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搖搖招車融資信息

搖搖招車融資信息

發布時間:2022-02-01 00:34:57

1. 為什麼移動打車 app 一直在燒錢,而投資人仍願意一輪一輪投入

第一輪,2010-2012年,「舶來品」的群雄並起;

這一輪打車熱潮的鼻祖是美國的Uber,09年成立,10年天使輪125萬美金,11年2月A輪1100萬美金;此時Uber僅僅覆蓋了舊金山一個城市;同年12月,Uber B輪融資3700萬美金,此時其服務涵蓋舊金山、西雅圖、芝加哥、紐約、華盛頓和波士頓六個城市,並一舉成為當年最火熱的美國創新公司代表。(10年興起的O2O的概念也在11年找到了其最為有力的代表……)

而在國內,最早的Uber模仿者易到用車在10年9月正式上線,天使投資是徐小平老師,後又在11年8月獲得A輪融資,注意時間節點:11年8月,正好是Uber融資後大概半年;(當然我並不是說易到的融資完全是靠概念,其在初期的執行和模式創新還是讓很多人眼前一亮的)。

但也就此時關於「黑車」的討論讓很多創業者覺得繼續做這樣的模式可能直接風險太高,而與此同時另外一家名為Getaxi的公司進入人們的視野,10年7月成立獲得天使200萬美金,11年6月A輪800萬美金。

也就是在11年底,12年年初的那個時間點,國內的基於計程車的打車應用團隊開始非常活躍的出現,第一批的代表有:搖搖招車、打車助手、打車小秘(易到做的)、微打車、易達打車以及稍晚發布的嘀嘀打車等;

基本上你能聽過的名字的打車類軟體在那個時點都拿到了第一筆投資,無論多少;因為細分行業美國火,中國雖然有很多國情的限制(比如計程車行業封閉),但這並不能妨礙大家以一個天使期的價格參與這一市場。

就像打德州一樣,即便手裡牌很爛,但不少人依然會跟個1-2輪再決定是不是棄牌……
這個時間點幾家公司起步差不多,沒有誰在初期就表現出了能夠領先行業的態勢,所以只要團隊看上去還OK,就都能拿到錢;(很像當年的團購有沒有?)

大家雄心萬丈,瘋狂的跑馬圈地,但……

第二輪,2013年上半年,洗牌開始;

因為行業從業者眾多,除了瘋狂的補貼和砸錢之外,單純想依靠產品體驗獲取用戶和司機已經不可能;所以在2013年上半年在行業之外,大家開始討論打車軟體怎麼掙錢?與此同時由於政府管制的問題,在13年上半年,整個打車軟體的從業者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沖擊」……

而在沖擊中自然有人留下,有人被沖走,所以群雄紛爭的態勢開始出現寡頭;

在北京,嘀嘀開始顯現出強於其他團隊的執行能力,具體體現在PR、廣告投放、瘋狂的補貼策略,而所有這些我們看到的除了團隊自己的決策外,很大程度上是由嘀嘀的A輪投資人---金沙江決定的。投資嘀嘀A輪的正是當年投資拉手的金沙江朱嘯虎;如果你還記得當年拉手在瘋狂擴張時的景象,那麼你就不會吃驚於13年Q1-Q2嘀嘀的表現,結果是北京市場被嘀嘀幾乎全數吃下。

在江浙滬,另外一家打車軟體企業---快的悄悄的撬動著打車市場,因為在杭州以及阿里的關系,快的很早就獲得了阿里的投資;杭州起步的快的在吃透杭州市場後迅速進入上海市場;由於我在上海,對上海市場比較了解,這個市場也是整個打車軟體市場競爭最激烈的地域;

上海整個城市的計程車全國最規范的,電調系統也非常深入民心,但這個系統還是有個問題:收費;所以快的在進入上海之後,通過優秀的用戶體驗和一定的運營手段就在上海獲得了單日過萬的訂單數量…

而就在快的取得一定成效的時候,嘀嘀在北京戰役勝利後進入上海市場,依然延續了在北京的策略:瘋狂砸線下廣告、大力補貼司機用戶;而他們敢這么做的原因就在於在13年4月,北京戰役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後獲得了騰訊戰略投資的青睞,1500萬美金到手……短短2個月後,嘀嘀在上海也宣布單日訂單破萬。

我最近半年總會和身邊的朋友講這個案例,我是學工商管理的,在打車軟體這個細分領域里幾乎完美的提現了我所有學過的經典管理學、營銷學、經濟學案例。比如在已經有了一個行業先行者的細分領域,如何撬動市場?嘀嘀在上海的策略就是一種廣泛意義上的「低價」(更高的補貼力度)……

而關於《打車軟體-血站上海灘篇》的故事還沒完,在已經有了2個行業領先者的市場,後發者又該如何撬動呢?大黃蜂這時候給了我們答案:更為激進的「低價」策略!

大黃蜂是13年成立的公司,創始團隊是前土豆COO,天使期從晨興那裡融了300萬美金,上線後瘋狂補貼,補貼不僅僅局限在乘客也在用戶。我印象中大黃蜂最激進的時候是在夏天6-7月,其做了連續8周活動,只要用大黃蜂打車,成交後司機給10塊話費,乘客給10塊話費……

這場戰斗之慘烈程度可想而知,而結果似乎也說明了問題;在8月,快的、嘀嘀、大黃蜂都宣布自己是上海第一;在上海這個局域市場中,寡頭壟斷行成,然後進入典型的「囚徒困境」。

只要誰不補貼或者誰補貼力度小了,司機和用戶就會跑向另外2家……而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快的完成了其又一輪融資;

第三輪,2013年下半年,大佬進場,寡頭之勢形成

到了下半年,能夠吃得消這樣燒錢速度的打車類應用已經沒有幾家了;嘀嘀依然鞏固了其在北京霸主地位,而快的通過「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迅速拓展了30個二線城市市場,兩家行業領頭羊開始出現。再後面一點的搖搖開始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大黃蜂經歷了瘋狂的夏季之戰後發力廣州深圳,效果甚微……

而也就在這個時點,領頭羊2家企業的現金流開始吃緊,下一輪融資迫在眉睫;BAT三家中國互聯網的絕對大佬在一個時點為這一輪的融資推波助瀾。這期間還穿插了快的收購大黃蜂這樣的事例……

這里可能會有人問,阿里投資了快的,騰訊投資了嘀嘀,我們都好理解,可關網路什麼事兒呢?

因為網路對移動互聯網的焦慮,因為網路看到網路地圖的用戶量不錯,因為網路地圖想拓展O2O業務,所以:

網路地圖推出用網路地圖打車(後面接的打車軟體),網路給用戶補貼話費的活動……
(你們不是給不起乘客補貼了么?我大網路有的是錢,我給!
金主!給跪!必須跪了!)

那麼這一輪融資的時候,嘀嘀講的又是什麼呢?行業影響力、即將撥雲見日的形式、過去2-3年的執行效果,以及騰訊的背書。所以結果我們都看到了,就是題主所說的,今天正式有消息放出,嘀嘀新一輪融資1億美金,中信領投6000萬,騰訊跟投3000萬;

雖然我不知道嘀嘀現在的股份結構,但騰訊的跟投應該是超出其股份比例的,我相信在整個談判過程中騰訊一定給嘀嘀非常多的加分;(也有新聞關於微信接入打車的,大家也看到了)而至於為什麼是中信這家在國內TMT領域不是那麼活躍的基金來Lead,或許也從側面說明了一些事情,這里不展開了。

至於快的,通過和支付寶的合作,在嘀嘀疲於融資的時點進入北京市場,相信北京的朋友們最近都應該知道用支付寶可以打車了,其背後合作方就是快的,短短時間也在北京市場獲得了不錯的份額,所以如果你是投資人,快的你投還是不投?或者這么問,所有人都不會投么?

第四輪,2014?

一個問號可能是我唯一想說的,沒人知道……因為嘀嘀融到錢了,快的也不會坐以待斃,這場戰爭不會那麼早結束,14年戰爭肯定會升級……

而至於其他答案提及的諸如:收費、大數據營銷、合作推廣等所謂的商業模式在今天這個時點對於兩家公司來說可能優先順序沒有那麼高,我們操心也操不過來,所以也就別操那份心了……

=====================================================================

寫在最後,打車類應用這個細分類目應該算我入行以來所經歷的最刺激的一個行業,真正的競爭其實只有1年,而這1年裡發生了那麼多波瀾起伏,這些波瀾不會因為行業外的人的一句諸如:「打車軟體不靠譜」這樣的結論所輕易掩蓋,我上面所寫的內容不及真實競爭環境的萬分之一,其中之事可能都夠寫一本MBA案例集了……

這個細分類目比團購更驚心動魄,因為直到今天行業領先的2家公司依然沒有任何收入,A輪融資Close的第二天啟動B輪融資是多少年不遇的情境,很多人會說這簡直就是一場豪賭啊,我部分同意,這場豪賭可能依然會延續下去……

(我其實想如果有機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找參與這場大戰的幾家VC的具體負責這幾個案子執行的XDJM一起聊聊這場戰役的前前後後,然後整理成冊,哪怕不發表就小圈子看看也是值得的。

我總會和朋友們說做投資的每個個體都不傻,甚至絕大多數都是絕頂聰明,但到基金作出投資決策的時候,就是群體決策,這里就有個體理性和群體非理性之間的關系,所以有可能結果會讓很多人看不懂,看不懂最後有2種結局:

1、案子敗了,然後投資人被罵SB;
2、案子成了,投資人開始吹NB;)
轉載

2. 打車APP裡面什麼好一些搖搖招車-手機打車好嗎

這個我還真注意了 哈哈
91手機助手裡面就有, 到現在我好像用過6.7次吧. 還不錯
這軟體里有個加炸彈功能, 捉急的時候可以用下

3. 打車APP裡面什麼好一些搖搖招車-手機打車好嗎

滴滴優步

4. 會導致一個企業出現關門的情況有

1.很多草根的團隊,想找個合夥人都非常困難,有很多項目是因為找不到合夥人,產品都沒做出來的;或者找能力很一般的人,造成團隊有明顯的短板,而沒太突出的地方,最後找不到突出口啊,等死咯。
2.合夥人之間鬧矛盾,早期可能是因為:1)找合夥人太草率,沒有一起共事過,發現對方能力不足,想重新找一個人,沒協調好;2)對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是有人對項目方向不認可;3)可能是因為性格上存在沖突,合不來;4)更有可能是因為股權、利益的分配存在分歧。
3.選擇了一個錯誤的方向,或者經常調整方向,大家對創始人都沒有信心了;市場空間太小,把一個小生意,當成一個走融資路線的項目做,不注重項目本身的盈利;項目的切入點有問題;項目是一個偽需求,或者是一個弱需求;項目有需求,但是沒盈利模式,或者盈利模式非常弱。這叫做公益,不叫創業。
4.沒把握好項目發展的節奏,沒管理好企業的現金流。1)有可能是啟動資金本身就不多;2)有可能是不懂得節約成本,控制企業的各種支出;3)融資能力不行。
5.運營做不起來。合夥人的運營能力太弱,沒有相關的資源,拉來一波種子用戶。
6.發展速度太慢。產品開發、迭代的太慢,用戶量遲遲做不起來,導致融資跟不上,讓競爭對手一下拉開了差距。最後形成惡性循環。
7.拿錯了錢,錢和錢的價值的不一樣,不懂分辨哪些是聰明的錢。
8.錯失機遇。該拿錢不拿,對投資人稍微苛刻點的條款,猶豫不決。甚至有時候哪怕有錢也要拿,不要覺得手上的錢太多了。
舉個栗子:搖搖招車是國內最早的打車App,一度在北京市場占據了絕對優勢,無論是早期產品先發優勢,還是有徐小平、紅杉這樣的資本背書,搖搖招車都不愧為曾能獨佔一片天的明星級產品。騰訊首先找到的並不是滴滴打車,而是搖搖招車。但搖搖招車因為不能接受騰訊投資協議里的某些條款,錯過了,更准確的說是拒絕了這次「關鍵」的融資機會,大家都知道後來就沒搖搖招車什麼事了。可見,在市場中暫時跑第一的不一定可以勝出啊,在格局未定之前,藉助外部的力量第二、第三名也可以逆襲。
9.太把錢當一回事,不懂得利用杠桿。有時候,錢、人才、產品、用戶量、資源,它們都是可以相互流通的——錢可以換項目的股權,項目的股權可以換錢;人可以換錢、錢可以換人;流量可以換錢,錢可以換數據(用戶量)。至於是處於買方市場,還是賣方市場,就看具體情況了。
如果為了節省那幾個錢,放棄了一個優秀的人才,可能就導致速度太慢;如果在競爭當中,比競爭對手心軟,不捨得花那筆錢,別人的用戶量,一下子甩自己幾條街,融更多的錢進來。看創始人有沒有這種概念。死在天使階段,和死在C輪,做人的高度真的是不一樣的。
10.創業了, 還太把自己當一回事啊,不懂得跟兄弟們打成一片,沖鋒在前,或者指揮一線,團隊的執行力弱爆了。
11.沒辦法凝聚一幫人在身邊,或者不懂忽悠,不願意把股份分給核心人員,不可以讓兄弟們站在創業者的角度思考問題,為了這個項目盡心盡力,不計成本和回報的付出。只有自己一個人在掙扎、甚至抱怨其他人不理解自己的苦衷。
12.2VC,騙投資人錢的創業者,拿投資人的錢各種享受,最後只能吃官司了。
13.產品的思路有問題,不同的人做出來的東西, 味道差太遠啊。例如,很多傳統老闆會說,這個有需求,那個有需求,求大而全,搞得什麼都不是,項目也推不動,就放棄了。不是搞一個app就是互聯網。
14.做得太早了,沒資本看這個領域。最後自己沒信心,或者因為遇到種種困難,放棄了。
15.項目被其他人抄襲,結果是對方拿到融資了。

5. 滴滴創始人是誰

滴滴出行創始人是程維。

程維曾在阿里巴巴集團任職八年,於區域運營和支付寶B2C業務上取得成功的管理經驗。2012年,二十九歲的程維創辦小桔科技,在北京中關村推出手機召車軟體滴滴打車。2015年2月,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進行戰略合並。 同年9月,滴滴打車正式更名為「滴滴出行」。

2016年8月,滴滴出行收購Uber中國。2016年10月18日,2016胡潤IT富豪榜發布,程維以120億元排名第28。 2017年5月,程維與滴滴總裁柳青一起上榜《時代周刊》「科技領域最有影響的20人」,成為該榜單中僅有的兩位中國企業家。

(5)搖搖招車融資信息擴展閱讀:

針對滴滴優步合並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正在依據《反壟斷法》進行調查。11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局長吳振國介紹中國《反壟斷法》實施十周年有關情況及展望,並就熱點問題予以回應。

2016年8月,佔有中國網約車市場最大訂單份額的滴滴出行與優步中國宣布合並,引發了社會各界對網約車行業競爭狀況的廣泛關注。對此,吳振國在發布會現場表示,市場監管部門正在依據《反壟斷法》及有關規定對這個合並案進行調查。

反壟斷執法機構高度重視新經濟領域的競爭問題,依據自身創新發展、創新監管方式和堅持包容審慎的原則,對互聯網等新興領域的發展進行監管。

吳振國還表示:「網約車不管是在中國還是歐美,都是一個新興的業態,與傳統行業有所區別,市場競爭也復雜多變,本案社會關注度比較高。我們正在研究互聯網競爭規律和特點,全面分析評估該交易對市場競爭和行業發展的影響,嚴厲查處損害消費者權利的壟斷行為。」

6. 嘀嘀打車的推廣方法有哪些為什麼比搖搖招車做的效果好

出生於 1983 年的程維,創辦的嘀嘀打車是一款基於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打車軟體,用戶可以通過軟體預約計程車。2012 年 6 月,程維和吳睿、李響一塊創業。嘀嘀聯合創始人李響在阿里巴巴的時候,當時程維帶著他開拓北京市場,全國有 9000 名銷售,幾百個銷售團隊,程維他們這個只有 10 多個人的銷售團隊花了一年時間做到全國第三。

要說嘀嘀打車比搖搖招車做的效果好,畢竟人家滴滴打車是打車類軟體中首先亮相的,還有就是滴滴打車現在他們市場已經打開,後期開始作分裂了,裂變成好多類。這是其他類打車軟體所達不到的!

7. 互聯網還有什麼創業機會嗎

互聯創業項目很多,2018年還是互聯網創業的一年。

有幾個互聯網項目,2018年還有機會:

1、五折卡

消費者拿著五折卡消費可以打五折,比如消費300,只要支付150

這個項目主要出售五折卡,

一張五折卡,月卡賣29元,年卡128,一年下來你賣出5000張

你分別收入是朋卡14.5W,和年卡64W

2、VR全景

一個VR全景由20幾個圖片場景圖組成,每個場景圖收500-1200.一個VR全景單下來利潤上萬。

3、同城網

就是地方門戶站,這里就不說了;主要收入是完善功能,找商家入駐。

4、同城搶購

找商家入駐辦搶購活動,比如29元的美食搶購,賣100份,那就是2900,你提10個點。一天就有290; 一個月搞個50場搶購。這收入樂觀吧。

8. 什麼打車軟體可以看到司機的頭像和車輛信息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正在為您編輯回復,請稍等。

閱讀全文

與搖搖招車融資信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杠桿租賃方式設計的當事人有 瀏覽:781
東莞2019年融資租賃補貼 瀏覽:781
期貨客戶群 瀏覽:456
內蒙古經濟金融發展有限公司 瀏覽:523
金融公司招培訓專員靠譜嗎 瀏覽:210
全國現貨交易所有哪些 瀏覽:182
申萬期貨交易平台 瀏覽:587
非金融服務利息可以開票嗎 瀏覽:803
互聯網理財恆昌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34
鼎豐集團做什麼 瀏覽:282
杠桿視頻物理大師 瀏覽:201
匯率20天內變化快嗎 瀏覽:293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快易 瀏覽: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瀏覽:291
外匯交易中ac指數 瀏覽:718
購買外匯用途限制 瀏覽:238
杠桿動力與阻力區別 瀏覽:561
益盟黃金眼公式 瀏覽:2
石油山東股票 瀏覽:968
成都市市屬國有企業投融資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