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金融降杠桿什麼意思
即金融去杠桿,應該是轉移銀行信用風險的舉措。信貸資產屬於銀行資產專,而賣資產無論如何不會降低屬銀行的杠桿水平的。因為它和銀行負債端的資金來源根本就是兩回事。不過,如果C其能夠常規化、可盈利,債務風險就能有效轉移,那長期來看對銀行業確實是一個利好。
B. 金融機構的去杠桿化以及杠桿率是什麼意思
杠桿率,資產與銀行資本的比率。「去杠桿化」是指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減少杠桿的過程。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高杠桿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杠桿效應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對於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產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
金融危機爆發後,高「杠桿化」的風險開始為更多人所認識,企業和機構紛紛開始考慮「去杠桿化」,通過拋售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逐漸把借債還上。這個過程造成了大多數資產價格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的下跌。
綜合各方的說法,「去杠桿化」就是一個公司或個人減少使用金融杠桿的過程。把原先通過各種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錢退還出去的潮流。
(2)金融行業去杠桿擴大直接融資渠道擴展閱讀
金融機構去杠桿對中國的影響:
金融產品的去杠桿化對中國影響很小。
由於實行資本賬戶的管制,中國絕大多數的對外金融投資都是以中央銀行外匯儲備投資的形式進行。這類投資一向穩健保守,基本不會涉足高度杠桿化的金融產品,即使有所損失,也不能與其他類型投資者的損失相提並論。
其次,「金融機構的去杠桿化」和「投資者的去杠桿化」對中國的影響也相對較小。
C. 金融在經濟中的作用
金融在現代經濟中的作用:
1、金融在現代經濟中的核心地位,是由其自身的特殊性質和作用所決定的。現代經濟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從本質上講就是一種發達的貨幣信用經濟或金融經濟,它的運行表現為價值流導向實物流,貨幣資金運動導向物質資源運動。
2、金融是現代經濟中調節宏觀經濟的重要杠桿。現代經濟是由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其顯著特徵之一是宏觀調控的間接化。而金融在建立和完善國家宏觀調控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在現代經濟生活中,貨幣資金作為重要的經濟資源和財富,成為溝通整個社會經濟生活的命脈和媒介。現代一切經濟活動幾乎都離不開貨幣資金運動。
金融是貨幣資金融通的總稱。主要指與貨幣流通和銀行信用相關的各種活動。主要內容包括: 貨幣的發行、投放、流通和回籠;各種存款的吸收和提取;各項貸款的發放和收回;銀行會計、出納、轉帳、結算、保險、投資、信託、租賃、匯兌、貼現、抵押、證券買賣以及國際間的貿易和非貿易的結算、黃金白銀買賣、輸出、輸入等。
(3)金融行業去杠桿擴大直接融資渠道擴展閱讀
金融的本質在於不確定性,所以要注意以下幾點:
1:市場是規律性和隨機性並存的,所以任何分析都只是可能性分析,得到的只是概率。在金融上賺錢最重要的是 風險收益比為正,每一筆交易都要做好資金管理。
2:做交易時,永遠必須考慮的一點是,如果做錯了改怎麼辦?這種雙向思維,是成為一個交易員的關鍵所在。而有沒有一套操盤計劃,是高手和新手的最大區別。
3:任何單次損失的交易都不能證明你整個系統和方法的正確與否,你的水平,會在十筆以上交易後一目瞭然。
D. 現代金融體系在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過程中的運作是以什麼為杠桿
1、金融能夠提高投融資水平和效率
金融對區域經濟發展有多兩方面的促進作用:一是可以增加要素總量,起到要素的集聚效應;二是通過提高要素生產率,比如資本的生產效率,投融資效率等來促進經濟發展。金融具有資本積累效應與資本配置效率,後兩者對經濟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
——在資本的總量集聚上,金融發展可以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資本積累,在以哈羅德—多馬模型、索洛模型等為代表的傳統經濟增長理論中,資本積累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而金融可以通過更好地動員儲蓄,作用於資本積累,進而對經濟增長起到推動作用。金融能夠提高儲蓄和資本積累水平,提高投融資水平能力,金融發展對投資的擴大具有直接決定作用,影響投資的供給效應和需求效應,並通過投資的乘數效應,加速經濟發展。
金融市場可以通過兩種形式起到資本的集聚效應。一種是直接融資形式;一種是間接融資形式。在直接融資方面,如通過證券市場可以提高全社會的資金集聚水平。在間接融資上,由於銀行等信用中介的存在,可以通過更好地聚集現有的金融資源和更好地動員可用的儲蓄,並通過貸款規模的擴大,促進資本積累水平的增加。
——在資本配置效率上,金融直接決定著投融資的效率。我們提出兩個效率:一個是融資效率;第二,能夠提高投資效率。融資效率也就是資本集聚的效率。通過金融的發展,可以提高融資轉換為投資的效率。比如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效率和證券市場融資效率等等這意味著投資的效率提高。儲蓄並不是全部被轉化為投資進而促進經濟發展的,在實現中往往有相當部分儲蓄在轉化為投資的過程中被浪費掉了。一個低效率、甚至是無效的金融體系是造成這種浪費的主要原因。如果金融發展能夠降低這種浪費,也就是儲蓄能夠轉換為投資的比率,就能提高經濟增長率。競爭機制的缺乏,某些制度限制等因素都是造成金融低效的原因,從而使得儲蓄在轉化為投資的過程中被白白的浪費掉了。另外,金融的發展,尤其是證券市場的發達,可以提高直接融資的效率。
2、金融能夠促進技術進步,吸引優秀人才
上面我們已經介紹了金融的本質是實現資本的優化配置,通過將資金配置到生產效率最高的項目中去,可以提高資本的邊際生產率,同時提高技術進步率,進而促進經濟增長。因此,一個有效的金融體系將可以更好地分配資金,提高進步水平,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另一方面,同金融推動知識和資本的結合一樣,金融也推動和促進了技術和資本的結合進程。新技術的誕生往往伴隨著高風險。而金融體系與工具的發展可以起到分散投風險的目的。金融的發展使得通過投資組合降低風險,從而對高風險的產業進行投資成為可能,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將進一步推動技術發展。
此外,金融業不僅可以通過資金融通,促進經濟增長,而且自身也可以吸納就業,提供金融服務。從就業結構來看,隨著金融的發展,金融部門的從業人員比重在不斷上升。而金融業是知識密集型的產業,對人力資本的集聚效應明顯。一個例子是隨著幾十年證券市場的發展,培養和吸引了大批證券從業人員,為推動經濟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隨著經濟不斷金融化、金融活動的日益深化,不僅金融從業人員,而且對所有參與經濟活動的人而言,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金融直接推動了知識資本化的過程。知識作為一個新的重要生產要素,正發揮其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知識有不能單獨發揮作用,其必須同資本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而金融的發展,實現和加速了知識同資本的結合過程。
3、金融可以改變企業組織結構和企業規模
如果沒有金融的支持,企業的成長和規模擴張是不可能實現的,而大型跨地區甚至跨國企業往往也是一個地區的經濟支柱。企業的規模擴張大致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通過要素投入實現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另一種是通過收購兼並或資產重組實現經濟規模的擴大。在前一種情況下,企業往往要藉助銀行或資本市場來實現;而後一種情況大多是通過資本市場完成的——這種擴張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周期更短,但要求企業更加熟悉金融和資本市場。
4、金融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
金融的發展及深化對產業結構影響可從兩方面解釋:首先,金融業的發展直接體現為金融業的產出較大,這在統計核算中不僅表現為GDP總量的擴大,同樣表現為第三產業增長加快,第三產業比重增大,產業結構優化。金融發展本身就是經濟發展的一部分。金融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互為因果、相互作用、相互促進。一方面,金融產業本身就是區域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從這一角度而言,發展金融產業本身同發展經濟是一個概念。另一方面,經濟發展程度越高,其對金融發展的需求也就越大。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金融產業佔GDP的比重也會呈現出逐漸提高的趨勢。因此,金融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互為因果,相互促進。金融產業的比例提高就是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的一個重要表現。其次,金融業的發展可以促進各產業不同程度的增長,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及優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資本在不同產業的流動及通過一定宏觀調控方式進行再配置。
金融對產業結構的形成和調整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傳遞機制如下:金融——影響儲蓄和投資——影響資金(資本)結構——影響生產要素分配結構——影響產業結構。金融可以通過資本的優化配置,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產業結構的失衡及調整的困難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與此相伴的是金融發展的滯後,兩者具有明顯的相關性;而金融業得以較快地發展則為產業的優化提供資金及資本支持,為產業結構調整營造良好的資本環境,而加快產業結構優化。
金融可以通過調整信貸方向和結構,集中資金,加大對基礎設施、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力度,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也可以通過引導優勢企業上市融資,以上市公司發展帶動產業結構升級。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是上海市政府。在過去的一、二年時間里,上海市政府有計劃、有步驟地對上海上市公司實行資產重組,使20多家非上市公司的高科技企業通過重組成為上市公司。
5、金融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模式
金融對區域經濟發展有促進作用,但是,在如何發展金融產業,從而推動經濟增長上就存在兩種具體模式。即市場主導型金融模式和政府主導型金融模式。所謂市場主導型金融模式強調在銀行和證券市場在融資上的主導作用。市場主導型金融模式而言,它是以商業化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為依託的。所謂政府主導型金融模式是指在金融體系不健全、金融市場不發達的情況下,通過政府的作用,利用政府信用實現對資金導向的倡導機制與矯正補充機制。政府主導型金融模式又分為政策引導型和直接投資型。前者強調政策的引導體現在通過實施一定的財政稅收政策和金融政策,實現投資與產業政策的相互協調,達到資金融通的目的。而後者則強調發展中都有若乾重點產業或新興產業,它們對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但這些行業往往資金需求量大、投資回收期長、風險高,私人金融機構難以承擔其融資,故在政策性金融方面政府也往往直接參與資金的配置,也稱為直接投資型政策性金融。為此,可由政府出面建立一些帶有官方色彩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向私人(民間)金融機構不願提供資金、無力提供資金以及資金不足的重點、新興部門進行投資和貸款。但在此我們必須強調的是,這些金融機構必須按市場化規范而不是按行政方式進行管理而運作,否則會造成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的結果。
五、促進區域金融發展的相關政策建議
1、推行金融創新,提高金融效率
在金融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金融效率起著關鍵的作用。金融效率的高低決定著金融發揮作用的成本和作用力的強弱,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經濟效率的高低。努力推行金融創新,促進金融深化,從金融政策制度及金融組織、金融工具等各方面入手積極進行金融創新,促進金融市場的一體化進程,來提高資金吸納能力與資本促成能力。
對那些金融體系不太發達、金融市場相對落後的地區來說,金融創新尤為重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改革和金融制度功伐哆和馨古鵝汰琺咯改革的不斷深入,金融創新也不斷加快,許多金融創新產品不斷出現。這不僅對原有封閉的、低效率的金融體系提出了挑戰,而且使許多對資金需求較大的項目迅速完成。
一個開放的、允許競爭的金融市場是保證金融效率的前提。因此,應該進一步或者提前放開金融市場:一方面,吸引其他地區包括海外的金融機構在本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加大同外資金融機構的合作力度;另一方面,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金融行業,參與市場競爭。
2、積極發展區域性金融市場,促進區域金融協調發展
在我國,中央級的金融機構按行政區劃設立分支機構,同時各金融業務,如金融、保險、證券相對獨立。這種金融發展格局造成在某個區域內,各金融業務發展相對獨立,從而使得區域內的金融發展協調性較差。在區域性金融機構設立較為困難的情況下,應著眼於通過制度創新等形式,加大資本創造能力,立足於本區域,實現區域內金融業務的良性發展,至少是同步協調發展,逐步排除資本束縛,為經濟發展提供資本支持。
——積極爭取央行對地方金融的政策的適當傾斜,如允許有計劃的建立銀行分支機構,允許參加縣轄、省轄、全國聯行的資金匯劃,彌補在資金結算上的缺陷。
——積極爭取相關政策,允許適當放開對地方金融業務范圍的限制,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開展銀行承兌和票據貼現業務,解決企業臨時資金需要。
——大力發展貨幣市場拆借市場和國債回購市場,逐步建立跨行政區劃的以區域經濟為中心的貨幣市場,為資金合理流動創造條件。最大限度地優化資產結構、提高資產質量,使其有實力、有能力更好地支持經濟的發展。
3、理順政銀、銀企關系
現在,大家討論最多的是政企關系分開等問題,對政銀關系、銀企關系認識不足。比如普遍存在地方政府幫企業逃避銀行債務等以行政手段干涉金融活動的現象。其實,政府應為地方金融作用的發揮創造良好的環境,諸如為金融機構介紹區域發展規劃、財政扶持對象、企業破產兼並轉制信息的披露、組織資金、幫助消化不良資產等,也就是將政府的目標與地方金融的利益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防止出現政府幫助企業逃廢銀行債務,對地方金融過多行政干預的現象再度發生。地方金融機構更要按照市場和金融運行規律開展各項業務,向優勢項目靠攏,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對區域內有市場、有效益、有信譽的企業實現規模擴張的要給予大膽支持;對有效益、不虧損、還款有保證、信譽好的企業,可採取抵押擔保方式給予支持;對不良資產的債務人要及時提供信息和相應的金融服務。
4、繼續發展直接融資,利用證券市場投融資功能
目前,我國證券市場量的擴張較為迅速,由於證券發行額佔全社會金融資產總額的比重較小和貨幣市場、資本市場的欠發達等原因,使證券融資還不足以對我國經濟產生主導性的作用,也不足以擔負起引導社會資源合理配置的重任。不過,現代金融的一個顯著趨勢就是直接融資比重會越來越大,證券市場的在促進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也會愈加重要。
我省各地區應該有意識的調整融資結構,積極推動證券市場融資發展。發揮金融市場的功能,擴大證券融資規模,發展產業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和資本市場。目前,「濟南現象」引起廣泛關注,已經嚴重影響了山東上市公司在證券市場的形象,同時大大減弱了通過證券市場進行再融資的力度,這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另外,在對發展直接融資問題的認識上,應改變認為直接融資只是單純的股票融資的觀念,企業債券、信託融資、其他創新工具同樣也是直接融資的重要方式,應該大力發展,從而優化直接融資結構。
E. 為何要提升直接融資比重
胡潤峰 日前,國務院批准了由一行三會編制的《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其中提出,到「十二五」期末,非金融企業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規模比重提高至15%以上。 提升直接融資比重,是個老話題。直接融資主要包括股票和債券,本文重點探討與股市的關系。 對此,悲觀者認為,擴大直接融資比重,意味著新股和再融資還將擴大規模;樂觀者認為,為了完成更多融資任務,監管部門會「放水養魚」,呵護股市。君不見,近期的股市低迷下,IPO審核過會已實際暫停。 監管部門有意提振股市,並不是秘密;目前為止,成效不彰。對於提升直接融資比重的政策意圖,則需從更大的視角來觀察。 「擴大直接融資規模」較早由央行於1996年提出。彼時,商業銀行從計劃經濟下轉制未久,風控機制不健全,不良資產率較高。按照央行行長周小川2004年的說法,不良貸款相當一部分是各級政府幹預所導致。 無論當時還是今日,銀行系統的不良貸款都是中國經濟宏觀層面最大的風險之一。擴大直接融資規模,意在轉移銀行體系風險。 自那以後,盡管直接融資比重一直有所提升,由「十五」時期的2002~2005年年平均5.03%,到「十一五」時期年平均的11.08%。但總體而言,中國金融市場仍高度依賴銀行信貸,且出現了商業銀行藉助資本市場融入資本金,杠桿放大信貸規模,反而導致間接融資規模不斷增加的局面。 這裡面有多種原因。監管的分業模式、新股發行的審批制、債券發行的門檻過高等問題都需要改革。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中國金融監管部門的領導,基本出自銀行體系。不唯央行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的領導也大多來自銀行系統;四大行的負責人往往是中央候補委員;在十八大代表名單中,銀行系統的人數遠遠超過證券系統。這與美國形成對比,作為直接融資大國,美國屢次從高盛這樣的投行中選拔財政部長。 在經濟轉型之際,提升直接融資比重有了另一重大意義,那就是服務實體經濟,助推新興產業發展。 從國際經驗來看,美國引領科技互聯網產業,其直接融資佔比長期在80%~90%的水平;德國、日本作為製造業大國,都是直接融資為主,其比重都在50%以上。 如果說中國過去發展製造業主要依賴間接融資的話,經濟轉型就要求更多的直接融資了。 新興產業往往孕育於中小企業當中。新興中小企業往往是輕資產,波動大,與銀行信貸重抵押、求穩定的要求不匹配。而股權融資、風險投資、私募基金等融資方式,顯然更為適合。 如若著眼於轉移銀行體系的風險,則股市無非延續了其作為國企圈錢解困政策工具的使命;如若著眼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服務經濟轉型,則股市將成為新興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助推器。從這個角度來看,究竟是傳統藍籌還是新興科網企業更有投資價值,股市已經給出了答案。
F. 直接融資中的中間人與間接融資的金融中介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現金流是否經過該中間人是其主要區別,獲利模式也不同。
直接融資,比如公司發債券,中間人僅負責一些債券發行事務,以及包銷代銷,也就是幫忙找到債券買家,一般獲得傭金收入或承銷費用;
間接融資,一般指銀行貸款,存款人將現金存入銀行,銀行再貸給需要資金的企業,賺取利息差。
G. 2019企業降杠桿「任務單」出爐
7月29日,國家發改委官網發布了《2019年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工作要點》對2019年降低企業杠桿率劃出了21個大的工作要點,這是國家發改委連續第二年對外公布企業去杠桿工作要點。其中,選擇交易場所開展轉股資產交易試點等8項工作均要求在2019年完成。
推進國有企業去杠桿
國有企業的高杠桿問題被再次提及。《工作要點》指出,建立覆蓋全部國有企業法人單位的債務風險監測系統,分行業、分地區定期對企業杠桿率和債務風險進行動態監測。重點做好大型企業債務風險監測,加強涉企信息整合和共享。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曉晶今年初曾明確表示,杠桿率風險主要在於國企與地方政府。數據顯示,2018年實體經濟部門總杠桿率為243.7%,企業杠桿率為153.6%,國企杠桿率為103%。國企與政府杠桿率合計達139.8%,占實體經濟部門全部債務的近六成。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聶輝華認為,國有企業之所以成為去杠桿的重點,根源在於國企的預算軟約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市場行為,國企借錢沒有考慮還錢,所以需要藉助行政力量來去杠桿。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企業產能沒有明顯擴張的時期,治理僵屍企業可能面臨更大壓力。
對於國有企業降杠桿,《工作要點》要求,充實國有企業資本,拓寬國有企業資本補充渠道,鼓勵國有企業通過發行普通股和優先股充實資本金,進一步規范國有企業資本管理,防止虛假降杠桿。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稱,杠桿率主要體現的是企業債務方面整體的負債水平。降低杠桿率其實可以通過擴大資本金,也就是直接融資的方式,通過把分母做大降低。「中國的國有資本企業數量規模還是比較大的,對於直接融資,擴大資本金,有比較大的空間。這些企業中有些可能是上市的企業,也可能是非上市的企業,有的可以通過公開的方式增發,也可以通過股權的形式融資。」付立春如是表示。
利用破產制度清退僵屍企業
「僵屍企業」仍然是去杠桿的重點關照對象。除了加快「僵屍企業」債務處置,《工作要點》此次提出,符合破產等退出條件的,各相關方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礙其退出,相關企業不得通過轉移資產等方式惡意逃廢債務;做好與人民法院破產案件審理工作的對接。
利用破產制度清理僵屍企業被正式提及。兩周前,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剛剛印發了《加快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方案》,完善企業破產制度,分步推進建立自然人破產制度,加強司法與行政協調配合,加強司法能力及中介機構建設。此外突出強調了對與破產法配套的相關法律制度的健全與完善。
國家發改委財金司有關負責人指出,破產程序是市場主體退出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破產法實施中,新問題不斷出現,對新程序、新制度的客觀要求也在不斷增強。
有國資專家表示,僵屍企業要進行清算需要一定成本,包括員工身份轉換成本、安置成本,還有土地劃撥轉出讓等費用,這個過程需要給予一定稅收扶持政策。
《工作要點》也對破產退出的人相關保障機制提出了要求。《工作要點》規定,依法解決企業拖欠職工薪金社保費以及欠稅、破產案件受理後相關部門保全措施解除等重點難點問題,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政府支持人民法院破產審判隊伍探索建立破產經費籌措機制,優化破產管理人選任機制和名冊、報酬制度,推動成立全國破產管理人行業協會。不過文件中並未給出完成時間。
市場化債轉股更突出
和2018年的工作要點相比,債轉股被放在了更為突出的位置。從具體表述上看,2018年要點強調深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具體操作層面主要是壯大機構隊伍、增強業務能力、拓寬金融實施機構的融資渠道等,而今年的《工作要點》則明確提出,債轉股要增量、擴面、提質。這說明,經過去年一年來的試點與實踐,債轉股這種方式已經得到決策層、監管層以及市場的認可和接受。
截至今年6月30日,市場化債轉股簽約金額約2.4萬億元,實際到位金額達到1萬億元,資金到位率提升到41.5%,涉及資產負債率較高的200多家企業。其中,今年以來,市場化債轉股新增簽約金額約3900億元,新增落地金額約3800億元。
《工作要點》鼓勵依法合規以優先股方式開展市場化債轉股,擴大非上市非公眾股份公司債轉優先股試點范圍。其中,出台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發起設立資管產品備案制度;將市場化債轉股資管產品列入保險資金等長期限資金允許投資的白名單;探索提出允許在滿足一定條件下公募資管產品依法合規參與優質企業債轉股等幾項工作均要求在今年底之前完成。
在綜合運用各類降杠桿措施中,「完善交易所市場股權融資功能,改革股票發行制度」被重點提及。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工作要點》強調『完善交易所市場股權融資功能,改革股票發行制度』,這表明,政府將完善資本市場制度,加大直接融資對企業的支持,以此來降杠桿。為了增強直接融資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政府將通過多種措施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保障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潘向東補充道。
除提出上述工作要求外,在大力發展股權融資方面,《工作要點》還指出,加強對中小投資者權益的保護,增強投資者信心;按照投資者適當性原則,有序促進社會儲蓄轉化為股權投資,拓寬企業資本補充渠道;鼓勵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多元化投資主體發展,豐富股權融資市場投資者群體。
潘向東表示,上述三點實際上都是在強調要擴大直接融資,只不過各有側重。對於「按照投資者適當性原則,有序促進社會儲蓄轉化為股權投資,拓寬企業資本補充渠道」這一大亮點,潘向東指出,我國企業杠桿率比較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儲蓄率較高,且企業融資以間接融資為主,因此要通過直接融資降杠桿。
H. 企業融資渠道有哪些
1、股權融資
股權融資是指企業的股東願意讓出部分企業所有權,通過企業增資的方式引進新的股東,同時使總股本增加的融資方式。股權融資所獲得的資金,企業無須還本付息,但新股東將與老股東同樣分享企業的贏利與增長。
2、信託借款
信託貸款是指受託人接受委託人的委託,將委託人存入的資金,按其(或信託計劃中)指定的對象、用途、期限、利率與金額等發放貸款,並負責到期收回貸款本息的一項金融業務。委託人在發放貸款的對象、用途等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權,同時又可利用信託公司在企業資信與資金管理方面的優勢,增加資金的安全性,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3、公司債
公司債是股份公司為籌措資金以發行債券的方式向社會公眾募集的債。表明公司債權的證券稱為公司債券。發行公司債券只限於股份公司,募集的對象為不特定的社會公眾。發行公司債須由董事會作出決定,制定募債說明書報主管機關批准。
公司債有規定的格式,應編號並在背面註明發行公司債的有關事項。有記名公司債與無記名公司債,擔保公司債與無擔保公司債等不同類型。公司債有固定利率,其收益一般不變。債券持有人只是公司債權人,不能參與共同經營決策。債券到期應償還。在公司解散時,債券所有人就公司財產可比股東得到優先清償。
4、夾層融資
夾層融資是指在風險和回報方面介於優先債務和股本融資之間的一種融資形式。夾層融資一般採取次級貸款的形式,但也可以採用可轉換票據或優先股的形式。 對於公司和股票推薦人而言,夾層投資通常提供形式非常靈活的較長期融資,這種融資的稀釋程度要小於股市,並能根據特殊需求作出調整。而夾層融資的付款事宜也可以根據公司的現金流狀況確定。
夾層就是在優先順序和劣後級之間,再加入一層杠桿。最終的結果就是使得杠桿倍數平方了(顯著擴大),節約了劣後的資金佔用。
5、售後回租式融資租賃
售後回租(sale-leaseback)是將自製或外購的資產出售,然後向買方租回使用。回租是承租人將其所擁有的物品出售給出租人,再從出租人手裡將該物品重新租回,此種租賃形式稱為回租。採用這種租賃方式可使承租人迅速回收購買物品的資金,加速資金周轉。回租的對象多為已使用的舊物品。
擴展資料:
企業要融到資還是需要不少智慧的,需要關注三個方面:1是清楚了解自己的融資需求,2是了解市場各個融資渠道特點,3是了解不同融資方式的要求。
從需求來說,每個企業融資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有的是需要短期的資金周轉,有的是需要補充長期經營資金,有的是希望引入戰略投資者,而不同的融資方式對企業的資質要求也是不同。比如有短期信用融資,是不需要抵押和擔保,一般來說周期短、放款快,但是金額會相對小一些,市場上現在一般是10萬-500萬不等,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需求判斷。
I. 如何在金融供給改革中去掉經濟杠桿
金融危機前,就是最多2,20%的准備金率,就是說 你存到銀行100元,銀行最多隻能貸出去80元,杠桿20倍,而且直接融資市場發展速度非常快。
銀行有一個准備金率。就崩盤了……
就如同大海退潮。
這樣一來,從市場風險偏好和監管層面都在降低杠桿比率防範風險。
間接融資將通過銀行體系進一步放大貨幣量,美國的各種衍生品的保證金比率非常低:銀行只有100元,你從銀行貸款100元,看起來經濟運行健康。
這種情況下如果出風險的話,可以看到;20%=500元的貨幣。這並沒有增加貨幣供應。
目前我國社會融資結構正在從間接融資以往直接間接融資並重的情況發展。
還有就是保證金制度也與這個類似,你懂的,800%的純收益!,杠桿越大風險越高,波及面越廣。
於是貸款方開始不願意給這么高比例的杠桿出資,要求借款方多出資本金,他媽的都是在裸泳…… 沒錢你買個屁啊
其二,從社會融資結構上來說!!
很多金融衍生品與這個規則本質上類似,都是以一定比率的保證金撬動大資金,你一看簡單說幾句,杠桿有很多方面。
其一,融資分股權和債權。
如果我出5元錢,然後借95元。
國家也對杠桿率上限作規定,比如規定給做保障房的項目做直接融資,最少資本金要是40%,造成市場上的交易總規模大大高於GDP,是多少倍(數據忘了).5倍的杠桿,
如果你自己有100元,存在銀行,突然發現,我存的2塊錢保證金承諾要買的貨物賣不出去了…… 我又沒有打算真正去買這個東西……反正也沒錢買:
我說我明天要買100萬的貨,然後存在銀行。然後銀行又多了100元可以貸給別人…… 這就是創造了廣義貨幣供應M2。。那就破產咯……
好吧…… 連鎖反應,通過反復的借貸。
這就是間接融資的一個杠桿效應。
如果是直接融資,你直接把100元借給企業,從資本金要求率上來說,假如要投資一個項目,在對項目看好的前提下,就是用5元撬動了100元的投資,這是貨幣乘數效應。
舉例。
隨著直接融資比重的增大,在准備金率是20%的情況下,貨幣乘數效應將降低,我給你2萬塊做保證金。然後我在明天來臨之前把100萬的貨120萬賣給別人,我就賺了18萬。50倍的杠桿。然後這時候,我國目前間接融資比重大,從而是一個減少M2的方法。
我國十二五規劃指出,要「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例。
這也是去杠桿化的一種解釋。
經濟向好,市場上升的時候,貨物不斷能夠有人接盤,最多可以創造100/。
某一天,這樣就不能無限創造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