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 股市暴跌的原因
一、大戶套現,散戶接盤。
第一階段:
2014年7月11日—12月31日,一系列改革利好出台(7月銀行改革、8月鐵路石油改革、9月水利改革、11月金融券商改革),帶動了股市不斷上漲,上證指數漲幅58.23%,對這波行情媒體都稱之為「改革牛」。這期間中小股民投入了1.33萬億元進入股市。
第二階段:
2015年1月1日—3月8日,因為春節、政府年終總結、准備兩會等原因,沒有新的改革措施出台,股市平穩震盪。這兩個月市場基本處在消化前期改革概念的階段,中小股民凈買入5100億元,新的資金還在不斷進入。
第三階段:
2015年3月兩會召開之後,改革利好不斷出台,股市重新開始上漲。2015年3月9日—4月27日,兩個多月時間中小股民凈買入1.62萬億元,比前兩個月漲了2倍。這時候市場泡沫開始形成。2015年4月16日,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正式面市。尤其是中證500,這成為一個極佳的套利工具,因為它的標的是中小盤股。以往的滬深300根本無法准確指示中小盤的價格走勢,經常是股指跌了5%,但是小盤股已經兩個跌停了,起不到套利作用。
接下來的5月、6月,股市震盪下跌,官媒開始護盤,這是我們做的一件錯事。如果沒有官媒護盤,也許股市可以進入一個平穩期,和第二階段一樣,去慢慢消化過去的改革概念,股指能維持在4500點左右,稍微有點泡沫很正常。可是這次護盤後,5月、6月間有大量杠桿資金入市,再加上做空手段齊備,於是引發了後來的大規模下跌。大莊家們也瘋狂套現,從5月1日起到7月8日證監會禁令出台,總共套現3.2萬億元,逼迫政府出手救市。
而上市公司高管們在5月總計套現366.5億元,6月336.4億元,單月套現金額相當於2015年前四個月套現金額的總和。
二、高杠桿配資。
截至2015年6月,場內場外配資規模達到最高峰4.8萬億元,股價也被推到最高點。大量杠桿資金入市的結果就是,一旦出現下跌,就會發生千股齊跌的壯觀場面。6月13日午間,證監會發布消息,要求證券公司對外部接入進行自查,對場外配資進行清理。配資在得到通知以後開始撤出,大量拋售股票,配資籌碼集中的股票首先跌停。而一旦觸及平倉點,跌停的股票是賣不出去的,必須拋出那些還沒跌停的,結果就是引發大面積跌停。
6月18日,滬指跌3.67%,兩市近2000隻個股下跌;6月26日,滬指跌7.4%,兩市2000隻股票跌停;7月7日,1700隻股票跌停,占當日交易股票總額的88%。
而緊接著在7月24日的第二輪股價下跌中,配資又一次大規模出逃,拖累股市。融資融券余額由7月24日的1.5萬億元減少到8月3日的1.3萬億元。股價恢復平穩之後融資融券余額回升至1.4萬億元。在8月18日的第三輪股價下跌中,融資融券余額再次由1.4萬億元減少到8月26日的1.2萬億元。
三、做空制度加劇市場恐慌。
在2015年4月股市泡沫開始形成時,做空工具也橫空出世。2015年4月16日,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正式面市。在5、6月份股市和杠桿都處在高位的時候,中證500股指期貨的持賣單量也達到兩個高峰。
7月1日因為中小板和創業板的股票無量跌停,現貨賣不出去,只有通過股指期貨空單去對沖現貨頭寸,導致以中證500股指期貨為首的合約大幅貼水。IC1507合約收盤7509點,較現貨中證500指數貼水902.51點,貼水幅度達12%。也就是說,現在這些股票只有以今天市場價的8.8折往外賣才會有人來接單。由於中證500可以精準反映大部分股票走勢,大家只能開出更多中證500的空單對沖,大量的空單又加劇了股市的恐慌下跌,於是形成惡性循環。
(1)2015股災融資融券擴展閱讀:
遏止內幕交易,大戶套現得到約束,才能穩定市場預期,讓股指逐步回歸價值投資。這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兩個政策,而是有效的監管體系,而這正是我們目前的證券市場最薄弱的地方。
如何將瘋牛導入慢牛,避免股市重新步入熊市,就非常關鍵。考驗政府的調控能力和水平。
中國股市從創立之初起就不是一個正常的「市場」——即讓金融資源得到合理配置的開放平台。相反,這是一個有意識對資源配置進行扭曲,以實現讓無效率或低效率的國有企業能夠以低成本或無成本源源不斷攫取社會資金的目的。
為此,中國股市創建之初便作出了一系列有別於國際通行的一般市場規則的特殊制度設計,其核心包括兩個內容:
第一,新股上市(IPO)政府審批制度;
第二,股權分置制度。前者是為了確保唯有政府認可的國有企業——而不是優質企業——才有資格上市融資,後者是為了確保即便國有股份所佔的比例再小也依然能夠保持對企業的絕對控制,從而使之能夠無節制地圈錢而又不擔心失去對企業的控制地位。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股市暴漲暴跌 真正兇手是誰
2. 論述2015年股災與融資融券的關系
高比例場外配資的強制平倉導致股價繼續跌從而多米諾骨牌一般影響低杠桿的場外配資平倉,最後傳到場內融資
3. 2015年千股跌停,當時的情景是什麼樣的
大家好,我是老徐,一個在努力奮斗的金融民工,請大家關注我,共同探討財經問題!
2015年的千股跌停,我是親身經歷過,對我也是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身邊因為股票爆倉而出現了一件極端事件,現在回想起來還是非常心慌。
我自己當時股票的虧損超過了60%,每天看著股票在跌停卻無能為力,到後來對於股票完全就失去了信心,由於虧損太多,賣也不想賣,也不想補倉,最終只能靠時間來消磨自己對於股災的深刻記憶。在經歷了股災後,我對股票投資的思路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我現在更多是用長期投資的思維來選擇股票,而且就選擇相對比較穩健的股票作為投資目標。
4. 什麼原因導致2015年A股發生股災呢
經歷過2015年股災的人都知道,那一年的股災“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漲停熔斷機制”,當年的股災行情還記憶猶新。
2015年A股引發股災主要有以下幾大原因所致:
第一點:去股市杠桿資金
2015年牛市被稱為杠杠牛市,那一輪牛市都是靠杠桿資金推動的,所以一旦去股市杠桿資金的時候,這些杠杠資金不計成本的出逃。
2015年杠杠資金是拉升和支撐股市的最強力量,結果把這些資金都從股市趕市場,股市支撐力都沒了,能不大跌嗎?
沒有永遠漲不停的牛市,也沒有永遠跌不完的股市!既然2015年牛市行情來了,漲高之後轉為熊市並不出奇,這是自然規律因素。
總結分析
綜合以上這四大因素就是引發2015年出現股災的真正原因,特別是去股市杠桿資金和去散戶化引發股災的主要因素。
當然2015年股災已經成為過去式,已經屬於歷史數據,隨著A股近幾年持續殺跌後,A股新一輪牛市正在醞釀中,期待下一輪牛市行情的到來。
5. 在6、7月份的股災中,融資融券發揮了什麼角色
融資融券 不同情況下有不同角色,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可以拉動經濟,但是市場過熱的時候就變成了誘多的信號
6. 今年股災時候融資融券被暫停了嗎
沒有,這是正常業務。至少限制了杠杠效應的配資行為。
7. 2015年6月股市暴跌是系統性風險造成的嗎
股災是一種系統性風險,除非你徹底離開股市,否則,誰都逃不過。
2015年6月12日上證指數創出5178點之後,我預感到了調整的風險,全部清倉,隨後指數展開了一波調整,但是調整的慘烈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這就是傳說中的股災來臨了。 首先,。
8. 請問2015年股災前辦理融資融券業務歸范嗎
2015年股災前辦理融資融券業務還是比較規范的。
9. 在6,7月份的股災中,融資融券發揮了什麼角色
融資融券會造成助長助跌 但是這次股災主要是配資的崩盤導致的 配資杠桿高 影響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