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境外機構在中國獲得QFII 牌照
百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亢簡資產管理公司
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科提比資產運用株式會社
瑞穗證券株式會社
JF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恆生銀行有限公司
荷蘭安智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荷寶基金管理公司
東方匯理銀行
渣打銀行(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高盛國際資產管理公司
野村證券株式會社
加拿大豐業銀行
資金研究與管理公司
三商美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馬丁可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殼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鉑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安本亞洲資產管理公司
比聯金融產品英國有限公司
宏利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台灣)
摩根資產管理(英國)有限公司
魁北克儲蓄投資集團
大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羅素投資愛爾蘭有限公司
韓國產業銀行
安耐德合夥人有限公司
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日本東京海上資產管理株式會社
安達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德盛安聯資產管理盧森堡
通用電氣資產管理公司
新光投信株式會社
富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寶來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紐約銀行梅隆資產管理國際有限公司
新加坡華僑銀行有限公司
景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華宜資產運用有限公司
巴克萊銀行有限公司
北美信託環球投資公司
阿布達比投資局
法國歐菲資產管理公司
野村資產管理株式會社
群益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加拿大年金計劃投資委員會
比利時聯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美林國際
興元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韓亞大投株式會社
挪威中央銀行
倫敦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保德信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未來資產基金管理公司
KB資產運用
泛達公司
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資本國際公司
義大利忠利保險有限公司
法國愛德蒙得洛希爾銀行
香港金融管理局
大眾信託基金有限公司
高盛集團有限公司
領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岡三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國興業銀行
大和證券資本市場株式會社
安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普林斯頓大學
達以安資產管理公司
大華銀行有限公司
常青藤資產管理公司
瑞銀環球資產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
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公司
貝萊德機構信託公司
瑞士信貸(香港)有限公司
聯博有限公司
西班牙對外銀行有限公司
哥倫比亞大學
加拿大皇家銀行
韓國保德信資產運用株式會社
摩根大通銀行
花旗環球金融有限公司
GMO有限責任公司
馬來西亞國家銀行
明治安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家庭醫生退休基金
富邦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韓國友利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日本住友信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
匯豐環球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比爾及梅林達蓋茨信託基金會
科威特政府投資局
耶魯大學
信安環球投資有限公司
新韓法國巴黎資產運用株式會社
雷曼兄弟國際公司(歐洲)
國泰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復華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哈佛大學
荷蘭銀行有限公司
淡馬錫富敦投資有限公司
首域投資管理(英國)有限公司
蒙特利爾銀行投資公司
英國保誠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東亞聯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日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韓國國民年金公團
安保資本投資有限公司
三星投資信託運用株式會社
羅祖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柏瑞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鄧普頓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DWS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
全球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星展銀行有限公司
美盛投資(歐洲)有限公司
邁世勒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施羅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新興市場管理有限公司
韓國投資信託運用株式會社
第一生命保險株式會社
富通銀行
德國商業銀行
道富環球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
東洋投資信託運用株式會社
德意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霸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瀚博環球投資公司
法國巴黎銀行
三井住友銀行株式會社
摩根士丹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安大略省教師養老金計劃委員會
大和證券投資信託委託株式會社
泰國銀行
東方匯理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瑞士寶盛銀行
韓國銀行
韓國投資公司
醫院管理局公積金計劃
加拿大鮑爾公司
英傑華投資集團全球服務有限公司
瑞士聯合銀行集團
普信國際公司
紐伯格伯曼歐洲有限公司
韓華投資信託管理株式會社
三井住友資產管理株式會社
富達基金(香港)有限公司
斯坦福大學
瑞士信貸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 買信託產品虧本嗎
信託目前在我們國家屬於比較畸形的理財產品,也就是影子銀行存在的另外一種方式。因為一般高收益肯定有高風險,但信託法及牌照等因素導致了這個有「特色」的理財產品。給你的分析與建議如下:
1、安全性
通過客戶融資投向項目,信託投資的風控、投向標的物、抵押率以及有沒擔保,有沒有進行劣後資金保障,這些要素是保障信託本金安全的基本條款,任何一款信託需要搞清楚這些要素;
2、收益率
收益與安全成正比,太高的收益率的信託項目的安全性是值得懷疑的,如果到客戶手中的收益都有12-15,試想:投向哪個領域有這么好的收益率?
3、流動性
信託產品的時間一般都比較長,建議優先考慮時間期限不超過1年的產品,到期違約、及風險暴露可能性小。
4、渠道
渠道也是決定購買信託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現在理財的渠道很多,目前常見的渠道:銀行、券商、信託公司和第三方理財機構。低風險、低收益的產品可以直接去各家銀行購買,差異性不大;券商剛開始做信託產品,監管與風控都還可以,不自於剛開始就做差;一般不建議參與第三方理財機構,監管或風險防範等方面目前國內不很健全; 5、忠告
家庭理財主要家庭理財結構應該是,保值是首要因因素,不能保值如何增值?期限上長中短相互結合,收益上不要被高收益所蒙蔽,收益與風險是一堆孿生兄妹。
以上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若有其他問題可以追問或私信,望採納。
3. 普氏能源資訊的普氏的股東
如果說普氏是一家指數制定機構的話,那麼其母公司麥格希集團(原麥格勞希爾集團)則是一個龐大的金融信息巨頭,在其背後則分散著一個個實力強大的金融財團。無論中國企業對普氏的質疑有多強烈,都已無法阻止普氏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上的步伐。
兩年前,有5名從摩根斯坦利辭職,隨後這5名員工成立了一家名為的投資管理公司。現在,這家公司與摩根斯坦利一起成為了麥格希集團的股東。
作為一家巨型金融信息提供商麥格希集團對金融財團展現出的吸引力,還遠不止於此。德意志銀行、北方信託投資、投資管理公司巨頭貝萊德,以及曾經管理大約1萬億美元資產、經營過謎一樣美洲基金的投資公司CapitalWorldInvestor,都是它的股東。這些公司一個共同的特點是擅長原油和礦產資源的投資。這些金融機構不僅持有麥格希集團的股份,同時還握有眾多全球能源、礦產資源巨頭公司的股份。
麥格希集團公司長期以來以出版教育為外界所熟知,實際上它還是一個十足的全球金融信息巨頭,以一份評級報告引發歐美債務危機的標准普爾就是它的子公司。
美國原油巨頭雪佛龍的前10家持股機構中,有7家持有麥格希的股份,分別是麥格希的前三名和第6、8、15、20名股東。在美國康菲石油公司的前10名機構股東中,也有4名是麥格希集團的前10名的大股東,同時這4名還是雪佛龍的股東。而英國石油美國公司的前10名機構股東中,有2名是麥格希的大股東,分別是排第三的StateStreetCorporation和排第6的Price(T.ROWE)Asso-ciatesINC。能源巨頭埃克森美孚的前10名機構股東中,前3名都持有麥格希的股份。能源公司埃爾帕索前10名的股東里,有5名出現在了麥格希集團的前20的股東里。
此外,在礦業巨頭淡水河谷的前10名機構股東中,有3名持有麥格希集團的股份,分別是麥格希的第2、3、8位。必和必拓的前10名股東里,也有一個持有麥格希的股票,是排在第20名的老牌資產管理公司北方信託投資。
麥格希最大的機構持有者是CapitalWorldInvestor,下屬於Capi-talResearchandManagement,而CapitalResearchandManagement則下屬於美國一家極其低調的投資巨 頭 CapitalGroupCompanies。CapitalGroupCompanies,它也是全球最大的投資公司之一,管理著大約1萬億美元的資產,曾經經營過美洲基金,不過美洲基金後來倒閉了。這家公司在花旗銀行有投資持股,在原油巨頭雪佛龍公司也有持股。
TheCapitalGroup是控制全球股票市場最強大的股東,至少在36個國家有重大影響力。而CapitalResearchandManagement在中國也有很多投資持股,2010年農行掛牌當日,它就持有農行H股數量39.3億股,佔到H股總數的12.79%,成為農行H股第二大股東。
麥格希的第二大機構持有者是VanguardGroup,INC.(美國先鋒集團)。該機構還參股了很多礦業公司,如雪佛龍公司、一家位處明尼蘇達米沙比礦場的名為的鐵礦石公司、以及美國鋼鐵和金屬製造商CommercialMetalsCompany以及曾經為美國第一大稀土礦商的Molycorp,Inc.等。此外,在礦業巨頭淡水河谷中,也有先鋒集團的參股。
麥格希的第三大的持有機構是STATESTREETCORPORATION,這家公司也持有淡水河谷的股份,它同時也是美國最大的金融服務公司之一。
麥格希排名第五的持有機構是一家對沖基金公司 JanaPartnersLLC。排名第六的是一家名為Price(T.ROWE)的投資公司。資料顯示,這家公司在很多能源公司都有持股。此外,它在不少中國知名公司中也有持股,其中包括中海油、中國建材、山水水泥、新浪以及國美電器。
麥格希集團排名第八股東為
-pany(貝萊德機構信託公司)。查閱相關資料發現,這家公司同樣擁有多家能源公司和礦業公司的股票。該公司在2011年7月剛剛獲得中國證監會發放的QFII資格。此外,貝萊德機構信託公司所屬的貝萊德公司旗下擁有著名的世界礦業基金,據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2010年2月月報顯示,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作為其前三大重倉股分別占其總投資的10.0%、9.5%和9.2%。
排名第14的AllianceBernsteinLP(聯博基金),是中國社保基金的境外投資管理人之一。排名第19的德意志銀行,2008年率先推出了鐵礦石掉期交易。
一位業內人士說,金融機構參與到麥格希集團當中,是因為金融力量歷來對這些指數機構或者金融信息機構很感興趣,而這些金融財團也是指數機構的主要客戶。
在上述人士看來,這與金融財團對大宗商品及其衍生品的市場參與度有關,目前全球每年在原油的金融衍生品領域產生的交易量是其實貨交易的7到10倍,煤炭領域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量是實貨交易的4到5倍,在干散貨領域,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量也基本和實物交易持平。而鐵礦石已經成為繼原油之後,最受金融市場青睞的大宗商品。
4. 為什麼一定要買澳大利亞高價鐵礦
成本優勢:全球優質鐵礦資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巴西、俄羅斯和非洲地區,中國鐵礦石資源雖然儲量較大但鐵礦資源總體品位較低,礦石加工費用較高。
歷史原因使得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和FMG四大礦商對全球優質鐵礦石資源形成高度壟斷。
以中國港口現貨為基準,看似我們擁有了定價權,實則不然。普氏能源指數背後仍然是巴西、澳大利亞四大礦山的資本。比如巴西淡水河谷由巴西國有資本Valepar公司控制,其前10大股東中,有3名股東持有麥格勞-希爾的股份:美國先鋒集團、道富公司、貝萊德機構信託公司。
在鐵礦石定價權上我們一直在努力,但是短期還無法擺脫對進口的依賴,所以高價買礦也是無奈之舉。
5. 普氏能源資訊的普氏的股東
如果說普氏是一家指數制定機構的話,那麼其母公司麥格希集團(原麥格勞希爾集團)則是一個龐大的金融信息巨頭,在其背後則分散著一個個實力強大的金融財團。無論中國企業對普氏的質疑有多強烈,都已無法阻止普氏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上的步伐。
兩年前,有5名從摩根斯坦利辭職,隨後這5名員工成立了一家名為的投資管理公司。現在,這家公司與摩根斯坦利一起成為了麥格希集團的股東。
作為一家巨型金融信息提供商麥格希集團對金融財團展現出的吸引力,還遠不止於此。德意志銀行、北方信託投資、投資管理公司巨頭貝萊德,以及曾經管理大約1萬億美元資產、經營過謎一樣美洲基金的投資公司CapitalWorldInvestor,都是它的股東。這些公司一個共同的特點是擅長原油和礦產資源的投資。這些金融機構不僅持有麥格希集團的股份,同時還握有眾多全球能源、礦產資源巨頭公司的股份。
麥格希集團公司長期以來以出版教育為外界所熟知,實際上它還是一個十足的全球金融信息巨頭,以一份評級報告引發歐美債務危機的標准普爾就是它的子公司。
美國原油巨頭雪佛龍的前10家持股機構中,有7家持有麥格希的股份,分別是麥格希的前三名和第6、8、15、20名股東。在美國康菲石油公司的前10名機構股東中,也有4名是麥格希集團的前10名的大股東,同時這4名還是雪佛龍的股東。而英國石油美國公司的前10名機構股東中,有2名是麥格希的大股東,分別是排第三的StateStreetCorporation和排第6的Price(T.ROWE)Asso-ciatesINC。能源巨頭埃克森美孚的前10名機構股東中,前3名都持有麥格希的股份。能源公司埃爾帕索前10名的股東里,有5名出現在了麥格希集團的前20的股東里。
此外,在礦業巨頭淡水河谷的前10名機構股東中,有3名持有麥格希集團的股份,分別是麥格希的第2、3、8位。必和必拓的前10名股東里,也有一個持有麥格希的股票,是排在第20名的老牌資產管理公司北方信託投資。
麥格希最大的機構持有者是CapitalWorldInvestor,下屬於Capi-talResearchandManagement,而CapitalResearchandManagement則下屬於美國一家極其低調的投資巨 頭 CapitalGroupCompanies。CapitalGroupCompanies,它也是全球最大的投資公司之一,管理著大約1萬億美元的資產,曾經經營過美洲基金,不過美洲基金後來倒閉了。這家公司在花旗銀行有投資持股,在原油巨頭雪佛龍公司也有持股。
TheCapitalGroup是控制全球股票市場最強大的股東,至少在36個國家有重大影響力。而CapitalResearchandManagement在中國也有很多投資持股,2010年農行掛牌當日,它就持有農行H股數量39.3億股,佔到H股總數的12.79%,成為農行H股第二大股東。
麥格希的第二大機構持有者是VanguardGroup,INC.(美國先鋒集團)。該機構還參股了很多礦業公司,如雪佛龍公司、一家位處明尼蘇達米沙比礦場的名為的鐵礦石公司、以及美國鋼鐵和金屬製造商CommercialMetalsCompany以及曾經為美國第一大稀土礦商的Molycorp,Inc.等。此外,在礦業巨頭淡水河谷中,也有先鋒集團的參股。
麥格希的第三大的持有機構是STATESTREETCORPORATION,這家公司也持有淡水河谷的股份,它同時也是美國最大的金融服務公司之一。
麥格希排名第五的持有機構是一家對沖基金公司 JanaPartnersLLC。排名第六的是一家名為Price(T.ROWE)的投資公司。資料顯示,這家公司在很多能源公司都有持股。此外,它在不少中國知名公司中也有持股,其中包括中海油、中國建材、山水水泥、新浪以及國美電器。
麥格希集團排名第八股東為
-pany(貝萊德機構信託公司)。查閱相關資料發現,這家公司同樣擁有多家能源公司和礦業公司的股票。該公司在2011年7月剛剛獲得中國證監會發放的QFII資格。此外,貝萊德機構信託公司所屬的貝萊德公司旗下擁有著名的世界礦業基金,據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2010年2月月報顯示,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作為其前三大重倉股分別占其總投資的10.0%、9.5%和9.2%。
排名第14的AllianceBernsteinLP(聯博基金),是中國社保基金的境外投資管理人之一。排名第19的德意志銀行,2008年率先推出了鐵礦石掉期交易。
一位業內人士說,金融機構參與到麥格希集團當中,是因為金融力量歷來對這些指數機構或者金融信息機構很感興趣,而這些金融財團也是指數機構的主要客戶。
在上述人士看來,這與金融財團對大宗商品及其衍生品的市場參與度有關,目前全球每年在原油的金融衍生品領域產生的交易量是其實貨交易的7到10倍,煤炭領域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量是實貨交易的4到5倍,在干散貨領域,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量也基本和實物交易持平。而鐵礦石已經成為繼原油之後,最受金融市場青睞的大宗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