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未實現融資收益所得稅

未實現融資收益所得稅

發布時間:2022-01-30 05:40:32

㈠ 年度申報企業所得稅中的「納稅調整明細表」如何填寫急急急

第1行「一、工資薪金支出」: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成本費用的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金額;第4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第5列「納稅調整金額」為第1-4列的余額。

第3行「二、職工福利費支出」: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成本費用的職工福利費的金額;第2列「稅收規定扣除率」填報稅法規定的扣除比例(14%);

第4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按第1行第4列「工資薪金支出-稅收金額」×14%的孰小值填報;第5列「納稅調整金額」為第1-4列的余額。

本表為年度納稅申報表主表,企業應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以下簡稱稅法)、相關稅收政策,以及國家統一會計制度,

(企業會計准則、小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准則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等)的規定,計算填報納稅人利潤總額、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額和附列資料等有關項目。

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及應納所得稅時,企業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稅法規定不一致的,應當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稅法規定不明確的,在沒有明確規定之前,暫按企業財務、會計規定計算。

(1)未實現融資收益所得稅擴展閱讀:

(1)納稅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才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

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在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扣繳義務人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2)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可以直接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也可以按照規定採取郵寄、數據電文或者其他方式辦理上述申報、報送事項。

(3)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經稅務機關核准,可以延期申報。經核准延期辦理所規定的申報、報送事項的,應當在納稅期內按照上期實際繳納的稅額或者稅務機關核定的稅額預繳稅款,並在核準的延期內辦理稅款結算。

㈡ 計算所得稅納稅調增項目和納稅調減項目具體有哪些。

一、收入類調整項目
1.視同銷售收入
2.接受捐贈收入
3.不符合稅收規定的銷售折扣和折讓
4.未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的收入
5.按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對初始投資成本調整確認收益
6.按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持有期間的投資損益
7.特殊重組
8.一般重組
9.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
10.確認為遞延收益的政府補助
11.境外應稅所得
12.不允許扣除的境外投資損失
13.不征稅收入
14.免稅收入
15.減計收入)
16.減、免稅項目所得
17.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18.其他
二、扣除類調整項目
1.視同銷售成本
2.工資薪金支出
3.職工福利費支出
4.職工教育經費支出
5.工會經費支出
6.業務招待費支出
7.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
8.捐贈支出
9.利息支出
10.住房公積金
11.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12.稅收滯納金
13.贊助支出
14.各類基本社會保障性繳款
15.補充養老保險、補充醫療保險
16.與未實現融資收益相關在當期確認的財務費用
17.與取得收入無關的支出
18.不征稅收入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費用
19.加計扣除
20.其他
三、資產類調整項目
1.財產損失
2.固定資產折舊
3.生產性生物資產折舊
4.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
5.無形資產攤銷
6.投資轉讓、處置所得
7.油氣勘探投資
8.油氣開發投資
9.其他
四、准備金調整項目
五、房地產企業預售收入計算的預計利潤
六、特別納稅調整應稅所得
七、其他

㈢ 與未實現融資收益相關在當期收益確認的財務費用

採用遞延方式分期收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產生的長期應收款,滿足收入確認條件的,按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借記「長期應收款」科目,按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等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涉及增值稅的,還應進行相應的處理。採用實際利率法按期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借記「未實現融資收益」,貸記「財務費用」。 銷售實現時:借:長期應收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未實現融資收益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每期收到貨款和增值稅額時: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應收款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借:未實現融資收益 貸:財務費用

㈣ 貿易性融資屬於大會計的研究范圍嗎

通常,如果收款時間超過3年的,即被視為具有融資性質。融資性質的業務有:分期收取銷售款和分期付款購買固定資產。在會計處理上引入公允價值這一概念。新准則規定,具有融資性質分期收款銷售的,按照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確定收入金額,合同或協議價款與其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未實現融資收益」,在合同或協議期間內,採用實際利率進行攤銷,沖減「財務費用」,如果實際利率法攤銷與直線法攤銷結果相差不大的,也可以採用直線法進行攤銷。其中,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按照其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或商品現銷價格確定。從稅法角度而言,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企業以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的,按照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我們可以看出,在具有融資性質分期收款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時點和計量金額上,會計准則和稅法的規定有很大的區別,這就產生了財稅差異(暫時性差異),按照所得稅會計的規定,應通過「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進行核算。因此,要准確的核算該項業務,不但要掌握收入准則,還要掌握所得稅准則,把兩者有效的結合起來。筆者試圖通過舉例,對該類業務的會計處理進行一個較為全面的梳理。2007年1月1日,甲公司採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銷售一套大型設備,合同約定的銷售價格為2000萬元,分4次於每年12月31日等額收取。該大型設備成本為1560萬元。在現銷方式下,該大型設備的銷售價格為1700萬元(市場價格)。假設甲公司每期都能收到貨款,甲公司的企業所得稅率25%,2007年至2010年每年的應稅所得均大於0,除該事項外,不存在其他影響遞延所得稅的事項,不考慮除所得稅以外的其他稅款。分析:按新准則規定,該項業務的收款期限超過3年,具有融資性質,按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確定收入金額,根據配比原則,在確認收入的當期同時結轉商品銷售成本,「未實現融資收益」按實際利率法在合同或協議期內進行攤銷。

㈤ 企業所得稅納稅調整表如何填寫

2014年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


A105000《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填報說明

本表適用於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不一致需納稅調整的納稅人填報。納稅人根據稅法、相關稅收政策,以及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填報會計處理、稅法規定,以及納稅調整情況。


一、有關項目填報說明


本表納稅調整項目按照「收入類調整項目」、「扣除類調整項目」、「資產類調整項目」、「特殊事項調整項目」、「特別納稅調整應稅所得」、「其他」六大項分類填報匯總,並計算出納稅「調增金額」和「調減金額」的合計數。

數據欄分別設置「賬載金額」、「稅收金額」、「調增金額」、「調減金額」四個欄次。「賬載金額」是指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核算的項目金額。「稅收金額」是指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的項目金額。

「收入類調整項目」:「稅收金額」減「賬載金額」後余額為正數的,填報在「調增金額」,余額為負數的,將絕對值填報在「調減金額」。

「扣除類調整項目」、「資產類調整項目」:「賬載金額」減「稅收金額」後余額為正數的,填報在「調增金額」,余額為負數的,將其絕對值填報在「調減金額」。

「特殊事項調整項目」、「其他」分別填報稅法規定項目的「調增金額」、「調減金額」。

「特別納稅調整應稅所得」:填報經特別納稅調整後的「調增金額」。 對需填報下級明細表的納稅調整項目,其「賬載金額」、「稅收金額」 「調增金額」,「調減金額」根據相應附表進行計算填報。


(一)收入類調整項目

  1. 第1行「一、收入類調整項目」:根據第2行至第11行進行填報。


2.第2行「(一)視同銷售收入」:填報會計處理不確認為銷售收入,稅法規定確認應稅收入的收入。根據《視同銷售和房地產開發企業特定業務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10)填報,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10第1行第1列金額;第3列「調增金額」為A105010第1行第2列金額。


3.第3行「(二)未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的收入」:根據《未按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2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020第14行第2列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20第14行第4列金額;表A105020第14行第6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4.第4行「(三)投資收益」:根據《投資收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3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030第10行第1+8列的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30第10行第2+9列的金額;表A105030第10行第11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5.第5行「(四)按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對初始投資成本調整確認收益」: 第4列「調減金額」填報納稅人採取權益法核算,初始投資成本小於取得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辯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計入取得投資當期的營業外收入的金額。


6.第6行「(五)交易性金融資產初始投資調整」:第3列「調增金額」填報納稅人根據稅法規定確認交易性金融資產初始投資金額與會計核算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初始投資賬面價值的差額。


7.第7行「(六)公允價值變動凈損益」: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金融負債以及投資性房地產類項目,計入當期損益的公允價值變動金額;第1列<0,將絕對值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第1列≥0,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8.第8行「(七)不征稅收入」:填報納稅人計入收入總額但屬於稅法規定不征稅的財政撥款、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第3列「調增金額」 填報納稅人以前年度取得財政性資金且已作為不征稅收入處理,在5年(60個月)內未發生支出且未繳回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應計入應稅收入額的金額;第4列「調減金額」 填報符合稅法規定不征稅收入條件並作為不征稅收入處理,且已計入當期損益的金額。


9.第9行「其中: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根據《專項用途政財政性資金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40)填報。第3列「調增金額」為表A105040第7行第14列金額;第4列「調減金額」為表A105040第7行第4列金額。


10. 第10行「(八)銷售折扣、折讓和退回」:填報不符合稅法規定的銷售折扣和折讓應進行納稅調整的金額,和發生的銷售退回因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有差異需納稅調整的金額。第1列 「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銷售折扣和折讓金額及銷貨退回的追溯處理的凈調整額。第2列「稅收金額」填報根據稅法規定可以稅前扣除的折扣和折讓的金額及銷貨退回業務影響當期損益的金額。第1列減第2列,若余額≥0,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余額<0,將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第4列僅為銷貨退回影響損益的跨期時間性差異。


11.第11行「(九)其他」:填報其他因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有差異需納稅調整的收入類項目金額。若第2列≥第1列,將第2-1列的余額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第2列<第1列,將第2-1列余額的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二)扣除類調整項目


12.第12行「二、扣除類調整項目」:根據第13行至第29行填報。


13.第13行「(一)視同銷售成本」: 填報會計處理不作為銷售核算,稅法規定作為應稅收入的同時,確認的銷售成本金額。根據《視同銷售和房地產開發企業特定業務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10)填報,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10第11行第1列金額;第4列「調減金額」為表A105010第11行第2列金額的絕對值。


14.第14行「(二)職工薪酬」:根據《職工薪酬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5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050第13行第1列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 為表A105050第13行第4列金額;表A105050第13行第5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15.第15行「(三)業務招待費支出」:第1列「賬載金額」 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業務招待費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 填報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費支出的金額,即:「本行第1列×60%」與當年銷售(營業收入)×5‟的孰小值;第3列「調增金額」為第1-2列金額。


16. 第16行「(四)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根據《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跨年度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60)填報,表A105060第12行,若≥0,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17.第17行「(五)捐贈支出」:根據《捐贈支出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7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070第20行第2+6列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70第20行第4列金額;第3列「調增金額」為表A105070第20行第7列金額。


18.第18行「(六)利息支出」:第1列「賬載金額」 填報納稅人向非金融企業借款,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利息支出的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的利息支出的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列減第2列余額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列減第2列余額的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19.第19行「(七)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罰金、罰款和被罰沒財物的損失,不包括納稅人按照經濟合同規定支付的違約金(包括銀行罰息)、罰款和訴訟費;第3列「調增金額」等於第1列金額。


20.第20行「(八)稅收滯納金、加收利息」: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稅收滯納金、加收利息。第3列「調增金額」等於第1列金額。


21.第21行「(九)贊助支出」: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不符合稅法規定的公益性捐贈的贊助支出的金額,包括直接向受贈人的捐贈、贊助支出等(不含廣告性的贊助支出,廣告性的贊助支出在表A105060中調整);第3列「調增金額」等於第1列金額。


22.第22行「(十)與未實現融資收益相關在當期確認的財務費用」: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的與未實現融資收益相關並在當期確認的財務費用的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的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23.第23行「(十一)傭金和手續費支出」: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傭金和手續費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傭金和手續費支出金額;第3列「調增金額」為第1-2列的金額。


24.第24行「(十二)不征稅收入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費用」:第3列「調增金額」填報符合條件的不征稅收入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計入當期損益的費用化支出金額。


25.第25行「其中: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費用」:根據《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40)填報。第3列「調增金額」為表A105040第7行第11列金額。


26.第26行「(十三)跨期扣除項目」:填報維簡費、安全生產費用、預提費用、預計負債等跨期扣除項目調整情況。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跨期扣除項目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的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27.第27行「(十四)與取得收入無關的支出」: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與取得收入無關的支出的金額。第3列「調增金額」等於第1列金額。


28.第28行「(十五)境外所得分攤的共同支出」:第3列「調增金額」,為《境外所得納稅調整後所得明細表》(A108010)第10行第16+17列的金額。


29.第29行「(十六)其他」:填報其他因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有差異需納稅調整的扣除類項目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的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三)資產類調整項目


30.第30行「三、資產類調整項目」:填報資產類調整項目第31至34行的合計數。


31.第31行「(一)資產折舊、攤銷」:根據《資產折舊、攤銷情況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8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080第27行第2列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80第27行第5+6列金額;表A105080第27行第9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32.第32行「(二)資產減值准備金」:填報壞賬准備、存貨跌價准備、理賠費用准備金等不允許稅前扣除的各類資產減值准備金納稅調整情況。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核算計入當期損益的資產減值准備金金額(因價值恢復等原因轉回的資產減值准備金應予以沖回);第1列,若≥0,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33.第33行「(三)資產損失」:根據《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9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090第14行第1列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90第14行第2列金額;表A105090第14行第3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34.第34行「(四)其他」:填報其他因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有差異需納稅調整的資產類項目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填入第3列「調增金額」;若第1列<第2列,將第1-2列余額的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四)特殊事項調整項目


35. 第35行「四、特殊事項調整項目」:填報特殊事項調整項目第36行至第40行的合計數。

36.第36行「(一)企業重組」:根據《企業重組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10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100第14行第1+4列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100第14行第2+5列金額;表A105100第14行第7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37.第37行「(二)政策性搬遷」:根據《政策性搬遷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110)填報。表A105110第24行,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38.第38行「(三)特殊行業准備金」:根據《特殊行業准備金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120)填報。第1列「賬載金額」為表A105120第30行第1列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120第30行第2列金額;表A105120第30行第3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39.第39行「(四)房地產開發企業特定業務計算的納稅調整額」:根據《視同銷售和房地產開發企業特定業務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10)填報。第2列「稅收金額」為表A105010第21行第1列金額;表A105010第21行第2列,若≥0,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若<0,將絕對值填入本行第4列「調減金額」。


40.第40行「(五)其他」: 填報其他因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有差異需納稅調整的特殊事項金額。


(五)特殊納稅調整所得項目


41.第41行「五、特別納稅調整應稅所得」:第3列「調增金額」填報納稅人按特別納稅調整規定自行調增的當年應稅所得;第4列「調減金額」填報納稅人依據雙邊預約定價安排或者轉讓定價相應調整磋商結果的通知,需要調減的當年應稅所得。


(六)其他


42.第42行「六、其他」:其他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存在差異需納稅調整的項目金額。


43.第43行「合計」:填報第1+12+30+35+41+42行的金額。


二、表內、表間關系


(一)表內關系


1.第1行=第2+3+4+5+6+7+8+10+11行。


2.第12行=第13+14+15„24+26+27+„29行。


3.第30行=第31+32+33+34行。


4.第35行=第36+37+38+39+40行。


5.第43行=第1+12+30+35+41+42行。


(二)表間關系


1.第2行第2列=表A105010第1行第1列;第2行第3列=表A105010第1行第2列。


2.第3行第1列=表A105020第14行第2列;第3行第2列=表A105020第14行第4列;若表A105020第14行第6列≥0,填入第3行第3列;若表A105020第14行第6列<0,將絕對值填入第3行第4列。


3.第4行第1列= 表A105030第10行第1+8列;第4行第2列=表A105030第10行第2+9列;若表A105030第10行第11列≥0,填入第4行第3列;若表A105030第10行第11列<0,將絕對值填入第4行第4列。


4. 第9行第3列=表A105040第7行第14列;第9行第4列=表A105040第7行第4列。


5.第13行第2列=表A105010第11行第1列;第13行第4列=表A105010第11行第2列的絕對值。


6.第14行第1列=表A105050第13行第1列;第14行第2列=表A105050第13行第4列;若表A105050第13行第5列≥0,填入第14行第3列;若表A105050第13行第5列<0,將絕對值填入第14行第4列。


7. 若表A105060第12行≥0,填入第16行第3列,若表A105060第12行<0,將絕對值填入第16行第4列。


8. 第17行第1列=表A105070第20行第2+6列;第17行第2列=表A105070第20行第4列;第17行第3列=表A105070第20行第7列。


9.第25行第3列=表A105040第7行第11列。


10.第31行第1列=表A105080第27行第2列;第31行第2列=表A105080第27行第5+6列;若表A105080第27行第9列≥0,填入第31行第3列,若表A105080第27行第9列<0,將絕對值填入第31行第4列。


11.第33行第1列=表A105090第14行第1列;第33行第2列=表A105090第14行第2列;若表A105090第14行第3列≥0,填入第33行第3列,若表A105090第14行第3列<0,將絕對值填入第33行第4列。


12.第36行第1列=表A105100第14行第1+4列;第36行第2列=表A105100第14行2+5列;若表A105100第14行第7列≥0,填入第36行第3列,若表A105100第14行第7列<0,將絕對值填入第36行第4列。


13. 若表A105110第24行≥0,填入第37行第3列,若表A105110第24行<0,將絕對值填入第37行第4列。


14. 第38行第1列=表A105120第30行第1列;第38行第2列=表A105120第30行第2列;若表A105120第30行第3列≥0,填入第38行第3列,若表A105120第30行第3列<0,將絕對值填入第38行第4列。


15. 第39行第2列=表A105010第21行第1列;若表A105010第21行第2列≥0,填入第39行第3列,若表A105010第21行第2列<0,將絕對值填入第39行第4列。


16.第43行第3列=表A100000第15行;第43行第4列=表A100000第16行。


17.第28行第3列=表A108010第10行第16+17列。

㈥ 為什麼未實現融資收益要沖減財務費用

借:長期應收款100萬

貸:主營業務收入90萬

未實現融資收益10萬

借:長期應收款專100萬

貸:主營業屬務收入100萬

「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編號2702,科目性質為負債類,在編制財務報表時作為長期應付款的抵減項目,即在資產負債表中,「長期應付款」項目以「長期應付款」科目余額減去「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余額和一年內到期的長期應付款金額填列。

未實現融資收益將能夠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相關支出全部由當期投資收益承擔,有失配比性。在會計科目中屬於資產類。

(6)未實現融資收益所得稅擴展閱讀:

企業未按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收,主要指企業未遵循權責發生制的原則,對應計的銷售收入採取拖後或記入往來賬戶不及時轉銷售收入。我們進行征稅籌劃時,應注意:

審查企業的銷售是否合理,通過確認企業的銷售方式進行稽查。對一般銷售業務,如交款提貨、委託收款、托收承付等結算方式,其銷售成立的標志有兩個,一是商品、產品已經發出;二是貨款已經收到,或者已取得收取價款的憑證。對其他銷售方式,按財務慣例規定,分別確定收入的實現時間。

㈦ 會計分錄 企業本年實際利潤總額為200000企業所得稅率為25%經計算本年應交所得稅為5000

企業本年實際利潤總額為200000企業所得稅率為25%經計算本年應交所得稅為5000,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 50000,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50000,借:本年利潤 50000,貸:所得稅 50000,借:本年利潤 150000,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50000,所得稅是50000,不是5000。
拓展資料:
1,"現金"科目變為"庫存現金"科目。
2.新准則取消了"短期投資"、"短期投資跌價准備"科目,設置了"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並在"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下設置"成本"、"公允價值變動"兩個二級科目。
3.新准則取消了"應收補貼款"科目,並入"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
4."物資采購"科目變為"材料采購"科目。
5."包裝物"科目和"低值易耗品"合並為"周轉材料"科目。
6.新准則取消了"長期債權投資"科目,而重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
7.新准則增設了"投資性房地產"科目,核算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兩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產。
8.新准則設置了"長期應收款"和"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企業採用遞延方式分期收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經營活動,已滿足收入確認條件的,應按應收合同或協議餘款借記"長期應收款"科目,按其公允價值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等科目,按差額貸記"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
9.新准則設置了"長期股權投資"科目,但其核算內容和核算方法與原制度相比有所變化。
10.新准則增設了"累計攤銷"科目。用來核算無形資產的攤銷額。
11.新准則增設了"商譽"科目,從"無形資產"科目分離出來,產生於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
12.原制度要求採用納稅影響會計法進行所得稅會計處理的企業設置"遞延稅款"科目,而新准則設置了"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其核算方法與原制度相比有所變化。
遞延所得稅資產=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稅率
遞延所得稅負債=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稅率
13.新准則取消了"應付短期債券"科目,而設置了"交易性金融負債"科目。核算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

㈧ 所得稅納稅調整項目都有那些

一、入類調整項目
1.視同銷售收入 2.接受捐贈收入 3.不符合稅收規定的銷售折扣和折讓 4.未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的收入 5.按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對初始投資成本調整確認收益 6.按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持有期間的投資損益 7.特殊重組 8.一般重組 9.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 10.確認為遞延收益的政府補助 11.境外應稅所得 12.不允許扣除的境外投資損失 13.不征稅收入 14.免稅收入 15.減計收入 16.減、免稅項目所得 17.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18.其他
二、扣除類調整項目
1.視同銷售成本 2.工資薪金支出 3.職工福利費支出 4.職工教育經費支出 5.工會經費支出 6.業務招待費支出 7.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 8.捐贈支出 9.利息支出 10.住房公積金 11.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12.稅收滯納金 13.贊助支出 14.各類基本社會保障性繳款 15.補充養老保險、補充醫療保險 16.與未實現融資收益相關在當期確認的財務費用 17.與取得收入無關的支出 18.不征稅收入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費用 19.加計扣除 20.其他
三、資產類調整項目
1.財產損失 2.固定資產折舊 3.生產性生物資產折舊 4.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 5.無形資產攤銷 6.投資轉讓、處置所得 7.油氣勘探投資 8.油氣開發投資 9.其他

㈨ 為什麼未實現融資收益要沖減財務費用

看一下分錄:
借:長期應收款
100萬
貸:主營業務收入
90萬
未實現融資收益
10萬
(不考慮增值稅)
這時,最後將收到的全部款項還是100萬,而不是90萬。所以,並沒有少收錢。
它與這個分錄:
借:長期應收款
100萬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萬
區別在於,從收入中拿出了10萬元,分期沖減了財務費用(也就相當於增加了收入),所以,只是現在納稅和將來納稅的問題(所得稅),也沒有多納稅。

閱讀全文

與未實現融資收益所得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usdjpy求雙向匯率 瀏覽:1
杠桿租賃方式設計的當事人有 瀏覽:781
東莞2019年融資租賃補貼 瀏覽:781
期貨客戶群 瀏覽:456
內蒙古經濟金融發展有限公司 瀏覽:523
金融公司招培訓專員靠譜嗎 瀏覽:210
全國現貨交易所有哪些 瀏覽:182
申萬期貨交易平台 瀏覽:587
非金融服務利息可以開票嗎 瀏覽:803
互聯網理財恆昌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34
鼎豐集團做什麼 瀏覽:282
杠桿視頻物理大師 瀏覽:201
匯率20天內變化快嗎 瀏覽:293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快易 瀏覽: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瀏覽:291
外匯交易中ac指數 瀏覽:718
購買外匯用途限制 瀏覽:238
杠桿動力與阻力區別 瀏覽:561
益盟黃金眼公式 瀏覽:2
石油山東股票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