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風險投資的發展歷程
「風險投資」這一詞語及其行為,通常認為起源於美國,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後,一些願意以高風險換取高回報的投資人發明的,這種投資方式與以往抵押貸款的方式有本質上的不同。風險投資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償還。如果投資成功,投資人將獲得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報;如果失敗,投進去的錢就算打水漂了。對創業者來講,使用風險投資創業的最大好處在於即使失敗,也不會背上債務。這樣就使得年輕人創業成為可能。總的來講,這幾十年來,這種投資方式發展得非常成功。
其實在此之前,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國外,以風險投資方式進行投資早就存在了,只不過那時候還沒有「風險投資」的叫法而已。所以風險投資也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 風險投資在中國的興起,源於進入新世紀後一枝獨秀的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日益吸引著留學海外的中國學子回國創業發展。一個高科技項目,一個創業小團隊,一筆不大的啟動資金。這是絕大多數海歸剛開始創業時的情形。不要說網路、搜狐這樣的網路公司,就是UT斯達康這樣的通訊公司,創業伊始,也不過是三兩個人,七八桿槍。只是因為不斷得到風險投資基金的融資,這些公司才最終從一大批同類中脫穎而出。
海歸創業投資事業經歷了近十年的發展,規模日益壯大。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共40多家,總市值300多億美元;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中,高管大多有海外留學背景;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正推動新技術及傳統產業發展,創造了企業在中國發展、在海外融資的新模式。
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已突破了互聯網和高科技公司的范圍。有來自多行業、多領域的公司登陸納斯達克,對此,納斯達克中國首席代表徐光勛指出,「這些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它們帶來的中國概念也被國際市場所接受。這對中國企業而言,無疑是好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中,高級管理層大多擁有海外留學背景。」他們中有海歸企業亞信科技創始人田溯寧、網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鄧中翰、空中網總裁楊寧、北極光的鄧鋒、網訊公司(WebEx)創始人朱敏、攜程網及如家快捷酒店創始人沈南鵬、攜程網董事會主席梁建章、北京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徐小平、展迅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武平等諸多成功引領企業登陸華爾街的海歸人士。
以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為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來自中關村科技園區的中國企業中,海歸企業為數不少。這些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海歸企業,正在由推動國內新經濟、新技術、互聯網等諸多領域的發展,擴展到推動中國傳統產業的發展。
以網路、新浪、搜狐、攜程、如家等為代表的一批留學人員回國創業企業給國內帶回了大批風險投資,這種全新的融資方式,極大地催化了中小企業的成長。同時,國內幾乎所有國際風險投資公司的掌門人大都是清一色的海歸,IDG資深合夥人熊曉鴿、鼎暉國際創投基金董事長吳尚志、賽富亞洲投資基金首席合夥人閻焱、紅杉基金中國合夥人沈南鵬、金沙江創業投資董事總經理丁健、美國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張穎、北極光創投基金創始合夥人鄧鋒、北斗星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吳立峰、啟明創投創始人及董事總經理鄺子平、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合夥人王兟等10多位掌管各類風險投資基金的海歸人士。大部分風險投資都是通過海歸或海歸工作的外企帶進國內的。這些投資促進了國內對創業的熱情,促進了一大批海歸企業和國內中小企業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國內風險投資行業的進步。
⑵ 搜狐CEO成長經歷
張朝陽經歷
--------------------------------------------------------------------------------
1964年張朝陽先生出生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
1986年張朝陽先生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同年考取李政道獎學金赴美留學。
1993年底張朝陽先生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獲得博士學位,並繼續在MIT從事博士後研究。
1994年張朝陽先生任MIT亞太地區(中國)聯絡負責人。
1995年底張朝陽先生回國任美國ISI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
1996年張朝陽先生在MIT媒體實驗室主任尼葛洛龐帝教授和MIT斯隆商學院愛德華·羅伯特教授的風險投資支持下創建了愛特信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以風險投資資金建立的互聯網公司。
1998年2月25日,張朝陽先生愛特信正式推出「搜狐」產品,並更名為搜狐公司。在張朝陽先生的領導下搜狐歷經四次融資,於2000年7月12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掛牌上市(NASDAQ:SOHU)。搜狐公司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領先的新媒體、電子商務、通信及移動增值服務公司,是中文世界最強勁的互聯網品牌,對互聯網在中國的傳播及商業實踐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張朝陽先生現任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榮譽/成績
1998年10月張朝陽先生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50位數字英雄」之一。
1999年7月張朝陽先生被《亞洲周刊》選為封面人物。
2001年5月7日,張朝陽先生被《財富》雜志評選為全球二十五位企業新星之一
2001年, 張朝陽先生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全球「明日領袖」之一
1999年- 2001張朝陽先生被《中國青年報》連續三年評為「年度IT十大風雲人物」之一。
2002年10月,張朝陽先生領導搜狐公司經過6年的艱苦奮斗在2002年第三財季實現全面盈利,這是中國互聯網發展進程中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
2003年9月,張朝陽先生被授予「中國光彩事業獎章」
2004年8月,張朝陽先生榮獲國際管理學會「年度傑出經理人獎」。
張朝陽先生目前擔任的其它社會職務有:
中華全國工商聯第九屆執行委員會委員
北京市工商聯執委
「阿爾布賴特全球發展趨勢調查委員會」顧問董事(由美國前國務卿阿爾布賴特女士創辦)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常務理事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
歐美同學會商會副會長
福特汽車環保獎執行評委
⑶ 搜狐的創始人是誰
搜狐的創始人是 張朝陽
⑷ 求張朝陽和搜狐的故事
1964年張朝陽先生出生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
1986年張朝陽先生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同年考取李政道獎學金赴美留學。
1993年底張朝陽先生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獲得博士學位,並繼續在MIT從事博士後研究。
1994年張朝陽先生任MIT亞太地區(中國)聯絡負責人。
1995年底張朝陽先生回國任美國ISI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
1996年張朝陽先生在MIT媒體實驗室主任尼葛洛龐帝教授和MIT斯隆商學院愛德華·羅伯特教授的風險投資支持下創建了愛特信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以風險投資資金建立的互聯網公司。
1998年2月25日,張朝陽先生愛特信正式推出「搜狐」產品,並更名為搜狐公司。在張朝陽先生的領導下搜狐歷經四次融資,於2000年7月12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掛牌上市(NASDAQ:SOHU)。搜狐公司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領先的新媒體、電子商務、通信及移動增值服務公司,是中文世界最強勁的互聯網品牌,對互聯網在中國的傳播及商業實踐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張朝陽先生現任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榮譽/成績
1998年10月張朝陽先生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50位數字英雄」之一。
1999年7月張朝陽先生被《亞洲周刊》選為封面人物。
2001年5月7日,張朝陽先生被《財富》雜志評選為全球二十五位企業新星之一
2001年, 張朝陽先生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全球「明日領袖」之一
1999年- 2001張朝陽先生被《中國青年報》連續三年評為「年度IT十大風雲人物」之一。
2002年10月,張朝陽先生領導搜狐公司經過6年的艱苦奮斗在2002年第三財季實現全面盈利,這是中國互聯網發展進程中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
2003年9月,張朝陽先生被授予「中國光彩事業獎章」
2004年8月,張朝陽先生榮獲國際管理學會「年度傑出經理人獎」。
張朝陽先生目前擔任的其它社會職務有:
中華全國工商聯第九屆執行委員會委員
北京市工商聯執委
「阿爾布賴特全球發展趨勢調查委員會」顧問董事(由美國前國務卿阿爾布賴特女士創辦)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常務理事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
歐美同學會商會副會長
福特汽車環保獎執行評委
⑸ 張朝陽創業之路
1993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念了幾個月的物理學博士後之後,張朝陽突然感到學了很多年的物理學並不太適合自己。「在物理實驗中,我發現,我是個操作型的人,特別注重結果,不能容忍搞一套理論,而這套理論要在100年之後才能得到驗證。」與此同時,張朝陽看中了和中國有關的商務活動,他很幸運地在麻省理工學院謀得了亞太區中國聯絡官的角色,這個角色讓張朝陽有機會頻頻回國。
1995年7月,張朝陽突然有了回國創業的強烈念頭,美國隨處可見的「矽谷」式創業更是激起了他的熱情。他清楚地認識到互聯網經濟極為驚人的商業和社會價值,於是下定了創業的決心。當他看到Internet的機遇時,感覺到應該是創業的時候了。張朝陽聯繫到了ISI公司,想做ChinaOnline(中國在線),用Internet搜集和發布中國經濟信息,為在美國的中國人或者對中國感興趣的人服務。ISI總裁當時和張朝陽的想法相近,兩人一拍即合,於是融資100萬美元,張1995年底以ISI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身份,開始用Internet在中國收集和發布經濟信息,為華爾街服務。
在ISI的經歷,張朝陽覺得中國Internet的市場潛力巨大。1997年1月初,ITC網站正式開通,可是到了年底,第一次融資得來的18.5萬美元所剩無幾,快到了連工資都開不出來的地步。迫不得已,張朝陽向他的投資人發出了緊急求救,三位投資者再次為張朝陽提供了10萬美元的「橋式」貸款。1998年2月,張朝陽正式推出了第一家全中文的網上搜索引擎——搜狐(S0HU)。1998年3月,張朝陽獲得Intel等兩家公司210萬美元的投資,他的事業開始蒸蒸日上,1998年9月,搜狐上海分公司成立,1999年6月組建搜狐廣州分公司。2000年搜狐在NASDAQ成功上市,並購了中國最大的年輕人社區網站Chinaren,網路社區的規模性發展給門戶加入了新的內涵,使之成為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奠定了業務迅速走上規模化的基礎。
張朝陽不適時機地進行了一連串大手筆的動作,讓搜狐出現在更多的地方。他及時判斷出簡訊對互聯網的巨大利益,並且嘗試著把它作為一個能與互聯網緊密結合的產業來運作。2001年耗資百萬成就「sohu手機時尚之旅」,張朝陽親自出現在首席形象代言人的位置上,這在風風雨雨的互聯網世界,確實收到了空前的效果,樹立了sohu人的信心。2003年春夏之交,sohu再次給網路界帶來一次驚喜:sohu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在互聯網正全面復甦的時候,在Sars肆虐人類的時候,他想證明sohu的勇氣,並宣告sohu的理想。
2002年7月17日,搜狐率先打破中國互連網的僵局,實現贏利。在面臨新浪和網易的競爭、選擇搜狐的贏利方式時,張朝陽每天工作八九個小時,周末休息。有時候周末有各種活動,也是跟公司相關的。2003年,搜狐捷報頻傳,2月25日搜狐推出韓國游戲《騎士》進軍網路游戲;在2003年上市公司中國科技人物財富排行榜上張朝陽僅次於丁磊屈居亞軍;在胡潤製造的2003年中國IT富豪五十強中張朝陽亦名列三甲……
⑹ 搜狐是哪國的
搜狐董事長是留美中國人張朝陽,但是搜狐卻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主任尼葛洛龐帝教授和MIT斯隆商學院愛德華·羅伯特教授的風險投資旗下的愛特信公司控股的,所以應該算是美國企業啦,也是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
⑺ 搜狐的發展歷史
搜狐公司(NASDAQ:SOHU)是2008北京奧運會互聯網內容服務贊助商,是中國最領先的新媒體、通信及移動增值服務公司,是中文世界最強勁的互聯網品牌。「搜狐」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名字。目前,搜狐擁有超過1億注冊用戶,日瀏覽量高達2.5億,是中國網民上網沖浪的首選門戶網站。截止2005年底,搜狐年收入達到9億人民幣。
1995年11月1日,張朝陽博士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回歸祖國。次年8月,依據風險投資創辦搜狐的前身「愛特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1998年2月,愛特信推出搜狐,中國首家大型分類查詢搜索引擎橫空出世,搜狐品牌由此誕生。 「出門靠地圖,上網找搜狐」搜狐由此打開了中國網民通往互聯網世界的神奇大門。
1999年,搜狐推出新聞及內容頻道,奠定了綜合門戶網站的雛形,開啟了中國互聯網門戶時代。由於張朝陽先生對互聯網在中國的傳播及商業實踐作出的傑出貢獻,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50位數字英雄」之一,並先後登上「財富」論壇和《亞洲周刊》封面。
2000年7月12日,搜狐公司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NASDAQ:SOHU),從一個國內知名企業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品牌。2000年,搜狐收購中國最大的年青人社區ChinaRen校友錄,樹立國內最大的中文網站地位。2002年第3季度,搜狐公司在國內互聯網行業首次實現全面盈利,這是中國互聯網發展進程中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帶動了中國概念股在納斯達克的全面飆紅。2005年11月,搜狐簽約成為2008北京奧運會互聯網內容服務贊助商。
作為中文世界最大的網路資產,搜狐門戶矩陣包括中國最領先的門戶網站sohu.com、華人最大的青年社區ChinaRen.com、中國最大的網路游戲信息和社區網站17173.com、北京最具影響力的房地產網站focus.cn、國內領先的手機WAP門戶goodfeel.com.cn、具有最領先技術的搜索搜狗sogou.com、國內領先的地圖服務網站圖行天下go2map.com七大網站,日瀏覽量2.5億。
目前,搜狐新聞和內容頻道已成為主流人群獲取資訊的最大的平台;搜狐龐大的的社區體系,包括搜狐社區和ChinaRen社區,是年輕人休閑娛樂的主要平台;搜狗也已成為新近崛起的擁有最新技術的搜索引擎。目前,搜狐已經初步實現了從創立伊始搜狐確立的「讓網路成為中國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理想。
【搜狐大事記】
1996年8月 ITC愛特信電子技術公司(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注冊
1996年11月 愛特信公司獲得第一筆風險投資,投資者包括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尼葛洛龐帝、愛德華·羅伯特
1997年2月 愛特信公司正式推出ITC中國工商網路
1998年2月 推出中國人自己的搜索引擎---搜狐
1998年4月 搜狐公司獲得第二筆風險投資,投資者包括英特爾公司、道瓊斯、晨興公司、IDG等
1998年9月 搜狐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
1999年3月 在分類搜索的基礎上,搜狐發展成為綜合性網路門戶,推出豐富的特色頻道,提供多種網路服務
1999年6月 搜狐公司廣州分公司成立
2000年2月25日 搜狐公司成立兩周年慶典大型音樂會——《萬眾豪情搜狐夜》。匯聚國內流行歌壇最強勁陣容,近兩萬名網友盡享音樂大餐,盛況空前。
2000年6月 搜狐公司網上疆域新開拓,陸續開通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杭州、西安、南京、濟南、武漢、長沙、大連、重慶、昆明、深圳、天津、哈爾濱、太原、秦皇島18個地方版
2000年7月12日 搜狐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NASDAQ:SOHU)
2000年9月 搜狐公司宣布收購國內最大的年輕人社區網站ChinaRen.com,建立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
2000年10月 搜狐公司被美國《福布斯》雜志評為全球最佳300名上市小公司之一
2000年12月 搜狐公司正式推出無線互聯網定製收費服務——搜狐手機簡訊(SMS)
2001年9月 搜狐公司連續九次(2000/12-2001/8)蟬聯 iamasia網路資產綜合排名第一
2001年11月 搜狐公司面向個人消費用戶正式推出網上購物平台:搜狐商城
2002年1月 搜狐揭曉2001年度十大新聞評選,現場明星雲集,盛況空前;至此,搜狐連續三年的新聞評選已成為公眾的新聞評選盛事和網路文化品牌
2002年2月25日 搜狐四周年慶典,SOHU.net(搜狐企業在線)正式推出
2002年3月 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最新發布的「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CMMS2002)」中,搜狐公司在全國30個主要城市網民中覆蓋率居第一
2002年4月 搜狐公司與國聯證券斥資5000萬聯合成立合資公司
2002年7月 搜狐在線(SOL—SohuOnline)業務正式推出,面向個人消費服務發動上網新變革
2002年7月17日 搜狐公布2002年第二季度財政業績報告,提前兩個季度實現EBITDA和營運現金為正流量為正;並連續8個季度保持雙位數百分比增長
2002年9月 「搜狐手機時尚之旅 全國6省市火車接力」大型路演活動
2003年1月 搜狐連續四年舉辦「十大新聞評選」,成為互聯網新媒體中最為閃亮的金字招牌
2003年1月 搜狐公司獨家承建的NBA中國官方網站NBA.com/china
2003年2月 搜狐公司正式宣布進軍網路游戲領域,一款名為《騎士Online》的國內新型3D網路游戲於同日發布
2003年5月 紀念人類成功登頂珠峰50周年,搜狐公司冠名「2003中國搜狐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8848.13米頂峰。並實現對整個登山活動的全程彩信直播報道。
2004年2月 搜狐公司於六周年慶典隆重推出「搜狐彩信小姐」6人組合
2004年6月 搜狐發布大型網路游戲《刀劍》
2004年8月3日 搜狐推出第三代互動式搜索引擎——搜狗
2004年8月17日 張朝陽榮獲國際管理學會「年度傑出經理人獎」,這是國際管理學界最高獎項首次花落中國
2004年9月11日 搜狐公司正式入駐中關村清華科技園。
2004年9月 搜狐與NBA官方網站續約並獨家承辦中國網球公開賽、WTA及F1官方網站
2004年12月 搜狐獨家承辦第54屆世界小姐大賽中文官方網站
2005年1月5日 搜狐2005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揭曉,「用人物解讀事件」成為此次十大的亮點
2005年2月22日 搜狐公司完成股票回購計劃,共回購總流通股6%
2005年2月25日 搜狐七周年慶典,七年的光榮與夢想伴隨中國互聯網一起成長
2005年3月15日 「心繫西藏 情暖學子」,搜狐向西藏登山學校捐贈200台電腦
2005年4月12日 搜狐宣布收購中國領先的在線地圖服務公司GO2Map
2005年5月23日 「搜狗美女野獸登山隊」攀登啟孜峰行動正式啟動
2005年7月29日 中國移動提前恢復搜狐彩信業務合作
2005年9月1日 搜狐推出「搜狗女聲」大型網路選秀活動,掀起互聯網全民娛樂風暴
2005年11月7日 搜狐公司正式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贊助商,成為百年奧運史上第一個互聯網類別贊助商
2005年12月30日 「搜狗」十萬年薪搜尋代言狗活動上線。「狗年搜狗」成為2006年年度關鍵詞
2006年2月11日 搜狐為都靈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提供正式的互聯網內容服務
2006年2月13日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朝陽先生受邀敲響納斯達克開市鍾,當日華爾街成「搜狐日」
2006年3月23日 搜狐在門戶網站中獨家視頻播報世界盃
2006年4月24日 搜狐公司獲得Sony BMG的2006德國世界盃官方歌曲的無線和互聯網的「數字首發」獨家授權
2006年8月3日 搜狐與阿迪達斯結為戰略合作夥伴
2006年8月23日 搜狐正式成為第15屆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獨家互聯網內容服務合作夥伴
2006年9月2日 搜狐成為NBA.com/China官方合作夥伴
【管理團隊】
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朝陽
履歷:
1964年出生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
1986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同年考取李政道獎學金赴美留學。
1993年底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獲得博士學位,並繼續在MIT從事博士後研究。
1994年任MIT亞太地區(中國)聯絡負責人。
1995年底回國任美國ISI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
1996年在MIT媒體實驗室主任尼葛洛龐帝教授和MIT斯隆商學院愛德華·羅伯特教授的風險投資支持下創建了愛特信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以風險投資資金建立的互聯網公司。
1998年2月25日,愛特信正式推出「搜狐」產品,並更名為搜狐公司。在張朝陽先生的領導下搜狐歷經四次融資,於2000年7月12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掛牌上市(NASDAQ:SOHU)。搜狐公司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領先的新媒體、電子商務、通信及移動增值服務公司,是中文世界最強勁的互聯網品牌,對互聯網在中國的傳播及商業實踐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張朝陽先生現任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榮譽/成績:
1998年10月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50位數字英雄」之一。
1999年7月被《亞洲周刊》選為封面人物。
2001年5月7日,被《財富》雜志評選為全球二十五位企業新星之一
2001年, 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全球「明日領袖」之一
1999年- 2001被《中國青年報》連續三年評為「年度IT十大風雲人物」之一。
2002年10月,張朝陽先生領導搜狐公司經過6年的艱苦奮斗在2002年第三財季實現全面盈利,這是中國互聯網發展進程中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
2003年9月,張朝陽先生被授予「中國光彩事業獎章」
2004年8月,張朝陽先生榮獲國際管理學會「年度傑出經理人獎」。
張朝陽先生目前擔任的其它社會職務有:
中華全國工商聯第九屆執行委員會委員
北京市工商聯執委
「阿爾布賴特全球發展趨勢調查委員會」顧問董事(由美國前國務卿阿爾布賴特女士創辦)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常務理事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
歐美同學會商會副會長
福特汽車環保獎執行評委
首席財務官余楚媛
余楚媛(Carol Yu)女士於2004年3月加入搜狐公司任首席財務官,在財務,會計,投資銀行領域有19年的工作經驗 余楚媛女士在加入搜狐前曾任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合夥人,曾在香港,多倫多,北京事務所工作過10年。她曾任安達信和財政部合資的會計師事務所安達信華強事務所的總經理 余楚媛女士曾任美國投資銀行Donaldson Lufkin & Jenrette Securities Corporation高級副總裁,負責中國的投資銀行業務。余楚媛女士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擁有香港執業注冊會計師資格。
高級副總裁王建軍
王建軍博士負責搜狐公司的搜索業務線、網路游戲業務線、技術和圖行天下。
王建軍博士在杭州大學獲得數學碩士學位,後於北京師范大學獲得數學博士學位。
1997年,加入搜狐公司,創建中國最早的大型目錄查詢搜索引擎——搜狐搜索。歷任 搜狐分類搜索業務經理,分類搜索業務總監,分類搜索與搜狐地方版總監,分類與內 容總監
2002年7月晉升為副總裁,分管搜狐企業在線;2003年,同時負責技術部
2004年帶領團隊推出搜狗搜索(sogou.com),並分管網路游戲、郵件、校友錄等產品 ;
2005年9月1日,晉升為高級副總裁,成為公司核心管理團隊成員。
高級副總裁王昕
王昕女士負責搜狐公司銷售、市場、17173網站以及華南和華東分公司。
王昕女士於北京工商大學獲學士學位,後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獲POSP-GRADUATE DIPLOMA學位,曾在摩托羅拉等公司任職。
1999年8月加入搜狐公司,曾先後任搜狐公司公關經理、市場總監、銷售總監;
2003年底晉升為搜狐公司副總裁,分管銷售、市場和無線業務。王昕女士在銷售和市場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
2005年,分管搜狐公司銷售、市場、17173網站以及華南和華東分公司。
2005年9月1日,晉升為高級副總裁,成為公司核心管理團隊成員。
高級副總裁龔宇
龔宇先生負責搜狐公司無線業務線和焦點房地產網。
1987年進入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學習,1996年在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獲得自動控制理論及應用工學博士學位;
1999年9月,創建焦點網,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2003年11月帶領焦點房地產網及其管理團隊進入搜狐公司,任搜狐公司副總裁;
2005年4月,任搜狐副總裁,分管焦點房地產網和搜狐無線業務。
2005年9月1日,晉升為高級副總裁,成為公司核心管理團隊成員。
副總裁陳陸明
陳陸明先生負責搜狐奧運事業部。
陳陸明先生於2000年6月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的MBA學位,在加入搜狐之前,曾就職於Lycos Asia 公司。
陳陸明先生於2001年10月加入搜狐公司,擔任客戶服務部總監,建立了客戶服務系統,包括大客戶服務系統、市場調研、客戶關系管理等。隨後,陳陸明先生被提升為高級總監,負責更多的業務,包括公司商務發展部,領導公司關鍵合作項目,如迪士尼、NBA、姚明、F1、中國網球公開賽等項目的談判與執行。
陳陸明先生在搜狐公司簽約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互聯網內容服務贊助商」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2005年10月,陳陸明先生晉升為搜狐公司副總裁,負責搜狐奧運事業部。
副總裁王小川
王小川先生負責搜索引擎和其他戰略技術產品的研發。
王小川先生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本科,獲得工學碩士學位。 曾獲第十一屆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
1999年,王小川先生兼職加入初創的ChinaRen公司(中國最大的校友錄網站),2000年搜狐收購ChinaRen公司後進入搜狐公司,曾負責過孫悟空搜索引擎、內容發布系統、校友錄、搜索系統的開發。
王小川先生在2003年4月組建了研發中心,2004年8月推出了搜狗搜索引擎。
2005年9月1日,晉升為搜狐公司副總裁。
更多搜狐介紹:http://corp.sohu.com/indexcn.shtml
⑻ 搜狐CEO張朝陽的成長經歷
1964年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198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同年考取李政道獎學金赴美留學,於1993年底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獲得博士學位,1994年任MIT亞太地區(中國
)聯絡負責人,1995年底回國任美國ISI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1996年創建了愛特信公司,1998年2月25日,愛特信正式推出「搜狐」產品,並更名為搜狐公司。於2000年7月12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掛牌上市(NASDAQ:SOHU)。
1998年10月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50位數字英雄」之一,1999—2001年被《中國青年報》連續三年評為「年度IT十大風雲人物」之一,1999年7月被《亞洲周刊》選為封面人物,2001年5月7日,被《財富》雜志評選為全球二十五位企業新星之一,同年,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全球「明日領袖」之一。
2005年1月5日,搜狐公司舉辦的「2005·中國新視角」高峰論壇在京隆重召開。論壇探討了2005年中國社會和經濟在國際化、未來發展和轉型期間的諸多問題。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0張朝陽發表了精彩的演講。
張朝陽講道:「互聯網可以說是走過了第一個十年,在第一次浪潮1996年萌動到1997年開始形成商業模式的探索到1998年、1999年高潮,這是第一個浪潮,產生了相當多的企業,當然有很多很多企業失敗了。比較幸運能夠捷足先登獲得資本市場青睞的只有三大門戶,稍微晚一些可能機會少一些,但是也能夠產生一些企業。經過多少年以後或者七年以後,六年以後,最初的三大門戶形成相當的規模,有了足夠的資金在品牌上獲得發展。第二次資產浪潮到來以後,1998年、1999年產生的企業大批企業死亡了,但是剩下的幾個頑強的,除了三大門戶以外還有一些頑強的企業一直活下來,終於迎來資本市場第二次浪潮,第二次浪潮可以說是資本市場的第二次浪潮。但是互聯網的應用和實踐網民數量越來越多,每個人上網的各種行為從簡單的讀新聞到發郵件到年輕人上網有多種多樣跟互聯網的親密接觸,這是市場上的進展。活下來渡過資本嚴冬的企業現在逐漸融得大量風險資金獲得上市,表現出來的就是資本的第二次浪潮,中國互聯網企業突然有了很多錢,商業模式比較清晰,但很多方面還需要探索。」
這樣重要的場合里,張朝陽這樣一番講話是具有象徵意義的。至少在最清楚公司運營情況的張朝陽自己看來,他已經坐到了成功者的交椅上,有資格總結歷史,展望未來,平靜地講幾句業界的宏觀話題。張朝陽真的為渴望創造奇跡的年輕一輩樹立了一個榜樣?張朝陽真的堪稱英雄?本刊記者近日專訪了張朝陽,期望從他的言談話語中判斷他的現狀,解讀這個經常作秀的新銳財富代表人物。
覓食的狐狸長成了巨人
成功是成千上萬的精英們共同追求的目標,但成功是個過程,過程中的哪一點上標志著真正的大功告成,這很難判定。就張朝陽的創業經歷來看,目前的狀態的確是一個較高的發展巔峰。采訪中,張朝陽也明確地告訴記者,目前是搜狐情況最好的時期。
2004年10月12日,胡潤推出他的百富榜,張朝陽名列第66。財富是計算來的,而未來無法計算。於是,胡潤對一年來的搜狐進行了業績評價:「一年來搜狐的事業有了不少進展,但股價卻呈下跌之勢。前年10月底,搜狐在內容方面與迪士尼合作,11月,成功並購網路游戲網站17173.COM及房地產網站焦點房產網(focus.cn),從單一門戶走向門戶矩陣。2004年8月初,搜狐又推出擁有自己獨立域名的專業搜索網站『搜狗(sogou.com)』,意欲在搜索引擎市場分得一杯羹。搜狐去年的銷售額為6.6億元(2002:2.4億元),員工1100名。」
胡潤簡單地對搜狐進行評價,也許他認為搜狐的業績就是張朝陽的業績,也是張個人財富的最好參數。我們可以看排行榜的簡介,「張朝陽個人簡介:年齡:40,出生地:陝西西安,教育: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博士,主要公司:搜狐公司(www.sohu.com),公司總部:北京,上市情況:納斯達克—S0HU sohu Inc(june 2000),主要行業:簡訊、在線游戲和門戶網站,財富:15億元。」
張朝陽的成長經歷中,1986年是一個分水嶺,他考上李政道獎學金,赴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學習。張朝陽從小就不安分,愛幻想,不甘落後,對很多東西感興趣。他學過畫畫,做過飛機航模、拉過二胡,尤其喜歡看《水滸》。他喜歡看那些自學成材的故事,讀《哥德巴赫猜想》,並暗立志向:要好好念書,將來出人頭地。中學時代,張的理想是當物理學家,認為只有獲得諾貝爾獎,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這是他考取清華大學的直接動力,也是他考取李政道獎學金的直接動力。
從陝西西安到北京,從北京到美國,故鄉漸行漸遠,理想漸行漸近。人生的轉折和變化成為一種標志。而今天的張朝陽,就是理想變化的結果。1993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念了幾個月的物理學博士後之後,張朝陽突然感到學了很多年的物理學並不太適合自己。「在物理實驗中,我發現,我是個操作型的人,特別注重結果,不能容忍搞一套理論,而這套理論要在100年之後才能得到驗證。」與此同時,張朝陽看中了和中國有關的商務活動,他很幸運地在麻省理工學院謀得了亞太區中國聯絡官的角色,這個角色讓張朝陽有機會頻頻回國。
1995年7月,張朝陽突然有了回國創業的強烈念頭,美國隨處可見的「矽谷」式創業更是激起了他的熱情。他清楚地認識到互聯網經濟極為驚人的商業和社會價值,於是下定了創業的決心。當他看到Internet的機遇時,感覺到應該是創業的時候了。張朝陽聯繫到了ISI公司,想做ChinaOnline(中國在線),用Internet搜集和發布中國經濟信息,為在美國的中國人或者對中國感興趣的人服務。ISI總裁當時和張朝陽的想法相近,兩人一拍即合,於是融資100萬美元,張1995年底以ISI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身份,開始用Internet在中國收集和發布經濟信息,為華爾街服務。
在ISI的經歷,張朝陽覺得中國Internet的市場潛力巨大。1997年1月初,ITC網站正式開通,可是到了年底,第一次融資得來的18.5萬美元所剩無幾,快到了連工資都開不出來的地步。迫不得已,張朝陽向他的投資人發出了緊急求救,三位投資者再次為張朝陽提供了10萬美元的「橋式」貸款。1998年2月,張朝陽正式推出了第一家全中文的網上搜索引擎——搜狐(S0HU)。1998年3月,張朝陽獲得Intel等兩家公司210萬美元的投資,他的事業開始蒸蒸日上,1998年9月,搜狐上海分公司成立,1999年6月組建搜狐廣州分公司。2000年搜狐在NASDAQ成功上市,並購了中國最大的年輕人社區網站Chinaren,網路社區的規模性發展給門戶加入了新的內涵,使之成為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奠定了業務迅速走上規模化的基礎。
張朝陽不適時機地進行了一連串大手筆的動作,讓搜狐出現在更多的地方。他及時判斷出簡訊對互聯網的巨大利益,並且嘗試著把它作為一個能與互聯網緊密結合的產業來運作。2001年耗資百萬成就「sohu手機時尚之旅」,張朝陽親自出現在首席形象代言人的位置上,這在風風雨雨的互聯網世界,確實收到了空前的效果,樹立了sohu人的信心。2003年春夏之交,sohu再次給網路界帶來一次驚喜:sohu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在互聯網正全面復甦的時候,在Sars肆虐人類的時候,他想證明sohu的勇氣,並宣告sohu的理想。
2002年7月17日,搜狐率先打破中國互連網的僵局,實現贏利。在面臨新浪和網易的競爭、選擇搜狐的贏利方式時,張朝陽每天工作八九個小時,周末休息。有時候周末有各種活動,也是跟公司相關的。2003年,搜狐捷報頻傳,2月25日搜狐推出韓國游戲《騎士》進軍網路游戲;在2003年上市公司中國科技人物財富排行榜上張朝陽僅次於丁磊屈居亞軍;在胡潤製造的2003年中國IT富豪五十強中張朝陽亦名列三甲……
「廣告市場基本上這兩年網易沒有份了,和新浪在廣告方面一個是媒體方面內容處理方面的競爭,另一個是廣告銷售隊伍能力的競爭,在非廣告方面和新浪基本上沒有什麼競爭,因為在這些方面新浪已經不是對手。」在潛意識里,張的戰略是先將網易清除出局,然後再對新浪打殲滅戰。
新銳張朝陽的背後
2001年三、四月間,搜狐股票率先跌破一美元。那時沒人再看好搜狐,媒體和個別網站對搜狐和張朝陽的質疑象子彈一樣打在搜狐的臉上,因為一美元的搜狐有要被Nasdaq摘牌的危險。張朝陽說:「我還可以用公司的現金回購股票,或者兩股並一股、三股並一股。」
不論張朝陽有什麼妙計來解困,當時的困境的確非常嚴重。張朝陽自己也正是在這種困境下錘煉了自己。張朝陽現在坦然地承認,有一段時間,搜狐的產品其實是愧對大眾的。1999年到2001年,中國的互聯網市場進入高潮時,搜狐這個老牌子其實在原地踏步。用張朝陽自己的話講,那是一段長征。沒有隊伍,管理就張朝陽一個人強撐著。董事會也出了問題。張朝陽描述自己當時的境況是,30%精力應付董事會,40%精力應付媒體,只有另外30%精力用在產品上。張朝陽在極為艱難的處境下,大搞品牌經營,保持了搜狐表面上的風光,使搜狐得以發出持續的聲音。2001年到2004年,張朝陽號稱用「中醫的方式」調整好了搜狐的嚴重問題,一直發展到目前的最佳狀態。
張朝陽把自己走出困境並持續快速發展的原因,歸結為自己和搜狐公司所具有的較強的反思能力。正是這種反思能力,在初期的失敗中很快發現自己的隊伍從董事會到管理層都存在「太洋」的毛病。在品牌營銷頗有些成績的狀況下,他們檢討自己長於營銷,產品不夠好的毛病。這種痛切地反思,用張朝陽的話說,就是「跳出自己成長的經歷,變成一個全才」。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成長經歷,這必然導致認識上的偏頗,只有不斷調整自己,不斷用第三隻眼睛看自己,對一切都心存敬畏,誠惶誠恐,才能跨越自己的人格障礙,達到寵辱不驚,從而舉重若輕。張朝陽告訴記者,在表面的張揚之下,他其實非常謹慎、務實,他並不相信市面上任何主流的說法,只盯著自己的腳下,過草地一般試探著,實踐者,分析著。
曾幾何時,媒體還大肆渲染國內叱詫風雲的五位著名網站CEO齊聚西湖的盛況。他們吃大閘蟹,談金庸武俠,意氣何其風發。如今,這五位CE0中,王峻濤改弦易轍,王志東惜別新浪,丁磊風光不再,馬雲遊走江湖,令人平生一種惋惜和傷感。第一次「西湖論劍」的時候,大概沒有人會想到,兩年之後,五大CE0中一脈尚存的,竟然會是當年飽受媒體轟炸的搜狐總裁張朝陽。現在看來其中是有某種必然性的。
與商業行為中充滿活力的張揚的形象完全相反,真實的張朝陽的本性是沉默的。張自己解釋說:」我話少的原因是因為我追求真實。說一些沒用的話,我覺得是一種做作。我是個比較沉默寡言的人,很內向。如果為了應酬不得不說話,往往告訴自己:這僅僅是在應酬。我性格上最大的特點就是:追求真實到了一種殘酷的地步。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別人。不能忍受半點不真實。我要求無論自己還是他人,都要誠實,不講假話。有的人講某些話的時候,可能他並沒有講假話,但他話語的背後隱藏著某種心理,當他的某種心理狀態在作怪的時候,我不能忍受,會給他剝出來。追求真實源於對人的關注、對人的內心世界的關注,同時跟學物理有關。學物理總要探究事物的根本原因,對世界上所發生的事情都要探個究竟。」
不論張朝陽自己如何解釋他的性格與成功的原因,客觀地分析他的經歷,可以看出,他的出生地西安的傳統文化,清華大學的校園文化以及美國的現代西方文化,基本上鑄就了張朝陽的精神內核。他的沉默、務實、緩慢與持久,深厚的積淀,得自於西安傳統文化;他的新銳、前衛、時尚,得自於清華和美國。有過類似經歷的人其實很多,但能將兩種相矛盾的文化結合得很好,運用得自如,將自己的理性駕馭得如本能一般,這方面,張朝陽的確有過人的本領。正是把這些文化的優勢完全用於搜狐的事業,張朝陽創造了一個奇跡,最少就他代表的這一輩人來講是如此的。
對網路最大的貢獻:傳播新概念
互聯網是一個高風險的產業,即使在搜狐公司狀況較好的時候,媒體也稱張朝陽是站在「風火輪」上,飛旋著忽上忽下,難以平靜。而難得的是,張朝陽對自己的事業有著極為堅定的信心。在最危機的時候,張朝陽也從未喪失信心,他堅信自己從事的網路不是泡沫。
張朝陽的信心來自他對網路的深刻理解。長遠的來看,作為一個海歸派的優秀青年,張朝陽帶給國家的更重要的不是財富本身,而是理念、文化。在國內大多數人並不理解網路的時候,張朝陽以其極端新銳的方式,把互聯網的文化、互聯網的先進運作方式,大量介紹給了國人。
談到貢獻,張朝陽略加思索,謹慎地列出了自己認為有價值的幾個方面。首先告訴人們網路是不能收費的。當時還沒有網站,上一個資料庫都要收費。現在所有網站都是免費的。其次是推廣風險投資的概念,並且用搜狐這個實際的成功的例子來說明它。此前國內也有一些風險投資引進,但搜狐的方式比較正規,而且也很成功,使風險投資的概念深入人心。另外在做網站的方式上,搜狐一開始就把網站當一個品牌來做;而且理論上、哲學上給中國網路發展帶來了「注意力經濟」的概念。同時在如何構築一個新興企業的文化、創立新興公司的管理方法等方面也給中國的互聯網提供了寶貴經驗。而且,以張朝陽為代表的成功的創業者,給中國的年輕人樹立了一種創業致富的新新人類的形象,這在一定時期內會有很大影響。這個意義上,張朝陽是一代青年人的楷模,是個英雄。
⑼ 1997年網易是怎麼融資200萬美元的
網易丁磊:網易丁磊的創業史
●1971年生,浙江寧波人。
●1993年7月畢業於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通訊工程專業。
●1993年7月至1994年5月工作於寧波電信局。
●1995年5月至1996年5月工作於美國SYBASE公司廣州辦事處。
●1996年6月至1997年5月就職於廣州一家ISP。
●1997年5月創建網易公司,任總經理。
●1998年2月開放使用www.163.net。
●1999年1月,在CNNIC投票評選十佳中文網站,網易獲第一。
2000年11月,被美國《福布斯》雜志評為中國50富豪第20位,其個人資產為1.34億美元。
丁磊說:「直到1999年7月網易才完成
200萬美元的第一次融資,而當時的情況是,新浪已經完成了中國大陸、台灣與北美三地的整合,搜狐也完成了第三輪投資。」從1999年下半年到2000年3月份,網易通過第二和第三輪融資,共獲得總計5500萬美金,而此時網易價值已經達到1億美元。幾次融次加起來,丁磊的個人股份被稀釋的還不是很充分,個人持股因而相對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