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鐵礦石漲價對中國鋼企有什麼影響
國內鋼企一季度提價帶來的增量利潤,還是落入了「兩拓」等國外鐵礦石供應商的口袋中。一季度,鋼材價格上漲約17%,鐵礦石價格上漲40%,成本上漲遠超鋼材價格的上漲幅度。同時,在政策緊縮導致需求回籠的大背景下,4月中旬鋼材日產量卻再創新高,國內鋼企的成本轉移能力越發不足,經營壓力日顯。單純從數字上看,鋼企一季度的銷售收入和利潤都有所回升,但總體而言,鋼鐵行業仍在『高產銷、低利潤』的怪圈中。值得注意的是,鐵礦石等成本上漲導致的利潤下滑在3月份越發明顯。《經濟參考報》同時獲得的一組最新權威數據顯示,3月份鋼鐵行業銷售收入2978.7億,同比上漲13.55%。但是利潤同比下降了3.82%,僅為83.4億元。根據中鋼協最新統計數據,1至3月份,鋼鐵全行業銷售利潤率為2.91%,同比下降0.36個百分點。
在鐵礦石提價的同時,我國鋼鐵業的「高產量」也令人擔憂。據上述鋼協權威人士透露,根據國內主要鋼鐵企業統計數據顯示,4月中旬鋼材日產量再創新高,達到197.9萬噸。如果照此估算,全年的鋼鐵產量將超過7.2億噸,鋼材「供過於求」的局面將繼續惡化。「高產量」一方面會增加鐵礦石等原料的需求,導致礦石價格進一步『水漲船高』。另一方面,我國鋼鐵『高產量』帶來的競爭也抑制了鋼價的上漲。在成本無法轉嫁的情況下,高成本只能由鋼廠自己來消化。」「應該特別警惕產量創新高。」徐向春表示,鋼廠應合理控制產量,爭取達到供求基本平衡的局面。因為產量的增加直接後果將會提高鋼廠對礦石等原材料的需求,三大礦山也會利用這一需求信號迅速拉高礦石價格,鋼廠後期的經營必然會更加尷尬。「如果按照一季度較低的礦石價格計算,我們廠子目前噸鋼的邊際貢獻為600元,減去固定成本後已經很難盈利,從目前的礦石價格上漲趨勢看,如果鋼材不能提價,鋼廠後期面臨的局面更加困難。」華中地區一位鋼廠人士坦言。但是,需求端的回落,讓他對提價的預期不高。他認為,由於房地產新增的開工項目大大減少,汽車、家電行業也比較低迷,再加上國家信貸緊縮政策導致資金鏈吃緊,下游企業根本無法消化鋼材漲價。
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26日在中澳經貿合作論壇上表示,由於近幾年鐵礦石價格暴漲所吸引的大量投資將在若干年內形成大量產能,鐵礦石供求關系可能提前出現逆轉。「過去十年,全球鋼鐵產業鏈圍繞鐵礦石供求這條主線展開驚心動魄的博弈,鐵礦石這個十年前不為人關注的『普通的石頭』變成了『瘋狂的石頭』。」徐樂江說。徐樂江認為,一個穩定的產業鏈,其鏈條兩端一定是均衡發展的。目前這場由中國鋼鐵業和全球礦業巨頭參與主演的「行業大戲」已經進入尾聲,因為產業鏈的風險已經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並將逐步釋放。
首先是產業鏈利潤分配的嚴重不均衡難以持續。十年來,全球鋼鐵產品綜合價格上漲2.3倍,同期中國進口鐵礦石到岸價至少上漲了7倍。與三大礦山兩位數的利潤率相比,2010年中國鋼鐵業平均利潤率不到3%,整個行業的利潤總額不如三大礦中的任何一家。今年一季度中國鋼鐵企業的利潤率再度收窄,相當多的鋼鐵企業再陷虧損泥潭。很顯然,這種產業鏈利益分配格局是不符合產業發展規律的。其次是對上游產業一哄而上的負面效應逐步顯現。在礦業投資高回報的吸引下,全球鋼鐵企業和非鋼鐵企業開始了大規模的上游產業投資。隨著供求關系的變化,這種投資回報會蘊含一定風險。第三是資源價格大起大落的風險在增加。有暴漲必有暴跌,這是客觀規律。由於近幾年鐵礦石價格暴漲所吸引的大量投資將在若干年內形成大量產能,鐵礦石供求關系可能提前出現逆轉。而且鐵礦石和石油、煤炭不同,鐵礦中的鐵元素可以循環回收利用,例如,美國75%-80%的鋼是利用廢鋼生產的。中國鋼鐵業高增長的時代已經結束,隨著廢鋼析出量的逐年增加,鐵礦石需求量在保持一段穩定時期後會逐年減少。因此,未來不可避免會出現供應嚴重過剩後的價格暴跌。徐樂江認為,作為全球最大的鋼鐵製造國和最大鋼鐵原材料供應國,中國和澳大利亞兩國政府和企業都應著眼長遠,為重新構建和諧可持續的鋼鐵產業鏈而努力。
⑵ 三大鐵礦石巨頭是誰
澳大利亞力拓、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集團
力拓(Rio Tinto):世界第三大礦業公司,最早成立於1873年。在全球擁有60多家子公司。2003-2004財年,總收入156.95億澳元,總市值698.3億澳元,僱傭員工3.5萬人。中國在澳最大投資項目恰那鐵礦就是與該公司在西澳的子公司哈默斯利鐵礦公司的合作成果。該公司向中國出口鐵礦砂、銅、鋁礬土、氧化鋁、鋁等礦產品。董事會主席保羅·斯金納(Paul Skinner),首席執行官利·克利福德(Leigh Clifford)。地址:Level 33, 55 Collins Street, Melbourne, Victoria 3000。
力拓集團(Rio Tinto Group,NYSE:RTP)是一間跨國性礦產及資源集團,成立於1873年。2006年稅前盈利大約為102億美元,生意額則達254億美元。
最近它同意收購加拿大鋁業公司(Alcan),作價381億美元,相當於每股101美元,讓它成為世界最大的鋁業公司。加拿大鋁業公司的董事局基本上同意,但仍需股東及監管機構的同意。力拓集團行政總裁伊凡斯(Dick Evans)會帶領新部門-「力拓-加鋁」。2007年8月27日,美國反壟斷當局同意他們收購加拿大鋁業(Alcan)。新公司的總部將設立於蒙特利爾。
RioTinto是西班牙文,意為黃色的河流。1954年,公司出售了大部分西班牙業務。1962年至1997年,該公司兼並了數家全球有影響力的礦業公司,並在2000年成功收購了澳大利亞北方礦業公司,成為在勘探、開采和加工礦產資源方面的全球佼佼者。
企業標識目前該公司總部在英國,澳大利亞總部設於墨爾本,名列2003至2004年澳大利亞十大企業第9位。2004年,力拓礦業將部分非核心資產剝離出公司主體,最終實現純利潤增長86%,實現銷售額28億美元。在力拓公司業務中,澳大利亞業務佔45%,北美業務佔40%,南美佔5%,該公司的銷售收入來源情況為:北美佔28%,歐洲佔23%,日本佔22%,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佔4%,中國佔5%,其他亞洲國家為14%。
力拓礦業集團(RioTinto)總部設在英國,澳洲總部在墨爾本。該公司控股的哈默斯利鐵礦有限公司是澳大利亞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公司,在西澳皮爾巴拉地區有五座生產礦山(即湯姆普賴斯鐵礦、帕拉布杜鐵礦、恰那鐵礦、馬蘭杜鐵礦和布諾克曼第二礦區),探明儲量約為21億噸,公司鐵礦年生產能力為5500萬噸。預計在建揚迪采礦工程完工後,該公司鐵礦年生產能力將達到6500萬噸以上。
力拓礦業集團旗下的羅布河公司、加拿大IOC公司都是主要的鐵礦石供應商。力拓礦業公司還涉及銅、鋁、能源、鑽石、黃金、工業礦物等業務。
2009年6月5日力拓宣布取消與中國鋁業集團195億美元的協議。
按規定賠償力拓將賠償中鋁集團1.95億美元違約金;也標志著中國最大的海外投資計劃的流產 。
必和必拓公司目錄[隱藏]
概述
產業介紹石油
鋁
基本金屬
碳鋼材料
鑽石和特殊產品
動力煤
必和必拓與中國
近況: 概述
產業介紹 石油
鋁
基本金屬
碳鋼材料
鑽石和特殊產品
動力煤
必和必拓與中國
近況:
[編輯本段]概述
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 Ltd. - Broken Hill Proprietary Billiton Ltd.):以經營石油和礦產為主的著名跨國公司。BHP於1885年在墨爾本成立。Billiton於1860年成立。2001年6月,兩公司合並。2003-2004財年,總收入340.87億澳元,總市值1363.5億澳元,僱傭員工3.5萬人,成為全球第二大礦業集團公司。在澳大利亞、倫敦和紐約的股票交易所上市。目前,公司是全球第三大鐵礦供應商。該公司與中國已有百餘年的業務關系,包括礦產品和鋼材進出口,礦物和海陸石油勘探等。董事會主席唐·阿格斯(Don Argus), 首席執行官查爾斯·古德伊爾(Charles Goodyear)。地址:180 Lonsdale Street, Melbourne, Victoria 3000。
[編輯本段]產業介紹
BHP公司的礦山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皮爾巴拉地區,分別是紐曼、揚迪和戈德沃斯。這三個礦區的總探明儲量約為29億噸,目前鐵礦石的年產量為1億噸。在亞里南部,還有未開發的C采區,保有儲量45億噸。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二百零二。
石油
必和必拓是著名的石油天然氣勘探和生產商,其主要生產基地位於澳大利亞、英國、墨西哥灣(美國)、阿爾及利亞和巴基斯坦。必和必拓公司高質量、高利潤的資產具有強大的增長潛力,並能提供豐厚的資本回報。石油和天然氣業務為必和必拓提供了產品多樣性,並使其在這一具有強大發展動力的行業佔有一席之地。
鋁
必和必拓活躍在原鋁產業鏈中的每一個環節:鋁礬土開采、氧化鋁精煉和金屬鋁冶煉。必和必拓公司是世界上氧化鋁和金屬鋁的主要供應商,主要資產位於澳大利亞、巴西、莫三比克、南非和蘇利南。
基本金屬
必和必拓是世界前三大銅生產商和世界前五大銀、鉛、鋅生產商之一。必和必拓公司向歐洲、亞洲和南美洲治煉廠提供高質量的金屬精礦,並向黃銅和銅線生產商提供高質量的陰極銅板。擁有大規模、低成本的優良資產,極具發展潛力。
碳鋼材料
必和必拓向全球鋼鐵製造業提供主要原材料(鐵礦、煉焦煤和錳礦)和服務。必和必拓公司是世界第一大煉焦煤和錳礦海運供應商,世界第三大鐵礦供應商。集團擁有眾多開采年限長的"優勢資源",為全球市場尤其是發展迅速的亞太市場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產品。
鑽石和特殊產品
必和必拓生產鑽石、鈦礦、金紅廠和鋯石。必和必拓公司的Ekati鑽石礦是世界最大的高質量鑽石生產商。鑽石和特殊產品部還擁有北美金屬分銷業務以及礦產勘探和技術資產。
動力煤
必和必拓是世界最大的燃燒生產商和出口經銷商之一。必和必拓公司向電力行業的客戶提供高競爭力的動力解決方案。業務結構包括世界先進的資產組合,具有獨特的多資源生產能力,可為歐洲、亞洲和美國這些主要電力市場提供服務。大規模、低成本的礦山生產、良好的基礎設施以及全球物流配送能力進一步增強了必和必拓公司的競爭力,為未來發展提供了平台。
必和必拓是西方國家中第四大鎳生產商和第二大鉻鐵合金生產商。必和必拓公司向不銹鋼行業-必和必拓公司的主要客戶,提供鎳和鉻鐵合金。集團同樣向特種合金、化工、耐火材料行業提供鎳、鉻鐵合金、鉻礦和鈷。
必和必拓經營模式的中心原則是提供優質多樣的資產組合,以確保比傳統資源循環更平穩的現金流轉和更高的生產能力來驅動增長。2004年,公司的營業額達249億美元,息稅前收益(EBIT)55億美元,息稅後可營運現金額52億美元。截至2004年8月26日,公司的市值資本已達583億美元。
[編輯本段]必和必拓與中國
BHP與中國的關系始於1888年,源於當時公司一位董事的來訪。據記載,雙方首筆業務交易發生於1891年,當時BHP向中國福州出口鉛。雙方的貿易一直持續到20世紀初,但隨著BHP銀、鉛和鋅資源的日益匱乏,公司繼而轉向鋼鐵業務,雙方貿易也逐漸減少。
BHP總經理 Essington Lewis先生於1934年訪問中國。
20世紀60年代,隨著澳大利亞鋼鐵半成品的出口,貿易量又開始有所增加。70年代,BHP開始向中國出口鐵礦石,並繼續出售鋼材。在此期間,公司同時從中國進口氟石、煅燒礬土和燧土。
1979年,BHP是簽署《生產分配合約》以開發中國南海石油的首批國外聯盟成員之一。為支持這一行動,BHP於1983年在廣州成立了BHP石油辦事處。
BHP公司北京辦事處於1984年設立。
1985年,BHP開始研究在中國合資探礦的機會。1993年,成立了中國首家中外合資采礦企業--康滇合資公司,在四川省進行鉛和鋅的勘探。
BHP的某些服務性公司同樣在中國開展業務活動。BHP工程公司對1989年成立的福建省順昌水泥廠進行了設計,並對其建造和試運轉提出建議。作為其合約的一部分,BHP工程公司在澳大利亞對40名中國工程師和操作專家進行了培訓。1992-93年間,BHP運輸部在江蘇省為客戶監管了8艘自卸載駁船的設計、建造和交接。
1994年,BHP在中國進行了首次製造業投資,當時該公司獲得了在上海和廣州開展彩塗板加工成形業務的許可。這兩家工廠均於1995年投產。2001年BHP和比利頓公司合並後,這兩家工廠仍由必和必拓運營,直至2002年BHP鋼鐵公司從必和必拓分離出去。
至1997年為止,BHP向中國出售的產品包括鐵礦石、銅精礦、錳礦石、煤、石油和鋼鐵產品。1997年下半年在上海成立了礦產市場辦事處,同時在北京的中國總部擴大至約50名員工。
20世紀90年代,BHP涉足在中國的幾個省份開采基本金屬業務,最終成立了5家合資開采公司。
必和必拓目前是中國最大的礦產品供應商之一。如今中國是必和必拓鐵礦石和氧化鋁的重要市場,占我們約20%的氧化鋁銷售,約40%的鐵礦石銷售。其它一些重要的產品還包括銅、鎳、鉻、煉焦煤和錳。
2005年財年(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必和必拓向中國市場銷售的產品總額為40億美元,同比增長64%,占公司全球息稅前利潤(EBIT)的13%。
2004年3月,必和必拓宣布其與中國的四家優秀鋼鐵廠成立威拉拉(Wheelarra)合資公司的意向。該合資公司可保證每年向這些工廠銷售約1,200萬噸的鐵礦石。它將成為迄今為止必和必拓與中國鋼鐵廠簽定的最大的商業合約,在今後25年裡其鐵礦石銷售總額將達到90億美元。該合資公司協議已獲得中央政府的批准。
目前必和必拓在中國的員工數約為75人,其中大部分是位於上海的中國總部的員工。這些員工中約90%為中國公民。
必和必拓是西北大陸架合資公司的參與者,該公司已簽署廣東液化天然氣終端和天然氣管道項目一期液化天然氣供應的《銷售采購協議》。2003年5月,必和必拓及其餘西北大陸架合資公司的參與者簽署了一份《權益合約》,以中國國家海洋石油總公司(CNOOC)為實體,並由CNOOC參與西北大陸架項目投資。CNOOC將購買西北大陸架項目下正在建立的一個新合資公司25%的權益,以向廣東液化天然氣項目輸送液化天然氣。
必和必拓近期已簽署了一份《生產分配合約》,以在中國西北部勘探和開發煤層氣資源。除此之外,在多個領域的市場開發方面積極探索新的業務機會。
2005年,必和必拓作為全球最大的多元化資源公司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及殘奧會多元化礦物及獎牌贊助商。同時進一步在中國支持一系列社區公益、教育和可持續發展項目。
■2006年1月11日,北京奧組委和必和必拓面向世界公開徵集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方案。
■2007年3月27日北京奧運會倒計時500天之際,北京奧組委和必和必拓在首都博物館隆重發布北京2008年奧運會「金鑲玉」獎牌設計。
■2007年11月14日,殘奧會獎牌設計發布,設計創意、造型與奧運會獎牌一脈相承。必和必拓奧運項目中國區總監白凱睿女士榮幸地與北京奧組委官員一起為殘奧會獎牌揭幕。
■2008年1月15日,在「必和必拓北京2008年奧運會及殘奧會獎牌製作專用金屬交接儀式」上,必和必拓將製作奧運會及殘奧會獎牌所需原材料正式提交給了北京奧組委(BOCOG)。此次交接儀式在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上海造幣廠舉行。
[編輯本段]近況:
必和必拓(BHP Billiton)董事長安德(Don Argus)嘗試打電話給力拓(Rio Tinto)董事長保羅•斯金納(Paul Skinner),通知對方:必和必拓將放棄對力拓620億美元的敵意收購,但最終只是留了個語音信息。即便斯金納接到電話,他對這條消息也不會感到意外。近幾個月來,隨著股市和大宗商品需求接連崩盤,信貸枯竭,這宗采礦業最大的收購案早已岌岌可危。一年前,在大宗商品超級周期的黎明時分,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高瑞思(Marius Kloppers)果敢地勾勒出這宗交易。而今,該公司的董事會顯然嚇壞了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目錄[隱藏]
簡介
發展簡史
產品與服務
管理團隊
[編輯本段]簡介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 VALE,簡稱淡水河谷
巴西鐵礦砂資源極為豐富,佔全球總儲量6.5%,為世界富鐵礦第一生產大國。
[編輯本段]發展簡史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是世界第一大鐵礦石生產和出口商,也是美洲大陸最大的采礦業公司,被譽為巴西「皇冠上的寶石」和「亞馬遜地區的引擎」。公司成立於1942年6月1日,除經營鐵礦砂外,還經營錳礦砂、鋁礦、金礦等礦產品及紙漿、港口、鐵路和能源。該公司於1997年5月7日開始推行私有化並大舉兼並鐵礦砂企業。2000年初,淡水河谷不僅收購了SOCOIMEX公司,還收購了薩米特里礦業的全部股份。
[編輯本段]產品與服務
現在,淡水河谷鐵礦石產量占巴西全國總產量的80%。其鐵礦資源集中在「鐵四角」地區和巴西北部的巴拉州,擁有挺博佩貝鐵礦、卡潘尼馬鐵礦、卡拉加斯鐵礦等,保有鐵礦儲量約40億噸,其主要礦產可維持開采近400年。 淡水河谷公司礦產開采開發規劃是著眼全球,
其中包括:在委內瑞拉開採煤、鋁礬土、銅、鐵和鑽石;在秘魯開采鋁和銅;在智利開采鋁
和銅;阿根廷開采鉀、鋁和銅;在加彭開采錳;在莫三比克開採煤、鋁和銅;在安哥拉開采
鑽石、鋁、銅、鉀和鐵;在巴西開采鋁、銅、鎳、白金族礦;錳、鑽石、高嶺土和鋁礬土;
在蒙古開采鋁、銅和煤;在中國開採煤、銅、鋁和鋁礬土。
淡水河谷公司 2006 年毛收入達到 204 億美元,同比增長 52%。純利潤達到 65 億美元,
同比增長52%。 該公司2006年度礦產品產量創歷史紀錄其中鐵礦石和球團礦達到2.76億噸,
氧化鋁 320萬噸,原鋁 48.5 萬噸,銅16.9 萬噸,鉀 73.3 萬噸,高嶺土 130 萬噸。業務經營
額在世界各國家和地區所佔比重:歐洲 29.0%,巴西 27.5%,中國 12.4%,日本 8.9%,美國
4.4%,亞洲其他國家 4.8%,世界其他國家 13.0%。
[編輯本段]管理團隊
淡水河谷公司在世界設有 5 個辦事處,其中 1994 年在中國設立了辦事處;在 15 個國家
地區有業務經營和礦產開采活動;在中國進行了投資項目;在 2 個國家正在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
⑶ 鐵礦石期貨一手多少錢
0.5元每噸。
鐵礦石是鋼鐵生產企業的重要原材料。天然礦石(鐵礦石)通過破碎、磨礦、磁選、浮選、重選等方式逐步分離。鐵礦石是一種含簡單鐵或鐵化合物的可經濟利用的礦物集合體。
拓展資料
期貨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實際上是可交易的商品(商品)。期貨主要不是商品,而是基於一些流行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和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的標准化交易合約。因此,標的可以是一種商品(如黃金、原油、農產品)或一種金融工具。
期貨交割日期可以推遲一周、一個月、三個月甚至一年。
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稱為期貨合同。期貨交易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投資或投機期貨。
期貨合同的商品品種、交易單位、合同月份、保證金、數量、質量、等級、交割時間、交割地點等條款都是建立和規范的,唯一的變數就是價格。期貨合約標准通常由期貨交易所設計,並經國家監管機構批准上市。
期貨合同是在期貨交易所的組織下訂立的,具有法律效力,價格是在交易所的交易大廳中通過公開競價產生的。國外大多數國家採用公開招標方式,而我國則全部採用計算機交易方式。
期貨合約的履行有交易所的保障,不允許私下交易。
期貨合約可以通過交付現貨或套期交易來履行或解除合同義務。
合同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將來在一定時間和地點交付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標的物的標准化合同。
期貨委員會:相當於證券委員會。股票交易的費用包括印花稅、傭金、轉讓費和其他費用。相對而言,從事期貨交易的成本只是手續費。期貨手續費是指期貨交易者在進行期貨交易後,按照合同總額的一定比例所支付的費用。
⑷ 中國鐵礦石采購背景
近年來我國鐵礦石產量連年大幅度增長,2003年原礦產量26146萬噸,到2007年已經發展到70707萬噸,是2003年產量的2.7倍,年均增長28.2%。2008年,我國鐵礦石產量再創歷史新記錄,達到82401萬噸,比上年增長16.5%。但原礦品位較低,入選平均品位只有30.82%。而2008年國內鐵礦石市場的需求更高達16.7億噸,缺口部分靠進口解決。2008年共進口富鐵礦砂44403萬噸,占國內鐵礦石市場需求的 54%。我國鋼鐵產量持續高速增長,對鐵礦石的需求越來越大,鐵礦石進口量連年增加,而其進口則完全受高度壟斷的國際鐵礦石供應商的控制,進口價格長期居高不下,定價權也完全掌握在少數幾個鐵礦石寡頭手裡。對國外鐵礦石的進口依存度過大,已經直接威脅到國家經濟安全。最近出台的《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年)》,繼續將鐵礦石列為鼓勵勘查和開發的重要短缺礦種,並要求在規劃期間實現鐵礦找礦的重大突破,新增鐵礦資源儲量90億噸;不斷增加鐵礦資源的持續供應能力,到2015年鐵礦石的產量要爭取達到11億噸。
2009年上半年宏觀經濟好轉,鋼鐵行業復甦,生產規模重回2008年最高水平,鐵礦石需求因此持續反彈,國產和進口鐵礦石數量都於2009年上半年創造歷史記錄。但2009年上半年世界鐵礦石仍呈現供大於求的基本格局,2009年1-5月中國進口和國產鐵礦石供應合計超過需求4174萬噸,如考慮到未列入統計的中小礦山產量,雖然2009年上半年鐵礦石需求回暖,但供求基本面沒有根本轉變,因此上半年鐵礦石價格並未出現大幅反彈。中國進口鐵礦石各品種看,2009年1-5月中國進口精粉數量同比增加871萬噸,增幅48.3%;1-5月粗粉同比增加3230萬噸,增幅25.12%;塊礦增加659萬噸,增幅17.94%;球團增加193萬噸,增幅21.15%。可以發現,粉礦仍是中國進口鐵礦石需求的重點,而精粉增加尤其可觀。從價格上看2009年1-5月中國進口精粉平均價格下跌40.5%,粗粉下跌41.5%,而塊礦和球團分別下跌38.5%和28.2%,價格跌幅更大也是粉礦進口增加更明顯的主要原因之一。
⑸ 中國鐵礦石需求量大嗎主要在哪些行業和地區需求量大
1中國去年鋼產量6.2億頓,佔世界鋼總產量44%,進口鐵礦石4.4億噸,自產鐵礦石1.8億噸。2中國鐵礦石儲存量也是首屈一指的 ,但是中國的鐵礦的現狀是分布不均勻切鐵礦的質量差,一個礦石里有好多廢渣礦.而澳大利亞 印度那裡的礦石純度很高,而且礦的品質也好 。3主要用在城市建設,但是還有工業用鋼需求,主要的:高端機械、電梯、精密設備、軍火、造船、飛機、鐵路機車、汽車、航天儀器、生產機械、特種鋼材等等用鋼大戶。還有大量的要出口。4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我國每年購買的鐵礦石佔世界當年鐵礦石總產量的39%左右,出口成品鋼佔世界當年鋼產量出口總額的52%左右,所以鐵礦石的價格對我國來說事關重大.而且澳洲的進口鐵礦石不僅品質好,而且價格絕對比國產便宜得多。
⑹ 鐵礦石融資 幾種方法
當一種原材料衍生出的「金融屬性」蓋過其原本的「生產屬性」光芒之時,風險已然滋生其中。
7日,大連商品交易所鐵礦石期貨品種全線下跌,其中主力合約I1409收盤報價764元/噸,跌幅達到3.9%,不僅出現了上市5個月來的首個跌停,更是創出了價格新低。市場分析指出,除內需不振、市場供大於求外,「融資礦」流入市場造成沖擊,也是當日市場大跌的主要原因。
「現在國內鐵礦石庫存中,差不多有4成是"融資礦",這個量很嚇人。」8日,國創期貨首席分析師沈兵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融資礦」迅速增長緣於國內信貸對鋼鐵行業的收緊,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鋼企壓力。然而,「目前鐵礦石貿易融資本身的盈利空間只有不到1%,一旦鐵礦石價格繼續下挫,不排除鋼企拋售套現的可能。」
實際上,面對鐵礦石愁雲慘淡的行情,前期熱衷貿易融資的鋼廠、鋼貿商們也開始如坐針氈。「去年底一些鋼廠做的"融資礦"如今已經陸續到港,無論是在低位套現還是繼續囤貨觀察,都不是一個理想的選擇。」9日,青島聚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德懷對導報記者說道。
「融資礦」泡沫
「從去年底開始,越來越多的中小鋼廠青睞用這種方式融資。」8日,日照凱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苗洪向導報記者表示,受到近年來銀行信貸針對性收緊的影響,鋼企普遍面臨資金鏈緊張的局面,「融資礦」的出現,多少能夠幫助企業獲得資金支持,緩解壓力。
所謂「融資礦」,就是指企業在進口鐵礦石中,通過銀行開出的遠期信用證(通常為3到6個月),在支付15%到30%不等的保證金後,由銀行支付貨款,從而獲得一定期限短期融資的模式。由於此類融資成本相較國內貸款利息低3至4個百分點,近來頗受企業歡迎。
不過,此輪「融資礦」熱潮也令不少業內人士感到擔憂。「它帶動整個(鐵礦石)進口量增長得太快,鋼廠實際需求又沒有提升,原材料嚴重過剩。」苗洪表示,今年公司在進口鐵礦石方面非常謹慎,主要原因就在於港口大量囤積的「融資礦」。
據「我的鋼鐵網」統計,上周(3月3日至7日 )我國港口鐵礦石庫存繼續上漲,41個港口達到1.09億噸,環比增加256萬噸。同時,海外三大礦山每周的發貨數據也顯示,在未來半個月至一個半月的時間內,主流礦的到港量仍會穩步增多。
然而,與之相反的是,終端需求(鋼廠)難見起色。在環保減產等因素的壓制下,2月中旬,鋼廠日均粗鋼產量已從前期的200萬噸以上降至196萬噸。而市場預計,即便是在往年表現較好的3月份,鋼廠的日均產量也很難回到210萬噸以上。
「所以,現在多數進口礦進來不是用來生產的,而是用來融資的。」苗洪向導報記者表示,一增一降凸顯出國內鋼鐵業原材料存在的「泡沫」。
而在徐德懷看來,「融資礦」大量出現背後,還有「套利」因素使然。「現在鋼鐵業毛利率才不到0.5%,但要是貿易融資做好了,利潤就比較可觀了。」徐德懷表示,貿易融資的利潤來源除了資金使用獲利和成本之間的差距,匯率變動帶來的收益也頗為可觀,特別是在去年人民幣大幅升值的背景下。
實際上,隨著人民幣升值預期高漲,投資者選擇借道大宗商品貿易進行套利、套匯早已較為普遍,銅、黃金等單價高、市場流動性好、保值便利的大宗商品,均成為貿易融資的熱門商品,鐵礦石也因為貿易量巨大的優勢,成為融資操作的熱門標的。
「前期操作好的話,光匯兌收益就能達到0.5%以上。」徐德懷說。
風險可控?
泡沫既然出現,就有被刺破的風險。接受導報記者采訪的沈兵等業內人士認為,鐵礦石價格若持續下跌,將成為風險事件的導火索。 「價格下跌會帶來兩方面的影響,一是貨物價值降低,銀行要求追加相應保證金;二是導致交易虧損,企業掌控資金縮水。」沈兵說,「這都會進一步加重企業資金鏈負擔,嚴重者可能出現難以償債的局面。」
上述猜測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前車之鑒。如2012年鋼貿業出現的信貸危機,就因為鋼貿商利用存貨倉單反復抵押借貸等方式大量融資,並將資金用於對外投資、經營房地產或高息轉借他人等渠道,謀求利差收益。最終,這一信貸泡沫因鋼材市場的不景氣超出預期,鋼貿企業難以正常回籠資金而破滅,諸多企業和銀行損失慘重。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對於鐵礦石價格會否持續下跌,業內並未達成一致,加上鐵礦石貿易融資多為真實交易,風險是否可控,仍撲朔迷離。
「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編汪建華就認為,鐵礦石定價模式決定了後期鐵礦石價格的下降空間會比較有限,而只要價格不出現大幅度 的下降,短期內鐵礦石融資風險就還是可控的。
但沈兵認為,鐵礦石價格仍會有一定的下降空間。因為據中國鋼鐵業協會統計,1月份會員鋼鐵企業實現利潤為-11.34億元,環比減少81.42億元,由盈轉虧;2月末,中國鋼材價格指數為96.46點,環比下降1.19點,降幅為1.22%,連續5個月低於100點。「在鋼價持續陰跌的局面下,進口鐵礦石價格卻依然處於相對較高的水平,這不能不說是風險。」
「熊市不言底。」徐德懷對導報記者表示,高庫存背景下鋼廠毛利的改善,一定不會是通過提高售價來實現的,趁機打壓原料價格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我現在是多看少動。」
沈兵則進一步指出,若鐵礦石價格下跌,可能會改變貿易商的行為模式,不敢囤貨,那麼「融資礦」拋售套現概率就會較高,並有可能繼續打壓市場價格,造成惡性循環。
「高庫存持續一段時間後 ,是依賴4、5月份的春季開工需求,讓高庫存軟著陸,還是價格下跌導致恐慌拋庫引發硬著陸,需到時再看。」中研華普在一份分析報告中如此說道。
同時,不可否認的是,「既然是融資,就有還不上的可能,在這一敏感時刻,可能會引起連鎖反應。」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王常齡對導報記者表示,由於鋼鐵業本身信用就已經在銀行亮起紅燈,若「融資礦」再出幾例問題,銀行恐會收緊相關業務,這都會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時間成本和資金壓力,部分實力較弱的企業能否熬過這一關令人擔心。
新聞同期聲
能源化工板塊領跌
大宗商品市場仍處下行周期
導報訊(記者 劉勇)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延續盤整走勢,以動力煤、鐵礦石、天膠為代表的多數商品,價格已經連續下跌2個月,並紛紛創出近3年來的新低。據生意社監測 ,上周,大宗58價格漲跌榜中,環比上升的商品共10種,集中在農副板塊(共4種)和有色板塊(共4種),漲幅前3的商品為雞蛋(2.79%)、鎳(市場)(1.81%)、銅(市場)(0.80%);環比下降的商品共41種,集中在能源(共10種 ) 和化工(共6種),跌幅前3的商品為丁苯橡膠1502(-3.78%)、生豬(-3.01%)、純苯(-2.80%)。
中國大宗商品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導報特約評論員劉心田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業界對近期市場普遍看空。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動力煤、焦炭、天膠等品種,多數專家認為,其下行趨勢短期難以扭轉,即便超跌也難現大幅反彈。
⑺ 鐵礦石對外依存度 怎麼計算不是整個貿易依存度,是鐵礦石的,急求!謝謝
您好,業內一般是這樣計算的:
用當年國內鐵礦石進口量/(當年國內粗鋼產量*1.6);
當然,也可以用:
當年國內鐵礦石進口量/(當年國內生鐵產量*1.6);
不過更多的人會傾向於用第一個計算,你也可以用最上面的公式來粗略計算鐵礦石的對外依存度。
如果有其他疑問,可以到 富寶資訊 找專家在線解答
⑻ 對於此次金融危機鐵礦產業要如何度過
摘要:
人民幣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為我國經濟的騰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其缺點也日益顯現。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實行富有彈性的匯率制度成為我國不可迴避的政策選擇。建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的內在要求,也是深化經濟金融體制改革、健全宏觀調控體系的重要內容,改革匯率形成機制,有利於貫徹以內需為主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優化資源配置;有利於增強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提高金融調控的主動性和有效性;有利於保持進出口基本平衡,改善貿易條件;有利於保持物價穩定,降低企業成本;有利於促使企業轉變經營機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本文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以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重點論述了人民幣匯率改革的重要意義,分析了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正反兩方面的影響並得出人民幣適時升值對我國經濟發展不可估量的積極意義。
關鍵字: 匯率 人民幣匯率 升值 正面影響 負面影響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對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現階段,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仍在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內浮動,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在人民銀行公布的該貨幣交易中間價上下一定幅度內浮動。人民幣升值對於改善國際收支狀況。企業投資成本,就業與經濟增長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等等都將產生重大影響。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有利於緩解對外貿易不平衡,優化資源配置;有利於增強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提高宏觀調控的主動性和有效性,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從總體看,人民幣升值利大於弊,相信我國的人民幣在長期被低估之後的緩慢升值必然會對我國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 人民幣匯率概述
(一)匯率對一國經濟的影響
所謂匯率,就是兩國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要想實現國家間的貿易往來,就必然要進行貨幣的支付。而由於各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同,以及各國商品,勞動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兩國一張等面額的貨幣所代表的實際購物量並不相等。這就需要將兩國貨幣按一定的比率進行折兌,雙方交易才能公平進行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一些國家的貨幣因其經濟的強勢發展而逐步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作為支付手段,形成強勢幣種,如美圓,日圓,歐圓等。這些貨幣也逐漸成為各國外匯儲備的幣種。各國在結合本國實際國情的基礎上,逐步地確定了本國的匯率和匯率制度,以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浪潮。
(二)人民幣匯率
1994年以前,我國先後實行了固定匯率制度和雙軌匯率制度。1997年匯率並軌以後,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匯率制度。人民幣不再盯住單一美圓。企業和個人按規定向銀行買賣外匯,銀行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交易,形成市場匯率。中央銀行設定一定的匯率浮動范圍,並且通過調控市場來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實踐證明,這一匯率制度符合中國國情,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為維護地區乃至世界經濟金融的穩定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1997年以前,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海內外對人民幣的信心不斷增強。但此後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為防止亞洲周邊國家和地區貨幣輪番貶值使危機深化,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主動收窄了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隨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逐步減弱,近年來,中國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金融領域改革取得了新進展,外匯管制進一步放寬。外匯市場建設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為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創造了有利條件。
2005年7月21日,央行突然宣布,我國開始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不再盯住單一美圓,人民幣升值2%。繼宣布人民幣升值2%之後,央行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改善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匯價和外匯指定銀行掛牌匯價管理的通知》進一步放寬了人民幣匯率浮動的區間,增強了外匯指定銀行定價的自主性,其目的就是擬通過市場來反映出人民幣的真實匯率水平。
二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的有利方面:
(一) 本幣升值將增強人民幣的支付能力。
1減輕我國償還外債的壓力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加速經濟的發展,中國借了大量的外債。近些年更是出現了外債總規模和短期外債比例雙雙快速增長的趨勢。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4年底,中國外債余額達到2286億美元,增長18%,其中短期外債增長更快,數額已佔到總額的45.6%,超出了國際公認的40%警戒線。人民幣升值以後,將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償還外債的壓力。
2 提高我國企業海外並購的能力
近幾十年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明朗。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中國企業必須果斷實行「走出去」的戰略,而要「走出去」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並購國外企業。事實上,我國已有不少企業獲得了成功,如今年5月1日,聯想收購了IBM全球PC業務,此舉使得聯想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PC製造商。當然,也有的企業遇到了一些挫折,如近期海爾收購美國第三大電器生產商美泰克、中海油收購美國的優尼科石油公司,原因之一就是競爭對手的報價更高。顯然,人民幣升值之後,中國企業在國外並購的時候會變得更富競爭力。
3增加我國百姓的財富效應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國人喜歡到國外去度假旅遊或接受教育。他們就是本輪人民幣升值的最大受益者,因為他們得到了比其他國人更大的財富效應,也就是說他們變得更「富有」了,今後他們出國留學或旅遊,將會花比以前更少的錢;或者說,花同樣的錢,將能夠辦比以前更多的事。20世紀80年代的阿根廷人,就是在比索升值後游遍了世界各地,因為他們變成了「南方國家中的富人」。
4降低我國進口商品的成本
中國是一個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也是一個技術落後的國家。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和產業的升級換代,中國每年都需要從國外購買大量的能源(如石油、天然氣)、原材料(如鐵礦石)、先進設備以及各種先進的技術,而這些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大多是以美元計價的,近年來美元的持續貶值(人民幣又是盯住美元的)使得我國進口商品的價格不斷上漲。人民幣升值之後,上述商品都會變得更加「便宜」,從而會有效降低我國進口的成本。
(二)提高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面對經濟「過熱」的局勢,我國政府實行了「穩健的」(實際上是緊縮性的)貨幣政策。與此同時,面對外匯源源不斷的流入,央行又不得不被動地發行大量的基礎貨幣,而基礎貨幣的過度發行必然會帶來通貨膨脹的壓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人民幣的升值使得我國這種被動性的貨幣發行數量減少,這樣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就得到了一定的保證。從而獨立的貨幣政策對我國金融當局在制定宏觀調控政策、吸引利用外資及保證經濟高速增長等方面擁有更大的空間和迴旋餘地。
(三)降低我國發生通脹的可能並刺激股市。
近年來,我國經濟出現了「過熱」的現象,對此政府果斷採取了一系列的緊縮性調控措施,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今年上半年全國CPI同比上漲2.3%。但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發生通脹的隱患仍然存在:上半年我國GDP增速仍高達9.5%、房地產價格一直高居不下並有繼續上升的趨勢。人民幣的升值將會有效緩解我國通脹的壓力:一方面,由2可知,進口產品價格下降,將最終帶動整個社會的價格下降,從而減輕輸入性通脹壓力;另一方面,由3、4可知,沖銷成本的降低,會減少我國被動增發的人民幣數量,從而降低發生通脹的可能性。由於貨幣政策的穩定性,對股票市場來說應該是一個實質性的利好。因為這會使得以本幣標價的商品如股票變得更具投資價值,從而吸引大量外來資金投到股票市場上去,並最終帶動股市的上漲。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韓國以及我國的台灣地區的貨幣升值後,三地的股市都經歷了一波長達十數年、漲幅十數倍的大牛市。今天,人民幣在中國股市持續下跌數年之後升值,使得中國股市更具吸引力。有理由相信,中國股市必將迎來一輪波瀾壯闊的漲升行。
(四)提升我國的產業結構
人民幣升值會導致整個工業企業利潤的減少,但這並不意味著會導致所有行業利潤的減少,有的行業會由於人民幣的升值而導致利潤增加。同時由於各行業對貨幣升值的敏感性不同,從而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不同行業利潤沖擊的時間長度和波動性會產生差異。在所有的行業中,交通運輸設備行業利潤的沖擊、特殊用途設備利潤的沖擊、鐵冶煉行業利潤的沖擊和橡膠行業利潤的沖擊對人民幣匯率升值有一種正向的沖擊作用,也即人民幣匯率升值會導致這兩個行業利潤的增加。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這兩個行業的中間產品均依賴進口,人民幣的升值直接導致這兩個行業利潤空間的拉大。例如:人民幣升值對鋼鐵行業的最大利益在於降低鋼鐵行業的采購成本:目前40%左右的鐵礦石依賴進口,而以鐵礦石為主的原料占鋼材成本的30-40%,人民幣升值對鋼鐵行業的負面影響主要是將加大鋼材的進口量,同時減少出口量。當然這種負面影響是中長期的,在短期受國內需求和國內外價差制約,這種負面影響可以忽略不計:首先,目前國內鋼材需求仍然旺盛,出口量所佔產量比例僅為4%。從產品結構而言,出口的主要是附加值較低的線材及普板等產品,進口產品則以國內無法生產或者是產能不足的高附加值產品,包括汽車用薄板、船用中厚板等。國內有不少人抱怨,人民幣升值會減少中國的商品出口。的確,從短期來看,這種說法是對的。然而,當我們把眼光放得更遠一點,該種說法就不盡然了。從有關資料不難看出,近年來我國出口增長較快的商品多為一些附加值極低的商品,這些商品不僅浪費了我國大量的寶貴資源,還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環境污染,明顯與中央提出的「發展循環經濟」精神相悖。人民幣升值將會迫使生產此類商品的廠商或者退出,或者提高生產工藝,增加產品附加值,從而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提升。1985年廣場協議後,韓國和中國台灣等地正是在貨幣升值之後實現了出口商品結構的提升。
人民幣升值所導致的資本成本和收入的提升將在長期內改變我國的經濟結構,重新賦予行業不同的成長速度,並使不同行業的企業業績出現分化。人民幣升值將通過兩種途徑對不同行業產生影響。一是因人民幣升值所導致的資本成本和收入的提升將在長期內改變我國的經濟結構,重新賦予行業不同的成長速度,並使不同行業的企業業績出現分化。二是人民幣升值在短期內改變行業內企業的資產、負債、收入、成本等賬面價值,通過外匯折算差異影響其經營業績。概括而言,人民幣升值將對進口比重高、外債規模大、或擁有高流動性或巨額人民幣資產的行業是長期利好;而對出口行業、外幣資產高或產品國際定價的行業沖擊較大;其他則影響較小。
(五)人民幣升值促進對外貿易
通常意義上來說人民幣升值後會造成進口大量增加,出口減少,打擊出口,這恐怕是反對或者擔心以至恐懼人民幣升值的學者的最主要的理由。這種流行的說法主要是根據金融學中「貶值促進出口,限制進口;升值促進進口,打擊出口」的理論,但是,他們忽略了這一理論發生效力的兩個前提:首先,通過貶值改善貿易收支必須符合「馬歇爾——勒納條件」(即出口和進口的需求彈性大於1時,貨幣貶值有利於改善貿易收支);其次,該理論僅對一般貿易而言。
1,人民幣升值對出口影響並不十分明顯。
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進出口的數量和金額呈同方向變動,貨幣貶值可以改善貿易收支,反之,貶值則不一定會促進出口改善貿易收支,這就是說,升值對出口的影響要重新考察。經濟學教授範金在2004年計算我國中長期出口產品價格需求彈性為-0.857932,絕對值小於1,就是說人民幣每升值1%,假設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同比例提高,出口數量就會減少0.857932%,但是由於出口價格提高的幅度超過了出口數量減少的幅度,出口金額反而提高。所以升值不會減少出口金額。
2,升值不擴大貿易逆差。
這依據的是我國外貿結構的特殊性,即加工貿易發展,使進口與出口之間呈同方向運動而不是反方向運動。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加工貿易已成為推動我國貿易增長的主要動因。此外,若動態考察出口產品成本與匯率變動的關系,適當升值將引起出口成本與結構的相應變化,總體來說有利於出口和貿易收支,這也是源於我國加工貿易的特殊性,一般貿易則與之相反。從另一個角度看,人民幣升值,國內工資隨技術水平而提高,從而帶動整體工資水平提高。這也正是我們需要的。
3人民幣升值可以改善貿易條件
所謂貿易條件,就是出口與進口的交換比價。不能盲目認為,依靠貶值,擴大出口,就一定可以改善貿易條件。按照彈性分析理論,只有當出口與進口的供給彈性之積小於出口的與進口的需求彈性之積時,貨幣貶值才可以起到改善貿易條件的作用。事實上,1978-1994年,我國人民幣匯率幾次貶值,而貿易條件卻持續惡化,出現了經濟學上稱為「外貿貧困增長」的現象。1993~2000年中國整體貿易條件下降13%。這與人民幣匯率被低估和產業結構不合理有關。出口產品價格在理論上隨匯率升值成比例提高這是貿易條件改善的首要表現,比如兩年之內人民幣升值30%,出口價格即提高30%,說不會打擊出口無人相信,可問題在於:其一,由於「J曲線效應」,出口的下降存在「時滯」;其二,加工貿易部分基本不受影響,而一般貿易出口產品成本中,進口部分也在60%以上,這樣,進口價格下降會促使企業更多地使用外國原材料和設備,從而提高生產效率。企業能消化大部分升值因素,工資不會隨匯率升值有很大提高,出口價格並不會隨名義匯率的上升而成比例提高,比如人民幣升值30%,一般貿易品的出口價格可能只提高15% 其次,對於人們最擔心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價格提高,是有好處的。一件襯衣在美國賣$30,提高到$50,沒有理由認為美國消費者就不買襯衣,或轉向墨西哥購買。即使如此,我國減少廉價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數量而提高售價,也不會降低出口金額,同時可減少國際貿易摩擦。
範金教授曾採用社會核算矩陣技術,從一般均衡分析角度,以2005年中國社會核算矩陣為沖擊對象,就人民幣分別升值3%,5%,10%,20%和30%對我國的進出口所受影響進行情景分析,得出兩點結論:①人民幣升值3% 促進出口增加0.43個百分點,隨升值幅度增加,出口增加幅度也擴大。人民幣升值30%後,出口增加4.26個百分點。表明人民幣不論溫和升值還是大幅度升值,都不損害中國出口。②人民幣升值3% 促進進口增加0.32個百分點,隨升值幅度的增加,進口增加幅度也擴大,人民幣升值30%,進口增加2.32個百分點。可見,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是有利的,不僅不會「打擊出口」,還可以改善貿易條件。
三 雖然人民幣升值對我國有諸多的好處,但是,有利就有弊,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的不利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一),人民幣升值不利於引進外資;人們原來在中國1億英鎊能作的事,人民幣升值後,可能需要增加上百萬英鎊的投資才能辦成了。這等於外商進來前什麼也沒買,就要憑空多支付上百萬英鎊,投資者肯定要劃算一番得失了。
(二)可能加劇我國的資本外流。人民幣升值,會使原來需10億美元在境外所能完成的投資,升值後會少用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美元就能完成了,因此必然會加速資本外流。我們必須意識到,目前資本外流對我國是不利的。
(三)人民幣升值,我國巨額外匯儲備面臨縮水的可能。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超越日本,居世界第一。充足的外匯儲備是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對外開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們促進國內經濟發展,參與對外經濟活動的有力保證。然而,一旦人民幣升值,我國巨額外匯儲備面臨縮水的可能。假如,人民幣對美圓的匯率升值10%,則我國的外匯儲備便縮水10%,這是我們不得不面臨的嚴峻問題。一方面,儲備貨幣的匯率變動會影響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另一方面,本國貨幣匯率變動會通過資本轉移和對外貿易影響本國的外匯儲備。此外,儲備貨幣匯率不穩會影響和削弱儲備貨幣的地位和作用。國際金融學原理告訴我們,匯率對外匯儲備起決定性作用,外匯儲備的增減是匯率變動的結果,幣值的低估或高估則通過引起貿易收支的變化最終導致外匯儲備的增減,我國外匯儲備之所以不斷增長,原因之一就是人民幣匯率低估帶來了貿易上的相對優勢。但需要說明的是,長期順差、過多的外匯儲備也會對我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第一,促使人民幣發行量增加,從而加重已經出現的通貨膨脹;第二,長期貿易順差加重本已過多的外匯儲備,不利於資金充分運用;第三,當儲備貨幣(如美元)發生貶值時,也會使我國蒙受巨大的損失。此外,由此引發的國際關系緊張也不可忽視。
(四)人民幣升值會減低中國企業的利潤,增大就業壓力。人民幣升值會給我國的通貨緊縮帶來更大的壓力。 國內物價、國民收入與就業、產業結構受匯率變動影響較大。本文僅談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國內物價變動的影響。升值後,導致進口商品以人民幣表示的價格下降,往往使我國居民對國產同類產品的需求下降,進而導致國內消費品價格下降。 但是,目前我國的進口接近半數屬於來料加工和來料裝配貿易。這些進口品價格下降不會帶動國內產品價格的普遍下降,且近年來大部分初級產品和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美元單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1993~2000年,中國進口價格總指數上升了19%,其中製成品上升20%,初級產品上升16%。 盡管如此,人民幣升值,對國產同類型產品產生的影響也會使國內企業的風險加大。因為匯率的變動引起進口材料、外銷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動,從而必然影響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力。此外,長期看,在消除短期通貨膨脹後,可能會引起通貨緊縮,不利我國經濟發展。
由此可見,人民幣升值恰似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但是,對人民幣升值問題不能就事論事,應將其放在更深層次的背景上考察。進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的內在要求,也是深化經濟金融體制改革、健全宏觀調控體系的重要內容,符合黨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建立以市場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的要求,符合我國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利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於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綜合全面考慮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產生的所有正反兩方面影響及其在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歷程中的重大意義後,我國理智的對我國的匯率制度做好重大改革,綜合一切因素得出結論,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從全面,長遠的角度來看是有利的
積極穩妥地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積極創造有利條件,引導企業加強結構調整,平穩度過改革調整期。銀行和外匯管理部門要進一步改進金融服務,加強外匯管理,為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企業要積極推進結構調整步伐,轉換經營機制,提高適應匯率浮動和應對匯率變動的能力,相信我國的匯率制度改革會使我們更加適應日益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進一步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使我國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當然,步痕旅遊網想法:它們的關系中間還有別的關系,夠寫個論文了。
匯率的升降是相對的,是兩中以上貨幣對比產生的;
比方一般用RMB買大白菜多錢還是多錢,RMB對USD升了,對別的貨幣可能沒變或者貶了。
現在貯備多了,尤其美圓多了;
美國當年逼迫日本,就通脹了;現在美圓就是貶值,是希望RMB升;
USD貶了,一直在貶,國家儲備中USD貶了,要拋,所以媒體流行說法是「變藏匯於國為藏匯於民」;
相對的,RMB升值,尤其不斷升,達到一定幅度時;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就是通脹了。
首先USD外匯儲備少這種情況不能假設了,是事實了。
如果沒有那麼巨額的貯備,USD貶可能對RMB的升壓力就沒有現在那麼大;
這是它們之間看似簡單的直接關系。
另外,RMB升還有別的因素,不僅是貯備大的問題。。。
這其中或者之外,不僅有經濟關系,還有別的動作……
⑼ 世界鐵礦石產量還能夠用多久
未來20年世界礦物原料的保證程度看,大多數礦產不存在問題。從主要金屬礦產的靜態保證年限看,鐵礦石儲量可保證生產128年,銅礦儲量可保證生產32 年,鎳礦儲量可保證生產49年,鎢礦儲量可保證生產47年,鉀鹽儲量可保證生產276年。保證年限偏緊的有鋅(24年)、錫(21年)、鉛(21年)、金(19年)、銀(15年)和錳(14年)。
在儲量、儲量基礎和資源量三級分類中,最具現實意義的是儲量。但應看到,儲量是個動態概念,市場價格的提高會使本來開采無利可圖的礦石變得有利可圖,這部分儲量基礎會自動升級為儲量,價格的提高還會使勘探投人不斷增加,從而發現新的礦山,增加儲量基礎乃至儲量。此外,依靠科技進步可以發現新的成礦帶,提高低品位、難處理礦石的處理能力,從而增加礦石儲量。
長期以來,世界主要礦產無論是儲量、儲量基礎還是資源量都呈上升趨勢。如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世界銅儲量為3.4億噸,按當時年開采量840.5萬噸計算可供開采40年。同期世界黃金的儲量為39808噸,按當時年開采量1582.9噸計算可供開采25年。如今20多年過去了,銅儲量反而增加到4.7 億噸,開采年限還有30多年。金儲量還有4.2萬噸,開采年限有19年。
與1984年至1994年期間相比,世界多數礦產勘探儲量的保證程度未出現大的變化,只有鐵礦石的勘探儲量保證程度出現大幅度下降。
由於世界礦產資源分布極不均勻,開發已知礦產需大量投資等原因,許多國家難以擺脫能源和礦物原料短缺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西歐、日本和美國(三者礦物原料消費量約佔世界礦物原料消費量的2/3)的礦產資源保證程度都有所下降,他們大部分礦產的需求量大大超過國內的開采量,對進口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大。以美國為例,目前鋼消費量是產量的2倍,鉛為3.7倍,鋅為1.3倍,錫、鋁土礦和鎳全部依靠進口。
隨著礦產勘查、開采和冶煉進一步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主要工業國的礦產保證程度將進一步降低,對進口的依賴程度可能會持續增大。
原蘇聯和東歐國家的許多重要礦產,在礦石質量和開發條件方面,在國際市場上並無競爭力,但原蘇聯在油氣、金、鉑族元素、鉀鹽和金剛石等礦產方面增產潛力巨大。需要指出的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原蘇聯和東歐各國許多礦產儲量保證程度正在不斷下降,但目前他們的礦產產量下降速度低於礦產需求的下降速度。
發展中國家許多礦產的地質潛力優於原蘇聯和東歐國家,而且開發程度低。這是近幾年礦產勘查和開發向這些國家轉移的重要原因。
很多業內專家認為,未來絕大多數礦產儲量的增長速度仍將高於這些礦產的開采速度,因為從世界范圍看,發現新礦床的潛力還是很大的,許多地區的地質研究和地球物理研究程度還不夠。目前,勘探儲量與開采量相比的靜態保證年限,今後10年至20年仍將保持較高水平。
近幾年世界經濟逐步復甦,礦產品需求強勁增長,礦產品價格普遍上漲。
2004年世界經濟全面增長。與上年相比,幾個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分別為美國4.3%、日本4.4%、英國4.4%、德國1.4%、法國 2.5%、歐元區2.2%。幾個主要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分別為中國9%,印度6.7%、俄羅斯7.3%、中南美4.6%、中東歐5.5%、非洲 4.5%。
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2004年大多數國家的經濟都實現了同步增長,世界經濟呈現出共同繁榮的發展勢頭,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經濟增長最快的一年。
世界經濟復甦,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加上受政治因素和投機資金炒作的影響,能源和原材料需求強勁增長,礦產品供不應求,主要礦產品價格普遍攀升,礦產品價格創多年來最高記錄是2004年世界礦業的一個明顯特徵。中國經濟飛速增長致使需求量猛增被認為是造成這種局面的首要原因。2004年價格提高的礦產品包括:鋼鐵、銅、鎳、鋁、鎂、錫、鉛、鉑和金等。
據英國商品研究機構統計,2004年全球粗鋼產量10.36億噸,首次突破10億噸,其中中國粗鋼產量占亞洲一半,佔世界的四分之一。2004年初,控制全球80%鐵礦石貿易量的淡水河谷公司、里奧廷托公司和BHP比利頓公司宣布,把他們2004年至2005年生產的主要鐵礦石產品價格提高 18.62%。這3家公司還相繼把產量提高了9%左右。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中國鐵礦需求量猛增是上述3家公司提高產量和價格的主要因素。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據初步測算,2004年全球鐵礦石海運貿易總額達5.45億噸,高於2003年的5.15億噸,其中80%的增長是中國購買力增加所致。
2003年世界精煉銅產量為1524.49萬噸,2004年為1574.35萬噸,而同期的消費量分別為1536.55萬噸和1635.54萬噸。銅供應短缺日趨嚴重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各地銅庫存量大幅減少。世界有色金屬價格經過2002年的小幅回升後,2003年和2004年價格出現大幅走高。 2004年國際銅價格在振盪中攀升,年平均價格約為3200美元/噸,較2003年同期上漲40%,較2002年同期上漲110%。
此外,鉑和金等貴金屬價格的上漲也與中國的經濟發展有直接關系。鉑價在今年5月17日曾達1336美元/盎司,達到1980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今年5月13日金價最高達到730美元/盎司,創下25年來歷史新高(此數據為編者所加)。受需求強勁增長、美元疲軟、國際局勢動盪、恐怖襲擊事件不斷和礦工罷工等因素的影響,自2002年下半年以來,國際能源和原材料價格持續走高。
來源:世界建材
世界鐵礦石儲量可保證生產128年
⑽ 澳大利亞鐵礦石巨頭決定增產,是誰給了他們這個信心
眾所周知,一直以來澳大利亞是世界主要鐵礦石生產國之一,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市場。而如今,澳大利亞還在不斷繼續增產鐵礦石,這到底是誰給了他們這樣的信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