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瑞科技屬於什麼股
所屬板塊:材料行業板塊,鋰電池板塊,特斯拉板塊,小金屬板塊,湖南板塊,信託重倉板塊,新材料板塊,稀土永磁板塊,長株潭板塊,融資融券板塊。
公司名稱:金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稱:Kingray New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曾用名:金瑞科技->G金瑞
A股代碼:600390 A股簡稱:金瑞科技
證券類別:上交所主板A股 所屬行業:材料行業
Ⅱ 截止到2015年6月3日滬深兩市漲幅最小的股票排名榜
1、威華股份(002240)
2014年11月21日收盤價:27.09元
2015年4月15日收盤價:18.07元
漲幅:-33.3%
2、成飛集成(002190)
2014年11月21日收盤價:54.29元
2015年4月15日收盤價:40.74元
漲幅:-25.1%
3、鐵嶺新城(000809)
2014年11月21日收盤價:16.07元
2015年4月15日收盤價:13.49元
漲幅:-16.1%
4、江泉實業(600212)
2014年11月21日收盤價:11.01元
2015年4月15日收盤價:9.41元
漲幅:-14.6%
2015年漲幅最小的股票排名
5、北玻股份(002613)
2014年11月21日收盤價:11.98元
2015年4月15日收盤價:10.66元
漲幅:-10.9%
6、蘇大維格(300331)
2014年11月21日收盤價:40.38元
2015年4月15日收盤價:38.51元
漲幅:-4.7%
7、秀強股份(300160)
2014年11月21日收盤價:15.46元
2015年4月15日收盤價:15.82元
漲幅:2.3%
8、登雲股份(002715)
2014年11月21日收盤價:30.23元
2015年4月15日收盤價:31.17元
漲幅:3.1%
9、金輪股份(002722)
2014年11月21日收盤價:27.16元
2015年4月15日收盤價:28.17元
漲幅:3.6%
10、金瑞科技(600390)
2014年11月21日收盤價:14.41元
2015年4月15日收盤價:15.74元
漲幅:8.5%
30隻兩融標的潛力大
雖然自10月9日滬深兩市陷入調整以來,當日的融資凈買入額較此前出現了明顯回落,但由於本輪市場漲升行情中,融資客調整加倉的慣性思維並沒有改變,所以兩融余額仍然處於穩步增長過程當中。截至10月24日,滬深股市融資融券余額已達6938.36億元。
Ⅲ 後進先出法如何影響企業稅額
後進先出法從總體上來說採用的企業比較少,只有少數幾家企業採用,而且分布於各個行業,雲南雲天化(600096)、吉林森林(600189)、太原化工(600281)、金瑞新材料科技(600390)、貴州盤江精煤(600395)、安源實業(600397)、天津港股份(600717)。在調查中發現,採用後進先出法的企業在其行業內部一般都符合毛利率較高、資產負債率較低、存貨占流動資產(或資產)比重較小等特點(除太原化工、貴州盤江精煤的毛利率低於平均值,太原化工的資產負債率高於平均值,吉林森林的存貨占資產比重高於平均值)。具體數據見附表1。在以下分析時認為價格上漲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
企業的毛利率較高,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採用後進先出法會相對降低企業的凈利潤,畢竟各個上市公司要依據財務指標評價各位經理人業績,評價公司的業績,利潤上不去,每股收益不好看,投資者也容易失去信心。同時在統計中發現,採用後進先出法的企業,沒有一家是ST或*ST的企業,更證明了,在「退市」壓力之下,沒有哪家企業會拿自己的利潤冒險。以採掘業為例,採用後進先出法的貴州盤江精煤(600395)各產品利潤率只有12%—13%之間,(該企業選擇後進先出法是綜合考慮各項因素影響的結果,其中利潤因素為非主要因素,所以認為利潤率應該與該行業其他企業相當,這里作為反例出現)而採用其他方法的企業,如採用加權平均法的企業鄭州煤電(600121)、兗州煤業(600188)、安徽恆源煤電(600971)、內蒙古伊泰煤炭(900948)主營業務利潤率分別是40%、55%、36%、66%,就算假設貴州盤江精煤在2005年內經營不善(事實並非如此,2005年該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實際增加值大於實際成本增加值),加之地理位置影響,也不至於使該企業的利潤率比同等狀況下的其他企業低這么多,況且我國煤炭行業的大環境是一樣的。由此可見,後進先出法對於企業的利潤還是有很大的影響,不是利潤率很高的行業,還不一定能承受得住「退市」的壓力敢使用這種方法。 (網中網摘錄,版權屬原作者)
資產負債率較高的企業不願採用後進先出法,因為後進先出法計算結果會導致企業利潤較低,資產價值較低,這將影響對企業償債能力的評估,債權人的信心,加之如果融資時企業的狀況不好,在訂立債券合同時會有限制性條款,限制企業發放股利,要求企業有最低資本額予以保證,限制企業再借債等等,這使得負債相對較多的企業,不敢採用後進先出法,防止給企業日後的再融資帶來困難。
存貨占流動資產(或資產)比重較小,因為採用後進先出法,存貨價值相對就會比其他方法計算的低,自然比值也就相對較低。但是單純這一原因也很難解釋為什麼同行業中後進先出法與先進先出法企業存貨占資產(流動資產)比重相差如此之大。而且一般理論上認為採用後進先出法的企業,存貨與企業流動資產或資產的比值較大,這樣才有相對較大的收益,才能彌補利潤相對較低等帶來的報表損失,而比值較小的企業適合採用先進先出法。但從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事實並非如此,(在統計中發現只有農業企業相對符合這個特點,採用後進先出法企業的存貨與資產比值大於平均值,但採用先進先出法企業的存貨與資產的比值並非很小。)尤其是採掘業和交通運輸倉儲業。在這兩個行業里,先進先出法下存貨與資產比值基本是後進先出法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天津兩家企業對比情況見表4-1。 (網中網友情提示:發表論文請選擇正規刊物)
(網中網摘錄,版權屬原作者)
天津港股份(後進先出法)的資產價值要大於中儲發展(先進先出法),但其存貨價值卻遠小於中儲發展,單純由後進先出法和先進先出法之間方法差異很難使天津港股份的存貨與資產的比值高於或等於中儲發展。其他採用先進先出法和後進先出法的企業,差異雖不這樣明顯,但是從數據上來說,上述存貨與資產(流動資產)比值大的企業傾向於採用後進先出法的說法不能被證實。而且如果按此理論,一般商業企業存貨占資產(或流動資產)的比重較大,採用後進先出法的動機更為明顯,但從調查中可以發現,沒有任何一家商業企業採用後進先出法。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存貨占資產比重較大,採用後進先出法對企業的資產價值影響較大,必然會影響到對企業償債能力的評估等。各個企業在考慮這種方法收益的同時,還要考慮到所帶來的財務報告成本。
在以往人們對後進先出法的研究中表明,一般為規模較大的企業採用後進先出法,因為規模較大的企業存在著較大政治成本。這類公司往往已經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盈利能力,即使選擇後進先出法,也不會使公司的股價有明顯的下跌,使投資者、債權人失去信心,即:從減少政治成本的目的考慮選用後進先出法所引起的其他財務報告成本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在對我國數據的統計中發現,我國採用後進先出法的企業,無論是以總資產還是以主營業務收入作為企業規模大小的衡量標准,都沒能證明這一說法。採掘業和交通運輸倉儲業的企業規模都小於行業的平均值,更遠低於行業的最大值(見附表1);而農業和化工業兩家企業的規模大於行業平均值,而且排位也較為靠後,屬於規模較大的企業,與理論預期不太一致,即:我國選擇後進先出法的企業與其規模似乎沒有必然聯系。我認為這和我國經濟體制有關。我國的大型企業基本都是國有企業,肩負著滿足國家經濟建設需要的重要責任,並不存在著類似於國外企業的政治成本。 (語文網中網文秘頻道)
由此可見,一個企業是否選擇後進先出法,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企業的經營決策者既要考慮稅收收益2,財務報告成本,投資者對企業的信心,借款的限制性條款,國家政策等等,而作為一個經濟人,還要考慮到由於獎勵機制的存在,對自身收益的影響。這些便是影響企業存貨計價方法選擇的潛在因素。(語文網中網文秘頻道)
。
Ⅳ 湘股有哪些
湖南省現有上市公司45家,歷年證券融資297億元,上市公司家數在全國排名第12位,大體與湖南在全國的GDP排名相當。45家公司總股本129.84億股,總市值521.73億元。公司的產業分布在冶金、機械製造、農業、材料、商業、醫葯等十一個行業。
代碼 名稱
000156 *ST 嘉瑞
000157 中聯重科
000419 通程式控制股
000428 G 華 天
000548 湖南投資
000549 湘火炬A
000590 紫光古漢
000622 *ST 恆立
000639 金德發展
000702 正虹科技
000722 金果實業
000738 南方摩托
000748 長城信息
000787 創智科技
000799 酒 鬼 酒
000819 岳陽興長
000900 現代投資
000906 南方建材
000908 *ST 天一
000917 G 電 廣
000918 *ST 亞華
000932 G 華 菱
000989 九 芝 堂
000998 G 隆 平
600031 G 三 一
600127 金健米業
600156 華升股份
600257 洞庭水殖
600286 *ST國 瓷
600390 金瑞科技
600416 G 湘 電
600458 時代新材
600476 湘郵科技
600478 力元新材
600479 G 千 金
600599 瀏陽花炮
600731 G 海 利
600744 華銀電力
600762 *ST金 荔
600961 G 株 冶
600963 G 岳 紙
600969 郴電國際
600975 新 五 豐
600991 長豐汽車
Ⅳ 錳礦上市公司有哪些涉足錳相關股票一覽
根據《世界礦產資源年鑒》:世界各地已探明錳礦資源儲量大約115億噸。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南非、烏克蘭、加彭、中國、印度、巴西。其中,中國約6.65億噸,僅佔世界儲量的6%。世界錳礦產量主要集中在南非、獨聯體及美洲等國,總年產量約1900萬噸(均為優質礦石)。截止2006年,中國的錳礦石產量約1250萬噸,且大多為低品位礦。年設計能力30萬噸以上的礦山僅有25家,生產能力830萬噸/年。 近年來,我國鋼鐵產能的不斷擴大拉動了對錳礦的需求,並導致錳礦的價格在需求不斷增強的過程中持續攀升。由於我國錳礦大多為貧礦,品位低於16%,所以我國錳礦目前處於匱乏狀態,供不應求,約50%依賴進口。 五礦發展(600058) 公司與阿曼馬斯喀特海外集團公司及其下屬的泰曼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合資設立五礦泰曼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對阿曼境內的錳礦等資源進行勘探和開采。五礦泰曼注冊資本2,115,000RO,約合550萬美元,其中公司以現金出資約247.5萬美元,持股45%;馬斯喀特以現金出資約192.5萬美元,持股35%;泰曼公司以現金出資約110萬美元,持股20%。公司是國內黑色金屬流通領域最大的綜合服務商,致力於提供冶金原材料及鋼材流通領域的綜合服務,業務覆蓋了黑色金屬產業鏈的各個關鍵環節。公司一直以來堅持「渠道+資源」的發展戰略,正通過國內外貿易帶動資源、生產、渠道等整個黑色金屬產業鏈的整合,充分發揮其下游網路渠道和上游資源的優勢。旗下的五礦(桃江)礦業公司是中國五礦整體重組原桃江錳礦而成立的新公司,是實現當地資源向戰略投資者傾斜的重大舉措。五礦發展另一家子公司中國礦產有限責任公司在鐵礦砂、煤炭、鉻礦、錳礦等黑色金屬礦產品貿易領域處於行業主導地位。實業領域,擁有鐵合金產能50萬噸,精煤產能300萬噸,鉻礦儲量超億噸。 湘潭電化(002125) 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的電解二氧化錳生產企業,也是國內目前最大規模生產綠色高能環保電池——無汞鹼錳電池專用電解二氧化錳生產企業。年生產能力5.5萬噸。規模居全球同行業單體工廠之首,佔世界總產量的12.98%,公司還是國內規模化生產電解二氧化錳歷史最悠久的企業,在國際上首先開發出以碳酸錳貧礦為原料生產無汞鹼錳電解二氧化錳的新工藝技術,在世界電池工業史上有重要意義,公司收購控股股東湘潭電化集團有限公司所擁有的與錳礦開采、錳粉加工相關的經營性資產和錳礦開采業務的後續投入所需資金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募集資金解決。 紅星發展(600367) 旗下公司大龍錳業有限責任公司坐落在貴州省省級經濟開發區——大龍開發區內,佔地面積58萬平方米,現有員工1000多人,公司依據近幾年電池全面實現無汞化的政策及鹼性電池需求量增長帶來對相關原材料的強勁需求的機遇,自2002年起先後投資2億多,建成了目前國內設備和工藝處於領先水平的電解二氧化錳生產線四條,見公子戰博客合計生產能力3萬噸/年,規模位列全國第二,世界第三。由於我公司產品起點高,質量好,經過近幾年的客戶試用和大批量供貨,作為無汞電池的主要原料,已逐步被世界各大主要電池生產企業所採用。 金瑞科技(600390) 公司決定通過多種方式(自有、直接融資或間接融資)籌措資金,投資貴州省銅仁市金豐錳業有限責任公司年產3萬噸電解金屬錳技改擴建工程。項目總投資30835.47萬元人民幣,其中廠區投資23887.88萬元,渣庫投資2914.37萬元,流動資金4033.22萬元。總投資收益率為19.97%,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16.63%,投資回收期為5.83年。 江蘇舜天(600287) 公司將在重慶組建公司投資錳礦資源,並出資組建江蘇舜天恆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重慶舜天西投實業公司由江蘇舜天、江蘇省國能經貿實業有限公司及重慶新天澤實業有限公司等三方共同以現金合資出資組建。重慶舜天西投實業公司擬定注冊資本2000萬元:江蘇舜天出資1000萬元,占股50%,是該公司控股股東;江蘇省國能經貿實業有限公司出資699萬元,佔比34.9%;重慶新天澤實業有限公司出資300萬元,佔比15%。重慶舜天西投實業公司投資方向的基本構想是充分利用當地儲量豐富的礦產資源優勢,以投資錳礦等礦產資源為重點,可見公司稀缺礦產資源概念也具震憾性。 中天城投(000540) 公司與貴州省地礦局102地質大隊簽訂了《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小金溝錳礦合作開發協議》,雙方合作開發貴州遵義小金溝錳礦。其計劃分兩期建設,最終建成年產原礦80萬噸的能力。小金溝錳礦位於遵義市區南,屬國家大型錳礦之一的銅鑼井錳礦之北緣,與銅鑼井錳礦為同一含礦層。礦區面積約5.58平方公里。經地質大隊在該礦區東段0.5平方公里的范圍進行勘察,現已鑽孔8孔,孔孔見礦,探明區內錳礦層厚度較穩定,呈層狀、似層狀產出,構造為較簡單至中等。在已勘察范圍內初探錳礦總資源量約182.82萬噸。礦區內錳礦為碳酸鹽錳礦石,含錳15.84%~20.33%。中天城投經與地質大隊就見礦鑽孔平面分布及含礦層厚度變化進行分析發現,自東向西及自北向南,其含礦層厚度都有逐漸增厚的趨勢,根據資源量計公式測算,預測遠景資源量可達2000萬噸左右。五礦發展為真正龍頭!!!
Ⅵ 五礦信託靠譜嗎
記得四年前跟一個朋友聊天,說到五礦,對方表示:還有名字這么奇怪的信託公司?
他可是理財師啊……可見五礦之低調。
但僅僅過了三年,情形就大有不同。就在5月底,五礦信託控股股東五礦資本(600390)公布了80億元的優先股發行計劃,准備對子公司五礦信託增資55億。
同時,三大股東五礦資本、青海國資、西寧城投會進行同比例增資,這意味著三股東共同增資可達70.5億。如果增資全部進入注冊資本的話,五礦信託注冊資本將達到130.5億,位列行業第三。
五礦從低調神秘的央企選手到劍指前三的野心畢露,「擴張」是繞不開的主題。
增資不斷,五礦系「現金牛」
五礦信託自2010年10月完成重組以來,注冊資本共進行了4輪上調,從最早的 3.28億增加到目前的60億。前幾輪主要由央企股東五礦資本進行。
五礦資本的頻繁增資,原因估計還是在於信託這個牌照創收和盈利能力確實很強。
從年報來看,雖然信託業務收入只佔到總收入的22.35%,但是57.7%的毛利潤,使得信託創造了母公司一半以上的凈利潤。看錶:
舉個例子,五礦資本發1塊錢給五礦信託,能收回來1.6元;發給證券公司,能拿回來1.1元;最慘的是期貨,幾乎不賺錢。
這一點,跟之前寫過的愛建信託頗為類似,都是上市公司的利潤扛把子選手。
2019年五礦信託凈利潤21.05億,歸屬五礦資本部分利潤為16.42億。而2019年五礦資本合並報表中歸母凈利潤為27.35億億,相當於五礦信託創造了母公司60%的凈利潤。
說是「現金牛,不為過吧。
四年六倍,五礦信託的快速擴張之路
我整理了2013年以來五礦信託管理的信託資產以及主動管理規模的數據。
如果忽略掉通道類,單純從管理規模上來看,2016年之前,五礦的主動管理規模在1000億上下浮動。從2017年就開啟「扶搖直上」,從2016年末的969.33億到2019年末6500.22億,佔比上升到近四分之三
2019年末,五礦信託以8849.76億規模,位列行業第四,僅次於中信、建信和華潤信託。
而在幾年之前,五礦排名還在20名之後的中位水平,重點就在2016年。
2016年是個重要的轉折點,就在次年,五礦信託母公司——五礦資本借殼*ST金瑞上市了。作為上市公司旗下最主要的資產之一,上市後更開闊的資源和更緊迫的業績壓力,可能都促成了五礦規模上的迅速增長。
此外,從報表裡看,五礦信託主動管理規模中,變化最大的是「融資類」:從 2016年的 729.6億,到2019年5009.13億,增長近6倍。光2019年當年,融資類就比前一年增加了3000多億。
擴張好不好?
對於幾年內快速登頂的信託公司,市場比較傾向於謹慎地看待它的擴張行為。原因也好理解,步子邁大了,路還能不能走好?
說白了就是:
你的管理能力跟不跟得上?
項目團隊有沒有搭建好?
市面上有沒有這么多好資源被你拿到?
你又會不會為了迅速擴大規模而降低風控准入呢?
以史為鑒,曾經的幾匹「黑馬」,前幾年的新華,近些年的中江和安信;最後都各自出了幺蛾子和爛攤子。
五礦信託針對個人投資者的業務目前沒有公開違約信息;從年報披露中,其實可以看到訴訟信息,大部分是地產類和工商管理類。其實管理規模大了,涉訴倒也算正常,至少從年報裡面的「壞賬准備」(5億)和「資產減值」上來看,佔比還是很小的,目前算比較「穩」。
最後,一個迷思:盡管信託牌照是公認地尊貴,盈利能力也強;但似乎上了市的信託公司,正股股價表現都不太好……希望央企背景的五礦,能跳出這個「上市怪圈」吧。
Ⅶ 做新能源汽車電池的上市公司有哪幾家
新能源汽車電池涉及到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以下這些家
(1)002091江蘇國泰:鋰電池電解液。主要控股子公司國泰華榮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產生產鋰電池電解液和硅烷偶聯劑,鋰電池電解液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30%。占上市公司營業利潤的30%,公司有望憑借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大規模應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2)000839中信國安:鋰電池正極材料。公司子公司——中信國安盟固利電源技術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鋰電池正極材料鈷酸鋰和錳酸鋰的生產廠家,同時也是國內唯一大規模生產動力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廠家。奧運期間以盟固利公司錳酸鋰產品作正極材料的動力電池裝配於50輛純電動大客車。
(3)000973佛塑股份:鋰電池隔膜。生產鋰電池隔膜產品。
(4)600884杉杉股份:生產鋰電池材料,為國內排名第一供應商。
(5)000100TCL集團:子公司生產鋰電池,目前無汽車鋰電池項目。
(6)000049德賽電池:子公司生產鋰電池,目前無汽車鋰電池項目。
(7)600478科力遠:鎳氫電池。正謀求從豐田HEV鎳氫電池材料供應商向鎳氫動力電池組的成品供應商的轉變。目前科力遠與它們的合作僅處於談判階段。與科力遠有初步合作的僅是日本豐田和南車集團,其中南車集團的純電動客車項目已對科力遠鎳氫電池組方案較為認可。
(9)600846同濟科技:燃料電池。參股上海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36.23%的股份。該公司從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關鍵材料與部件的研發,包括具有創新化學結構的質子交換樹脂和質子交換膜的研製。
(10)600196復星醫葯:燃料電池。參股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36.26%的股權。該公司是專門從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產品的研發與產業化的高科技民營企業,目前開發了5個系列的燃料電池產品,建立了全套的中小功率(0.1kW-30kW)與大功率(30kW-150kW)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及其動力系統、燃料電池發動機集成製造技術及批量生產的能力與設施。
(11)600104上海汽車:燃料電池。大股東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是「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該公司是中國第一家致力於燃料電池產業化的股份制企業,「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國家認可,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衣寶廉先生帶領下主要研究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是新源動力的第一大股東,長城電工參股11%,新大洲A參股3.42%。
(12)600192長城電工:參股「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1%,同上。
(13)000571新大洲A:參股「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42%,同上。
(14)600872中炬高新:公司涉及動力電池行業,其與國家高技術綠色材料發展中心共同設立的中炬森萊高技術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專門從事鎳氫電池、鎳鎘電池、鋰電電池、動力電池、手機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企業,在十五期間一直承擔國家863項目——動力電池產業化開發項目的研究工作。目前公司已向多家汽車生產廠家提供動力電池樣品,未來在國家政策及汽車企業動力電車實現量產的推動下,該業務有望成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15)中國寶安:
(1)在鋰電池正負極材料上擁有絕對的行業話語權。(2)控股75%的天驕公司主營的三元正極材料08年銷量居國內第一,市佔率30-40%,08年三元正極材料產量805噸,銷量665噸;09年保守產能是1400噸,負極材料鈦酸鋰180噸,正極材料磷酸鐵鋰09年6月達產,年產能是150噸。(3)控股55%的貝特瑞公司是鋰電池碳負極材料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龍頭,前者國內第一,市佔率80%,全球第二;後者國內第一。貝特瑞公司是國內唯一的鋰電池碳負極材料標准制定者;也是國內唯一的鋰電池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標准制定者。貝特瑞09年碳負極材料產能是6000噸/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能是1500噸/年。(4)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採用固相法、火熱合成法,每噸成本降低到13萬,大幅下降後成本只有國際上的一半。毛利率在60%以上。(5)通過哈爾濱寶安公司貝特瑞擁有近10億噸適合於鋰離子二次電池用的優質石墨礦產資源,可確保原料的穩定供給。
(16)金瑞科技(600390)
公司未來發展主要集中在錳資源、電解錳、四氧化三錳的錳系列和鎳氫電池的球形氫氧化亞鎳、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電源材料系列。
央企整合或將在2009 年完成。金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是中央直屬大型科技企業長沙礦冶研究院,作為在國資委排名靠後的長沙礦冶研究院而言,或許
並購成了其更好的選擇。
公司球形氫氧化鎳是鎳氫電池的關鍵原材料,技術優勢突出。公司是鎳氫電池正極材料球形氫氧化亞鎳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其強大的研發實力保證了公司產品的一致性和性能穩定性居於國內前列,產品主要銷售及給比亞迪和日本湯淺,其中日本湯淺用於生產鎳氫動力電池。
公司子公司長遠鋰科生產鋰離子電池材料。長遠鋰科有限公司是生產鋰離子電池的高新技術企業。長遠鋰科有限公司為金瑞科技大股東長沙礦冶研究院持股84%,金瑞科技持股16%,不排除金瑞科技公司向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進一步擴展的可能。錳資源優勢明顯,錳產業鏈完善。公司在貴州省銅仁地區的兩座錳礦的建成投產,正在進行銷售許可證的申請,一旦得到銷售許可將滿足公司電解錳所需原料的50%左右。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四氧化三錳供應商,公司還是國內主要的電解金屬錳生產基地之一,預計2009 年公司電解錳產能將達到3.5 萬噸,錳產業鏈完善。
(17)尖峰集團600668
公司投資2000萬元持有博信電池(上海)有限公司15%的股份,成為介入動力電池的潛力品種。2008年9月4日,科學技術委員會信息報道,上海鋅空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承擔的鋅空氣電池替代車用燃料產業化項目獲得國際財團認可,正式進入融資盡職調查階段。上海博信鋅空電池有限公司研發的鋅空氣燃料電池技術能得到浦東區政府的支持,屬國家鼓勵類產業,其技術性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博信電池(上海)有限公司目前為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等生產商提供高性能、無污染的 DQFC 鋅空氣燃料電池,同時為DQFC 使用者提供高質量的換電服務。
(18)南方匯通
(000920)南方匯通,公司控股56.43%的子公司貴州航天電源科技公司是從事鋰二次電池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是貴州省西部開發的重點工程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名品「標志工程」,公司依託我國航天電源開發技術,採用新設備、新工藝生產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鋰離子二次電池,具有容量大、安全性能好、循環壽命長、一致性好等優點,產品部分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公司目前鋰離子電池生產能力為日產10萬只水平,規格多達數十種公司與梅嶺化工廠共同組建的「貴州航天電源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擁有國內最先進的電源研究開發與檢測設備。一支實力雄厚的設計開發隊伍是公司保持技術領先與快速發展的堅強後盾。目前鋰聚合物電池、大容量離電子電池和錳酸鋰電池已成功開發,並將逐步實現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