阿里依託盒馬模式進行越來越多的擴張和整合嘗試,據說盒馬已經成為主心骨在牽頭新零售進行更多的業務擴張,是馬爸爸一顆重要棋子。
⑸ 叮咚買菜獲7億美元融資,生鮮電商燒錢背後玩的究竟是什麼
生鮮電商屬於新興行業,通過燒錢能夠獲得更多的競爭力,所以投資機構也紛紛看好這個行業。有媒體日前發文表示,知名生鮮電商品牌叮咚買菜完成了新一輪的融資,融資金額為7億美元,這應該是今年以來,電商行業最大規模的融資了。這次融資吸引了不少的新投資方,公司的股東規模也更大了,而且更重要的是,按照公司的說法,公司將把資金用於市場的拓展。
⑹ 競相比「重」主流生鮮電商有哪些運營模式
不到3個月時間,易果生鮮和本來生活先後完成2億美元和1.17億美元的融資,生鮮電商大戰的彈葯已經備好。易果生鮮宣布將從生鮮垂直電商轉型為全鏈條生鮮運營平台,目前由易果生鮮獨家運營的天貓超市生鮮區,已經從純購銷轉型到購銷+聯營模式,易果生鮮聯合創始人、聯席董事長金光磊表示,未來生鮮電商的競爭規模會上一個台階,易果生鮮正在進行聯營和自營角色切分。切入供應鏈、自建倉儲和配送團隊等戰略性壁壘級動作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做產業鏈上的「重」公司才有可能不被淘汰。易果生鮮在物流端和渠道端已經布局了多家企業,若在此基礎上推進聯營或將加速企業沖出生鮮競爭的膠著狀態。
引入聯營模式
易果生鮮CEO張曄宣布,易果將由原來的生鮮垂直電商正式轉型為新一代全鏈條生鮮運營平台,由易果獨家運營的天貓超市生鮮區將從純購銷轉型到購銷+聯營模式。金光磊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自營商品慢慢的有一定的比例由聯營的夥伴來做,但是在自營和聯營的關繫上,會用大數據來非常謹慎地處理,避免不必要的業務上的沖突」。
在金光磊看來,生鮮是一個非常大的事業,當一個公司無法以專業的技術和相關組織能力完成所有的事情時,開放就是一個必然的過程。艾瑞集團創始合夥人楊偉慶發布的《2016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達497.1億元,增長80.8%,預計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滲透率達7%。
在今年初獲得近2億美元C輪融資後,易果生鮮表示將繼續拓展地域,擴大規模,通過與各細分領域里最好的公司進行合作來豐富產品和服務。
競爭規模升級
生鮮行業不缺玩家,尤其是大玩家。2016年上半年,易果生鮮宣布完成近2億美元C輪融資;隨後,天天果園宣布獲得1億美元D輪融資,「每日優鮮」也宣布獲2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今年1月成立的京東生鮮事業部成為京東第六大事業部,並在今年「6·18」大促中首次亮相。
在生鮮電商行業里,資本是很關鍵的推動力量,但僅僅有資本還不夠。阿里投資易果生鮮,網路投資中糧我買網,騰訊領投了每日優鮮,京東旗下有天天果園。巨頭押注的是生鮮市場的高增長,生鮮電商需要抱大腿來結識更多的盟友。金光磊毫不避諱「我們是阿里生態鏈的組成部分」,並將其作為發展優勢之一。事實也確實如此,在易果生鮮宣布轉型生鮮平台的同時,阿里生態鏈的另一部分螞蟻金融也宣布,滿足易果生鮮資質審核的優質供應商將能享受「T+1」極速回款,回款時間從以往常規的2-3個月縮短至最快1天,資金成本遠低於市場借貸成本。
金光磊認為,隨著生鮮電商的加速發展和規模升級,未來生鮮電商行業的競爭規模也將會上一個台階,而平台具有的規模效應會變成非常強大的競爭力。據張曄透露,「易果2016財年日均GMV的目標是超過1000萬元」。以此計算,易果生鮮在2016財年的GMV將達到40億元左右。
轉型節奏謹慎
在目前存活的生鮮電商中,大部分是自營垂直單品類電商如拼好貨、許鮮,或者自營垂直多品類電商如天天果園、每日優鮮,不管是何種生鮮電商,供應鏈和冷鏈物流都是核心競爭力。供應鏈決定了商品的毛利率,冷鏈則直接關乎用戶體驗。新近獲得融資的如宋小菜、U掌櫃都是在生鮮供應鏈上入局,這直接提高了生鮮電商的准入門檻。
生鮮電商之所以堅持重模式,在於生鮮商品的非標准化程度太高,銷售渠道的層次過多,直接影響到商品品質和價格,最終用戶體驗受損。這也是生鮮電商雖然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但行業內鮮見平台級生鮮電商的原因。
在易果生鮮轉型生鮮運營平台前,2015年,易果生鮮原有的冷鏈物流配送部門「安鮮達」單獨出來成立了一家公司,並開始接受其他公司如獐子島、農夫山泉果業等倉儲配送業務。據金光磊介紹,易果生鮮正在進行角色切分,慢慢從自營轉型到生鮮運營平台,「角色變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沒有一定的比例需要遵循,會按照數據管理不斷優化」。
⑺ 一家活了16年的生鮮食材電商,究竟有什麼奧秘
從產地把控、農業技術、物流、包裝、營養價值、食譜,廚具、熱能,整個鏈條一起做,也許那些我們忽略的,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才是人家做了16年,還能活著的原因。
⑻ 生鮮電商 融資a輪b輪什麼意思
融資即是一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一般情況順序為天使投資→A輪(1輪)融資、→B輪(2輪)融資、→C輪(3輪)融資等。融資a輪、b輪是指風險投資的的次數和階段:
A輪之後就是B輪。如果你願意還可以有C、D、E、F、G輪。
當然,A、B、C、D、E的名字只是一個俗成。
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叫做鼠、牛、虎、兔、龍、蛇、馬、羊輪投資。
或者叫做第一輪、第二輪、第三輪
⑼ 國內首家生鮮電商已申請破產重組,具體的企業名字叫什麼
易果生鮮申請破產重組隨著互聯網電商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商品採取了網上售賣的模式,從最初的的日常生活用品,到售價昂貴的電子數碼產品,甚至連汽車也可做到網購了。在這場因互聯網帶動而引發的消費模式變革中,連最講究新鮮及時的生鮮類產品,也無法倖免。從最早的易果生鮮,到好果雲,再到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生鮮,再到包括各大超市的線上達,生鮮電商競爭得如火如荼。
但是商場如戰場,同樣逃不過自然法則: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國內首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已經申請破產重組,旗下的子公司雲象供應鏈和安易達也進入了破產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