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何廣文的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教育狀況
1995-1998,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農村金融方向,農學博士
1994.4-1994.8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銀行與證券投資管理專業進修
1993.1-1994.3德國霍恩海姆大學企業管理系進修
1985-1988,西南財經大學金融系貨幣銀行專業,經濟學碩士
1981-1985,西南農學院農業經濟系農業經濟管理專業,農學學士
工作經歷
2008-2011 世界銀行中國微型金融師資培訓教師組組長
2008.8-9 日本農林中金綜合研究所訪問研究員(Visiting Researcher)
2006.10-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金融學科組組長
2002.12- 中國農業大學農村金融與投資研究中心主任
2001.9-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6.12-2001.9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
1994.11-1995.10 北京新源城市信用社(現北京銀行新源支行)信貸部經理、辦公室主任
1999.09-2000.08 德國杜伊斯堡大學經濟系訪問教授(Guest professor)
1997.9-2001.6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
1994.11-1997.9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副主任
1988.7-1996.12 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助教、講師 主要著作與教材
2011 何廣文、劉勇主編,《小額信貸運作與管理指南》(上下冊),中國金融出版社2011.5
2011 何廣文主編,《農村金融專題講座》,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1.1
2009 何廣文主編,張正平、李莉莉、楊菁、趙岩青副主編,《農村金融知識讀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9.6
2008 李樹生、何廣文等著,《中國農村金融創新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12
2008 何廣文、李樹生等編著,《農村金融學》,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12
2008 何廣文主編,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貨幣銀行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6
2006 馮興元、何廣文、杜志雄等著.《中國鄉鎮企業融資與內生民間金融組織制度創新研究》,山西經濟出版社,2006.11。
2005 何廣文、郭沛主編,李莉莉、楊菁副主編,《農村信用社經營管理案例分析》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11
2005 何廣文、李莉莉著,《正規金融機構小額信貸運行機制及其績效評價》,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11
2005 何廣文、馮興元、郭沛等著,《中國農村金融發展與制度變遷》,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11
2005 何廣文、馮興元、林萬龍等著,《農戶信貸、農村中小企業融資與農村金融市場》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11
2004 何廣文、郭沛主編,《現代貨幣銀行學》,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4.2
2004 何廣文主編,《農村信用社改革操作指南》,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11
2002 何廣文主編:《農村信用社貸款五級分類與風險管理知識讀本》,中國物價出版社,2002.10
2001 何廣文著,《合作金融發展模式及運行機制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9
2001 何廣文主編,《貨幣銀行學》,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1.8
2000 何廣文著,《國金融制度研究》,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0.9
2000 甘立平主編、何廣文副主編,《財政與稅收》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0.6
1999 何廣文、蔣先玲、甘立平編著,《貨幣銀行學概論》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3 2011 何廣文,圍繞專業合作社的金融服務大有可為,《中國農村金融》2011(10)
2011 何廣文,構建縣域本土金融服務機制,《中國金融》2011(11)P43-45
2011 何廣文,構建化解縣域經濟微觀主體融資困境的金融機制,《中國農村金融》2011(8)
2011 何廣文、李莉莉,大型商業銀行的小額信貸之路——兼析與新型農村金融機間的合作機制,《農村金融研究》2011(5)P21-26
2011 何廣文、楊虎鋒、張群、謝昊男、宋冀宏,商業性小額貸款公司怎麼實現對於農戶和微小企業的服務?——基於山西永濟富平小額貸款公司案例的分析,《中小企業融資》2011(1)P78-79,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11 何廣文、李莉莉,農村經濟發展轉型與縣域金融服務的完善,《銀行家》2011(3)P39-41
2011 何廣文,構建農村本土金融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可缺位,《中國合作經濟》2011(1)P34-35
2011 何廣文:促進農村消費升級的金融對策,《中國金融》2011(4)P60-61
2010陳丹、何廣文:應收賬款質押貸款的風險及其模糊綜合研究,《金融理論與實踐》2010(9)
2010何廣文,基於社區本土力量的農村金融普惠金融模式,《中國金融》2010(8)P86-87
2010何廣文,解決農村弱勢群體貸款融資難問題的邏輯思路,《中國農村金融》2010(1)
2009何廣文,資金互助——合作金融又一模式,《中國金融家》2009(12)
2009 張正平、何廣文,農戶信貸約束研究進展,《河南社會科學》2009(2)P44-49
2009 何廣文,農貸解難,《新理財》2009(5)P25-26
2009 張林、何廣文,我國貨幣市場基準利率SHIBOR實證分析及運行評價,《金融理論與實踐》2009(4)P9-12
2009 何廣文,農民專業合作社金融服務模式探析,《中國農村信用合作》2009(3)
2009 何廣文,農村信用社制度變遷:困境與路徑選擇,《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1)P50-54
2008 何廣文,2009年農村金融主旋律:改革開放與創新,《中國城鄉金融報》2008-12-31
2008 何廣文,農村金融改革的成效及深化改革的取向,《中國農村信用合作》2008(10)
2008 高紋、何廣文,「小額信貸與金融原則——孟加拉格萊明銀行經營模式的再思考」,《中國經濟與管理科學》2008(9)
2008 王瑋、何廣文,「社區規范與農村資金互助社運行機制研究」,《農業經濟問題》2008(9)
2008 何廣文,「小額信貸成功的基本要素何在」,《中國金融》2008(7)
2008 何廣文,中國的小額信貸需求分析,《西南金融》2008(4)P12-14
2008 何廣文,市場開放成為深化農村金融改革的關鍵詞,《中國農村信用合作》2008(3)
2008 何廣文、張正平,「存款保險制度研究進展述評」,《河南社會科學》2008(3)38-41
2008 楊菁、何廣文,合作經濟組織在農村金融交易中的效應分析——基於山西省榆社縣個案的研究,《金融理論與實踐》2008(3),P21-24。
2008 何廣文,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和機制創新的探討,《中國農村信用合作》2008(1)
2008 楊菁、何廣文,利率市場化對農戶投資行為影響的實證分析,《金融理論與實踐》2008(1)
2008 趙岩青、何廣文,聲譽機制、信任機制與小額信貸,《金融論壇》2008(1) P33-40
2008 何廣文,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全面推進,《銀行家》2008(1)
2007 趙岩青、王瑋、何廣文:信用激勵機制在小額信貸中的有效性研究,《金融與經濟》2007(12)P47-52
2007 王瑋、何廣文、於麗先:信用擔保作用機制與政府支持農信擔保的路徑選擇,《經濟與管理研究》2007(11)P74-79
2007 何廣文、王伊喬:莫以市場化行為看待小額農貸,《銀行家》2007(11)P109-110
2007 何廣文:農村金融市場的開放與供銷社的機遇,《中國合作經濟》2007(9)
2007 何廣文:中國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創新路徑探討,《金融與經濟》2007(8)P11-16
2007 何廣文:從三個層次構建農村金融服務體系,《金融時報》2007.7.19
2007 何廣文、張林、韓星:傳統農區金融需求與機構布局調研報告,《銀行家》2007(7)P100-115
2007 趙岩青、何廣文:農戶聯保貸款有效性問題研究,《金融研究》2007(7)
2007 楊菁、何廣文:中國農村信貸市場深化,《銀行家》2007(6)P104-107
2007 何廣文:完善農村金融市場需要全方位推進,《中國國情國力》2007(5)P15-18
2007 何廣文:農村資金互助合作機制及其績效闡釋,《金融理論與實踐》2007(4)P3-8
2007 何廣文:農村金融機構多元化的路徑選擇,《中國改革》2007(3)P34
2007 張群、何廣文:不確定性、流動性約束對我國農村居民儲蓄行為影響的實證分析,《中國農業經濟評論》2007(2)P183-192
2007 張正平、何廣文: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的變遷研究——基於國家效用函數的成本-收益分析,《河南社會科學》2007(1)P61-67
2007 何廣文:構建社區導向型新農村建設金融服務機制,《西南金融》2007(1)P8-10
2007 何廣文:農村金融機構的多元化路徑,《銀行家》2007(1)P98-101
2007 何廣文:農村社區發展基金的運作機制及其績效詮釋,《經濟與管理研究》2007(1)P31-39
2006 何廣文:提高西部地區金融創新能力,《銀行家》2006(11)P118-119
2006 張林、何廣文:銀行間債券市場7天回購利率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中國農業經濟評論》2006(3)P334-348
2006 何廣文、張群:農戶保險需求影響因素實證分析——一貴州銅仁地區為例,《中國農業經濟評論》2006(2)P167-176
2006 何廣文:只貸不存小額貸款機構運作特徵及其制度創新。《銀行家》2006(8)P118-121
2006 何廣文:小額貸款公司運作特徵及其制度安排。《小額信貸通訊》2006(2)P29-32
2006 何廣文:建設新農村,金融缺位怎麼辦?《銀行家》2006(7)P112-115
2006 劉進寶、何廣文:制度及制度變遷中農村信用社的風險問題研究。《調研世界》2006(5)P25-27
2006 何廣文:金融支農:責無旁貸,現狀堪憂《中國經濟報告》2006(2)P91-95
2006 張正平 何廣文:存款保險定價理論研究的新進展《經濟評論》2006(2)P104-112
2006 何廣文:新農村建設的金融投入困境及其政策選擇《小城鎮建設》2006(3)P52-56
2006 何廣文:農信社制度變異及其動因《銀行家》2006(2)P116-119
2005 張正平 何廣文:隱性保險、市場約束與我國銀行業改革,《中國軟科學》2005(12)P38-43
2005 潘建成、何廣文:金融支持與構建農業投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調研世界》2005(11)P10-12、16
2005 何廣文、李莉莉:農村小額信貸的市場空間分析,《銀行家》2005(11)P108-111
2005 張正平 何廣文:改革後郵政儲蓄資金流向何方,《調研世界》2005(10)P38-40
2005 何廣文:農村金融改革及創新路徑探討,《金融時報》2005-5-19
2005 何廣文:沒有完成的農信社改革《中國農村信用合作》2005(5)P28
2005 何廣文:傳統農區農信社改革與創新《中國農村信用合作》2005(3)P10-13
2005 何廣文:農村信用社股權設置與治理結構的沖突《銀行家》2005(1)P112-115
2004 何廣文、李莉莉:用系統論視角審視農村金融改革,《中國金融家》2004(12)P60-61
2004 何廣文、李莉莉:從系統論視角看農村金融改革,《農業現代化研究》2004(專刊)
2004 何廣文:農信社改革問題及出路探討,《銀行家》2004(10)P38-39
2004 馮興元、何夢筆(德)、何廣文:試論中國農村金融的多元化——一種局部知識範式視角《中國農村觀察》2004年第5期,P17-29
2004 馮興元、何夢筆、何廣文:試論中國農村金融的多元化,載《中國農村發展研究報告No.4》, 第80-105頁
2004 何廣文、張麗、李莉莉、楊菁:京郊農村金融發展中的問題研究《北京社會科學》2004(3)P124-130
2004 何廣文、馮興元:農村金融體制缺陷及彌補的路徑選擇《中國農村信用合作》2004(8)P23-25
2004 何廣文、馮興元、潘建成:關於國有商業銀行困境與改革路徑的思考《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4(5),P55-58
2004 何廣文、馮興元: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亟待深化《中國鄉鎮企業》2004年第4期
2004 何廣文、馮興元:加快改革和創新農村金融體制的路徑思考《中華合作時報.合作金融》2004年4月15日第1版
2004 何廣文:對農村政策金融改革的理性思考《農業經濟問題》2004年第3期
2004 何廣文:中國農村金融轉型與金融機構多元化《中國農村觀察》2004年第2期,P12-20
2004 何廣文、馮興元:六招破解農村金融體制創新《中國經濟時報》2004年3月17日
2004 何廣文、馮興元:修建農村資本旱地的水渠《經濟》2004年第3期,P71
2003 何廣文:農村金融供給與需求之間的五大不對稱《經濟研究參考》2003年第63期
2003 何廣文:深化農信社改革的再思考《中華合作時報.合作金融》2003年11月11日、11月18日
2003 何廣文、馮興元、李莉莉:農村信用社制度創新模式評析《中國農村經濟》2003(10),P37-43
2003 馮興元、何廣文:農村金融為何不姓農《中國改革》2003(8)P69-71
2003 何廣文、馮興元、李莉莉:論農村信用社制度創新模式和路徑選擇《中國農村信用合作》2003(8)
2003 何廣文、馮興元、李莉莉:農村教育融資問題研究《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3(5),P75-79
2003 何廣文、歐陽海洪:把握農村金融需求特點,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中國金融》2003(11), P14-16.
2003 何廣文:農業戰略性結構調整:農村金融供求特徵及均衡戰略《中國農村信用合作》2003(6)
2003 何廣文:農村信用社制度創新不存在最優模式《金融時報》2003年6月9日
2003 何夢筆(德)、馮興元、何廣文:農村金融機構宜多樣化《經濟學消息報》2003年2月14日
2003 何廣文、王魯保、李莉莉:拓展農村信用社中間業務的路徑思考《中國農村信用合作》2003(2)
2003 何廣文:改善小額信貸與優化農戶貸款環境,《農民日報》2003年1月4日第三版
2002 何廣文: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制度績效、問題及對策《中國農村信用合作》2002(11),P11-13.
2001 何廣文、趙大暉,「培育農業資本市場 深化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經濟問題》2001(11)
2001 何廣文,「中國農村金融供求特徵及均衡供求的路徑選擇」,《中國農村經濟》2001(10)
1999 何廣文:從農村居民資金借貸行為看農村金融抑制與金融深化,《中國農村經濟》1999(10),P42-48
1999 何廣文:談現代合作金融組織的激勵機制,《中國金融學院學報》1999(1),P43-45.
1999 何廣文:合作金融組織的制度性績效探析,《中國農村經濟》1999(2)P36-41.
1997 何廣文:合作金融改革研究中幾個理論問題的述評,《浙江金融》1997(6)
1995 吳強、何廣文:德國信用合作業發展的十大特點《金融時報》1995-2-10 以有力的財政金融政策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金融時報》2009-7-22
小額貸款下一站未必是村鎮銀行 《投資家》2009年第6期
中國農業大學金融系主任何廣文教授談如何破解農村金融困局,更好地支持「三農」發展 中國金融網,2009年6月
創新農民專業合作社金融服務模式 《金融時報》2009-03-02
為微型金融扶貧「診脈開方」 《中華合作時報》2009-02-27
小額貸款公司「東風破」 《21世紀經濟報道》2009-2-9
保障穩產增收三農保險探索新路徑 《金融時報》2009-02-04
新競爭格局下的農村信用社 《中國金融》2008(24)P78-82
農村金融改革與創新:七大基本經驗與共識 《金融時報》2008-12-22
農業保險面臨又一個重要發展機遇 《金融時報》2008-11-28
推進農村改革 金融制度怎樣跟進 《中國郵政報》2008-10-25
農村金融:一汪期待動力的活水 《新京報》2008-10-29
構築現代農村金融體系:商業原則 創新思維 《上海證券報》2008-10-27
宏觀調控背景下的金融支農 《中國金融》2008(17)P80-81
創新活力如何激發 《金融時報》2008.4.24
匯豐下鄉:外資銀行帶來了什麼? 《中國金融》2007(19)P80-81
關注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組織的發展 《中國金融》2007(11)P74-80
中國農村金融機構應走多元化之路 《農村工作通訊》2007(2)P11-12
准入機制的良性運轉需要配套措施——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何廣文訪談 《金融時報》2007.2.15
小額信貸:激活農村金融的催化劑 《遼寧日報》06-12-18
關注弱勢群體,深化我國小額信貸事業的發展 《金融時報》2006-10-26
增加西部地區金融競爭路徑——訪中國農業大學農村金融與投資研究中心主任何廣文 《金融時報》2006-10-12
新農村建設,農村金融體系何去何從 《資本市場》2006-6
建設新農村:「建市場」重於「建村莊」 《金融時報》2006.05.17
一號文件勾畫全盤遠景 新農村金融投石問路 《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3月10日
構建多層次農村金融體系 《經濟日報》2006/02/15
農村金融改革任重道遠前景可期 《經濟日報》2006/02/14
中國農村信合改革應自下而上——專訪中國農業大學何廣文教授 《鳳凰周刊》2005年12月25日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何廣文:農信社,拿什麼激勵你? 《金融時報》2005年12月8日
民間借貸:陽光化意味著什麼?民間借貸現狀與啟示系列報道之三 《金融時報》2005年10月20日
農信社改革需要啟動內在推動力
——訪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何廣文 《金融時報》2005年9月1日
建立健全農村金融的風險分擔機制
——訪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何廣文 《金融時報》2005年3月3日
農發行出路何在? 《中國經濟周刊》2004年第3期
「扶貧」之惑
——訪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何廣文 《中華合作時報.合作金融》2003年11月4日
農信社改革應探索多種模式
——與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何廣文的對話 《金融時報》2003年9月30日
新建民營銀行的困惑 《中華合作時報.合作金融》2003年8月19日
農信社改革的三大模式 《中國財經報》2003年7月1日
基金為農業增效鋪路 《農民日報》2003年5月20日
農發行的四種命運 《21世紀經濟報道》2003年1月16日 2009.11-2010 主持:「北京市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問題研究」,北京市農村工作委員會
2009-2011 首席專家: 「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對策研究」(08&ZD024),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2008 主持:中國農地金融制度研究,美國CATO研究所
2008.6-12 主持:中國小額信貸行業評估,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
2008.5-10 主持:農村資金互助組織問題研究,農業部軟科學課題
2007.7-2008.6 主持:農村社區發展基金—運作模式與案例,香港樂施會(Oxfam)
2007.3-2008.4 主持:農村金融需求調研分析,中國人民銀行總行
2006.5-2007.12 主持:社區合作金融組織、農戶金融需求與收入,美國福特基金會
2006.1-2008.12 主持:中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風險度量及其管理研究(2005年度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編號20050019008)
2005.1-2007.12 主持:利率市場化對農業信貸供求主體的影響及其政策選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批准號:70473089)
2004.6-9 主持:山西長治城區農村信用社能力素質建設綜合規劃研究(長治城區農村信用社聯社)
2004.11-2005.3 主持:NGO小額信貸與農信社小額信用貸款比較研究,中國扶貧基金會
2004.5-12 主要參加:中國誠信評價體系研究(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
2003.8-2004.9 主持:中國農村義務教育投融資體制研究(德國經濟合作部資助)
2003.4-2005.12 主持:正規金融機構小額信貸、農民收入及緩解農村貧困(美國福特基金會)
2003.4-12 主持: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時期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創新研究(農業部軟科學基金課題)
2002.8-2004 主持: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競爭力動態評價及其跟蹤研究(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
2002 主持:農村金融服務問題研究農辦政【2002】41號(農業部「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研究專題)
2002 主持:金融機構經營機制轉軌對農戶融資的影響及政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主任基金7015)
2001 主持:中國農村小額貸款 (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
2001 主持:現階段農戶融資中的擔保行為研究(農業部軟科學課題01016-2)
2001-2003 主持:京郊農戶融資行為實證研究(北京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01BJBJG070)
1998-1999 主持:不同地區農戶借貸行為及借入資金來源結構研究(農業部軟科學課題98017)
1997-1999 主持:德國金融制度研究(浙江大學1997年公開招標課題)
1997-1998 主持:合作金融理論與實踐――中外比較研究(國家社科基金)
1995-1996 主持:德國農村信貸及德國銀行對農村中小型企業的信貸管理(德國諾曼基金會,與德國哥廷根大學農村發展所合作) 2010-2013 主持:泰華農民銀行中國湖南、雲南小額貸款試驗
2010-2012 KfW Development Bank,China Zhaowuda Wome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sociation(CZWSDA), PR of China, Local Microfinance Expert
2010.4-6 主持:山西永濟富平小額貸款公司績效評估研究
2009.12-2010.2 主持:中國扶貧基金會四川地震災區小額信貸項目績效評估
2009.10 馮興元、何廣文主持,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社區發展基金項目評估
2009.6-12 亞洲開發銀行中國農村金融技術支持項目,「中國農村金融發展與監管」,農村金融專家,執行單位: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2009.5-6 IFAD寧夏、山西扶貧項目小額信貸年度檢查,農村金融專家
2008.6-7 IFAD河南大別山區農村扶貧項目最終設計,農村金融專家
2008.5-6 IFAD寧夏、山西扶貧項目小額信貸中期評估,農村金融專家
2007.10-2008.3 財政部國際司農村金融項目專家,「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組織農村金融項目轉貸模式研究」,組織貴州、廣西IFAD基金項目小額信貸的調查與評價分析。
2006.8-10 世界銀行短期農村小額信貸咨詢專家.「中國農村小額信貸案例研究」,負責調研四川廣元全力小額貸款公司、江蘇洪澤縣農村信用社小額信用貸款、湖北郵政儲蓄小額定期存單質押貸款案例。
2005.8-2006.1 香港樂施會「社區發展基金發展模式及其績效評估」,評審專家。負責香港樂施會(Oxfam HK)雲南祿勸、瀾滄、廣西大化農村綜合發展項目社區發展基金評估。
2005.4-12 亞洲開發銀行中國農村金融改革技術援助項目TA PRC 4430「農村金融市場需求研究——貴州銅仁案例」,農村金融市場與環境分析專家、培訓專家。組織了對貴州銅仁地區10個縣30個農村信用社、1220個農戶的入戶調研。
2004.1-10 主持:中國農村信用社改革的區域性特徵研究(亞洲開發銀行)
2004.5 「陝西國際農發基金農村金融能力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被國家發改委/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聘為農村金融專家
2004.6 「重慶國際農發基金農村金融能力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 被國家發改委/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聘為農村金融專家
2003.8 甘肅南部扶貧項目預評估,被國際農業發展基金(IFAD)聘為農村金融與經濟分析咨詢專家
2002 「中德合作江西山區可持續發展項目」終期評估小額信貸專家,德國技術合作公司(GTZ)
2001 世界銀行第四期中國扶貧貸款項目調研專題:西部農村企業發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FID農村金融咨詢專家
2001 「促進貴州湖南農村金融系統能力建設」 農村金融咨詢與財務培訓專家, 德國技術合作公司(GTZ)
1998 IFAD資金貸款在中國的轉貸渠道和轉貸效率研究, 農村金融專家, 農業部國際合作司/WFP/IFAD
⑵ PPP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即ppp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如何編制
根據融資項目屬性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融資模式。當前政府主推的時介於兩者之間的融資模式,典型的有BOT和PPP模式,兩種模式的主要區別也是政府介入的程度和方式不同,並無明顯的優劣。一般來說,BT模式適用於非經營性項目,BOT模式適用於經營性項目,PPP模式適合準經營性項目。
1、PPP模式和BOT模式的區別
PPP模式和BOT模式對於政府的資金壓力較小,因此也成為力推的主要融資模式。這兩種融資模式非常相近,差別主要集中於合作關系、民營企業進入時點、支付方式、利益訴求、風險分擔、融資擔保、信息是否完全幾個方面。
1.1 合作關系方面,BOT模式是政府與企業是垂直關系,即政府授權企業獨立建造和經營設施,PPP模式是政府與企業是合作關系,即政府與企業參股組建項目公司,共同建造和經營設施。
1.2 民營企業進入時點方面,BOT模式是在招投標階段進入項目,PPP模式是在項目的可行性分析與論證階段進入。
1.3 支付方式方面,BOT模式是更多是用戶付費,PPP模式是用戶付費和政府補貼。
1.4 利益訴求方面,BOT模式是雙方只關注自己利益,PPP模式是雙方以整個項目利益最大化為目標。
1.5 風險分擔方面,BOT模式是民營企業承擔風險較大,政府對項目的控制較弱,PPP模式是政府對項目控制較強,雙方共同承擔風險。
1.6 融資擔保方面,BOT模式是以民營企業資信或項目預期收益擔保,PPP模式是以項目預期收益和政府補貼擔保。
1.7 信息是否完全方面,BOT模式是信息不對稱,PPP模式是信息共享。
2、PPP模式的應用
PPP模式在海外得到廣泛應用。在美國,最大的PPP部門是供水和廢水處理,約15%的市政水務服務通過PPP項目進行,並且越來越多的交通運輸項目開始採用PPP模式,南部諸州的收費高速公路PPP項目正在建設中。英國簽訂的PPP合同累計超過700項,總投資超過500億英鎊,涉及交通、衛生、教育等領域。亞洲和非洲各國的PPP項目也很多,據世界銀行調查,全球有超過50%的PPP項目在亞洲設立,主要集中在能源和交通等基礎設施領域。
通過在政府與民營企業之間建立了風險共擔機制,PPP模式能夠調動民營資本的積極性。在項目建成運營後,政府成立專門監管機構,定期核定項目運營成本,對民營企業的短期虧損進行補貼,使得民營企業「有錢可賺、有利可圖」,且盈利相對穩定。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基礎設施短期回報差的問題,使民間資本進入成為可能。但是當前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公平有效的風險分擔機制尚未得到完善都會阻礙PPP模式進一步推進。
PPP現已成為財政部力主推廣的模式,被寄予解決城鎮化資金來源、緩解地方債等期望。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預計2020年城鎮化帶來的投資需求約為42萬億元,而PPP模式正抓住了有效解決城鎮化融資需求這一關鍵環節。
在農民市民化過程中,政府、市民和企業三方都需要出資。政府方面需要承擔責任包括基建、醫療教育、公共安全以及社會保障等。農民個人也要承擔社會保障和購房等。PPP模式將是資金重要來源在拓寬投資渠道、分擔成本方面,建議引導社會資金,大力推行政府購買、特許經營、合同委託、服務外包、土地出讓協議配建等方式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在未來的城鎮化建設中,規范、透明的城市建設融資機制必不可少。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將成為城鎮化資金來源的重要渠道。PPP模式抓住了有效解決城鎮化融資需求這一關鍵環節。」
3、PPP模式的分析
3.1 PPP合作協議責任應明確劃分
政府和企業簽訂協議時的責任劃分,具體的規定由雙方協定。比如運營一個供水項目。停水,是政府批准停水,這是規定,企業必須遵守。
3.2 PPP模式的資本不做限制
目前國家推廣的PPP並沒有明確是私人資本、外資還是國資。對於一個城市來講,無論是私人資本、外資、國資都屬於外來資本,都是PPP引進的模式,比如,很多城市有國企參與PPP項目,因為對於這個城市而言,外來的國企也是外來的資本。
3.3 應引入咨詢公司構建管理體系
以前政府對公共事業的運作,一般是平台公司或者自己的國有企業。但是政府的投資效率不一定很高。像醫院、學校、水務、垃圾處理、地鐵、天然氣等公用事業,傳統上這屬於國有體制范疇,政府與企業沒有界線,一般是委派的方式做。 PPP是將市場資本引進,而且周期長,面臨的問題是把雙方的邊界劃清楚,不劃清楚,雙方會出現扯皮的現象,對資源消耗較大。而咨詢公司的作用就是重構管理體制,把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清楚,雙方的責權清楚了,事情才好執行。
3.4 PPP與公眾利益不一定沖突。
PPP項目,企業參與競標,政府選擇一家報價低的公司。最典型的是地鐵PPP模式,票價是兩塊錢,這與政府的結算價有差價,政府與公司有個合同價,假如我定的價格高,多的部分歸我,假如定的低,我給你補償。這等於是把市場化與公共服務在機制上解決掉,相當於政府購買了服務。
3.5 要在市場競爭條件下開展工作
PPP模式節省資金是有前提的,不是PPP模式就一定節省資金,而是在競爭的條件才會節省。如果沒有競爭,政府建的污水廠原本只要3億元,可能就會要4億元,而如果讓社會資本進來競爭,或許只需2億元。市場經濟一定是競爭,離開競爭就不是市場經濟。PPP節省資金提高效率,一定是競爭的,沒有充分的競爭,是實現不了的。
綜上所述,PPP存在很多的模式,有財政購買服務的形式,還有經營收費的模式等。PPP項目是千差萬別的,基本的原則是能市場化就市場化,社會資本能做的就社會資本做。
⑶ 尋求有關「民間工藝品開發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報告簡介
項目可行性研究是投資活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其研究結論是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可行性研究報告適用於政府、企業、個人等各類投資主體所投資的工業、交通運輸、農林水利、城市基礎設施以及技術改造等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以滿足我國各類投融資主體進行科學決策的需要。
《中國其他民間工藝品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對項目的市場需求、資源供應、建設規模、工藝路線、設備選型、環境影響、資金籌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調查,在專家研究經驗的基礎上對項目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進行科學預測,從而為客戶提供全面的、客觀的、可靠的項目投資價值評估及項目建設進程等咨詢意見。
可行性報告咨詢服務分為政府審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報告和融資用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側重關注項目的社會經濟效益和影響;融資用報告側重關注項目在經濟上是否可行。具體概括為:政府立項審批,產業扶持,銀行貸款,融資投資、投資建設、境外投資、上市融資、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組建公司、徵用土地、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等各類可行性報告。
單 位:
地 址:
郵政編碼:
聯 系 人:
聯系電話:
傳 真:
郵 箱:
報告目錄
第一章 其他民間工藝品項目總論
一、項目名稱
二、項目背景
三、項目投資概況
1、項目擬建(地區)地點
2、項目建設規模與目標
3、項目投資資金及效益情況
四、項目發展情況
1、項目已進行的研究及其成果
2、試驗試制工作(項目)情況
五、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依據
第二章 其他民間工藝品項目承辦單位概況
一、項目承辦單位概況
1、公司基本情況
2、公司主營業務
3、公司主要股東情況
二、公司近幾年財務經營情況
第三章 其他民間工藝品產品項目投資環境分析
一、PEST宏觀環境分析
二、項目所在區域經濟情況分析
三、微觀環境分析
1.競爭分析
2.目標客戶分析
3.產品細分市場分析
四、產品項目市場競爭情況
1、SWOT分析
1.1 優勢(strengths)
1.2 劣勢(weaknesses)
1.3 機會(opportunities)
1.4 威脅(threats)
2、行業競爭發展趨勢
第四章 其他民間工藝品產品市場分析
一、行業發展情況
1、行業經濟運行情況
2、行業發展特點分析
3、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4、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5、行業生產技術情況
6、行業進出口情況
二、產品原材料供給情況分析
1、原材料供給價格分析
2、原材料供應量走勢分析
3、原材料市場對本行業影響分析
三、項目產品市場分析
1、產品市場供需情況
1.1 項目產品市場供給情況
1.2 項目產品市場需求情況
1.3 項目產品市場預測
1.3.1項目產品市場產量預測
1.3.2項目產品市場需求量預測
1.3.3項目產品市場供需缺口分析
2、產品應用領域分析
2.1 國內市場應用現狀
2.2 國外市場應用現狀
2.3 產品應用領域發展趨勢預測
3、產品技術發展趨勢
4、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5、項目產品市場優勢比較
四、項目投產後生產能力預測
五、該項目企業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優勢分析
六、項目企業綜合優勢分析
七、項目產品市場推廣策略
第五章 其他民間工藝品項目產品方案和建設規模
一、產品方案
1、產品名稱
2、產品技術突破及規格
3、產品生產銷售模式
二、建設規模
三、項目規劃及布局
第六章 其他民間工藝品項目地區建設條件
一、區位條件
二、基礎設施
三、產業環境
四、人才資源
五、社會經濟條件
第七章 其他民間工藝品項目產品生產技術方案
一、項目技術來源
二、項目技術發展規劃
三、項目研發目標
四、產品生產方案
1、產品生產組織形式
2、產品生產工藝流程
3、項目主要工藝設備選擇
4、動力及能耗指標
第八章 其他民間工藝品項目環境保護與勞動安全
一、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二、項目環境保護措施
三、勞動保護與安全
第九章 其他民間工藝品項目企業組織機構和勞動定員
一、企業組織結構
1、項目法人組建方案
2、管理機構組織機構圖
二、勞動定員和人員培訓
1、勞動定員
2、人員培訓儲備計劃
第十章 其他民間工藝品項目實施進度
一、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二、項目實施進度表
三、項目實施中的控制措施
1、項目實施進度控制措施
2、項目實施質量控制措施
3、項目實施資金控制措施
第十一章 其他民間工藝品項目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一、投資估算的依據
二、項目總投資估算
三、資金籌措
1、資金來源
2、項目籌資方案
四、投資使用計劃
第十二章 其他民間工藝品項目財務效益、經濟和社會效益評價
一、項目財務效益評價
1、項目未來收入預算
2、生產成本、費用估算
3、項目財務效益估算
二、項目經濟效益預測
1、經濟效益的計算依據
2、預期經濟效益估算
三、不確定因素分析
四、社會效益和社會影響分析
第十三章 其他民間工藝品項目風險因素識別及企業對策
一、風險因素識別
1、政策法規風險
2、市場風險
3、技術風險
二、風險防範對策
第十四章 其他民間工藝品項目可行性研究結論
一、結論
二、附件
1、項目位置圖
2、主要工藝技術流程圖
3、主辦單位近5年的財務報表
4、項目所需成果轉讓協議及成果鑒定
5、項目總平面布置圖
6、主要土建工程的平面圖;
7、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摘要表
8、項目投資概算表
9、經濟評價類基本報表與輔助報表:
10、現金流量表
11、現金流量表
12、損益表
13、資金來源與運用表
14、資產負責債表
15、財務外匯平衡表
16、固定資產投資估算表
17、流動資金估算表
18、投資計劃與資金籌措表
19、單位產品生產成本估算表
20、固定資產折舊費估算表
21、總成本費用估算表
22、產品銷售(營業)收入和銷售稅金及附加估算表
略……
【報告定價】
印 刷 版:元
電 子 版:元
兩版合價:元
交付方式:特快專遞
【付款方式】
開 戶 名:
開 戶 行:
帳 號:
【聯系方式】
單 位:
地 址:
郵政編碼:
聯 系 人:
聯系電話:
傳 真:
郵 箱:
⑷ 王立國的學術成果
2000年以來,共發表論文40餘篇, 完成課題18項,在研課題2項,出版專著、譯著和教材12部。論文: 體制性產能過剩:內部成本外部化視角下的解析《財經問題研究》(封面)2013.32. 地方政府幹預、企業過度投資與產能過剩:基於26個行業樣本《改革》2012.123.鋁工業行業產能過剩成因及治理對策研究《宏觀經濟研究》2012.84.生態經濟學視角下建築工程可持續建設體系的研究《建築經濟》2012.10(第2作者)5.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的測度、波動及成因研究《經濟研究》(封面文章)2011.12(第3作者)6.理性發展現代煤化工行業的思考——基於防範產能過剩風險的視角《宏觀經濟研究》2012.17.基於技術進步視角的產能過剩問題研究《財經問題研究》2012.28.地方政府公共投資制度與投資決策問題研究——基於完善投資體制和投資決策科學化的文獻綜述《財經問題研究》2011.99.謹防風電設備、多晶硅行業性產能過剩的風險《宏觀經濟研究》2011.510.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市場化融資研究——基於專用性投資不足的視角《城市發展研究》2011.111.財政分權背景下的產能過剩問題研究——基於鋼鐵行業的實證分析《財經問題研究》(重點文章)2010.1212.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市場化融資問題再探討-以大連市污水處理項目為例《建築經濟》2010.913.我國「4萬億」計劃的作用機理及政策效應分析《投資研究》2010.7(第2作者)14.重復建設與產能過剩的雙向交互機制研究《企業經濟》2010.615.遼寧省投資及其效率區域差距的考察《財經問題研究》2009.1216.地方政府投資對私人投資的擠出效應分析—基於時間序列數據的實證研究《生產力研究》2009.1017.基於價值集成理論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投融資模式探討《投資研究》2009.318.基於政府投資視角的大學科技園建設《生產力研究》2008.219.政府投資項目決策科學化問題研究《財經問題研究》(重點文章)2008.12(人大復印資料《管理科學》2009年第3期全文轉載)20.隱性投資效率損失問題研究《投資研究》2007.6
21.經濟可持續增長中的投資效率問題探討《投資研究》2006.122.對風險投資定價模型的探討《財經問題研究》2003.323.運用政府采購制度扶持風險投資業的發展《投資研究》2000.824.改革我國現行投資項目審批制度的思考《財經問題研究》2000.725.我國項目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經濟問題》2000.526.論進一步開展可行性研究的條件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0.327.利用TOT方式引進外資的思考《中國投資》2000.1課題:1.《地方金融機構資產融通資金模式和運行機制的研究》(2001年,遼寧省軟科學課題,已完成)2.《民間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研究》(中國投資學會2001-2002年度研究課題,已完成)3.《遼寧省風險投資狀況及其發展戰略研究》(遼寧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已完成)4.《公共(公用)工業投資項目評價體系研究》(中國投資學會2004-2005年度155號課題,已完成),獲三等獎;5.《經濟可持續增長中的投資效率問題研究》(中國投資學會2005-2006年度研究課題,未完成)6.《新投資體制下政府投資項目經濟評價方法研究》(2005年大連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科技開發項目,已完成)7.《瓦房店市新城區投資效益分析》(2004年,大連瓦房店市政府項目,已完成)
8.《大連市城市建設「十一五」規劃綱要》(2006年,大連市城鄉建設委員會課題,已完成)9.《我國實施BOT融資模式效果研究》(中國投資學會2006-2007年度155號課題,已完成,並獲三等獎10.《大連市建設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試點城市可行性研究報告》(2007年,大連市城鄉建設委員會課題,已完成)11.《大連市市政公用事業發展研究》(2007年,大連市城鄉建設委員會課題,已完成)12.《政府公共投資支持大學科技園建設機制研究》(2007年,遼寧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07W119—01,已完成)13.《遼寧老工業基地技術創新體系研究》(2008年,遼寧省社科聯2006年度項目,2006J1626,已完成)14.《中國財政分權與地方政府公共投資效率》(中國投資學會2007-2008年度研究課題,已完成並獲一等獎)15.《關於建立大連市城市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研究項目》(2006年,大連市城鄉建設委員會課題,已完成)16.《關於大連市環境友好型住宅建設支持政策暫行條例》(2007年,大連市城鄉建設委員會課題,已完成)17.《財政分權與地方政府公共投資效率研究》—以遼寧省為例(遼寧省教育廳人文社會可學研究項目[2008199],已完成)
18.《遼寧投資內部收益率的區域差距與政府投資誘導機制構建》(遼寧省2008年度社科基金重點項目[L08AJL002],已完成)正在承擔的課題:1.《財政分權背景下我國地方政府投資決策問題研究》(教育部2009年人文社科項目[09GJA790029])2.《抑制產能過剩與治理重復建設對策研究》(2009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09&ZD026])著作:1.《創業投資發展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4年 專著2.《創業投資基礎》(譯著)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譯著3.《項目評估理論與實務》(第1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年主編4.《項目評估理論與實務》(第2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7年主編5.《項目評估理論與實務》(第3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1年主編
6.《工程經濟學》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6年副主編7.《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與評估》(第1版)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主編8.《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與評估》(第2版)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主編9.《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年主編10.《工程項目融資》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年主編11.《項目評估》(全國統編教材)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主編
12.《投資項目評估學》(第二版)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年主編13.《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理論與實踐》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1998年主編14.《投資項目決策前沿問題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年專著
⑸ 可行性研究報告誰編寫需要評審嗎誰實施項目評估工作的程序
委託有資質的工程咨詢單位編寫!需不需要評審由負責審批的發改委部門決定!
⑹ 普通的融資方法有哪些
1.銀行貸款。銀行是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渠道。按資金性質,分為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和專項貸款三類。專項貸款通常有特定的用途,其貸款利率一般比較優惠,貸款分為信用貸款、擔保貸款和票據貼現。
2.股票籌資。股票具有永久性,無到期日,不需歸還,沒有還本付息的壓力等特點,因而籌資風險較小。股票市場可促進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同時,股票市場為資產重組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優化企業組織結構,提高企業的整合能力。
3.債券融資。企業債券,也稱公司債券,是企業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表示發債企業和投資人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持有人不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但有權按期收回約定的本息。在企業破產清算時,債權人優先於股東享有對企業剩餘財產的索取權。企業債券與股票一樣,同屬有價證券,可以自由轉讓。
4.融資租賃。融資租賃,是通過融資與融物的結合,兼具金融與貿易的雙重職能,對提高企業的籌資融資效益,推動與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有著十分明顯的作用。融資租賃有直接購買租賃、售出後回租以及杠桿租賃。此外,還有租賃與補償貿易相結合、租賃與加工裝配相結合、租賃與包銷相結合等多種租賃形式。融資租賃業務為企業技術改造開辟了一條新的融資渠道,博凱投資採取融資融物相結合的新形式,提高了生產設備和技術的引進速度,還可以節約資金使用,提高資金利用率。
5.海外融資。企業可供利用的海外融資方式包括國際商業銀行貸款、國際金融機構貸款和企業在海外各主要資本市場上的債券、股票融資業務。
⑺ 一個新項目(新創業)應該如何融資
國家和政府比較支持的項目可以爭取政府立項來獲取資金支持。但要有可行性研究報告。其次就是民間融資。再者就是股權融資。
⑻ 民間融資機構業務許可辦理流程是怎樣的
業務許可申請材料
(一) 民間融資業務許可申請表
(二) 申請民間融資業務許可的報告
(三) 縣(市、區)監管機構材料
1. 縣(市、區)監管機構輔導報告
2. 縣(市、區)監管機構風險處置承諾書
(四) 設區市監管機構可行性評估報告
(五) 民間融資機構可行性研究報告
(六) 市場主體審批事項承諾書
(七) 民間融資機構提報的材料
8. 法定代表人情況
8.1法定代表人個人簡歷
8.2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
8.3法定代表人個人徵信報告
9.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備案登記表
9.1董事備案登記表
9.2監事備案登記表
9.3高級管理人員備案登記表
10.1銀行賬戶一覽表
11.主辦銀行合作協議書
12.公司治理和主要管理制度
12.1公司治理結構
12.2內部控制制度
12.3風險防控制度
12.4財務管理制度
12.5資產分類和風險准備金制度
13.財務報表及報表附註
14.公司對材料內容和有關文件真實性負責的聲明
(八)股東共同承諾書
1.法人股東基本情況登記表
7. 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
8. 法定代表人個人徵信報告
(十)自然人股東情況
1. 自然人股東基本情況登記表
4. 自然人股東出資來源說明
(十一)監管機構規定提交的其他文件、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