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嚴格房企融資渠道監管

嚴格房企融資渠道監管

發布時間:2022-03-25 00:49:23

㈠ 政策層面持續收緊 房企融資「冰火兩重天」

本報見習記者 王珂
今年5月份以來,房地產融資規范政策密集出台,房企在拍賣拿地、土地開發、樓盤預售等多環節的融資均加大約束。隨著房企償債高峰期到來,房企面臨償債壓力增加和融資渠道縮緊的雙重壓力。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32家主流房企上半年平均融資成本總體較去年全年有所上升。相較之下,國企和大型房企具備低成本融資優勢,市值偏小的民營房企融資成本更高,房企融資成本上演「冰火兩重天」。
 融資環節監管趨緊
今年4月份,中央政治局會議重申「房住不炒」定位和「堅持結構性去杠桿」,釋放地產融資收緊政策信號。5月17日,銀保監會下發《關於開展「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工作的通知》。記者注意到,在上述文件出台後,發改委、央行、銀保監會陸續對房地產信託、房企海外發債、銀行房地產業務等融資環節釋放加強監管信號。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二季度以來房地產企業的融資環境發生變化,監管方面主要是從去杠桿和剔除傳導性金融風險的角度考慮,融資監管措施從房企直接融資到間接融資,對銀行開發貸款、房企海外發債、房地產信託融資等環節採取了一系列管控」。
7月12日,發改委發布房企外債備案登記的通知,房企發行外債只能用於置換未來一年內到期的中長期境外債務,房企海外發債融資環境緊縮。
8月底,多家銀行收到窗口指導,要求房地產開發貸額度控制在2019年3月底時的水平,房地產開發貸這一融資渠道也將收緊。
對此,嚴躍進表示,「當前融資端的管控包括房地產信託、銀行貸款和海外債券等方面,涵蓋土地拍賣、房產開發及預售等各個環節,將會對房企的資金狀況帶來更大壓力。三季度沒有放鬆,四季度還需要看後續監管層對於房價管控的力度」。
  償債高峰期到來
Wind數據顯示,內地房企在2017年、2018年的海外債券到期額分別為212.65億美元、246.47億美元,而2019年這一數據猛增至475.66億美元,借新還舊壓力增大。此外,2020年和2021年的海外債券到期金額分別為339.76億美元和467.02億美元,償債壓力將會持續。
值得注意的是,房企海外發債的資金成本較去年上升明顯。
截至9月12日,內地房企合計發行的144隻美元債平均利率為8.99%,2018年可計算的122隻美元債平均利率為7.42%。從單個債券來看,票面利率最高的是當代置業於今年1月份發行的一隻美元債,票面利率高達15.50%。此外,票面利率超10%的債券高達51隻,而去年全年票面利率達10%的債券僅22隻。
此外,Wind數據顯示,2017年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到期信用債金額僅1394.50億元,2018年達到4110.09億元,2019年-2021年信用債到期金額分別為5512.75億元、4517.59億元、6527.75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32家主流房企上半年綜合融資成本率為6.11%,相較2018年全年的平均融資成本率6.00%上升0.11個百分點。
其中,國企背景企業與民營背景企業融資成本率有較大差別。14家國企背景房企上半年平均融資成本率為5.00%,18家民營房企的平均融資成本率為6.72%,兩者相差1.72個百分點。
此外,記者按照房企估值規模統計的房企融資成本也有較大差異,房企市值在1000億元以上的7家房企,在今年上半年的平均融資成本率為5.42%;市值在200億元以內的10家房企,在今年上半年的平均融資成本率為6.91%,二者相差1.49個百分點。
總體而言,當前房企融資成本總體較上年有所上升。國企背景的房地產企業相對民營企業具備更低的融資成本優勢,市值偏小的民營房企融資成本相對更高。在融資環境趨緊的情形下,融資成本出現加速分化。

㈡ 融資渠道收窄對房企有何影響

「我們最近一期披露的資本債務率在7成5左右,凈資產負債率達到120%以上。近期,我們從資本注入、拓寬融資渠道等方面著手做工作,相信半年報負債率將下降。」

華北某國資背景房企財務總監李明(化名)近日忙於對各路投資者解釋目前公司的財務狀況。在多家房地產企業了解到,千方百計降低資本負債率,成為多數房企財務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以來,伴隨著房地產融資渠道收窄、銷售端去庫周期拉長,房企財務負責人的工作量驟然加重。

中誠評級相關人士介紹,隨著房企融資渠道的緊縮,評級標准也越發嚴格。「我們以前有三個等級的指標。其中,行業狀況、企業整體素質、經營情況、財務情況和償債能力是一級指標;償債能力下的短期償債和長期償債為二級指標;然後關注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全部債務比等三級指標。2018年1月修訂了評級辦法,二級指標取消,三級指標則向上提,細化成二級指標。指標體系扁平化,有利於評級的准確性。以往市場好的時候,更關注經營情況,比如土地儲備面積、區域分布和結構、項目結構等,財務方面關注存貨周轉情況。但現在更關注企業的債務指標,防範金融風險成為重點。」

「一般而言,不同房企的融資結構不同,有的開發貸為主,有的中票為主,有的則信託為主。」某資深地產分析人士表示,在錢越來越貴,企業負債率水平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房企受到的影響不盡相同,「比如,以信託為主要融資通道的房企,今年日子可能不好過」。

內容來源:鳳凰網

㈢ 監管「組合拳」下房地產信託遇「冰點」

2019年,房地產信託經歷了先「熱」後「冷」的發展過程。

今年以來,隨著房企融資政策收緊,供給渠道進一步受限,由於信託制度靈活、可提供定製化產品,取道信託融資成為不少房企優選。對於信託公司而言,房地產業務利潤大、回報高,展業意願強。此形勢下,房地產信託得到蓬勃發展。

與此同時,信託公司「扎堆式」發展房地產信託背後則是一系列風險隱患,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重視,下半年連續出台政策遏制房地產信託過快增長,房地產信託遇冷。

從上個月的數據來看,8月份房地產信託募資規模驟降至400億元,環比下降近四成,幾乎與年內最低點(2月份為380億元)持平。監管規范下,房地產信託得到有效遏制。對此,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對記者表示,「從目前監管來看,關於房地產信託業務主要還是余額管控,並沒有完全終止房地產信託業務,預計房地產信託會保持一定比例,但佔比會有所下滑」。

房地產信託大降近四成

在集合信託市場上,上個月成立產品和規模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滑落。用益信託月度數據顯示,8月份共有56家信託公司成立1608款集合信託產品,環比減少4.35%;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為1370.71億元,環比減少11.29%。

從投向領域來看,房地產信託募集規模受監管影響明顯下滑,金融類信託和工商企業信託規模增速較快。具體來看,8月份金融類信託募集資金規模432.23億元,環比增長30.61%;同樣增長較快的有工商企業信託,募集資金105.96億元,環比增加30.61%;基礎產業信託募資規模373.31億元,環比減少3.44%;房地產信託成立規模大幅度下滑,8月份共募集資金402.68億元,環比下滑37.83%。

可以看出,房地產信託收縮成為導致整個集合信託下降的重要因素。用益信託認為,監管趨嚴使得房地產信託收緊,集合信託市場正處於一個新舊動能轉換的階段,消費金融、基礎產業領域或成信託公司下階段發力重心,但短期內難以彌補房地產類信託收縮帶來的空白。

對於房地產信託募資規模大幅下降的原因,帥國讓對記者分析道,「其一,與今年的『23號文』、『64號文』等監管措施一脈相承,主要是為了防控房地產信託業務發生區域性或是系統性風險;其二,契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房住不炒』,『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手段』的要求;其三,因為上半年房企藉助信託渠道融資規模較大,並且出現融資亂象情況;事實上,最終目的還是防控金融風險。」

可以看出,監管種種舉措對房地產信託的規范起到了明顯的效果,房企融資將進一步受到約束。對此,也有業內研究人士表示,房地產信託監管政策的加碼可能會造成其他機構的謹慎情緒和融資渠道的收緊。「今年以來監管層對房地產信託政策的關注和逐步收緊可能並非局限於信託行業,全年房地產行業政策『房住不炒』的思路不變,對房地產行業投融資都存在一定約束。」

房地產業務違規成今年處罰重點

在控規模的同時,信託監管部門也在進一步防範房地產信託風險,嚴格處罰相關違法違規行為。

據記者統計,今年以來,至少有3家信託公司因房地產業務違規被監管「點名」。事由分別為「開展房地產信託業務不審慎」、「違規開展房地產信託業務」、「違規發放房地產自營貸款」及「信託資金違規發放房地產貸款」。

對於受罰信託公司,最直接的負面影響則是信託業務開展受限。普益標准認為,根據相關規定,在受託管理社保基金、保險資金、企業年金、擔任特定目的受託機構以及開辦受託境外理財業務時,對受到行政處罰的信託公司會有限制,未來在申辦新業務類型時也可能受到影響。信託公司擬新設基金子公司等主體時,有可能因自身被行政處罰而無法開立相關機構,影響信託公司的業務發展布局。

面對監管趨嚴的環境,資深信託研究員袁吉偉對記者表示,「從近期調控政策看,更多是制約了房企的融資端,也是更好地將信貸資源配置到實體經濟、新興產業方面。短期看,房地產信託監管會承壓,監管要求會比以往嚴格,需要信託行業在確保房地產信託業務的合規性基礎上,加快回歸本源,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支持資本市場發展,實現創新轉型發展。」

㈣ 房企預售資金監管將迎全國統一規定,多隻地產股出現大漲

2月11日早間開盤後,多隻地產股出現大漲的局面。
A股中,金科股份(000656.SZ)漲8.01%,嘉凱城(000918.SZ)漲幅8.37%,泰禾集團(000732.SZ)漲幅10.16%,榮安地產(000517.SZ)漲幅10.04%,南山控股(002314.SZ)漲幅10.04%。
港股方面,融創中國(01918.HK)漲幅4.48%,富力地產(02777.HK)漲幅達6.23%,中國奧園(03383.HK)漲幅達4.05%,世茂集團(00813.HK)漲幅5.99%。
消息面上,有消息稱,房企預售資金監管將迎來全國統一規定,房企資金流緊張的現狀有望得到緩解。消息稱,新制定出台的管理辦法明確,預售資金監管額度為「重點額度管理」,「由市縣級城鄉建設部門根據工程造價合同等核定,能確保項目竣工所需的資金額度,當賬戶內資金達到監管額度後,超出額度的資金可以由房企提取自由使用。」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負責人王小嬙表示,該辦法意味著對預售資金的監管進行了全國統一,這一舉措有利於預售資金監管的規范性,當前國內各個城市的預售資金監管不一,而爛尾樓、延遲交房以及質量房的現象不減,預售資金的監管顯得更為重要,實現全國標准管理更有利於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的落地,促進房地產行業的健康發展。另外,該辦法明確「預售資金額度監管為「重點額度監管」,根據工程造價合同等核定,能確保項目竣工所需的資金額度,當賬戶內資金達到監管額度後,超出額度的資金可以由房企提取自由使用。這一點無疑是對房企來說有較大的利好,以往對於預售資金實行全監管,拉長了企業的回款周期,而房企的融資監管近年來更嚴,從而加大了房企的資金流壓力。此條細則增強了商品房預售資金的靈活性,加強了回款的流動性,有利於緩解房企的資金壓力,對房地產行業的內部循環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在近日發布的報告中稱,預計2022年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全國合約銷售額將下降5%-10%,主要原因是在開發商融資渠道受限和購房者情緒疲軟的環境下銷售量下降和平均銷售價格持平。穆迪認為,開發商的債券融資渠道仍將面臨挑戰,這尤其將增加財務狀況較弱開發商的再融資風險。債務資本市場渠道趨弱導致1月份受評開發商發行規模減少。

㈤ 深圳加強對房企購地融資監管 提出若干要求

9月24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六部門發布《關於加強商品住房用地土地購置資金來源核查要求的通知》,對競買企業與金融機構提出若干點要求。
當中對於競買企業提出五點要求。第一,競買企業的股東不得違規向其提供借款、轉貸、擔保或其他相關融資便利等作為購地資金。第二,競買企業不得直接或間接使用金融機構各類融資資金作為購地資金。
第三,競買企業的購地資金不得使用產業鏈上下游關聯企業借款或預付款,不得使用其他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的借款,不得使用參與競買企業控制的非房地產企業融資等。
第四,競買企業需要說明購地資金來源並承諾為自有資金,提供相應證明,通過銀行流水等證明資料進行完整的論證,並對上述要求作出承諾,提交《土地購置資金承諾函》(詳見出讓公告文件)及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審計報告。
第五,經審查發現違反上述購地資金監管要求的企業,將取消其競得資格、沒收競買保證金不予退還,1年內禁止該企業參加我市國有建設用地競買活動,並及時向社會公開處理結果。
另外,對於金融機構提出三點要求。第一,銀行、證券、保險、期貨、信託、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等持牌金融機構不得違規為競買企業提供各類融資資金(包括不限於開發貸款、定向增發、信託貸款等資金渠道)作為購地資金。
第二,商業保理公司、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典當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等「7 3」類地方金融機構,不得違規為競買企業提供資金用於購地。
第三,金融機構應做好資金審查,防止資金違規流入商品住房用地競拍市場,金融機構應建立相應的監測和報告機制,對借款主體資質、貸款用途開展實質性審查,防止信貸資金違規用於競買土地。

㈥ 監管再加強 房企融資生死局

對房企融資凜冬已至的感受,已經不止一次在業內發酵。
9月11日,北京銀保監局官網公示的兩張罰單,再度讓外界看到了監管層對違規信託融資的零容忍。
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和建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共計被罰120萬元,歸因於信託資金違規用於房地產開發企業繳交土地出讓價款。
這不是監管層首次開出的罰單。自2019年以來,陸續有金融機構因直接或變相提供前融收到罰單。
9月15日,時代周報記者從接近本次被罰的兩家信託公司的人士處了解到,之所以被罰是由於之前的違規項目,並非最近新出的項目,但該人士並未透露所涉及的房企。
9月13日,多位房地產業內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接下來對地產融資端調控將延續收緊的態勢,目的是引導房企融資更加合規。
在「房住不炒」的大方向下,房地產行業迎來了拿地款融資通道被封、融資成本高漲等融資的困局。
監管漸嚴
在8月底的業績發布會上,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給出了「史無前例」一詞來形容當下的融資環境。
在他的理解里,對房企融資端切入的調控,不僅僅是影響到房企拿地,更可能會蔓延到下游的銷售端。
在此番話出現的前三個月,由銀保監會印發的《關於開展「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23號文」)率先吹響了警報。
根據5月17日發布的23號文,過往幾大「曲線」融資方式成為監管部門重新點名的對象:禁止信託公司向「四證」不全的開發商直接提供融資;或通過股權投資+股東借款、股權投資+債權認購劣後、應收賬款、特定資產收益權等方式變相提供融資;禁止直接或變相為房地產企業繳交土地岀讓價款提供融資等。
監管部門還在「查漏補缺」。8月,一線城市、二線在內的32個城市銀行,隨即迎來包括開發性貸款、經營性物業貸款、涉房的商業票據質押貸款等在內的房地產業務專項檢查。
近日,按照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的分析,5‒9月政策明顯呈現三步走態勢。
他認為,首先是從早前對「房住不炒」、以及「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的「定調嚴控」,再到第二部「嚴控信託」,第三步則是實質性落實,「加大整治」。
監管加強所帶來的效果正在逐漸顯現。
同策機構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40家典型房企融資金額為368.26億元,環比下跌58.15%,這也是年內第二次斷崖式下跌。
另據世聯行和用益信託數據,具體到海外融資和信託融資規模上也出現銳減。
8月房地產全行業境外發債112億元,環比大降77%。同樣,投向房地產新增信託項目金額為616億元,環比降低19%,同比減少40%。
在時代周報記者9月13日的采訪中,多位地產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繼續出現的融資下降,將會擴大對房企拿地的影響。
9月16日,某規模型房企投拓部人士陳波(化名)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離開往常游刃有餘的配資拿地,開發商需要時間適應。
「此前開發商往往通過1∶1甚至是3∶7的配資拿地,也就意味著一半的拿地資金由銀行提供。在拍地成功後,符合條件的還可以向銀行申請開發貸。建安公司在開發過程中的墊資對於開發商來說又是一筆無息貸款。房子到了預售又有現金收入。」陳波分析道。
陳波說,有些機構甚至可以幫助房企在拿地階段融資放杠桿甚至披上合規的外衣。
這也就意味著,開發商全程可能不需要有太多的資金沉澱。
9月13日,接近信託公司的相關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盡管23號文幾乎全面封堵了信託公司以債權性方式提供前融的路徑,前融業務難以為繼。但目前,還是有房企以符合「四三二」(「四證」齊全、30%自有資金投入、二級以上資質)標准項目為名義的融資,行業俗稱「套殼」。
據了解,套殼通常做法是向符合「四三二」項目提供融資,但不抵押該項目也不進行強監管,而是用新項目作為抵押物進行監管和作為還款來源。
該模式沒有明確被列入23號文中,因各地銀監監管尺度不同以及信託內部風控不同,尚有操作的空間。不過截至發稿,時代周報記者未能進一步確認具體的項目和城市。
中小型房企困局
市場寒冬之下,不少地產商不得不採取謹慎態度來面對下半場。
從8月業績會上釋放的信息看,「謹慎」是部分房企的關鍵詞。融創是當中的典型,從今年5月開始至今,公開市場的招拍掛拿地已經停止。融創方面的表述是「不急於拿地,從容客觀判斷市場」「聚焦在一二線城市有機會再拿」。
同樣中國恆大也給出了拿地的前提條件,「除非有政策的利好,投資態度謹慎」。
但是,這些於開發商而言,都是節流的手段之一,想要活下去,開源才是關鍵。
自然,如何融到錢,受到關注。
監管對房企融資的嚴控,並不意味著對融資的一刀切。
事實上,房企依舊可以通過其他渠道為融資開源。
8月30日,深交所披露的公開信息顯示,碧桂園發行的「華西‒碧桂園購房尾款2019年第一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已獲通過,擬發行金額為18.31億元。
此外,像佳兆業萬豪酒店物業12.6億元ABS、榮安地產4.4億元商業資產ABS項目、中駿集團擬發行80億元ABS等,正在等待監管層受理的道路上。
在REITs融資上,招商蛇口也試圖打開通道。9月2日,公司公告,計劃打包旗下五棟寫字樓資產赴港發行REITs上市。一旦發行成功,港交所將迎來第12隻REITs產品。
業內也有擔憂。「相比較而言,小型開發商的競爭力不排除會有進一步的減弱。因為資金和資源正在向頭部房企聚焦。」陳波表示。
也有公司視為是機遇。綠地香港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陳軍就在半年度業績會上回應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融資的收緊對公司而言未必是壞事,「綠地香港從來沒通過信託方式進行融資,不存在任何一筆信託貸款和土地款的前端融資。公司在境內的融資空間非常大,因為有很多工具還沒有用」 。
分化加劇
不過,地產企業融資成本也在出現巨大分化。
融資成本的高低、融資額度的大小,正在對房企的融資能力提出新的考驗。對多數民營房企來說,當下的情況並不樂觀。
根據2019年上半年的財報,民營房企的融資成本普遍在6%‒9%。頭部房企碧桂園(02007.HK)、萬科集團(000002.SZ;02202.HK)、中國恆大(03333.HK)、融創中國的平均融資成本已經在6.13%、6%、8.6%和8%。中型房企泰禾集團和富力地產則分別達到9.3%和6.48%。
央企背景的房企,融資成本則較低。以中海地產和華潤置地為例,今年上半年的平均融資成本僅在4.28%和4.45%,較去年年末下降了0.02%。
央企房企在發債上的優勢也較為明顯。以中國恆大和招商蛇口為例,前者今年來的多筆債權,利率達到9%‒11%之間,而後者在今年3月發行的一筆150億元可交換債券,票面利率0.1%。同時截至8月以來,40家房企9筆利率4%以下的企債權融資中,招商蛇口占據4筆。
但不管各家在融資成本上呈現怎樣的差異,地產企業需要進一步通過自身的運營來提高管理水平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公開信息顯示,多家房企已經將回款率視為重要的考核指標。道理不難理解,加速銷售回款成為開發商的重要資金來源。
「今年碧桂園都是用權益回款來進行考核的。」碧桂園總裁莫斌在業績會上表示。
而萬科在考核回款時已經不設定具體數字,取而代之的是細化到了各項指標。在執行時間上保持動態,每個季度調整一次,為的就是促進銷售和回款。「每天都是賣樓的好日子。」萬科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張旭稱。
頭部房企如此,中小型房企亦是如此。比如旭輝控股(00884.HK),根據旭輝控股總裁林峰對時代周報記者的介紹,為了回款,公司專門成立了回款小組,「以銷定產、降低庫存,提高去化、加快回款,是旭輝集團下半年的發展策略」。
「於房企而言,我認為後續要規避兩類風險。一是貨幣資金與債務的風險,如果自有資金規模小,對外部融資過於依賴,信用風險相對來講會比較大;二是土地存量儲備不足同時又積極拿地的風險。」 近日,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在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的《中國住房金融發展報告(2019)》發布會上提示。

㈦ 房企資金渠道被不斷收緊 政策寒冬下如何尋找融資突破

2019年,乍暖還寒。1月社融創新高後,地產融資愈行愈難。
5月17日,銀保監會下發《關於開展「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工作的通知銀保監發[2019]23號文》(簡稱「23號文」),其中明確了幾類針對房地產的禁止性業務。隨後,5月底,住建部聯合有關部門,針對房地產行業「地王」現象點名十餘家開發商。同時,央行與證監會對部分上半年拿地活躍的頭部企業,限制公開市場融資。進入6月份後,受23號文影響,雖然地產信託發行規模有所收縮,但仍未達到監管預期。6月底、7月初,多家信託公司收到銀監窗口指導,要求控制地產信託業務規模。
針對房企前端拿地融資
對於地產行業,政策持續收緊,尤其是針對的前端拿地融資。
1、銀行:對房地產的資金支持仍被限制在滿足432前提下(編者註:所謂「432」,是指房地產項目必須具備四證齊全、30%自有資金、具有二級及以上開發資質等條件)的開發貸業務,連「個人綜合消費貸款、經營性貸款、信用卡透支等資金挪用於購房」 「並購貸款、經營性物業貸款資金被挪用於房地產」這種不常見的現象也被未雨綢繆的事先防範。
2、信託:對房地產債權性質融資同樣被限制在滿足432前提,通過股權投資+債權認購劣後、股權投資+股東借款、應收賬款、特定資產收益權等方式向房地產變相提供融資等行為被明確禁止,政策精準、專業,直擊要害。如何規避監管層強調的信託房地產投資的一些限制性行為和結構模式,以及未來的產品方向值得深入探討。
3、此外,相關政策也提到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這類影子銀行在宏觀調控政策執行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壓縮了此類機構的活動空間,為日後專項查控埋下伏筆。
政策的收緊將加速地產行業的整合,有限的資金規模將向頭部企業集中,房地產企業被迫面臨一邊四處找機構找錢、催回款,一邊著急找項目、補貨的處境,如何結合自身特點突破資金、資產瓶頸成為眾多房企首當其沖需要解決的難題。
對房企融資的具體影響
目前,房地產企業的主要融資模式分為4種主要形式。
1、股+債投資模式:金融機構作為地產項目公司股東的同時提供股東借款,從而實現對地產項目的投資。
該模式可細分為小股大債模式和先股後債模式,小股大債模式主要指機構作為地產項目公司股東後,在項目未滿足4證前以股東身份向項目提供借款,屬23號文限制行為;而先股權投資待滿足4證後追加建設期投資的模式,個人認為應不屬於限制行為。
2、股權投資+債權劣後級或 「優先股權加次級債」模式:
主要指信託在設計信託結構時採用優先、次級的結構化分層設計(優先劣後比為1:1)。
其中優先順序信託份額由信託負責募集,該份額為信託計劃實際投資規模,投資方式為股權投資,計入項目公司注冊資本及資本公積。劣後級信託計劃份額,由項目公司原股東向項目公司提供借款所形成的債權(多為土地出讓金借款等)來認購,項目公司原股東以劣後級本金及收益為優先順序的預期權益提供兜底。
如此設計首先滿足優先順序投資人在投資期間內固定收益分配需求,同時將名義上風險較高的股權投資轉化為了實際上風險相對較低的債權投資。從形式而言,這種模式藉助了結構化操作,掩蓋了假股真債的事實,可當監管從本質的角度直接進行核實時仍難圓其說。但信託的業務具體標准由各地銀監相機把握,因此理論上存在一定操作空間。
3、資產收益權模式:即金融機構與項目公司簽訂項目收益權轉讓協議,約定項目未來特定區間內所形成的現金收益轉讓給投資機構獲取資金,該模式通常還會約定「受讓+回購」的條款。此種模式從實質將仍屬債權性質(且有相關判例支持)。個人認為如融資主體業務涉房該模式仍屬監管限制行為,如融資主體屬房地產企業關聯方但業務范圍無地產開發項應可操作,但也需結合當地監管機構的具體要求。
4、應收賬款或債權收購模式,該模式分為以下三種細分類型:
1)基於真實的交易背景,項目公司通過與保理公司的合作,加上與上游供應商的條款如賬期進行再協商,能夠合法合規的將資金在定時期內轉移給地產開發企業,該類型應不在23號文的限制之列;
2)房地產公司母子公司之間或分子公司之間債權,通過與資產管理公司合作,將特定債權轉讓給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公司以非金融債權收購方式將債權受讓對價款支付給房地產企業的模式,該模式應屬於23號文禁止的「資金通過影子銀行渠道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如債權債務雙方為房地產企業關聯的非房企業且債權債務真實,再通過資產管理公司的非金融債權收購方式融資,這一模式仍然存在彈性空間;
3)信託發行應收賬款類信託產品受讓持有的房地產公司的應收賬款,該模式實質也是向不滿足432條件的地產項目提供融資也屬23號文限制行為。
如何在現有環境下尋求融資突破
在監管趨嚴的形勢下,房企應該正面對待。通過融資結構的合理化設計、信用增級及拓寬創新融資模式等,在負債水平可控的情況下,適度擴張。未來房企應該多從自身尋求提升,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向尋找突破口:
1、融資結構合理設計:
1)通過滿足432的項目主體「借殼」融資。對滿足432條件的項目提供融資自然不在限制范圍內,用滿足432條件的項目進行包裝,繼而將資金用於其他不滿足432條件的項目。合適的項目主體的多少是決定此模式的關鍵另外還需注意不同地方的不動產登記中心對土地/在建工程的抵押要求(是否允許以其他項目為本套殼「432項目」提供擔保實現錯位抵押等);
2)真股投資。真股投資並不是新鮮事物,確是23號文希望引導成為各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的房地產投資模式。但是真股投資類項目十分考驗金融機構的投資能力,包括但不限於對項目投前分析以及投後管理能力,金融機構通過持有項目公司的股權從而獲得項目開發運營的增值收益。也因大多數金融機構項目開發的經驗不足或不具備,且投資風險相較債權投資更大,因此真股投資類項目往往也有更高的准入要求。在真股投資過程中仍有幾點需要注意:首先,真股投資通常需要房地產企業提供風險相對較低收益相對較高的優質項目合作,這需要房地產企業均衡現金流與收益後做出合理判斷;其次,真正的房地產股權投資在項目實現預售前不存在可分配的收益。所以對於習慣投資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投資人而言,資金募集將存在一定難度;再次,房地產股權投資在項目通常需要項目公司在公司治理及資金使用層面接受嚴格的監管,這需要投融雙方有足夠的默契與信任;最後,股權投資除可在項目公司層面合作外,還可設計為引入金融機構或國有平台作為戰略投資人方式獲得更多更靈活的資金支持,但這需要以公司的部分管控權為代價。
2、信用提升:
房地產企業在金融屬性的引導下,其基本資金運作邏輯就是用最少的自有資金撬動外部資源推動項目運轉。達此目的需房地產企業著力打造自身的信用體系,高信用評級房地產企業可以通過發行債券等獲得非常低成本的資金,而且這些資金不受用途限制的影響,可以靈活使用,用於拿地保證金、繳納土地款等。雖然信用的建立需逐步積累,但普通規模房地產企業也可通過相應的運作手段來提升。首先可考慮引入國資平台,引入國資組建混合所有制後無論在開發還是融資上,國資信用都有其被認可的優勢。有實力的國資公司還能夠給合作的地產公司拓展提供資金支持,還能對房地產企業帶產業拿地模式帶來重要的資源價值;其次,與金融機構合作,與金融機構合作設立合資平台公司,即可以實現資產與資金優勢互補,又可以增強互信,實現融資方案條件的放鬆和靈活,若為多項目合作還可協商打破資金封閉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變相達到降低自有出資目的;
最後,提擴大規模、 提升信用。 房地產企業的江湖地位最終還
是以資產和銷售規模來確定的,資產與銷售同時也是評級的關鍵指標,因此需要持續關注,用心打造財務報表、行業排名等。
3、渠道拓展:
1)REITs等創新產品值得關注,中國式的REITs即進行地產股權投資的房地產信託將迎來發展機遇。
2)基於真實投資的股權私募基金發展已相對成熟,直接投資優勢明顯,很多私募採用金交所債權計劃等方式,可以作為輔助信託作用。甚至很多信託公司通過設立私募基金繞道放款,這樣無論明股實債還是真股都就會相對靈活。
3)由房地產企業投資注冊基金管理公司,與企業的物業管理、客戶管理及供應商管理等相結合發掘投資人資源,通過結構化設計等方式投於所開發項目,發揮產融結合的優勢。
4)引入管理團隊或戰略供應商跟投方式,既可以減少自有出資,又可提高項目管控水平,也是可深入探討的模式。

㈧ 城市預警疊加融資監管,房地產調控再現收緊信號

今年的房地產領域可以說並不平靜。樓市小陽春預熱,融資高潮疊加,搶地風潮再起。但火焰還未真正燃燒,調控加碼已至。

近日,住建部在對6個城市進行預警提示的基礎上,又對佛山、蘇州、大連、南寧進行預警提示。被「點名」背後,在此輪樓市陽春行情中,這四個城市表現都較為搶眼。

同時,銀保監會發文嚴查並購貸款、經營性物業貸款挪用於房地產開發以及資金通過影子銀行流入房地產等。並強調不得向四證不全、開發商/股東資質不達標、資本金未足額到位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直接提供融資。

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之下,業內認為,調控政策對打擊炒房炒地現象有積極效應。而對於房企來說,融資再臨嚴監管,眾多房地產信託業務將受到重大影響。2019年,地產商仍然不好過。

熱點城市被預警

5月18日,據新華社報道,為進一步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城市主體責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4月19日對6個城市進行預警提示的基礎上,又對近3個月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價格指數累計漲幅較大的佛山、蘇州、大連、南寧4個城市進行預警提示。

距國家統計局發布「4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僅數日,為何城市預警提示隨之而來?「近3個月此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價格指數累計漲幅較大。」 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解釋稱。

市場表現確實如此。據國家統計局數據,4月大連新建商品住宅環比上漲0.7%,同比上漲13.2%;二手房環比上漲0.8%,同比上漲9.1%。南寧新建住宅環比上漲0.9%,同比上漲11.5%;南寧二手房環比上漲1.4%,同比上漲11.7%。

從二手房市場具體表現看,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統計,大連二手住宅掛牌市場進入4月以來,顯示出較強上漲趨勢,掛牌均價不斷攀升,達16236元/㎡,環比3月上漲3.92%。

而南寧市場平穩駛入2019年後,二手住宅掛牌價開始抬頭,連續3個月上漲。4月二手住宅掛牌均價13149元/㎡,環比3月上漲1.55%。

另外的蘇州、佛山雖不在70個大中城市統計范圍內,但在此輪樓市陽春行情中,其表現極為搶眼。

據克而瑞數據,2019年1~4月蘇州市區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274萬㎡,同比2018年同期增長38%。成交均價21279元/㎡,同比2018年同期上漲9%。2019年1~4月蘇州樓市成交整體呈現同比「量價齊升」的局勢。

成交市場上漲刺激下,蘇州二手住宅掛牌價明顯上漲。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統計,4月蘇州二手房掛牌參考均價為27324元/㎡,環比上漲2.61%。自2018年10月起,蘇州二手房掛牌價已連續7個月環比上漲。

樓市陽春預期中,蘇州土地市場表現也尤為活躍。今年以來,蘇州土拍熱度飆升。據研究報告,一季度蘇州住宅用地成交樓面均價15082元/㎡,同比上漲25%,僅低於2016年四季度成交數據。溢價率19.11%,同比增加3.44個百分點,環比增加12.2個百分點。

而佛山借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政策東風,二手住宅掛牌價也連月上漲,漲幅持續擴大,4月均價達17241元/㎡,較3月環比上漲4.02%。

熱市之下,調控落地。「此次預警是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而做出的具體舉措,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防止出現大起大落,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諸葛找房研究認為,蘇州已率先出台樓市調控政策,預計另外三城將跟進調控,後續調控政策加碼的預期依然存在。

房企銀根收緊

如果說調控影響宏觀預期,那麼融資收緊,則實實在在擊中房企「錢袋子」。

今年以來,房企融資頻現小高峰。據研究院數據,今年1~4月份,房企融資規模近8500億元。一手舉債,一手買地,房企在2019陽春小窗口蜂擁進入市場。

但如今這一形勢面臨變數。近日,銀保監會正式發布《關於開展「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涉及多條嚴查房企融資內容。

對於商業銀行,通知要求,嚴查表內外資金直接或變相用於土地出讓金融資;未嚴格審查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違規向「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提供融資;個人綜合消費貸款、經營性貸款、信用卡透支等資金挪用於購房;資金通過影子銀行渠道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並購貸款、經營性物業貸款等貸款管理不審慎,資金被挪用於房地產開發等。

在信託領域,通知要求,不能向「四證」不全、開發商或其控股股東資質不達標、資本金未足額到位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直接提供融資;或通過股權投資+股東借款、股權投資+債權認購劣後、應收賬款、特定資產收益權等方式變相提供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銀保監會此前少有提及「資金通過影子銀行渠道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嚴躍進認為,此類規定實際上是對一些非標渠道的融資進行管控。尤其是通過理財產品、各類信託工具等,變相為房企融資。

用益信託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來,我國集合信託市場共成立7477隻信託產品,募集資金規模為8779.2億元,年化平均收益率為8.24%。就投資領域來看,房地產信託共成立2309隻產品,募集資金最多,為3456.9億元,佔比為39.4%。

「對於房地產開發貸款而言,信託對於客戶的二級資質要求更為寬松。」結構化金融專家宋光輝告訴第一財經。由於信託成本相比銀行存在較大劣勢,因此信託開展房地產融資業務時,更有比較優勢的是前端融資。

前端融資是指項目沒有四證從而不能獲得開發貸款的情況下作的前期融資。房地產企業在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後,由於四證要在繳納土地出讓金後一段時間後才能辦理下來,因此地產企業此時融資的主要目的就是拿地。

「由於目前銀行資金無論表內表外,都無法切入這個領域,證券基金行業的非標受到更為嚴格的監管幾乎無法動彈,目前信託在這一領域掌握絕對競爭優勢。」 宋光輝認為。銀保監會收緊房企融資監管尺度後,將對目前眾多房地產信託業務造成影響。

具體來說,信用評級高的、國有背景地產公司可通過發行債券獲得低成本資金,用於拿地保證金、繳納土地款等。但大部分低信用評級地產公司無法獲得這類發債資金,監管政策下其又無法獲得前端融資。這使得地產公司在土地拍賣市場競爭中,實力相差進一步拉大。

嚴管之下,已有多家金融機構被開罰單。公開信息顯示,4月1日~5月20日僅50天,各地銀保監局開出的223張罰單中,涉及違規「輸血」房地產的罰單有32張,罰沒金額合計約1069萬元。

調控再加碼,未來房地產市場走勢將如何?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近日共同發布房地產藍皮書指出,2019年,貨幣政策繼續放鬆的空間逐漸縮小,加之「房住不炒、因城施政」的調控思路並未發生改變,預計2019年房地產市場銷售回落,投資增速放緩,行業平穩調整的趨勢不會發生實質性轉變。

㈨ 傳統融資渠道受限房企如何籌資

由於發債、銀行貸款等傳統融資渠道受限,房企不得不變著花樣來融資。除了向員工發理財產品外,不少房企也開始推員工持股、高管人員期權激勵,而這些的最終目的無非就是兩個字:拿錢。

但今年以來部分銀行開發貸額度緊張甚至直接停擺的消息時有傳出。香港上市房地產開發企業旭輝集團財務人士小張近來壓力很大,因為現在很多銀行開發貸已無額度,只有幾家大行還有一些額度,但對於旭輝這樣的企業來說,開發貸的利率也會較基準利率上浮30%。

而對於非上市非國企的小企業來說,它們已經不在銀行的考慮范圍內了。在一家國有大行工作的彭丹(化名)發現,今年以來銀行對房企規模資質要求可謂步步提升。「一般來說我們都是會選擇排名靠前的大型房企,只是這個標准上半年還是top50,現在已經變成了top20。」

「以前是銀行追著我們走,現在是銀行繞著我們走。」局勢的反轉讓余斌感覺到,地產業的冬天或許真的來了,而且現在還不是最冷的時候。

天風證券分析師高志剛指出,企業內外部資金流受限,考慮到下半年到期和回售壓力加大,如果再融資壓力進一步增大,融資能力弱的中小房企可能面臨流動性風險。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也認為,現在融資難是事實,但還遠遠沒到最難的時候。

至於什麼時候會觸到谷底?現在誰也不知道。

來源:鳳凰網

閱讀全文

與嚴格房企融資渠道監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盤面圖解 瀏覽:596
浙江磐石集團老闆 瀏覽:394
金山辦公股票號 瀏覽:578
抵押和質押貸款的例子 瀏覽:382
有人說外匯理財保底20收益 瀏覽:798
滬指是什麼交易所 瀏覽:522
公司理財收益需要交印花稅嗎 瀏覽:308
選出來的都是強勢股選股指標 瀏覽:447
菲莫國際股票今日價格 瀏覽:245
中小企業融資難調查問卷 瀏覽:218
固定匯率制度導致本幣幣值高估 瀏覽:143
飛牛網傭金怎麼拿 瀏覽:182
固定收益證券組合 瀏覽:203
人民幣對盧布銀聯匯率 瀏覽:756
新疆創博融資有限公司 瀏覽:387
上海魚耀金融服務公司 瀏覽:788
壹方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496
現在的一克黃金的價格是多少 瀏覽:117
1升原油價格 瀏覽:415
西安有哪些期貨公司 瀏覽: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