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文化產業投融資特點

文化產業投融資特點

發布時間:2022-02-03 09:30:34

⑴ 請教大神,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與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哪一個好或者各有什麼特點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隸屬於藝術學院,其前身是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所;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研究院擁有一支由海內外文化產業知名學者領銜,中青年科研人員為骨乾的研究隊伍。人才教育涵蓋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培養。涉及區域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市場、文化產業投融資管理、娛樂產業發展與管理,文化產業項目策劃、文化市場等多個方向。 P註:主修不同無法判斷,個人認為是後者

⑵ 文化產業管理就業方向

文化產業管理就業方向主要針對的是:影視傳媒類企業:製片管理、影視發行、傳媒運作; 政府、事業單位:文化產業管理、文化遺產保護、文化交流。

考研方向

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理論、公共管理、法律(非法學)。



課程體系

《網路廣告學》、《影視劇製片管理》、《財務與會計》、《藝術品經營管理》、《電影製作與發行》、《文化產業政策與法規》、《廣播電視經營管理》、《現代傳媒策劃與運作》、《廣電節目產制管理》、《文化產業經濟學》 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文化經紀、文化旅遊、影視製片管理。

專業定義

文化產業管理主要研究管理學、經濟學、文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涉及文化旅遊、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文物遺產、工藝美術、體育娛樂、動漫音樂等多個領域,探討文化產業中企業的盈利方法及其模式,進行文化經營管理等。例如:電影、電視劇的製片、發行,圖書、報刊的印刷、銷售等。

⑶ 2016年中國文化發展呈現出哪些顯著的特點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2016)」,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表現出以下特點:

首先,呈現穩步增長態勢。2016年全國省市文化產業的均值達到了73.71,比2015年的73.65略有上升,且從2010年起,年平均增速1.08%。其次,東部地區文化產業發展水平較高,但中西部增速較高。這表現在,2016年綜合指數排名前十的省市中,除四川、江西以外,其餘均位於東部地區;增長最快的10個省市中,有8個位於中西部地區。最後,從均衡度來看,2015-2016年整體呈現波動上升趨勢,說明文化產業的生產力、影響力、驅動力均衡發展。

一、文化產業關鍵環節積極創新

1、文化與科技融合成風向標,新興業態不斷拓展

2016年,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日益緊密和深化。根據「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2016)」,二級指標科研環境指數得分為70.79,和2015年相比繼續提高,科研投入和技術應用都邁上更高台階。

具體表現如下:首先,VR技術、AR技術、虛擬增強技術、人工智慧等在文化之間的交互和融合不斷深入。網路、阿里、騰訊、小米、樂視、暴風、愛奇藝、360甚至芒果TV均積極謀劃VR布局,為「VR元年」錦上添花。其次,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不斷推進,對文化領域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傳統文化產業的優化和升級、新興文化產業的培育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文化金融與國家戰略、文化經濟活動密不可分

2016年,各級政府出台文化金融相關政策,形成導向性影響,也吸引了社會資本對文化金融的關注度。根據「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2016)」,二級指標文化資本指數得分為76.74,普遍高於其他同級指數,而且各省市分值差較小,說明全國文化金融在政策引導下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具體表現如下:首先,財政部文化司成立,從文化司的職能涵蓋范圍看,大文化產業和融合性產業的政府財政視角將越來越明朗;其次,財政部下達44.2億元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有力地支持了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且專項資金實施方式確定為「基金化+重大項目」模式;再次,文化行業首次納入國家PPP推廣戰略,促進了文化領域的投融資創新嘗試;最後,文化企業上市熱潮高漲,截至2016年11月,全國共有1192家文化企業掛牌新三板。總體上,文化金融的發展越來越深入。

3、文化企業品牌建設進一步加強

2016年,我國文化企業更加註重品牌建設,品牌價值鏈開發,品牌認知度、影響力和輻射力等因素。

根據「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2016)」,二級指標社會影響指數得分為75.91,和2015年相比有所提高,說明文化企業的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不僅BAT互聯網巨頭馳名中外,其他一些優秀文化企業自主品牌也在APEC、G20等重大國際會議中驚艷亮相,在發揮品牌價值的同時,提升了我國文化企業品牌的國際話語權。

4、文化消費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拉動作用明顯

2016年,我國文化消費市場活躍。具體表現如下:首先,文化消費持續增長。根據「中國文化消費指數(2016)」,我國文化消費綜合指數持續增長,由2013年的73.7增至2015年的81.5,平均增長率為3.4%。其次,文化消費各環節都在改善和優化中。文化消費環境、文化消費意願、文化消費能力指數、文化消費滿意度均呈上升趨勢,其中文化消費環境指數上升速度最快。

最後,文化消費政策利好進一步擴大。2016年,文化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引導城鄉居民擴大文化消費試點工作。第一批共兩次先後設立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共45個,有力地拉動了文化消費的增長。

5、IP開發熱潮持續

2016年,IP繼續呈井噴之勢。互聯網、影視等各類資本強勢進駐IP產業鏈,使得IP站在了內容時代的潮頭之巔。根據「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2016)」,二級指標市場環境2016年得分為78.32,比2015年有小幅上漲,說明版權資產運營管理正在不斷完善。

首先,IP跨界成熱點。原創文學、游戲、影視、卡通形象等優質IP廣受關注,尤其是影游跨界IP,憑借「懷舊」「情懷」等情感體驗,與消費者保持了良好互動,創意營銷吸引了粉絲共鳴,逐漸成為資本新寵。其次,IP開發也受到專門法律法規的保護。2016年4月,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制定並發布了《文化企業無形資產評估指導意見》,為文化企業版權資產運營管理提供支持,促進了版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這一全價值鏈條的逐漸完善。

二、文化產業重點行業百花齊放

1、電影產業發展回歸理性

中國電影產業在經歷了2015年同比增長48.7%的爆發式階段後,於2016年進入平緩增長的「新常態」。

首先,電影仍然是最受歡迎的文化產品。根據「中國文化消費指數(2016)」,電影在受歡迎的文化產品中排名第一。其次,電影票房進入理性增長期。2016年,中國電影票房增幅收窄,國內票房市場規模穩定在了450億人民幣左右,同比增幅只有2.1%。最後,法制環境進一步優化。2016年11月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電影產業促進法。這一里程碑式法律的出台,使電影市場有法可依,逐漸規范。

2、數字創意產業迎來重大政策利好

2016年,國家加大對數字創意產業的扶持力度。數字創意產業首次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獲得重大利好政策,將進入高速發展期。

12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將達到15%。數字創意產業,成為要重點培育的5個產值規模達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產業之一。

3、音樂產業IP至上,互聯網平台爭霸不斷

2016年,中國音樂產業更進一步地邁向成熟,產業結構逐步優化,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巨大。

具體來講,主要有以下亮點:首先,在線音樂並購整合,格局大變。2016年7月15日,QQ音樂與海洋音樂合並,成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充分發揮版權集成優勢,佔有絕對的市場份額。這樣一來,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網易雲音樂、阿里音樂構成了在線音樂的「新三國」格局,競合博弈,謀求共贏。其次,「音樂+消費」「音樂+影視」「音樂+直播」「音樂+電商」等創新模式不斷涌現,為音樂市場注入新鮮活力。

4、游戲、電競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2016年,我國網路游戲產業整體呈現快速、穩定的良好發展態勢。一是產業鏈日益完善,產業環境逐漸成熟;二是在游戲品種、數量、題材類型、市場規模和從業人員數量等方面,都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三是本土原創網路游戲開始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四是游戲直播、影游融合成為游戲行業發展新模式。

根據「中國文化消費指數(2016)」,游戲行業的受歡迎程度相比2015年,提高了10%左右。2016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1655.7億元,同比增長17.7%。其中,電子競技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504.6億元,佔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的30.5%。

5、國產動漫發展迅速,二次元潛力無限

2016年,國產動漫發展迅速,不僅出現了《十冷》《大聖歸來》等優秀動漫作品,而且催生了規模持續擴大的二次元經濟。

首先,原創動漫公司與互聯網巨頭合作,原創和資本的完美組合,推動了國產動漫迅速發展。A站、B站分別劃歸阿里、騰訊旗下,奧飛動漫9億全資收購「有妖氣」,光線傳媒成立彩條屋。其次,不斷增長的用戶規模成為二次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其中年輕用戶是主力。

6、文化旅遊市場競爭激烈,特色小鎮成為新亮點

2016年,我國旅遊市場規模穩步擴大,除主題公園、旅遊演出、文化藝術園區等旅遊新業態之外,特色小鎮獨具競爭優勢。根據「中國文化消費指數(2016)」,與2015年相比,2016年文化旅遊的消費人數增幅較大,在十大文化產品/服務的消費支出水平方面,文化旅遊位居第一。

隨著「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遊、商貿物流、現代製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這一國家目標的提出,文化旅遊市場又將迎來新的繁榮期。在首次入選的127個小鎮中,有100個與文旅產業有關,佔比78.74%。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特色小鎮,基本都與文旅產業開發有關。特色小鎮嫁接特色旅遊,為文化旅遊發展提供了新方向。

7、網路直播成為大潮流

2016年,堪稱網路直播元年。一方面,網路直播行業呈現井噴狀態。國內提供互聯網直播平台服務的企業超過300家,網路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25億,市場營收達到2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0%。

另一方面,網路直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各種違規現象。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文化部先後採取各種政策措施加以嚴肅整頓、積極引導,網路直播有望走上追求優質內容的專業化發展之路。

概而言之,2016年我國文化產業鏈結構不斷優化,附加值顯著提高。產業鏈前端創新能力顯著增強,IP跨界成為內容原創動力;產業鏈中端受VR、「互聯網+」等技術革命推動,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水平大幅度提升;產業鏈末端文化企業發力品牌建設,文化消費潛力得到進一步釋放。此外,人才、資金、版權等文化產業要素市場不斷完善,為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如是,關鍵環節積極創新,重點行業百花齊放,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逐漸有了新動能、新成就、新機遇~

⑷ 如何發展特色文化產業

一、在發展特色文化產業時,要結合產業發展的整體要求來把握特色優勢。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但要在現代市場需求和技術製作的背景下發展成為文化產業,就必須將這些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文化產業具有綜合性極強的特點,人才、品牌、資本、信息、科技,以及市場需求和拓展水平對原創產品的規模孵化能力等,都將在其實際的發展過程中起到綜合性的作用。必須優化配置各種有可開發的民族文化資源,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選准幾個重點突破口。經過努力,在若干領域獲得突破之後,再利用它們所具有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促進其他領域的良性發展,進而逐步實現整個文化產業的全面發展。
二、發展文化產業的關鍵在於必須在堅持各種基本准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場這一巨大的杠桿,以市場為導向來生產和提供文化產品和服務,從而使文化產業真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積極引導消費,拓展文化市場,應遵循市場法則來組織和運作文化產業這一系統工程。很多有發展前景的產品和服務之所以遲遲未能取得相應的業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市場開拓能力,特別是本土以外的市場拓展能力。提高市場拓展能力,有效培育市場,關鍵是要科學地認識和把握目前文化產品的消費構成和市場的近、中期需求,並使之與本地區的優勢文化資源相結合,選准近期發展的突破口。
三、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規范化。立法機構和相關行政部門應盡快制定完善相應的法規和政策,規範文化行政部門的管理職能和各類文化企業的經營行為,積極引導合法經營,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保障合法經營者的權益,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各地各行業自發自流開發的狀況。同時,要在行政審批、土地使用、市場准入、投融資、市場管理、稅收等各個方面制定一系列優惠措施,盡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包括外資在內的各種資本進入文化產業,鼓勵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參與發展文化產業,壯大文化產業的發展實力和社會影響力。政策法規體系的建立健全,有助於文物古跡的保護和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最終推動文化產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⑸ 中國電影產業特徵與投融資發展趨勢 發表在哪

1.影視業大規模的資本化運作持續升溫,「新三板」助力中小企業快速成長
2015年延續前一年的影視行業大規模的資本化運作熱潮,多家二三線公司仍以較好價格與上市公司進行了資產重組,這其中就包括:「共達電聲」以41.2億元收購「春天融和」(100% 股權)和「北京樂華文化」(100% 股權)進軍影視行業;「天神娛樂」則以13.23億收購「儒意影業」49% 股權正式加碼影視板塊;「富春通信」則以8.6億收購《戰狼》出品方春秋時代80% 股權;此外,一批「中概股」出現回歸潮,「博納影業」「盛大網路」「完美世界」等公司的「私有化」運作也將在2016年積極推進。
截至2015年12月29日,共有44家影視公司登陸「新三板」。「新三板」因門檻低,上市操作高效,已成為影視公司進軍資本市場的新出口。登陸新三板的企業一類是一些大型影視公司將子公司拆分上市,既擴大了母公司的體量,又分擔了風險:如華誼新媒體業務分拆出來的華誼創星;一類是電影產業鏈的具體環節競爭加劇,行業內部需要進一步融資發展,如「自在傳媒」的掛牌。此外,2015年11月,「新三板分層方案」正式發布,「新三板」將掛牌公司劃分為創新層和基礎層,很多中小文化企業可以先登陸「新三板」再謀求長遠發展。由此可見2016年 「新三板」還將迎來新一輪的上市潮。
2.跨媒、跨界並購漸進、傳統行業加力影視投資據統計,2015年電影與娛樂領域的並購事件涉及金額達283億元,147件PE/V C 投資事件中,有91件發生在電影娛樂產業領域,PE投資總金額高達98.23億,同比增長300% 。
「互聯網+ 電影」也催生B A T 高調進軍電影行業,積極布局大電影產業鏈;一些資本「新軍」同樣也看好影視產業的發展前景,其中房地產、餐飲等主營增長乏力的傳統行業上市公司為謀求業務轉型,逐漸加力電影行業,相繼並購影視公司,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增長:如中南重工依靠並購大唐輝煌在2015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45.09% ,鹿港科技並購文化影視公司實現去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95.62% 。
3.BA T全面布局產業鏈,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
「互聯網+ 」為電影產業提供了新型的技術手段和運作載體,貫穿了電影產業鏈的投融資、製作、營銷、品牌拓展等多個環節。B A T (以網路、阿里巴巴、騰訊等為代表的一批互聯網公司)通過融資、並購和戰略合作等方式重新布局,與傳統的影視公司融合發展:阿里通過收購、並購、投資等方式涉足電影產業鏈; 2015年1月,網路成立了網路影業,整合了網路糯米、網路地圖等LB S產品為在線售票引流;6月,網路斥資1.5億港元入股星美控股;而騰訊則在2015年9月成立了企鵝影業,後又成立騰訊影業,投資了十多部優質電影。
資本運作還促成行業集中度以及行業門檻不斷提高。2015年電影「在線購票」領域的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據統計2015年前三季度,線下售票已跌落至24.62% 的份額,而在線選座占據51.47% 的市場;經過整合之後的「微影時代」「貓眼電影」「網路糯米」三家購票網站成為「在線購票」的主體機構。總體來看,以BA T為首的互聯網企業只有將自身獨特的互聯網基因植入電影領域才能更好盤活電影產業這盤大棋。
4.電影私募股權投資朝著專業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隨著中國電影產業規模的擴大和日趨成熟,各類影視基金也紛紛投向一些熱門影視項目和主流影視機構。其中,華誼兄弟在2015年8月完成的36億元定增的發行對象中就有中信建投及平安資管兩家基金,它們分別認購了1億元、6.79億元;11月,「騰訊系」的微影時代完成15億元的C 輪投資,買家既有騰訊基金和萬達集團,也有南方資本、信業基金等產業投資機構。目前,國內的較活躍影視基金還包括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復星投資基金、建銀國際文化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等等。作為影視基金的重要形式,電影私募股權投資以股權方式對影視公司或影視項目投資,這些投資均有專業團隊遴選項目,確保項目質量,並可以與產業上下游廣泛合作,提供各種增值服務,提高成功率。
電影私募股權投資依靠其成熟的股權結構設計和嚴格縝密的風險控制流程,以及更加合理化收益分享機制,使電影產業的專業性與金融資本的市場性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具體的實現和操作主要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在投資過程中的風險控制:PE的管理者在對電影項目進行評估和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會運用多元化的投資方法和恰當的金融工具來規避風險,包括發行預售、完工擔保、投資組合理論等;二是具體操作上通常是由私募基金以高收益債、低收益債和優先股等不同品種的金融產品吸引風險承受能力不同的投資者而完成。

⑹ 文化產業投融資的實踐瓶頸有哪些

中國文化產業特點中國本身文化底蘊豐厚,且文化沒有排他性,其他國家的文化產品進入中國後都能取得不錯的市場效益。
中國的文化產業大多有政府介入,文化產業重點項目由政府提出,重點文化企業由政府扶植或是經營。
文化產業總體起步晚,市場發育度低,沒有健全的文化產業人才培養、流動和獎勵機制。
現行教育制度制約了文化產業的發展,懂文化的不懂技術,學技術的輕視人文,文化產業實力偏弱,規模小,管理方式滯後。

⑺ 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的基金介紹

文化產業發展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主要應通過市場籌措資金。因此,要按照市場經濟要求和公共財政理念,研究制定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和文化產業特點的財政扶持政策,轉變財政直接投資方式,積極探索通過貸款貼息、設立投資基金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促進實現文化產業投資主體和投資渠道的多元化,利用資本市場拓寬渠道,構建完善的文化產業投融資體制。

閱讀全文

與文化產業投融資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鼎豐集團做什麼 瀏覽:282
杠桿視頻物理大師 瀏覽:201
匯率20天內變化快嗎 瀏覽:293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快易 瀏覽: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瀏覽:291
外匯交易中ac指數 瀏覽:718
購買外匯用途限制 瀏覽:238
杠桿動力與阻力區別 瀏覽:561
益盟黃金眼公式 瀏覽:2
石油山東股票 瀏覽:968
成都市市屬國有企業投融資 瀏覽:376
中行換外匯要辦卡 瀏覽:583
昌月股票 瀏覽:664
原油期貨到期油會漲還是會跌 瀏覽:276
導游提成傭金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瀏覽:448
2013年人民幣對台幣平均匯率查詢 瀏覽:575
普惠金融小微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06
微信的金融機構代碼證 瀏覽:205
金融公司法院起訴流程 瀏覽:312
微信理財收益會變成負的嗎 瀏覽: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