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投融資保障體系

投融資保障體系

發布時間:2022-03-10 19:54:10

㈠ 如何構建全域旅遊保障體系

據報道,5月份文化和旅遊部未來將持續開展旅遊市場秩序整治行動,繼續鎖定市場頑疾,針對「不合理低價游」、強迫或者變相強迫購物消費、「一日游」亂象等突出問題,加大整治力度,不斷凈化旅遊消費環境。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相關負責人尚生龍表示,大眾旅遊時代,全域旅遊成為國家戰略,旅遊業從單一景點景區模式向綜合目的地統籌發展模式縱深轉變。在這個背景下,就更需要建立適應全域旅遊時代的假日管理保障體系。

業內人士表示,不光是假日旅遊,全域旅遊也有「全時旅遊」的概念,真正做到全方位的立體化保障未來還需要立法層面的跟進。

文章來源:央廣網

㈡ 企業的投融資部具體做什麼工作

主要有以下幾項:

1、 負責與各金融機構、銀行及相關機構聯絡、接洽;

2、 負責與外部機構建立廣泛的信息來源和良好的合作關系;

3、 負責公司融資信息的收集、整理,融資渠道的建立;

4、 負責各種融資方式的分析、探討、操作、實施;

5、 負責配合公司戰略部署安排相關投融資事務;

6、 負責參與融資商務談判,撰寫相關報告和文件;

7、 負責協助資金主管辦理其他臨時性工作、協調工作;

8、 負責處理公司與融資、貸款相關的各種外部事宜;

9、 合理進行資金分析和調配,內部融資安排。

(2)投融資保障體系擴展閱讀:

第一條 為加強公司內部控制,規避風險,提高經濟效益,促進公司規范運作,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特製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所稱投融資決策主要是指公司投、融資及資產項目的管理決策,包括:對內投資、對外投資、對外融資、重大資產重組、對外擔保事項等。

第三條 本制度的決策行為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

(二)維護公司利益,爭取效益最大化;

(三)符合公司發展戰略,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揮和加強公司的競爭優勢;

(四)採取審慎態度,規模適度,量力而行,對實施過程進行相關的風險管理,兼顧風險和收益的平衡;

(五)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必要時咨詢或聘請外部專業機構。

㈢ 我國航空投融資體制的特點

我國航空投融資體制的特點就是國家資金的保障。

㈣ 保障支撐體系與政策

以增強礦業發展的動力、削弱阻力為基礎,建立和完善政府調控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資源優化配置機制,在國家宏觀調控下,發揮市場對礦產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構建一個以產權要素高效配置為主旨的充分競爭的市場。依靠科技進步改造傳統礦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依據循環經濟的基本原則,有效控制礦山企業總數和礦產開采總量,提高采、選「三率」指標,強化綜合回收能力,嚴格礦山准入制度,改善礦山生態環境狀況,促進礦產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

4.5.1 改善投資環境,積極培育和發展礦業市場

改善投資環境,積極培育和發展礦業市場,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重點發展資本、勞動力、技術、礦業權等要素市場,積極引進外資,多渠道籌措資金,建立礦業權中介與評估機構,加強礦業權市場建設。規范和完善礦業權市場體系建設。以產權改革為中心,明確受益主體,界定清晰的產權,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構建一個以產權要素高效配置為主旨的充分競爭的市場。完善礦業融資機制,增加礦產資源勘查和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采、選、冶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及礦山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的資金投入,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礦山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的能力。建立合理的補償制度,妥善安置限采、禁采礦山企業的失業人員。堅持「開發者恢復,破壞者治理,受益者補償」的原則,落實礦山地質環境備用金,礦山生產安全備用金制度,保證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和礦山安全生產資金到位。

4.5.2 實施科技興礦戰略

鼓勵礦業企業依靠科技進步,應用新工業、新方法、新設備,革除傳統礦業粗放式經營模式,提高礦產資源「三率」指標和綜合開發利用水平,走綜合利用,循環利用發展道路。堅持科技創新,大力促進礦業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強化優勢礦產深加工產業的開發、研製,提高礦產品加工精細度和深度,延長產業鏈和產品鏈,促進礦產品結構調整,擴大礦產資源應用領域,拓展礦產品市場。堅持以人為本,加強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重點培養和引進技術型、管理型和開拓意識強的人才。加強職工隊伍培訓,提高礦業人員整體素質,加快礦產資源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建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礦業權市場和礦產資源管理信息體系,增加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推進地質科技進步,建立和完善地質科技創新人才保障體系,開展重大地質技術攻關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推進礦業結構優化升級。

4.5.3 實施綜合協調戰略

尋求動力與阻力的最佳結合點,識別和評價環境、政治、法律、經濟、技術、社會和人文等宏觀因素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目標和戰略選擇的影響,將礦產資源與環境、經濟、社會發展密切聯系起來,綜合考慮政策、體制、結構的影響,強調礦產資源政策實施後產生的資源環境影響及其社會經濟含義,不僅從經濟和技術角度衡量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項目或有關政策的可行性、合理性,而且考慮其資源環境影響,實現礦產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的和諧統一。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礦產資源供給與需求的動態變化及時監控、預測當前和未來礦產資源的供求形勢與發展趨勢,並對礦產資源的短缺程度和可能的失衡危害及時地發出警報,通過礦產資源預警系統及時發現礦業發展的將來走向,在進入衰退期之前及時實施有效的經濟轉型,順利實現礦業的可持續發展,使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開展,合理地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在規模開發礦產資源,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不斷改善和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兩者形成互相促進、相得益彰、協調發展的態勢。以循環經濟為核心,促進礦產資源的技術開發能力和產業化水平,提高資源綜合效益。

4.5.4 優化礦業產業結構

依託主導產業,培育替代產業,實現傳統產業的升級。①強化資源主導產業,延緩資源衰竭。對既有結構和資產存量進行調整與盤活,圍繞自身優勢,不斷挖掘潛力,充分延伸主體礦產品鏈,擴大產業面,創造有特色的礦業經濟。②挖掘礦產資源的潛力,促進資源的綜合利用,盡量延長主礦產服務期限。提高加工深度,由一次能源、原材料初級產品為主的生產模式向二次能源與高耗能高載能產品、原材料深加工為主的生產模式過渡。加強共(伴)生資源的利用,提高資源效益和綜合開發水平。③加快實現集約化經營和規模經濟,推動資源的優化重組進程。特別是對國有資產的優化重組改造,增強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活力,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中小型礦山的開采成本高,回採率低,資源浪費大,要加強對它們的宏觀管理與控制,上規模、上檔次,由資源的粗放型利用轉向集約型利用,增加資源綜合利用效益,延長資源的開采年限。④增加礦業的科技含量。應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經濟增長,拋棄以前追求產值、速度和高投入、低產出、低效益的老路,實施以優質、高科技、高效益取勝的全新發展戰略,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加速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發展高新科技產業,帶動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建立健全科技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持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加快發展、結構升級、提高效益的任務。⑤培育發展非礦替代產業,減少對資源的依賴度,促進產業接替。調整礦業組織結構,建立集團化、大礦業發展的新體制。制定重點發展領域和區域,按照區域礦產資源產業功能結構的要求進行開發,並實行產業傾斜政策。

4.5.5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加大礦產勘查力度,提高資源保障程度;大力開展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促進礦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創新;構築區域礦產資源供應體系;進行重點礦產的戰略儲備;重視和落實礦產開發中的環境保護和治理辦法。

4.5.6 加強政府宏觀調控

政府要加強對礦業的宏觀管理和政策引導,定期發布礦業產業政策、技術政策、經濟政策。明確鼓勵、限制、禁止勘查開採的礦種和礦區。定期發布鼓勵、限制和禁止淘汰的采礦技術、方法、設備等。適時發布信貸、稅收等有關經濟政策,控制礦產品總量平衡。通過產業政策、技術政策、經濟政策進行宏觀調控,可有效解決由於採掘業的特殊性造成市場缺陷和市場失靈問題,促進礦業企業技術進步和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編制好各級礦產資源規劃,加強礦業權市場的監管,推進礦業權信息公開化,建立礦山反哺機制,解決好資源枯竭企業的發展問題。

4.5.7 制定資源型城市經濟發展與轉型的特殊扶持政策

從宏觀上對礦業城市的產業政策、財政政策、投資政策、社保政策和城市政策等從多方面給予綜合指導和支持,推動礦業城市的結構調整與城市轉型。借鑒國外經驗,對礦業產業制定合理的稅負政策,切實減輕礦山企業的稅負。要建立資源型企業的補償機制與資源型產業發展基金。明確產業援助政策,加大國家財政對資源的轉移支付力度,對資源枯竭或衰退性產業轉產項目及替代產業的培育給予稅收、信貸、引資方面的政策支持。

4.5.8 加大礦區生態環境保護力度

發展保護生態環境的綠色礦業是未來礦業的發展方向,引進國外先進的尾礦處理、礦山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技術,礦產資源回收利用技術,礦山選冶的零排放技術,礦山土地恢復技術,淘汰一批落後、低效、污染破壞嚴重的技術工藝。另外在二次回收利用的基礎上提高礦產資源的再利用率也是提高礦產資源利用效率的一個重要途徑。制定礦山污染排放標准或者確定環境質量的最低允許標准,規定有污染的礦山項目的批准程序來管理礦山環境。通過引入市場機制,推行與法律、法規系統互補的技術政策,實施適當的企業環境管理方針,從而能以經濟上更有效的方式解決環境問題。實施生態型礦業開發模式,實現清潔生產。

㈤ 中國融資投資制度

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為了一定程度上緩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狀況,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旨在促進、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安排。這些政策的實施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於到目前為止中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和資金扶持政策尚處於起步階段,加之中國常見的政策多變且政出多門所導致融資渠道和政策體系建設完整性和系統性的缺乏以及政府扶持政策的作用對象針對性或重點的模糊,中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瓶頸」問題依舊非常嚴重。

(一)中小企業(銀行)信貸

增強銀行的中小企業信貸發放動機,增加中小企業銀行融資的可得性是中國目前最主要的政策取向。為了實現這一目的,中國政府採取了雙重措施:一方面是大力推進現有中國商業銀行內部機構以及業務變革,另一方面則是建設、強化信用擔保體系,為中小企業信貸的擴張構建一個政策性外部支撐體系。

1、針對銀行體系的中小企業信貸促進政策

在中國現有的金融機構體系中,雖然也存在一些中小金融機構,如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以及農村信用社等等,在中小企業發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要麼象股份制商業銀行那樣定位失當,盲目與國有大商業銀行爭奪大客戶,要麼象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那樣由於歷史、體制轉軌以及管理上的原因,目前不僅不良資產比例極高,且很少真正實現了經營機制的轉換,均無法在中小企業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正是基於此,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中國人民銀行近年來採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具體措施——在1998年6月的《加強對中小企業信貸服務的通知》中,人民銀行就要求各商業銀行成立了中小企業信貸部,並先後三次提高中小企業貸款利率上浮的幅度以增強銀行貸款的風險管理能力(2004年1月1日起可在基準貸款利率上上浮70%),鼓勵銀行開展中小企業信貸工作。

應該說,這些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截至2003 年6月末,中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6.1萬億元,佔全部企業貸款余額的51.7%,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中小企業新增貸款6558億元,佔全部企業新增貸款的56.8%,比同期大型企業新增貸款佔比高出28.2個百分點。但問題是,對於中小企業而言,這種以大國有銀行為主體的融資制度安排存在巨大的信息與交易成本,費用高昂,進而這種帶有一定政策性支持的銀行信貸的發放對象目前主要仍是一些達到一定資產規模並有較高信用等級的中小企業,無法真正覆蓋整個中小企業群體。

2、構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

構建並逐步規范、完善中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是近年來中國政府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上的主要著力點。

(1)概況。從1999年試點開始到現在,中國已有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省級或市級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試點,初步構建了一個覆蓋全國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截止2002年12月底,全國共有擔保公司848家(其中完全由政府出資或由政府參與出資的擔保機構佔70%以上),注冊資金183.72億元,可用擔保資金242.33億元。如就全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試點來看,截止2003年12月,列入試點范圍的擔保機構總數也達到了377家,其中城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與省級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機構123家,商業擔保機構和互助擔保機構256家。

(2)基本架構與實踐模式

①基本架構

——性質: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為政府間接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性扶持機構,屬非金融機構,不得從事金融業務和財政信用,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

——體系結構:「一體兩翼」,其中「一體」指城市、省、國家三級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主要提供再擔保服務,僅有城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還從事一些授信擔保業務;而「兩翼」指在城鄉社區中以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的互助擔保機構與商業擔保機構,作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基礎,這些機構直接從事中小企業擔保業務。

——資金來源:主要包括政府預算撥付、國有土地及資產劃撥、民間投資和社會募集、會員入股或風險保證金、國內外捐贈等。

——風險控制與責任分擔:採取協定放大倍數、資信評估、會員資格、企業和經營者反擔保、設定代償率、實施強制再擔保、依法追償等方式進行風險控制。採取擔保人與債權人、擔保人與再擔保人、擔保人與被擔保人協定責任比例等方式共擔風險。

②實踐模式。主要包括信用擔保、互助擔保和商業擔保三種。[4]

(3)實施效果。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成立與發展,為促進中小企業利用銀行融資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截止2002年12月,中國擔保機構在保企業戶數為21640戶,在保資金總額達到304.83億元。

(4)缺陷。就中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發展現狀而言,其制度設計與運行中的不足極為明顯,不僅總體上實力過小、能力不足[5],且在結構、經營和功能上存在較為突出的三重缺陷[6],嚴重製約了其應有功能的發揮。

(二)票據市場

中國《票據法》的頒布實施之後,1998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相繼出台鼓勵商業匯票發展的政策以來,中國票據市場業務經歷了從國有商業銀行到中小銀行,重點行業、企業向中小企業、個體私營企業輻射和傳導的發展過程,市場交易主體日趨廣泛,票據流通范圍逐年擴大,商業匯票實現了由結算工具向融資工具的演進。

由於票據融資方式具有適應中小企業資金需求流動性強、金額小、周期短、頻率高的特點,在降低融資成本的同時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中小企業信貸抑制,所以其發展客觀上極大緩解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7]但另一方面,考慮到:1)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總量控制指標限制以及對中小金融機構在票據業務准入上的限制;2)再貼現利率過高;3)管理制度的變動;4)缺乏統一的信用評估體系,金融機構難以取得中小企業真實財務信息;5)缺乏統一的票據交易信息披露和報價系統,票據市場分割的狀況得不到根本解決等因素的限制,中國票據市場的發展表現極不平穩,起伏很大,極大地限制了其在中小企業融資支持中的作用。

(三)創業投資公司(或基金)

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實踐證明,創業投資是中小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孵化器和催化劑,成為新經濟的主要推動力。在借鑒美國這樣一種融資模式的基礎上,1996年前後開始中國中央地方各級政府進行了多種形式的創業投資公司嘗試。目前,我國有各類非銀行風險投資機構80多家,融資能力達36億元。現有符合科技部、中國科學院有關部門認定的高新技術(中小)企業可按條件申報科技創新基金項目獲得銀行配套融資。國家財政每年撥款10億元,貼息貸款20億元,支持中小企業的科技創新。

但問題是,雖然近年來創業(基金)投資在中國有了長足的發展[8],由於:1)現有創業投資公司多為政府主導,相對行政力量而言市場的作用無法完全體現;2)規模小,資金實力極為有限;3)專業人才極缺;4)缺乏明確、系統的投資稅收抵免等優惠政策支持;5)缺乏中小企業市場與產權交易市場的外部支持,導致投資「退出」機制不暢等因素的制約,中國目前的風險投資制度仍然停留於起步階段,無法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規范非正規金融

合夥投資、互助基金、民間(商業)信用等各種非正規金融是解決中國現有中小企業融資的一個重要途徑。但由於認識上的障礙及金融監管力量的薄弱,在整頓金融秩序、防範金融風險的基本出發點下,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對各種民間非正規金融的存在與發展問題出台和許多全國統一的規范政策,在取締了很多現行法規下不規范的民間金融活動的同時,也嘗試把很多民間金融納入現有的正規金融體系。[9]鑒於現有正規金融體系在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上還存在相當程度的所有制歧視、規模歧視,加上產權不清、不良資產包袱嚴重以及經營不力等因素的困擾,這些措施實際上限制了非正規金融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

㈥ 如何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方面的內容

進一步轉變職能,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建立完善自主決專策、融資渠道暢屬通,職能轉變到位、行為規范,宏觀調控有效、法治保障健全的新型投融資體制。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
一是改善管理,充分激發社會動力和活力。
二是完善體制,發揮好的引導和帶動作用。
三是創新融資機制,暢通項目融資渠道。
四是切實轉變職能,提升綜合服務管理水平。
五是強化保障措施,確保改革任務落實到位。

㈦ 如何做好國有企業投融資風險管理

任何融資行為都有可能帶來風險,著名的太子奶因融資不當,從融資開始到企業倒閉也不過僅僅9個月時間。中小企業也不例外,在融資過程中也可能面臨各種風險,特別是在今年金融緊控形勢下,融資風險可以說存在於各家企業。中小企業的融資風險主要是指由於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其在融資過程中所遇到的風險,根據多年的投融資經驗,投融資專家張雪奎教授總結融資風險主要有以下幾條:
1、國家經濟政策所導致的融資風險
一般而言,由於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極不穩定,一國經濟金融政策的變化,都有可能對它的生產經營、市場環境和融資形勢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中小企業不能根據國家經濟金融政策的變化做出敏銳的反應和及時調整,將會給中小企業的融資帶來一定的風險,進而影響到中小企業的發展。如國家的產業政策限制的行業,其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風險都較大,如果企業經營得不到正常的資金供給,企業就難以為繼。又如,在貨幣政策緊縮時期,市場上資金的供應減少,受此影響,中小企業通過市場來籌集資金的風險增大。要麼籌集不到資金,要麼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數量減少,直接影響了企業資金鏈連續性,並進一步增大了中小企業的經營風險。據投融資專家張雪奎教授所知,今年大量企業遇到這種情況,融不到資金是企業經營困難,融到的資金成本過高,造成還貸壓力過重,致使企業難以放手經營。
2、經營的不穩定性導致的融資風險中小企業對外界經濟環境的依存性較大,因而中小企業除對國家產業政策和金融政策有著較強的敏感性外,國家經濟制度安排,宏微觀經濟環境的變化,行業競爭態勢的加劇,也將增大中小企業的經營風險,最終影響中小企業的經營和發展。那些經營不佳或銷售渠道不暢,或競爭實力不夠或難以實行多元化經營來分散風險的中小企業往往首先受到市場的沖擊。而經營風險的增大又使中小企業的經營穩定性遭到破壞,進而更難滿足市場融資的條件,融資更加困難。
3、管理水平低下所導致的融資風險管理水平低下主要表現在,中小企業的管理觀念落後,內部管理基礎工作缺乏和管理環節薄弱,人員素質普遍不高,對市場的潛在需求研究不夠,產品研製的技術力量有限,對市場的變化趨勢沒有預見性等。由於管理上的種種缺陷,致使中小企業的後勁不足。高開業率和高廢業率是中小企業的主要特點,從而使得商業性金融機構非常謹慎。在我國,中小企業5年淘汰率近70%,約30%左右的小企業處於虧損狀態,僅有三成左右具有成長潛能,七成左右發展能力很弱,能夠生存十年以上的中小企業僅佔1%.因此,中小企業無論是進行直接融資,還是間接融資,都會面臨諸多融資障礙,融資風險往往很大。
4、信用危機所導致的融資風險中小企業信用不足是一個普遍現象。有的中小企業會計信息不真實、財務做假賬、資本空殼、核算混亂,有的中小企業抽逃資金、拖欠賬款、惡意偷稅,這在一定程度上都影響了中小企業的形象。相對於大企業的很多信息的公開化和容易以極低的成本獲取,中小企業的信息基本上是內部化的、不透明的,銀行金融機構和其他投資者很難通過一般渠道獲得,因此,銀行要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或投資人要向中小企業進行投資就不得不加大人力資源的投入以提高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質量。這一方面加大了銀行或投資人貸款和投資成本,另一方面也給中小企業的融資帶來困難,中小企業的融資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1、融資風險「潛伏期」識別融資風險「潛伏期」的警兆是指建立在大量資料分析基礎上的反映融資風險大小以及是否帶來財務危機的先兆。這個信息資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信息;二是與企業相關聯的外部市場所處行業的信息。潛伏期的融資風險主要是企業對融資活動的控制風險,主要反映企業是否可以融到資和是否正確融資。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中除了內源融資以外,在外源融資中,債權融資仍佔主要地位,因此對其融資風險的預警中債權融資風險要特別關注。從融資的外部環境與內部控制角度綜合分析,將潛伏期警兆分為:外部融資市場的成熟度不高;融資主體自由度不高;不進行融資方式分析;不關注資金成本;融資活動不符合融資的優序排列;企業同期平均資產收益率略低於債務資金成本率。
2、融資風險「發作期」識別「發作期」融資風險的警兆一般呈現出景氣警兆的特徵,即反映財務景氣的程度和狀況。這可分為財務警兆與管理警兆兩方面:
財務警兆包括:(1)資不抵債,這意味著該企業面臨著嚴重的償債危機,有被清算重組、變賣資產的可能。(2)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出現負數。這表明企業獲利能力的原動力出現故障,沒有新經濟來源以抵消資金成本。(3)存在大額的逾期利潤。這表明股權融資面臨巨大風險,無法保障資本投入者的投資回報。(4)信用等級下降,這是償債能力下降的必然結果。(5)融資活動受到嚴重阻礙,面對好的項目,無法獲得外部資金支持。
經營管理警兆包括:(1)主營產品核心競爭力下降,屬夕陽產業產品,這表明企業的盈利嚴重下降,並且沒有發展前景。(2)管理混亂,人力資源短缺,這表明經營業務不景氣,難以得到內外部人員的認可。
3、融資風險「惡化期」識別惡化期的警兆表現是發作期的警兆未能得到控制,融資風險進一步轉化為企業財務危機或者財務危機的結果。其表現如下:(1)主要財務指標顯示財務狀況嚴重惡化。如資產負債率急劇上升,大大超過100%,凈資產收益率為負數等。(2)已經不具備償債能力,即不僅無法償還借款,並且得不到債權方的展期許可,很可能會被借款人接管企業或進行清算。(3)企業出現非季節性的異常的停工、停產現象,這是企業破產的先兆。
3、中小企業融資風險防範方法
1、從財務分析入手,加強日常財務管理工作中小企業限於其人員素質問題,財務分析的能力較差。因此,為防範融資風險,企業財務工作人員、資金運作人員就應加強日常財務分析。
2、從企業管理入手,加強企業投資融資項目的審核與管理:(1)進一步規范中小企業的管理工作,在設計組織結構時,既要職責明確,還要建立經濟業務處理的分工和審核制度,特別是嚴格規范財務工作體系。(2)對每一個資金運作項目都應有科學的嚴謹的可行性評價,不能盲目投資,也不能盲目融資,雖然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是現狀,但具體到個別企業的資金管理部門應從個體實際出發,越是困難的企業面對融資時越要謹慎,關注融資成本、融資順序與融資方式。(3)加強企業信用管理,這是目前我國中小企業非常欠缺的方面,完善財務工作中對償債工作的監督與控制,健全各類融資活動的後續跟蹤管理。(4)建立並實施融資風險預警管理機制。對於企業融資風險的預警過程中所涉及的信息的採集與整理、分析與加工等程序應該是時時進行的,因此要求企業具備一套比較完善管理機制,對於中小企業來說由於其人員不多,資金實力不雄厚,考慮到預警的成本問題完全可以不設專門的職能部門來執行預警系統。只需企業在經營管理中賦予每一個員工實時收集信息、傳遞信息的責任,然後由相關職能部門的人員兼任預警機構人員。
3、從融資方式入手,加強企業發展各階段的融資渠道在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由於企業的財務狀況、生產能力、信用水平、社會認可的程度等不同,需要不同的金融市場來幫助企業融集資金。
4、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融資方法
1、在創業階段,在企業資金來源的問題上,科研人員、創業人員等私人資本的資金已經不夠,資金的需求逐漸轉向風險資本,此時,創業者也可能會請求銀行給予貸款,但可能性較小即使能得到此類貸款,也大都是短期借款,且數額不大,同時,此階段由於企業的獲利能力較差,如果所借得短期貸款過多,其負債率越高,利息負擔越重,資本結構就會越不合理,嚴重的可能產生財務危機。該階段需要的是長期資本,換言之,企業需將股權出售。所以創業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是股權融資,最優融資策略是吸引風險投資。
2、在成長階段,這時由於中小企業已經度過生存難關企業的發展前景也已基本明朗,企業形象、產品品牌在社會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良好信譽,社會各界投資者對其投資已產生誘惑力。該階段的融資方式是內部融資、股權融資和債務融資相結合,此階段企業的成長資金來源主要是三個方面:自我積累、風險資本和借貸資金。
3、在成熟階段,企業的最優融資策略是債務融資,此時,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追求穩健經營的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為從事貨幣經營的特殊企業,需要擴大客戶群,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為銀行提供了廣闊的潛在市場,當中小企業進入成熟階段後,由於企業經營業績穩定,資產收益率高,資產規模較大,可抵押的資產越來越多,此時,銀行也願意為進入該階段的中小企業貸款。因此,該階段當企業的資金需求量較大時,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成為企業資產的主要來源。
對於已經形成相當規模,具有一定核心競爭力的中小企業,也可以通過證券市場發行企業債券或可轉換債券、增發新股、新股配售等方式進行融資。

㈧ 創新企業投融資模式是什麼

1、保險資金融資
保險資金泛指保險公司的資本金、准備金。合理引導保險資金的流向版,確保保險資金充權分、合理、安全的進入金融市場,將為企業帶來巨大的融資源泉。按照有關規定,保險資金運用限於下列形式:銀行存款;買賣債券、、投資基金份額等有價以及投資不動產等。
2、金融衍生品業務
金融衍生品是從基礎的金融工具衍生發展出來的新的金融產品,其價值由基礎金融工具的價格變動而決定。金融衍生品是和現貨相對應的一個概念,主要包括期權、掉期和互換等。對於企業而言,與等遠期商品合約燙平商品市場價格波動一樣,金融衍生品具有熨平融資成本波動的作用,是鎖定融資成本,降低融資風險的有效工具。開展金融衍生品業務,一定不能抱有投機盈利心理,企業應從平衡融資成本,避免利率變動風險角度出發,將其作為融資業務的輔助手段,合理配置使用。
3、供應鏈融資
供應鏈融資與供應鏈管理緊密相關。如果說供應鏈管理是對核心企業角度而言的、針對其供應鏈網路而進行的一種管理模式,那麼供應鏈融資則是由核心企業與銀行開展合作,對供應鏈各個節點提供金融服務的一種業務模式。

㈨ 資金項目保障

阿勒泰地區經濟總量相對較小,財政收入低,投資拉動型的經濟結構在短期內不會改變。特區內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需要大量的資金。因此,在特區建設中要加大投融資力度,為此,應實行特殊的開放政策,大量吸收外資和引進企業項目,依靠科技進步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在大投入中高產出,也就是說,以政策的開放性為先導,在增加投資和提高產出率的同時進行突破。為此,礦業特區的建設要有資金、項目和技術的保障,具體措如下。

一、積極拓展融資渠道,加速礦業特區建設進程

礦業特區建設委員會組織礦業園區和金融部門召開融資洽談會,爭取金融部門對園區企業的資金支持,同時要積極推行市場化運作的園區建設開發模式,或由園區開發公司向銀行或金融部門貸款。

一是投資資金來源將主要通過政府投入、企業自有資金和各類建設貸款等渠道解決,同時也要積極爭取中央項目資金和財政各類扶持資金,爭取國外政府機構軟貸款,如世界銀行或亞洲開發銀行等軟貸款,其他國家環保和基礎設施項目的貸款。

二是企業融資主要通過投資環境的綜合配套政策渠道解決。首先,政府應該打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其次,安排好本地貨幣市場融資,安排一定數量的銀行貸款,特別是流動資金貸款,確保企業資金運行。

二、堅持科學發展觀、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發展地區礦業

提高地質勘查質量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鼓勵和引導地勘單位、礦山企業同國內外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合作開展礦產資源勘查和綜合開發利用研究,建立 「產、學、研」相結合、「采、選、冶」一條龍、勘查開發一體化的科技創新體系和開放型礦業體系。積極引進國內外地學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加快消化吸收和創新,提高地質礦產勘查速度、勘查質量、勘查效果,提高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要將成礦地質條件好,找礦信息多,有可能找到大中型礦床的區段整體推向市場,公開招標,公平競爭,開展風險勘查,加速找礦進程。

三、國家、自治區加強對企業的支持,引進大企業、大集團,發展地區經濟

國家對進入西部地區投資的大企業大集團給予了稅收等一系列優惠政策,藉此機會阿勒泰地區已經引入了一些大型的工程項目,如 「358」項目、礦山地質環境工程項目等,這為地區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帶動作用。礦業特區建設中還要加大對礦業龍頭企業的扶持,加強資源整合。

牢固樹立 「礦業強區」思想,大力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和大企業大集團戰略,每種礦種重點扶持 1 ~2 傢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以已經確定重點扶持的礦業企業為對象,採取 「一個項目、一套人馬」的方式,全力推進礦業深加工項目落地建設。改善投資環境,實現優勢資源深加工的重大突破,使得煤炭、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取得新進展。

㈩ 什麼是投融資體制

拷貝來的
《投資體制改革方案》的通過,預示著投融資體制的改革將會取得一些重大的突破和進展。中國經濟是一個靠投資拉動的經濟,但由於投融資體制的限制,中國投資的效率卻很低,高速的經濟增長並未帶來社會財富的同步增長。投融資體制在經濟體制改革中相對滯後,其基本問題仍然是政府主導和國家壟斷,市場化程度很低。《投資體制改革方案》首先要做的就是,讓諸神歸位,盡量減少政府對投資項目的參與,不僅大大削弱了政府對投資項目的審批權,而且增加了政府投資項目也要引入市場機制的內容。在糾正政府越位的同時,該方案還校正了民營企業在一些投資領域的缺位現象,與此同時,在銀行改革中也加入了吸引社會資本和外國資本參股國內商業銀行的內容。只要投融資改革的措施能夠真正實施,投融資的效率將會提高,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將得到增強。這次改革還能緩解目前經濟發展中出現的矛盾和隱患,擠出經濟增長中的泡沫,有利於今明兩年經濟的穩定增長。然而,此次改革離建立"公共服務型政府"的目標還相去較遠,且實際操作性成問題,改革的成效會大打折扣,現有的辦法仍然不能割斷政府投資與金融體系的風險連帶關系。因此,對於投融資改革的成效,還不能過早地下結論。

(50人論壇·北京)據報道,由發改委起草的《投資體制改革方案》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在完成最後修改之後,將公布實施。方案起草至今,歷時5年半。在中國改革的歷史上,並不多見。一方面說明問題的重大和對問題的認真,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政府效率的低下。與此同時,金融改革也在緊鑼密鼓,國有商業銀行注資改制上市已經拉開序幕,銀行業新一輪對內開放隨著東北振興銀行的建立悄然而起,資本市場的改革和發展也有了新的舉措。這一切預示著,投融資體制的改革將會取得一些重大的突破和進展。
中國經濟是一個靠投資拉動的經濟,不僅是由於中國的投資率是世界各國中最高的,且在波動中呈提高之勢,而且是由於投資的增長與經濟增長的相關度很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很大。80年代的投資率平均為36%,90年代平均為38.4%,近三年有了進一步的提高。2002年,固定資產投資與GDP的比例為42.2%,超過了1993最高時的37.7%,去年達到了47.3%,然而,由於投融資體制的限制,中國投資的效率卻比較低,且呈不斷降低之勢,進而影響了經濟增長的質量。因此,改革開放二十五年,我國雖然一直保持了高速的經濟增長,但社會財富卻沒有同步增長,人民的生活水平還相當低,我國依然是一個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
在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我國的投融資體制始終是經濟體制改革中一個相對滯後的環節,其基本問題仍然是政府主導和國家壟斷。如果說在三大需求中,出口取決於國外需求,隨著加入WTO,其經營完全放開,由企業決策;消費主要取決於收入的增長,其市場化程度也比較高,效率也相對較高,只有投資領域的市場化程度最低,是政府幹預最大的地方。最近幾年,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積極作用是穩定了經濟增長,消極作用是增強了政府在投資領域的干預。特別是由於將"GDP"和招商引資作為官員政績的考核標准,地方政府就主要拿投資做文章。從理論上講,高質量、有效益的投資需要市場導向,符合市場規律,但政府投資和政府主導下的投資必然是領導人利益導向的,有時可能只符合人事運作規律,投入產出率較低。於是,出現了許多奇怪的投資現象。很多地方幾乎是一任領導,有一種發展思路,就有一批工程;班子一換,工程也就無人接續。投入了資源,有了投資完成額,增加了GDP,卻沒有任何收益!還有一些地方引入外資不計成本,把工業用地全部批租了,使得未來的發展沒有了餘地。地方政府的投資競爭是造成投資過熱的體制性根源,去年上半年,中央政府主導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下降了7.7%,而地方政府的投資額卻增長了41.5%。政府主導的投資與國家壟斷的金融體系形成了風險連帶體系,銀行貸款越來越集中於政府投資的大項目、大工程,期限越放越長,由10年到15、20年,甚至25年。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中長期貸款比例在45%以上,如果考慮短期貸款中有20-25%的不良貸款,這樣,長期貸款比例接近60%。按任何銀行業經營的理論看,這都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事情,也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基本原因。另外,政府主導下的投資經常成為權力尋租的場所和中介,據說一條高速公路就有一批官員倒下,房地產發展中土地批租的問題不斷,就是這一問題的集中體現。
投資和融資本來就是企業的事情和許可權,政府既做不了,也做不好。《投資體制改革方案》首先要做的就是,讓諸神歸位,盡量減少政府對投資項目的參與,不僅大大削弱了政府對投資項目的審批權,而且增加了政府投資項目也要引入市場機制的內容。所以,了解方案內容的人士評論說,發改委是"自廢武功",自我釋權。在糾正政府越位的同時,該方案也校正了民營企業在一些投資領域的缺位現象,在過去幾乎由政府壟斷的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不僅允許民營企業投資那些有收益的項目,對那些回報沒有保障的項目,也鼓勵各級政府要創造條件,利用特許經營、投資補助等多種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與此同時,在銀行改革中也加入了吸引社會資本和外國資本參股國內商業銀行的內容。
從長遠看,只要投融資改革的措施能夠真正實施,政府職能轉換將會加快,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也會逐步形成,投融資的效率將會提高,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將得到增強。從近期看,這次改革也會緩解目前經濟發展中出現的矛盾和隱患,比如說,能源緊張,開發區泛濫,一些行業重復建設嚴重,表面上看是投資增長太快所致,實際上,政府主導下的土地批租、盲目招商和濫搞開發區起了很大作用。通過改革減少了政府的上述行為,擠出經濟增長中的泡沫,有利於保證今明兩年經濟的穩定增長,對於金融改革的順利推進也有重要作用。
這次改革顯然是投融資領域的一個進步。然而,受各種因素制約,不可避免地會造些一些新的扭曲,留下一些缺憾。第一,此次改革雖然壓縮了政府幹預市場的空間,但是政府依然停留在一些本該大規模退出的投融資領域,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一些具有良好盈利前景的基礎建設和金融機構,政府投資和干預還會佔主導地位。離建立"公共服務型政府"的目標還相去較遠。第二,政策雖好,但實際操作性成問題。雖有發改委自我釋權在前,但地方政府卻並不一定跟著學樣。在其它政府改革配套措施沒有跟上,又缺乏將政策落到實處的具體手段的情況下,改革的成效將會大打折扣。第三,政府花錢買體制,決心很大,但現有的辦法仍然不能割斷政府投資與金融體系的風險連帶關系。因此,對於投融資改革的成效,還不能過早地下結論。

閱讀全文

與投融資保障體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掛單分筆交易 瀏覽:467
安碩股份 瀏覽:229
分時主圖指標取日線數據 瀏覽:644
金融端盤子服務 瀏覽:784
上海有多少金融公司 瀏覽:168
善果金融機構 瀏覽:481
老風祥今日鉑金價格 瀏覽:455
襄陽平安金融公司 瀏覽:434
金融服務在服務貿易中 瀏覽:748
理財年收益怎麼計算公式 瀏覽:316
哪個銀行兌換泰銖的匯率高 瀏覽:961
下崗職工無息貸款利率 瀏覽:681
匯率跟房地產有關系嗎 瀏覽:228
昆風集團股票 瀏覽:207
中盛理財公司 瀏覽:87
鍋濃科技股票 瀏覽:534
1000萬左右的現金如何理財產品 瀏覽:78
商業銀行應當合理控制理財資金投資 瀏覽:793
廣州攜信金融服務 瀏覽:69
上巷集團最新消息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