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融資優序理論是傳統資本結構理論還是新資本結構理論
資本結構的基本理論包括傳統資本結構理論、現代資本結構理論和新資本結構理論三個階段。
權衡理論和優序融資理論的區別
1.前提條件不同
權衡理論考慮稅收、財務困境成本、代理成本如何影響企業的融資決策,而假定信息是完全的,討論的核心是舉債的利弊及其如何達到均衡。而優序融資理論則認為,不對稱信息和融資成本超過了權衡理論中舉債的稅收和代理方面對資本結構的影響。由於前提的不同,兩者對企業的融資決策雖然可能會有相同的建議,卻有不同的原因解釋。
2.財務杠桿比例的生成原因不同
權衡理論認為最佳資本結構取決於債務的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時的水平,債務的成本收益會驅使低負債企業提高杠桿比例、高負債企業降低杠桿比例,因此企業存在一個理想的財務杠桿比例目標和回復到該目標的趨勢。在權衡理論中,企業負債比例的變化是對舉債利弊進行權衡的結果,因此,在一定的投資機會下,盈利能力強的企業有更高的杠桿比例。優序融資理論則認為,企業融資決策的依據是一邊倒的,即盡量使用低成本的融資方式,不存在一個理想的杠桿比例目標。因此,當企業投資超過留存利潤時,企業負債相應增加,反之則減少,企業負債比例的變化是凈現金流變化的結果。在優序融資理論中,企業在經營好的時候要儲備現金或舉借少量債務,以避免將來投資時採用昂貴的外部融資方式,因此,在一定的投資機會下,盈利能力強的企業反而有更低的杠桿比例,高的利潤留存和低的負債比例是擁有高融資能力的表現。
3.股利的性質和作用不同
權衡理論認為,發放股利和舉借債務可以互相替代,其效果都能減少自有現金流量,從而降低權益的代理成本。優序融資理論則認為,由於某些原因,股利發放是穩定的,企業現金流的變化主要靠債務的收縮來解決。
4.負債的性質和作用不同
在權衡理論中,負債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對稅收和委託代理關系等方面的影響上,因而各種負債內部種類之間並無大的區別。在優序融資理論中,在負債內部,低風險債務(如抵押貸款或債券)較之高風險債務(如信用債券)更能傳遞積極信息,能夠降低融資成本,因而得到優先考慮,成為僅次於內源融資的方式。
② 資本結構的理論有哪些
資本結構理論包括凈收益理論、凈營業收益理論、MM理論、代理理論和等級籌資理論等。
1、凈收益理論
凈收入理論認為,負債可以降低企業的資本成本,負債程度越高,企業的價值越大。這是因為債務利息和權益資本的成本均不受財務杠桿影響,無論負債程度多高,企業的債務資本成本和權益資本成本都不會變化。
2、凈營業收益理論
該理論認為,不論財務杠桿如何變化,公司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都是固定的,因而公司的總價值也是固定不變的。
這是因為公司利用財務杠桿增加負債比例時,雖然負債資本成本較之於股本成本低,但由於負債加大了權益資本的風險,使得權益成本上升,於是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不會因負債比率的提高而降低,而是維持不變。
3、MM理論
該理論認為,在不考慮公司所得稅,且企業經營風險相同而只有資本結構不同時,公司的資本結構與公司的市場價值無關。
4、代理理論
代理理論主要涉及企業資源的提供者與資源的使用者之間的契約關系。按照代理理論,經濟資源的所有者是委託人:負責使用以及控制這些資源的經理人員是代理人。
5、等級籌資理論
等級籌資理論是由梅耶斯提出的,該理論指出認為:外部籌資的成本不僅包括管理和證券承銷成本,還包括不對稱信息所產生的「投資不足效應」而引起的成本。
③ 「資本結構融資順序理論」是什麼
融資順序理抄論是Mayers( 1984)提出的。該理論認為,投資者之所以對企業的資本結構感興趣,實際上是因為當企業公布其選定的資本結構時,股票的價格就會產生變化。這種變化可解釋為「信息效應」,它與如何達到這個資本結構本身沒有關系。這是因為,企業負債水平的變動向市場傳遞了一個有關企業價值變化的信號。當企業增加債務減少權益時,意味著企業借債能力提高,企業價值增加,市場接受到這個好消息,股票價格就會上升;反之亦反。M yers的融資順序理論包括三個基本點:
1.企業將以各種借口避免通過發行普通股或其他風險證券來取得對投資項目的融資。
2.為使內部融資能滿足達到正常權益投資收益率的投資需要,企業必然要確定一個目標股利比率。
3.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企業才會計劃通過向外融資以解決其部分資金需要,而且會從發行風險較低的證券開始。融資順序理論的兩個中心思想是:企業偏好內部融資;如果需要外部融資,則偏好債務融資。
④ 融資啄序理論和權衡理論在資本結構選擇方面有何差異
生於20世紀70年代的權衡理論認為:企業存在一個最優資本結構點,且資本結構最優點即為企業價值最大化點。制約企業無限追求免稅優惠或負債最大值的關鍵因素是由債務上升而形成的企業風險和費用。企業債務的增加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甚至破產的可能...
⑤ 企業融資的基本理論有哪些
企業融資是指以企業為主體融通資金,使企業及其內部各環節之間資金供求由不平衡到平衡的運動過程。當資金短缺時,以最小的代價籌措到適當期限,適當額度的資金;當資金盈餘時,以最低的風險、適當的期限投放出去,以取得最大的收益,從而實現資金供求的平衡。
一、MM理論
MM
理論及後來的修正
MM
理論,是由莫迪格利安妮和米勒在《資本成本公司財務與投資理論》中提出的,也稱作資本結構無關論苛刻的假設條件基礎上提出來的,但是現實的經營運行過程中,這種假設不可能實現,有眾多的阻礙因素。因此,之後的經濟學者對該理論進行了一定的修改,加入所得稅這個變數。加入所得稅之後的研究表明,當存在公司稅的時候,企業的負債利息可以用來抵押,財務杠桿就降低了公司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即公司負債程度越高,加權平均成本就越低,這樣公司收益就越高。
二、權衡理論
權衡理論是以MM理論為基礎,通過放寬「MM理論」的部分假設來探究結構對企業價值的影響,認為企業的最優資本結構是在負債產生的稅收收益和破產成本之間進行的權衡。如果企業存在債務,當管理層的投資決策對股權價值和債務價值中造成不同影響時,就很容易爆發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沖突,並且如果企業徘徊在財務困境邊緣時,股權和債權人的利益沖突就更可能發生。權衡理論有以下幾個結論:第一,資產風險相對較高的企業可在其他條件都不變的情況下降低企業負債水平;第二,存在大量非無形資產的企業,其負債水平可以相對提高,反之則可以相對降低;第三,企業所得稅相對較高的企業能夠比所得稅率較低的企業有能力承擔更高的負債水平。
⑥ 融資結構理論和融資約束理論是同一個概念么
不是同一個概念。
融資結構理論是一種結構的構想,類似於回設計圖起到基礎設計和理論答作用。
融資約束理論是條件的制約,類似於法律,對行為模式的強制限制。
優序融資理論放寬MM理論完全信息的假定,以不對稱信息理論為基礎,並考慮交易成本的存在,認為權益融資會傳遞企業經營的負面信息,而且外部融資要多支付各種成本,因而企業融資一般會遵循內源融資、債務融資、權益融資這樣的先後順序。
⑦ 企業的融資理論還有哪些
優序融資理論
優序融資理論亦譯「啄食順序理論」。關於公司資本結構的理內論。1984年,美國金容融學家邁爾斯與智利學者邁勒夫提出。以信息不對稱理論為基礎,並考慮交易成本的存在。認為,公司為新項目融資時,將優先考慮使用內部的盈餘,其次採用債券融資,最後才考慮股權融資。即遵循內部融資、外部債權融資、外部股權融資的順序。在MM理論的信息對稱與不存在破產成本的前提假設條件下,認為,當存在公司外部投資者與內部經理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時,由於投資者不了解公司的實際類型和經營前景,只能按照對公司價值的期望來支付公司價值,因此如果公司採用外部融資方式,會引起公司價值的下降,所以公司增發股票是一個壞消息。如果公司具有內部盈餘,公司應當首先選擇內部融資的方式。當公司必須依靠外部資金時,如果可以發行與非對稱信息無關的債券,則公司的價值不會降低,因此債券融資比股權融資優先。
⑧ 資本結構理論的主要內容
資本結構理論包括凈收益理論、凈營業收益理論、MM理論、代理理論和等級籌資理論等。
(一)凈收益理論
該理論認為,利用債務可以降低企業的綜合資金成本。由於債務成本一般較低,所以,負債程度越高,綜合資金成本越低,企業價值越大。當負債比率達到100%時,企業價值將達到最大。
(二)凈營業收益理論
該理論認為,資本結構與企業的價值無關,決定企業價值高低的關鍵要素是企業的凈營業收益。盡管企業增加了成本較低的債務資金,但同時也加大了企業的風險,導致權益資金成本的提高,企業的綜合資金成本仍保持不變。
不論企業的財務杠桿程度如何,其整體的資金成本不變,企業的價值也就不受資本結構的影響,因而不存在最佳資本結構。
(三)MM理論
MM理論認為,在沒有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的情況下,任何企業的價值,不論其有無負債,都等於經營利潤除以適用於其風險等級的收益率。
風險相同的企業,其價值不受有無負債及負債程度的影響;但在考慮所得稅的情況下,由於存在稅額庇護利益,企業價值會隨負債程度的提高而增加,股東也可獲得更多好處。於是,負債越多,企業價值也會越大。
(四)代理理論
代理理論認為,企業資本結構會影響經理人員的工作水平和其他行為選擇,從而影響企業未來現金收入和企業市場價值。該理論認為,債權籌資有很強的激勵作用,並將債務視為一種擔保機制。這種機制能夠促使經理多努力工作,少個人享受,並且作出更好的投資決策,從而降低由於兩權分離而產生的代理成本;
但是,負債籌資可能導致另一種代理成本,即企業接受債權人監督而產生的成本。均衡的企業所有權結構是由股權代理成本和債權代理成本之間的平衡關系來決定的。
(五)等級籌資理論
(1)外部籌資的成本不僅包括管理和證券承銷成本,還包括不對稱信息所產生的「投資不足效應」而引起的成本。
(2)債務籌資優於股權籌資。由於企業所得稅的節稅利益,負債籌資可以增加企業的價值,即負債越多,企業價值增加越多。
(8)融資結構理論薛擴展閱讀:
理論發展
資本結構理論是西方國家財務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資本結構理論經歷了舊資本結構理論和新資本結構理論兩個階段。舊資本結構理論包括傳統理論、MM理論和權衡理論等。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
1、在理想條件下,MM理論得出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無關的結論。
2、存在公司所得稅條件下,MM理論得出公司價值隨負債的增加而增加的結論。
3、存在破產成本的條件下,權衡理論得出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要權衡避稅利益和破產成本的結論。
新資本結構理論是基於非對稱信息進行研究的,包括代理理論、控制權理論、信號理論和啄序理論等。主要的研究成果就是分析了在非對稱信息條件下資本結構的治理效應及對公司價值的影響。
⑨ 企業融資理論有哪些
1、MM理論:MM 理論及後來的修正 MM 理論,是由莫迪格利安妮和米勒在《資本成本公司財務與投資理論》中提出的,也稱作資本結構無關論苛刻的假設條件基礎上提出來的,但是現實的經營運行過程中,這種假設不可能實現,有眾多的阻礙因素。
2、權衡理論:權衡理論是以MM理論為基礎,通過放寬MM理論的部分假設來探究結構對企業價值的影響,認為企業的最優資本結構是在負債產生的稅收收益和破產成本之間進行的權衡。
如果企業存在債務,當管理層的投資決策對股權價值和債務價值中造成不同影響時,就很容易爆發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沖突,並且如果企業徘徊在財務困境邊緣時,股權和債權人的利益沖突就更可能發生。
(9)融資結構理論薛擴展閱讀:
企業融資注意事項:
1、特定減免稅進口的貨物(包括生產設備)超過海關監管期限的,根據海關總署令規定企業可自行與銀行簽定抵押貸款合同。
2、在海關監管年限內屬於海關監管的貨物(包括生產設備),企業如向銀行辦理抵押貨款,必須事先持有關證明文件向海關申請,經海關許可後方可抵押。
3、企業資信情況良好,能遵守海關規定,無走私違規情況的,海關才可准予辦理抵押手續。
4、銀行抵押貸款數額與該特定減免稅進口貨物應繳稅款之和,應小於該特定減免稅進口貨物的實際價值。
5、對保稅進口貨物,暫時進口貨物和特定減免稅貨物中實行配額許可證管理的商品(如汽車等),企業不得申請設立貸款抵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企業融資方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企業融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海關總署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