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眾安保險的投資方是哪家
保哥說保險,專注保險測評!眾安旗下的百萬醫療險和市面上的其他同類產品相比怎麼樣?想了解的不妨看看這份對比表有哪些好的醫療險推薦?2020年熱銷前20的優質醫療險盤點
眾安保險的三大股東分別是馬雲(阿里巴巴);馬明哲(中國平安);馬化騰(騰訊)
總體的持股比例如下:
這裡面有一款名為尊享e 生的醫療險就是眾安保險的代表性產品,所以這款最新版的尊享e生2020就在這里作為例子,我們對它進行一個分析。
尊享e生2020的一大亮點就是保障齊全,不止有一般的基礎保障,還有121種罕見疾病保障,且增加了家庭共享免賠額、重疾保險金、重疾住院津貼3項可選責任,質子重離子的保額也有所提高,還有價格方面也是相對便宜的。
美中不足的是,質子重離子醫療、可選重疾住院津貼保障責任續保需審核,可選重疾保險金理賠後不得續保。
如果對續保要求比較高的話,可以看看其他續保條件更好的產品,我之前也收藏過一些不錯的產品,順便分享給大家看看>>
整體看來,眾安保險是不差的,然而買保險的時候應該產品大於公司,買一些符合自己需求的,且本身不錯的產品,才能得到最優的保障。
『貳』 眾安保險的股東是哪個,上市了嗎
保哥說保險,專注保險測評!眾安的百萬醫療險和是市面上的其他熱門產品差別在哪裡?想了解的不妨看看這份對比表有哪些好的醫療險推薦?2020年熱銷前20的優質醫療險盤點
眾安保險的三大股東分別是馬雲(阿里巴巴);馬明哲(中國平安);馬化騰(騰訊)
其中有一款產品非常具有代表性,且做得很優秀,那就是尊享e 生,因此,就以最新版的尊享e生2020為例作一個簡單的分析吧。
這款產品的一大優勢就是保障全面,除了普通的基本保障之外,還有121種罕見疾病保障,且增加了家庭共享免賠額、重疾保險金、重疾住院津貼3項可選責任,質子重離子的保額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價格上也比較優惠。
可也不是說沒有缺點,質子重離子醫療、可選重疾住院津貼保障責任續保需審核,可選重疾保險金理賠後不得續保。
若是對續保條件十分在意的話,可以看看其他續保條件更好的產品,像這幾款產品就可以考慮>>
整體來看,眾安保險還不錯,不過買保險最重要的不是公司而是產品,要買又好又適合自己的產品,才可以有好的保障。
『叄』 眾安保險將來的估值
保險股估值的主要方法
公司估值方法是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的重要利器,在「基本面決定價值,價值決定價格」基本邏輯下,通過比較公司估值方法得出的公司理論股票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異,從而指導投資者具體投資行為。從國際上來看,保險股估值的方法主要分為相對估值法和絕對估值法:
一、相對估值法
1.市盈率(PE)法:合理股價=每股收益(EPS)合理的市盈率。PE估值法相對簡便,是目前運用較廣的估值方法,但對於收益波動很大或者受益為負的企業並不適用。
2.市凈率(PB)估值法:合理股價=每股凈資產合理的市凈率。較適用周期性較強行業,擁有大量固定資產並且賬面價值相對較為穩定的企業。
二、絕對估值法
1.現金流量折現(DCF)法:將項目或企業資產在生命周期內將要產生的現金流折現,計算出當前價值的一種估值方法。DCF估值法是最嚴謹的對企業和股票估值的方法,原則上該模型適用於任何類型的公司。
2.股利折現(DDM)模型:將企業未來分配股利按一定的折現率折現到當前,從而得到公司的價值。DDM模型適用於分紅較為豐厚且分紅政策穩定的公司。
3.內涵價值(EV)法:每股壽險價值=調整後的每股內涵價值+每股新業務價值合理的新業務價值乘數。這種方法較為復雜。
不能簡單地用PE和PB
PE和PB是股票估值中最常用的兩種方法,在美國也運用廣泛,但我們不能簡單地用它們對我國的保險股進行估值,主要理由有三:一是我國保險市場增長很快,每年新增保單很多,而收入和支出在時間上卻不配比。其中的壽險多是長期業務,有的期限長達數十年。根據謹慎性原則,我國會計准則要求新保單的成本一次性攤銷,不能遞延。這樣,盡管新增保單具有很高的價值,但是賣得越多,當期的盈利壓力也越大;二是壽險准備金的提取根據不同政策和方法得到結果相差很大,盈利也相應地大幅波動;三是壽險公司負債的不確定性和投資收益水平的不穩定性,使分析師難以預測下一財務年度的盈利水平。目前壽險業務價值構成我國保險公司價值的主要部分,簡單運用PE和PB對其進行估值可能造成評估結果偏差較大。
基於以上原因,可採用歐洲運用最多的內涵價值法對我國保險公司的壽險業務進行估值,而PE和PB則作為其他業務的主要評估方法。
內涵價值法的簡單介紹
內涵價值法又稱精算評估法,它是在一定的精算假設下,逐期對保險公司內涵價值進行調整,並評估當期的新業務價值,得出公司價值=內涵價值+新業務價值合理的新業務價值乘數。內涵價值法主要分三個步驟進行:調整凈資產、評估有效業務價值和預測新業務價值。調整評估基準日的凈資產,一般指按市場價值計價的資產減去負債。調整的項目可能包括扣除公司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遞延保單獲取成本和准備金「過於保守」的余額部分,以及計入按市場價值計價的「未計及」資產以反映公司資產真正的市場價值。評估有效業務價值,首先對保單進行分類,然後用資產份額法模擬有效保單,根據險種、投保年齡、交費方式、領取年齡、責任期等因素分類別建立精算模型,並確定模型中使用的參數,最後把預測的參數代入模型,計算出模型的利潤流,根據一定的貼現率貼現成當前價值。參數包括定價利率、死亡率、發病率、意外發生率、退保率、費用率、稅率、紅利率、紅利增長率、投資回報率以及再保險等變數。預測新業務價值,根據公司的未來前景規劃和保險市場的發展情況,使用一系列風險貼現率,選擇現有上市的險種模型作為未來新單利潤的預測。新業務分為兩種:一是在現在運行的、由目前已具備的分銷能力產生的業務基礎上產生的新業務;二是在新業務和新的分銷渠道基礎上產生的新業務(或是其他可以替代的分銷渠道)。預測新業務價值有點類似於根據當前利潤預測公司未來利潤的方法,是基於持續經營假設產生的對未來價值的期望。
以上是對保險公司壽險業務的價值評估,但這只是估值過程的一步。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內涵價值法建立在一系列假設的基礎上。那麼,我們有必要試一試這些「基礎」是否牢靠,這就是評估工作的另一步——敏感性分析。進行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在於測試各種因素(利率、投資收益率、死亡率、費用率、繼續率、責任准備金評估基礎等)的變化對壽險業務價值的影響,從而有助於壽險公司在決策時朝著增加公司價值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助於檢測風險,使得公司能及時採取相應的對策進行防範,有助於壽險公司的穩健經營。例如,我們可在不同的利率水平下測算內涵價值,據此分析公司的價值對利率變化的敏感程度,同時還可分析不同產品線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等等。由此,公司經營者可對公司的一些策略進行調整,以增強公司抵抗利率波動風險的能力。顯然,通過敏感性分析,可以對壽險經營在將來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進行模擬,使得決策者(投資者和經營者)能預知先覺,永遠在決策時領先一步。
幾個需要注意的問題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內涵價值法是評估我國保險公司壽險業務價值較為理想的方法。但是,這里仍有很多需要我們注意的問題:一是估值建立在各種假設、精算方法和模型之上,它們是否准確合理對估值有著極大的影響;二是新業務價值乘數具有很強的杠桿效應,它的變化會使保險公司估值產生劇烈變動。根據公司不同、時間不同則有不同的新業務價值乘數,這是保險公司估值中的難點;三是評估保險公司價值時不能簡單地把壽險業務價值和其他業務價值分開估值,最後簡單相加。目前國內的分析師大部分採用簡單相加的方法,但這種方法卻割裂了壽險業務和其他業務的共性以及協同作用;四是對保險公司估值需要考慮公司的非財務價值。構成保險公司非財務價值主要有公司管理、員工隊伍的素質、銷售隊伍的穩定性、客戶資源以及公司品牌等等,這些非財務價值對公司的發展極為重要,是我們估值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總之,保險公司的估值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是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全面總結。內涵價值法具有的多種假設和易變性使它不僅是一種估值方法,而更像一門藝術。但這並不是說它不適合用來估值,作為科學與藝術結合的估值方法,它仍是評估保險公司價值的有力武器。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肆』 眾安保險估值 800億元
自11月中旬以來,網路連續在金融領域放了兩大招:與中信銀行宣布發起成立百信直銷銀行;攜手安聯保險、高瓴資本在上海宣布發起成立百安保險。至此,國內互聯網三大巨頭BAT在金融的絞殺戰悄然打響。網路選擇此時布局金融領域,雖然免不了被外界冠以「動作遲緩」的帽子,但我們不妨以百安保險為例,解讀網路布局金融背後的亮點與玄機。
安聯破局,一張牌照取下鐐銬
安聯保險在中國市場一直積極探索,論規模,安聯在全球保險巨頭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法國安盛保險集團;論實力,安聯是在中國市場上唯一一家幾乎拿下了全部從業牌照的外資企業(除農業保險)。論能力,安聯在全球保險市場上最出名的就是其強大的保險產品精算和設計能力。但安聯的野心,和其在中國市場上的保費規模排名完全不符,且不論其外資企業的身份在中國金融行業所受到的各種限制,自1999年正式進入中國以來,安聯其實並沒有很好的釋放自己的長處。
受限於中國保監會的規定,傳統保險公司開展業務必須在業務歸屬地有實際落地機構。安聯自1999年至今,在中國市場只有屈指可數的8家分支機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這一直就是一個陷入不斷死循環的命題。但中國保險業自古渠道為王,不能生根發芽,也就意味著業務拓展陷入死局。入股百安,則清晰明快的解決了安聯一直以來的大難題,按保監會新規,獲得互聯網保險牌照,意味著業務開展范圍直通全國,而不需要像傳統保險公司一樣按照分支機構再行申請各地業務開展資質,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怎能不讓精明如安聯這樣的外資保險公司惦記。
對安聯而言,參股互聯網保險公司,一張牌照覆蓋全國,等於直接在業務開展范圍上大肆松綁,告別戴著鐐銬跳舞的舊時光。以安聯的產品精算和設計能力,全球鮮有可以匹敵的對手(承保能力排名全球第一),在中國市場上的優勢立刻彰顯,它唯一需要的,是獲取客流的場景和針對中國市場的本地化,而這正是網路所能提供的。
網路破局,場景覆蓋面更廣,數據更有價值
阿里巴巴和眾安在互聯網保險的運營實驗里,最准確的結論是,金融業務必須捆綁在互聯網場景里才會生根發芽。無論是退貨運費險、質量保證險,還是雙十一期間名聲大噪的天貓正品險,用一句話概括,在沒有互聯網的年代,這些保險產品都絕無存在的可能。但新帶來的問題是,阿里巴巴和眾安,除了基於電商交易場景的高頻次、低保費財產險做的不錯,在車險、壽險等低頻次、高保費險種方面並無起色。
傳統保險行業與互聯網行業不同,互聯網企業更加註重用戶數,傳統保險公司則只關注保費規模。這種看待業務指標的不同視角,也正是保費規模在2014年只有區區8億人民幣,但投保件數達到6.3億、用戶數1.5億的眾安保險估值80億美金後引起各方震動的根本原因。傳統保險公司的營收結構,與互聯網保險公司完全相反,在整個保費大盤中,壽險所佔比例最多,其次是基於剛需的車險,最後才是其它各類財產險。對傳統保險公司來說,只賺用戶不賺保費的生意,並不是一個理想的結果。而目前來看,基於交易的阿里場景,能帶來海量用戶數,不能帶來保費規模,誘惑力著實有限。
網路的入局則給出了更大想像空間。相比較與阿里系電商場景,網路擁有的是更為龐大的流量和更加多元的業務場景,對非常規財產險的業務更具指導意義。以壽險而言,阿里系並無醫療場景流量,而這正是網路的強項;以車險而言,網路地圖的打開頻率足以讓它成為一個更好的共建場景,而非保險公司在天貓開一個車險旗艦店的效果可以比擬;網路布局糯米後,甚至可以在線下O2O的場景中植入基於交易的保險——李彥宏本人在發布會上也提到了外賣延誤保險這個例子。作為互聯網非直接交易的第一入口,網路在線上生活場景+線下消費上,確實能夠提供足夠的場景流量,而且能夠覆蓋到諸如教育、醫療、B類財險等可能產生高單價保費客戶的場景,這是阿里和騰訊完全不具備的優勢領域,這些場景與互聯網保險的結合,具備足夠的騰挪空間。
在數據上,網路也能提供更強的支持。在與阿里的合作上,保險公司能夠拿到用戶作為消費者的畫像數據,但這個畫像目前看來,對保險公司的利用價值並不大。一是目前的業務客單價偏低,大數據的引入對業務的幫助有限;二是阿里的數據迴流,僅限於對電商消費用戶畫像,但這部分畫像數據,對高凈值產品的售賣並無幫助。相較而言,保險公司更傾向於知道用戶作為一名『自然人』、而非『消費人』的生存全貌。一直以來,保險公司都試圖跟可穿戴設備廠商合作,獲取用戶的健康數據,但這種嘗試收效甚微,用戶不願意為穿戴設備買單,收集的樣本量非常可憐,與保險公司原本的資料庫進行匹配的結果只能說是慘不忍睹。但對網路而言,其覆蓋領域更多,獲取健康數據的相對門檻更低。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用戶長期在網路搜索糖尿病的相關資料,那麼無論是對用戶病情的了解,還是對這個用戶購買慢性病保險的風險抵禦能力,網路掌握的數據,都會比其他平台來得更加精準,相對於用戶的消費行為,這才是保險公司真正關心的數據。
業務破局,百安與其他巨頭截然不同的利益訴求
互聯網保險這個概念第一次亮相,最早要追溯到2013年震驚業界『三馬同槽』共同打造眾安保險。彼時,保險業對互聯網而言,仍然是一個未知的處女地。但經過兩年的運營,阿里、騰訊、平安三方顯然已經在眾安保險上各取所需,明確保險業務對自身的價值。阿里通過前期不遺餘力的投入和嘗試,已經看到保險業務在其龐大電商場景中的巨大潛力,深耕保險是必然選擇。而眾安保險兩年以來90%保費來源於阿里體系這一殘酷結果,也讓騰訊意識到受自身場景所限,其主營業務與保險的結合上,短期內不會再有大的突破,更好的選擇是將互聯網保險業務作為一項遠期財務投資:一來能夠獲取互聯網保險的發展紅利,二來提前布局避免未來掉隊。而對於保險巨頭平安來說,入股眾安的嘗試讓其看到,傳統保險業在深度觸網以後,在資本市場和業務覆蓋面兩方面所能迸發出的強大活力。藉助『互聯網保險』概念和運作方式改進組織,進入更多的互聯網場景做出業務突破,是平安這樣的傳統金融巨頭急切希望得到的區別同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簡言之,眾安的探索,給互聯網保險畫下了一個完美的感嘆號。無論從以什麼角色和方式參與這場盛宴,都會從中受益匪淺。以此而言,作為巨頭中在中國市場上的暫時失意者,安聯和網路的攜手,是一個必然的結果。高瓴資本的接入,則把這次合作的基調上升到另外一個層級:網路做保險跟安聯攜手,是傳統的數據大拿結合互聯網數據大拿,迫切需要玩出點新的花樣追趕領先者,高瓴的加入則從股東利益上定義了這是一個對業績要求極高、需要回報的創業公司,而非巨頭延展的觸手。
互聯網保險的1.0時代,是各保險公司自己搭建平台,以B2C的方式售賣各種傳統保險,引流的唯一方式是做外部平台SEM投放。這種方式跟線下渠道相比,只能是大海撈針,有一單算一單。阿里開創的場景捆綁互聯網保險2.0時代,在交易中讓用戶買單,能讓保險公司規模化的海量獲客,但每單幾毛錢甚至幾分錢的保費,對保險公司的業務規模並無實質影響。但這兩種模式,前者受限於流量,無法做出用戶規模;後者受限於單一電商場景,無法做出保費規模。對於保險公司來說,兩者都不是最佳的結果。互聯網保險業務突破的關鍵點,是急需一個又有龐大流量又有更多維度場景的巨頭,起碼從目前看,BAT三巨頭里,網路看上去還像那麼回事兒,而且還沒有下場試水。
百安掛牌,網路是否想好了金融的打法和布局?
在最近一個月里,網路則突然以百信銀行和百安保險的兩連擊,讓金融業內的不少人為之側目。在此以前,網路一直給業界一種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頗有意圖,但又小心行事的印象。自2013年開始,網路便相繼與中國平安、華夏基金、興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金融巨頭宣布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的合作計劃。但百安保險和百信銀行的成立,則採取了另立山頭,並且選擇了此前從未合作的金融巨頭攜手共建的方式。這種轉變,意味著網路也許真的看清楚了,自己在互聯網金融的布局和打法。
阿里和騰訊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搶先起跑,成果斐然,失意也並不少。余額寶的爆發引來金融監管部門的矚目,互聯網保險在電商交易場景以外再無亮點,眾安的崛起讓阿里左右互搏,騰訊以微信流量之眾也無法再造突破。不誇張的說,阿里和騰訊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替網路交足了學費,踩夠了深坑。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做下去結果是什麼,網路在按兵不動的兩年裡已經看夠了風景,如果沒想清楚,斷然不可能以資本參與的方式再發新芽。對網路來說,用戶的社交發生在騰訊,用戶的消費發生在阿里,但用戶的其它行為,都發生在網路。輸出自己的大數據和雲計算能力,輔佐金融業務進行產品設計和場景挖掘,互聯網保險是塊最合適的實驗田,也是避開阿里騰訊趟過的那麼多深坑的唯一路徑。
2015年以來,網路其實動作頗多,糯米的『行業第二』製造了不少段子,但也真正把網路錢包對金融業務的支撐提升到一個新的紀元。百信銀行的成立,則是在圍繞支付逐漸豐厚的底子上再加一塊墊腳磚。百安保險的突如其來,則第三次表明了網路布局互聯網金融的決心以及業務切入點,這樣的破局之旅,有理由引一眾圍觀。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伍』 騰訊在眾安保險的股權到底是多少
眾安保險是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業務包括企業/家庭財產保險、內貨運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證容保險等等,具體有多少還真的不好說,一般是說,螞蟻金服擁有眾安保險16%的股權,是其最大的股東,騰訊和中國平安則各持有12%。
『陸』 眾安保險股份組成股東
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於2006年成立。雖然是一家比較新興的人壽保險公司,但是,在公司的經營理念以及操作模式、管理模式上,都具有非常高的專業素養,因此,在短短幾年內,就已經成為業界排名前十的保險公司之一,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所以取得這么大的輝煌成就,和眾多實力雄厚的華夏人壽股東也是分不開的,那麼華夏人壽十大股東都有哪些呢!
華夏人壽股份有限公司,它是由以下幾個大公司聯合發起的,股東實力可以說非常雄厚,這些發起公司的分別是,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京安信用擔保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的高速公路投資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等等,這些企業在國內都是非常知名的,所以說,華夏人壽的股東也都是實力不可小覷,那麼具體來說,在華夏人壽股份有限公司中,持有的股份超過5%以上的股東名單,都有哪些呢!
持有的股份在5%以上的大股東,分別是,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世紀力計算機軟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零度聚陣商貿有限公司,天津華宇天地商貿有限公司,北京百利博文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千禧世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盛世紀科技有限公司。正是由於這些實力雄厚的大股東的力支持,才會有華夏人壽股份有限公司今天的輝煌,在接下來的發展中,華夏人壽的發展前景也是非常值得看好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柒』 眾安經紀靠譜嗎
是靠譜的保險公司,在體制上,公司架構設計上,財務運作要求上,分保制度上,資金監管上以及法律法規,保險保障基金等等設了幾十道門檻來保證公司的正常運作,這都是維護客戶利益的手段。而且,國內沒有哪家保險公司是通過拒賠是來賺錢的。
公司都是正規公司,產品條款和費率都是公開透明的,都是經過監管機構的。經營和理賠數據也是公開透明的。至於服務那是個人感受,每個人每個案子單獨拿出來都不具有代表性。除非經常和不同保險公司打交道,而且處理理賠案件,才有資格評價服務。而且行業每年統計的理賠時效(人壽保險),最好和最差也都不超過3天時間。
不靠譜往往是業務員的問題。畢竟行業沒有什麼門檻,業務員整體水準是比較差的,專業也好,見識也好,行業認知也好,在大量的人海戰術之下(一個本來有門檻講專業講責任心的行業硬生生被做成了沒門檻誰都可以做兼職佔大半而且大部分業務員本身就是韭菜的行業),優秀的業務員就顯得太少了。
拓展資料
公司介紹
眾安在線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於2017年09月25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紀瑞,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經營保險經紀業務(具體經營項目以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核發的《經營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為准);
眾安保險是國內第一家拿到互聯網保險牌照的公司,互聯網保險最重要就是保障整個互聯網的穩定安全,所以他們的產品在與互聯網相關的各個領域都存在,不像傳統保險公司只專注車險、財險和健康險等方面,眾安有很多像任性退、賬戶安全險之類的產品。
並且眾安是互聯網保險,所以保障的領域很多,不像傳統保險大多隻關注財險和人身險兩方面,而互聯網保險善於跟多元化的公司合作,實現共贏,在大數據挖掘方面也更有能力。
『捌』 眾安保險 歷年估值
1、是新成立的保險公司,保險公司能開業經營,實力就很不弱了。如果你想投保,保險公司的實力還是可以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