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地鐵商業綜合體融資

地鐵商業綜合體融資

發布時間:2022-01-30 20:34:35

① 南寧市地鐵二號線採用什麼樣的運作模式與融資模式

南寧地鐵近期建設項目總投資為529.37億元,其中資本金比例40%,計211.75億元,由南寧市財政資金解決。資本金以外的資金採用國內銀行貸款等融資方式解決。

② 地鐵經濟的發展模式

地鐵商業經濟是依託地鐵整合沿線站點的土地資源、商鋪資源、廣告資源、通訊及視訊資源、房地產資源等形成的多元化商業模式。通過對地鐵附屬資源合理有效地開發, 不僅能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而且可彌補建設資金不足, 填補運營虧損, 促進地鐵良性發展。同時, 地鐵商業經濟通過藉助地鐵自身的核心樞紐功能及各種優勢, 聯合周邊商業形成商業輻射區, 由點及面, 帶動沿線商業發展。
國際經典地鐵經濟發展模式
日本實行地鐵周邊土地與地鐵商業多元化開發為主的商業發展模式, 形成以鐵道事業為主, 以房地產開發及租賃業、百貨店等流通服務業、公共汽車業、出租汽車業等為輔的經營模式。通過鐵路與沿線土地綜合開發方式, 以鐵路帶動土地開(69 《 經濟縱橫》 2010年第2期)發, 以土地開發擴大鐵路客運的客源。日本阪急電鐵公司成立了多元化經營產業集團, 除鐵路事業外, 涉足的產業有地面公共交通、房地產、商業、旅館、旅遊業、文化設施、游樂設施等。新加坡實行地鐵周邊土地分階段開發的商業發展模式。在地鐵站口的周圍先圈起大片綠地作為預留地, 綠地外圍則發展高密度的住宅和購物中心及公交換乘站等。土地作為資產, 隨著對土地需求的不斷擴大, 其價格呈上升趨勢, 因此, 投資於土地, 能獲得儲蓄和增值的功效。[ 2 ] 待新市鎮形成一定規模、土地價值上升後, 通過招標拍賣方式逐步交由私人發展商開發, 吸引高密度投資, 使新市鎮中心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中國香港實行土地開發和地鐵商業綜合開發的商業發展模式。香港約有45%的人口住在距離地鐵站僅500米范圍內。香港新界78% 的就業崗位集中在8個位於地鐵車站附近的就業中心內。香港地鐵高效率的列車服務, 使地鐵站上蓋物業吸引更多乘客。地鐵每日運載230萬名乘客, 地鐵公司管理的商場每日吸引16萬名顧客。同時, 土地收益是香港政府重要的財政收入之一。地鐵公司就上蓋物業與地產商合作, 建造費用和風險由地產商承擔, 而地鐵公司一般可分享五成利潤。此外, 地鐵公司其他收入來源包括商場租金、廣告和物業管理等。
上海、南京地鐵商業經濟發展模式
隨著城市地鐵的建成,地鐵站口已成為經濟發展強有力的黃金地帶。藉助地鐵客源優勢,地鐵商場將與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相互扶持,促進周邊地區地產、物業、商業發展,帶動地區消費,形成新的商業氛圍。 上海、南京等地主要依託地鐵站口,利用地鐵帶來的人流量,形成特色鮮明的地鐵站口經濟商圈。上海徐家匯站口主要是集購、娛、賞、食、游為一體的綜合消費商業布局,其中,百貨商廈、餐飲業、娛樂文化已成為商業中心的主力業態。強化高尚消費和高質量服務功能,推進徐家匯商圈的商業業態調整,大力培育徐家匯商業區高端商品和個性化消費市場,凸顯徐家匯商圈商品和服務的.. 高集聚、高檔次和高品位,充分展現城市商業地形象。南京新街口則依託特色街區,通過地鐵站口與特色街區相連接,以地鐵帶來的巨大人流量推動街區經濟發展,從而帶動地鐵周邊商業發展。街區經濟是指在市(區)行政區劃的地域范圍內,以城區為基礎,以街道為中心, 以市(區) 的政府調控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 在街道及周邊臨近地帶聚集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特色的產品經營區域或服務業經營區域,並由此帶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城區經濟發展模式。

③ 香港地鐵的商業模式

由於用地緊張,香港每個地鐵站都與周邊的商業和居住區緊密聯系,還有很多居住區與地鐵站結合成一個綜合建築體,即真正意義上的地鐵上蓋物業。它是地鐵產業與房地產業緊密協作的縮影,其成功也與出色的城市規劃直接相關。在眾多的香港地鐵上蓋物業中,青衣城(盈翠半島)、匯景花園、新翠花園非常典型。它們特徵相似:底層是公交車站或地鐵站,上面二至三層是商業建築,再上面是呈圍合布局的高層居住建築,中間是居住區的中心花園。
匯景花園是地鐵藍田站的上蓋物業。整個建築位於兩山之間,下面有快速路通過,交通結構非常復雜。地鐵線平行巴士換乘站,通過二層空間實現聯系,上面是一層商場,以零售、服裝為主。住戶可以穿越商場抵達屋面的花園,也可以通過地鐵出入口進入居住空間。居住空間是兩排東西向排列的20多層建築,入口與花園相連。匯景花園還肩負著交通樞紐的作用,底層有近十條線路的巴士在此與地鐵換乘,出地鐵後經過室內的「十」字型架空天橋到達巴士站,再通過不同的樓梯到達不同線路的巴士站,同時輻射出多條步行道與附近的麗港城、康田苑等大型建築相通。這棟高度集成的綜合建築群給人們提供了很大方便,每天有大量港人經由這里出行,遊客在清晰的交通指引牌的幫助下也不會失去方向。
其實香港地鐵是香港政府擁有的,也是一個上市公司,2005年在香港上市,主要收益有兩個:一方面就是鐵路的運輸,另一方面就是鐵路的管理營運,當中把地鐵的戰略也算在物業管理領域裡面。
地鐵是香港市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天大概是超過230萬人次的流量,所以就帶動整個在沿線的店鋪還有地鐵站的商業物業,整個經濟的增長、整個物業這一塊,帶動得非常活潑。
沿途的地鐵站,能夠開的店鋪不多,所以地鐵站裡面有很多店是方便市民買到東西的,但是沒有百貨公司。便利店、洗衣店,還有食品店的話,一定是挑選特色的、時尚的和健康的食品(比如星巴克)。地鐵當中,人流不一樣,層次不一樣,所以在地鐵站裡面消費模式也不一樣,在商業區(比如在中環、銅鑼灣、尖沙咀)的店比較高檔、有特色和有創意,在普通地方難找到的。每個地方把各自的優勢發揮出來,所以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站,不同的店,主要是按照店的人流看。按每個站的要求、不同客戶在那邊服務的,另外是提供製作設備,這種是由於地方小,所以得利用每一個角落,把一個地方發揮最大的效果。 另外,每一個地鐵站都有一個恆生銀行。
另外還有旅遊中心,旅遊服務包括可以辦理外地旅行團代定飯店等等,尤其在尖沙咀地區,包括剛才我們提到的銅鑼灣,遊客區,購物區,都有這方面的,還有賣車票等等。
另外他們在旅遊方面,第一件事,假如你是有創意的,他們是非常有創意的就是他們對他們講每天有230萬人流的話,每一個角落是非常賺錢的地方,所以他們賣車身廣告,香港整個地鐵都是賣廣告,剛講過的航空他們把整個車身都貼紅色的,在地鐵還沒有到達的時候,人們在等地鐵的時候,在牆壁上來做完完全全的廣告版,除了有硬體的廣告版還有電子廣告,像電視一樣,還有另外的沿線廣告,都是地鐵公司所擁有的,而且放映超過兩萬元,其實就是說在整個的一個地鐵的運作,一個商業的運作當中,他們不停的想辦法怎麼利用每天230多萬的人流怎麼吸引他人,吸引更多的商鋪在那邊來提供服務,所以這一塊真的需要。
引進一些咖啡廳這是個針對遊客服務的,假如說對整個地鐵商業當中是按不同站、不同的人流、不同客戶的需要來提供服務的。
另外為了方便服務,已全面覆蓋電話、網路,甚至其他的服務都有了。整條線都提供的這些服務越來越方便,雖然地鐵還是比較貴,但是大家願意用這個,另外地鐵要做很多的授權。
他們要辦很多不同的活動,在這里特別的提一下,其實地鐵是希望辦一個除了提供更給人家的商業的形式,還希望提供一個文化的形象給人家,他不定期的搞一些活動,尤其假期裡面,辦親子活動,有時候是親子繪畫活動,有時候辦比賽,來吸引人家,讓人家覺得地鐵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地鐵融入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地鐵在整個的店鋪真的解決一個需求,提供一些服務,所以他們是在挑選哪些店在裡面提供服務的時候特點的店。
總體講就是地鐵充分利用每一個空間,其實假如說我們在管理學上提到的比較新的概念,就是不要浪費,不要浪費其實是分在時間上的,同樣的地鐵把這個概念用在它的空間上來,因為它掌握每天230萬的人流,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它在賣廣告。選擇的地方,把它變成一個賺錢的地方,把它租給不同的客戶,租給商戶,但是在租的過程當中維護它的權益,就是說是按照市民的生活需要,比較有特色的放在裡面,把它放在哪裡賣,整個生活檔次都會影響它。

④ 「地鐵口+綜合體「的商住公寓是否值得投資

縱觀如今杭州酒店式公寓的發展情況,可以發現「地鐵口+綜合體」已然成了杭州酒店式公寓價值的熱點模式。地鐵是城市公共交通的大動脈,配合綜合體的成功開發運作,不僅能為區域提供更為集中、完善的配套,還能帶動自身乃至周邊住宅市場的繁榮及住宅價值的提升。

一位自媒體大咖曾經說過:在杭州,申花板塊就是一面鏡子,從申花的變化可以看到杭州的變化。作為杭州樓市的後起之秀,以申花為參考,我們能看到「地鐵口+綜合體」這一發展模式之於板塊的推動力。在2013年之前,申花沒有城西銀泰城,直到銀泰城的出現,和沿線地鐵的規劃,拉伸了城市的骨架,為杭州再造又一個配套齊全的副中心。

在如今「資產荒」投資環境之下,對於卻步於高門檻的杭州樓市、縮緊的金融產品的投資者來說,「地鐵+綜合體」這樣的模式投資,或許才是未來商機所在。

⑤ 地鐵綜合體是什麼

地鐵綜合體是指地鐵軌道交通因為快速、安全、准時等特點,是城市中所有交通工具裡面優勢最多的。而地鐵的高通達性帶來了沿線土地的價值的提高,影響商業空間結構和土地利用形態,重塑了高密度城市的空間,並在各部分間建立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動關系,從而形成一個多功能、高效率的綜合體。

⑥ 北京地鐵商業

之前看到一個帖子說北京地鐵商業,房山線到底是不是造福於民的,分析得還是挺有道理。今天看了新聞北京地鐵商業,跟房山線接軌的9號線要在今年的10月開通從郭公庄到北京西站,也就是說房山線從此不會再顯得孤零零的了。今天我想說的是北京地鐵商業,「沒有房山線,就沒有新房山」。

看看這幾年房山的發展,中糧萬科、首創、城建、鐵建等等這些地產開發商都跑到房山的地鐵沿線建樓盤,去年開盤的中糧萬科項目還有首創奧特萊斯項目都遭到買房人的哄搶,地鐵沿線的地兒一塊一塊被地產開發商標走,一溜煙的功夫就見地鐵旁高樓四起。高樓的矗立就是城市形象的發展縮影,地鐵房山線通車之後,到房山投資、置業和休閑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一度被視作滯洪區的房山在近幾年發展得風起雲涌。

馬上9號線南段要開通了,乘坐地鐵房山線到市區也就方便多了,去年開通之際出現的「出行不便」的輿論相信也將停止,新房山的交通出行會很方便。交通好了,來的人自然就多了,都說地鐵是地下錢龍,是財富列車,地鐵修到哪,財富就跟到哪,有了房山線之後,跟進的除了企業和投資客、購房群之外,還有大批的消費人群,房山是北京著名的休閑旅遊城市,有華北最大的奧特萊斯名牌折扣中心、世界級的港中旅溫泉度假城、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的幾大風景區、國際紅酒庄園、北京一流的高爾夫球場等等,成百上千個休閑旅遊項目在房山全新亮相,其中有很多項目也是因為企業看到地鐵房山線的經濟價值還有房山整體的發展前景而決定到房山去的。大批消費者來了之後,投資賺錢的機會也將增多,加上房山本身有的優秀環境,未來的發展前景更不錯。

⑦ 我國新型項目融資模式包括哪些高手進!

項目融資是近些年興起的一種融資手段,是以項目的名義籌措一年期以上的資金,以項目營運收入承擔債務償還責任的融資形式。形式有很多,也比較靈活,至於趨勢,每一種模式都有適用的領域和趨勢,不好說整體上的趨勢,剛好做過一些相關研究,總結一下吧:

產品支付
產品支付是針對項目貸款的還款方式而言的。借款方式在項目投產後直接用項目產品來還本付息,而不以項目產品的銷售收入來償還債務的一種融資租賃形式。在貸款得到償還以前,貸款方擁有項目的部分或全部產品,借款人在清償債務時把貸款方的貸款看作這些產品銷售收入折現後的凈值。產品支付這種形式在美國的石油、天然氣和采礦項目融資中應用得最為普遍,其特點是:用來清償債務本息的唯一來源是項目的產品:貸款的償還期應該短於項目有效生產期;貸款方對項目經營費用不承擔直接責任。

融資租賃
是一種特殊的債務融資方式,即項目建設中如需要資金購買某設備,可以向某金融機構申請融資租賃。由該金融機構購入此設備,租借給項目建設單位,建設單位分期付給金融機構租借該設備的租金。融資租賃在資產抵押性融資中用得很普遍,特別是在購買飛機和輪船的融資中,以及在籌建大型電力項目中也可採用融資租賃。

BOT融資
BOT融資方式是私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一種方式。BOT方式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稱謂,我國一般稱其為「特許權」。以BOT方式融資的優越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減少項目對政府財政預算的影響,使政府能在自有資金不足的情況下,仍能上馬一些基建項目。政府可以集中資源,對那些不被投資者看好但又對地方政府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項目進行投資。BOT融資不構成政府外債,可以提高政府的信用,政府也不必為償還債務而苦惱。其次,把私營企業中的效率引入公用項目,可以極大提高項目建設質量並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同時,政府也將全部項目風險轉移給了私營發起人。第三,吸引外國投資並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對地方的經濟發展會產生積極的影響。BOT投資方式主要用於建設收費公路、發電廠、鐵路、廢水處理設施和城市地鐵等基礎設施項目。
BOT很重要,除了上述的普通模式,BOT還有20多種演化模式,比較常見的有:BOO(建設-經營-擁有)、BT(建設-轉讓)、TOT(轉讓-經營-轉讓)、BOOT(建設-經營-擁有-轉讓)、BLT(建設-租賃-轉讓)、BTO(建設-轉讓-經營)等。

TOT融資
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是「移交——經營——移交」的簡稱,指政府與投資者簽訂特許經營協議後,把己經投產運行的可收益公共設施項目移交給民間投資者經營,憑借該設施在未來若干年內的收益,一次性地從投資者手中融得一筆資金,用於建設新的基礎設施項目;特許經營期滿後,投資者再把該設施無償移交給政府管理。
TOT方式與BOT方式是有明顯的區別的,它不需直接由投資者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因此避開了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大量風險和矛盾,比較容易使政府與投資者達成一致。TOT 方式主要適用於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
最近國外出現一種將TOT與BOT項目融資模式結合起來但以BOT為主的融資模式,叫做TBT。在TBT模式中,TOT的實施是輔助性的,採用它主要是為了促成 BOT。TBT有兩種方式:一是公營機構通過TOT方式有償轉讓已建設施的經營權,融得資金後將這筆資金入股BOT項目公司,參與新建BOT項目的建設與經營,直至最後收回經營權。二是無償轉讓,即公營機構將已建設施的經營權以TOT方式無償轉讓給投資者,但條件是與 BOT項目公司按一個遞增的比例分享擬建項目建成後的經營收益。兩種模式中,前一種比較少見。
長期以來,我國交通基礎設施發展嚴重滯後於國民經濟的發展,資金短缺與投資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TOT方式為緩解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供需矛盾找到一條現實出路,可以加快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

PPP融資模式
PFI模式和PPP模式是最近幾年國外發展得很快的兩種民資介入公共投資領域的模式,雖然在我國尚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具有很好的借鑒的作用,也是我國公共投資領域投融資體制改革的一個發展方向。
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共部門與私人企業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礎設施的一種項目融資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人企業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
其中文意思是:公共、民營、夥伴,PPP模式的構架是:從公共事業的需求出發,利用民營資源的產業化優勢,通過政府與民營企業雙方合作,共同開發、投資建設,並維護運營公共事業的合作模式,即政府與民營經濟在公共領域的合作夥伴關系。通過這種合作形式,合作各方可以達到與預期單獨行動相比更為有利的結果。合作各方參與某個項目時,政府並不是把項目的責任全部轉移給私人企業,而是由參與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擔責任和融資風險。這是一項世界性課題,已被國家計委、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三方會議正式批准納入正在執行的我國地方21世紀議程能力建設項目。

PFI融資模式
PFI的根本在於政府從私人處購買服務,目前這種方式多用於社會福利性質的建設項目,不難看出這種方式多被那些硬體基礎設施相對已經較為完善的發達國家採用。比較而言,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水平的限制,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了能直接或間接產生經濟效益的地方,而這些基礎設施在國民生產中的重要性很難使政府放棄其最終所有權。
PFI項目在發達國家的應用領域總是有一定的側重,以日本和英國為例,從數量上看,日本的側重領域由高到低為社會福利、環境保護和基礎設施,英國則為社會福利、基礎設施和環境保護。從資金投入上看,日本在基礎設施、社會福利、環境保護三個領域僅佔英國的7%、52%和1%,可見其規模與英國相比要小得多。當前在英國PFI項目非常多樣,最大型的項目來自國防部,例如空對空加油罐計劃、軍事飛行培訓計劃、機場服務支持等。更多的典型項目是相對小額的設施建設,例如教育或民用建築物、警察局、醫院能源管理或公路照明,較大一點的包括公路、監獄、和醫院用樓等。

ABS融資。即資產收益證券化融資。它是以項目資產可以帶來的預期收益為保證,通過一套提高信用等級計劃在資本市場發行債券來募集資金的一種項目融資方式。具體運作過程是:(1)組建一個特別目標公司。(2)目標公司選擇能進行資產證券化融資的對象。(3)以合同、協議等方式將政府項目未來現金收入的權利轉讓給目標公司。(4)目標公司直接在資本市場發行債券募集資金或者由目標公司信用擔保,由其他機構組織發行,並將募集到的資金用於項目建設。(5)目標公司通過項目資產的現金流入清償債券本息。

案例:
BOT融資:我國第一個BOT項目是1984年由香港胡應湘旗下的合和集團投資建設的廣東沙角B電廠,該項目總投資42億港幣,1987年完工投產,1999年10月移交還了當地政府。由於當時我國在這方面沒有相關法規可參照,運作很不規范,合作雙方在許多問題上長期糾纏不清。國內第一個應用規范的國際BOT融資模式建設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是1994年8月3日簽約的北京京通高速公路。投資者是美國林同炎中國公司,投資額為13億人民幣,特需經營年限20年。該工程已於1996年5月1日竣工通車。
我國應用BOT模式融資建設的較有代表性的項目還有廣西來賓電廠B廠、四川成都自來水廠六廠B廠、上海黃浦江延安東路隧道復線工程、海南東線高速公路等。

ABS融資:較少,1996年珠海高速公路和1997年的廣州深圳高速公路的資產證券化運作是我國基礎設施收費證券化的有益嘗試,為我國以後進行基礎設施收費證券化融資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融資租賃:2006年2月,工行完成國內首例境外飛機經營租賃融資項目,其與法國巴黎銀行共同為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引進1架波音737—700客機,安排了3400萬美元境外經營租賃融資。這是國內由中國商業銀行安排實施的首筆境外飛機經營租賃融資項目。工商銀行這次與法國巴黎銀行合作,不僅打破了外資銀行在境外飛機經營租賃融資項目領域的壟斷地位,也是工商銀行積極調整飛機融資業務品種的一次創新。

⑧ 投融資模式對與城際鐵路運營管理有什麼關系

世界范圍內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模式自1863年1月英國倫敦開通第一條城市地鐵以來,全世界目前已有50多個國家的170多座城市建有地鐵,共開通了約500條線路,總長度約10000公里[3]。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通過不斷探索與實踐,在軌道交通的投資和經營領域中逐漸形成了幾種特點鮮明的模式,其探索、實踐過程中的經驗對我國軌道交通建設管理具有較好的借鑒作用。軌道交通是准公共產品,有很強的公益性,決定了其不可能作為商業產品,通過市場競爭獲得資金來源和健康發展,政府通常要參與地鐵的投融資和經營活動[4]。從政府參與程度、參與方式的不同,軌道交通管理可分為以下幾種模式:(一)國有國營模式國有國營模式是指由政府負責地鐵投資建設,所有權歸政府所有,運營由政府部門或國有企業負責。法國巴黎、德國柏林、美國紐約等世界上絕大多數城市都採用國有國營模式,這也是我國地鐵建設的主要模式。法國城市公共交通以城市交通管理委員會為管理機構、城市交通服務區為責權范圍,城市交通稅為資金來源,這三者相互支持,構成了其地方化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設與管理機制的基礎。巴黎地鐵的投資來源主要是政府直接投入和市政當局設立的特別交通稅。該稅收將專項用於城市交通設施的建設、維修以及支付融資成本。在項目建成後,由大區公交公司統一經營。由於巴黎市地鐵票價定位較低,票款收入與經營費用無法對沖。但巴黎的公交車盈利。公交公司以公交車的盈利補貼地鐵的虧損,在此基礎上實現財務的總體平衡。巴黎模式的特點是:政府設立專項建設資金(專款專用),以確保地鐵的建設投資和債務的償還;票價定位以吸引客流為主要目標;採取大公交混業經營,實現地鐵經營的財務平衡。同樣,德國各城市的地鐵輕軌建設資金60%出於聯邦政府,其餘由州、市政府承擔。聯邦政府規定:交通運輸建設所需的資金,在全國范圍內以汽油稅方式徵收,其中10%用於各城市的地鐵與輕軌交通建設。另外,德國還制定了一些法律、規章等來吸引資金投資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例如,地方交通財政資助法,該法規規定可以用礦物油的所得稅來改善地方的交通狀況,增加城市軌道交通的投資可能性,包括新建或擴建有軌電車線、輕軌線及地鐵線。(二)國有民營模式國有民營模式是指地鐵線路完全由政府投資建設,建成後委託民營企業負責運營管理。目前新加坡地鐵採用這種模式。新加坡地鐵、輕軌的建設資金完全由財政負擔,由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負責建設,建成後通過特許經營協議的方式交給新加坡地鐵總公司(SMRT)和新捷運(SBSTransit)負責運營[5]。其中SMRT負責新加坡地鐵的東西線和南北線,SBSTransit則負責東北線。為確保政府巨額投資和公眾的利益能夠得到保障,新加坡國會專門通過一項新法案,授予陸路交通管理局充分的管理權,去管制地鐵和輕軌列車的經營者。法案規定,地鐵和輕軌列車經營者的服務若達不到標准要求,將被罰款高達100萬新元,在發生重大運營安全事故等情況下,陸路交通管理局將吊銷經營者的執照。新加坡地鐵是完全的市場經營模式,以利潤為企業最大追求目標。雖然政府只負責軌道交通的規劃與投資建設,對線路運營不補貼,但新加坡地鐵卻是世界上少數幾家能贏利的地鐵之一。概括地講,新加坡政府與新加坡地鐵總公司和新捷運的關系就是政企分開,明確職責,各負其責。政府只負責為企業配備優秀的經營人才,營造必要的市場環境,建立相應的政策法規予以支持和約束,加強監督和安全管理。而企業則要對政府負責,對事關國計民生的公共事業負責,要保證服務質量和正常運營,自己解決生存和發展的問題。國有民營模式和國有國營模式都由政府負責投資建設,不同的是前者由政府部門或國有企業負責運營,而後者則委託民營企業按市場模式運營。優點是由政府投資,資金有保障,但同時也給政府帶來巨大的財政負擔。國有國營模式有利於政府對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的一體化管理與控制,缺點是難以對國有管理績效進行有效考評,投資和管理效率相對較低,適合於軌道交通建設初期或建設制度與監督管理相對規范的情況。國有民營模式通過企業市場化運作,自負盈虧,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政府在運營階段的補貼,但要求政府事先對軌道交通項目運營收支情況有準確把握,能夠在引入企業介入時合理確定政府補貼或扶持的政策條件,提供企業進入的合理競爭性平台。(三)公私合營模式公私合營模式即由政府與企業共同出資成立地鐵公司,負責地鐵的投資、建設和運營。香港地鐵和日本地鐵就是典型的例子。1.香港政府從1975年開始建設軌道交通。在建設初期,債務融資全部由香港政府提供擔保,項目建成後,由香港地鐵有限公司(簡稱地鐵公司)按照商業原則進行地鐵的經營和日常管理[6]。自1979年底逐段投入運營以來,經歷了12年的虧損後轉為盈利。隨後香港地鐵的投資、建設及經營均由地鐵公司承擔,公司以獨立的商業實體進行財務策劃和經營,按照審慎的商業原則進行融資運作。香港地鐵的建設資金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政府在審批地鐵規劃時,將周邊土地的開發權交給地鐵公司。而香港土地價格昂貴,地鐵公司通過地鐵沿線地產交易籌集大量資金,在很大程度上補充地鐵建設的需求。二是香港政府賦予地鐵公司確定票價的自主權,這樣地鐵公司就可以按照平衡經營成本反算來確定地鐵票價。雖然地鐵票價較高,但地鐵站點布置密集,可以提供快捷、舒適的通勤服務,因此多數人還是形成了乘坐地鐵的習慣。到2005年底,香港地鐵年運量8·58億人次,日均運量250萬人次。香港地鐵的票款收入佔地鐵公司全部收入的70%。香港地鐵有限公司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盈利水平(資產收益率達18%),並依靠其良好業績,於2000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開拓了一條新的融資渠道[7]。香港政府為自己劃定底線,即地鐵公司必須按市場規律運作,嚴格遵守審慎的商業原則,即在切實可行的范圍內盡量確保其收入以跨年計算,至少足以應付其日常營運。通過《地下鐵路條例》等一系列法例、營運協議和長期發展規劃,使地鐵公司的運作和對其監管有章可循,這也是香港政府管理地鐵公司的主要依據。當政府認為有必要成立地鐵公司時,政府先制定和通過相關法例,明確公司的權利、責任、公司架構、營運原則和政府的監管機制等。同時,當地鐵公司獲得政府批出的某項專營權時,必須和政府簽訂一份詳盡的營運協議,明確公司必須按照審慎商業原則運作,即確保其收入足以應付開支。法例又容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基於公眾利益,發出指示。但如果指示違反了審慎商業原則,地鐵公司有權就此獲得政府的合理賠償。香港地鐵建設管理模式的特點是發揮地鐵資源(周邊土地、票款收入等)在項目建設、經營過程中的作用,並對其實行集約化管理,通過資源整合,實現建設目標和經營目標。2.日本對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十分重視,制定了許多政策對有關投資者提供各種補助和稅制優惠,促使全社會向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投資,設立了半公半私的軌道交通企業。日本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資金籌措途徑主要有政府補助、利用者負擔、受益者負擔、發行債券、貸款五大類[8]。其中貸款又分為日本政策投資銀行貸款(政策性貸款,一般不超過總投資的10%)、無息貸款和商業貸款(不超過總投資的20%)。日本城市軌道交通的經營由資產的所有者認定,票價執行地區統一標准。為約束軌道交通的投資、經營、建設等行為,專門制定了鐵路事業法和鐵路抵押法,以保證投資及經營者的權益。東京地鐵的經營雖然微有盈餘,但不足以實現滾動發展。其投資回收期一般定為30年左右。為了鼓勵城市鐵路建設投資,增加城市鐵路的運輸能力,東京於1982年4月建立了「特定城市鐵路建設公積金制度」。該制度規定,鑒於鐵路作為公共設施的特殊性質,對鐵路部門收入實行減免法人稅和固定資產稅的稅收優惠政策。並規定,凡享受減免稅優惠政策的收入必須納入鐵路部門內部基金,用於鐵路新線建設的投資。這一政策,對鐵路部門來說,可以減輕新線建設投資的利息負擔;對鐵路使用者而言,則有保持建設工程前後運費穩定的好處。日本十分重視軌道交通立法工作。在不同發展時期,出台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如改革前用《國有鐵道法》、《鐵道建設法》和《地方鐵道法》來規范原國鐵行為。1987年,為配合國鐵民營化改革,日本頒布了《國有鐵道改革法》,廢除了原有法律。新成立的JR鐵路集團7家子公司和其他鐵路企業一樣受《國有鐵道改革法》的制約。通過法律形式,不僅明確了鐵道建設投資、施工、營業線路、頒發執照、安全檢查、運費及設施變更的上報批准等內容,而且進一步明確了鐵路企業與政府的關系。這是日本鐵路建設、運營和管理有序進行的關鍵所在。日本東京模式的特點是在中央、地方兩級政府承擔軌道交通的大部分投資的同時,受益者負擔也是建設資金籌措的重要手段;票價定位相對較低,並且票價標准相對穩定,客運總量大,因而運營公司依然可以憑借客票收入實現財務平衡(不含貸款本息的償還)。公私合營模式的特點是政府和企業共同出資設立地鐵公司,負責地鐵投資、建設和運營。香港地鐵通過轉讓地鐵周邊土地開發權給地鐵公司獲得部分建設資金,而日本地鐵通過政府補助、利用者和受益者負擔、債券、貸款等渠道融資,這樣有利於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其次政府和地鐵企業之間的責任和權利劃分明確,各司其責。香港地鐵通過法例、營運協議、審慎的商業原則等來明確,而日本地鐵則以法律的形式進行明確。公私合營模式在發揮政府投資主導作用和責任的基礎上,通過民間資本的進一步引入,提高了軌道交通建設的商業化運作能力,有利於提高軌道交通管理績效,是軌道交通建設運營模式發展的方向,但前提要求政府合理界定政府投資的責任與配套監管政策,能保證私人投資通過自身管理實現一定水平的收益,為私人資本介入提供良好的競爭平台和政策保障。(四)民有民營模式民有民營模式即在政府特許經營條件下,由私人集團投資興建,並由私人集團經營。泰國曼谷輕軌採用了此種模式。曼谷輕軌的資金來源30%由投資者出資,70%由投資者向銀行貸款,其開創了世界上完全由民間資本投資、建設和運營的城市軌道交通的先例[9]。曼谷輕軌採用簡單BOT模式,項目發起者是曼谷市政府,具體主管部門為曼谷市政管理局。投資者為香港股票上市公司華基泰公司,由其在泰國的聯營公司泰華榮組建一個子公司即曼谷運輸系統有限公司作為項目公司,建設經營這個項目,經營30年後交回市政管理局。曼谷輕軌以高架或地面線為主,市政府無償給發展商提供沿線及車輛段工程用地並在建設中基本採用國產機電設備。泰國政府對該項目的進口機電設備採取全免關稅等措施,市政管線拆遷總費用約為13116億泰銖,發展商只承擔5億泰銖,其餘由政府承擔,並且政府給予其運營前8年全免營業稅政策,使發展商的建設和運營費用最低。政府為吸引外商投資保證給予發展商較高的回報率,保底回報率為15%,最高可達20%,同時承諾發展商只承擔每年5%的通脹率,超過部分由政府承擔。但客流風險由發展商承擔,由於曼谷市民能承受較高的票價(平均一程票價為21泰銖),同時泰幣為可自由兌換幣,匯率風險較小,而且規定建設期48個月,從政府交出沿線及車輛段用地之日起計。這些政府的承諾和較低的匯率、工期風險,給了發展商投資的信心保障。民有民營模式的特點是私人集團負責地鐵的投資、建設和運營,政府只為私人集團的投資、建設等提供保障。雖然從某些角度來說解決了政府財政負擔的問題,但由於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投資巨大,項目自身運營效益難以維持企業的良性發展循環,特大城市的軌道交通網路全部採用該模式是不合適的,只能對其中一條或少數幾條有條件線路採取此種模式進行探索嘗試。

閱讀全文

與地鐵商業綜合體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usdjpy求雙向匯率 瀏覽:1
杠桿租賃方式設計的當事人有 瀏覽:781
東莞2019年融資租賃補貼 瀏覽:781
期貨客戶群 瀏覽:456
內蒙古經濟金融發展有限公司 瀏覽:523
金融公司招培訓專員靠譜嗎 瀏覽:210
全國現貨交易所有哪些 瀏覽:182
申萬期貨交易平台 瀏覽:587
非金融服務利息可以開票嗎 瀏覽:803
互聯網理財恆昌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34
鼎豐集團做什麼 瀏覽:282
杠桿視頻物理大師 瀏覽:201
匯率20天內變化快嗎 瀏覽:293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快易 瀏覽: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瀏覽:291
外匯交易中ac指數 瀏覽:718
購買外匯用途限制 瀏覽:238
杠桿動力與阻力區別 瀏覽:561
益盟黃金眼公式 瀏覽:2
石油山東股票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