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市公司融資是利好還是利空
上市公司融資本身是中性消息,利好還是利空需要具體看企業的運營情況。融資余額若長期增加,就表示投資者心態偏向買方,其市場人氣旺盛,屬強勢市場,可能偏利好;反之,若投資者純粹是為了圈錢或償還債務,則屬弱勢市場,偏利空。
【拓展資料】
什麼是利好和利空:
1.利好也稱利多,是指致使股票行情上漲的主要原因或因素。利多的具體表現如公司利潤增加、股息增加,公司經營狀況好轉、利率降低等。
2.利空是指能夠促使股價下跌的信息,具體表現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調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兩種。
內源融資主要是指公司的自有資金和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資金積累部分,是在公司內部通過計提折舊而形成現金和通過留用利潤等而增加公司資本。由於在公司內部進行融資,不需要實際對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會減少公司的現金流量;同時由於資金來源於公司內部,不發生融資費用,使內部融資的成本遠低於外部融資。
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轉以及擴充生產能力,都需要大量資金給予支持,這些資金的來源除內源資本外,相當多的部分要依靠外源融資來解決。上市公司外源融資又可分為向金融機構借款和發行公司債券的債權融資方式;配股及增發新股的股權方式;發行可轉換債券的半股權半債權的方式。
銀行貸款是目前債權融資的主要方式,其優點在於程序比較簡單,融資成本相對節約,靈活性強,只要企業效益良好融資較容易,缺點是一般要提供抵押或者擔保,籌資數額有限,還款付息壓力大,財務風險較高。
公司債券是指由公司發行並承諾在一定時間內還本付息的債權債務憑證。體現了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的行為。債券在本質上也是借錢與還錢關系,但其與貸款的根本區別在於債券可以公開進行交易。而貸款除非債券化,否則是不進行公開交易的。相對於股權融資,債券融資的融資成本較低,可以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同時可以保證股本對公司的控制權。但與銀行貸款有著類似的缺點,即財務風險較高、限制條款多,且融資規模有限。對於融入資金的公司來說,債券融資與銀行貸款有相似的特點,一般把二者統稱為債權融資。
股權融資亦即公司發行股票進行融資。對上市公司而言,發行股票所籌集的資金屬於公司的資本;對股東而言,所持有股份代表對公司凈資產的所有權。相對於債權融資,股權融資有著自己的優勢,如:股票屬公司的永久性資本,不需要償還,也不必負擔固定的利息費用,從而大大降低公司的財務風險;由於預期收益高,易於轉讓,因而容易吸收社會資本等等。但股權融資也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缺點,如發行費用高、易分散股權等。
❷ 融資融券是利好還是利空
一般融資增多,有資金做多,融券相反,看好持倉股票。
總體來說融資融券推出對股市是利好的,原因是可以增加股市的交易量,對穩定股指有意義的;但也有人認為是利空,因為融資融券做空也能掙錢,會助長做空的力量。
對於融資加杠桿來說,顯然對於市場是個利好,不過這也是紙面上的利好,開通兩融的標准和開通科創板的標準是一樣的,要求在開通之日前的N個交易日持有50萬以上市值的股票或者現金,以前不知道市場中能開通兩融的散戶數量是多少,媒體從來沒有公布過,但是這次科創板公布了一個數字。
開通科創板的賬戶是340萬,我相信這已經是個上值的數字了,只要夠這個條件,基本都會開通科創板,因為哪怕不參與炒作,也至少要開通許可權進行申購,假設一下,這340萬散戶因為利率降低而每人多增加了10萬的融資額度,也不過3400億。
滬深兩市一天的成交額而已,MSCI帶來的進場增量資金差不多也是幾千億,把市場托起來了,沒有,何況不可能340萬散戶都去增加10萬的融資額度。
(2)進行融資的股票是利好嗎擴展閱讀
「融資融券」又稱「證券信用交易」,是指投資者向具有深圳證券交易所會員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本所上市證券或借入本所上市證券並賣出的行為。包括券商對投資者的融資、融券和金融機構對券商的融資、融券。修訂前的證券法禁止融資融券的證券信用交易。
融資是借錢買證券,證券公司借款給客戶購買證券,客戶到期償還本息,客戶向證券公司融資買進證券稱為「買空」;
融券是借證券來賣,然後以證券歸還,證券公司出借證券給客戶出售,客戶到期返還相同種類和數量的證券並支付利息,客戶向證券公司融券賣出稱為「賣空」。
目前國際上流行的融資融券模式基本有四種:證券融資公司模式、投資者直接授信模式、證券公司授信的模式以及登記結算公司授信的模式。
❸ 股票被納入融資融券是利好還是利空
談到融資融券,應該蠻多人要麼不是很了解,要麼就是完全不想接觸。今天這篇文章是我多年炒股的經驗之談,尤其是第二點,干貨滿滿!
開始了解之前,我把一個超好用的炒股神器合集分享給大家,快點擊鏈接獲取吧:炒股的九大神器,老股民都在用!
一、融資融券是怎麼回事?
談到融資融券,最先我們要懂得杠桿。就好比說,本來你有10塊錢,想買價值20塊錢的東西,杠桿就是指這借來的10元,這樣去將融資融券搞清楚就很簡單,它其實就是加杠桿的一種辦法。融資,換句話說就是證券公司借錢給股民買股票,到期將本金和利息一同還了就行,融券,換言之就是股民將股票借來賣的過程,到了規定時間將股票返還並支付一定的金額。
好比放大鏡是融資融券的特性,盈利時的利潤會增長幾倍,虧了也能將虧損放大幾倍。可見融資融券的風險真的很高,若是操作失誤很大概率會變成巨大的虧損,對投資者的投資水平會要求比較高,把握合適的買賣機會,普通人達到這種水平有點難,那這個神器就非常不錯,通過大數據技術來分析最適合買賣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好奇的朋友不妨點擊下方鏈接:AI智能識別買賣機會,一分鍾上手!
二、融資融券有什麼技巧?
1. 提高收益的絕佳方法就是採用融資效應。
例如你手上的資金為100萬元,你看好XX股票,就拿出你手裡的資金買入這個股票,然後再將買入的股票抵押給信任的券商,再去融資買入該股,若是股價變高,就能夠拿到額外部分的收益了。
就好比剛才的例子,如果XX股票上漲5%,原本只能盈利5萬元,但完全可以通過融資融券操作,讓你再賺一筆,當然如果我們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虧損也就會更多。
2. 如果你是穩健價值型投資,看好後市中長期表現,通過向券商融入資金。
你可以將價值投資長線持有的股票抵押給券商,也就是融入資金,融入資金成功後,就不需要通過追加資金來進場了,將部分利息回報給券商即可,就可以把戰果變得更多。
3. 採用融券功能,下跌也能做到盈利。
類似於,例如說,目前某股現價20元。通過具體研究,有極大的可能性,這只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下跌到十元附近。然後你就能向證券公司融券,而且去向券商借1千股該股,緊接著就能以20元的價錢在市面上進行售賣,就能獲得2萬元資金,一旦股價下跌到10左右,你就可以按照每股10元的價格,將該股再次買入,買入1千股,之後再返還給證券公司,花費費用才1萬元罷了。
於是這中間的前後操作,價格差意味著盈利部分。肯定還要付出部分融券費用。如果經過這種操作後,未來股價是上漲而不是下跌,那樣可能要花費更多的資金了,因為在合約到期後,需要買回證券還給證券公司,然而釀成虧損。
結尾的時候,給大家分享機構今日的牛股名單,趁還沒進行刪減,趕緊收藏起來:絕密!機構今日三支牛股名單泄露,速領!!!
應答時間:2021-09-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❹ 融資融券買入是利好還是利空
融資買入屬於利好,融資是做多交易,投資者預計股票未來會上漲,向證券公司借入資金買入股票的行為,股票出現大量的買單,上漲的概率越大。
融資買入雖是利好,能促使股票上漲,但不是決定股票上漲的因素,股票漲跌由供求關系、資金量、業績、政策、消息等多方面因素決定。
【拓展資料】
一、融資融券的益處
1.發揮價格穩定器的作用在完善的市場體系下,信用交易制度能發揮價格穩定器的作用,即當市場過度投機或者做莊導致某一股票價格暴漲時,投資者可通過融券賣出方式沽出股票,從而促使股價下跌;反之,當某一股票價值低估時,投資者可通過融資買進方式購入股票,從而促使股價上漲。
2.有效緩解市場的資金壓力對於證券公司的融資渠道現在可以有基金等多種方式,所以融資的放開和銀行資金的入市也會分兩步走。在股市低迷時期,對於基金這類需要資金調節的機構來說,不僅能解燃眉之急,也會帶來相當不錯的投資收益。
3.刺激A股市場活躍融資融券業務有利於市場交投的活躍,利用場內存量資金放大效應也是刺激A股市場活躍的一種方式。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吳春龍和陳祥生認為,融資融券業務有利於增加股票市場的流通性。
4.改善券商生存環境融資融券業務除了可以為券商帶來數量不菲的傭金收入和息差收益外,還可以衍生出很多產品創新機會,並為自營業務降低成本和套期保值提供了可能。
5.多層次證券市場的基礎融資融券制度是現代多層次證券市場的基礎,也是解決新老劃斷之後必然出現的結構性供求失衡的配套政策。
二、融資融券的技巧
1.利用融資效應可將收益提高。例如你手上的資金為100萬元,在你看來XX股票表現挺好,決定後,就可以用這份資金買入股票了,然後再將其抵押給券商,隨後融資入手這個股,一旦股價上升,就可以將額外部分的收益拿到手。簡單來講,要是XX股票漲幅有5%,本來僅有5萬元的收益,但也有可能賺到更多,那就是通過融資融券操作,而因為無法保證是否判斷正確,所以當失誤時,虧損的也就更多。
2.如果你害怕投資的風險,想要選擇穩健價值型投資,中長期看好後市行情,然後向券商融入資金。融入資金的意思是,把你手裡作為價值投資長線持有的股票抵押出去,不需再追加資金進場,獲利後也不能忘了券商,要將部分利息支付給他們,就可以取得更多勝利的果子。
3.使用融券功能,下跌也是可以盈利。比如說,例如說,目前某股現價20元。經過各個方面的解析,感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這個股會下跌到十元附近。則你就能向證券公司融券,同時你向券商借1千股這個股,用20元的價格去市場上售賣出去,得到資金2萬元,什麼時候股價下跌到10左右的時候,你將可以以每股10元的價格,再拿下1千股,這1千股是為了還給證券公司的,最後花費費用1萬元。於是這中間的前後操作,之間的價格差,就等於盈利部分。肯定還要付出部分融券費用。該操作如果沒有使未來股價下跌,而是上漲,那在合約到期的情況下,就要投入更多資金買回證券,用以還給證券公司,因而帶來損失。
❺ 融資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融資量越高的股票,越容易遭到主力機構的打壓,人為造成融資人暴倉!
❻ 融資買入股票是利好嗎
做股票的投資的朋友總會聽到融資,融券這樣的名詞,但是很大散戶投資者卻並不懂什麼是融資什麼是融券,至於其中的利弊關系就更不懂了。要搞清楚融資的買入股票的利和弊那麼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融資。
融資的利與弊。融資的本質是杠桿,是讓小資金發揮更大的購買力,同樣也承擔更大的風險。融資的方向是看多,同樣也是做多,個人認為融資的利是建立在A股市場行情好的情況下,是建立在所投資的股票上漲的情況下的。融資能讓中小資金投資者在更短的時間內賺取更大的收益,比如50萬的資金一個漲停板你能賺5萬,但是加上融資的話你就是150萬的資金,一個漲停板你就可以賺15萬。融資能加大收益,對於投資高手來說融資就是盈利的放大器。
融資當然也有弊端,利弊從來都是相伴而生的。融資是盈利的放大器同樣也是風險的放大器,而融資的風險是建立在股市行情差,個人判斷失誤的基礎上漲的。股市大跌時你融資買入,看好的個股出現持續性的大跌這就加大了融資者的風險。比如50萬的資金虧10%也就虧5萬元,但是融資後150萬的資金虧10%就是虧15萬了。而且遇到如15年的大跌,三天你就可能面臨著強平的風險。因此融資要有度,要量力而行;正確的識別利弊才能有更長遠的收益。
❼ 股票融資余額大增是利好還是利空
融資余額大幅增加的時候是利好,但好消息並不意味著股價一定會上漲。
1.融資余額增加前期:因為融資意味著有很多投資者看好這只股票,融資余額增加意味著有很多人向證券公司借錢買股票。當股票被增量資金推動時,股價就會上漲。
2.如果一隻股票的融資余額不斷增加,意味著股價可能已經達到了一個相對高點。很多已經買了這支股票的人都成了潛在的空頭。一旦他們賣出股票,股價可能會下跌。
3.在分析融資余額時,投資者還需要考慮融資的凈還款金額。如果融資余額增加,融資凈還款也在增加,意味著低水平買入的投資者可能開始拋售股票套現,市場下跌的概率較高。
拓展資料
1、融資還款額是指投資者以自己的股票作為抵押,向證券公司借款購買股票,現在將融資款返還給證券公司。融資余額是指融資買入的股票金額與償還的融資金額之間的差額。如果融資余額增加,說明投資者心態偏向買方,市場非常火爆,是強勢市場;否則屬於弱勢市場。證券出借余額是指證券出借的賣出金額與證券出借的日還款額之間的差額。證券借貸余額的增加表明市場趨向於賣方市場;否則,它傾向於買方。以融資金額與融資還款額之差作為融資實力指標,以融券金額與融券還款額之差作為融券實力指標,從整體上衡量市場的多空變化。
2、融資融券作為世界上大多數證券市場的一種常見交易方式,具有的功能:融資融券可以將更多的信息整合到證券價格中,為市場提供相反方向的交易活動。當投資者認為股價過高或過低時,可以通過融資買入和融資融券賣出使股價趨於合理,有助於市場內部價格穩定機制的形成。融資融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大資金和證券的供求關系,增加市場的交易量,從而搞活證券市場,增加證券市場的流動性。融資融券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新的交易方式,改變證券市場的單邊性,成為投資者規避市場風險的工具。融資融券可以拓寬證券公司的業務范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證券公司自有資金和證券的申請渠道,增加流通轉讓後其他資金和證券融資的配置方式,從而提高金融資產的利用效率。
3、融資余額表示該股買入的資金中有多少是融資買入的(即有多少人要求券商借錢買入),意味著看好該股的人敢於借錢參與。融資余額上升表明市場傾向於買方;融資余額下降表明市場傾向於賣方。融資余額是指投資者日常融資購買與償還貸款之間差額的積累。在證券借貸交易中,投資者向證券公司支付一定的保證金,作為其對證券公司債務的抵押物。融資融券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盈利和規避風險的方式。如果投資者預期證券價格很快下跌,可以借證券賣出,然後以較低價格買入和贖回證券獲利;或者通過賣空賣出,對沖已持有證券的價格波動進行對沖。
❽ 融資爆倉對股票是利好還是利空
短期利空,因為他們會不計成本的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