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園區如何招商引資
1、圍繞龍頭企業、大項目招商
需要充分了解園區產業發展方向,集中力量對龍頭企業、重大項目進行引進,推動園區重點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鼓勵企業參與到新能源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中,轉換提升傳統產業,同時要注重引進先進技術,不斷提高企業創新能力。
2、挖掘企業潛能 激發招商引資活力
目前,園區的招商都以「資本」手段促進產業落地進入園區,充分利用資本的支撐作用,探索出一條創新式「資本招商+資本運作+資產的增值」的招商模式。
第一步是成立投資基金平台,對有潛力的企業進行投資,促進產業升級和轉型;
第二步是開發產業園區,將其落戶在園區內,並吸引更多企業進來,形成集聚效應,充分利用資金的催化和杠桿作用,以產業落地園區形成,同時有助於投資融資平台的轉型。
2017年,廣州市通過國有投資平台成立一支投資基金,對GE全球醫療生命科學板塊最重要的合作夥伴百濟神州的生物葯項目進行投資,在該項目的22億元投資當中,百濟神州自有資金只有2億元,其餘20億元則是基金股權投資、股東貸款和銀行商業貸款,推動其落戶於新廣州知識城,這對於新廣州知識城園區打造、產業的加速發展和投資項目回報收益非常有益處。
3、採用「眾創孵化」的模式
通過引入高精質量人才作為種子,吸引初創企業入駐園區,在孵化器和眾創空間中快速成長起來,共同形成高新技術的生態圈,也有助於園區發展培育強大的人才支撐。
由此可見,園區的招商引資不再局限於傳統的政策優惠、地價減免、各種優惠補貼等基本配置,強大的服務支持帶來的發展機會和經濟效益才是產業園的重要需求。通過資金服務、龍頭企業引領服務、眾創孵化平台等方面來促進招商,做好園區,這是園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可以參考加盟六步法!
⑵ 資本運作和投資融資
關於資本運作,建議你看一些國外的政治經濟學,其中可以找到,至於投資融資,隨便找本投資學去看就好了
要是想學理論,沒有速成的,要是想學實務,最好把你的按理說出來,大家分析一下
⑶ 產業園的未來發展趨勢
1、產業園區的分類
產業園區大體上分類為科技園區、一般工業園區、專業園區三大類。科技園主要指聚集高新技術企業的產業園,是吸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科技園區的主要功能是:孵化企業、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大學生創業、技術轉移,是新世紀、新形勢下的高端技術企業的研發地、人才聚集地、創新示範地。科技園區的產業主要以高新技術產業或國家戰略發展創新型產業為主,主要產業有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數字圖像、環境保護、化學醫葯、航空航天等新興產業領域。
圖片源於網路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19-2025年中國產業園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一般工業園區是一個國家或區域的政府根據自身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通過行政手段劃出一塊區域,聚集各種生產要素,在一定空間范圍內進行科學整合,提高工業化的集約強度,突出產業特色,優化功能布局,使之成為適應市場競爭和產業升級的現代化產業分工協作生產區。一般工業園區主要包括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以及省級各類工業園區等。
專業園區主要是由政府集中統一規劃指定區域,區域內專門設置某類特定行業、形態的企業、公司等,並進行統一管理。為集中於一定區域內特定產業的眾多具有分工合作關系的不同規模等級的企業與其發展有關的各種機構、組織等行為主體。專業園區主要包括農業園區、物流園區、創意產業園區和總部經濟園區等。
2、業發展現狀
產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和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擔負著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城市化建設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改革開放以來,各地緊跟國家政策,加緊建設各種不同類型的產業園區。產業園區投資運營商依託政府的政策、稅收支持,為終端企業客戶提供有償的園區開發和管理服務,以此創造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三方在園區開發運營過程中實現協作共贏。截至 2017年底,全國科技企業孵化器在孵企業數量超17.7萬 家。經過三十多年發展,科技企業孵化器通過為新創辦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物理空間及一系列創新創業服務,已經成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企業家精神的重要載體,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按照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求,將不斷提升創業孵化載體的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眾創-孵化-加速」機制銜接,通過創業孵化培育新興產業、促進區域轉型升級、服務科技型創業企業成長,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但是受片面追求經濟快速發展模式的影響,當前的產業園區普遍存在內生增長動力不足、產業集群程度不深、資源利用率不高、環境破壞、產城融合步伐緩慢、管理體制缺乏創新、園區配套設施不足、園區建設形象低端等嚴重製約著園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產業園區的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必須以產業轉型升級、產業集聚、產城融合、體制機制創新、生態園區建設為導向加快園區轉型升級步伐。因此,國內許多產業園區的孵化器功能日益顯現。
3、行業發展前景
(1)國家政策的支持
我國商業服務行業以及產業園區建設有較多的政策支持。2012 年 8 月 27 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中部地區鞏固成果、發揮優勢、加快崛起的關鍵時期,為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推動中部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應加快發展服務業,加強重點物流區的規劃建設,規范產業園區建設。2014 年 10 月9 日,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全文》指出「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的客觀要求,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舉措,是實現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推動經濟向中高端水平邁進的關鍵一環,對於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2)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帶來的園區開發機會
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是鞏固當前經濟回升向好勢頭的迫切需要,也是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深層次問題的根本舉措。圍繞體制突破和機制完善,深入開展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和服務業發展示範區建設,加強製造業集聚區、服務業集聚區公共平台建設,是當前大力推動服務業發展,加快產業結構升級調整的主要舉措。各地區也因此紛紛以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為載體,優化創業環境,營造創新氛圍,吸引高新技術企業,使園區成為薈萃知識精英、激發科技創新、發展新興產業的創業園、孵化器和集中區。
(3)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
近幾年,國家為大力發展經濟,頒行實施了一系列營造良好市場競爭環境的法律法規,放寬了中小企業的市場進入標准,為中小企業發展積極創造有利條件,這一系列措施使得中小企業出現高速增長。中小企業的高速增長也為相關產業帶來機遇,這其中就包括為中小企業服務的產業園區行業。
4、屬行業發展趨勢
(1)融資渠道日趨多樣化
產業園區以商業地產、工業地產以及園區配套的商業住宅開發建設為主。以商業地產和工業地產為行業關注重點,目前我國商業營業用房和辦公樓所採取的投資模式和其他用途的房地產類似,主要以銀行信貸為主,債券、股票、信託及基金等作為輔助方式。 從長遠來看,各級政府對當地開發區的建設日趨重視,同時大力支持並鼓勵優質的開發區概念企業通過資本市場打開融資渠道。隨著國內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融合的密切程度加深,未來開發區可以股票、債券、信託及特定基金等方式打開融資渠道,緩解發展期的資金瓶頸。
(2)以增強園區特色為重點
進入 21 世紀,我國出現了「園區熱」。眾多的園區在一夜之間拔地而起,然而許多園區在盲目發展的過程中缺乏明確的定位,具體表現在產業功能定位趨同,產業布局重復較為嚴重。在以往的園區發展中,各園區存在主導產業定位相似度較高,競相發展熱門新興產業,片面追求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等問題。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例,以此作為主導產業的省份就有 21 個,其中東部 11 個,中西部 10 個,存在著嚴重的產業重復布局現象。針對以上問題,各園區從特色定位、特色產業、特色環境和特色制度等方面出發,結合自身優劣勢,打造各自的核心競爭力,突出差異化。
(3)園區間協作帶來共贏發展
園區之間的協作,主要體現在產業領域的協作,包括園區產業定位、產業規劃協作,產業鏈與產業集群的構建,以及中西部地區與東部沿海地區園區之間的產業轉移與產業升級協作等內容。通過協作,使園區產業或實現優勢互補,或實現強強聯合,以進一步整合資源,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產業競爭力。目前,上海漕河涇開發區、上海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蘇州工業園區、無錫國家高新區、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及寶鋼集團、上海電氣集團、華誼集團等 40 家園區和大型企業集團已經成立了「長三角園區共建聯盟」。
(4)由注重招商引資向促進園區內部企業發展轉變
園區的服務是園區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在大部分園區仍然處在「招商引資」的初始過程時,已經有部分園區向促進園區內部企業發展方面轉型。根據企業的成長需要,有些園區根據企業所處的不同發展階段,為其提供不同的關鍵服務。
在企業創業階段,園區孵化器為企業提供創業孵化服務;在企業成長階段,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等,在幫助企業成長的同時,也拓寬了園區的多元化發展道路。
(5)增強園區產業綜合服務
各大主要產業園區紛紛努力在服務理念、服務水平、服務效率、服務能級、服務措施、服務平台等方面尋求新突破,並通過貼心服務展示園區開發商形象,通過增值客戶服務提升公司綜合價值。以服務園區客戶為中心,力爭把產業園區全方位打造成一個國際化、多層次、讓各類人才都有歸屬感的創新高地。
(6)產業園區戰略投資轉型
各大主要產業園區繼續保持對園區內高科技企業的股權投資強度,重點強化對已投資項目的增值服務和持有管理,適度退出已進入收獲期的財務投資項目,以實現產業園區公司的戰略轉型。
⑷ 融資與資本運作的關系
在資本運營的過程中,企業可通過以貨幣化資產為主要對象的購買、出售、轉讓、兼並、託管等活動,實現其對資源的重新配置,而這種過程都要以融資為基礎和前提。
1、融資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條件。
資金是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運轉所必須的「血液」或「潤滑劑」。在企業的生產活動中,時時刻刻都需要資金及資金流動,資金越充足,流動速度越快,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越好。資金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條件。要成立一個企業,就必須有相應的資金,否則企業的生產經營就無從談起;由於季節性和臨時性需要,或是由於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等原因,都需要資金。在企業現實生產經營活動中,對資金總是有著不斷的需求,而資金的供應量由於種種條件的限制又常常處於「飢渴」狀態。因此,持續融資能力對於企業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
2、融資是企業進行投資和戰略擴張的基礎。
企業的投資包括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對內投資主要是固定資產投資。對外投資是企業在生產經營的同時,拿出一部分資金投放於證券等金融性資產,以期獲得股息或利息收入。企業進行投資的目的有多種,如維持現有規模效益、擴充規模、控制相關企業,應對風險等。
企業只有經營狀態良好,有適當的閑置資金投放於資本市場時,才能進行相應投資活動。當企業生產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想要繼續擴大規模時,可以通過收購、兼並、控股、參股、戰略聯盟等方式發展成為大型企業集團,而這同樣需要企業雄厚資金的支持。企業的發展壯大不可能單純依靠自有資金,只有通過多渠道的融資方式,才能獲得企業資本運作所必要的資金,並且實現自有資金的保值增值。
3、融資是企業資本結構穩定、控制風險的基本保證。
企業進行資本運營的目標在於保持資本的增值,而如何獲取低成本的資本則是實現該目標的關鍵性問題。低成本、較穩定的資本可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活力,而高成本、不穩定的資本則會增加企業經營中的變數,為企業的生存發展增添不穩定性因素,而嚴重時還可導致財務危機。
企業融資是要從自身的生產經營現狀和資本需求情況出發,根據企業的經營策略和發展規劃,確定投資資金的需要量和資金投放的時間結構,同時根據企業的融資市場確定籌資方式和渠道,測算籌資成本,衡量籌資風險,從而確保企業在防範籌資風險的前提下,能夠多渠道、低成本且及時、適量的獲取所需資本,同時保持企業自身資本結構的合理性與穩定性。由此可見,融資是企業資本運營工作的重中之重。
融資作為企業資本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的長期經營運作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為此,企業應合理的選擇籌資渠道與籌資方式,並根據其不同的籌資渠道與籌資方式的難易程度、資本成本等進行綜合考慮,並使得企業的籌資成本降低。在籌融資過程中,企業需堅持先內後外,先負債後權益的原則,力求將企業的財務風險降至可控限度內,並在此基礎上盡量降低資本成本,以充分提高企業的籌資效益,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
⑸ 企業在進行融資要注意什麼
四大法則簡單說是一大原則、兩大步驟、三方合作、四大要素。其實投融資並不難,關鍵是要合法。
一大原則,要走與市場化、專業化機構相結合的道路,我們在座很多項目公司的發起人或是總裁對經營項目和管理項目來說是很有創意,但是要找到資本機構如何和資本機構結合方面是缺少研究也缺少經驗,所以這方面我們要盡快找有能力、有基礎、有成功案例的專業機構、市場團隊進行聯手合作,可以達到多快好省的效果。
二大步驟,兩大步驟的原理很簡單,不管是找工作、找項目、談戀愛都是一樣的,都是兩個步驟:一是找對象,怎麼找到你的對象,怎麼找到和你對接的資本對象,這一步是非常重要。
我們碰到很多找到我們很多項目公司的代表,如同蒼蠅到處撞,今天跑上海、明天跑北京、後天跑美國,實際上他真正對口的對象還沒有解決好,見風就是雨,聽到消息就跑,這樣勞民傷財,走的彎路很多。要找到渠道,找到對象進行對接。
二是找到對口的對象要發揮自身的力量和專業機構的力量,就是調動起來真正資本機構如何高效整合,開展深度、專業、系統的運作。
找對象無非是兩個方面:一是讓對象找自己;二是自己拓寬渠道找對象。互聯網是我們找對象非常高效的透露,互聯網有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特點,有互聯、互通的特質,他在改變整個投融資、招商的格局,也可以會聚各類需求,還可以實施立體的展示,我們投融資和招商的需求,並且能夠藉助於智能化的系統,在非常廣泛的信息以及資源裡面挑選出對口的、匹配的對象進行對接、促進。
第二是專業化的運作,我們一個項目公司融資的過程就是資本機構借款或是投資決策參股的過程,所以我們要反其道而行之,要知道一個資本機構把款借出來的決策過程要經歷哪些環節和要點,我們也應該分析到,假如一個機構對外投資參股他調研分析決策的過程,針對這些過程調動專業人才的力量去系統的分解它,我們的融資結果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三方合作,我們在十幾年運作過程中體會很深,項目公司和專業運作機構、資本機構三者之間聯動得不夠緊密,尤其是項目公司很多財務數據、很多商業運營的數據對專業運作機構不透底,造成運作中很多障礙的產生,一旦讓資本機構發現你提供的資料不實,你的數據經不起推敲,這個時候專業機構再有能耐,投資機構對這個項目的誠信失去信心,再能幹也很難拿到資本機構的錢。所以三者之間項目機構要依託專業機構加快和資本的整合,而資本機構要依託專業機構迅速的吃透項目的本質和內涵以及一些內幕。加快投融資的決策。
四大要素,擁有商業創新的公司。曾經有一批小的公司想辦法把投資機構的錢忽悠到自己的腰包,真正要拿大資本的錢靠忽悠是不行的。我們項目的本身要好,商業運營模式、盈利空間、運行團隊以及等等決定了它自身素質以及發展空間,這是一個投融資成功的基礎。對口對象要實,我們在座的企業家,包括我們的客戶找到我們尋求融資支持的客戶有90%是走過彎路,而且碰到過不是的機構,找到務實的投資機構是成功的前提。我們運作團隊要強,這個團隊強既要懂項目要懂資本機構又要懂資本運作,我指的團隊是進行投融資的團隊。運作經費要足,不管是專業機構還是財務總監,調研、商業計劃、項目成果和一些項目的開支要保證,這是成功的基礎。
看看這是不是你所需要的,我從智庫文檔上查找到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⑹ 企業融資和資本運營有什麼區別
企業融資是指以企業為主體融通資金,使企業及其內部各環節之間資金供求由不平衡到平衡的運動過程。當資金短缺時,以最小的代價籌措到適當期限,適當額度的資金;當資金盈餘時,以最低的風險、適當的期限投放出去,以取得最大的收益,從而實現資金供求的平衡。
資本運營:就是指企業將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有形和無形的存量資本通過流動,優化配量等各種方式進行有效運營,變為可以增值的活化資本,以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本增值目標。所謂資本運營,就是對集團公司所擁有的一切有形與無形的存量資產,通過流動、裂變、組合、優化配置等各種方式進行有效運營,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增值。從這層意義上來說,人們可以把企業的資本運營分為資本擴張與資本收縮兩種運營模式。
⑺ 招商引資和融資有什麼不同
1、主體不同
招商引資大部分屬於政府行為;而融資是企業行為。
2、目的不同
招商引資一般是政府部門實行有利於投資商的招商引資政策吸引資金到本地進行投資;而融資是一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
3、方法不同
招商引資通常經過具體辦事人員的事先策劃和籌備,各級領導集體出行,以招商會的形式,聲勢浩大地到目的地城市推薦自己的資源優勢和招商項目。比如到香港、深圳開招商引資大會。
融資是企業運用各種方式向金融機構或金融中介機構籌集資金的一種業務活動。
4、產生效果不同
招商引資的成效有:彌補了地方政府資金來源不足,促進了經濟的增長和發展;引進了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設備,促進了中國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產品綜合質量明顯提高,國際競爭力有明顯增強;提高了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加快了國有企業經濟機制轉換;利用本地先進技術引進資金,促進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
融資的成效是保證公司正常生產需要,經營管理活動需要。
(7)產業園公司資本運作與招商融資擴展閱讀
招商引資源於中國因開放政策所成立的開發區,早期主要集中在吸收製造業的外國直接投資(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中國早期沿海開發區的招商引資所引起的示範效應(地方經濟總量增長,地方財政收入增長,地方就業增加,地方政府基礎設施投入的增加,地方官員升遷比例增加)被各地政府官員發現,隨後中國各級政府成立了大量的開發區並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企業籌集資金無非有三大目的:企業要擴張、企業要還債以及混合動機(擴張與還債混合在一起的動機)。
從廣義上講,融資也叫金融,就是貨幣資金的融通,當事人通過各種方式到金融市場上籌措或貸放資金的行為。從現代經濟發展的狀況看,作為企業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金融知識、了解金融機構、了解金融市場,因為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企業必須與之打交道。
⑻ 招商引資和融資是同個概念嗎
招商引資一般是指政府招投資人到其所管區域進行投資興業,創業。融資是指企業或政府為某一已開展的項目,因資金周轉不靈,或擴大業務而向銀行、其他金融機構、企業進行借款的行為。91zs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