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小企業融資風險控制
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有四個方面的建議。
一是要發展地區性中小銀行。地區性中小銀行一方面沒有財力支持大企業的大項目只能支持中小企業的小項目。而且,地區性中小銀行對當地企業的經營狀況、企業家的人品、能力等和大銀行的分支機構比較起來有信息優勢。所以,地區性的中小銀行在給地區性的中小企業提供貸款上有比較優勢。從外國的實踐經驗上來看是如此,中國的情形也是這樣。像浙江台州的台州市商業銀行、泰隆銀行等地區性中小銀行,在提供當地中小企業融資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呆壞賬的比例非常低。
第二是發展民間擔保公司,給缺乏抵押品的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擔保服務。
第三是可以像外國一樣,成立專門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府機構。美國的小企業發展局主要功能是給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以2003年為例,美國的小企業發展局給6.7萬多個項目和企業提供擔保,擔保的資金達到110億美元,中國的政府也可以在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上發揮同樣的作用。
最後,其實是最重要的,但是,需要的時間可能最長、難度也可能最大,就是建立個人和企業的信用體系,以及企業的評級徵信機構。這方面目前迫切需要有一個法,必須讓分散在銀行、政府機構的信息通過這些信用體系搜集起來進行處理,然後按照有償的原則提供信用信息服務,來減低金融機構在提供金融服務時必須面對的信息不對稱和道德風險的問題。
⑵ 融資風險控制的介紹
任何融資行為都有可能帶來風險,著名的太子奶因融資不當,從融資開始到企業倒閉也不過僅僅9個月時間。
⑶ 融資的風險有哪些
融資的風險
我覺得有幾項
1.買錯。融資是看多標的股(債)才借錢去買,但買進之後不漲內反跌,
就是買錯了。。
2.買貴。融資就是買進,買是買對了,但太晚進場,股(債)價格
已經漲了一大段,才開始借錢去買,就會買太貴。
3.沒避險。買容錯了或買貴了都沒關系,只要有避險,風險就不大。
⑷ 融資風險控制部門職責都有哪些
融資部經理崗位職責:1.依據公司戰略目標,負責投融資業務及方案的專設計;2.根據公屬司發展需要,尋找融資資本,全面規劃投融資項目; 3.從財務角度預測並評估投融資可能存在的風險,制訂應急措施,盡量減少公司的損失;4.監督投融資項目的執行情況,在專業領域提出建議和咨詢意見,對已完成的投融資工作負責進行後續監控、分析、評估、管理;5.建立與金融機構、投資機構、中介機構、合作夥伴等良好的溝通關系
⑸ 中小企業融資風險管理
中小企業融資[1] 是指金融機構針對中小企業推出的定製化融資解決方案,由現有企業籌集資金並完成項目的投資建設,無論項目建成之前或之後,都不出現新的獨立法人。貸款和其他債務資金實際上是用於項目投資,但是債務方是公司而不是項目,整個公司的現金流量和資產都可用於償還債務、提供擔保;也就是說債權人對債務有完全的追索權,即使項目失敗也必須由公司還貸,因而貸款的風險程度相對較低。
⑹ 如何定義融資風險
首先,風險同人們有目的的活動有關。人們從事活動,總是預期一定的結果,如果對於預期的結果投有確定的把握,人們就會認為該項活動有風險。所以風險是與生俱來的。 其次,風險同將來的活動和事件有關。某項活動或項目已經結束,既成事實,後果已無法改變。對於將來的活動、事件或項目,總是有多種行動方案可供人們選擇,但是沒有哪一個行動方案可確保達到預期的結果。由此可見,風險的大小跟事件有直接關系 那麼,應該採取何種辦法和行動才能不受或少受損失,並取得預期的結果呢?也就是說,風險同行動方案的選擇有關。 再者,如果活動或項目的後果不理想,甚至是失敗,那麼能否改變以往的行為方式或路線,把以後的活動或項目做好?還有,當客觀環境,或者人們的想法、方針或行動路線發生變化時,活動或項目的結果也會發生變化。這樣,風險還與這些變化有關。但是風險也是可以規避的。 在辭海中,風險被定義為:人們在生產建設和日常生活中遭遇能導致人身傷亡、財產受損及其他經濟損失的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和其他不測事件的可能性。現代漢語字典則把風險定義為可能發生的危險,在一些英文字典將其定義為遭受危險,蒙受損失或傷害等的可能或機會。由此看來,可能性(或然性)是與風險緊密聯系的概念。肯定蒙受或肯定不蒙受的損失不是風險。這是由風險的屬性決定的。 歸納以上各點可見,當事件、活動或項目:(1)有損失或收益與之相聯系;(2)涉及到某種或然性或不確定性;(3)涉及到某種選擇時,才稱為有風險。具有不確定性的事件不一定是風險。 由此可見,風險就是活動或事件消極的、人們不希望的後果發生的潛在可能性。更一般性的概念:風險是指對某一事件的全過程的預期目標,可能產生的不利因素發生的概率及其後果。可以從以下幾點更准確理解這一概念: 第一,某一事件,是指我們要研究、關心的某一問題,如一項工程、一筆資金等; 第三,預期目標,將結果與預期目標進行對比。若你的經營目標是1000萬元,結果取得了900萬元,那麼就有10%的風險。但如果目標是100萬元,結果取得110萬元,此時就沒有風險了。可以說,風險是實際後果偏離預期有利結果的可能性; 第四,可能產生的不利因素發生的概率,所謂風險越大、盈利越大,隱含的意義為:不利因素發生的概率成為損失,而沒有發生的概率則成了利潤; 第五,概率及其後果,風險是既考慮概率,又考慮後果的總稱。 而我們所謂融資風險,指的是在融資這個事件或過程中,對於融資目標可能產生的不利因素發生的概率及其後果。這就是風險的定義。
⑺ 公司融資的風險控制措施包括哪些
一、融資內部控制 [2]
企業缺少融資內部控制的制度與工作流程,也是產生融資風險的根源。通過制度和流程設計,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為了便於融資企業結合自身的情況建立融資內部控制制度,我們對融資內部控制辦法作如下歸類說明:
(一)融資目標控制
1.融資成本目標;
2.融資過程費用預算目標;
3.資金方及潛在資金方滿意度目標;
4.融資服務單位及其他合作方目標;
5.融資的工作進度目標等。
這些目標,便於引導企業融資團隊的行為,也便於企業進行末期考核。
(二)融資工作流程式控制制
1.各部門職責分工與交叉;
2.各部門的工作規范。
(三)融資團隊行為控制
主要是權力、義務、責任制度與激勵辦法。
二、融資危機管理
(一)企業診斷與融資風險評估
在該階段,主要是通過對企業現狀進行診斷與評估,找出可能產生融資風險的關鍵點。
(二)建立融資風險預警體系
這是識別和發現風險的關鍵環節。在該階段,需要選擇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標和一些敏感的現象和信息,建立融資預警體系,以便在風險即將出現前,能夠通知有關部門及時採取措施。在該階段,採取的主要工作步驟包括:
1.尋找合適的指標或信息;
2.對這些指標或信息進行合理取值,建立「紅線」、「黃線」、「綠線」,或者稱為警戒線。
3.建立信息傳遞機制,以便危機出現時,能夠保障信息的暢通。
(三)設置融資危機處理預案
融資危機處理預案是指預先准備的、當危機出現時擬採取的措施,主要應該包括:
1.組織和人員准備;
2.財務安排;
3.外部專家及融資服務機構的利用
(四)預案的採取和危機的化解
在該階段,主要是根據不同的危機類別,採取不同的處理預案,及時化解風險,把損失和危害控制到最低點。
(五)危機的善後處理
在該階段,主要是總結經驗教訓,完善制度、工作流程,並迅速恢復正常的經營秩序,這也是融資風險控制部門職責中不可或缺的。
⑻ 企業融資的風險控制措施包括哪些
公司融資的風險控制措施包括提升企業信用等級,提高融資水平;建立科學融資結構,有效規避融資風險;提高管理力度,做好企業融資風險防範工作;建立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企業需增強法律意識。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條
融資租賃合同是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第七百三十六條
融資租賃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租賃物的名稱、數量、規格、技術性能、檢驗方法,租賃期限,租金構成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幣種,租賃期限屆滿租賃物的歸屬等條款。
融資租賃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⑼ 融資的風險都在哪方面
企業領導要熟悉中小企業融資風險的含義,然後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融資方案。同時,要不斷完善信用基礎,與投資者和銀行形成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金融業會不斷發展,進而形成適合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模式,從而真正解決中小企業的發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