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信託公司的待遇是這樣的高嗎
一般信託主要是做業務和銷售的收入會高,也就是創收的,其次核心勞動力主要是財務,法律及產品設計,一般用不到計算機的。所以除非你項目能力強或者業務能力強,否則都是不邊緣化的。
⑵ 100萬信託一年的收益是多少
100萬的信託產品,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7%到8%。信託資金收益率=信託收益÷信託計劃資金×100%計算的。但各種信託產品收益是不一樣的,背後的風險也有所不同,投資信託產品,也有發生虧損的可能,所以建議大家謹慎投資。
一、投資信託收益計算
投資信託收益計算需要結合實際購買的信託產品,目前市面各信託產品年收益率並不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值,但整體差距不大,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售信託產品年收益率的大概范圍在6.5%-8.5%浮動。
投資信託100萬一年收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如下:
最小收益:100萬x6.5%=6.5萬元。
最大收益:100萬x8.5%=8.5萬元。
由此可見投資信託100萬一年收益大概在6.5萬至8.5萬之間。
如果是銀行存100萬一年的收益大概又是多少呢?目前國有四大行定期存款一年利率為1.75%。
銀行存款收益:100萬x1.75%=1.75萬。
二、信託投資的風險
信託投資固然是一種很好的理財方式,但高收益的背後也會伴隨著高風險,任何投資方式都無法做到高安全與高收益兩者兼顧。對於投資者來說,在面對高收益誘惑時,需提高自身專業知識水平,深入了解產品全部信息,既然風險不可完全避免,那麼將風險降到最小,確保收益的最大安全
三、信託產品收益的計算
1.信託資金收益率的計算方法。
信託資金收益率=信託收益÷信託計劃資金×100%。
2.信託資金年平均收益率的計算方法:
信託資金年平均收益率=(信託收益總額÷信託計劃資金)÷3×100%。
不同信託產品收益率是不同的,這和信託產品的具體類型以及市場行情有關,再有信託保障基金的設立,並不是力挺剛性兌付的神話,而是要重構信託文化,打破剛性兌付,所以從長遠來講,信託收益率應該還是會很高,但是會出現波動。
⑶ 信託100萬一年收益多少
具體要看是什麼類型的信託產品,有浮動收益的,有固定收益的,如是股權投資類和證券專市場的理財產品其收益就不屬固定,高時可達到年化30%以上甚至翻幾倍但也有可能虧損;如是固定收益的,一百萬一年收益目前大概在7萬元到8.5萬元之間。
⑷ 金融業年薪一百萬
什麼行業最賺錢?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的就是金融行業,5年北京一套房?真實的金融行業真的像媒體宣傳的那樣賺錢嗎?進入金融行業,年入百萬不是夢(這口號感覺,有點像某組織。
雖說沒有宣傳的那麼誇張吧,但不可否認金融行業的待遇和各行業進行對比的話,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即便加班苦,能有工地苦嗎?干個幾年可是別人一輩子的收入。聽到這里,是不是覺得金融行業這事靠譜?能幹,然後就帶著一腔熱血扎進了歷史的長河裡了。沒有經過調查統計分析,怎麼會體現我們嚴謹性?畢竟都是高素質人才,沒有調查,沒有統計,沒有分析,就等於沒有話語權。話說金融行業到底能賺多少錢?真像外界說的年薪達百萬?據wind統計,2019年銀行平均薪資為37.12萬元,非銀金融(包括保險、證券等)更是以平均薪資40.9萬元位列第一。其中非銀金融中,證券公司更是以47.1萬元榮登第一寶座,不說百萬,但是打對折還是能達到了,這樣看來也不少呀,你看看現在民企小老闆,一年能拿多少?且不論,今年的疫情影響,就以往年度,個體戶也賺到這些,怪不得外界都說金融行業的從業者,都是打工皇帝。
01
金融行業都是打工皇帝?金融行業賺錢真的像統計的那麼高嗎?當然,數據怎麼能騙人呢?當然,數據這東西,不同的展現形式就很大的不同。看一家上市公司,從市值,還是從凈資產來看,還是不大一樣的。
另外,滬深兩市21家上市銀行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21家上市銀行員工總數超過218萬人。其中,有17家銀行披露了業務及管理費項下員工費用的具體組成。數據顯示,這17家銀行2019的「工資、獎金、津貼、補貼」(下稱「薪酬」)合計4844.48億元,同比2018年增長了6.68%,人均薪酬超過22萬元。從統計來看,平均最低的年薪也達到17.21萬,如果你真的簡單約等於這個就是基層員工的收入的話。那你就太天真了,但從銀行來說,一家銀行有多少個營業點,營業點如果在3、4線城市,一個小20w,這個收入在當地來說,已經是一個家庭的一年收入了。有平均的概念,就有被平均的概念。好巧不巧,混跡金融行業的大多數都擺脫被平均的命運。
之前有網友曬出,自己在一線城市金融街工作,但到手也就4K多。按照二八定律,20%的企業席捲全世界80%的財富,而在金融行業這個比例更加凸顯,甚至有統計證實是2%比98%。什麼?你好像還是不太想接受這個事實?來我們換一個群體(金融行業總經理級別)采訪一下:問:聽說您年薪輕松過百萬?答:小朋友,你應該在見見世面...據wind數據顯示,金融行業總經理年薪超過百萬的有41家,其中中國平安年薪更是超過1000萬。確實是,這些大佬年薪別說百萬,千萬都不止,也就是因為這些大佬的存在,才拔高金融行業的平均收入。不過,這也就是金融行業有魅力的地方,起點工資雖然不像外界那麼高吧,但行業上限也是非常可觀的。
畢竟哪個咸魚決定當咸魚之前,還都是有夢想的。02
「先別談年薪100W,那場面太浮誇」有多少想進金融行業的小夥伴,大多數都是被金融行業吸引去的,有很多同學持著金融行業就是高杠桿,可以加速我們的財富積累。暴富夢,該醒醒啦!!!
不可否認,金融行業確實賺錢,但是也要分行業,也要分崗位。確實金融行業有些核心崗位對於應屆生來說,還是很可觀的,但也沒有外界說的那麼誇張吧。然後,其次金額行業的核心崗位就那麼些(不禁看看手裡的牌,和競爭對手裡的王炸,久違的緊迫感。)
那麼,金融行業到底有多少個不錯的崗位(發展好,薪水高,當然壓力也不小)。
比如投行,一年也就是招個1000-2000人,大點券商一年招50-100人(大平台這兩年都在100左右),箭頭也是百人級別,中小就是小幾十人,小券商不招或者招的很少(這裡面是把股、債、資本市場部這些都加起來的)。把行研、資管等加起來,還有一波人,整體量不大。加上銀行的總行,國有行的總行是1000人左右,工行農行一般是300左右(含IT方向,姑且都算上吧)其他幾家一般是100多到200人。除了這家國有行,還有一堆堆的城商行(銀行總牌照是4000多張),有些銀行招的可不少。所以,銀行總行全算上(包括了城商行、各地方的農商行等),再把分行裡面的一些利潤中心算上,一年就是3000-4000左右的量。再算上一些金融租賃、少部分的PE、上市公司、國企央企的投融資崗,部分私募,一行兩會,一些不錯的偏體質的方向,再算上一些市場方向的崗位,加上信託、一些地方投融資平台、FA等崗位。一級、二級、市場、體制內等方向全部加起來,還沒到2萬人。對比一下今年的應屆生人數874W(當然不是說都去做金融),就算一個小零頭,競爭壓力也不少。就算你是天選之子,靠自身的努力進了金融行業核心崗位,也就相當於進了這個行業高薪領域的門檻了。
就像上面小金子老師在視頻中介紹的,就算「三中一華」,像這樣的大券商給應屆生的薪水也不是很高,幾乎都沒破萬,補助不多的,獎金就看命了,3個月到30個月都有可能,個位數是常態。所以,經常是15-25萬,投行的話裡麵包括了瘋狂出差的差補,我剛入行時候項目都不在北京,一年確實跑了300多天。
大部分核心崗位,大家參考15-25就行,包括了投行pe、投研、資管、金賃、銀行總行等等。如果運氣不好沒啥獎金發低於15也不是沒可能。
幾家頭部券商還有合資券商、大買方、頂級私募給的要高點,25-40,太高別想了,太少了。非要找的話可以考慮一下bat戰投,外資投行。
其他的,參考10-15吧,這是金融行業最真實的收入,所以,在金融行業的第一個100W也不是大家口中那麼輕松的,最起碼也要3-5年的積累。
03「吃了該吃的苦,其餘的也差不了」年薪百萬的金融人,無外乎兩類人:能拼,敢做!是不是懷疑說了一類人?NO!
「能拼」指的是有爹(有資源的也叫「爸爸」)可拼,畢竟在金融的世界裡,資源一直排第二(主要第一沒人敢領)。
有的人在入職的時候就是帶著項目進組的,就跟演藝圈帶資金組,說白了帶資源的人的加入,是幫平台賺錢的。「敢做」這個就很好理解了,就是我們金融民工的本質,就是本本分分的高級打工仔,不過這點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之前也寫過很多文章都介紹了也認可了金融行業的學歷要求還是蠻高的,除了這些條條框框外,還有的就是能力,能力強的話,也是可以彌補學歷的差距,畢竟大學生真的差不太多。把自己的基本功打扎實了,然後就差一個機會了(不過有時候能抓住機會也是實力的表現),很多大企在找實習生的筆試(專業知識)、面試(實操能力)的考核也不簡單。對於大部分求職金融的學生來說,最靠譜的還是提升能力,別無他法,另外,金融行業的幾乎所有崗位都要求快速的學習能力。求職金融,提前系統性准備,保持強學習力,養成快速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除了少部分可以拼爹之外,大部分人還是是靠本事吃飯的,一兩撥千金是不大可能,但踏踏實實努力,認認真真吃了該吃的苦,其餘的也差不了。
最後,以魯迅先生的一句話結尾:「世界上哪有什麼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工作上了。」
⑸ 金融分析師年薪大概是多少
投資學專業的高等院校比較少,且這些院校往往都是一些實力雄厚的名牌大學,因此畢業生有比較強的競爭力。而投資學專業的畢業生需求較大,這無疑為投資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增加了不少砝碼。
一般來說,投資學專業的畢業生主要有以下幾個去向:
第一,到證券、信託投資公司和投資銀行從事證券投資,如投資公司、上市公司、證券公司、信託公司、風險投資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
第二,到一些社會的投資中介機構、咨詢公司、財務公司、基金公司、資產管理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房地產公司等,參與操作、協助決策或給予專業建議;
第三,到企業的投資部門從事企業投資工作;
第四,到各大企業的財會或審計部門,稅務部門,參與企業的投資策劃與決策、財富理財、風險管理與控制工作;
第五,到政府相關部門從事有關投資的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或者是到事業單位,如會計師事務所及稅務師事務所等稅務代理機構、政府財稅部門,從事行政管理和建議工作;
第六,到高校、科研部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摘要】
金融分析師年薪大概是多少【提問】
親~這道題由我來回答,打字需要一點時間,還請您耐心等待一下。【回答】
金融分析師(CFA)是證券投資與管理界的一種職業資格稱號,在投資金融界被譽為「金領階層」。在我國真正拿到CFA的持有量少之又少。【回答】
物以稀為貴【回答】
融分析師的月薪通常在1w元至5w元之間不等【回答】
年薪根據執業長短在15萬至60萬元不等【回答】
孩子今年高考,學哪類經濟以後收入可以?【提問】
如果經濟類的話可以報金融學專業【回答】
請大師指導學投資學可以嗎?【提問】
數學與應用數學可以學嗎?【提問】
投資學研究如何把個人、機構的有限資源分配到諸如股票、國債、不動產等(金融)資產上,以獲得合理的現金流量和風險/收益率。其核心就是以效用最大化准則為指導,獲得個人財富配置的最優均衡解【回答】
投資學專業的高等院校比較少,且這些院校往往都是一些實力雄厚的名牌大學,因此畢業生有比較強的競爭力。而投資學專業的畢業生需求較大,這無疑為投資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增加了不少砝碼。
一般來說,投資學專業的畢業生主要有以下幾個去向:
第一,到證券、信託投資公司和投資銀行從事證券投資,如投資公司、上市公司、證券公司、信託公司、風險投資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
第二,到一些社會的投資中介機構、咨詢公司、財務公司、基金公司、資產管理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房地產公司等,參與操作、協助決策或給予專業建議;
第三,到企業的投資部門從事企業投資工作;
第四,到各大企業的財會或審計部門,稅務部門,參與企業的投資策劃與決策、財富理財、風險管理與控制工作;
第五,到政府相關部門從事有關投資的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或者是到事業單位,如會計師事務所及稅務師事務所等稅務代理機構、政府財稅部門,從事行政管理和建議工作;
第六,到高校、科研部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回答】
投資學就業前景還不錯【回答】
請大師指導數學及數學應用怎麼樣?【提問】
也是個好專業哦,但是這類專業起碼要讀到碩士研究生,否則沒有多大價值【回答】
投資學也要研究生嗎【提問】
是的哦,學歷越高,就業前景越好,這些專業本科學不到什麼東西【回答】
最後問一個問題,精算學怎麼樣?【提問】
精算學的就業方向主要是各大保險公司【回答】
在國內稍大一點保險公司的精算師,其年薪一般在百萬元人民幣左右。學出來就業前景非常可觀,就是學起來難【回答】
祝你孩子考上心儀的大學,選到好的專業!【回答】
⑹ 信託公司收入、前途和券商投行相比怎末樣
信託公司算高端?在金融行業中,銀行、證券、信託、保險你能說誰高端不高內端?就行業來說這容樣區分有失偏頗。金融行業是一個受監管的行業,其發展的好壞很大程度取決於監管政策。評價一個行業的未來走向,要從監管政策去了解。
信託公司經過幾年前的生死邊緣後,現在突飛猛進,處於上升期。根本原因是監管政策的改變。但是其存在的風險就是杠桿,一旦有某幾只或一隻信託產品沒有做好風險控制,出現兌付風險,一下子就可能打垮一家公司。錢太好賺,就容易昏頭了。
券商投行看起來是很牛B,但是我認為已處於頂峰時期。新出的規定大大削弱了保薦代表人的含金量,券商投行本應在兼並收購、提供債券等多種融資工具等方面賺錢,而不是現在賺一個溢價發行的差價。所以投行未來也存在一個轉型的問題。
當然了,從技術價值來說,我個人覺得做投行比信託要高。
⑺ 信託從業人員是否平均年薪高達百萬每個崗位有何不同
我知道的幾位信託公司區域中心的負責人,都是從銀行跳槽過去的,有些還把整個團隊帶過去,」一位信託業人士表示。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四大上市保險公司從業人員平均薪酬為11萬多元,16家上市銀行約為28萬元;而信託公司平均薪酬高達48萬元,在金融子行業中遙遙領先。而在過去的2012年,由於市場整體表現不佳,券商日子尤其難過,銀行業受制於實體經濟,薪酬也未見大幅增加。而據中國信託業協會統計至2012年第三季度末的數據顯示,信託公司人均利潤高達202.47萬元,創造了高額利潤的信託從業人員,年薪也隨之水漲船高。「具體薪酬不便透露,不過去年年終獎,已經工作幾年,做得好的一線業務人員,年終獎能拿到30萬元,」一家信託公司駐成都的業務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去年信託從業人員整體收入確實大幅增長,不過他也指出,不同信託公司之間薪酬會有很大差別,比如一些急於開拓當地業務的公司,會給出比較高的激勵政策,而且因為工作性質不同,收入也會有較大差別。
⑻ 想問下金融業內人士:法律專業在信託公司工作年薪大概可以拿到多少,本科就夠還是碩士比較好
我在內地一省會城市的信託公司工作,公司屬行業中等水平。我所在的部門是風險管理部,基本上的是法律專業的。全碩士,公司這幾年就沒招過本科生,要過司考,否則你靠關系進來再靠企業法律顧問。工作量很大,主要審盡職調查,立項,合同什麼的。事情比較多,經常加班,當然這也是跟公司業務量成正比,跟你辦公室人數成反比的。正式簽合同之後一年凈收入20萬以上,當然還有工齡工資,真正在這個崗位上很有經驗很有能力了100萬也不少見。信託公司的待遇普遍都很好了,如果你想了解到底哪家最好,你去查行業資料,這是很容易找到的,當然北上廣的待遇最高,二線城市差不多也就我說那個待遇了。行業還是有有前途的,重要的是你能夠進的了公司。公司一大半的新人都是有背景,有文憑,有水平的。供你參考 祝你好運
⑼ 我是一個有幾年金融工作經驗的人,前一陣子面試中信信託,然後他們頭打電話來問我願不願從實習做起。
別去,用死你不償命,我的哥哥在那裡實習了好久,就是不給轉正,乾的也不錯,被無恥的中信信託白用了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