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信託直銷是什麼意思
直銷是相對於代銷而言的,以前信託一般不能設異地分支機構,所以產品必須通過銀行,券商和三方理財機構代銷,不過這種模式越來越阻礙信託行業的發展,所以現在法律規定信託公司可以建立營銷中心,來發展營銷隊伍,這種營銷中心的銷售就是直銷。但是不管是直銷還是代銷,客戶都是最終和信託公司簽定合同,收益也是相同的
② 信託產品通過什麼渠道銷售
信託一般是通過代理銀行進行銷售或者個人去信託公司直接購買。
信託也是一種投資方式,特點是保本收益率高,但是也不承諾保本,目前在國內還沒有違約失敗的信託產品呢,信託的起步門檻是100萬,在信託期間不可以變現。產品到期進行信託本息返還,就是一個保險點兒的利率還行的高額理財產品,他的資金投資方向也比較明確和透明!
③ 在哪裡買信託產品好
購買信託的途徑有以下幾種:
1、在信託公司購買:投資者可以前往當地的信託公司的營業點或通過信託公司的官網直接購買信託產品並簽訂合同,但是在特定的信託公司購買信託產品的選擇范圍比較小,因此買前需確定好要買的產品及公司;
2、在銀行購買:現在很多銀行都和信託公司有合作,在銀行購買信託產品選擇范圍會比較大,且銀監會對銀行代理信託產品的監管都比較嚴格,在銀行購買信託產品安全性更高;
3、在理財機構購買:現在很多理財機構都會代銷信託產品,投資者可以通過第三方理財機構購買,但是在選擇理財機構前一定要確認清楚所選的理財機構是否安全可靠。
(3)信託直銷不返利擴展閱讀:
一般來說可以有實力的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在收益上面會比較有吸引力。不足之處就是產品的選擇上面比較單一,只能選擇這個信託公司的產品,而且也比較難做比較。
信託公司經常跟銀行合作,而且很多的銀行產品也是直接對接的信託資產。在銀行買信託產品,而且銷售規模比較大。銀監會對這塊監管比較嚴格,在銀行看到的信託基本額度都是在300萬以上。不過這塊需要注意飛單的情況發生,要認准產品到底是銀行自己代銷的,還是客戶經理自己找來的。
④ 網上買信託產品安全嗎
信託產品在近幾年越來越受到投資朋友的青睞,但是凡是理財產品都有一定的風險存在,威脅著投資者的利益安全,那麼信託怎麼樣呢?買信託產品安全嗎?下面為您詳細介紹分析。
一、法律層面
1,《信託法》第16條規定,信託資產具有獨立性,不能抵債不能被清算,具有債務隔離功能;
2,存在銀行的錢一旦發生債務糾紛,錢就不是自己的啦!(其它資產,如股票、基金、黃金、住房等等,全部要抵債的)
二、收益的實際兌現情況
1,自2001年《信託法》成立以來至今,信託業對投資者100%兌現收益,即使2011、2012年度,媒體不斷炒作房地產信託兌現壓力大,風險高,但實際上房地產信託的收益全部兌現!去網路搜下,看看哪個信託的購買者說自己買信託虧了?找不到!而其它金融產品,都可以搜到不少投資者虧損的。
2,再去去網路下就可以搜到2010年銀行一共38款理財產品沒有兌現預期收益
3,今年以來還不時爆出銀行理財產品虧損的,比如有客戶王女士在銀行(原深發展)理財,180萬被理成1萬(50萬理成1萬);雖然最後查出客戶買的理財產品不是銀行自己推出的,而是銀行業務員私下代理的黃金交易產品,高風險的,交易對手是家普通的投資公司,所以,即使在銀行買理財也要小心再小心。
4,股市就不用提了,哀鴻遍野。
三,從對風險的控制來看
1,信託類融資有幾個條件:A,融資人的資企資質,信用評估;B,還款來源是否充足?是否可以覆蓋本息?C,過去的經營業績如何?項目是否有較高的復合增長率?D,抵押物凈值如何?變現能力如何?一旦融資人換不起錢,是否可以及時變現抵押物?
2,銀行的風控指標呢?大同小異。銀行同樣也遇到融資人(借款人)還不起錢的時候,銀行的做法是處理抵押物,銀行的抵押率是70%,信託基本是50%以下。大不了銀行當做不良資產自己買單,信託也一樣。
四、從收益的分配來看
1,銀行給了大家低的利率,自己去賺大錢,利潤高到不好意思說,可以200米就開一家;2012年上市公司年報,最賺錢的10家上市公司裡面7家是銀行,16家上市銀行的利潤超過了其它2200多家上市公司。
2.騰訊財經圖片報告《萬億銀行理財與龐氏騙局》揭秘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主要來自信託與城投債,銀行發行信託產品再買信託,不做產品研發與設計,輕松賺錢收益差。
五、從信託發行看
1,信託產品有大半是通過銀行賣出去的(為什麼?老百姓相信銀行,銀行知道你存多少錢,沒辦法這就是優勢)。而其中有些銀行是直接賣信託產品,有些是銀行的理財資金池。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4-5%,信託理財產品收益10%左右,知道其中的利潤差了嗎?此外銀行還要賺大部分發行費。銀行理財資金佔了信託規模的1/3。
2,現在銀行已經很少公開賣信託產品了,至少筆者接觸到的銀行是這樣的。因為這樣客戶就會知道信託這種低風險高收益的產品,銀行肯定不願意;所以除非客戶主動要求,否則銀行很少主動推銷信託,即使客戶問起來,銀行代銷的信託產品收益率也大大低於信託公司直銷的?銀行美其名曰是產品經過銀行的篩選風險更低,但仔細一看,不僅收益率低於信託公司直銷的,而且基本是小信託公司的。主要原因當然是利益分配。小信託公司收費便宜,通常僅僅是法律意義上的通道而已,這樣利差比較大,品牌好的信託公司銀行不願代銷,如中融信託、平安信託的產品,市面口碑好,但銀行很少見到。如果要風險低,為什麼只要代銷小信託公司的呢?真正出問題了,銀行也不會負責的,因為信託公司才是法律意義上的受託人。比如中誠信託30億礦產風波,項目是工行推薦的,工行賺了4%的發行費,中誠賺的不會超過0.5%,中誠信託不過是銀行的通道而已。但出事了,銀行把責任撇得乾乾凈凈,說自己只是代銷,信託公司才是受託人?大家心裡應該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吧。
3,你相信銀行,銀行相信信託。
六,從全球信託業發展趨勢看
1,這些年我國信託迅速崛起,自2008年起資產管理規模以每年1萬億遞增,自2012年9月已達5.75萬億管,資產千萬以上的富翁40%以上已經選擇信託公司管理財富。這么多年信託收益都在兌現,5.75萬億的資金都在信任信託,難道您的錢一進來,信託的口碑就倒了?您有這么厲害嗎?
2,在西方發達國家,比如歐美/日本等國,信託業遠比銀行業發達。信託資產對GDP的佔比超過了100%,在在中國,即使如今信託業風光無限,這一佔比也不過才10%左右而已。信託業遠遠沒有發揮出它應該發揮的社會作用。如果以發達國家為標桿,信託規模還是太小了。
3,西方發達國家的富豪基本接受信託公司管理資產,比如肯尼迪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喬布斯等等,都將大量的家族財產交給信託公司打理,並作為財富傳承工具。信託作為財富管理方式已經十分普遍,國人還不夠了解而已。中國遠沒到普及的程度。相反地,不懂採用信託公司管理資產的富豪,中國富豪胡潤排行榜每每易主,今年的胡潤排行榜上的多數人財富嚴重縮水,2011年中國億萬富豪財富縮水高達1/3。中國胡潤上的富豪能守住財富7年的不到20%!而全球億萬富豪難受財富20年。(我的博客其他博文有轉載)。當然在西方信託之所以受青睞,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信託財產免交遺產稅,信託資產規模受保護(不能公開);而在中國,尚未開立遺產稅。
4,如果有錢人都懂得信託作為財富管理工具,作為資產配置重要的一部分,哪裡會遭遇財富縮水?
七、既然信託這么好,為什麼不大力推廣?
在西方發達國家,信託是比銀行還發達的金融機構,而在中國,信託遠遠落後於銀行。這是中國特色,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國家相關法規、政策規定不允許信託公開搞推介、宣傳,廣告也不能做;信託公司的發行人員也不能做公開推廣,公開的宣傳活動、博客、QQ、簡訊推廣等全部被禁止。
因為,如果信託發展過快,大家都去追求這種低風險高收益的金融產品,銀行的可用存款必然大量減少。而在中國,銀行是國企、央企、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銀行可用存款少了,地方政府、國企、央企就沒辦法獲得那麼便利的低成本融資。所以,信託產品基本通過銀行或者第三方理財機構購買。這些年信託公司的直銷業務也建立起來,但總體銷量仍然不容樂觀。
⑤ 信託是找三方買 還是直接信託公司直銷好 不一樣嘛
合同肯定都是和信託公司簽,但是你選三方公司的話可以挑產品啊。三方公司往往不只是做一家信託公司的產品。如果你找信託公司買的話,那就只能在一家信託公司來認購。說白了,池子大了,你挑的機會會更多一些。
⑥ 信託是傳銷嗎
信託是正規的金融機構,受銀監會監管。和銀行、保險以及證券並稱為金融四大支柱。2013年發行總規模10.13萬億,僅次於居第2位。
⑦ 在中融信託公司里做直銷的提成是多少呢有1%嗎
你好,請給個好評,謝謝,有信託問題隨時可以討論
在中融信託公司里做直銷的提成是多少呢?有1%嗎?有的
⑧ 金融理財:朋友圈裡的信託能買嗎
要買信託的話直接找信託直銷,不要找代銷機構,以後有什麼問題的可以問直銷,代銷機構賣完就算了,直銷還有一些後續問題給你處理,例如信託產品到期之後你要更改銀行卡,直銷都會幫你搞定,代銷是不能更改的
⑨ 購買信託有返利嗎
不要糾結返利,任何做銷售的,都會有銷售收入,返利一般都是由理財師自己把自己的銷售收入返給客戶。
銷售人員販賣信託產品,有自己的專業價值,不建議剋扣銷售人員的銷售收入,一份價值對應一份收入,如果銷售人員不能拿到自己的應有回報,可想而知在後期的服務過程中,也得不到相應的
⑩ 為什麼信託公司不直接自己賣信託產品,而要讓銀行等做代銷
這是渠道的問題,現在信託公司也在努力建設自己的直銷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