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融資問題國內外研究現狀,國內外研究綜述,寫論文用的,謝謝啦
http://wenku..com/link?url=5ujA2lsGHr1---f4lntmJoLEHWo2qtWCIn3KqrJOzFg_GhBUDt_
這篇文檔適合你,可以參考一下
2. 國內外融資問題研究現狀
大哥,你不是想寫論文吧??在中國,融資問題最頭疼的就是中小型企業的融資門檻問題,網路一下出來很多,而且書店也專門有相關書籍。如果你真的是想寫論文的話,建議從這兩方面著手會比較好……
3. 國外研究現狀及進展
1.3.1.1 深斷裂與成礦
前蘇聯的M.A.法沃爾斯卡婭、И.H.托姆松和美國J.庫廷納等強調線性構造帶和深斷裂對成礦的重要控製作用[38]。主要是一些區域性的線性構造,包括深斷裂或深部構造在地表的反映,組成區域性的聚礦構造帶,具有全球性和深成性等特點,是地殼上一個高滲透帶,多呈經向或緯向分布。這些深斷裂不受大地構造單元的限制,可以穿切不同的大地構造單元,甚至在海上和陸上聯成統一的構造體系。
聚礦構造帶的主要標志是發育深斷裂帶、岩漿雜岩帶。沿聚礦構造帶伴隨多期次的岩漿活動,構成一些岩漿雜岩活動中心和礦化中心,由於構造帶每次活動下切深度不同,因而成岩成礦特點也有不同。
區域上主要的內生礦化特別是組分復雜的大型、特大型礦床,都集中在聚礦構造帶與其他線性構造的交匯處,尤其是不同級別、期次斷裂構造的交叉點上,是礦帶中礦結、礦田有利分布區。
J.庫廷納對美國西部內生礦產研究表明:西太平洋底有一些緯向深斷裂延伸到大陸基底,其中重要的是門多西諾(Mendocino)、默里(Murray)及先鋒(Pioneer)深斷裂,它們與其他方向線性構造的交叉點是銅、鉛鋅礦的產出部位[39]。E.拉德克維奇、И.H.托姆松和M.A.法沃爾斯卡婭等對蘇聯外貝加爾和遠東多金屬礦帶的研究表明,基底構造中的隱伏斷裂在上部構造層中表現為密集的線性裂隙帶,一些大礦集中在聚礦構造帶與NE、NW、SN三個方向斷裂的交叉點上[40]。據И.H.托姆松的資料[41],美國西部幾個重要成礦帶,大礦也集中在NE向與緯向構造的交叉點上。在南美安第斯山有五個聚礦構造帶,控制著秘魯、智利、玻利維亞和阿根廷境內的銅、錫和稀有金屬礦床。
1.3.1.2 板塊構造與成礦
國外對於巨型構造與成礦作用的研究,目前最流行的是板塊構造與成礦[42]。以H.A.Hess、A.H.Mitchell、R.H.Sillitoe為代表,提出了全新的板塊成礦理論體系[43~51]。這一成礦理論體系,能較好地解釋了山東膠東金礦主要成礦動熱地質背景,也就是太平洋板塊運動對歐亞大陸中生代地質變革與演化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太平洋板塊運動對中國東部地體的影響
太平洋板塊運動對中國東部地質構造演化的影響深遠。上田誠也[52]研究提出主要有三個階段的演化(S.Uyeda,and A.Miyashiro,1974):早期階段約120 Ma,大洋中脊正靠近亞洲大陸;第二階段90 Ma,洋脊緊靠大陸,庫拉板塊俯沖,大陸板塊厚度減薄,火山活動增強;第三階段約40 Ma,洋脊俯沖在大陸板塊之下,厚度減薄,大陸板塊靠近海一側破碎移動,日本島弧形成。總之,太平洋板塊由東南向北西向歐亞大陸俯沖。中國東部處於壓扭性應力場環境,上部地殼以左旋平移構造為主。太平洋中脊逐漸靠近大陸,以較大的角度向日本島俯沖,出現三波川高壓低溫變質帶[53,54],日本島火山活動加強。北部為庫拉板塊,南部為太平洋板塊,由於太平洋內有兩條擴張脊,南部沒有消減帶,迫使庫拉板塊高速度消減於亞洲大陸之下,溫度升高,地幔物質融熔並上涌,大量花崗岩侵位。這時板塊運動受到來自大陸北西向的對抗擠壓,致使出現了NE-NNE向壓性左旋平移構造體系;在郯廬斷裂帶以東地區有向北平移的現象,太平洋板塊俯沖在中國東部大陸地殼下(120 Ma)。
與板塊活動相應的地質構造特徵,以NE-NNE向壓扭性左旋剪切斷裂為主體。在中國東部出現一系列大陸隆起、坳陷和左行平移帶。規模巨大的郯廬斷裂東側發育著北東向褶皺和斷裂,它們以北東向為主,和郯廬大斷裂以小角度斜交,包括三山島斷裂、焦家斷裂、招平斷裂等,這些斷裂具有控、容礦構造之特徵[55]。
(2)板塊運動與成礦作用
鮑曼(Boman,1987)提出板塊運動演化與成礦作用主要有四個階段[42]:早期地拱-裂谷階段,主要形成超鎂鐵質岩、暗色岩、深源岩石及有關礦產,如金伯利岩金剛石礦,金-鈾、鉛鋅礦床等。第二階段,大洋中脊及大洋板塊擴張階段,形成大洋拉斑玄武岩建造、蛇綠岩套,相伴礦產有塞普勒斯型塊狀硫化物礦床,「黑煙囪」鉬-鋅礦床。第三階段,俯沖消亡階段,大洋板塊消亡於大陸殼下,大陸板塊增生,洋殼及地幔楔在大陸下部分熔融,發育巨大規模構造-岩漿帶,伴生有重要的金屬礦產,有銅、金、鉬、鉛、鋅等。第四階段,地殼固結成穩定地塊階段,這個時期會出現隆起和坳陷相間格局,該階段存在時間可能較短;由於地幔物質上涌,地拱-裂谷作用再次活化,又回到裂谷作用階段。
(3)大陸內部熱點成礦作用
大陸內部熱點及其附近的火山作用和深成岩漿活動,通常以富含鹼質並具有環形構造發育為其特點,噴出岩以流紋岩為主,含少量粗面岩,有時尚見玄武岩,侵入岩有碳酸鹽岩、過鹼性花崗岩、不飽和鹼性岩。據Burke和Dewey[43]的研究,在大陸裂谷發育之前,地幔柱的上部有不少非造山型花崗岩體侵位。Sillitoe[49~51]指出,有些錫礦床的形成與該類花崗岩有關。廣泛被引用的實例是奈及利亞約斯高原的錫礦。在巴西與地幔熱點有關的含錫花崗岩產於朗多尼亞的花崗岩體中。據普里姆(Priem)等研究,它們均屬產於穩定克拉通內部的非造山岩體。
(4)大陸裂谷及拗拉槽的成礦作用
裂谷是地球表面的重要構造現象,它是在引張背景下形成的斷陷帶,由於地幔上隆而形成主動型裂谷,也可由於應力場中的不均衡拉張形成被動型裂谷。沙茨基(1947)曾注意到,蘇聯許多地塹的端部常呈高角度與造山帶銜接。Burke&Dewey[43]認為,許多元古宙和顯生宙的地塹,與東非裂谷系有著相似的成因,它們是未能發育成洋盆的夭折裂谷。裂谷帶不僅有獨特的岩漿岩組合和沉積建造,而且還賦存特殊的礦產,較重要的類型有:①碳酸鹽岩中的礦化;②鹼性雜岩中的礦化;③含Cr-Ni-Pt-Cu礦化的裂谷帶基性、超基性岩體;④斑岩型鉬及銅-鉬礦床;⑤層控的銅礦床;⑥層控銀-鉛-鋅礦床。
1.3.1.3 走滑斷裂與成礦
眾所周知,走滑斷裂是標志大陸地殼水平運動最好的典型構造之一。自1913年Reid等提出走向滑動斷層以來,對於走滑斷裂在地殼表層的變形和動力學研究已趨完美,例如表示走滑斷裂的構造型式的雁列褶皺、拉分盆地,表現純剪和簡單剪切的斷裂系統等。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岩石圈動力學GGT大斷面研究成果的積累,使走滑斷裂在地殼深層次圖像及其動力學方面的研究成為可能,並提出著名聖安得烈斯走滑斷裂底部可能是一拆離帶[56,57],與之有關的礦床有鉛鋅礦、銅礦和銀金礦。中國東部GGT地學斷面的成果也支持了與郯廬斷裂帶相連東側存在多層低角度拆離帶的認識[7,58],與郯廬斷裂帶呈「入」字型相交的次級構造是金礦賦集的場所,而在其內部與同構造期相伴的岩漿-火山活動則發育有銅、鉛鋅礦化,它與走滑斷裂的成生具有一定的聯系。沂沭斷裂帶與膠西北地區多級「入」字型NNE-NE向構造的交匯部位,構成了膠西北大型、特大型金礦富集區多級構造控礦格局。
4. 關於國外企業籌資方面的研究狀況研究現狀或企業籌資模式方面的研究文獻
http://..com/question/330529462.html
5. 國外研究現狀與進展
礦區土地資源綜合利用的核心是生產組織和礦山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最早開始礦區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工作的是德國和美國。20世紀60年代,許多工業發達國家加速礦區環境保護法規的制訂和恢復治理工程實踐活動,自覺地進入了科學恢復的時代。進入70年代,礦區的環境恢復治理技術以采礦、地質為主體,集環境、農學、林學等多學科為一體,發展成為一門牽動著多行業、多部門的系統工程[10]。80年代以後礦區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11~23]。
國外許多國家對土地復墾十分重視,如德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等都十分重視礦山復墾工作,礦山土地復墾率已達80%。20世紀90年代以來,重建礦區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土地復墾不僅是將損壞和壓占的土地恢復到可利用狀態,而且要重建良好的礦區環境,使新的景觀在許多方面相似,甚至優於開采前的狀況。由於各國的自然條件不同、經濟狀況不同、土地狀況不同,故各國都有自己的礦區土地資源綜合利用與復墾特色。
德國系統地對土地進行復墾始於20世紀20年代[24,25],從最初的植樹、造林到多功能復墾區域的建立,目標從以林業、農業復墾為主,轉向建立休閑用地、重構生物循環體和保護物種上,即所謂的混合型土地復墾模式:農林用地、水域及許多微生態循環體協調,統一地設立在一起,從而為人和動物、植物提供較大的生存空間。整個活動經歷了由簡單到綜合,由幼稚到成熟的過程,為合理規劃土地用途,建立新景觀提供了機會,進而滿足了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人們對娛樂休閑場所的需求[26]。對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規劃控制體系,一是褐煤規劃;二是企業規劃。褐煤規劃以聯邦空間規劃和州規劃的目標作為基本目標,對景觀重建作出了明確的規劃和規定[24]。
美國礦區復墾的管理工作主要由內政部牽頭,由內政部露天采礦與復墾辦公室負責實施[26],礦業局、土地局和環境保護署等部門協助對與本部門有關的土地復墾工作進行管理,各州資源部負責轄區內礦區的復墾工作。美國的土地復墾將生態環境恢復、重造自然景觀、改善公共環境,作為第一要任。美國復墾標准和要求苛刻,對露天采礦來講,涉及從環境保護、自然景觀恢復到消除對土地生態和周邊環境的污染;土地復墾標准涉及礦山廢棄物處理,采礦土地恢復等諸多方面內容。
在澳大利亞,礦業公司申請采礦許可證時須與土地所有者達成土地復墾協議,並得到當地政府的許可;在開采過程中,礦業公司應對開采結束的礦區范圍內進行科學的地形整理和表土覆蓋,然後可將整理好的礦區用經濟協議的形式轉交給復墾公司;為確保礦區復墾的順利實施,澳大利亞對礦區復墾實施抵押金制度。
通過多年的努力,發達國家的礦區復墾率已經達到50%以上,有的達到了75%以上[27]。閉礦之後的礦山廢棄地要恢復本地植被群落,因為這樣的群落所需要的後期維持費用最少,並為後續的土地利用提供了較大的彈性空間。在制訂完成標准時,管理機構傾向於採用植被構成、豐度、密度和覆蓋率等指標,同時他們希望生態系統恢復功能,是可持續的,需要最小的維持費用。Bell認為礦山土地復墾的目標,一是保證礦山廢棄地的穩定,保證其不會被風和水所侵蝕;二是將土地恢復到可利用的狀態。Tacey等認為,成功的復墾地是一個穩定的生產性生態系統,有著與周圍環境相似的可維持的生物物理過程[28]。例如,新南威爾士州Bridge Hill Ridge以前的砂礦區,經過復墾後,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現已歸入Myall Lakes國家公園[27]。澳大利亞的土地復墾一般要經歷以下階段:初期規劃、審批通過、清理植被、土壤轉移、存放和替代、生物鏈重組、養護恢復、檢查驗收。執行復墾保證金制度,並且基於鼓勵和推廣的目的,它會要求復墾工作做得最好的幾家礦業公司只繳納25%的復墾保證金,而其他的公司則必須繳納100%的保證金。
加拿大通過了《加拿大環境保護法案》(簡稱CEPA,1999)和《加拿大環境評估法案》(簡稱CEAA),以法律的形式系統、全面地對加拿大礦區環境評估和環境保護進行了約束。
俄羅斯土地復墾界認為,土地復墾是在受工業影響的土地上,採取旨在有計劃的創建和加速形成具有高生產力、高經濟價值、最佳人工景觀的采礦、生物、工程、土壤改良及生態學綜合技術措施來恢復土地。整個土地復墾過程分成工程技術復墾和生物復墾兩個基本階段。農業復墾和林業復墾在俄羅斯是最普遍的,由於林業復墾對土壤恢復的要求不很嚴格,投資較小而得到廣泛採用[29]。
礦產開采對土地資源的破壞性影響早就被人們所認識。關於開采沉陷對土地破壞的研究一直受到廣泛關注,研究主要是對破壞特徵的描述和沉陷預測預防上。Damody,Quither,Ham,Sel-man等對此作過有關研究,認為開采沉陷對土地的影響主要包括土壤侵蝕、地表排水系統的破壞、積水、農作物減產等[30~32]。
國外將生態理論用於土地復墾的研究開展較早。1992年國際復墾會議論文綱要中,「成功復墾的生態學評價」(ecological eval-uation of reclamation success)被列為其中一項;1998年國際復墾會議論文綱要中,「恢復理想景觀的土地復墾」被列為其中一項。
Richard J.Hobbs在澳大利亞進行的生態恢復試驗表明,景觀破碎化和棲息地的改變引起了許多大規模的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樣性減少。復墾關鍵在於保存大斑塊和連通性,為取得它們,應進行植被恢復[33]。
Petr.Sklenika等認為,煤礦區景觀重建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景觀規劃,應以景觀異質性作為景觀重建規劃設計標准,對景觀結構進行量化,其目標就是使煤礦區重建景觀與周圍地區生態價值相協調[34]。
A.Lausch等通過對土地利用監測認為,礦區開采對景觀形成擾動,改變景觀格局。一般隨著開采活動的進展,原有景觀數量呈下降趨勢,開采活動停止後穩定,同時沉陷景觀由小到大,受復墾活動影響又由大變小,林地、水面等其他景觀不同程度增加,景觀多樣性提高,斑塊破碎度增加[35]。
土地空間安全格局是生態規劃的組成部分,由生態規劃發展而出現並得到進一步深化。20世紀初,生態學開始呈現與規劃、系統工程等學科的全方位融合趨勢。以Geddes,Park和Wirth等人為首的學者利用生態學原理在城鄉建設中的應用研究,奠定了生態規劃的基礎[36]。
20世紀60年代後,以《增長的極限》、《寂靜的春天》等著作為代表,國際上掀起了基於生態基礎的人類理想棲息環境研究的熱潮,生態學與規劃學融合日趨加快。1969年,McHarg的《設計遵循自然》就是這方面的力作[37],成功地提出了區域規劃的生態學研究框架,其因子疊合的生態規劃大法被稱之為McHarg法,並得到廣泛的應用;克羅(D.S.Crowe)提出了景觀規劃概念,Om進一步提出了生態系統模式[38~40],把生態功能與相應的土地利用模式聯系起來,提出了規劃結合生態思想的概念與方法;1982年由McHarg發表的《自然設計》進一步闡述了McHarg的生態規劃思想,探討了在生態平衡基礎上如何建立自然與人和諧關系的方法[41]。
20世紀90年代,生態規劃得到廣泛應用,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有諸多新的成果。《綠色城市》等著作均較系統地探討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方針和生態化途徑;1993年英國城鄉規劃協會中的可持續發展研究組發表《可持續的環境計劃》,提出將自然資源、能源、污染和廢棄物等環境要素管理納入各層次的空間發展規劃;1996年的聯合國人居大會上制定的人居環境議程也用城市生態學觀點表述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將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相融合,在生態系統承載能力內去改變生產和消費方式、發展政策和生態格局,減少環境壓力,促進有效的和持續的自然資源利用。為所有居民提供健康、安全、殷實的生活環境,減少人居環境的生態痕跡,使其與自然和文化遺產相和諧,同時對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貢獻[42~45]。以福爾曼為首的部分「自然保護學派」強調人地和諧的未來景觀研究[46,47],提出了集聚間離析和生態網路體系觀點。
目前,自然生態服務價值的經濟學量化也引起人們的重視,以Costanza[48]等人為代表的學者將經濟因素引入景觀生態學模型,使景觀生態學與區域生態—經濟系統的管理與規劃相結合。提出「區域生態經濟系統(regional ecological systems)」觀點,在管理和規劃模型的設計上強調公眾、特別是持股人的參與,以及變化過程的不可預測性。
景觀指數為景觀研究人員的景觀結構研究提供了重要量化方法。McGarigal是景觀指數的倡導者,也是FRAGSTATS軟體包的設計者之一,對一些研究實例的部分景觀指數的可靠性和閾值進行了評價,並強調尺度在景觀指數解釋中的作用。(O』Niel)等人分別對景觀指數在不同景觀生態學案例研究中的作用進行了評價[49]。
6. 國內外研究現狀
總體看,國外偏重資源、環境保護、人口及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主題,較宏觀。而國內偏重的是理論方法、發展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比較微觀。有關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與保護研究的著述相對較少。
一、國外研究現狀
(一)提出以人為本的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理論
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問題,眾多學者從不同的學科角度研究提出了諸如環境決定論、人口中心論、增長方式轉變核心論等各種側重點迥異的理論觀點。如1994年開羅會議提出:「可持續發展問題的中心是人」,引起學術界強烈反響。這個新的發展觀逐步演變為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理論體系,其基本點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宗旨是為了滿足人的生理、心理、交往、文化等全面發展的需要;發展途徑為實現資源合理有效配置,尤其注重人力資源開發和利用,逐步過渡到以人力轉變積聚和集中為主要手段的發展;基本模式為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科技相互促進和協調發展,由此形成可持續發展理論框架為全方位適度人口論、資源稀缺論、生態系統論、總體經濟效益論、社會協調論等。
(二)提出經濟社會、環境、資源協調一致的可持續發展理論
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理論。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各類國際文獻以及召開的一系列會議(如基多的「綜合發展觀」專家會議和北京的國際社會發展會議等)都在世界范圍內深化了社會發展理論,強調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人們認識到經濟發展就是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而社會發展就是「更好地生存」。
在20世紀人類物質文明高度發達,同時也是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最為嚴重的時期。全球發生了三大影響深遠的變化:一是生產力極大提高和經濟規模空前擴大,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的物質財富,從而迅猛推進人類文明進程;二是人口爆炸性增長,20世紀人口翻了兩番,超過62億,並仍以每年7800萬的速度繼續激增;三是由於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與消耗,污染物質的大量排放,導致全球性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人口膨脹、資源短缺、環境惡化和貧富分化加劇已成為21世紀困擾人類文明進步的桎梏,表明人類社會當今生存方式不可持續,四者的惡性循環為舊工業生產方式掘下墳墓,那種「先污染後治理」,以高消耗刺激增長的傳統發展模式已走到盡頭。
人們逐漸意識到人類社會與經濟的發展與自然資源、環境生態緊密相聯,人類的活動必須遵循自然規律,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必須納入人口、資源、環境、生態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使人類社會系統與地球自然系統協同進化、良性循環。1992年183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聚會,其中102個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討論並通過了《里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聯合國氣候發展框架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關於森林問題的原則聲明》等一系列文件,對國土資源的利用與保護提上了日程,並付諸實踐。
(三)社會資源利用與保護發展模式
西方社會也從先前的發展模式中認識到社會發展必須是「整體的」,「綜合的」,也是「協調的」。很多西方發達國家紛紛出台政策,制定法規、採取措施,對國土資源進行重新的定位和開發利用。從大量的消耗資源聚集財富到降低消耗,遵守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到2003年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提出了「低碳經濟」這一新的理論和發展模式,即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總體看,從國外對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的研究成果來看,各國都從自身國情出發,提出的理論和制定的發展模式具有針對性,雖然國外少有直接針對像我國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方面的相關研究,但國外發展理論的演變及其規律則為本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研究樣本和理論基礎,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必須指出的是,這些研究常常欠缺對社會背景和社會制度的深入分析,各種發展模式忽略了各國內部存在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和區域之間的巨大差異,從而使理論及模式的預期指導意義相對弱化。
二、國內研究現狀
中國對於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同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認識是在西方發展理論的輸入,以及我國社會實踐的雙層擠壓中逐漸領悟到的,並部分在國土規劃等研究實踐中得到了應用。
(一)十八大報告等為區域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研究指明了方向
從我國資源開發與保護的戰略規劃來看,國內相關的研究在沿襲、借鑒國外發展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根據中國國情,提出我國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同社會可持續發展和諧統一,並在有些細節上有所充實、完善和發展。如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把實施西部大開發、促進地區協調發展作為一項戰略任務,強調:「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關系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關系地區協調發展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是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重大舉措」。在十六大報告中論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時,提出了「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新概念,認為要「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就必須使「社會更加和諧」。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整個現代化過程中,必須進一步樹立全面的發展觀,始終堅持統籌兼顧,更加註重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地區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十六屆三中全會又提出「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直至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構築「和諧社會」。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了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主要目標,在十七屆五中全會上明確指出了政策的著力點將轉到提高居民收入、縮小貧富差距、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富裕人民群眾作為全新思路和戰略。
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促進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這些表述為我國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區域國土規劃發展模式和實踐成果
從發展模式和實踐成果來看,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對國土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一般採取「層次推進」的模式。堅持讓部分地區、部分人先富起來,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原則,這種政策本身並沒有問題,但傳統的發展觀偏重區域發展,卻忽視了區域間協調以及可持續發展。
我國「十一五」規劃首次把東中西和東北地區作為一個整體,完整地闡明了四大區域的戰略布局,即東部地區「率先發展」、西部地區大開發、中部地區崛起、東北地區振興。這種全新的區域發展戰略格局的調整充分體現了「全國一盤棋」、各地區共同發展和共同富裕的一貫思想,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同時,我國西部地區尤其是邊境少數民族經濟欠發達地區,在開發利用國土資源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和整個社會協調發展的問題得到了政府和學術界的高度關注。
我國主體功能區劃相關研究成果。2010年12月21日,國務院下發《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實際上是中國第一個關於國土空間開發的規劃。樊傑等(2009)對中國主體功能區的科學基礎進行了深入研究。這些成果為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區劃提供參考和借鑒。
(三)相關理論研究
從相關理論研究看,代表的研究成果有: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的《國土資源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研究》,從當前國土資源管理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土地資源、固體礦產資源、能源礦產為研究重點,設計了我國國土資源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的總體框架,以及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礦產資源可持續發展、能源安全評價的基本框架;建立了我國耕地糧食生產能力指標、城市用地集約利用指數、礦產品價格指數、礦產資源國際競爭力指數、石油安全度和國土資源管理績效等6個綜合性指標。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從國土資源規劃理論與實踐出發,主要針對國土資源規劃體系、國土資源規劃理論基礎、國土資源規劃編制及國土資源規劃實施等專題進行闡述,重點對國土資源五年規劃編制、國土資源與環境綜合承載力評價等實例進行了專題研究。李新玉等的《國土資源與區域經濟發展》,主要就中國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區域特徵進行分析,總結出這些資源在空間布局、發揮區域資源比較優勢、區域國土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在國土資源調查評價、規劃、參與世界經濟分工協作、法制建設、技術進步等方面相應的對策。中國科學院國情分析研究小組的《民族語發展》、樊勝岳等的《西北地區發展戰略與對策研究》、徐建華等的《中國西部地區遲發展效應與後發優勢及創新對策研究》、王文學主持的《甘肅民族地區大開發的戰略與對策研究》、《西部大開發與甘肅區域經濟》,劉敏主編的《西北民族地區社會穩定與社會發展》和王永亮主編的《西北回族社會發展機制》等成果,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等進行了研究。
另外,還有很多零散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都有效地結合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包含了大量的理論見解,豐富和完善了我國民族地區國土資源利用開發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理論研究,對本項目研究的順利開展具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四)阿勒泰地區相關研究成果
近年來,已有一些針對阿勒泰地區土地、礦產、水、草場與畜牧、旅遊5種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的論文、專著等。這些成果對阿勒泰地區單一資源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有獨到的見解,為本項目研究提供了參考。
有關土地資源的研究成果較少,主要有《阿勒泰地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還有地區申報土地整治項目所形成的部分資料,如《新疆天山北麓阿勒泰地區土地開發整理重大工程論證材料》(2010)等。此外,阿勒泰地區也有一些游牧民定居工程方面的實際經驗和資料,這些材料主要對阿勒泰地區土地利用現狀、存在問題等進行了闡述。上述成果對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具有參考借鑒價值。
礦產資源及礦業發展成果。阿勒泰地區此類相關研究成果較多,主要有《新疆阿勒泰礦業特區建設研究與探索》(2010)、《新疆阿勒泰地區礦業經濟管理研究》(2012)。主要論文有:《加快新疆阿勒泰市礦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思考》、《新疆阿勒泰地區周邊國家毗鄰地區礦產的可利用性》,研究報告有《阿勒泰地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15年)報告》等。這些成果對阿勒泰地區礦產資源概況、礦業經濟發展等進行了研究探索。為本書的編著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針對阿勒泰地區草場與畜牧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論著有:《阿勒泰草原的無奈和期盼》(2009)、《裂變的阿勒泰草原》(2009),《新疆阿勒泰牧區草地資源分類經營機制與可持續發展研究(2008)》(碩士論文)等。這些文獻資料為阿勒泰地區草場與畜牧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提供了研究支撐與參考。
阿勒泰地區為我國重要的旅遊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阿勒泰地區先後編制實施了「十一五」和「十二五」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對阿勒泰地區旅遊指導思想、原則、目標任務、旅遊資源與環境分析、旅遊業發展總體目標和保障措施等進行了闡述。2006年國家旅遊局、新疆旅遊局組織中山大學編制了《大喀納斯旅遊區總體規劃(2006~2020年)》等。2009年,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阿勒泰地區旅遊局完成了《阿勒泰地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09~2020年)》(徵求意見稿)等。
(五)總體評述
從國內對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的研究成果來看,現有的成果涉及我國某一固定區域單項國土資源利用與保護的戰略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多,專注於區域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方面的研究較少,尤其是針對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的更少。總體考察與本項目相關的研究成果,不足之處主要在於:
(1)大多數研究是將國土資源分種類,具體細化到每種資源不同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方式,專門研究單個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但並沒有同其他相關資源統籌考慮,缺乏一定的系統性與綜合性。
(2)對中國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現狀、困境和途徑等方面,特別是脫貧、基礎教育、轉移支付等層面,而涉及該類地區國土資源利用與保護的綜合性戰略研究較少,系統總結研究的更少。事實上,中國邊境少數民族地區是自然資源豐富和潛力較大的地區,對國土資源利用與保護的研究,將更有利用推動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從而縮小地區差距,縮短區域間的不平衡發展,同時保護相對脆弱的生態環境。
(3)可持續協調發展的本質是要求用社會系統的觀點和方法探索經濟、社會發展問題,而任何發展都需要現實的物質基礎,國土資源作為社會經濟可持續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應對其加以重視。目前學術界對於中國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研究還較為分散,系統性不強,亟待相對系統完善的成果問世,以期對這類地區的國土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利用與有效保護,促進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國土資源合理開發與保護。
因此,如何把西方社會發展理論和中國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結合起來,借鑒切實有效的理論成果,提出發展戰略、選擇適合該類地區發展的路徑和模式,對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國土資源進行綜合利用、有效保護,是開展本項目研究的首要問題,也是本書研究的重要內容。
7. 寫論文開題報告,請問國內外融資研究現狀是什麼
要根據你的研究對象確定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一般是分別總結國內的理論觀點和國外的理論觀點,然後自己總結國內外研究現狀是否完備,缺點和局限性是什麼,你的研究有何特別,可否彌補國內研究現狀的不完備!
僅供參考!
8. 國外研究現狀
(一) 同類相關問題的研究1. 問題一:他人研究成果的羅列——承擔他人研究成果的「宣傳員」。例如1: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中學教育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人們思維活動的本質特點在於它不僅與感性認識互相聯系著,而且與語言互相聯系著,即思維的概括必需藉助於語言來實現的。任何思想的產生和發展都與語言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數學思維也不例外。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數學源於現實,寓於現實,並且用於現實,但又高於現實,這就使數學完全脫離了具體的事實,僅考慮形式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決定了數學學習是一個逐步掌握數學語言,建構數學思維的過程,從而成為學生學習的各門學科中最為抽象、最為概括的學科。由於數學既是演繹科學,又是歸納科學;既是理論科學,又是實驗科學,數學思維具有「實驗、猜測、想像、直覺、靈感」等特點,因此學生有效學習數學的難度較其它學科更大。教學實踐也表明,雖然經過許多努力,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數學學習困難問題,究其原因,除了數學學科的特徵以外,還與他們掌握數學語言的水平息息相關。學生智力發展的診斷研究表明,學生的數學思維結構的特點及掌握數學語言的水平,是其智力發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標。數學語言發展水平低的學生,課堂上對數學語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維轉換慢,從而造成知識接受質差量少。同時,數學語言發展水平低的學生的數學理解力也差,理解問題時常發生困難和錯誤。豐富學生數學語言系統,提高學生的數學語言水平,對提高數學學習的有效性,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選自「初中生數學語言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課題) 例如2:一個國家要增強參與國際競爭的綜合國力,必須要提高國民素質。社會發展客觀地要求每個社會成員具有健全的價值觀和健康負責任的生活態度,具有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善於發現和探究;具有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善於和他人共同生活、工作;具有社會現任感和生態倫理意識,能夠與周圍環境和諧相處。在這種背景下,各國基礎教育改革不斷更新課程內容,加強學科知識與學生經驗、當代社會發展的內在關聯;強調以學習者的經驗、社會需要和問題為核心進行課程的整合,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被譽為當代教育思想發展中一個里程碑的《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書,鮮明地提出了基礎教育「為了生存」和「學會生存」這一主題;面向21世紀的「德洛爾報告」則更明確提出:「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是教育的四個重要支柱。更重要的是,基礎教育被視為「走向生活的通行證」。基礎教育關照生活世界,回歸生活,注重生活的教育意義和教育對學生生活方式的建構,成為世界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基本特徵。然而多少年來,我國的基礎教育忘卻了學生的生活世界,遠離了學生的生活世界,導致了學生對人生與社會自主思考的忽視,導致課堂教學缺乏生命的活力,導致教育喪失生活意義。總之,與人的「生活世界」分離的教育難以體現教育全部的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無法給予學生「走向生活的通行證」。因此,回歸生活世界,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與重建的根本依據。理論依據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古今中外,許多著名的教育家都深刻的意識到語文聯系生活的重要意義。劉國正先生曾提出:「語文訓練聯系生活則生動活潑,脫離生活則死氣沉沉。具體地說,讀(包括聽)是通過語文認識生活和學習怎樣生活;脫離生活,讀就變成無意義的活動,吸收和鑒賞都失去辨別優劣美惡的基本標准。寫(包括說),是運用語文反映生活,表述自己的見解,並服務於生活;脫離生活,寫就變成無源之水,技巧就變成無所附麗的文字游戲。而與生活相結合,讀有嚼頭,寫有源頭,全局皆活。至於思想教育,那更是只有與生活和思想相結合才能奏效。」 「語文教學與生活結合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語文教學固然應以課堂為主要場所,但立足課堂,還要看到其它各科、校園、家庭、社會,充分調動並利用廣闊天地中有利於語文教學的因素。另一方面,語文教學不能脫離生活,脫離生活就會變得枯燥乏味和空洞無物;而結合了生活,就有豐富的內容,就會牽動學生的心靈,就注進了充實的活力。」顧黃初先生在《語文教學要貼近生活》一文中指出:「語文是在生活的廣闊天地里頻繁運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學生掌握好語文工具,我們的思想要向廣闊的生活審視。」他同時強調「語文教學的改革,關鍵在貼近生活。」王尚文說:「語文是一門得天獨厚的課程,因為它本身提供了貼近學生生活的最大可能,提供了實現他們作為一個人的生命活動、心靈活動的最大可能。把本來是生活中作為實現生命活動、心靈活動手段的讀、寫、聽、說,與語文教學作為教學手段的讀、寫、聽、說融而為一,讓學生在語文教學的讀、寫、聽、說活動中實現成長,實現完美的自我。我們應當而且必須使兩者合流,我們也能夠使兩者合流。」美國教育家華特也指出:「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基於以上情況,根據《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所提出的「語文課程的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的要求,以及二期課改的核心理論——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學說的觀點,我們將教育與生活緊密相連,致力於培養學生適應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可持續發展的語文素養,充分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積極開展了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的研究。 對策:對比分析,闡述他人研究結論對自己開展課題的啟示,依據等;或發現他人研究未解決的問題。 2. 問題二:「研究表明」成為口頭禪,多是自己的想法或是常識性道理。但為了增加可信度,冠以「研究表明」或「多數研究表明」。對策:規范的應該「某某研究表明」或注釋 3、 問題三:填補空白或「國內外很少有人研究」 例如:…………..目前見之於書報的一些研究性課題,基本上採用獨立性課題,比如浙江瑞安中學「以創新為核心的學校課程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江蘇戚墅堰鐵路中學《陶潛詩文價值歷史變化》、我市大同中學「知識論的探索」七寶中學「開放型主題活動課程」、華師大二附中「小課題研究」等等。日本、法國的一些學校也都是這種方式。至於採用完全融合式課程形態,從有關資料顯示:美國有部分學校進行過嘗試和實踐,國內少見,見到的基本附屬於綜合研究或其他研究,未作為獨立的研究課題。(選自「高中語文單元拓展型研究型學習試驗研究」課題) 對策:謹慎陳述 (二) 外文文獻研究問題問題一:國外大量研究表明,給人感覺自己對國外教育發展動態非常了解,但是在參考文獻中沒有1篇是有關文章。對策:只要是有價值的課題,且我們未能很好解決或你嘗試不同的解決方法都是可以進行研究。沒必要用洋人壯膽。
滿意請採納。
9. 開題報告裡面的國內外研究現狀怎麼寫
內容太廣,什麼研究。開題報告:研究內容、研究現狀熱點問題及相關進展;要開展的研究設想、資料及實踐、數據准備;研究的目的意義;創新點、結論等
10. 有關於中小企業融資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國內外對比研究Comparative research into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 at home and abroad中小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力量,其經濟地位是舉足輕重的.但是融資難卻是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最大的困難,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時我們可借鑒美、日等國扶持中小企業融資的一些成功做法,這些經驗為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提供了思路,同時結合我國的國情,制定一套適合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法律法規、服務體系及信用擔保機制. http://www.ilib.cn/Abstract.aspx?A=shidjm200607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