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重慶房管局副局長
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領導
董建國,局黨組書記、局長
主持局黨組工作、局行政工作,主管直屬機關黨委、審計、外事工作。
聯系市住房公積金(資金)管理中心。
蔣宜茂,局黨組成員,市地勘局黨委書記、局長
分管地質環境處,負責市三峽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日常工作;主持市地勘局全面工作。
聯系萬州區、南川區、梁平區、奉節縣、巫山縣國土房管局,市地質災害防治中心、市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黃 強,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分管國土資源規劃處、建設用地處、土地利用管理處、幹部人事處。
聯系渝中區、南岸區、長壽區、大足區、榮昌區國土房管局(國土資源分局、房管局),鐵路分局,市建設用地事務中心、市國土資源利用事務中心、南岸不動產登記中心,市房地產業協會。
陳光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分管辦公室、綜合處、房地產權籍處、住房保障處(市住房制度改革辦公室、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聯系市公共租賃房管理局,北碚區、渝北區、綦江區、萬盛經開區國土房管局(國土資源分局、房管局),北碚不動產登記中心、渝北不動產登記中心,市局宣傳教育中心、市國土房屋安全應急調度中心、市住房置業擔保公司,市國土資源和房地產學會、市國土資源房屋評估和經紀協會,中國國土資源報重慶記者站。
向 戎,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分管局系統紀檢監察工作。
聯系江北區、江津區、合川區、璧山區、潼南區、豐都縣國土房管局(國土資源分局、房管局),兩江新區國土房管分局,江北不動產登記中心。
黃 濤,局黨組成員、副巡視員
分管離退休人員處、直屬機關黨委和共青團工作,協助分管審計和幹部人事工作。
聯系九龍坡區、開州區、城口縣、酉陽自治縣、彭水自治縣國土房管局(國土資源分局、房管局),九龍坡不動產登記中心。
韋 平,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分管總工程師辦公室、油氣處、物業處、科技與對外合作處。
聯系黔江區、涪陵區、秀山自治縣國土房管局(國土資源局、房管局),市國土資源和房屋勘測規劃院、市國土資源和房地產信息中心、市國土資源和房屋檔案館、市城市害蟲防治研究所、市小康住宅工程處、局屬核心控股企業,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科協、市物業管理協會。
郭唐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分管耕地保護處、礦產資源勘查儲量處、礦產開發管理處、房屋徵收管理處。
聯系重慶農村土地交易所、市農村土地整治中心,巴南區、銅梁區、武隆區國土房管局(國土資源分局、房管局),市地質調查院、市級機關公房管理處、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巴南不動產登記中心、市重點工程建設拆遷辦公室,市地質礦業協會、重慶寶玉石產業協會;協助聯系市公共租賃房管理局。
劉文瓊,局黨組成員、總經濟師
分管財務處、工會和婦委會工作。
聯系沙坪壩區、雲陽縣、巫溪縣國土房管局(國土資源分局、房管局),局機關後勤服務中心、沙坪壩不動產登記中心、市不動產融資擔保公司。
文 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分管法規處、房地產發展處、房地產市場處、執法監察處。
聯系市國土資源房屋執法監察總隊,大渡口區、永川區、墊江縣、忠縣、石柱自治縣國土房管局(國土資源分局、房管局),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大渡口不動產登記中心,重慶市巴渝民宿集團有限公司;協助聯系市住房公積金(資金)管理中心。
❷ 重慶有哪些外地商會,稍微全面一點,謝謝
重慶范圍內的外地商會比較多,主分:
1.市區內省級異地商會
2.重慶市轄區下區縣地方商會。
因為轄區較多,轄區下地方商會也較多較雜,所以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主要說下市區內省級異地商會。
重慶市浙江商會
重慶市浙江商會(原重慶市浙江企業聯合會),是在重慶、浙江兩地政府部門的協調指導下,由浙江來渝投資興業的不同行業、不同所有制的企業自願參加的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是渝、浙兩地政府認可並依法注冊登記的地方聯合性社團法人。接受業務主管單位——重慶市經濟委員會的業務指導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重慶市民政局的監督管理,同時也接受浙江省人民政府經濟技術協作辦公室和浙江省駐西南辦事處的業務指導。
重慶市總商會浙江商會成立於2000年5月19日,會員組成是在渝經商的浙江籍人士,他們主要集中於汽摩配件、通訊器材、商貿流通、皮革製品、房地產等約32個行業。商會下設渝中、高新、渝西三個分會,商會會員由成立時的57名,發展壯大至現在的近千名核心會員單位,遍及重慶市的各區(市、縣)。
地址:重慶市八一路168號渝都大酒店1406室
電話:023-63729388 傳真:023-63729388
郵箱: [email protected] 網站:www.cqzjsh.com
重慶市湖北商會
重慶市湖北商會的前身是重慶湖廣會館,該會館始建於1759年,位於重慶市渝中區東水門內,名兩湖會館,又名齊安公所,三楚公所,亦稱禹王宮,最初為官方機構,主要負責「湖廣填四川」大移民事務,隨後演變成為民間商會。2004年11月,重慶市工商聯(總商會)湖北商會正式掛牌成立,楊明仁任第一任會長;2007年商會重新登記注冊成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民間社會團體,正式更名為重慶市湖北商會,胡崇理擔任第二、第三任會長。
目前,重慶市湖北商會共有會員598人,其中,企業會員147家,女會員45人。會員來自湖北省得12市共38個縣,分布在我市23個區縣,遍及商貿、化工、科技、信息、房地產、汽摩零部件製造、工程建築、設計、服務等近100個行業。
地址:重慶市渝中區長江二路3號長城錦泰利園2-19-1
傳真:023-68806620 電話:023-68817065/63614621
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址:www.cqhbsh.com 會員QQ群:85493940
重慶溫州商會
重慶市溫州商會是由溫州市人民政府專函商請、經重慶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社團組織。其業務主管部門為重慶市人民政府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在兩地政府和商會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下,重慶市溫州商會認真學習並傳達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堅定不移地執行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商會各職能組織機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廣泛合作關系,積極展開招商引資、法律維權、會員聯誼、教育培訓等活動,積極助推重慶市溫州籍企業的產品和管理升級及產業優化
地址:重慶市渝中區較場口得意商廈A座9樓1號
電話:023-63803222 傳真:023-63803222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網站地址:www.cqwzsh.com
重慶廣西商會
重慶市廣西商會是為服務廣西籍在渝投資企業的工商界人士發展的需要成立的,是協助渝桂兩地政府指導服務、協調合作、互幫互助、自我管理的異地桂籍商會,是助推渝桂兩市區經濟合作與交流,維護廣大在渝桂商的合法權益的組織。在廣大桂商共同努力籌備下,於2010年3月經重慶市相關部門批准並登記成立了重慶市廣西商會。主管單位是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重慶市工商聯總會,並接受重慶市民政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駐重慶辦事處業務指導和監督。
目前,在渝經商投資興業、工作生活與學習的廣西籍人士約20餘萬人,桂籍法人企業800多家,加入廣西商會的桂籍法人企業500多家,會員資產超過200億元,年產值超過400億元。主要涉及的業務范圍和投資領域有:生物制葯、房地產開發和建築業、各類大型市場開發建設、道路橋梁和市政工程建設、機械和電器製造業、汽配和摩配製造與營銷、礦業開采(鐵、煤、金)、高科技產業、現代物流業、農業產業化開發、醫葯流通、化工產業、服裝和製鞋業、廣告宣傳媒體業、旅遊餐飲娛樂等服務業、食品包裝業、投融資擔保、小額信貸金融等行業。
地址:地址:重慶南岸區南坪西路2號浪高凱悅大廈B座17樓A2
電話:023-62955686 傳真:023-62955686
網站地址:www.cqgx.net
重慶上海商會
重慶市上海商會是在重慶、上海兩地政府部門的協調、指導下,由上海來渝投資、興業的不同行業、不同所有制的企業自願組成的非營利性組織。於2008年10月經重慶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主管單位為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商會接受業務主管單位重慶市經信委、重慶市工商業聯合會的業務指導和登記管理機關重慶市民政局的監督管理,同時接受上海市人民政府駐重慶辦事處的業務指導和基層黨組織領導。商會現有會員企業100餘家,汲步零售服務、金融外貿、生產加工、房地產、現代農業、物流、高新科技等多個行業領域。2011年5月,商會成立了綜合服務業、房地產業、工業製造業三大行業分會,針對性的促進了行業間的經貿合作、信息交流;2012年9月,成立重慶市滬商基金會(籌),在促進企業發展的同時,推動公益事業的發展。商會以「構築商會信息平台,搭建渝滬商機橋梁」為服務宗旨,以「創新型、務實型、學習型、服務型」為工作核心,以「包容、誠信、睿智」為精神指導。
地址:重慶市南坪南城大道309號怡豐花園58幢
電話:023-62822221 傳真:023-62918417
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站:www.cqshsh.net
重慶山西商會
重慶市山西商會,於2009年1月8日正式成立。由重慶正一實業總裁陳明亮先生擔任商會會長,會員主要由在渝的山西籍企業家及在渝晉籍精英所組成,會員企業涉及化工、醫葯、建材、房地產等領域。 商會宗旨:推動晉渝兩省市之間的經貿科技合作、人才交流與資源開發;增進晉渝兩地工商界的交流與合作,服務於晉渝兩地和國家的經濟建設及社會進步;團結在渝山西籍各界人士;誠實守信,團結互助,立足重慶,回報山西;維護會員合法權益,推動會員事業發展。促動兩地經濟交流合作,服務兩地,建設兩地。
地址:重慶市南岸區南濱路第一大道三晉杏花村酒家(三樓)
電話:023-62398559 傳真:023-62398559
商會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站:www.cqsxsh.cn
重慶安徽商會
重慶市安徽商會(英文簡寫A.C.C.C)是在重慶市、安徽省兩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的關心支持下,於2006年5月12日經重慶市民政局審核批准登記、取得獨立社會團體法人資格的民間社團組織,具有聯合性、地方性、公益性和非營利性的特點,接受重慶市經濟委員會、重慶市工商聯(總商會)的監督、管理和指導。 重慶市安徽商會已建立了包括商會核心理念、發展戰略在內的完整的工作制度和有效的運行機制,實現了民主和規范辦會;形成了一個團結共事的領導集體以及由重慶市政府有關領導、市級有關金融單位領導和軍界高級領導等組成的高級顧問班子;建立了與重慶周邊區縣政府及各在渝異地商會的友好聯系和合作關系。
重慶市安徽商會現有會員240多家,業務涉及電梯、樓宇安防智能化、食品、電纜、包裝、汽車改裝與銷售、房地產、建築設計、建材、醫療、物流、旅遊、商貿、投資、服務等行業,經濟總量超過300億元,其中,迪康電梯、華安樓宇、明星電纜、洽洽食品、德威實業、億恆包裝、銘嘉實業、國通建材、三一重工等在全國或地區范圍享有盛譽,在業界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重慶市安徽商會堅持以會員為服務對象,積極開拓各種渠道,為會員提供產業經濟和教育、科研信息,提供商機,提供科研、教研機會,提供經濟合作與產業發展的平台,提供相關的政策法規咨詢,提供權益保護措施,提供相關持續發展和規模發展的理論和指導意見,並充分利用優秀的徽文化、傳統的徽商美德和皖籍人才資源,為渝皖兩地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做貢獻。
●2006年3月19日,召開了第一次會員大會。
●於2006年5月12日完成了注冊登記,並於2006年7月9日在渝州賓館隆重舉行了成立慶典。
●2009年4月19日,重慶市安徽商會第二屆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渝州賓館俱樂部隆重舉行。
地址:重慶市江北區小苑一村 聯系人:馬先生(18623540551)
電話:023-86550699/023-86550557 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址:www.cqaccc.com
重慶湖南商會
重慶市湖南商會原名「重慶在渝湘籍人士聯誼會」,成立於1985年;2003年經重慶市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批准,成立了重慶市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湖南商會;2007年在重慶市民政局注冊登記,成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重慶市湖南商會」。
本會是由湘籍人士在重慶市創辦的企業以及湖南省各類企業在重慶市的分公司等自願結成的地方性、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是依法注冊登記的聯合性社團法人。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主義道德風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廣泛聯絡在渝湘籍人士,招商引資、開發實業、繁榮商貿、促進湘渝兩地技術、經濟、商務交流和協作,為湘渝兩地的經濟繁榮與和諧安定作出貢獻。商會業務范圍有:
●開展各種活動促進湘渝兩地經貿合作,協助湖南各地政府或團體在渝舉辦各種類型的商品展銷和技術、經濟及人才交流活動。
●設立必要機構,為湘渝兩地工商界人士異地互相考察、投資、辦廠、經商提供各種必要的服務。
●為會員提供商務活動中的法律咨詢,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在會員中提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立自律性規章。
●協調會員之間的關系,通過商會規范運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發掘各自潛力,形成互助、友愛、團結、守法的群體。
●組織經貿研討、市場考察,開展信息交流和聯誼活動。
●加強與海內外相關團體的聯系,爭取合作和支持。
●承辦兩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委託的事項。
●在市工商聯和市民政局的領導下,開展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成長、促進非公有制企業健康發展的各項活動。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商會會員涉及房地產開發、製造業、裝飾裝修、高科技、商貿流通、醫葯化工、法律、金融、保險中介、服務業等十多個行業。特別是隨著近年來湘商的崛起,一批實力湘商加入了商會,極大地充實了商會實力,為商會在渝湘兩地經濟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奠定基礎。
地址:重慶市南岸區萬達廣場上午公寓樓3號樓26-8、26-9
電話:023-67708605/67708606 傳真:023-67708605
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站:www.cqhnsh.com
重慶廣東商會
重慶市廣東商會是於2005年在重慶市民政局登記成立的民間社團組織。主管單位是重慶市經濟委員會,並接受重慶市民間組織管理局、廣東省人民政府駐西南辦事處、重慶市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的業務指導和監督。商會的建設發展,受到了粵渝兩省市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關心。
重慶市廣東商會第一屆會長單位為「格力電器(重慶)有限公司」;第二屆會長單位為「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現第三屆會長單位為「重慶市巨成(集團)有限公司」,巨成(集團)公司董事長黃祖仁先生為商會第三屆會長。商會設立秘書處,下設辦公室、會員部、商務信息部、法律事務部。
現商會會員企業516家,注冊總資本:56.8億元,吸納當地勞動力約9萬餘人。主要涉及製造業、房地產、建築業、金融服務、電子通訊、商貿流通、餐飲等行業。目前,在渝粵籍企業共計約5000餘家,十五萬餘人,投資過千億元,年產值超伍佰億元。
商會精神:團結、友善、誠信、奉獻
服務宗旨:幫助企業健康發展
管理理念:務實、高效、交流、發展
地址:重慶市南岸區青龍路8號(巨成龍灣小區大門左側2樓)
電話:023-67530510 會員部:023-67538179 傳真:023-67511470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址:www.cqgdsh.org
重慶福建商會
重慶市福建商會是由在渝的熱心於公益事業的閩籍工商界人士自願組成的具有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社團組織。其前身是重慶閩南經貿促進會,2001年8月由重慶市民政局批准正式更名為重慶市福建商會。
商會下設1個分支機構,現有單位會員400餘家,主要涉足行業有:建築建材、水暖閥門、房地產、酒店、餐飲、娛樂、商場超市、醫院、服裝鞋業、皮革、茶葉、食品等……各行業的會員兄弟資源互補、信息共享、大大增強了閩商的整體實力。截止目前,重慶閩商累計投資超過300億元,為社會提供了10萬多個就業崗位,為市場活躍和經濟繁榮起到了積極作用。
商會始終本著「團結、交流、合作、拓展、服務」的建會宗旨,以「融入重慶、植根本地」為理念,嚴格遵守相關政策法規,完善組織建設,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履行服務職能,積極回報社會,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卓有成效,受到有關黨政部門的好評與表彰。商會的主要任務:
●是幫助和支持會員之間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
●是增進商會與其他社會團體及工商經濟界人士的聯系,推進經濟、技術和貿易的合作與發展;
●是為會員與政府有關部門的溝通與交流,建立一個政策咨詢和信息服務的平台;
●是依法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為會員企業的發展排憂解難,提供服務;
●是為會員提供法律、會計、審計、金融、稅務、工商等方面的咨詢服務和相關的培訓活動。
地址:重慶市渝北區財富大道2號財富中心A座201室
電話:023-88198074/86845844/88505431 傳真:023-88319344
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站:www.cqfjsh.cn
重慶河北商會
重慶河北商會由冀籍在渝從事汽摩配件經營的部分業者於2004年7月首先發起,2004年9月26日由重慶市工商聯批准同意成立「重慶市工商聯(總商會)河北商會」。2008年4月8日經重慶市民政局批准,登記注冊為「重慶市河北商會」,成為了一個具有獨立法人的社團組織。
重慶河北商會現有會員企業200多家,所屬行業有房地產、汽車配件、摩托車配件、電線電纜、娛樂、建材、五金、機電等各種行業。
商會職責是:以會員為本,立足服務。為會員企業提供生產、經營、工商、稅務等有關政策和法律等方面的服務。幫助會員做好、做大、做強;開展各種學習培訓;協調公共關系;調解經濟糾紛;維護會員合法權益,促進會員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地址:重慶九龍坡區九龍鎮九龍村5號 郵編:400053
電話:023-68617297 傳真:023-68505170
重慶寧波商會
重慶市寧波商會是由寧波在渝經商辦企業的寧波籍人士共共同創辦的一個非贏利性的具有法人資格的社團組織。商會於2011年10月25日經重慶市民政局批准成立,受重慶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和寧波市政府經合辦等部門的業務管理和指導。
據初步統計,在渝的寧波人約有2萬人,投資興辦企業近5000家,投資總額達到100多億元。目前,商會現有會員近200家,遍布重慶各個區縣,涉足房地產業(工業地產),金融投資業,汽車摩托車製造業(模具製造),制葯和電子業,五金建材業,餐飲娛樂業、賓館服務業以及珠寶銷售、傢具制售、服飾百貨批零等商貿流通業和文化教育等多個行業和領域,是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的有生力量,是在渝20多萬浙江商人的主力軍,是寧波走向全國、融入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平台
商會領導班子將秉承「投資重慶、興業重慶」的宗旨,實實在在地「服務企業、服務會員」,將緊緊把握時代脈搏,健全組織機構,規范商會管理,倡導合法經營,誠信經商,發展新會員,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構築和諧商會,努力實踐,著力打造富於時代特徵的「新甬商」和「新渝商」品牌。使之成為兩地政府及企業商務合作與交流的橋梁和紐帶,為促進西部大開發,振興西部經濟作貢獻。
地址:重慶市南岸區南坪東路583號2棟1單元31-2號.
聯系電話:023-86322266 傳真:023-86326900
網站:www.cqnbsh.com
重慶瀘州商會
為搭建在渝瀘州籍商界人士經濟合作平台,團結更多的在渝瀘州創業人員,關注在渝瀘商經濟發展,關注家鄉建設和發展,促進渝瀘經濟合作,在重慶市瀘州商會第一發起人秘書長施文先生一年多的艱辛努力,摸底落實人員名單,由瀘州市「四縣三區」在渝創業人員組成商會領導班子。在四川省政府駐渝辦的大力支持下,在重慶四川商會的具體指導下,於2009年9月28日,成立重慶市瀘州商會。現有會員單位一百餘家,名譽會長:劉德平,會長:熊德堯,常務副會長、副會長、理事、會員數百名等。
瀘州商會成立主要就關注家鄉建設,促進兩地發展;關心企業發展,服務會員單位;廣泛開展聯系,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和經濟活動;健全內部機構,維權等方面開展工作。為瀘州家鄉經濟發展和重慶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
地址:重慶市南岸區南坪西路70號騎龍經典維客酒店2樓
電話:023-61916128 傳真:023- 61916128
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站:www.cqlzsh.com
❸ 疫情來襲中小企業生存難 看政策如何「讓利減負」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今年汽車行業迎來了一個艱難的開局。
日前,豐田汽車宣布考慮到國務院和地方政府的指導方針、以及疫情對零部件和物流帶來的影響,決定將中國工廠的停產時間延長至2月16日。同日雷諾也宣稱,由於中國供應鏈中斷,其韓國子公司RSM位於釜山的工廠將從2月11日開始持續停產四天。同樣面臨停產危機的還有FCA,其表示如果中國零部件供應商不能盡快恢復生產,歐洲一工廠將在2-4周內停產。而更早一些的時候,因為中國產零部件的短缺,現代汽車已暫停了韓國境內工廠的生產工作,並將在華工廠推遲到2月17日復工。另外,零部件巨頭博世也對因疫情可能引發的斷供危機表示了擔憂。
圖片來源:豐田中國
試想一下,連豐田、FCA、博世這樣的車企及零部件巨頭面對疫情尚難從容應對,更不用說那些規模相對較小的零部件企業,更是生死就在一線之間。更為關鍵的是,汽車領域這樣的企業並不在少數。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總量超過了10萬家,其中絕大部分為中小企業。因此,如何保證這類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成了當下關注的重點。
好消息是,為了更好地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近日北京、上海、蘇州、重慶、廣東、海口、遼寧、青島等省市相繼出台了政策,從減緩企業負擔、加大金融支持、穩定職工隊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為中小企業減負。
加大減負支持力度
主要措施有停徵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中小微企業房租、為經營困難企業辦理延期納稅、對相關企業和個人給予稅收優惠、補貼小微企業研發成本、緩解疫情造成的突出影響等。
例如在減免企業房屋租金上,上海市就提出中小企業承租本市國有企業的經營性房產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先免收2月、3月兩個月租金;對間接承租的企業,應確保租金減免落到實處,使實際經營的中小企業最終受益。
北京市表示中小微企業承租京內市及區屬國有企業房產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按照政府要求堅持營業或依照防疫規定關閉停業且不裁員、少裁員的,免收2月份房租;承租用於辦公用房的,給予2月份租金50%的減免。對在疫情期間為承租房屋的中小微企業減免租金的企業,由市區政府給予一定資金補貼。
四川省和重慶市的相關政策則是在疫情期間,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中小微企業,減免1至3個月租金。廣東省為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對受疫情影響較大不能正常經營的民營承租企業免收第一個月租金,減半收取第二、三個月租金。海口市為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中小企業,因受疫情影響未能正常恢復生產的,經企業申請,減免自2020年2月份起3個月的租金。
延期申報納稅方面,上海、北京、蘇州、重慶、海口等地均表示受疫情影響納稅申報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可依法辦理延期繳納稅款,最長不超過3個月。此外,上海市還提出對因疫情影響未能按期申報、繳納稅款的納稅人,經主管稅務機關確認後,可免除相應的滯納金和稅務行政處罰。
而遼寧省還提出對受疫情影響,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不能按期繳納水費、電費、燃氣費的中小企業,由企業向主管單位申請,經批准後延期繳納,最長不超過3個月。海口市亦提出對受疫情影響嚴重而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經本市相關主管部門批准後,可先繳交2020年一季度的水、電、氣費用總額的50%,剩餘的50%最長可延緩3個月補齊,免除企業因延緩繳交費用而產生滯納金或違約金。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主要措施有確保小微企業信貸余額不下降、多途徑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加大對流動資金困難企業的支持力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加強融資擔保支持等。
例如北京、上海、蘇州、遼寧、重慶等地均提出對因受疫情影響經營暫時出現困難但有發展前景的企業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其中北京市還提出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中小微企業到期還款困難的,可予以展期或續貸。蘇州和重慶則提出各銀行機構要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確保2020年小微企業信貸余額不低於2019年同期余額。
此外,北京市還提出中小企業股票質押協議在疫情防控期間到期,企業由於還款困難申請展期的,可與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協商,展期3至6個月。
上海市則鼓勵浦發銀行、上海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加大對抗擊疫情和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及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疫情防控期間相關貸款利率參照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至少減25個基點,鼓勵其他在滬金融機構參照執行。
保障企業正常生產運營
主要措施有實施援企穩崗政策、緩繳社會保險費、實施培訓費補貼政策、適當下調職工醫保費率、實施靈活用工政策等。
在援企穩崗政策方面,北京市提出對受疫情影響較大,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按6個月的上年度本市月人均失業保險金標准和參保職工人數,返還失業保險費。
疫情期間,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方向的中小微企業,截至4月底企業職工平均人數與上年平均人數相比持平或增長20%(不含)以內的,一次性給予該企業3個月應繳納社會保險費30%的補貼;截至4月底企業職工平均人數與上年平均人數相比增長20%及以上的,一次性給予該企業3個月應繳納社會保險費50%的補貼。
上海市提出2020年本市將繼續對不裁員、少減員、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返還單位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50%,並將本市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年度(含職工醫保年度)的起止日期調整為當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推遲3個月。而對本市社會保險參保單位、靈活就業人員和城鄉居民未能按時辦理參保登記、繳納社會保險費等業務的,允許其在疫情結束後補辦。
不僅如此,上海市還提出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可通過調整薪酬、輪崗輪休、彈性工時、綜合調劑使用年度內休息日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具體方式由企業與員工協商確定。
重慶市則表示對受疫情影響,繳納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中小企業,可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申請,經審核後,給予不少於2個月的應納稅款減免。對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的中小企業,依法准予延期申報,符合延期繳納稅款條件的,依法准予延期繳納稅款,最長期限不超過3個月。對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確實無力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企業,2020年一季度應繳納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徵收期可延長至4月底。對生產經營出現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可申請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最低可降至國家規定的5%;對符合重慶市緩繳條件的,允許企業緩繳期限最長可至1年。
優化企業復工環境
主要措施有加強防疫指引、統籌做好防護、全力保障「菜籃子」產品等生活必需品供應、規范企業用工等。
例如廣東省就表示要細化復工復產保障方案,一企一策幫助企業協調解決職工返崗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返崗,以及口罩、防護服、消毒用品、測溫儀等防控物資購置問題。並鼓勵大型企業設立集中隔離點,鼓勵各類省級以上開發區(高新區、經開區、工業園區)由管委會統一設立集中隔離點。對不具備自行設置集中隔離條件的中小企業,由當地政府集中安排。
上海市亦表示將積極督促和幫助復工復產企業落實防疫安全措施,聚焦各類企業復工和生產經營所需,加強口罩、體溫計、消毒液等防疫物資供應。依託長三角區域合作機制,發揮好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專業機構作用,通過原材料供應、物流運輸等多種方式加強企業對接,切實幫助企業復產復工。
遼寧省則提出要全力保障「菜籃子」產品等生活必需品供應,積極組織蔬菜和畜禽等生產,推動相關飼料、屠宰、加工企業加快復工生產,投放庫存玉米,保證養殖業生產需要,增加肉蛋奶供給。加強交通運輸保障,及時制止擅自設卡攔截、阻斷交通等違法行為。
蓋世小結:毋庸置疑,上述政策的出台與落實,可以很好地助力中小企業走出眼前的經營困難,盡快恢復生產。然疫情對企業的影響畢竟是方方面面的,除了政府的助力,企業更應依靠自身的能力,積極在疫情中尋找新的商機與商業模式,盡快完成「渡劫」。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暫行規定
為了加快推進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率先優質跨越發展,鼓勵國內外資金、項目、技術、人才聚集經開區,現根據國家、重慶市有關文件精神,結合經開區實際,特製定本規定。
一、區內適用優惠政策
1.國家級開發區政策
2.西部大開發政策
3.三峽庫區移民政策
4.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試政策
5.國務院3號文件政策(《國務院關於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號)
6.重慶市鼓勵投資相關政策
7.重慶兩江新區政策
8.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政策
二、區內優惠政策 1.入駐企業按15%徵收企業所得稅。
2.企業所得稅區級收入部分「兩年全返三年減半返」(工業企業、倉儲物流企業)。
3.高新技術產業所得稅實際稅負不超過10%。
4.全額補貼高級管理人員前五年所納個人所得稅區級收入部分。(工業企業、倉儲物流等企業年產值需達10億元)。
5.對從事科技開發的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可安排房屋租金補貼。
6.引進人才給予安家資助。 7.扶持新購地建設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 投資規模(億元) 5≤投資額<10 10≤投資額<20 20≤投資額<30 30≤投資額<40 40≤投資額<50 50≤投資額 補貼比例 30% 40% 50% 60% 70% 100% 說 明 投資額是指企業按照生產規模需要投入的基本建設資金,不含流動資金。實物、工業產權、專有技術、土地使用權等入股需權威機構評估定值。 7.1 土地出讓契稅和城市建設配套費區級收入部分最高可全額補貼。
7.2 按期建設投產且年稅收達5萬元/畝(出口型企業年出口額達20萬美元/畝)的,對已投產用地所繳納的土地使用稅,三年內按區級收入部分的50%給予補貼。
7.3 獲評「重慶環境友好工程」稱號,投資總額達到10億元的,一次性提供50萬元的環保工廠建設資金;投資總額每增加10億元,環保工廠建設資金遞加20萬元。
8.優惠租賃廠房宿舍。在區內租房生產經營的企業,享受租金與稅金或出口額掛鉤的優惠租金(含物管費)。即每年年初按優惠租金標准預收租金後,年終按實際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三項稅金額度或出口額度給予租金補貼。具體標准見下表(按建築面積計算): 物業類型 用途 月租金(元/平方米) 租金月補貼(元/平方米)S:年稅金額(元/平方米)T:出口額(美元/平方米) 200≤S<400 400≤S<1000 1000≤S 300≤T<1000 1000≤T<2000 2000≤T 標准廠房輔助用房 生產 15(一樓) 6 8 10 生產 10(二樓及以上) 辦公 15-20(視樓層及現狀而定) 員工宿舍 住宿 10 1 1.5 2 9.增值稅區級收入部分「前兩年減半返」。對經開區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和做出重大貢獻的項目,按企業設立年度起兩年內所繳增值稅區級收入部分的50%給予補貼。
10.鼓勵增資擴產。增資擴能、技術改造且新增投資額在500萬元以上的,從增資擴能項目投產當年起三年內,補貼企業所得稅區級收入增量部分的50%;在增資擴能時不新增用地,再補貼增值稅區級收入增量部分的50%。
11.鼓勵創新。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創新型企業的,分別給予10萬元獎勵;高新技術企業資質在有效期內的,享受「兩年全返三年減半返」的所得稅扶持政策後,第6至8年,再按企業所得稅區級收入部分的50%給予補貼。
12.貸款貼息。高新技術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貸款利息,可按不高於基準利率計算的貸款年利息的25%給予補貼,且不超過該企業當年所繳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區級收入部分的25%。貼息期自貸款年度起不超過兩年。
13.研發扶持。對新通過國家或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的企業,在認定當年分別按30萬元、10萬元進行獎勵。對獲得獎勵後又被通過更高級別認定的,將給予相應差額獎勵。在獲得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授牌且正常經營一年後,經徵求重慶市科委意見之後,一次性給予不高於300萬元的研發能力建設扶持。
14.鼓勵申請專利。區屬重點發展的裝備製造、電子信息、儀器儀表、生物醫葯、新能源及新材料等項目,當年獲得的國內外觀設計專利、國內實用新型專利、國內發明專利,分別按每件專利500元、1000元、10000元進行獎勵。 總部經濟:
15.對經營用房進行財政補貼。
15.1 補貼總部型企業自建經營用房的土地出讓金。 投資規模(億元) 1≤投資額<2 2≤投資額<3 3≤投資額<4 4≤投資額<5 5≤投資額 補貼比例 50% 60% 70% 80% 90% 說 明 1、對新入駐總部型企業購地自建經營用房的自用部分給予補貼;2、計算基數為土地出讓金區級收入部分。 15.2 補貼總部型企業購買經營用房的購房契稅。 購房金額(億元) 0.2≤購房額<0.5 0.5≤購房額<1 1≤購房額<1.5 1.5≤購房額 補貼比例 60% 70% 80% 90% 說 明 1、對新入駐總部型企業購買經營用房的自用部分給予補貼;2、計算基數為購房契稅區級收入部分。 16.財稅扶持。對新入駐總部型企業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的區級收入部分,第一年給予100%,第二年、第三年給予70%的補貼。其中企業自稅務登記之日起3年內,任意一年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的區級財政收入部分在1000萬元(含)以上或3年總和在2000萬元(含)以上的,給予500萬元的一次性扶持。
金融服務業:
17.對辦公用房進行財政補貼。對新入駐的銀行、保險、證券公司機構總部、地區性總部、省(市)級總部,新建辦公用房的,對其自用部分建築面積按每平方米1000元標准給予一次性補助,享受補助的辦公用房,5年內不得對外出租;購置辦公用房的,其自用部分繳納的契稅全額安排企業使用;租賃的自用辦公用房,自租賃起始日起3年內每年按房屋租金的30%給予資助。若實際租賃價格高於房屋租金市場指導價的,則按市場指導價計算租房資助。
18.財稅扶持
18.1 新入駐的銀行、保險、證券公司機構總部、地區性總部、省(市)級總部,自開業年度起,其所繳納的營業稅區級收入部分,實行「前兩年全返後三年減半返」;自獲利年度起,其所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區級收入部分,實行「前兩年返70%,後三年減半返」。扶持總額的20%可用於獎勵經營班子。在協助上述金融企業和機構申報重慶市落戶獎勵的同時,給予其與市政府撥付落戶獎勵款項等額的一次性扶持。
18.2 對新設立的其他金融機構,減半補貼其前三年所繳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的區級收入部分。
18.3 對新入駐的股權投資企業和股權投資管理企業,其所繳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的區級收入部分,實行「前兩年全返後三年減半返」。其中,股權投資企業的該部分扶持資金,用於獎勵該企業委託進行管理的股權投資管理企業。
18.4 對新入駐的注冊資本在5000萬元以上的信託投資、金融租賃、融資租賃、信用擔保、小額貸款及其他金融中介服務企業,自稅務登記之日起3年內,對其繳納的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的區級收入部分給予50%的扶持。
現代物流業:
19.扶持物流企業基礎設施建設。對新建的大型倉儲、分撥、配送、采購類等現代物流企業用地,其投資強度達到有關規定要求的,按工業用地政策執行;同時,參照享受7.1條扶持政策。
20.鼓勵物流企業申請等級評定。首次被國家物流與采購協會評定為2A、3A、4A、5A的物流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萬元、10萬元、15萬元、20萬元。
21.積極推廣物流技術和設備標准。區內大型倉儲、分撥、配送、采購類物流企業,倉儲面積達到1萬、2萬、4萬平方米及以上的,一次性獎勵5萬元、10萬元、20萬元;當年新購集卡車輛(含更新)的,每輛補助5000元;集裝箱業務年標箱量首次達到1萬、1.5萬、2萬、2.5萬、3萬標箱以上的,分別獎勵10萬元、20萬元、30萬元、40萬元、50萬元。承運國際集裝箱業務的分別再增加一倍。
22.扶持專業服務、中介和文化服務業發展。新入駐的年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區屬部分在10萬元(含)以上的,就其所繳該三項稅收的區級收入部分,三年內每年給予50%的扶持。
23.扶持大型專業市場發展。新入駐大型專業市場,正常經營一年以上,按當年市場銷售總額和入庫稅收給予扶持。其中,銷售總額在10億(含)以上,且當年實現區級財政收入300萬以上(含),前三年分別給予100萬元、70萬元、50萬元扶持,其中30%用於獎勵經營班子;銷售總額5至10億元,且當年實現區級財政收入150萬以上(含),前三年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20萬元扶持,其中30%用於獎勵經營班子。
24.鼓勵和扶持軟體及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軟體及服務外包企業除享受國家、重慶市相關扶持政策外,對企業及培訓機構租用經開區管委會提供的研發、辦公、生產、培訓用房,按照先繳納後補貼的辦法,給予兩年全額的房租補貼。每家企業享受房租補貼的用房面積原則上不超過500㎡。房租補貼一年兌現一次。
25.扶持外向型企業發展。對出口額100萬美元(含)以上的自營性外貿企業,實行每出口1美元基數內予以1分人民幣貼息,增量部份予以2分人民幣貼息;對出口額2000萬美元(含)以上的經營性外貿企業,實行每出口1美元予以1分人民幣貼息。
三、服務保障
26.實行一站式行政審批服務,做到「一棟樓辦公、一個窗口對外、一條龍服務」,公開辦事內容、程序和時限,按時辦結。
27.對重點項目實行區級領導重點聯系制度和專門服務小組跟蹤服務制度。
四、招商引資獎勵政策
28.對在引進重大項目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並最終促成項目投資成功的社會單位、團體和個人(不包含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稱為引資人,經投資方和經開區管委會確認,享受招商引資獎勵政策。
29.引進世界500強企業(總部)、世界知名企業(總部)或知名品牌,根據引資人所起的作用和貢獻,給予到位注冊資金1%—3%的獎勵。
30.引進國內製造業100強企業(總部)、重點電子信息業(總部)、服務業100強企業(總部)或擁有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的企業,根據引資人所起的作用和貢獻,給予到位注冊資金5‰—1%的獎勵。
31.引進注冊資金1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以及注冊資金300萬元以上的服務業項目,對引資人給予到位注冊資金1‰—5‰的獎勵。
32.對引進投資建設基礎設施項目的引資人,根據其所起的作用和項目對我區發展的拉動和影響,給予5—10萬元的獎勵。
33.引進中央及重慶市對區屬項目較大數額的投入資金,以及境內外無償資金,按引入資金額度的1%給予獎勵;引進無息或低成本資金,給予引入資金額度5‰的獎勵。
34.同一項目符合兩項或兩項以上獎勵條件的,就高執行。獎勵最高額度不超過200萬元。世界500強企業、國內製造業100強企業、國內服務業100強企業等以上年度官方發布的名單為准,擁有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的企業以國家工商總局、中國名牌委員會認定的為准。
35.對引資人獎金的支付,分兩次兌現獎勵。第一次,注冊資金到位後支付50%的獎金;第二次,在引進的項目實現第一次納稅後,支付其餘50%的獎金。因獎勵引起的納稅,由受獎人承擔。
五、附則
36.享受優惠政策的入駐項目須符合經開區產業規劃與布局,和環保、低碳的要求。同時,還應達到相應的投入、產出強度規定。
37.若本規定之後,國家和市政府出台新的辦法,則遵照執行。重慶市內同類地區依法許可的鼓勵投資政策,比本規定更優惠的,則對符合本區重點打造和提升的產業,在許可許可權內給予投資者同等或更加優惠的政策。對經開區經濟社會發展示範性強、帶動作用大、稅收貢獻多、發展潛力大的產業項目,可實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議」。
38.企業所申請的建設規費類補貼,在項目取得「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後申請;企業所申請的與產值、稅收等掛鉤的補貼、獎勵,依照會計年度,按從優、從高、同類同地點不重復的原則享受相關優惠政策。
39.符合招商引資獎勵申報條件的,由引資人自行提交有關申報材料進行申報。由經開區投資促進局會同財務局等有關部門審核,報請經開區管委會批准。
40.本辦法中「總部型企業」是指工業、商品流通業、旅遊服務業、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信息產業、建築業等行業中的以下企業:(1)跨國公司、國內大型企業(集團)總部、區域性總部,以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在經開區注冊登記、且主要稅收(含企業所得稅)在我區匯總繳納的市級以上(含市級)銷售、采購、結(匯)算、研發中心等;(2)市級以上(含市級)控股公司總部;(3)年進出口總額在5000萬美元及以上的進出口公司總部;(4)經開區認定的其他總部型企業。
41.本辦法中「專業服務、中介和文化服務業」提指下列服務業經營者:(1)會展服務、咨詢、評估、認證、經紀、代理等商務服務機構;(2)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和策劃、廣告媒體公司等專業服務機構;(3)國家級和市級行業協會、教育培訓機構;(4)從事旅遊資源開發和服務的旅遊企業;(5)勘察、設計、研發、檢測等專業服務機構;(6)文化、體育、娛樂、營利性的醫療保健機構和城市公共服務等企業。
42.本規定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由經開區投資促進局負責解釋。
❺ 張國祥的介紹
張國祥1,男,1964年11月出生於遼寧省北票市,漢族,中共黨員,瀚華金控創始人。現任瀚華金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瀚華擔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政協重慶市第三屆、第四屆委員,中國融資擔保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小額信貸機構聯席會副會長。
❻ 誰知道重慶曙光都市工業園
重慶曙光都市工業園 地址:重慶市江北區港安二路48號
❼ 瀚華擔保的歷史沿革
2004年07月,重慶瀚華信用擔保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億元;
2004年12月 ,公司加入重慶市擔保協會,任副會長單位;
2005年04月,公司參加第五屆全國擔保機構負責人聯席會議,成為該聯席會議21家發起人;
2005年05月,成都瀚華擔保公司成立;
2006年03月,瀚華擔保公司增資1億元,實收資本達到2億元,擔保實力進一步增強;
2006年06月,公司在第七屆中小企業擔保機構負責人聯系會議上入選2006年全國最具影響力擔保機構;
2006年09月,瀚華擔保公司先後在北京、沈陽、貴陽成立子公司,分支機構達4家;
2006年12月,在「2006重慶百姓生活(金融)影響力飈榜 」評選中,瀚華擔保被評為「最佳品牌擔保公司」;
2007年05月,重慶瀚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000萬元;
2008年09月,重慶渝中區瀚華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開業,成為自全國第一批試點結束後首家成立的小額貸款公司;
2008年12月,瀚華原股東增資5000萬元,瀚華注冊資金增至2.5億元;
2009年02月,全國工商聯下發《關於支持推廣瀚華擔保集團模式的通知》,同意支持和指導瀚華擔保集團發起設立全國性民營擔保集團;
2009年05月,瀚華擔保集團搬遷至重慶市渝北區財富中心科技創業園,新址辦公面積366平方米,公司發展到硬性條件已經具備;
2009年08月,瀚華擔保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0億元;
2010年03月,瀚華在重慶市2010年金融工作會議上榮獲「2009年度融資性擔保公司十強」稱號;
2010年08月,瀚華先後在大連、西安、天津、南京成立分公司;
2010年09月,瀚華擔保獲評「2009年萬億擔保規模上榜機構30強」;
2010年12月,瀚華當年業務發生額突破100億元大關,累計業務規模達260億元,各項經營指標雙倍增長,實現歷史性突破,邁入百億擔保時代;
2011年01月,成都小貸榮獲「2010中國小額信貸最具發展潛力獎 「,成渝小貸 公司喜獲「2010中國小額貸款公司競爭力100強」稱號;
2010年04月,瀚華擔保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金增加至18.21億元,各地陸續取得《融資性擔保機構經營許可證 》。
2011年02月,瀚華擔保排名重慶民營企業前十強。由重慶市政府組織評選的2010-2011年度重慶民營企業五十強名單正式發布,瀚華擔保名列第九位,成為第一家進入五十強的金融企業。
2011年11月29日,國家工商總局向社會公布最新認定的2011年中國馳名商標名單,「瀚華」商標名列其中。
2012年12月17日,中國融資擔保業協會籌備階段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61家擔保機構代表出席會議。
2013年2月20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准,中國融資擔保業協會正式成立,經過推選,瀚華擔保股份有限公司榮任副會長單位,公司董事長張國祥當選為副會長。
2013年3月,瀚華擔保注冊資本增資至30億元。
❽ 重慶融鼎金控(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重慶融鼎金控集團是由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批准成立的一家專注中國金融產業聯動服務的非銀行專業金融機構。
目前,重慶融鼎金控集團旗下控股、參股、投資以下企業。重慶融鼎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重慶融鼎房地產投資策劃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恆銳源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重慶市渝中區科融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市沙坪壩區新融鼎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成都市錦江區新融鼎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融鼎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重慶鼎日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重慶融金典當有限公司、重慶融科投商業保理有限公司。集團產業發展與投資結構涵蓋金融市場、產業金融、能源金融、產業鏈金融、地產金融、文化金融、實業投資、礦產開發、金融服務等各大領域。
重慶融鼎金控集團的股東們分別由重慶房地產EMBA班、重慶清華金融班進行研修的同學組成,其中有金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重慶耀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旺德集團。企業家集合於此,邁向「抱團發展」之路,抓住新機遇,尋求新突破、新發展。
重慶融鼎金控集團公司旗下重慶融鼎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在社會中擔任的角色是,促進重慶市中小企業的規模發展,解決中小企業在成長過程中的資金困難。如今,重慶融鼎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在重慶擔保領域經過近五年時間的不斷摸索、提高,在穩健成長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經營模式日趨完善及成熟,在市金融辦、市擔保協會、市小貸協會,合作銀行及本土企業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曾在2010年中國中小企業家年會上被評為 《2010中國成長型中小企業100強》 ;2010年在重慶電視台第叄屆金鑰匙獎中獲得最佳擔保公司稱號;在2011中國民營企業領袖年會上榮獲《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和重慶市人民政府特別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2012年加入市工商聯成為會員企業,並被評為守合同重信用單位;2012年被重慶市中小企業局評為貢獻突出擔保機構;2013年榮獲最具創新力金融服務品牌、金融服務行業十大傑出創新企業家、中國投融資咨詢客戶滿意十佳典範品牌、企業信用評價AAA級信用企業;2013年被中國金融服務行業評為十大誠信企業與中國最具成長潛力誠信企業家;2013年被重慶市青年商會評為副會長單位;2013年集團董事長當選為重慶市工商聯(總商會)第四屆常務委員、執行委員。
重慶融鼎金控集團擁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架構、健全的風險管控體系、優秀的專業管理團隊和一流的後台管理系統。集團現有員工150多人,其中大專學歷以上員工佔90%。集團立志發展成為一家金融資產密集、資本實力雄厚、行業帶動力強勁、國際競爭力卓越的產業金融控股集團。
法定代表人:黃晉
成立日期:2013-08-28
注冊資本:70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重慶市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5001050756902379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批發和零售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人員規模:100-499人
企業地址:重慶市江北區建新北路16號34-38
經營范圍:金融及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管理;金融配套後台服務及相關外包業務;個人及企業徵信、信用評級、評估咨詢業務;利用自有資金對外投資;受託資產管理、投資管理;企業營銷策劃、房地產營銷策劃、樓盤代理、房地產經紀、房屋銀行抵押貸款;物業管理(憑資質證執業)、會展服務、從事計算機、網路技術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技術咨詢;銷售:金屬材料(不含稀貴金屬)、鋼材、建材、化工產品(以上經營范圍不含危險化學品)、礦產品(國家專項規定除外)、冶金設備、儀器儀表、五金交電、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機電產品、電子產品(不含電子出版物)、計算機及計算機輔助設備、汽車(不含九座及九座以下乘用車)、汽車零配件、辦公用品、傢具、家用電器、日用百貨。** [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不得經營;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取得許可後方可從事經營的,未取得許可前不得經營]
❾ 重慶工商大學的傑出校友
政界 燕平 中共重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楊慶育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國中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黨組成員楊曉雲重慶市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委員會書記,兼任市委副秘書長段成剛 重慶兩江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劉有恆原重慶市地稅局黨組書記、局長高進進原重慶市人大教工委主任,市體育局局長況由志原重慶市檔案局局長蔣牧宸重慶長壽區委常委、副區長王志重慶市大足區副區長胡立 重慶市梁平縣副縣長 陳若愚 重慶市文聯副主席 王世平 重慶市就業服務局副局長 陳思聰 原重慶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正廳級) 秦瑤 重慶市統計局副局長 李雷霆 中共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紀委書記 韓瑞碧中共大渡口區委常委、區委統戰部部長徐曉勇中共大渡口區委常委、區委辦公室主任李艾東 重慶市北碚區婦聯副主席,現任重慶科技企業副總經理 周韜 重慶市九龍坡區環保局局長,黨組書記 董杉 重慶市巴南區地方稅務局稽查局局長 趙文先 國家糧食局監督檢查司司長 羅光照 中共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工作委員會書記助理,組織部部長;南寧—東盟經濟開發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任競 重慶圖書館黨委書記、館長 李四川 重慶市江北區寸灘街道辦事處主任、黨工委副書記,重慶港城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管委辦主任 童鳳立 重慶渝北區旅遊局副局長 曹學彬 原重慶市政協常委、機械工業局黨組書記 張問倫 重慶市渝北區城鄉建委主任 伍強 重慶市南岸區環保局副局長 黃傑重慶保稅港區開發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原重慶市長壽區政府常務副區長) 黃加明 原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紀檢組長、黨組成員,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巡視員 曹華祥重慶市大足區委副巡視員、雙橋經開區重大項目聯絡組組長李萍重慶巴南區接龍鎮書記工商界 覃明惠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原北京人民機器廠總工程師,生產副廠長、技術副廠長 鄺正平 原重慶商社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郭韶華 創維集團(中國區域)營銷總部廣告經理 李寧 中糧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副總監 曹江 中國食品集團公司工作,歷任財務部副經理、審計部經理、資產管理部經理。同時,擔任中食(武漢)冷藏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中食(周口)冷藏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中食集團北京楊鎮分公司總經理 蘭本立 中版聯印刷物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黨支部書記 蔣敬旗 重慶軍工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喻亮星 奧維雲網(AVC)董事長 楊軍 美的(廣州)製冷產品銷售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並同時兼任廣州美的暖通設備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江門市美的製冷產品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江門市美的暖通設備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 童銳 貴陽交通發展投資集團戰略總顧問、貴州省國家樞紐工程總經濟顧問,深圳天元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鍾志鋒 創維集團廣東分公司總經理 王曉慶 北京視得清電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謝瑜華 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總經理 周勃 重慶港鑫建設集團董事長,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師MCIOB,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常務理事和施工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理事;重慶市建築裝飾協會副會長、常務理事 朱炳清重慶瑞恩醫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嚴琦陶然居董事長陳洪靜 招商銀行重慶分行副行長 周宏波 重慶三峽銀行發展研究部總經理 廖軍祥 上海聯合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總經理 林朝陽 重慶耐德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擔任重慶市第三屆政協委員 譚遠勝 原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長、執行董事,高級經濟師,重慶市第三屆政協委員 丁渝珩 重慶大家廣告公司總經理 肖欣 太平洋保險公司重慶分公司副總經理 王敬春 重慶慶龍精細鍶鹽化工有限公司、重慶渝慧生物化學製品有限公司、重慶新途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震 山西坤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彭明勇 重慶市農業生產資料(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亓彪 重慶微創軟體的常務副總經理 葉定法 重慶千葉眼鏡連鎖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許國斌 上海肯奈迪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 陽小美 米蘭映象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修輝 重慶奧思建築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李全國 重慶國奧汽車配件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孫燦林重慶徽商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董事長教育與科技界 劉宗輔 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專家,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高級工程師 陳平美國華人醫葯生物科技協會會長黃興力全國勞動模範,重慶鐵路中學校長宋倫核工業部勞動模範,參與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的研製生產工作,獲國家民委、勞動人事部、中國科協授予的「少數民族地區先進科技工作者」.王芷龍 重慶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醫學電子與機械教研室主任、醫學超聲工程研究所總工程師,重慶海扶(HIFU)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及總工程師 周凱 清華大學精儀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工學博士 李佩 西南政法大學全球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世界與中國議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重慶市「五個一」批專家。 傅正義 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院長,重慶市三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重慶市古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劉慶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長助理、生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中國科學院山地生態恢復與生物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暨生態系統恢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 姚建龍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青少年犯罪問題》雜志主編,上海市青聯委員 李奇 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副校長、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副院長賈小波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 屈明 全國體育骨幹教師,重慶市高中教師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重慶市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專家組成員,重慶市課程改革專家組成員,教育部《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修訂組專家組成員 楊永財 全國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個人,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黨總支書記兼常務副校長 魯氫 重慶市化學化工學會化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委、重慶市化學化工學會中學生競賽委員會常委 詹卉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美國內華達大學訪問學者 肖崇昆中國第一代自行設計的YT24、YT28、7655型鑿岩機的設計主持者和主要完成人其它孫毅 重慶電視台大型節目中心擔任體育節目主持、解說評論員,1985年曾獲全國電台節目評比一等獎 黃珂 現代「孟嘗君」式的資深美食家、社會活動家,《中國醫葯報》的創始人 王凌翔 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者(單手拍籃球)
❿ 重慶通盛投資擔保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重慶通盛投資擔保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9月,2007年與國資擔保中心合並,現注冊資本金人民幣2.0006億元,是重慶市擔保行業協會的副會長單位。
法定代表人:余滔
成立時間:2005-09-12
注冊資本:20006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0010800000735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重慶市南岸區南濱路76號17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