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外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狀況。目前,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狀況並不十分理想。我國在主板市場上市的企業有1000多家,而且大都是國有企業,僅有那些產品成熟、效益好、市場前景廣闊的高科技產業和基礎產業類的少數中小企業可以爭取到直接上市籌資、或者通過資產置換借「殼」買「殼」上市的機會。盡管我國有關部門即將出台企業債券管理新條例,企業債券的發行主體將有所放寬,原先對項目的限制將有所松動,但對中小企業來說,在一定時期內還將不在眾券商備選企業之列。職工集資是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手段。由於企業在開辦初期很難得到金融機構的支持,所以大多數中小企業採用職工集資的方式籌集資金。入股是改制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的重要融資方式,大多數已經占總資產的10%.
2.信用歧視。中央為了搞活企業,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方針政策,要求銀行部門要重點支持大企業,確保大企業的信貸,對中小企業就不重視,在確保大企業的基礎上才予以考慮,造成了對中小企業的信用歧視,導致銀行在對大企業和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上的不平等。缺乏對中小企業信貸需求的重視。據統計,1998年工、農、中、建四家銀行新增貸款20.85億元,其中非國有經濟貸款僅新增1億多元,中長期貸款幾乎為零。隨著各國有商業銀行提出業務向中心城市發展戰略的實施,部分機構存在「重大輕小」的傾向,個別銀行有諸如一定數額以下或注冊資本金100萬以下企業不貸的規定,恰恰斷掉了貸款需求以「急、頻、少、繁」為主要特點的中小企業融資主渠道。
缺乏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擔保的信用體系。就中小企業自身來講,一方面,固定資產較少,不足以抵押,貸款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業在改制過程中屢有逃費、懸空銀行債務現象發生,損害了自身的信用度。同時,企業也深感辦理抵押環節多、收費多,如在土地房產抵押評估和登記手續中,評估包括申請、實地勘測、限價估算等,登記包括土地權屬調查、地籍測繪、土地他向權利登記等,極為繁瑣。
.對非國有企業融資的歧視。長期以來,在政府和銀行方面,都存在這樣的觀念,認為大型企業都是國有的,貸款給他們是國家對國家的企業,不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而中小企業大多數是非國有的企業,效益不穩定,貸款回收不好,信譽差,容易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所以銀行一般對中小企業貸款十分慎重,條件較為苛刻。盡管現在比以前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這種現象。
.一些區域性的中小金融機構發展不規范,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我國經濟中涌現出一批區域性的中小金融機構,本來應以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為己任。但在實際中,這些金融機構在業務發展上與國有金融機構有趨同的趨勢,不能真正面向中小企業,存在一定的信貸歧視現象。很多中小金融機構將大量資金上存或購買國債,對急需貸款的中小企業卻不予支持。
缺少為中小企業發展服務的金融機構。現在我國極為缺少切實面向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民生銀行原來的初衷是為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服務的,可是現在它已經和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沒有什麼區別了,其他新組建的城市商業銀行原來也是面向中小企業的,可由於資金、服務水平、項目有限,迫使它也逐步走向嚴格,限制了中小企業的融資。
❷ 中小企業融資現狀的數據
原文地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分析作者:吳瑕
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現狀分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小企業一般通過兩種方式獲取資金: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外源融資又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種不同的融資方式具有不同的內在含義和要求,可以說各有千秋,都受到一定的客觀環境的影響和制約。
(一)內源融資與外源融資及二者關系
內源融資:內源融資是指企業不斷將自己的儲蓄(折舊和留存盈利)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它包括兩方面:積累資金和沉澱資金。積累資金是企業稅後利潤用於擴大再生產的部分;沉澱資金是企業折舊資金在固定資金更新期限到來之前處於生產過程之外形成的"閑置資金"。內源融資的資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風險性等特點,是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折舊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固定資產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有形和無形損耗,它主要用於重置損耗的固定資產的價值;留存盈利是企業內源融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再投資或債務清償的主要資金來源。以留存盈利作為融資工具,不需要實際對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會減少企業的現金流量,當然由於資金來源於企業內部,也不需要發生融資費用。
外源融資:外源融資是指吸收其他經濟主體的閑置資金,使之轉化為自己投資的過程。它對企業的資本形成具有高效性、靈活性、大量性和集中性等特點。外源融資又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而直接融資又分為股權融資和企業債券融資兩種方式。在經濟日益市場化、信用化和證券化過程中;外源融資將成為中小企業獲取資金的主要方式。
二者關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小企業融資也是一個隨經濟的發展由內源融資到外源融資的交替變換過程。中小企業在創立之初,由於市場需求不旺,生產規模有限,難以承擔高額負債成本。因此十分重視自有資本的積累,避免過度的負債經營,從而主要依靠內源融資來積累資金追加投資、擴大生產規模。隨著生產規模的逐步擴大,內源融資無法滿足企業生產經營需要時,外源融資則成為企業擴張的主要融資手段。考慮到外源融資的成本代價,中小企業在資金籌措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視內部積累。辯證地講,內源融資是外源融資的保證,外源融資的規模和風險必須以內源融資的能力來衡量。如果不顧內源融資的能力而盲目地進行外源融資,不但無益於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而且將使企業陷入擴張與穩定的困境之中。
(二)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1.內源融資狀況
為了適應市場風雲的變幻莫測,中小企業必須具有經營靈活、變化快捷的特點,因而在時間上和數量上對資金的需求具有不確定性,這就要求企業自身提高積累能力,以對市場變化能做出迅速的反應。同時,創辦中小企業也必須有一定量的資本,這是一個經濟學常識。如果連一點本錢都沒有,或者僅有極少量的創業資本而把大量的資金需求量寄託於銀行貸款或其他融資方式,那麼企業的生命力也是難以持久的。我國現有的組織結構簡單;經營規模較小、經營對象單一的中小企業融資大都依靠自我積累,依靠自身力量發展;但規模較大的中型企業的內源融資狀況則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為分配過程中留利不足、計提折舊費率偏低等問題。
據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中國項目開發中心,以隨機抽樣調查方法對成都、綿陽、樂山三地601家中小企業流動資金來源結構的調查顯示,企業內部自身積累78.1%、向銀行貸款9.65%、民間借貸5.07%、商業信用3.25%、其他非正規融資3.93%。這組數據說明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靠內源融資。
2.外源融資狀況
第一,直接融資(股權融資、債券融資)。股權融資。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較晚,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目前尚不可能成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主渠道。眾所周知,我國證券市場自建立至今,已經被賦予了為國有大型企業服務的一項特定功能,尤其是前幾年國有大型企業處於困境的情況下,為使國有企業通過改制重新煥發活力;我國股票市場以國有企業改革為宗旨,重點扶持了一大批國有大中型企業上市融資。在政策如此嚴重傾斜的情況下,股票市場基本上未向中小企業開放。我國《公司法》還規定,股票上市公司股本總額不得少於5000萬元,公可生產經營必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從嚴控制一般加工業和商品流通企業;中小企業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制約;經營規模偏小,且大多為一般生產加工企業和流通服務性企業;與公司法規定的上市條件相差甚遠,自然被股票市場拒之門外。統計表明,目前我國滬深上市公司共有近1500多家,民營企業大約占不到15%,且部分還不是通過正常途徑上市,而是以高昂的代價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權而曲線上市的債券融資。
與股票市場相類似,債券市場也基本上未向中小企業開放。目前;我國企業債券的發行實行:"規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組審批"的辦法,每年由政府部門確定債券的發行規模和規模內的各項指標,在具體確定年度債券發行計劃時,優先考慮農業、能源、交通、重點原材料與城市公共設施項目,以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債券發行辦法規定,發行企業債券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3000萬元,有限責任公司的凈資產額不低於人民幣6000萬元,且還要有實力雄厚信譽良好的單位作擔保。這一系列條件也限制了中小企業進入債券市場。隨著證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以及二板市場的創建,中小企業通過發行股票與債券融資的可能性會進一步增大;但近期仍不會成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方式。
第二,間接融資。間接融資是指通過金融中介機構充當信用媒介而實現融資的一種方式,它具有間接性、短期性、可逆性和非流通性等等性,是中小企業融通資金的一種重要方式;近幾年,政府主管部門出台了不少旨在強化對中小企業發放銀行信貸的政策,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地方性金融機構也竭力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間接融資即債務融資已經成為民營企業融資的重要來源;
理性地講;在沒有政策障礙的前提之下,中小企業是採取直接融資方式,還是間接融資方式,應由企業根據生產經營規模特點,所涉足的行業、企業發展前景而定。對於從事高科技產業類的中小企業,因其經營風險較大,資本有機構成較高,技術含量也較高,可考慮通過證券市場融資;對於傳統產業類的中小企業,因其經營風險較小,資本有機構成較低,技術含量一般,可主要採取銀行信貸方式進行間接融資。
由此可知,盡管中小企業間接融資的環境還不理想,但銀行信貸方式目前仍是中小企業的首選與鍾愛。
❸ 中小企業融資國內外研究現狀
中小企業融資難一直是世界性難題,只不過在我國更為突出。發達國家經過多年的實踐,有回關中小企業融答資的法律法規健全,各種融資渠道發育與互補較好。我國由於各種復雜的原因,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情況仍很嚴重。首先,我國市場經濟的體制建立和發展、金融市場開放及金融工具創新與中小企業的發展來比,仍然顯得緩慢;其次,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建立起來,社會誠信缺失嚴重,金融市場的利率還未完全放開,直接融資門檻較高,債券市場不是很發達,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結構性矛盾等問題,都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宏觀層面上的成因;再次,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雖然趨向多樣化,但各種渠道的暢通使用還有一個過程。目前銀行貸款作為企業主要的融資渠道,難度依然較大。中小企業融資的顯著特點是「信息不對稱」,由此帶來信貸市場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商業銀行為降低「道德風險」,必須加大審查監督的力度,而中小企業貸款數量少、頻次多的特點使商業銀行的審查監督成本和潛在收益不對稱,必然降低了它們在中小企業貸款方面的積極性
❹ 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
1.內源融資狀況
為了適應市場風雲的變幻莫測,中小企業必須具有經營靈活、變化快捷的特點,因而在時間上和數量上對資金的需求具有不確定性,這就要求企業自身提高積累能力,以對市場變化能做出迅速的反應。同時,創辦中小企業也必須有一定量的資本,這是一個經濟學常識。如果連一點本錢都沒有,或者僅有極少量的創業資本而把大量的資金需求量寄託於銀行貸款或其他融資方式,那麼企業的生命力也是難以持久的。中國現有的組織結構簡單;經營規模較小、經營對象單一的中小企業融資大都依靠自己積累,依靠自身力量發展;但規模較大的中型企業的內源融資狀況則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為分配過程中留利不足、計提折舊費率偏低等問題。
據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中國項目開發中心,以隨機抽樣調查方法對成都、綿陽、樂山三地601家中小企業流動資金來源結構的調查顯示,企業內部自身積累78.1%、向銀行貸款9.65%、民間借貸5.07%、商業信用3.25%、其他非正規融資3.93%。這組數據說明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靠內源融資。
2.外源融資狀況
第一,直接融資(股權融資、債券融資)。股權融資。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較晚,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尚不可能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主渠道。眾所周知,證券市場自建立至今,已經被賦予了為國有大型企業服務的一項特定功能,尤其是前幾年國有大型企業處於困境的情況下,為使國有企業通過改制重新煥發活力;股票市場以國有企業改革為宗旨,重點扶持了一大批國有大中型企業上市融資。在政策如此嚴重傾斜的情況下,股票市場基本上未向中小企業開放。《公司法》還規定,股票上市公司股本總額不得少於5000萬元,公可生產經營必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從嚴控制一般加工業和商品流通企業;中小企業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制約;經營規模偏小,且大多為一般生產加工企業和流通服務性企業;與公司法規定的上市條件相差甚遠,自然被股票市場拒之門外。統計表明,滬深上市公司共有近1500多家,民營企業大約占不到15%,且部分還不是通過正常途徑上市,而是以高昂的代價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權而曲線上市的債券融資。
❺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有哪些
根據有關資料,到目前為止,我國大約有中小企業4200多萬戶,占企業總數的99.8%,經工商注冊的中小企業數量460萬戶個體、私營企業達3800萬戶。中小企業所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左右,生產的商品占社會銷售總額的60%,上繳的稅收已經超過總額的一半,提供了全國80%左右的城鎮就業崗位。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中小企業成為擴大就業的主渠道。提供了大約75%的城鎮就業崗位,不僅安置了大量的城市下崗職工,還吸收了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有效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和就業問題,緩解勞動力供求矛盾,從而保證了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正成為我國創新的主力軍。
中小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迅速發展的的同時,也遇到很多問題。其中,資金緊張,融資渠道狹窄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十分狹窄,除了少數大型知名企業,一般的中小企業企業融資能力都有限。目前,企業的融資渠道不外有三種:向銀行申請貸款、發行企業債券、發行股票上市直接融資。政府已將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作為國有企業特別是關繫到國有經濟控制力的大中型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措施,中小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和股票上市融資很困難。另一方面,由於涉及到金融風險問題,中小企業發行企業債券也難以得到批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小企業的資金主要靠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實際上中小企業業從銀行獲得貸款也是十分困難的。
從目前情況來看,中小企業尚未建立起外部市場融資體制,基本是內部融資,自我滾雪球式發展,致使企業很難形成規模生產。中小企業所面臨的資金矛盾非常突出,許多有項目有盈利的企業由於難以籌措到必需的資金而不能最大規模地發揮其能力,這已經成為制約民營企業的重要「瓶頸」。
要想促進中小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迅速發展,必須建立完善的融資體系,最根本的是建立起企業外部融資體制,即市場融資體制。
❻ 急!!!2007 年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現狀和間接融資現狀
三、改善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具體舉措
政府在中小企業發展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是必要的,但中小企業自身的努力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中最基本、核心的一環。
(一)建立和完善信用擔保體系
信用擔保是一種信譽證明和資產責任保證結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務活動。通過構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可以建立中小企業與銀行之間良好的關系,提高中小企業的信用程度,推動我國信用制度的改革與發展。目前,信用擔保機構主要由政策性擔保機構和商業性擔保機構組成。對於商業性擔保機構的主要管理內容是:設定進入門檻;監管資本金的運作;定期評級等。對政策性擔保機構要制定全國統一的「游戲規則」,使各地擔保機構按照統一規范開展業務。
(二)政府加強扶持中小企業間接融資的措施
1.健全法律、法規
通過法律確定中小企業的地位,維護其合法權益,是政府對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重要內容。我國近幾年來對中小企業的立法非常重視,先後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但是我國的中小企業立法仍不夠完善,主要問題在於對於受到的所有制歧視,沒有明確的法律予以保護。同時要加快制定《反壟斷法》以及與風險投資管理相關的法律,從而保證中小企業可以和大中型企業在公平的環境下進行競爭,使中小企業也可以享受融資的便利。
2.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商業銀行
我國金融體系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其信貸份額占總量的70%以上,信貸投向基本是國有大型企業。而我國中小金融機構主要包括:農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信託投資公司和其他一些非銀行金融機構。它們主要的服務對象是中小企業。最近20年,我國小型企業增加了20倍,而小型金融機構僅增加了2倍,所能提供的信貸份額只相當於信貸總額的30%,信貸規模和金融機構數量與中小企業的迅速發展極不相稱。發展我國中小金融機構是從根本上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重要一步,也是調整和完善我國金融機構的必由之路。
(三)商業銀行應採取的對策措施
1.建立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
在我國,由於商業銀行與中小企業間的信息不對稱,中小企業在融資上難以獲得比較充分的金融支持。因此,有必要建立我國的中小企業評級制度,以保證以市場為基礎的契約型商業銀行與中小企業的融資關系模式順利建立。信用等級評定標准重點應放在以下幾項上:「領導者素質」,「經營效益」,「信譽狀況」,同時商業銀行之間應當加強溝通、協作。
2.積極進行貸款業務創新
在發放貸款時,要求借款者提供抵押品是銀行緩解道德風險和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基本方法。但對中小企業來講,它們大多沒有可作抵押的房地產。即使一些企業有可用於抵押的房地產,但也通常會將其用作長期貸款的抵押品。這樣,在申請短期貸款時,很多中小企業便無力提供多餘的房地產用作抵押品了。因此應積極靈活地利用現有的各種金融工具為中小企業提供結算、匯兌、代收代付等各項優質服務。
(四)中小企業的自我完善
1.樹立信用意識,提高企業資信度
一要遵循誠信實用、公平競爭的原則,依法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自覺接受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二要依法建帳,確保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嚴格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進行會計核算,杜絕一切弄虛作假的行為。三要加強財務管理,建立財務預決算制度,最大限度減少資金佔用,保證按期如數償還貸款,樹立在銀行等金融機構中的良好信用形象。
2.建立靈活有效的組織制度
中小企業組織制度的選擇,可以是多樣的、靈活的。從企業外部的組織形式來看,可以建立緊密的企業集團,也可以建立鬆散的以專業化協作為中心的合作生產制度。
二、我國中小企業間接融資難的原因分析
對於我國中小企業間接融資困難的原因我們可以從國家層面、銀行層面和中小企業自身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從國家層面分析
由於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現階段我國政府通過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來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但是由於歷史和體制上的原因,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尤其是私營企業仍然存在偏見。如我國政府鼓勵中小企業通過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但中小企業同國有大中型企業相比,很難取得公開發行上市的資格,從而導致許多企業被迫採取買殼上市的方式來實現資本市場融資,而這種融資方式成本極高,使企業一上市就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
(二)從銀行層面分析
1.大銀行盲目「抓大放小」
由於中小企業單筆借款數額小、筆數多,且手續繁瑣,對銀行的收益貢獻不大。因此各大國有商業銀行都轉向經營批發業務,重點支持自然壟斷行業和大企業,中小企業的貸款條件比大企業要苛刻得多,而且傾向於給中小企業短期貸款。
2.信用評級體系不健全
我國中小企業難以獲得貸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部分銀行對中小企業實行了信用歧視,使中小企業和大企業之間在融資問題上形成了不公平競爭。如在工商銀行的信用等級評定標准上,「經營實力」這一指標佔15分,佔到了總評分的18.75%。而中小企業無論從資本總額還是資產總額都無法與大企業相比,從而導致中小企業在信用等級評定中處於不利地位。
3.抵押擔保難
在我國,為了貸款安全,銀行開始在新增貸款中減少信用貸款比例,而增加抵押和擔保貸款的比重。從理論上說,有多種資產可作為貸款的抵押品,如土地、建築物、機器設備、存貨、應收賬款等。但銀行偏好以房地產為抵押,一方面是因為資產交易市場不夠發達,另一方面是因為銀行缺乏對其他資產如存貨、應收賬款的定價能力。總的來講我國中小企業通過抵押來獲得貸款是相當困難的。
(三)從中小企業層面分析
1.總體組織水平、產業水平低下
長期的部門和條塊分割造成各地區、各部門產業結構趨同,中小企業大多數直接生產面向最終消費市場的產品。如此,各企業間沒有形成一個專業化分工明確的高效的社會大工業。使銀行無法藉助完整的企業組織鏈條來發揮融通資金的作用,導致社會信用資源緊張。
2.管理水平低下
我國多數中小企業管理方式陳舊,決策過於盲目。不少企業經營者還未樹立新的管理理念,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導致企業在發展上要麼「小農意識」濃厚,經營過於保守;要麼「冒進投機」,經營過於激進,結果失誤頻頻。
由於中小企業存在上述問題,銀行很難對其增加貸款,因為一旦審查不嚴,就會給銀行帶來損失。這就成為中小企業融資難已突破的瓶頸。
三、改善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具體舉措
政府在中小企業發展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是必要的,但中小企業自身的努力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中最基本、核心的一環。
(一)建立和完善信用擔保體系
信用擔保是一種信譽證明和資產責任保證結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務活動。通過構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可以建立中小企業與銀行之間良好的關系,提高中小企業的信用程度,推動我國信用制度的改革與發展。目前,信用擔保機構主要由政策性擔保機構和商業性擔保機構組成。對於商業性擔保機構的主要管理內容是:設定進入門檻;監管資本金的運作;定期評級等。對政策性擔保機構要制定全國統一的「游戲規則」,使各地擔保機構按照統一規范開展業務。
(二)政府加強扶持中小企業間接融資的措施
1.健全法律、法規
通過法律確定中小企業的地位,維護其合法權益,是政府對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重要內容。我國近幾年來對中小企業的立法非常重視,先後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但是我國的中小企業立法仍不夠完善,主要問題在於對於受到的所有制歧視,沒有明確的法律予以保護。同時要加快制定《反壟斷法》以及與風險投資管理相關的法律,從而保證中小企業可以和大中型企業在公平的環境下進行競爭,使中小企業也可以享受融資的便利。
2.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商業銀行
我國金融體系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其信貸份額占總量的70%以上,信貸投向基本是國有大型企業。而我國中小金融機構主要包括:農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信託投資公司和其他一些非銀行金融機構。它們主要的服務對象是中小企業。最近20年,我國小型企業增加了20倍,而小型金融機構僅增加了2倍,所能提供的信貸份額只相當於信貸總額的30%,信貸規模和金融機構數量與中小企業的迅速發展極不相稱。發展我國中小金融機構是從根本上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重要一步,也是調整和完善我國金融機構的必由之路。
(三)商業銀行應採取的對策措施
1.建立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
在我國,由於商業銀行與中小企業間的信息不對稱,中小企業在融資上難以獲得比較充分的金融支持。因此,有必要建立我國的中小企業評級制度,以保證以市場為基礎的契約型商業銀行與中小企業的融資關系模式順利建立。信用等級評定標准重點應放在以下幾項上:「領導者素質」,「經營效益」,「信譽狀況」,同時商業銀行之間應當加強溝通、協作。
2.積極進行貸款業務創新
在發放貸款時,要求借款者提供抵押品是銀行緩解道德風險和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基本方法。但對中小企業來講,它們大多沒有可作抵押的房地產。即使一些企業有可用於抵押的房地產,但也通常會將其用作長期貸款的抵押品。這樣,在申請短期貸款時,很多中小企業便無力提供多餘的房地產用作抵押品了。因此應積極靈活地利用現有的各種金融工具為中小企業提供結算、匯兌、代收代付等各項優質服務。
(四)中小企業的自我完善
1.樹立信用意識,提高企業資信度
一要遵循誠信實用、公平競爭的原則,依法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自覺接受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二要依法建帳,確保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嚴格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進行會計核算,杜絕一切弄虛作假的行為。三要加強財務管理,建立財務預決算制度,最大限度減少資金佔用,保證按期如數償還貸款,樹立在銀行等金融機構中的良好信用形象。
2.建立靈活有效的組織制度
中小企業組織制度的選擇,可以是多樣的、靈活的。從企業外部的組織形式來看,可以建立緊密的企業集團,也可以建立鬆散的以專業化協作為中心的合作生產制度。
數據如下::::::::::::::::::::::::;
一是促進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比例和諧。據測算,2005年,保山市間接融資占融資總額的93.4%,直接融資僅8.06億元,占融資總額的6.6%,遠低於發達國家金融市場融資格局中直接融資佔50%以上的比例。因此,要通過多種途徑,為直接融資的發展提供足夠的空間,形成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比例和諧。
二是大銀行與小銀行的發展和諧。只有各類銀行之間既相互競爭又互為依託,才能保持金融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如保山市城市信用社與昆明商業銀行的全面業務合作,既實現了保山市城市信用社「小銀行大服務」戰略,又拓展了昆明商業銀行的業務空間。
三是農村金融服務與城鎮金融服務的發展和諧。保山市農業人口佔全市人口的80%以上,但「三農」貸款(22億元)佔全部金融機構貸款的比重還不到22%,農村金融本應加速發展,但卻出現相反情況。如保山市,僅金融機構撤並,從1997年到2005年就撤並了89個營業網點,極大地降低了農村金融服務水平,造成城鄉金融發展不平衡的局面。
四是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的融資和諧。由於銀行業金融機構普遍存在業績考核剛性和規模擴張沖動,因而無論是大銀行還是小銀行,都在爭做大項目,爭攬大客戶,形成了一種「做大有理、做大有利」的現象,造成了客戶集中、行業集中、風險集中的局面。銀行業應主動貫徹落實銀監會小企業貸款指引,調整優化貸款結構,盡快擺脫風險集中局面。
五是給富人與窮人放貸的比例和諧。銀行業要學習孟加拉大學國民經濟學教授尤努斯創建的農村銀行,調整給富人放貸和給窮人放貸的貸款比例,幫助廣大農村窮人脫貧致富。如孟加拉農村銀行累計放貸53億美元,收貸率達99%,受益者有560萬人。農村銀行僅在2005年就放貸近6.12億美元,並計劃於2006年放貸8.2億美元;調查表明,約半數借貸者脫離了貧困。據估計,全世界有1.2萬家專門發放小額貸款的銀行,約6000萬人從中受益。
❼ 當前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著融資困難的現狀,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融資途徑不暢通
從內源融資來看,我國中小企業的現狀不盡人意,一是中小企業分配中留利不足,自我積累意識差。二是現行稅制使中小企業沒有稅負優勢。三是折舊費過低,無法滿足企業固定資產更新改造的需要。四是自有資金來源有限,資金難以支持企業的快速發展。從外源融資來看,中小企業可以選擇銀行貸款、資本市場公開融資和私募融資等三種渠道,但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外源融資渠道方面並不暢通。
(二)融資結構不合理
主要表現在:(1)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主要依靠自身積累、嚴重依賴內源融資,外源融資比重小。單一的融資結構極大地制約了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做強做大。並且在外源性融資中,中小企業一般只能向銀行申請貸款,主要表現為銀行借款;(2)在以銀行借款為主渠道的融資方面,借款的形式一般以抵押或擔保貸款為主;(3)在借款期限方面,中小企業一般只能借到短期貸款,若以固定資產投資進行科技開發為目的申請長期貸款,則常常被銀行拒之門外。
(三)融資成本較高
企業的融資成本包括利息支出和相關籌資費用。與大中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在借款方面不僅與優惠利率無緣,而且還要支付比大中型企業借款更多的浮動利息。同時,由於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多採取抵押或擔保方式,不僅手續繁雜,而且為尋求擔保或抵押等,中小企業還要付出諸如擔保費、抵押資產評估等相關費用。正規融資渠道的狹窄和阻塞使許多中小企業為求發展不得不從民間高利借貸。所有這些都使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原因分析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原因,分別來自於企業本身、銀行與政府三個方面。
(一)企業信用等級低,融資意識淡薄
中小企業自身信用等級低,這是其普遍存在的現象。中小企業自身規模有限、資金缺乏、信用水平低、沒有完整的企業規劃、倒閉率高、貸款償還違約率高。中小企業一般是由具有血緣關系的人共同創立,大多實行家族式管理,產權結構不明晰,企業經營效率不高,開拓新的市場難,不能有效地避免市場風險,影響了中小企業的償債能力,造成了其履約能力的下降。銀行的首要目標是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然而中小企業的高倒閉率和高違約率使得銀行難以遵守安全性和收益性原則,導致銀行不願放貸。
同時,中小企業對金融系統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嗅覺不靈敏,主動出擊意識不強,而且缺乏高素質的金融人才,對金融市場和融資工具生疏和不懂得樹立和宣傳自身金融形象,從而束縛自身開拓融資渠道的可能性。
(二)金融體系不完善,銀企信息不對稱
1. 缺乏市場化的利率調節機制,損害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積極性。從國外的情況來看,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平均利率,一般都要高於市場的平均利率水平。美國的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利率就比對大企業的貸款利率水平高出1~1.5個百分點左右。但是中國中央銀行目前對利率和收費的規定是固定的,自由浮動的范圍十分有限,這種機制不利於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貸款。限制金融機構對金融服務和產品的收費會挫傷金融機構調查和收集中小企業信息的積極性,從而影響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和其他金融服務。
2.信用擔保體系的不完善,中小企業尋求擔保困難。我國從1999年才開始進行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工作試點,存在著擔保機構不多,擔保資金不充足,擔保手續繁雜等諸多問題。而且,許多擔保機構實行會員制,中小企業需要交納一定的押金才能成為會員,增加了企業的融資成本,也增加了擔保的難度。出於對自身利益的保護,銀行則在中小企業的擔保貸款問題上又比較謹慎。同時,銀行對抵押物的要求十分嚴格,目前國內銀行一般偏好於房地產等不動產的抵押。而中小企業大多受經營規模所限,固定資產較少,土地房屋等抵押物不足,一般很難提供合乎銀行標準的抵押品。
3.銀企信息不對稱和銀行的不利選擇。許多中小企業為實現融資目的,往往會想盡一切辦法,甚至不惜弄虛作假。這不僅會產生有損銀行與投資者利益的道德風險,亦會進一步損毀企業自身的社會公信度。因此,銀行要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只有加大人力資源的投入以提高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質量,否則銀行的貸款違約率將會很高。同時,由於中小企業對資本和債務需求的規模較小,金融機構為規避自身的經營風險和降低經營成本,只有選擇不向中小企業貸款。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夠,政策不配套
政府在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上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美國、日本、西班牙等國家都設有專門的政府部門和政策性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資金幫助。在我國,長期以來,政府在資金、稅收、市場開發、人才、技術、信息等方面一直給予國有大中型企業特殊的扶持,造成了中小企業市場競爭環境的不確定和競爭條件的不平等。同時,由於政策原因導致我國中小企業基本無法進行直接融資。深滬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注冊資本在5000萬元以上,這使處於成長期的效益好但規模較小的企業難以進入證券市場。同時債券市場上,受到「規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級審批」的約束,中小企業也很難以發行債券方式籌集資金,因此直接融資渠道基本沒有。
我國2003年實施的《中小企業促進法》,雖然以法律條文的形式為廣大中小企業的發展、融資提供了保護和支持。但是該法在內容上相當原則,缺乏具體的優惠政策和措施,也缺少相應的配套法規和制度,最終導致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很多都沒有落到實處。
❽ 中小企業在直接融資上存在哪些困難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一般通過內源性融資和外源性融資這兩種方式獲得所需資金。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內源性融資占的比重過高(內源性融資佔全部融資需求的65.2%,而債權式融資佔全部融資需求的10.7%)。外源性融資明顯不足,是制約我國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它使中小企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制,發展潛力和速度都受到制約。
1、融資渠道狹窄
企業籌資渠道受制於經濟體制和資金管理政策等因素。從理論上講,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包括自籌資金、直接融資、間接融資和政策性融資等。但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狹窄,這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自有資金有限。我國絕大多數中小企業的創業資本主要是通過自我積累和群體聚集形成的,其來源大多為個人儲蓄及家庭、朋友、個人投資等。
二是資本市場籌集困難。由於我國資本市場發育還不完善,企業進入股票市場的門檻較高,針對中小企業的二板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債券融資受到發行條件的嚴格限制,大多數中小企業因其規模和業績而很難擠進證券市場的大門。
三是商業銀行貸款困難。中小企業的外源性資金主要來源是商業銀行貸款,鑒於中小企業信用水平不高,以抵押為代價成了它們取得貸款的基本形式,但這類企業可供抵押的資產相對較少,加之財務制度不健全,破產率比較高,多數商業銀行認為其風險太高而產生惜貸現象。四是政府扶持資金有限。我國財政資金的資助對象主要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只有部分中小企業有機會從地方財政取得少量的資金支持。
2、融資成本較高
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多採取抵押或擔保方式,不僅手續繁雜,而且企業為尋求擔保或抵押,還要付出諸如擔保費、抵押資產評估等相關費用。此外,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還要承受利率上的所有制歧視。它們享受不到政府和央行給予國有企業的利率優惠。在實行浮動利率時,對中小企業的浮動幅度也比國有企業高,少數金融機構還擅自或變相提高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