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威馬汽車D輪百億融資落地 上汽集團領投
財經網汽車訊威馬汽車完成D輪融資,金額為100億人民幣。
9月22日,威馬汽車官方微博宣布,威馬已完成100億元D輪融資。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稱,該筆融資主要用於智能技術研發、品牌建設、數字營銷及渠道拓展等領域。威馬計劃未來3-5年,將匯集3,000名工程師,助力5G技術、自動駕駛、三電系統等前瞻技術快速量產落地。
公開資料顯示,威馬汽車D輪融資主要是由上海國資投資平台和上汽集團聯合領投,網路、海納亞洲創投基金(SIG)則繼續跟投,湖北、蘇州、湖南、國投、廣州等多家國有產業基金參與投資,另外芯鑫、紫光、紅塔集團、雅居樂、盈科等投資機構也加入投資。
沈暉表示,威馬本次融資是「造車新勢力史上最大單輪融資」。
天眼查數據顯示,蔚來汽車上市前D輪融資金額為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8.04億元),理想汽車上市前D輪獲5.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42億元)融資,小鵬C輪、C+以及C++三輪融資金額合計近1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8.46億元)。這三家造車新勢力,是威馬汽車的主要競爭對手。
另外,據《晚點LatePost》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威馬將在今年9月底申報科創板,計劃2021年初上市。威馬汽車放棄海外IPO計劃,決定登陸國內科創板,主要是「股東意志」。
在銷量方面,威馬8月銷售新車2057輛,同比增長143%,環比實現「六連增」。截至目前,威馬累計交付量達33813輛,在造車新勢力中排名僅次於蔚來汽車。蔚來累計交付量已突破5萬輛,而小鵬汽車為2.3萬輛。
威馬「千城千店」渠道拓展計劃也在持續加速,8月份威馬在全國新開了30家門店,今年以來新開門店數量為94家。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獲上海國投及上汽聯合領投 威馬完成百億D輪融資
9月22日,威馬汽車宣布完成了總額100億元人民幣的D輪融資,成為了造車新勢力史上最大單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上海國資投資平台及上汽集團聯合領投,網路與海納亞洲創投基金(SIG)繼續參與此輪融資。
「參與這輪融資的都是各個領域的實力派,也都是願意和威馬一起長期發展的價值投資者。」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表示,威馬汽車曾在2019年上半年就宣布啟動D輪融資,其目標是融資10億美元。在這一輪融資中威馬將引入海外投資機構,融資主要用於研發、品牌推廣、服務用戶和拓展渠道等。
但是隨後受到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威馬的在海外融資的計劃受阻,這使得其開始轉向國內資金。海外融資一方面與國內融資環境變化有關,另一方面也和威馬有計劃到海外上市有關。早在2018年,沈暉在接受采訪時就表示,威馬汽車內部有團隊正研究在美國、香港和中國大陸IPO的相關建議。雖然目前中美兩國存在貿易戰的可能性,但是沈暉對在美國IPO仍持開放態度。
資料顯示,不算此次融資,威馬汽車此前進行了6次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近230億元人民幣。2019年3月,威馬汽車宣布完成總額30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上一輪融資由網路集團領投,太行產業基金、線性資本等參與投資,融資主要用於用戶體驗與技術研發。在此次融資之後,威馬累計融資額度達到了330億元。
值得注意地是,由於上海國投和上汽集團領投此次融資,威馬也變身為「上海派」車企。上海作為一個汽車要地,眾多新造車企業匯集於此,包括蔚來、威馬、合眾、天際等,另外特斯拉也將中國區總部設置於此並在上海建立工廠。上海市此前並未對新造車企業進行投資,而上汽也是如此。此次投資之後,上汽成為繼一汽之後,第二家對新造車企業「出手」的車企集團。
除了上海國投和上汽集團,其他參投方還包括湖北長江產業基金、蘇州崑山產業基金、湖南衡陽國有投資平台、安徽合肥產業基金、國投創益產業基金、廣州金融控股集團等國有產業投資者,以及芯鑫、紫光、紅塔集團、雅居樂、盈科等實力派投資機構,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智能技術研發、品牌建設、數字營銷和渠道拓展等。
截至目前,威馬汽車已擁有業內最多元化投資人矩陣,包括產業型投資方、互聯網巨頭、基金「國家隊」、頂級VC/PE創投基金等境內外投資者。隨著此輪融資完成,威馬表示將加強在智能技術研發、品牌建設、數字營銷和渠道拓展等方面的投入。
未來3-5年,威馬汽車將在全球匯聚3,000名頂級工程師,將前瞻技術快速用於主流價位的量產產品和服務,製造出具備萬物互聯(Everything Connected)能力的汽車。在品牌建設及渠道拓展方面,威馬汽車將加速推進「千城千店」計劃。
Ⅲ 威馬汽車完成D輪融資 上汽集團領投
易車訊 近日,有媒體報道, 威馬汽車D輪融資已經完成,領投方來自於上汽集團,威馬預計於近兩周完成工商變更。
D輪融資完成後,威馬將搶灘「科創板新能源第一股」。此前有消息稱,威馬預計將於9月底開始申報科創板,2021年初登陸科創板。
9月9日,威馬發布了IdeaL4全新科技戰略,並在智能化領域與高通、網路、紫光、芯鑫等企業達成合作。威馬創始人、董事長、CEO沈暉表示:「未來3到5年,威馬汽車將投入200億人民幣,匯聚3,000名全球頂級工程師,打造更符合中國用戶喜好的『EC出行智能終端』,寓意著威馬將專業的造車理念與前瞻的智能科技相互結合,製造出具備萬物互聯的智慧汽車。」
威馬預計於明年初上市全新車型,該全新車型將搭載與網路深度合作的AVP自主泊車功能,可實現特定場景下的L4級無人駕駛,這款全新車型也將在9月15日的網路世界大會上亮相。
Ⅳ 創始輪融資 100 億 上汽 L 項目命名智己汽車
從上汽官方獲悉,上汽「一號工程」L項目被定名為「智己汽車」。據悉,這個項目在創始輪的融資就達到了100億元,在新勢力造車中是最大的。
首款車型定位轎車,內飾設計採用的是三聯屏。當阿里加入項目後,會出現更多有趣好玩的軟體。通過與用戶間的交流及軟體升級,我們希望最終這是一輛能常開常新的車。未來,上汽將加大在浦東已有項目的投資,包括上汽通用、泛亞技術中心、上汽乘用車臨港基地、上汽國際等企業。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上汽送來3億融資!龐大集團從懸崖邊回來了
據業內人士消息,龐大集團近日獲得上汽財務3億元融資授信額度。這意味著龐大集團與上汽大眾整車廠、上汽財務的三方融資合作正式開通,對於龐大上汽大眾品牌、綜合品牌事業部乃至整個龐大集團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4個月後,深商控股、元維資產、國民運力三家公司宣布組成聯合體,成為龐大集團重整意向投資人。此後經過一年的調整,龐大集團正在向穩定發展。作為汽車經銷行業的標志企業,龐大能夠這么快的恢復過來,也給整個行業帶來信心。
龐大集團2020年三季報顯示,公司資產負債率已降至54.27%,為A股汽車經銷商中最低。通過運用破產重整機制,公司走出債務困境,正在進入業績恢復的良性軌道。如非特殊情況,按照目前趨勢龐大今年可實現盈利,而公司也將在明年迎來摘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上汽、浦東、阿里聯合成立「智己汽車」 創始輪融資達百億量級
財經網汽車訊??智己汽車定位為用戶型汽車科創公司。
11月26日,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方聯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於當日正式啟動,同時宣布落戶浦東新區張江智能園區。
據官方介紹,作為全新的用戶型汽車科創公司,智己汽車致力於成為「智能時代出行變革的實現者」。
未來,用戶將成為智己汽車價值鏈的核心驅動,通過用戶提供的大數據,企業價值鏈形成可持續的發展閉環,正向驅動產品的快速迭代。
智己汽車藉由與用戶的數據交互,構建起與用戶共生的全新企業生態,與用戶共生產品價值和品牌價值。作為一家科創公司,智己汽車將專注於產品和技術創新。
為此,智己汽車成立了專屬的智能出行研究院,打造「一橫三縱」的國際研發體系。其中,整車研發中心作為「橫軸」,將對數據驅動中心、智能駕駛中心、以及前瞻造型中心實現「業務貫穿」。
智己汽車的創始輪融資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完成,使其成為國內首個創始輪即達百億量級的汽車科創公司。
作為上汽集團的「一號工程」,智己汽車承載了公司機制改革創新、品牌向上突圍的重任。上汽集團的造車經驗、技術積淀、零部件體系、全球化布局、資金儲備、合作資源,為智己汽車構築了基礎。
同時,浦東新區將利用張江高科技園區的高科技產業集群生態和AI、晶元等核心技術資源;阿里巴巴將以用戶的大數據、達摩院的最新技術、阿里雲等生態圈的協同優勢,共同為智己汽車全面賦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上汽領投威馬D輪融資 雙方或加強合作
財經網汽車訊?威馬汽車D輪融資已經完成,上汽領投。
電動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表示,目前上汽也在搞高端電氣化品牌,之前推出了MARVELX,但這款車每月只售出幾百輛,不是很成功,並且上汽在電氣化上面沒有做出很鮮明的特點,跟廣汽埃安相比還是有差距。威馬雖然是造車新勢力,但在純電領域要比上汽的純電車影響力強一些。另一方面,威馬在融資方面已經明顯落後於蔚來和小鵬汽車。目前資金方面比較困難,所以這個時候如果上汽借投資威馬形成進一步合作,對雙方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互補。
招銀國際研究部白毅陽表示,從威馬方面來看,其6,7,8月交付連續超過兩千輛,已經基本占據了造車新勢力的頭部位置之一。D輪融資應該說是威馬進入資本市場中的普通一步而已,可以階段性緩解資金的壓力。按照現有節奏,威馬大概率2021年將登陸科創板。對上汽來說,其投資范圍幾乎涵蓋汽車領域的每一個部分。上汽無論是自主還是合資方面,在新四化上的積累在中國汽車行業處於領先低位。無論從MGEZS/寶駿E系列銷量,還是氫燃料電池技術積累上,都可以得到驗證。對這次領投,2021年威馬上市後,上汽能夠得到很好的財務回報。其次,此次接觸為未來深度合作打開一個對話通道,保持合作的可能性。
威馬銷量穩定?但急需資金支持
9月3日,威馬汽車公布了8月份銷量數據。單月銷售2057輛,同比增長143%,環比「六連增」。其中,旗下首款智能純電SUV威馬EX5,自2018年9月啟動交付至今累計銷量已經突破3萬。
威馬的「千城千店」渠道拓展計劃持續加速,8月份威馬在全國新開了30家門店,今年以來新開門店數量已達94家。
根據威馬大數據平台顯示,截至今年8月,威馬用戶使用L2級別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行駛總里程數,已達3145萬公里,使用APA自動泊車功能超88萬次,威馬用戶累計行駛里程超5億公里。
9月9日,威馬汽車在線上媒體溝通會上,發布了IdeaL4全新科技戰略,旨在增強威馬汽車的核心產品力,打造「人-車-環境」相融合的智能科技生態圈。
威馬創始人、董事長、CEO沈暉表示:「IdeaL4技術戰略的目標是打造新智能美好出行生活『四大件』。未來3到5年,威馬汽車將投入200億人民幣,3000名全球工程師,打造『EC出行智能終端』。」
由此可見,威馬轉向自動化駕駛的高智能純電車的意願已經非常明顯,但研發和市場推廣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汽車行業觀察員吳鵬表示,目前蔚來汽車得到了安徽政府的支持,並且獲得了來自銀行的資金。六家銀行將向蔚來中國提供104億元人民幣綜合授信。而小鵬汽車剛剛美股IPO,市值達到了1033億元人民幣,接近同城的廣汽。相比之下威馬的融資顯得比較滯後了,此時如果有上汽集團的支持,對其也算是一種彌補。
上汽新能源需新鮮血液
上汽集團不斷加大在「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國際化」新四化創新轉型領域的投入力度,2020年上半年投入近60億元。
但數據顯示,今年7月上汽乘用車新能源銷售2167輛,同比下滑43.7%。
上汽的自主新能源汽車主要集中在榮威和MG兩個品牌,純電動也主要集中在A+級SUV。
今年5月上汽發布榮威煥新獅標和全新R標組成的「雙標戰略」,其中全新R標作為榮威中高端新能源專屬。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上汽的R系列專做高端的電氣化產品,但目前上汽內可以支撐高端這個詞的電氣化硬實力還未顯露出來,主要的技術還是來自於寧德時代。但寧德時代的技術在車圈內用的已經非常廣泛,難談標新立異。如今特斯拉國產、新造車企業中也有高端車型的積極表現,東風新近推出新能源高端品牌嵐圖,一汽與新造車企業頻頻接觸。上汽要想在新能源領域尋求一些突破的話,也必須有所行動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Ⅷ 上汽集團2018年企業融資主要來源於負債還是股東權益與上年相比股東權益如何變
上汽集團2018年企業融資主要來源於負債,與上年相比股東權益變化不大。
Ⅸ 上汽高管團隊為什麼要進行內部調整
畢竟大象轉身,對於上汽集團這樣一個龐然大物而言,任何一個小小的改變,都意味著可能付出很大的代價。這也是很多國際大型公司,為什麼寧願守舊也不願意革新的原因。
繼今年3月原上汽集團副總裁張海亮離職並加入樂視後,上汽集團高管團隊再次出現變動。
1972年出生的谷峰,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畢業,管理學博士,教授級高級會計師。作為科班出身的金融男,如果看重收入,早就沒必要呆在上汽集團,作為傳統製造業,上汽集團高管的年薪,最高不過200萬元人民幣,這個級別與金融業比起來實在微不足道。
本可以順理成章進入最炙手可熱金融業的谷峰,卻將畢業後至今近20年的職業生涯交給了上汽集團。1997年進入上汽集團的谷峰,全程參與了上海通用財務體系設立。2001年,調任上汽集團後,領導和參與了上汽集團2004年整體改制三地上市工作,2016年,領導了上汽集團整車業務整體注入上市公司,2007年領導收購上柴股份),2008年參與巴士股份重組,後更名華域汽車。同時利用資本市場平台積極開拓上汽集團融資渠道,在任期間,通過分離交易和轉債,定向增發,中期票據等金融品種融資近400億,最後又負責牽頭組建上汽集團歷史上第一個200億備用銀團貸款,銀團貸款的使用范圍又開拓了備用銀團貸款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