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企業融資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企業融資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發布時間:2022-02-05 14:50:31

融資的要素是什麼在融資過程中要注意事項有哪些

融資的要素:

⑵ 融資要注意什麼

一、融資前
企業在融資前需要做好盡職調查,確定企業是否需要融資、融資的方式以及融資的金額。
1、做好盡職調查
盡職調查是指對公司的資產和負債情況、經營和財務情況、法律關系以及目標企業所面臨的機會與潛在的風險進行的一系列調查。
2、是否需要融資
公司是否到了需要融資的時機,融資能否為企業收益帶來大的增長。
3、融資方式
確定融資方式,比如出讓多少股權。
4、融資金額
確定合理的融資金額,融資金額並不是越多越好。
二、融資時
1、與投資人平等對談
和投資人進行對談時,需要保持正確的心態。融資是一種合作,雙方都能從中獲益,所以在此時,投資人和創業者應該是平等合作的關系。
2、表現項目的價值所在
在談判中,需要表明己方的優勢所在,這樣投資人才能看出項目的真正價值,願意為此花錢。
3、描述清晰易懂
在和投資人對談時,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簡潔的語言,並且有所側重。
4、與投資人保持良好的合作夥伴關系
在合作時,雙方需要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為了項目更好地發展。
三、注意事項
1、投資人是否正規
投資人或者投資公司是否正規,將影響協議是否有效。
2、融資需要符合法律法規
融資活動需要符合相關政策規定。
3、融資方式
不同的融資方式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的規定也不同,創業者需要做好前期調查,確定合理的融資方式。
4、回報形式和方式的選擇
投資人更關注投資回報的問題,創業者需要提前設計好股權結構等。
5、商業計劃書的撰寫
商業計劃書需要真實准確,這是投資人判斷是否投資的基本依據之一。
6、盡職調查
盡職調查需要全面細致。
7、股權安排
股權結構是否合理,將影響企業之後的發展。
企業融資需要注意的事項還有很多,創業者在融資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備,才能降低融資風險,為企業帶來收益。

⑶ 融資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⑷ 企業融資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首先必須了解該投資公司的實力,但這往往卻又很難做到,反過來倒是投資公司先要調查你公司的情況,他讓你委託律師事務所調查你公司的情況,律師費還要你出,你花了錢把自己公司的情況搞得一清二楚交給他,這樣就變成了你在明處而對方在暗處。不管你們開始談的多好,甚至簽定了意向性協議,對方只要以律師事務所出具的《法律意見書》或《盡職調查報告》,指出你公司還存在某些不足或要你補辦你在短期內根本無法辦到的有關手續,用這樣的方法從實際上將你全盤否定。關於這一點提醒你要特別注意。
其次是必須了解對方的投資信譽,這往往也很難做到,對方提供以往投資情況通常都會掩蓋事實真相。有些國外在華投資公司設立的代辦處往往四下張羅,最可恨的是他讓你花了錢卻辦不成事。
建議委託有資質的律師事務所做反向調查,以免受騙上當。

⑸ 企業融資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確定融資種類與資金結構環節(要合理)
融資資料准備與包裝(要適度)
融資前的需求分析與評估環節(要公正)
融資組織實施過程與管理環節(要細致)
融資風險防範與全程式控制制環節(要敏銳)

⑹ 融資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作者:裘Benjamin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19555114/answer/1227109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 股份:各方股份比例;預留多少給員工期權;期權股份池(即ESOP;通常暫不發放,也就暫時不存在)將來發放時稀釋誰的股份,稀釋多少。還有,創始人的股份在多長時間之後兌現。
2. 董事會:創始團隊在董事會的席位、投資人有幾個席位;投資人指派的董事對哪些事情有否決權。
3. 公司的知識產權(專利、著作權、商業秘密、商標)是否已經(或書面承諾了)從個人或第三方轉給公司(娃哈哈案就是因為宗慶後在這點上反悔,造成很大麻煩和訴訟)。
4. 交割時間:Term Sheet(或稱條款清單)通常沒有法律效力(除了保密和排他條款),只有簽了合同,一手交錢,一手交股份,才算數。雙方都靠譜的話,簽了合同,交易就算完成了,交錢只是時間問題,在矽谷簽字和入資通常在同一天發生。[補充:創業公司往往有需要盡快達成交割的重要考量,比如計劃並購某個公司、需要立即雇一批人開發某個新產品,或者需要搶在某個標桿型公司(比如Facebook)上市之前完成融資。]
5. 創始人在內的員工是否都和公司簽了所有重要協議:勞動合同、知識產權所有權合同、保密協議、競業限制協議(根據中國法律,競業限制僅限高層員工和接觸保密信息的員工)。
6. 投資人的控制權:交易文件會規定哪些一些列事項需要由股東會和/或董事會來決定,而且往往寫明優先股股東(某一位或者所有優先股股東中佔多大比例)或他們提名的董事關於事項的否決權。這些否決權很多是行業常見的而且比較難通過談判要求投資人放棄,但是有很多具體事項可以談,最好讓律師幫忙看。比如說,比較嚴格的否決權不僅要求公司的期權池大小和期權協議內容要股東會或董事會批,甚至還要在每次給員工授予期權時也要批准,這時只要創始人爭取,投資人往往可以同意後者不需要再經過批准,以便提高公司運營的效率。
7. 投資人是否要求特殊權利:投資人通常會要求優先購買權(如果公司增發新股,或者其他股東出售股份)和共同售賣權(如果創始人出售股份),這些都是標準的做法而且可以接受。但是也有投資人要求超額的優先購買權 -- 即在有新股可以買時,其可以購買的比例超出該投資人與其他投資人之間的比例,這個權利涉及的百分比如果過大,會導致在公司未來下一輪融資時,該投資人有進行領投的絕對權利,這會讓其他潛在的下一輪投資人對公司失去興趣。但是如果這個超額百分比不大,則不會有該負面效果,而只是顯示該投資人對公司有信心,希望下一輪時能夠增加持股比例。

⑺ 通常在企業融資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法律分析:1、投資人的法律主體地位。根據法律規定,某些組織是不能進行商業活動的,如果尋找這些組織進行投資將可能導致協議無效,浪費成本,造成經營風險。

2、投融資項目要符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產業政策。在中國現有政策環境下,許多投資領域是不允許外資企業甚至民營企業涉足的。

3、融資方式的選擇。融資的方式有很多選擇,例如:債權融資、股權融資、優先股融資、租賃融資等,各種融資方式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的分配也有很大的不同,對企業經營的影響重大。

4、回報的形式和方式的選擇。例如債權融資中本金的還款計劃、利息計算、擔保形式等需要在借款合同中重點約定。如果投資人投入資金或者其他的資產從而獲得投資項目公司的股權,則需要重點安排股權的比例、分紅的比例和時間等等。相對來說,投資人更加關心投資回報方面的問題。

5、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投資建議書的撰寫。劉先生被要求提供的文件就是商業計劃書。上述三個文件名稱不同,內容大同小異,包括融資項目各方面的情況介紹。這些文件的撰寫要求真實、准確,這是投資人判斷是否投資的基本依據之一。

6、盡職調查中可能涉及的問題。律師進行的盡職調查是對融資人和投融資項目的有關法律狀況進行全面的了解,根據了解的情況向投資人出具的盡職調查報告。

7、股權安排。股權安排是投資人和融資人就項目達成一致後,雙方在即將成立的企業中的權利分配的博弈。由於法律沒有十分有力的救濟措施,現在公司治理中普遍存在大股東控制公司,侵害公司和小股東的利益情況。對股權進行周到詳細的安排是融資人和投資人需要慎重考慮的事項。

法律依據:《貸款通則》 第十八條 借款人申請貸款應當具備以下基本條件:一、有按期還本付息的能力;二、原應付貸款利息和到期貸款已按期清償;三、除自然人外,應當經過工商部門辦理年檢手續;四、已開立基本帳戶或一般存款帳戶;五、企業法人對外的股本權益性投資總額不得超過其資產凈值的50%; 六、申請中、長期貸款,新建項目企業法人的所有者權益一般不得低於項目所需總投資的25%。在具體執行時,加工業應高一些,商業可以低一些;盈利水平低的應高一些,盈利水平高的可以低一些;七、申請短期貸款,企業法人的新增流動資產一般不得小於新增流動負債。

⑻ 企業融資者在融資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事項了,康業告訴你們

企業融資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總體原則:三思後行、量力而行,謹慎穩妥
第一,融資後收益能否大於融資額;企業進行融資,首先應考慮融資後的投資收益。因為融資意味著要支付成本;融資成本既有資金的利息成本,還有可能支持昂貴的融資費用和不確定的風險成本。因此,只有確定利用籌集的資金所預期的總收益要大於融資的總成本時,才有必要考慮融資。

1、成本——為什麼融資?融資總收益、總成本是多少?只有當總收益大於總成本時,才去融資。融資成本從小到大順序為:財政撥款、商業信用、內部集資、銀行貸款、發行債券、發行股票
2、規模——籌資過多,增大融資成本,加重負債,償還負擔,增加風險(經營與信用風險)。籌資不足,影響業務,缺乏產品實力,相對增加了成本。在融資規模上,要切記八個字:量力而行,綜合決策。
3、時機——從企業內部看,要選准經營、開發與發展的關鍵時機,配合以適度、及時的資金到位。從企業外部看,要抓住銀行等融資機構出台最新金融產品、改善企業融資環境的良好時機,全力跟進,「吃第一口梨」,走在同行的前邊。
4、控制——融資中常會使企業所有權、控制權有所喪失,而引起利潤分流,使企業利益受損。如:房產證抵押、專利技術公開、投資折股、上下游重要客戶暴露、企業內部隱私被明晰等,都會影響企業穩定與發展。要在保證對企業相當控制力的前提下,既達到融資目的,又要有序讓渡所有權。
5、市場——擴大規模、佔有市場是企業融資的主要目的。要考慮資金用於哪個產品的擴產、增銷上,將為企業帶來多大的市場份額,帶來多少整體利益。同時,還要考慮能否爭取到其他資金,進入資金市場,運用多種資金和資源,兩個市場統盤決策,達到互補效應。
6.風險。a、選擇風險較小的融資方式和金融產品;b、運用風險可控制的融資手段;c、當已知風險足夠大時,要有更大的融資收益作為保證;d、對融資項目的風險性要有清醒、准確的認知。銀行行長和投資家們認為,你對項目風險認知得越全面越深刻,說明你越有防範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閱讀全文

與企業融資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交易中ac指數 瀏覽:718
購買外匯用途限制 瀏覽:238
杠桿動力與阻力區別 瀏覽:561
益盟黃金眼公式 瀏覽:2
石油山東股票 瀏覽:968
成都市市屬國有企業投融資 瀏覽:376
中行換外匯要辦卡 瀏覽:583
昌月股票 瀏覽:664
原油期貨到期油會漲還是會跌 瀏覽:276
導游提成傭金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瀏覽:448
2013年人民幣對台幣平均匯率查詢 瀏覽:575
普惠金融小微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06
微信的金融機構代碼證 瀏覽:205
金融公司法院起訴流程 瀏覽:312
微信理財收益會變成負的嗎 瀏覽:88
上海建設銀行金融公司 瀏覽:263
銀行理財產品r2是啥意思 瀏覽:694
郵政銀行理財詐騙 瀏覽:450
泰銖對美元匯率分析 瀏覽:939
普通人如何通過基金理財 瀏覽: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