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企業融資人數非法集資

企業融資人數非法集資

發布時間:2022-02-10 14:50:41

⑴ 民間合法融資與非法集資的區別課後測試

1、融資者的主體資格方面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犯罪主體從事融資活動具有非法性,未經國家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或借用合法經營形式進行融資活動,使其自身和從事的融資行為脫離國家有關單位管控和法律、規范的規制,增加了融資行為的風險性。

而合法的民間融資行為一般對融資者或融資中介規定了主體資質審核義務,如在私募基金中,融資者在成立、募集資金完成、注銷時都需要向證券業協會備案,證券業協會將上述信息通過網站公告。

要求融資者或融資中介在相關部門登記、備案,其目的是通過相關部門對融資者或融資中介的資質、信用及償還能力進行初步把關,並將其融資行為納入國家監控和掌握之中。

2、投資者資格方面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具有公眾性的特徵,即吸收存款的對象系社會不特定多數人,對投資者的經濟能力和投資數額都沒有限制,一旦投資款發生損失,投資人對投資風險無法承擔將演變成社會不穩定因素。與之相比,合法的民間融資行為一般都要求融資者在一定范圍內選擇合格投資者。

3、投資風險明示方面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之所以使用「存款」這一概念,是因為在該犯罪中,犯罪主體在向投資者宣傳和吸收資金時刻意規避投資風險,以各種方式向投資者承諾在一定期限內或者給付回報,使投資者相信其投資就像放在銀行的存款一樣安全有保障,這種規避風險的手段體現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另一重要特徵利誘性。

而所有合法的民間融資行為無一例外的要求融資者向投資者切實履行風險明示義務,包括風險預判提醒義務,即融資者在融資之前,對融資項目的風險通過專業的評估進行預判並將投資風險如實告知投資者,絕不能為了追求融資的規模和效率隱瞞融資項目可能存在的風險。

(1)企業融資人數非法集資擴展閱讀:

非法集資相關分類:

根據《關於進一步打擊非法集資等活動的通知》(銀發[1999]289號)的相關規定,「非法集資」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通過發行有價證券、會員卡或債務憑證等形式吸收資金。

2、對物業、地產等資產進行等份分割,通過出售其份額的處置權進行高息集資。

3、利用民間會社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4、以簽訂商品經銷等經濟合同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5、以發行或變相發行彩票的形式集資;

6、利用傳銷或秘密串聯的形式非法集資;

7、利用果園或庄園開發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8、利用現代電子網路技術構造的「虛擬」產品,如「電子商鋪」、「電子百貨」投資委託經營、到期回購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9、利用互聯網設立投資基金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10、利用「電子黃金投資」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⑵ 眾籌融資與非法集資的區別有哪些

非法融資和非法集資是刑法中規定的不同種類的罪名,非法集資涉及的兩大主要罪名按照刑法規定,從事非法集資可能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或者集資詐騙罪。非法融資是指未經有關部門批准,並以吸收公眾存款的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但承諾履行的義務與吸收公眾存款性質相同的活動。兩者之間還是又很大的區別,首先、兩者在人數上有區別:1、集資,是通過「集」獲得資金,意味著至少向兩人或者兩個人以上的人獲得融資。2、融資,指通過一個以上主體(包括一個主體)獲得融資。其次,兩者在行為上有所區別:1、非法集資一般泛指超過法定融資對象人數上限獲得社會資金的行為。比如有限責任公司最高股東上限為80人,但該公司通過股權融資的方式接受超過80人的投資,即可定性為非法集資。2、非法融資主要體現在「非法」上,指通過不法手段獲得的融資,比如通過證件和相關證明造假騙取銀行貸款等。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⑶ 以個人或公司名義融資多少算非法集資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0〕18號,2010年11月2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02次會議通過,自2011年1月4日起施行。)規定:
第三條,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
2、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30人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150人以上的;
3、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4、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11-1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閱讀全文

與企業融資人數非法集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惠金融小微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06
微信的金融機構代碼證 瀏覽:205
金融公司法院起訴流程 瀏覽:312
微信理財收益會變成負的嗎 瀏覽:88
上海建設銀行金融公司 瀏覽:263
銀行理財產品r2是啥意思 瀏覽:694
郵政銀行理財詐騙 瀏覽:450
泰銖對美元匯率分析 瀏覽:939
普通人如何通過基金理財 瀏覽:976
興業信託控股股東 瀏覽:63
扭矩杠桿標定 瀏覽:575
煙台銀行短期投資理財 瀏覽:582
交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面試 瀏覽:153
上海正大集團主席 瀏覽:320
理財保理公司出問題 瀏覽:594
四川融易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245
今天國內黃金價格 瀏覽:136
82年竹葉青酒價格 瀏覽:59
嘀嘀打車c輪融資 瀏覽:785
杠桿平衡現象的例子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