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的財務風險分析及對策

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的財務風險分析及對策

發布時間:2022-03-20 05:14:36

Ⅰ 政府投融資平台存在的風險有哪些

政府投融資平台的形成、現狀及特點分析來看,政府投融資平台在促進地區建設和實行政企分開的新政策下的確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在很多方面還是有多的不足。
1、政府投融資平台的各投資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偏高,由此帶來的財務風險較大。經過分析各集團公司的財務報表及經營狀況,發現各公司的資產負債比率普遍偏高,多數都在70%以上。反映出的問題是,在實際操作中,對於項目建設和資金使用的管理力度不夠,已有的資產遠遠不夠償還貸款資金,由於集團公司多是利用政府信用向銀行借款籌集資金,若出現償還問題,商業銀行將很難追究責任。
由此帶來的財務風險很大,集團公司雖然合理利用了財務杠桿帶來的效應,但是其巨大的財務風險可能會使企業陷入財務困境,導致國有資產很難保值增值,同時也可能會帶來巨大的損失。
2、對子公司的監管力度不夠,且有部分子公司所處市場波動較大,成本控制力度不夠,無法持續盈利。從調查中發現十家集團公司的子公司均未上市,且每個集團公司都有十個左右的子公司,管理幅度較大,資金鏈條很長,導致對子公司的監督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難度。
3、財務部的職責不是很明確。經調查發現,集團公司財務部的工作開展有一定的難度,對於具體的職責分工在整個集團公司不是很明確,在年終按績效考核進行評價時,如果預算指標沒有完成首當其沖的是財務部,由此給財務部帶來的困擾,使得員工積極性有所下降。
4、預算管理有待進一步提高。經調查發現,集團公司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其完成情況是基本上完成預算,超額完成預算的較少,另有沒有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集團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實行預算管理,但是由於經驗不足等各方面的原因,對於預算管理的實行和管理力度還不夠,要想使預算管理做的更好,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Ⅱ 淺談如何進一步發揮政府城建平台投融資功能

這些服務於地方政府這幾年全國各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量日益加大,並且有一城市建設投融資的平台,為各地城市基礎設施的開發和建設,完成了種互相攀比、愈演愈烈之勢。各地政府結合未來的「十一五」規劃,均大量的融資,對各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提升本地城市形象等方提出了大強度的城市建設投資計劃,繪制的城市建設藍圖也非常宏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偉,因此,對各地城建平台而言,未來的融資壓力可想而知。我們相信,與此同時,隨著政府職能轉變和我國投融資體制改革的變化,這各地城建投融資平台都在想方設法創新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尋些平台積極創新融資方式、勇於探索融資渠道、大膽進行市場化的改找融資突破口,但是如果不能在城投公司的定位和運作,在城建平台革實踐,創造了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可借鑒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融資的投融資機制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面對未來更加繁重的融資任務,的先進經驗。像通過土地出讓和運作籌資方式;市政公用項目如公將難以完成,而要擔負起政府下達的融資目標將成為一句空話。交、燃氣、污水、自來水、垃圾處理等的BOT、TOT以及產權和股權轉4、國資經營和管理的壓力增大讓融資;此外還有城建資產的資產證券化(ABS)融資方式等,都在全各城建平台作為政府的投融資平台和國有資產經營管理的平國范圍內產生了積極的反響。台,不僅承擔代替地方政府融資的責任,還承擔著龐大的城建國有資然則,作為跟隨和推動市場經濟改革的產物,面對當前政府城建產在市場競爭中保值、增值的經營管理壓力。這也對城建平台的經營投融資平台的運作面臨著一些問題和困難,如何進一步發揮城建平管理水平和投融資運作能力提出了挑戰,也將對各地城建國有資產台投融資功能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和研究。的可持續經營和良性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一、困擾城建平台發揮投融資功能的幾個問題二、影響城建平台投融資功能發揮的內在問題據我們調查了解,目前政府城建投融資平台的運作主要存在以以上這些矛盾和困難的出現,我們認為全國各地的政府投融資下幾方面困擾:平台或多或少存在。它表現的是作為具有政府和企業雙重性質的、國1、資產負債率偏高有資產經營管理平台和投融資平台,客觀上存在著在公司定位、管理據調查,目前絕大部分政府城建平台的資產負債率都在70%以體制、運作方式、多元化投融資格局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先天不上,這種資產負債結構,一方面使這些企業承擔了較高的財務費用,足。目前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還沒有徹底到位,有效的政府投融資體另一方面也影響了他們為政府項目所進行的進一步融資,同時企業制和國有資產運行管理機制尚未形成,因此,這些矛盾和困難需要在在推動多元化的融資創新方面也難以發揮作用。更長的時間內、更深的層次上不斷完善和解決。2、財務風險較大三、城建平台進一步發揮投融資功能的幾點建議由於所有的政府城建平台都承擔了大量的政府公益性的建設項對此,我們對在目前形勢下,如何進一步發揮好各地城建平台的目,往往投資量大、效益產出慢。因此這些企業的資金運行經常是捉投融資功能,提出如下建議:襟見肘,基本處於「借新債還老債」的狀態下。1、在完善投融資體制方面,要領導重視,健全組織這些城建平台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主要體現在資金流轉風險、要在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上進一步深化和完善,就應當立足於償債風險和有效資產不斷縮水的風險上。只是反映出的情況有所不政府這個層面,要打破行業界限、部門界限,拋棄小團體的利益,共同同。(1)資金流轉風險,它基本出現在那些沒有穩定的利潤來源、高投做好城市建設這個大文章,實現城建融資渠道上的開拓創新。政府應資、高負債、低投資回報的情況下,受企業資產質量和運營效率影響當象重視國有企業改革那樣,重視城建投融資體制的改革和城建平較大。(2)償債風險,主要是由於負債結構的影響,導致按期償還銀行台的資本運作。本息出現困難,往往是「拆東牆補西牆」,且受金融貨幣政策的剛性制我們建議,各地可以成立一個象各地改革辦那樣的、超脫於政府約和影響非常大,尤其是資金供給不足,負責結構不合理的企業。(3)部門的市一級的聯席機構,負責領導城建投融資體制改革,對政府重有效資產不斷縮水的風險,是指企業當每年的資金收入不夠償還銀大項目的投資和融資進行協調和推進,並負責投融資創新工作,以提行利息情況下,不斷用平台的有效資產填補缺口,導致企業的有效資高整個地區的城市資產和城市資源的運作效率。產不斷縮水的情況。2、在資源利用方面,要統籌規劃,集中利用的那部分責任,對被審計對象來說只是間接責任。度。積極開展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評估活動,對全面提升內審工作的(三)、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工作。為了進一步提高內審工作質質量將起到促進作用。量,建議教育主管部門按照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的要求對內總之,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小學校長審人員進行審計工作規范的培訓,制定一套統一的內審工作的具體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還會出現許多新問題、新情況,需要在以後的操作指南,以此作為指導內審人員開展內審工作的依據。如審計工作實踐中不斷地去總結、探索、完善。為了不斷完善中小學校長任期經流程、審計文書格式、審計案卷的歸集整理等方面,從而進一步提高濟責任審計,內審人員應該認真學習和借鑒審計工作的新理論,堅持審計工作的質量,防範審計風險。與時俱進,積極創新,要牢固樹立「服務經濟,服務教育」的新觀念,強(四)、內審部門應積極利用各種不同形式的評估活動,充分發揮化依法審計意識,學習教育審計工作中的先進經驗,探索和運用先進「以評促改,以評促建」的積極作用。考評活動不僅使內審部門在迎評的審計觀念、技術方法,不斷激發創新意識,營造創新氛圍,提高教育中促改促建,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領導對內審工作的重視程內審工作的質量和效率。22城市建設2009年總第41期

Ⅲ 地方融資平台的潛在風險

2010年,隨著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的數量和融資規模的飛速發展,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的負債規模也在急劇膨脹。大規模的投融資也給地方政府帶來了居高不下的舉債。「地方債」再次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上。有消息稱,地方債務在短短幾個月內,已經從4萬億飆升到7萬億。據有關專家分析,高達7萬億甚至更多的地方債務,可能會拖垮中國經濟剛剛復甦的腳步。
前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銀監會召開的2010年第二次經濟金融形勢分析通報會議上介紹說,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余額為7.38萬億元,同比增長70.4%。佔一般貸款余額的20.4%,全年新增貸款3.05萬億元,佔全部新增一般貸款的34.5%。這離世界公認的警戒線60%已經很接近了。可見在2009年,為應對金融危機沖擊,地方政府圈錢之猛。
來自銀監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到2009年5月末,全國各省、區、直轄市合計設立8221家投融資平台公司,其中縣級平台高達4907家。而從地方平台公司貸款債務與地方政府財力對比看,債務率為97.8%,部分城市平台公司貸款債務率超過200%。 央行2011年6月1日晚間公布的《2010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介紹了其2008年以來對全國各地區政府融資平台貸款情況的專項調查結果。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年末,全國共有地方政府融資平台1萬余家,較2008年年末增長25%以上。其中,縣級(含縣級市)平台約佔70%。同時,平台貸款在人民幣各項貸款中佔比不超過30%。對於平台貸款的具體數量,央行在報告中並沒有披露。但值得注意的是,報告中提到,「平台貸款在人民幣各項貸款中佔比不超過30%。」按照2010年末人民幣貸款余額為47.92萬億元來算,截至2010年末,政府融資平台貸款不到14.376萬億元。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地方融資平台最大的風險,在於把地方政府基礎建設和公共事業產生的債務信貸化。

Ⅳ 地方政府性債務與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的關系

地方政府性債務范圍很廣,債務形成的直接主體很多,比如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門和機構)、經費補助事業單位、公用事業單位、政府融資平台公司和其他相關單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只是其中一部分。地方政府與債務的關系也分為以下幾種:
(一)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是指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門和機構)、經費補助事業單位、公用事業單位、政府融資平台公司和其他相關單位舉借,確定由財政資金償還的債務。一是地方政府債券、國債轉貸、外債轉貸、農業綜合開發借款、其他財政轉貸債務中確定由財政資金償還的債務。二是政府融資平台公司、政府部門和機構、經費補助事業單位、公用事業單位及其他單位舉借、拖欠或以回購(BT)等方式形成的債務中,確定由財政資金(不含車輛通行費、學費等收入)償還的債務。三是地方政府糧食企業和供銷企業政策性掛賬。
(二)地方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是指因地方政府提供直接或間接擔保,當債務人無法償還債務時,政府負有連帶償債責任的債務。一是政府融資平台公司、經費補助事業單位、公用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舉借,確定以債務單位事業收入(含學費、住宿費等教育收費收入)、經營收入(含車輛通行費收入)等非財政資金償還,且地方政府提供直接或間接擔保的債務。二是地方政府舉借,以非財政資金償還的債務,視同政府擔保債務。
(三)地方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其他相關債務。是指政府融資平台公司、經費補助事業單位和公用事業單位為公益性項目舉借,由非財政資金償還,且地方政府未提供擔保的債務(不含拖欠其他單位和個人的債務)。政府在法律上對該類債務不承擔償債責任,但當債務人出現債務危機時,政府可能需要承擔救助責任。
(四)通過新的舉債主體和舉債方式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即在2011年國務院《關於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11〕6號)規定的上述三類債務范圍之外,通過新的舉債主體和舉債方式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債務。一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為其他單位提供直接或間接擔保,且由非財政資金償還的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二是政府融資平台公司、經費補助事業單位和公用事業單位通過融資租賃、集資、回購(BT)、墊資施工、延期付款或拖欠等新的方式形成,用於非市場化方式運營的公益性項目,由非財政資金償還,且地方政府及其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未提供擔保的其他相關債務。三是國有獨資或控股企業(不含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等新的舉債主體,通過舉借、融資租賃、集資、回購(BT)、墊資施工、延期付款或拖欠等方式形成的,用於公益性項目,由非財政資金償還,且地方政府及其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未提供擔保的其他相關債務。

Ⅳ 政信金融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的優勢是什麼

優勢有很多,相比銀行理財,利息更高,因為銀行也要抽成,總共7%-9%的利息,投資者拿到4%-5%就不錯了,少了銀行這個中間環節,投資者的收益更多;首先,地方政府的財政來源是地方財政年度收入,包括地方本級收入、中央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財政支出包括地方行政管理和各項事業費,地方統籌的基本建設、技術改造支出,支援農村生產支出,城市維護和建設經費,價格補貼支出等。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門和機構等通過財政撥款或注入土地、股權等資產設立,承擔政府投資項目融資功能,並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平台企業主要承擔四大職能:一是基礎設施建設職能,二是融資職能,三是國有資產管理職能,四是投資職能。這類型的企業都是通過地方政府劃撥的土地等資產組建一個資產和現金流可以達到融資標準的公司,必要時再輔之以財政補貼等作為還款承諾,將融入的資金投入市政建設、公用事業等項目之中。因此,具有幾個特點:
1、背靠政府信用,城投平台都是100%隸屬於當地人民政府,均是大型國企。
2、政府平台主觀上不願意違約,如果哪家平台敢延期還款,整個區域都會被拖累,再融資非常困難,影響當地的基建和融資環境。
3、政府會協調還款,比如疫情期間延期的政信,也都在處置中,根據經驗,城投債務一旦出現問題,還從未發生過政府不採取救助措施的先例,從過去10年多政信實務實踐的經驗來看,政府平台出現兌付問題的情況是很少的。

閱讀全文

與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的財務風險分析及對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落地要多久 瀏覽:836
郫縣的上市公司 瀏覽:597
信威集團軍工 瀏覽:479
交易大亨是詐騙 瀏覽:929
外匯期貨貴金屬杠桿可調嗎 瀏覽:917
生豬期貨證監會 瀏覽:734
非公開增發價格高 瀏覽:201
委託肯交易所平台 瀏覽:715
上市公司小額快速融資 瀏覽:228
融資融券杠桿楊方股票配資 瀏覽:703
杠桿力臂括弧 瀏覽:700
建行家裝貸款 瀏覽:863
用房產證做抵押貸款手續 瀏覽:291
杠桿平衡條件改進文獻 瀏覽:128
普惠金融服務的是 瀏覽:10
昆明期貨公司招聘信息 瀏覽:556
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法律意見書 瀏覽:84
去金融的杠桿易去人心的杠桿難 瀏覽:486
人民幣與澳元匯率將有什麼變化 瀏覽:827
理財產品是否可代理購買 瀏覽: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