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德豪潤達高管融資

德豪潤達高管融資

發布時間:2022-03-31 04:04:23

⑴ 雷士照明股權之爭吳長江有責任嗎

雷士照明究竟是誰的孩子,究竟該誰說了算?正確的公司治理中,老闆與職業經理人也是互有分工與界限的,究竟是誰更可能越位和打球出界?中國商界仍然還處於「個人英雄主義」式的草莽年代嗎?這是吳長江與王冬雷之爭中需要關心的問題

2013年6月21日,香港,時任雷士照明首席執行官吳長江(右)及雷士董事長王冬雷(左)出席年會,宛如蜜月.

「吳長江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比誰都愛雷士,卻把他持有的雷士股份賣的精光?說雷士是他的孩子,卻掏空雷士的錢為他老婆的地產公司、自己的恩緯西工廠違規
擔保?說運營商是他的兄弟,卻又欠大家幾個億的借款長期不還?董事會聘請他擔任CEO,免了他的職務,卻霸佔公司不走?看不明白!」

9月13日,雷士照明董事長王冬雷在新浪微博頻發感慨。然而,就在2013年10月份,王冬雷接受媒體采訪時,還是這樣描述與雷士照明創始人,時任CEO吳長江的關系:「跟吳長江遇到一起,是我命好!我們兩個攜手,簡直是絕配。」

不想世事無常。8月以來,這對曾經的「絕配」屢起爭執,並公諸於眾。

8月8日,雷士照明召開董事會電話會議,吳長江被免去了執行董事、CEO職務。

8月29日,雷士照明股東大會以95.84%贊成票的結果罷免吳長江董事及董事會下屬委員會的所有職務。而吳長江認為,他的股東代表未能與會,對此結果並不認可。

這是吳長江1998年創辦雷士照明至今,第三次被擠出董事會。即使在公司控制權戰爭日漸頻繁的今天,雷士照明和吳長江這樣的經歷也足以引發足夠的關注。況且,第三次雷士控制權之爭過程中,充斥了太多幾近狗血的「劇情」。

8月8日下午,也就是罷免吳長江CEO職務的當天下午,王冬雷出現在吳長江辦公室左近。網上流傳的視頻顯示,現場發生了肢體接觸,驚動了重慶當地警方。

此後,雙方各自通過新聞發布會、實名微博等渠道,指責對方在公司運營中違規甚至違法。

企業觀察報記者采訪發現,吳王之爭,王冬雷或有不當之處,不過作為國內唯一一個先後三次被趕出自己一手締造企業的人,吳長江理應更多地對自己的遭遇進行反思。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公
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魯桐表示:「一般中國人會比較同情創業者,但是從規則角度去看,不能用感情色彩掩蓋實質。雷士照明風波根本上還是創業者英雄主義作風與
PE強調的企業運營制度化、規范化理念上的沖突。」還有專家表示,要看清這裡面的曲直是非並不容易,但如果著眼於基本的商業邏輯,這裡面還是應該辨別與考
量幾個關鍵問題的。

考量一:

雷士究竟是誰的孩子?

第一個關鍵問題,是應該在這場爭斗中首先需要搞清楚,雷士照明究竟是誰的孩子,這是討論問題的基點,有了這個基點,才能說,在這場爭斗中,首先誰該聽誰的。

吳長江習慣把雷士照明稱為自己的孩子,過去如是,現在也如是。

2013年元旦前夕,吳長江在微博上回應與德豪潤達(002005,股吧)的合作時表示,「請大家相信沒有人比我更熱愛雷士,我視雷士如自己的孩子」。與王冬雷鬧翻後,他又表示,「總把公司當作自己孩子,以至於到自私的地步」。

巧合的是,王冬雷也做過類似的比喻。2013年,王冬雷在公開場合表示,「我是做產業的,我把雷士當孩子養,當成終身的事業。」

對此,仁達方略咨詢公司總裁王吉鵬認為,不應該把經濟問題和道德、感情混為一談。「公司歸屬的客觀標准應該是股權。」

雷士照明的股權經歷了復雜的變化過程。吳長江結識王冬雷之時,雷士照明正處在第二次控制權爭奪的漩渦中。

2005年,由於發展理念不一致,吳長江與另外兩名雷士照明的創始人分道揚鑣,並支付了1.6億元的「分手費」。拿不出足夠現金的吳長江多方求助,還找到了柳傳志求援。

2006年8月14日,軟銀賽富以2200萬美元的代價,擁有雷士照明35.71%的股權。彼時吳長江占股40%。

2008年,為收購同屬照明行業的世通投資有限公司,手頭資金不足的雷士照明再次融資,在這次融資中,軟銀賽富再度出資1000萬美元,高盛出資3656萬美元。此時軟銀塞富的持股比例達到36.05%,成為第一大股東,吳長江以34.4%的股份居第二大股東。

2011年7月21日,雷士引進法國施耐德電氣作為策略性股東,由軟銀賽富、高盛和吳長江等六大股東共同向施耐德轉讓2.88億股股票。此時,吳長江(包括其個人及通過全資公司NVC合計)的持股比例下降到了17.15%。

對於股權的連續下降,吳長江並不擔心。在他看來,「包括高盛、軟銀賽富在內的投資者非常喜歡我,對我評價很高,他們很難找到我這樣一個有這么好的心態,這么盡心盡職,這么不辭辛苦做事的人。他們非常認同我,非要我來做雷士不可。」

話雖如此,當吳長江意識到其他大股東在人事任免等方面開始發言時,他開始通過杠桿式增持股票。資料顯示,2012年5月15日,吳長江以19%的比例重新成為第一大股東,較軟銀賽富僅高出0.52個百分點,在董事會發言權依舊微弱。

10天後,也就是2012年5月25日,雷士照明發布公告,吳長江因個人原因辭任董事長、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並辭任公司董事會所有委員職務。同時,來自賽富亞洲的閻焱和來自施耐德的張開鵬分別繼任董事長、首席執行官。

與第一次一樣,在經銷商、供應商等支持下,吳長江得以重返雷士照明。為了解決給自己帶來麻煩的原有股東,吳長江嘗試引入新的投資人。

經人介紹,吳長江找到了王冬雷。彼時,王冬雷創辦的德豪潤達已成為小家電領域有影響力的企業,正在圖謀向LED產業轉型。

2012年12月5日,吳長江增持雷士照明股份至22.07%。兩周後,德豪潤達以共計16.54億港元收購雷士照明20.08%的股份,成為雷士照明第一大股東。同時,吳長江通過自己名下的離岸公司NVC公司入股德豪潤達,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換股交易之後,吳長江大約獲得了3億元人民幣的收入,但其在雷士的股份降低到6.79%。

其後,根據王冬雷的說法,吳長江一再拋出手中的股票,「現在他已經把手中的股份賣得精光。」

「盡管現在他號稱手中還有從二級市場購買的2.74%的雷士照明股份,以及通過德豪潤達映射到雷士控股的5.13%,但我們查不到任何證據。」9月19日深夜,雷士照明董事會在回復企業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漢理資本董事長錢學鋒認為,即便吳長江手中持有股份屬實,他在雷士公司中只是個小股東。

和君創業咨詢公司管理合夥人黃培看來,王冬雷進入雷士照明後,吳長江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已決定了其更多的是職業經理人的身份。

從這一角度看,吳長江再把雷士照明稱為自己的孩子,從情感角度看尚可接受,如從市場規則和法理角度則難以理解。「中國一度喜歡宣傳白手起家,大
家容易同情創業者,實際上創業需要很多因素的配合,創業者是一個重要因素,投資者和資本同樣也是重要因素,不宜感情用事,有所偏頗。」王吉鵬表示。

考量二:

究竟是誰更可能打球出界?

雷士照明按照一般商業邏輯應該是王冬雷說了算。這一點相信爭議不大。那接下來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正確的公司治理老闆與職業經理人也是互有分工與界限的,那麼究竟是誰更可能越位和打球出界了呢?先看雙方對此是怎麼說的。

「我才是雷士最有價值的資產。雷士照明為什麼發展這么快?何以十幾年做到中國第一?我肯定有過人之處,這不是吹的。」時至今日,吳長江仍然這樣
表明心跡。平心而論,吳長江認為自己有過人之處並不過分,畢竟他創立了雷士照明這樣一家在國際照明行業都頗有影響力的企業。然而,作為中國唯一三次被趕出
自己創辦的公司的人,或許他自我表揚之餘,應該有一些反思。

1998年底,吳長江與自己的兩位高中同學胡永宏、杜剛聯手創立了雷士照明。最初,吳長江的股份為45%,後降低為三人一致。

企業發展後,三人在理念上出現明顯差異,吳長江主張繼續擴大規模,胡永宏二人則更傾向於賺錢分紅。

在回顧那段合作歲月時,胡永宏表示,「吳長江最喜歡讀的書就是《毛澤東選集》,他一直想證明自己是偉人的那一種,從以開始就能預見未來一樣。」

吳長江承認,當時自己確實違背董事會原則,「我也不想跟他們溝通,因為我好像覺得我們溝通起來非常費勁,大家理念思路不一致。」「如果你制定一
個商業戰略,所有人都能看懂,那還叫戰略?如果我的決策所有人都懂,就沒有今日之雷士和吳長江。」在吳長江看來,這不是剛愎自用,「我認為是自信。」

矛盾無法調和之時,三人分道揚鑣。吳長江引入了財務投資人。

盡管與軟銀賽富合作期間,吳長江已並非第一大股東,但他並不甘於受人擺弄。

現有資料顯示,2011年,出於重慶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吳長江提出將雷士照明的總部搬到重慶,但被董事會否決。董事會當時只同意其在重慶成立銷售公司,投資額度是2億元。但重慶開出的條件是,必須投資10億元,才能給予稅收等諸多優惠政策。

按照吳長江的說法,為了既不違背董事會規定,也為了滿足地方的需求,他自行找了第三方公司(香港無極照明有限公司)投資。在此過程中,雷士為無
極提供了擔保,而後者以建成後的大樓為前者提供了反擔保。2012年,吳長江將重慶雷士實業有限公司更名為「雷士照明(中國)有限公司」,重慶公司成為事
實上的雷士照明總部。

當時的董事會對此並不知情。時任董事長閻焱曾經對這一行為表示了強烈的不滿:「你回家時發現家不見了,這就像你家人在沒跟你商量的情況下搬走了。」

第二次被出局後,得到多方力挺的吳長江回歸雷士照明。為此,閻焱提出了必須處理好所有上市公司監管規則下不允許的關聯交易,嚴格遵守董事會決議等三個條件。

然而,王冬雷入主後認為,吳長江並未遵守上述承諾。

王冬雷一方接受企業觀察報采訪時就表示,罷免吳長江的導火索是發現其在未經董事會批準的情況下,將企業品牌使用權授予三家企業長達20年,而這三家企業均與吳長江關聯甚深。

根據雷士照明發布的公告,吳長江向董事會成員透露,其作為雷士照明的全資子公司惠州雷士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下稱「雷士光電」),與
山東雷士照明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山東雷士」)、重慶恩緯西實業有限公司(下稱「重慶恩緯西」)和中山聖地愛司照明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聖地愛司」)各簽
署一份許可協議,授予3家公司使用雷士品牌權力,為期20年。

公開資料顯示,前兩者的大股東為吳長江的岳母陳敏,後者的大股東為吳長江的岳父吳憲明。

吳長江的解釋是,這些公司在王冬雷進入之前就已經獲准有償使用雷士商標,且早有公告,現在只是合法延續。其繳納的商標許可費最終成為了上市公司業績。「無論跟我有無關系,只要符合市場公平條件,董事會應當予以公正評價。」

不過,雷士照明2013年年報顯示,山東雷士等3家公司的品牌使用時間為2013年-2015年,並非吳長江所說的20年。

還有一條也是王冬雷無法容忍的。他表示,吳長江通過合同能源管理事業部(EMC)和大項目事業部兩個新成立的事業部,不斷地掏空公司。「一年內
這兩個公司人員編制擴大了一倍,跟雷士總部人手一樣,都是300人,都是吳的親信主管,從銷售端來掏空利潤。」吳長江則認為這是誹謗。

加之雙方糾纏不清的賭債事件等,王冬雷認為自己忍無可忍,通過董事會罷免了吳長江的一切職務。王冬雷反思稱,當初與吳長江的合作過於倉促,「當時都沒有時間做盡職調查。」

對此,諾姆四達總司總裁蘇永華接受企業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是投資者還是企業家,在選擇合作對象的時候,應該提前做足功課,「尤其是對關鍵人物的調查了解,因為企業的合作往往就是關鍵人物的合作。」

與吳長江鬧翻後,閻焱表示:「中國的民營企業為什麼做不大,與企業的制度化,透明化管理關系極大……相信吳總本人也會汲取教訓,完成由草莽英雄向成熟、自律的現代企業管理人的轉變。」

吳長江的觀點則與此針鋒相對:「我相信偉大的人性治理,而不是虛偽的契約精神。」他甚至對媒體表示:「我明天回雷士,明天就可以把所有供應鏈的人召集起來。我就是有這個本事,你信不信?」

兩次被離職而後復位的事實也證明,吳長江在雷士照明上上下下確實有著較高威望。然而,威望不見得完全來自人格魅力。

2012年8月14日,在雷士照明董事會獨立調查委員會對該事件的調查結果中,吳長江承認在雷士照明首次IPO時,他曾協助一些員工和經銷商購買大量股票,員工和經銷商將錢匯入他的私人賬戶。除此之外,吳長江還承認他從經銷商處獲得了個人貸款。

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李長安(博客,微博)對企業觀察報記者表示,創業者要想與投資人和諧相處,絕不能用個人魅力、人性治理來取代對制度的敬畏和執行。「制度永遠比人更可靠。」

所以,有專家認為,也許王冬雷也有做事不地道之處,但目前這方面的資料曝光還不充分。但至少吳長江的問題是比較明顯的:他幾乎也所有的合作夥伴都合不來。這至少不是一個職業經理人該在的本份。

考量三:

商界為何仍然規則缺位?

罷免一個CEO為什麼這么難?這是近年中國不少企業出現的問題,從新聞的王志東,到國美的陳曉,
再到今天的吳長江……專家認為,這可能說明,中國商界仍然還處於草莽年代,真正的文明的規則即顯得「虛假、無用」,至少仍不為一部分人所遵守。「打個比
方,東家不要掌櫃的經營了,掌櫃的號召伙計占著東家的資產不還。現在的股東大會就是那個苦逼的東家。」王冬雷如是形容雙方的膠著狀態。

2014年7月15日,雷士照明公告,吳長江退出雷士照明10家附屬公司董事職位。其中,惠州雷士光電及雷士照明(中國)等公司改由王冬雷任新董事長。對此,吳長江回應稱,當時他在紐西蘭出差,董事會只是郵件通知他本人此事。

其後,便是董事會罷免吳長江CEO職務後,王冬雷帶人進入吳長江辦公室。「沒錯,我就是這樣安排的,我害怕他逃跑,拿公章做亂七八糟的事情。我害怕。」王冬雷表示。

吳長江認為,這次董事會事前臨時通知,未告知會議議題,不符合公司章程——但雷士照明上市公司章程中對董事會會議如何召開並未做明文規定。

目前,雷士照明萬州基地仍處在吳長江實際控制下。雷士惠州臨時總部方面稱,9月14日下午,雷士萬州工廠「以非正常銷售管理渠道」將6貨車照明
成品運送出廠,並指對方出動大量人員毆打雷士控股委派的經營管理人員。王冬雷認為,這些經銷商可能是吳長江債主且已無力支付貨款,吳長江此舉是為了拿上市
公司資產抵債。

吳長江為此出具的證據是——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檔案顯示,吳長江仍是雷士照明(中國)有限公司、重慶雷士照明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

吳長江方面聘請的律師邱光耀
以「事實上的母公司和孫公司」來形容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和雷士照明(中國)有限公司的關系。「雖然他(王冬雷)是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的最大股東,但按
照公司法和各公司章程的相關規定以及德豪潤達及王冬雷對雷士照明和吳長江簽訂的協議,他們不能越權對雷士照明的日常經營行為進行干涉,對於該上市公司旗下
的國內各具有實際生產能力和商標權利的子公司並沒有直接的控制力。」

「創業者與投資人出現這么大的矛盾,首先說明在制度設計上存在問題,其次是管理不夠規范,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與經理層之間,公司各層級之間的關系沒有理順。」 人才管理與人力資源咨詢集團諾姆斯達公司總裁蘇永華接受企業觀察報采訪時表示。

上海傑賽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認為,雷士照明之爭,對於投資者而言,要在防範公司創始團隊內部人控制方面預作安排,「要注意在法律框架下防範這類情形」。

漢理資本董事長錢學鋒預測稱,在公司董事會已下發決議的情況下,吳長江再反對也會被強行通過,若吳長江不交出公章和權利,遭到法院起訴,敗訴幾率很大。

2012年,吳長江在回顧第二次股權之爭時,曾有如下感慨:「創始人與投資人之間的紛爭很多地方是在經營理念和觀點上的分歧,只要用心溝通,相互包容完全可以解決的。雷士為此付出代價交了學費,但願能為更多的企業予以警示,少一些波折。」

⑵ 九大企業掌門人遇上演"老闆去哪兒了

策劃:張亮 張志偉 胡瀟瀅 袁元 賀駿 謝嵐
撰稿:本報記者 胡瀟瀅 矯月 楊萌 王崢 賈麗 王荊陽
前言:在資本市場詭譎動盪的環境下,擁有穩定的高管層是投資者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重要標准之一。2014年,國內多家上市公司經歷了巨大的高層人事動盪,一部分因涉案「落馬」,一部分因公司內斗「被抓」。這些上市公司的高管們在落馬前要麼「失聯」,要麼「失蹤」,雖然有的老闆「失而復聯」,但是已經對上市公司日常經營產生了影響,甚至波及到上市公司的股價,進而影響到投資者的切身利益,令人痛心。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雷士照明前CEO吳長江倒在昔日戰友之手
事件回顧:8月8日,雷士照明一紙公告將吳長江和王冬雷的恩怨情仇揭開,吳長江的首席執行官職務被強行解除,由雷士照明董事長兼德豪潤達董事長王冬雷接任。隨後在8月29日雷士照明的臨時股東大會上,王冬雷再率眾部直指吳長江私相授受、輸送利益,指責吳長江在雷士照明董事會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違規擔保,可能使雷士照明遭受1.73億元巨額損失,投票罷免吳長江在雷士照明的任何職務。隨即,兩人隔空對壘,互斥對方試圖掏空公司,在資本市場掀起一場「赤膊戰」。期間,吳長江三次被迫離開自己一手創建的雷士照明不知去向,兩次為以示清白重返。
這場內斗不斷升級,雷士照明越發陷入風雨飄搖之中,經銷商停止供貨,賬單「滿天飛」。直至10月28日下午,雷士照明的官方微博曬出一張「立案告知書」,吳長江行蹤才逐漸明朗,惠州市公安局向外界證實,吳長江因涉嫌挪用資金被惠州警方立案偵查。12月16日,有媒體向惠州市公安局求證,惠州市公安局確認吳長江的確因涉嫌挪用資金被惠州警方依法刑事拘留,但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點評:創始人吳長江或許從來沒想到過,自己會走進這樣的境遇:一年三次被驅逐。「一次比一次凶險,一次比一次激烈。」吳長江不止一次在媒體前「痛訴心聲」,可留給他的更多的是指責和無奈,終究還是倒在了王冬雷這個昔日戰友的手上。吳長江曾說「我這個人就是太天真太容易輕信人」,如今他真的很難讓人相信他。姑且不論是誰掏空了上市公司,接下來法律會給出答案,但這場斗爭下的犧牲者——雷士照明早已千瘡百孔,如今雷士照明面臨的問題是老闆去哪兒了?能否留住投資者的決心、能否再挽回經銷商的信心、是否還能將「雷士」品牌樹立於有著大好光景的LED之林,這些都是雷士照明亟待要解決的問題。
方大集團原董事長方威是否「失聯」成迷
發傳真手寫簽名自證未失聯
事件回顧:6月27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顯示,遼寧省人大常委會罷免了方威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隨後,傳出了方威失聯的消息。
自公告發布後,「方大系」上市公司受到波及。三家上市公司方大特鋼、方大炭素、方大化工均緊急停牌。今年7月1日晚間,三家公司同時就實際控制人方威一事發布澄清公告,三家公司強調,方威雖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但其不擔任任何職務,不參與日常事務,公司經營生產一切正常。
為了打消市場疑慮,7月2日,方大集團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發表自查公告,稱方大集團來函表示方威未失去聯系,還在對集團公司的相關工作進行部署,並附上了方大集團傳來的方威本人簽署的部署有關工作的傳真文件,在傳真文件上方威簽署了「已要求集團公司財務部、證券部等相關部門按照問詢函的要求積極配合上市公司做好相關自查工作」的說明。
同時,三家上市公司實際股東方大集團來函表示方威目前未失聯,仍然在部署集團工作。方大特鋼與方大炭素還公布了收到方大集團傳來由方威本人簽署的工作傳真。函件中,方威表示集團公司財務部、證券部要按照上市公司問詢函的要求積極配合做好相關自查工作。
公開資料顯示,方威是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2012年胡潤發布的《2012少壯派富豪榜》中,他以財富150億元人民幣位列亞軍。
點評:在方威被罷免人大代表職務後,其所謂的「發家史」尤其是方大集團早年參與南昌鋼鐵改制的種種爭議再度被「挖出」,外界認為相關改制過程存在巨大的利益輸送,尤其是對受讓方設置的諸多前置條件,一度被指是為方大集團「量身定製」。
海鑫鋼鐵由盛而衰
少帥李兆會「消失」躲避債權人
事件回顧:自今年3月18日海鑫鋼鐵宣布停產,至今已9個月有餘。作為曾經山西省乃至全國知名的民營鋼企,聞喜縣的支柱產業,海鑫大廈最終用崩塌為自己劃上了一個不光彩的句號。追究其責,海鑫少帥李兆會自然難辭其咎,不過在成千上萬的討債者面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位少帥至今未公開表態。
不可否認,海鑫鋼鐵曾經輝煌過,自上任董事長李海倉創立海鑫鋼鐵以來,海鑫一直被當地人當作是聞喜縣的驕傲和靠山,從一個起步時只有40萬元資產的小鋼廠快速成長為後來山西省最大的民營鋼企、擁有多達1萬多名職工的聞喜縣的支柱產業,海鑫一直在締造屬於自己的「神話」。
可是這個神話自2003年1月22日那聲槍響後發生了轉折,李海倉意外遭遇槍殺,這時從海外留學歸來的「少帥」李兆會臨危受命,接管了海鑫鋼鐵,在擁護和質疑聲中,李兆會在上任早期不負眾望的延續了海鑫鋼鐵的輝煌。
通過海鑫實業進行的資本運作,讓李兆會在2007年、2008年連續兩年躋身胡潤百富榜,也被戴上山西最年輕首富的光環。不過,市場上關於李兆會醉心金融、無心鋼鐵實業的說法也隨之而來。
可是,隨著鋼鐵行業進入寒冬,海鑫鋼鐵的「隱患」終於爆發。人們這時才發現,這位海鑫少帥原來是一個「不愛鋼鐵愛投資」的主,在鋼廠運營陷入泥潭時,海鑫鋼鐵的債務漏洞越捅越大。據公開資料顯示,海鑫集團現有負債及對外擔保數字約為104.59億元,而整個海鑫集團的賬面資產僅100.68億元,這意味著其負債率超過100%。
點評:如今海鑫鋼鐵已經成為一座空廠,高爐早已關閉,員工被遣散回家等候消息,討債者將公司大門堵得水泄不通卻大多無功而返。11月12日,山西運城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5份公告,正式裁定受理4家債權人對海鑫鋼鐵
提起的破產重整申請。事已至此,作為公司一把手,海鑫鋼鐵破產的始作俑者李兆會始終三緘其口,一直未做出公開表態和說明。而李兆會這樣的態度也讓眾多的討債者以及工廠骨幹員工的情緒由猜疑到憤怒最終轉變為失望。海鑫鋼鐵債務危機至今還未有一個圓滿的解決,李兆會去向依然是個迷,在年關將至之時,我們不禁仍要問一句:「海鑫鋼鐵董事長李兆會,你到底去哪了?」
網秦董事長卸任
被疑「失聯」與芮成鋼案有關
事件回顧:2014年12月10日,從事手機和網路安全業務的美國上市公司網秦發布公告稱,董事長兼聯席CEO林宇因與公司無關的個人原因,已經卸任。據網秦聯席CEO奧馬爾·汗在電話會議中透露,公司董事會幾個月前已決定林宇離開,這是林宇個人決定,跟網秦公司沒有太大關系。
該卸任消息發布後,林宇並未作出任何個人說明和聲明。與此同時,林宇的行動電話還一直處於關機狀態。有媒體稱網秦內部人士已多日聯系不上林宇,懷疑其本人已經失聯。而林宇的個人微博也在今年6月5日後已停止更新。
在市場詢問林宇「去哪了」的同時,有媒體曝出芮成鋼與網秦關系甚好。該報道表示,芮成鋼新書《虛實結合》,網秦可支持了不少,網秦CEO林宇參與博鰲論壇,混了個青年領袖圓桌嘉賓,與主持人芮成鋼同桌,也是芮幫助運作的結果。而遲遲不給網秦出有問題年報的普華永道也終於被換。
點評:目前,關於林宇的去向還依然是謎,而其創建的網秦自去年被美國研究機構渾水發布報告指責網秦「操縱重大騙局」後至今仍未能擺脫負面消息的影響。雖然網秦已交出2013年審計年報。不過渾水認為報告「有失偏頗」,並懷疑網秦股票存在內幕交易,並要求監管機構盡快對網秦展開調查。
同時,在網秦上交2013年年報之後,公司於12月19日發布三季報稱,公司前三個季度的凈營收合計為2.426億美元,凈虧損合計為5500萬美元。
在種種不利消息傳出的同時,網秦開始調整董事會成員名單,並積極釋放公司經營良好的消息。但這是否能夠抵消董事長卸任至今失聯的負面消息還需日後觀察。
「流亡」海外兩年
遠望谷實際控制人徐玉鎖歸國自首
事件回顧:遠望谷12月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14年11月28日晚獲悉,公司原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徐玉鎖主動回國投案自首,積極配合檢察機關辦案,檢察機關對徐玉鎖採取了取保候審的措施,並稱公司經營活動一切正常。
同時,據公告顯示,徐玉鎖先生系遠望谷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另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9月底,徐玉鎖持有遠望谷25.19%的股份。
兩年前,時任深圳市人大代表的徐玉鎖涉嫌向原鐵道部運輸局車輛部副主任劉瑞揚行賄。2012年10月24日,深圳市人大許可檢察機關對徐玉鎖採取強制措施,徐玉鎖於是輾轉開始了在美國和新加坡的逃亡,由其夫人陳光珠擔任遠望谷的代理總裁和董事長。
今年2月24日和9月29日,遠望谷兩筆投資與徐玉鎖在海外的軌跡似有吻合。根據遠望谷公告,2月24日,遠望谷同意其美國子公司遠望谷技術(美國)有限公司出資100萬美元設立了一家歐洲全資子公司。到了9月29日,遠望谷又將遠望谷技術(美國)有限公司的100%股權轉讓給公司另一家全資子公司遠望谷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恰好位於新加坡。
在徐玉鎖出走後的一段時間內,遠望谷業績曾大幅下滑,2013年,遠望谷營業利潤2045.45萬元,較上年同比下降了83.63%,今年前兩個季度,其業績也處於下滑之中,今年第三季度,其運營狀況明顯好轉,營業收入同比實現26.20%增長,凈利潤增長了918.54%。
點評:當初就是因為一部耗資1850萬元的鐵道部「天價」宣傳片而牽出了鐵路系統的一系列腐敗案,其中,涉及的就有時任鐵道部運輸局車輛部副主任劉瑞揚,而之所以曾經的胡潤富豪徐玉鎖出逃就是因為對劉瑞揚行賄被立案調查。
15年前遠望谷成立,從最早的四個員工起步,徐玉鎖本人曾兼職司機,到早年前IPO上市首日股價以60元/股高開,達到身價15億元,再到涉嫌行賄被採取強制措施,直至回國自首,徐玉鎖命運漩渦的輪回讓人不禁嗟嘆。
董事長孟凱出國找錢遲遲未歸
中科雲網遭遇資金鏈困局
事件回顧:自從宣布轉型大數據後,曾經的「餐飲第一股」湘鄂情就一直惡疾纏身。一進入12月份,董事長孟凱出國未歸的消息不脛而走,已改名為中科雲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廚子」又陷入了新的發展危機。
據悉,中科雲網董事長孟凱「十一」長假後便開始在國外出差,主要進行為償付公司債等事項籌集資金,為處置有關資產尋找收購方,孟凱主要通過電話、郵件、傳真等安排工作並參與決策。
中科雲網內部人士向媒體聲稱,孟凱確實在國外兩個多月沒有回國,目前正在處理國外資產事宜,正在談判。主要原因是公司目前確實遇到了資金問題,受此影響公司已經暫停了公司轉型收購的步伐,但此前簽訂的合同仍在繼續執行,公司未來收購也存在不確定性。
2012年12月份中央出台「八項規定」等政策,高端餐飲代表湘鄂情在2013年全年大虧5.64億元。雖然孟凱多次布局中低端餐飲或通過變賣資產、關停門店、涉足環保等方式試圖扭虧,但掙扎中的湘鄂情並沒讓投資者看到希望。
今年6月份,湘鄂情高調宣布脫離餐飲,轉型布局大數據,欲通過互聯網掘金,但是目前來看,結果卻差強人意。
據了解,中科雲網歷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共有42位,其中29位已離職。也就是說,約七成高管已經掛冠而去,曾經的「國內餐飲第一股」儼然已經變成了股市「高管離職第一股」。
點評:掄「勺子」的大廚在遭遇行業低谷時,不是強練內功將企業做精做強,反而選擇不停的轉型和變賣資產來度日,不但讓投資者沒有信心,也讓「整個團隊都懵了」,而此時孟凱突然到國外轉讓資產兩月未歸,也讓爬坡期的中科雲網的未來發展充滿變數。
公司如今的狀況,不得不說主要源於湘鄂情執意多元化的發展和轉型,讓多數高管看不清公司未來的發展,而在轉型後盈利預期遙遙無期的背景下,高管們對其漸漸失去了信心。對於公司董事長孟凱來說,「遠赴他鄉」顯然不是明智之舉,回國面對困難,掌舵前行才是當務之急。
諾奇老闆「失聯」遭全球通緝
公司擬重組待價而沽
事件回顧:從單個小店到連鎖品牌,再到上市港交所,曾號稱是國內第一個港股上市的「快時尚」品牌諾奇,誰能想到這家以生產休閑男裝為主的上市公司會有身陷巨額負債,老闆失聯遭國際刑警紅色通緝令通緝的這一天呢?
回顧7月25日,諾奇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丁輝失聯」。此後,諾奇董事會緊接於7月31日發布公告稱,今年1月27日及4月3日,丁輝先後指示將公司全資香港附屬公司諾奇時尚國際有限公司於交通銀行香港分行銀行賬戶之人民幣5000萬元及1955萬港元轉移至一家英屬處女群島公司的賬戶;同時1月27日及今年3月11日,丁輝先後指示諾奇時尚於交通銀行香港分行銀行賬戶的1.6億元及250萬元轉移至諾奇時尚位於廈門國際銀行的銀行賬戶。這意味著丁輝從1月份至4月份先後四次轉移諾奇公司資金累計2.28億元。
丁輝失聯後,債主們紛紛上門討債。諾奇公告顯示,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收到廈門國際銀行、民生銀行、山東信託通知,指稱諾奇曾為多名非集團成員人士合計4.55億元的貸款作擔保或抵押證券。不過,業界普遍認為丁輝與其妻陳瑞英已潛逃至香港,兩人借款合計超過15億元。
點評:對於丁輝失聯一事,有業內人士評價為資金鏈斷裂所致。事實上,在福建省類似諾奇老闆失聯的事件已屢見不鮮,其主要原因都與資金緊缺有關。而從當地服裝行業整體走勢來看,則是因為行業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導致多數企業庫存高企無法變現,致使企業失去持續運營的資金而最終不得不一跑了之。大浪淘沙,相信在行業經歷了這場洗牌後,將會有個新的開始。
雅居樂老闆「失聯」75天後歸來
融資計劃告吹 銷售目標難完成
事件回顧:臨近年底,這一年都不太順的老牌房企雅居樂終於可以鬆口氣了。12月14日晚間,雅居樂公告稱,公司接獲通知,昆明市人民檢察院「指定居所居住措施」對陳卓林已不適用,並將於12月15日恢復公司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及公司總裁的職務。
而相比於不少公司陷入麻煩後,老闆不知所蹤,雅居樂老闆陳卓林此前的去向則非常確定。不過他也不能去別的地方,因為公司在雲南的項目可能存在問題,陳老闆被昆明市人民檢察院執行了「指定居所居住的措施」。
據悉,陳老闆「出事」,和該公司雲南項目有關,很可能涉及對當地官員的利益輸送。公開資料也顯示,雅居樂目前在雲南共有騰沖、瑞麗、西雙版納以及昆明四個項目,且雅居樂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8月份,除昆明以外的雲南項目平均樓面地價僅為198元/平方米,僅為同類項目的1/8,拿地成本之低更是加重了雅居樂涉嫌利益輸送的猜測。
同時,就在陳老闆被檢方監視居住後不久,10月16日,負責雅居樂雲南及海南房地產項目的執行董事黃奉潮被證實與公司失去聯系,而黃奉潮失聯前曾要求雅居樂騰沖項目總經理協助中紀委調查。不過,陳老闆最終平安歸來,同時回到崗位的還有雅居樂執行董事、集團副總裁黃奉潮。但也有觀點認為,雅居樂目前的公告只能說明陳卓林暫時安全,但是並不能說明陳卓林及雅居樂已經從雲南貪腐調查中全身而退。
而在陳老闆遭檢方監視居住的這2個多月時間里,雅居樂的日子可謂相當不好過。公司先是不得不緊急叫停了28億港元的供股融資計劃,其股價也在復牌後一度大跌逾30%,評級機構更是下調了公司的評級。
點評:實際上,地產一直是官員與老闆們「出事」的高發領域,有媒體曾統計過,自2000年以來,半數落馬省部級高官涉及房地產,原因自然也是不言而喻。不過,作為一家公眾上市公司,恪守基本的法律底線仍是一條紅線,尤其是公司創始人,一旦出事對公司產生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不但有可能將辛苦半生創辦的企業毀掉,大大小小的投資者們也會因此遭殃。此外,鑒於房地產領域嚴重的貪污情況,官員的資產和房產交易信息透明化也應盡快落實,讓官員不正當的房產無所遁形,而這也將有利於房地產行業更加健康的發展。
佳兆業老闆郭英成「裸退」
郭氏家族全面退出管理層
事件回顧:在樓市整體狀況不佳的背景下,佳兆業今年銷售業績可以說相當不錯。不過,公司老闆郭英成卻在此時宣布從公司「裸退」,並向同鄉張峻控制的生命人壽出售了部分股份,生命人壽方面則派人入駐了公司董事會。
有消息稱,郭英成的離任很可能與深圳一些落馬官員有關,但佳兆業集團首席財務官張鴻光表示,郭英成辭職「是擔心個人流言持續影響公司股價」。同時,目前郭英成及其兄弟、前執行董事郭英智均身在香港,並未遭相關部門帶走。
據悉,郭英成閃辭的導火索源自不久前佳兆業深圳房源被鎖一事。
隨後的12月4日,郭英成家族旗下的大正投資,以每股2.898港元減持5.755億股舊股(占佳兆業總股本的11.21%)予生命人壽,使其在佳兆業的持股比例將增至約29.96%。並晉升為公司單一最大股東。而在本次出售股權後,郭氏家族通過家族信託持基金有的佳兆業股份降至50.14%(此前郭氏家族信託持基金通過大昌、大豐、大正三家公司,持有佳兆業61.35%的股份)。
12月10日晚,公司創始人郭英成又以「健康理由」辭任在佳兆業的全部職務,包括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提名委員會主席、薪酬委員會成員及公司授權代表,自12月31日起生效。同時,郭英成胞弟郭英智則因「希望投放更多時間追求個人事業發展」,而由執行董事調任為非執行董事。由於郭家三兄弟中的大哥郭俊偉(富昌金融集團主席)並未在佳兆業集團任職。這樣,至少從表面上看,郭氏家族已全面退出佳兆業的管理層。
點評:董事會高管辭職,是不少陷入風波中的香港上市企業的共同選擇,此舉有利於將負面影響降至最低,以維持公司的正常運作。
接近佳兆業的人士也稱,「佳兆業的資產其實挺大的,包括舊改這塊的資產也非常不錯,但是在香港資本市場,中資房企的股價普遍折讓的很厲害,通過賣股方式退出,至少從資金上來說對郭家是很虧的,郭家顯然是『迫不得已』才做出這種選擇。不過,生命人壽上位有利於公司經營的穩定,從上市公司層面來說無疑是獲益的」。
實際上,郭家目前的選擇無疑已是最佳方案,雖然會有一些損失,但至少大部分家業還在,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避過這陣風波後,郭家卷土重來也不無可能。

⑶ 德豪潤達股票里有融資融卷是什麼意思

相當於借錢,自己的資金大了賺了就多了,放大了資金杠桿,收益高,虧損也大。

⑷ 雷士照明股權之爭屬於哪一類委託代理模型

雷士照明究竟是誰的孩子,究竟該誰說了算?正確的公司治理中,老闆與職業經理人也是互有分工與界限的,究竟是誰更可能越位和打球出界?中國商界仍然還處於「個人英雄主義」式的草莽年代嗎?這是吳長江與王冬雷之爭中需要關心的問題

2013年6月21日,香港,時任雷士照明首席執行官吳長江(右)及雷士董事長王冬雷(左)出席年會,宛如蜜月

「吳長江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比誰都愛雷士,卻把他持有的雷士股份賣的精光?說雷士是他的孩子,卻掏空雷士的錢為他老婆的地產公司、自己的恩緯西工廠違規
擔保?說運營商是他的兄弟,卻又欠大家幾個億的借款長期不還?董事會聘請他擔任CEO,免了他的職務,卻霸佔公司不走?看不明白!」

9月13日,雷士照明董事長王冬雷在新浪微博頻發感慨。然而,就在2013年10月份,王冬雷接受媒體采訪時,還是這樣描述與雷士照明創始人,時任CEO吳長江的關系:「跟吳長江遇到一起,是我命好!我們兩個攜手,簡直是絕配。」

不想世事無常。8月以來,這對曾經的「絕配」屢起爭執,並公諸於眾。

8月8日,雷士照明召開董事會電話會議,吳長江被免去了執行董事、CEO職務。

8月29日,雷士照明股東大會以95.84%贊成票的結果罷免吳長江董事及董事會下屬委員會的所有職務。而吳長江認為,他的股東代表未能與會,對此結果並不認可。

這是吳長江1998年創辦雷士照明至今,第三次被擠出董事會。即使在公司控制權戰爭日漸頻繁的今天,雷士照明和吳長江這樣的經歷也足以引發足夠的關注。況且,第三次雷士控制權之爭過程中,充斥了太多幾近狗血的「劇情」。

8月8日下午,也就是罷免吳長江CEO職務的當天下午,王冬雷出現在吳長江辦公室左近。網上流傳的視頻顯示,現場發生了肢體接觸,驚動了重慶當地警方。

此後,雙方各自通過新聞發布會、實名微博等渠道,指責對方在公司運營中違規甚至違法。

企業觀察報記者采訪發現,吳王之爭,王冬雷或有不當之處,不過作為國內唯一一個先後三次被趕出自己一手締造企業的人,吳長江理應更多地對自己的遭遇進行反思。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公
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魯桐表示:「一般中國人會比較同情創業者,但是從規則角度去看,不能用感情色彩掩蓋實質。雷士照明風波根本上還是創業者英雄主義作風與
PE強調的企業運營制度化、規范化理念上的沖突。」還有專家表示,要看清這裡面的曲直是非並不容易,但如果著眼於基本的商業邏輯,這裡面還是應該辨別與考
量幾個關鍵問題的。

考量一:

雷士究竟是誰的孩子?

第一個關鍵問題,是應該在這場爭斗中首先需要搞清楚,雷士照明究竟是誰的孩子,這是討論問題的基點,有了這個基點,才能說,在這場爭斗中,首先誰該聽誰的。

吳長江習慣把雷士照明稱為自己的孩子,過去如是,現在也如是。

2013年元旦前夕,吳長江在微博上回應與德豪潤達(002005,股吧)的合作時表示,「請大家相信沒有人比我更熱愛雷士,我視雷士如自己的孩子」。與王冬雷鬧翻後,他又表示,「總把公司當作自己孩子,以至於到自私的地步」。

巧合的是,王冬雷也做過類似的比喻。2013年,王冬雷在公開場合表示,「我是做產業的,我把雷士當孩子養,當成終身的事業。」

對此,仁達方略咨詢公司總裁王吉鵬認為,不應該把經濟問題和道德、感情混為一談。「公司歸屬的客觀標准應該是股權。」

雷士照明的股權經歷了復雜的變化過程。吳長江結識王冬雷之時,雷士照明正處在第二次控制權爭奪的漩渦中。

2005年,由於發展理念不一致,吳長江與另外兩名雷士照明的創始人分道揚鑣,並支付了1.6億元的「分手費」。拿不出足夠現金的吳長江多方求助,還找到了柳傳志求援。

2006年8月14日,軟銀賽富以2200萬美元的代價,擁有雷士照明35.71%的股權。彼時吳長江占股40%。

2008年,為收購同屬照明行業的世通投資有限公司,手頭資金不足的雷士照明再次融資,在這次融資中,軟銀賽富再度出資1000萬美元,高盛出資3656萬美元。此時軟銀塞富的持股比例達到36.05%,成為第一大股東,吳長江以34.4%的股份居第二大股東。

2011年7月21日,雷士引進法國施耐德電氣作為策略性股東,由軟銀賽富、高盛和吳長江等六大股東共同向施耐德轉讓2.88億股股票。此時,吳長江(包括其個人及通過全資公司NVC合計)的持股比例下降到了17.15%。

對於股權的連續下降,吳長江並不擔心。在他看來,「包括高盛、軟銀賽富在內的投資者非常喜歡我,對我評價很高,他們很難找到我這樣一個有這么好的心態,這么盡心盡職,這么不辭辛苦做事的人。他們非常認同我,非要我來做雷士不可。」

話雖如此,當吳長江意識到其他大股東在人事任免等方面開始發言時,他開始通過杠桿式增持股票。資料顯示,2012年5月15日,吳長江以19%的比例重新成為第一大股東,較軟銀賽富僅高出0.52個百分點,在董事會發言權依舊微弱。

10天後,也就是2012年5月25日,雷士照明發布公告,吳長江因個人原因辭任董事長、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並辭任公司董事會所有委員職務。同時,來自賽富亞洲的閻焱和來自施耐德的張開鵬分別繼任董事長、首席執行官。

與第一次一樣,在經銷商、供應商等支持下,吳長江得以重返雷士照明。為了解決給自己帶來麻煩的原有股東,吳長江嘗試引入新的投資人。

經人介紹,吳長江找到了王冬雷。彼時,王冬雷創辦的德豪潤達已成為小家電領域有影響力的企業,正在圖謀向LED產業轉型。

2012年12月5日,吳長江增持雷士照明股份至22.07%。兩周後,德豪潤達以共計16.54億港元收購雷士照明20.08%的股份,成為雷士照明第一大股東。同時,吳長江通過自己名下的離岸公司NVC公司入股德豪潤達,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換股交易之後,吳長江大約獲得了3億元人民幣的收入,但其在雷士的股份降低到6.79%。

其後,根據王冬雷的說法,吳長江一再拋出手中的股票,「現在他已經把手中的股份賣得精光。」

「盡管現在他號稱手中還有從二級市場購買的2.74%的雷士照明股份,以及通過德豪潤達映射到雷士控股的5.13%,但我們查不到任何證據。」9月19日深夜,雷士照明董事會在回復企業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漢理資本董事長錢學鋒認為,即便吳長江手中持有股份屬實,他在雷士公司中只是個小股東。

和君創業咨詢公司管理合夥人黃培看來,王冬雷進入雷士照明後,吳長江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已決定了其更多的是職業經理人的身份。

從這一角度看,吳長江再把雷士照明稱為自己的孩子,從情感角度看尚可接受,如從市場規則和法理角度則難以理解。「中國一度喜歡宣傳白手起家,大
家容易同情創業者,實際上創業需要很多因素的配合,創業者是一個重要因素,投資者和資本同樣也是重要因素,不宜感情用事,有所偏頗。」王吉鵬表示。

考量二:

究竟是誰更可能打球出界?

雷士照明按照一般商業邏輯應該是王冬雷說了算。這一點相信爭議不大。那接下來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正確的公司治理老闆與職業經理人也是互有分工與界限的,那麼究竟是誰更可能越位和打球出界了呢?先看雙方對此是怎麼說的。

「我才是雷士最有價值的資產。雷士照明為什麼發展這么快?何以十幾年做到中國第一?我肯定有過人之處,這不是吹的。」時至今日,吳長江仍然這樣
表明心跡。平心而論,吳長江認為自己有過人之處並不過分,畢竟他創立了雷士照明這樣一家在國際照明行業都頗有影響力的企業。然而,作為中國唯一三次被趕出
自己創辦的公司的人,或許他自我表揚之餘,應該有一些反思。

1998年底,吳長江與自己的兩位高中同學胡永宏、杜剛聯手創立了雷士照明。最初,吳長江的股份為45%,後降低為三人一致。

企業發展後,三人在理念上出現明顯差異,吳長江主張繼續擴大規模,胡永宏二人則更傾向於賺錢分紅。

在回顧那段合作歲月時,胡永宏表示,「吳長江最喜歡讀的書就是《毛澤東選集》,他一直想證明自己是偉人的那一種,從以開始就能預見未來一樣。」

吳長江承認,當時自己確實違背董事會原則,「我也不想跟他們溝通,因為我好像覺得我們溝通起來非常費勁,大家理念思路不一致。」「如果你制定一
個商業戰略,所有人都能看懂,那還叫戰略?如果我的決策所有人都懂,就沒有今日之雷士和吳長江。」在吳長江看來,這不是剛愎自用,「我認為是自信。」

矛盾無法調和之時,三人分道揚鑣。吳長江引入了財務投資人。

盡管與軟銀賽富合作期間,吳長江已並非第一大股東,但他並不甘於受人擺弄。

現有資料顯示,2011年,出於重慶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吳長江提出將雷士照明的總部搬到重慶,但被董事會否決。董事會當時只同意其在重慶成立銷售公司,投資額度是2億元。但重慶開出的條件是,必須投資10億元,才能給予稅收等諸多優惠政策。

按照吳長江的說法,為了既不違背董事會規定,也為了滿足地方的需求,他自行找了第三方公司(香港無極照明有限公司)投資。在此過程中,雷士為無
極提供了擔保,而後者以建成後的大樓為前者提供了反擔保。2012年,吳長江將重慶雷士實業有限公司更名為「雷士照明(中國)有限公司」,重慶公司成為事
實上的雷士照明總部。

當時的董事會對此並不知情。時任董事長閻焱曾經對這一行為表示了強烈的不滿:「你回家時發現家不見了,這就像你家人在沒跟你商量的情況下搬走了。」

第二次被出局後,得到多方力挺的吳長江回歸雷士照明。為此,閻焱提出了必須處理好所有上市公司監管規則下不允許的關聯交易,嚴格遵守董事會決議等三個條件。

然而,王冬雷入主後認為,吳長江並未遵守上述承諾。

王冬雷一方接受企業觀察報采訪時就表示,罷免吳長江的導火索是發現其在未經董事會批準的情況下,將企業品牌使用權授予三家企業長達20年,而這三家企業均與吳長江關聯甚深。

根據雷士照明發布的公告,吳長江向董事會成員透露,其作為雷士照明的全資子公司惠州雷士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下稱「雷士光電」),與
山東雷士照明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山東雷士」)、重慶恩緯西實業有限公司(下稱「重慶恩緯西」)和中山聖地愛司照明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聖地愛司」)各簽
署一份許可協議,授予3家公司使用雷士品牌權力,為期20年。

公開資料顯示,前兩者的大股東為吳長江的岳母陳敏,後者的大股東為吳長江的岳父吳憲明。

吳長江的解釋是,這些公司在王冬雷進入之前就已經獲准有償使用雷士商標,且早有公告,現在只是合法延續。其繳納的商標許可費最終成為了上市公司業績。「無論跟我有無關系,只要符合市場公平條件,董事會應當予以公正評價。」

不過,雷士照明2013年年報顯示,山東雷士等3家公司的品牌使用時間為2013年-2015年,並非吳長江所說的20年。

還有一條也是王冬雷無法容忍的。他表示,吳長江通過合同能源管理事業部(EMC)和大項目事業部兩個新成立的事業部,不斷地掏空公司。「一年內
這兩個公司人員編制擴大了一倍,跟雷士總部人手一樣,都是300人,都是吳的親信主管,從銷售端來掏空利潤。」吳長江則認為這是誹謗。

加之雙方糾纏不清的賭債事件等,王冬雷認為自己忍無可忍,通過董事會罷免了吳長江的一切職務。王冬雷反思稱,當初與吳長江的合作過於倉促,「當時都沒有時間做盡職調查。」

對此,諾姆四達總司總裁蘇永華接受企業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是投資者還是企業家,在選擇合作對象的時候,應該提前做足功課,「尤其是對關鍵人物的調查了解,因為企業的合作往往就是關鍵人物的合作。」

與吳長江鬧翻後,閻焱表示:「中國的民營企業為什麼做不大,與企業的制度化,透明化管理關系極大……相信吳總本人也會汲取教訓,完成由草莽英雄向成熟、自律的現代企業管理人的轉變。」

吳長江的觀點則與此針鋒相對:「我相信偉大的人性治理,而不是虛偽的契約精神。」他甚至對媒體表示:「我明天回雷士,明天就可以把所有供應鏈的人召集起來。我就是有這個本事,你信不信?」

兩次被離職而後復位的事實也證明,吳長江在雷士照明上上下下確實有著較高威望。然而,威望不見得完全來自人格魅力。

2012年8月14日,在雷士照明董事會獨立調查委員會對該事件的調查結果中,吳長江承認在雷士照明首次IPO時,他曾協助一些員工和經銷商購買大量股票,員工和經銷商將錢匯入他的私人賬戶。除此之外,吳長江還承認他從經銷商處獲得了個人貸款。

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李長安(博客,微博)對企業觀察報記者表示,創業者要想與投資人和諧相處,絕不能用個人魅力、人性治理來取代對制度的敬畏和執行。「制度永遠比人更可靠。」

所以,有專家認為,也許王冬雷也有做事不地道之處,但目前這方面的資料曝光還不充分。但至少吳長江的問題是比較明顯的:他幾乎也所有的合作夥伴都合不來。這至少不是一個職業經理人該在的本份。

考量三:

商界為何仍然規則缺位?

罷免一個CEO為什麼這么難?這是近年中國不少企業出現的問題,從新聞的王志東,到國美的陳曉,
再到今天的吳長江……專家認為,這可能說明,中國商界仍然還處於草莽年代,真正的文明的規則即顯得「虛假、無用」,至少仍不為一部分人所遵守。「打個比
方,東家不要掌櫃的經營了,掌櫃的號召伙計占著東家的資產不還。現在的股東大會就是那個苦逼的東家。」王冬雷如是形容雙方的膠著狀態。

2014年7月15日,雷士照明公告,吳長江退出雷士照明10家附屬公司董事職位。其中,惠州雷士光電及雷士照明(中國)等公司改由王冬雷任新董事長。對此,吳長江回應稱,當時他在紐西蘭出差,董事會只是郵件通知他本人此事。

其後,便是董事會罷免吳長江CEO職務後,王冬雷帶人進入吳長江辦公室。「沒錯,我就是這樣安排的,我害怕他逃跑,拿公章做亂七八糟的事情。我害怕。」王冬雷表示。

吳長江認為,這次董事會事前臨時通知,未告知會議議題,不符合公司章程——但雷士照明上市公司章程中對董事會會議如何召開並未做明文規定。

目前,雷士照明萬州基地仍處在吳長江實際控制下。雷士惠州臨時總部方面稱,9月14日下午,雷士萬州工廠「以非正常銷售管理渠道」將6貨車照明
成品運送出廠,並指對方出動大量人員毆打雷士控股委派的經營管理人員。王冬雷認為,這些經銷商可能是吳長江債主且已無力支付貨款,吳長江此舉是為了拿上市
公司資產抵債。

吳長江為此出具的證據是——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檔案顯示,吳長江仍是雷士照明(中國)有限公司、重慶雷士照明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

吳長江方面聘請的律師邱光耀
以「事實上的母公司和孫公司」來形容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和雷士照明(中國)有限公司的關系。「雖然他(王冬雷)是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的最大股東,但按
照公司法和各公司章程的相關規定以及德豪潤達及王冬雷對雷士照明和吳長江簽訂的協議,他們不能越權對雷士照明的日常經營行為進行干涉,對於該上市公司旗下
的國內各具有實際生產能力和商標權利的子公司並沒有直接的控制力。」

「創業者與投資人出現這么大的矛盾,首先說明在制度設計上存在問題,其次是管理不夠規范,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與經理層之間,公司各層級之間的關系沒有理順。」 人才管理與人力資源咨詢集團諾姆斯達公司總裁蘇永華接受企業觀察報采訪時表示。

上海傑賽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認為,雷士照明之爭,對於投資者而言,要在防範公司創始團隊內部人控制方面預作安排,「要注意在法律框架下防範這類情形」。

漢理資本董事長錢學鋒預測稱,在公司董事會已下發決議的情況下,吳長江再反對也會被強行通過,若吳長江不交出公章和權利,遭到法院起訴,敗訴幾率很大。

2012年,吳長江在回顧第二次股權之爭時,曾有如下感慨:「創始人與投資人之間的紛爭很多地方是在經營理念和觀點上的分歧,只要用心溝通,相互包容完全可以解決的。雷士為此付出代價交了學費,但願能為更多的企業予以警示,少一些波折。」

⑸ 最近收到了德豪潤達 做led儲備幹部的錄用通知 安排到珠海工作 不知道好不好 希望有在公司工作過的前輩指點

網友不可能去過所有的公司,但經驗未必需要親自總結。

這類空有虛名的頭銜只是一個亮堂堂的噱頭!建議你謹慎考慮!
一進公司先是參加一系列的培訓,然後分配到各部門。
工作沒有固定內容,什麼都干,什麼人都能使喚你,叫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
待遇是最低的等級,福利基本與你無關。沒有背景的人要轉正,遙遙無期。
儲備幹部的存活率是很低的,
不象那些從員工級別升上來那樣腳踏實地,做不了多久走人的很多。
儲備你幾個月後說你不合格,心甘情願被他們一腳踢開。

閱讀全文

與德豪潤達高管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結構不合理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瀏覽:944
華微電子公司股票價格 瀏覽:885
農行理財基金靠譜嗎 瀏覽:209
金融外包公司的財務報表 瀏覽:654
三利集團股票代碼 瀏覽:477
四川信託山東分公司 瀏覽:893
湖南股權交易所株洲分所 瀏覽:917
有信用卡能不能貸款 瀏覽:861
證券全息實戰交易法 瀏覽:563
上海信託地產信託 瀏覽:512
信託成立的法律風險 瀏覽:380
哪家app貸款方便 瀏覽:110
恆指喊單傭金 瀏覽:339
白面大米股票 瀏覽:681
芴類衍生物上市公司 瀏覽:339
北京隨匯億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320
馬雲貸款公司地址 瀏覽:615
動力電池電芯上市公司 瀏覽:898
社保基金屬於金融機構嗎 瀏覽:649
前海理財公司 瀏覽:93